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毛主席诗词、语录全集flash(另附:于丹读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0:18:28
­文字节选
­
 
­
经典对于我来讲大概有三重意味,第一,经典其实我理解它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基因,它是内在的深植在我们日常习俗之中的。所谓学习不过是用一种外在的言语把它激活,把它唤醒,但是它并不是一种硬生生的道理从外在的灌输。第二重感受就是经典是在人一生的成长中逐渐感悟,伴随着生命历练而能够演进多重意味的,没有哪一个年纪上说读出来的就是绝对正确,对于经典的研读可能永远都是臻于它的本意,但是永远不可能 完全去还原,所谓见仁见智,其实跟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密切相关。第三重感受就是读经典会从一开始的崇敬、膜拜觉得繁复、华丽,读到最终返璞归真、恒久温暖,经典读到最后是会觉得它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敬,但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敬而亲近。­
­
有些朋友经常问我,说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整个背诵下来《论语》的,我可以说到现在我也不能背诵全部《论语》。因为我对《论语》这种介入一直都是这样,只言片语,化进生活的,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说《论语》是艰深的、远离的,需要我去敬畏而费很大的力气琢磨的,我总觉得它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
­
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什么叫做君子啊?然后孔子的回答特别简单,他说不忧不惧啊,一个人内心没有那么多的忧思、忧惶,也没有太多的恐惧、畏惧就够了。司马牛觉得很惶惑,这么简单啊,做到不忧不惧就能是君子了吗?老师很严肃地反问了他一句话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个人自己反省自己,叩问心灵,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百姓儿女,那么他的心何来的忧,何来的惧。一个人叩问内心可以做到不忧不惧,你以为是简单的标准吗?能做到这一点他还不是君子吗?其实这句话要年龄很大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所谓君子坦荡荡,这样一句话从小就知道,但小时候不会懂得那种意思,什么叫做坦荡?并不是心中任何事情不进入,而是万事进入之后皆能化解。­
­
­
一个人毕竟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但做完了以后,叩问内心做到不忧不惧,这在一个这么多变化,这么多忧惶,而且有这么多价值判断的当下,这个标准当真不简单。所以读经典挺有意思的,在一开始觉得真的很简单,不难,读来读去,懂了郑板桥那句话,所谓画到生时是熟时,会觉得最朴素的道理里面有着它最恒久的含义,其实这说明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现在我要是跟朋友们聊天,说谁能敢拍着胸脯现在就说我是健康的,这个标准高吗?要说起来这是最朴素的标准,我们逢年过节大家互致平安,桌上祝酒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祝健康,因为他太朴素了,但是绝大多数人真正问问自己从心理到身体觉得也不能说自己就叫有病,但是不是头晕一下就是颈椎疼一下,要不就是腰酸一下,腿发皱,总而言之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这种状态就叫做亚健康,也就是说我们不见得就是病人,但是我们也不敢就说健康就是我的身上。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最朴素的标准在今天往往也显得很奢侈,其实感悟到这一点以后,我是真地从内心越发敬仰圣贤,就是因为他们不用一些华采的词语来让大众觉得一定要膜拜,要远离,他们不因为自己的伟大而让万众折服而觉得不可企及,他们是以自己一种朴素的人格让大众觉得这些朴素的真理恒久不变。道在人心,道不远人。你总归是能凭着生命的成长去接近的。­
­
《论语》里面提到“仁”的地方总共109处,这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但是“仁”解释起来有多简单,做起来又多艰难啊,真是知易行难啊。我小的时候读的时候不明白,学生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的回答就两个字“爱人”,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对别人好就够了,“仁”不需要那么高的名分,不需要社会的地位,甚至不需要他手中有太多的钱财,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如此简单,这后来被孟子推衍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这也是孔子说他一生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的、少的、朋友都对这个人对一份依托,有一份依赖就够了,这就是一个人的人心了。其实这段话我也读到很早,大概十来岁时就读到了,从注释上来讲也不困难,好象也明白了。­
­
­
­
我在感动中国的材料里面看到了这个人,当时我们给她写推荐词,推荐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富人做这等事就叫做慈善,但穷人做这等事就是圣贤。其实什么是大仁者,什么是真正的圣贤。我看见她的故事时候我觉得,前所未有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许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她一生没有走出过她的村庄,但是她就是一个活着的圣贤。所以感动中国给每一个候选人后来会有一座丰碑,掀开是她上面的铭文,每个人都是四个字,我还记得在她之前是霍英东先生,接下来就是这个农村妇女,她的那个幕布揭下去碑上有四个大字叫做“温暖世道”。其实她是用自己的人心和自己的言行温暖了我们这个有些苍凉的世道,可以说我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很多时候就是在身边的小事,评一个节目,读一篇文章,见到一个市井现象,一下就会翻上心来,就会有那么一句朴素的铭文在你的心里跳出来再一次被印证。­
­
­
更重要的是我身边有大师,用他们的行为诠释了这些。所以其实有的时候读经典读圣贤也在读身边人。­
­
­
我记得就在那个简陋的没水没电的小土坯房里我的小单人床的枕头边上放的就是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这本书在当时并不见得每天都翻,有的时候太累了,有的时候没有光亮,但是放在那儿,它就是一个慰藉,它是一种默契,它是你心灵的一种托付,是一种期许和盼望。所我觉得这种伴随成长的意味,我现在可以触摸到它的质地,它在我的心里是有温度的。所以我想起庄子就会想起来我曾经待过的柳村,我在那个地方懂得了《庄子》里面最简单的五个字叫做“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最大限度的顺应,要去适应社会的规则,要去接人待物合乎礼俗,要有自己的职业角色,要与人交往在社会上担当责任。而所谓内不化呢?就是一个人有生命的执守,有自己我之为我,永远不更改的那一点禀赋,有自己用全部精神世界,九死未悔坚持的一个信念。其实一个人有了他的外化,这一生很有效率,他跟这个世界可以做到和谐相处,而一个人有了内不化,这个人的心灵才会坚强,他才会有未来。所以内不化给了我们理想,而外化给了我们现实,这样一种内外合一容易做到吗?道家是如此表述,无非五个字,而儒家我就会想起孔夫子所谓人一生的历练从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要到达什么时候,年届七十耄耋之年经历了一生的沧桑,终于可以触达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我看来从心所欲其实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逾矩就是不伤害社会的规则,它最后殊途而同归,会达到这样一种内外和谐相处。这样的境界,太年轻的时候怎么可能感悟得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的伟大就大于你很年轻的时候他不会让你觉得畏惧,这么简单的一些话今天的孩子一看也能够听得懂,但是真正到老年,我现在说我做不到,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不一定有勇气说,我就真地作得到,因为这是靠一生的慢慢体悟。­
­
­
其实儒与道对我而言,生命的感受中每一步关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但是儒与道它是分立的吗?其实说到最后,我想儒与道在我的生命境界中它不可明确地划分出界限。­
­
­
­
其实我走到泰山顶上的那一刻两度登泰山最终到达一个地方,就明白了一个相互的成语叫做殊途同归。而中国人格一直是在儒道相济理念学会成长的,其实这就是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在其社会理想上都是儒家,在其自然理想上都是道家。所以这么一想儒与道不简简单单拥有一种严谨的学理意义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其实它也是我们每一个朴素心灵可以分享的一种文化权利,它其实是永恒的温暖着后世这些百姓,普通的草根阶层,我们每一个人完成用生命对它的一种感悟和解读。所以我想我读经典这样一个题目也许不简简单单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读可以说有多少中国人,多少人都在有意地和无意识地在读,一个农村的大妈她可能目不识丁,但是她照样知道孔夫子,她知道如何待人接物,她知道与人恭敬,其实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化基因的意味。所以如此看来何为经典,经典就是那些朴素的恒久的、温暖的、天真的生命状态。­
­
《论语》里面说孔子带着子路他们走在外面,有一群野鸡哗啦啦地飞过来,然后孔子脸色一变,野鸡飞起来了,后来一看,这个老头没什么恶意,唰唰唰又都落下来,落在他身边看着他,然后这个子路对它们拱了拱手,做了个作揖,三嗅而作,这些野鸡又朴啦啦又飞走了,这是一个多和美的天地同乐图啊,其实我们读经典一定只读出庄严肃穆而忽略了这些欢欣的画面吗?古人所谓人见秋风,可以思飞扬,那么见春风可以思浩荡,当我们的神思飞扬浩荡的时候,当我们欣赏节序如流,万物成长的时候,谁能说经典不活在我们的生命中。所以其实解读经典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心去完成这样一番体悟,我想不是一个年头,一段经历,一个文凭可以回答得了的,也许这一生中永远在成长,永远在感悟,我今天谈的是今天的感悟,二十年后,三十年后,还有那个时候的感悟,但是我想这一生我会让经典活在生命之中,让经典活在当下给我力量,让我自己的生命在经典里面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