露一小手闪晕你——Flash魔幻彩色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42:28
Flash的特别之处便在于它可以凭借流畅的动画完全征服你,
也正如大家看到的我们文章题目所说的那样,不用太多,
只要露那么一小手,就可以把你闪晕。
既然是围绕“闪”这个主题来做,
那么没有点眩目的效果就实在有那么点说不过去了。
当然,闪归闪,若是太复杂可也不行哦!OK,没问题,
马上笔者就为大家献上一款既简单又绝对够闪的Flash字体特效。
最后还要再补充一句,lu.lu之所以推荐这款字体给各位,
除了其绚丽的效果够吸引人外,
更重要的是它依旧继承了Flash惯有的特性——
初次看后绝对令你颇感匪夷所思……
老实讲,这款字体笔者很早以前就看到过,
并一直认为它是靠复杂的代码控制实现的,
所以鉴于本人对代码实在不感冒,一直没有搞清它的实现原理。
不过直至几日前,由于莫名失眠突发了研究一下的冲动,
就这样也便诞生了下面这些文字。听我说了这么多,
不信你没有兴趣,别犹豫了,现在就来和我一起开始实际操作吧!
1.打开Flash,点选“修改”→“文档”,在“文档属性”对话框中,
设置尺寸为500×200px,背景颜色为黑色,其它保持默认设置。
2.点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新建名为“A”的“图形”元件。
在工具栏中选择“文本工具”,
在界面下方的“属性”面板中设置字体、字体大小、
文本颜色等参数后,在画面中输入字母A。
然后点击“窗口”→“信息”命令,打开“信息”面板,
设置字母A的“X,Y”坐标均为0,使其处于画面的中央
(如图1)。

图1
3.依照以上方法,分别将A~Z 26个字母建立为“图形”元件,
并使每个元件的名称与元件内容相对应。同时,
还要保证每个字母的字体、字体大小和坐标位置均相同,
而文本颜色却要不相同。
保持坐标位置相同可以给后面的制作过程省去很多麻烦,
而将文本设置为不同颜色则是为了使最终效果看起来更眩。
4.点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
新建名为“movie”的“影片剪辑”元件。
从“库”面板中将“A”图形元件放在该元件第1帧处,
并利用“信息”面板将其调整到场景中央位置。
5.继续在第2帧按F6键插入关键帧,
现在第1帧与第2帧中的内容是相同的。
别急,先用鼠标选中第2帧中的元件,
然后在元件上点击鼠标右键,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交换元件”命令(如图2),
打开“交换元件”面板。
此时你可以看到一个黑点所选择的是图形元件“A”,
下面你将黑点选择到图形元件“B”后,
点击“确定”按钮,这样第2帧中的内容也就相应变为了B
(如图3)。

图2

图3
6.按照这个方法依次类推,
第3帧中的内容就应该是图形元件“C”了。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放入不同的字母,
并随意延续到多少帧处。
笔者在此是将26个字母全部放进去了,
也就是说“movie”影片剪辑元件一共有26帧。
7.回到场景中,
因为最后要停留的“NETFRIENDS”字样有10个字母,
因此我们要再新建9个图层。
将“movie”影片剪辑元件分别拖拽到这10个图层的第1帧上,
利用“窗口”→“对齐”命令打开的“对齐”面板,
使这10个元件整齐的摆放在场景中
(如图4)。

图4
8.在第1层的第79帧按F5键插入帧,
然后在第8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
将“N”图形元件拖拽到该位置,
并保持与“movie”影片剪辑元件的位置完全重合,
最后按F5键将其延续到第110帧。
接着在第2层的第81帧按F5键插入帧,
然后在第82帧插入空白关键帧,
将“E”图形元件拖拽到该位置,
也要保持与“movie”影片剪辑元件的位置完全重合并延续到第110帧。
依次类推,直到全部10个图层都处理好为止
(如图5)。

图5
9.等等,此时这10个字母全部是同时启动,看起来不够自然。
没关系,按照上面的处理方法,
我们对每个图层的开始部分也稍做加工。
第1层保持不变,将第2层第1帧拖拽到从第3帧开始,
第3层第1帧拖拽到从第5帧开始……就这样,
第10层第1帧拖拽到从第19帧开始。
这样,只在开始利用同一个影片剪辑元件,
在时间上交错开,便可达到变换的效果。
而最后在相同的位置上,
再把影片剪辑元件替换成一个只有一帧的字母符号,
就完成了这个效果。虽然制作过程略显麻烦,
但实现原理并没有效果看上去那么难以理解。
现在你一定也领悟到了,
凡事只有亲手试一试才知道它的难易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