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将首次试飞地月"直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9:16
“手握”直飞月球“登机牌”,将于年内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将无需经由地球轨道“中转换乘”,而是直接从发射塔“一站式”飞抵40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空。
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原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昨天在作客世博会太空家园馆时透露,新开辟的地月“直航航线”将让“嫦娥二号”的地月飞行时间缩短至120小时,“奔月”速度快过日本“月亮女神”和印度“月船1号”探月卫星。
掰着手指解读“年内发射”,“嫦娥二号”距离正式出发最多不过4个月时间。此行,它是去为担当“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提前探路,主要任务包括试飞新轨道、为候选着陆区勘测地形地貌等。
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的最大不同在于轨道设计。孙家栋说,2007年10月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先是环绕地球飞行了7天,经过4次变轨才完成“地月大挪移”,在进入月球轨道之前,足足在太空盘旋了168个小时;相比之下,“嫦娥二号”将实现“免换乘”,即直接被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待几次中途修正和近月制动后,最终进入绕月轨道。
“嫦娥二号”直飞月球的方式将使地面测控成本大幅降低,却对一路护航的运载火箭提出了更高要求。据透露,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三号丙火箭,较之前护送“嫦娥一号”上天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增加了两个助推器。在加足马力的同时,直飞对火箭的入轨精度和入轨速度均有严苛要求。
在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如何为月球车选择最佳落脚点?为精确探测地形,“嫦娥二号”将提升与月球的“亲密度”―――绕月飞行高度从之前的200公里降至100公里,这样一来,“飞行轨道距离月球表面近了一倍,看得更精细。”借助一双由上海研制的“激光眼”,“嫦娥二号”将在月面几个重点区域内密集“踩点”,以激光测距方式分辨月面地形地貌的高低起伏―――当所测距离变短,提示下方可能是环形山峦;当距离变长,则可能遭遇深坑;距离基本不变,表明地势相对平坦。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三大任务。目前,探月一期工程已圆满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三期工程正在论证。
孙家栋表示,登月是探月之后的必然趋势,但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尚无具体时间表,其中牵涉大量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究竟选择哪条技术路线仍在讨论和研究之中。
昨天,由孙家栋主讲的《中国航天的昨天、今天、明天》,是太空家园馆院士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据悉,后续两场讲座将于9月7日和9月15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