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篇·潘达微]一个拒绝归类的灵魂(下)潘达微的城市地理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8:37:12
[奇才篇·潘达微]一个拒绝归类的灵魂(下)潘达微的城市地理记忆
时间: 2006-03-15
复活的灵魂
寻找潘达微
除了安葬黄花岗烈士,潘达微在广州闻名一时的社会活动很多,他曾经办过报纸,画过漫画,开过摄影社,办过慈善事业,而这些现在几乎没在这个城市留下任何痕迹。因此,寻找城市中有关他的记忆并不困难,因为只剩下他的祖居和他的墓地。它们都是简朴的,本来就没准备被人记住的样子,人生的长度就这样被压缩成历史中的两个点,给后人留下一个还原的难题。
尽管很多市民不知道潘达微这个人,但至少在连续三届市民投票推选的羊城八景中,黄花岗烈士墓都毫无争议地入选,可见市民对黄花岗与广州的关系密切程度的认同——这种认同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寻找那些逝去的历史,黄花岗代表城市的光荣,潘用自己的一生去彰显这种光荣才换得我们今天的记忆,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找到能给后人记忆的光荣。
当然,其实城市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健忘。我们在黄花岗烈士陵园,问一位头发花白的女士,知不知道潘达微这个人,除了知道他安葬黄花岗烈士外,她补充说,“是个大记者”-这是个让我们惊讶的回答,也让我们感叹,即使是大学历史系或新闻系的学生,也未必知道潘也曾作过记者。没有什么能够完全被遗忘,历史以碎片的形式储存着,比如我们也曾经不知道潘达微的故事,但现在知道了。比如,研究潘达微的学者黄大德,十几年前就知道潘曾经画过一幅在当时影响很大的漫画,叫做《龟抬美人图》,无奈久觅不得,几年前,一位在美国的华人辗转知道黄的研究,居然找出潘当年的作品,不远万里地寄来,恰好就是那幅《龟抬美人图》。
还有,我们第一次去棠东村采访,在路边搭摩托车,请车主把我们带到潘达微的祖居去,没有人知道,一路问过去,终于找到了,车主也很开心。第二次我们去棠东村,再搭他的车,他清楚地记得祖屋的位置,而且还和别人讲起潘的故事,又有好多人知道了。
人物鉴定
人格肖像
潘先生祖籍南海,世代书香,少有令名,长尤博学。为人谦逊慈和,夙以侠义称重于乡党,有古君于之遗风……因为他为人是负责任、重言诺、不矜功,不言劳,尤其是抱定一个只求革命的成功,不求官禄的意念,这是中山先生与胡展堂生平所最敬重而信仰的一位同志。辛亥成功后……中山先生就功其出任要职…岂知潘氏初衷不改,反把其毕生心血与自己物业,在广州花地,特别创办“孤儿院”、“育婴堂”……至于他以不怕死的精神,收拾七十二烈士的忠骸,开出黄花岗上的自由名花……不特为革命家们所深心景仰!政府眷念勋劳,特为题赠“志洁腾芳”四字,以为表彰。(甄冠南《潘达微先生之生平》)

公益 关于改善平民生活的21条建议的手稿。辛亥革命后,潘背对政途,投身于公益事业。
摄影
二十世纪初,在我国探索摄影艺术的先驱者中,除文人学者外,还有革命者、社会改革家。他们将新思想、新观念融入到对摄影艺术的追求中,从而拓宽了我国早期摄影艺术的表现天地,丰富充实了我国早期摄影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他们是我国现实主义摄影流派的奠基者。其杰出的代表,是粤东摄影家潘达微。

发表于上海《良友画报》的作品,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境表现光影魅力。
潘达微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擅长国画,喜爱摄影。1926年,他组织了我国早期在南方颇有影响的摄影团体“景社”(也称”冷庐景社”),积极开展活动。他本人的作品曾参加国际沙龙影展和上海华社影展。最为突出的是,他不为当时“为艺术而艺术”思潮影响,将镜头对准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探索新的表现领域,特别是着意表现劳苦大众的生活境遇,从他们普通的生活景象中抓取典型瞬间,表现光影的魅力。他的探索是极有意义的。1928年第一期的《时代画报》,评论他的作品“脱尽世俗,别具心得”。同年的《天鹏画报》,也在第三卷第四号“卷首缀言”中称他的作品“奇而迈思,化腐为神,因木为巧”。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刊于当年画报中的他的《蚁舟》、《尘影倥偬》、《村南归佬》、《晨汲》与《淡烟微日雨初晴》等数幅作品。(王大莉《粤东摄影名家潘达微》)
拍裸体照,在中国谁最早,我不敢说,但潘达微是广东第一人。他很前卫,很大胆、而且还用自己的女儿作模特儿,放大挂在橱窗里,实在了不起。(潘静安)
美术
办报则以画笔新奇而名显,办杜会事业,亦在以画为因缘。巴拿马赛会,亦曾以画而得国际之欣赏,得荣誉以归……。潘君本为汉画名家,弟彼不自囿,恒购欧美名画以攻错,是又非抱残守缺者可比也,然其画又古色古香,未尝少染西洋画风味。(孤芳《潘冷残先生轶事》)

潘达微名作《远浦归帆》,有人认为该画名类似一句偈语。
挽联
碧血藏热黄花吐芬万代千龄足悲壮,行心所安杀身无悔高风亮节见生平(孙科)
鲸海播嘉名遥歧荚魂荐丹荔,狐邱标卓谊共钦先烈葬黄花(张学良)
画师骑鹤出红尘,画笔长留太古青。莫道黄花岗上事,几人能保岁寒身。(柳亚子)
早年拔剑酣歌,每以狂言惊座客(郑曼陀)
以学界泰斗,作浊世明星(甘卓峰)
艺术惊人称画伯,禅机悟佛拟高僧(曾先齐哥)
既智既勇既仁仁者寿如无寿,亦儒亦佛亦侠侠士能所未能(王铎声)
亦入世亦出世,为党人为超人(何剑吴)
如丧考妣(孤儿院学生)
官方鉴定
前广州孤儿院院长潘达微,夙为中国同盟会会员,志洁行芳,任侠仗义,辛亥三月二十九之役躬冒危难,收殓七十二烈士骸骨于黄花岗,又声震于海内。光复以还,不求闻达,安贫乐道,倏然有古隐君子风……嗣任广州孤儿院院长,寓教育于慈善事业,而造就宏多……诚足以风世。……指令广州孤儿院为其纪念,由国民政府及广东省政府各拔国币一万元,以为该院基金。(《国民政府褒扬老同盟会会员潘达微令》)
地理记忆
这个城市对潘达微的记忆,似乎只浓缩了他的生死之地——故居与墓地
生的记忆:天河棠东村祖居
在广州东郊天河区的棠东村,我们寻找潘达微的祖屋。这里原来隶属番禺,棠东村一带原名麓步司,据说从宋朝开始,这里已经是农民聚居之地,和老城区比起来,天河区属于新城区,但也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尽管知道门牌号码,但密集的民居仍旧让我们无所适从。广州市不断扩大,棠东村已经由乡村变成了城乡结合的部分,人口密集,村内不足一人宽的小路纵横交错,连接着一家一户小本经营的小饭店、小商店和逼仄的小楼,更多的住户是租住的外地人,他们大多数都不知道潘达微是什么人,只有一位开士多店的小老板依稀有点印象,指着我们身后的旧屋,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我们要找的祖居,而且“前几天刚有政府部门的人来过,前年开始就被保护起来了”。

位于天河棠东村的潘达微祖屋祠堂。这座曾因受潘达微“连累”而死里逃生的老屋,如今简朴地隐藏于市井之中。 张丹萍 摄
如果不是有人知道,我们竟要错过了。潘家的祖屋是普普通通的乡村民居,砖瓦都是黝黑的,看不出原来的颜色,附近的民居已经拆建新屋,老屋显得有些陈旧,却颇有些乡居的味道。
按资料记载,潘达微生在天河棠东村,为安葬黄花岗烈士,潘曾经将祖屋典当,祖屋数易其主,近年在村委会和文博爱好者的努力下得以保全,并在2001年定为广州市内控文物。在祖屋不远,有潘达微的太公知祠堂——兰溪潘公祠,也是普通的岭南祠堂的格局,并不格外豪华。1913年,与潘有交往的同盟会会员、警察厅长陈景华被清兵缉捕,潘也受到牵连,清兵追到棠东村,曾准备烧毁潘公祠,后来还是见到祠堂内皇帝赐的牌匾才作罢。潘的父亲是清朝的武官,祖上有皇帝赐匾,至少也应该是知名的乡绅——历史就是这样的耐人寻味,反清的革命者出身于官宦人家,宗祠又要靠自己所反对的皇帝的面子来保全,可见推动历史进程的艰难。
潘达微的—生,着力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平民社会,而今天的棠东村,带着浓郁的平民气息,如果真如文物部门和学者所愿,在棠东村建成纪念潘达微的纪念馆,也应该符合潘的精神。
死的记忆:黄花岗墓
死后葬在黄花岗,这是不是潘达微的本意,我们无从猜测,但潘对黄花岗的感情却是在他日常的生活与创作中表露无遗。毕竟,以一人之力,为几十位死状惨烈的牺牲者(其中有很多是故友)送行,对于潘来讲,也是一次心灵的巨大震荡。
1911年潘达微将烈士的遗骸安葬在黄花岗后,曾题句“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1912年民国成立后,在潘的力举下,孙中山领衔主理,潘达微主持修建墓园工作。其后断断续续,直到1935年,才最后建成。据陵园管理部门介绍,今天的陵园与1935年基本建成时的大概格局差不多。
1929年,潘达微在香港辞世后,家属曾要求附葬黄花岗,孙科也表示赞同,但最后却由于内部党派之争,仍旧葬于旧模范监狱附近,只有草坟—个,连碑石也没有。潘生前淡泊名利,生后自然不求留名史册,但这样的草率安葬却令人感叹历史的健忘——直到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才把潘先生的灵柩移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
今天潘达微墓在黄花岗烈士陵园东部,墓是水泥批档方柱形纪念碑式,占地180平方米,没有牌坊,平台、亭子等附属的建筑。在陵园中有碑的墓地中算是最朴素的一块,而且,也不是市级保护文物,在《广州市文物志》中列入名人墓冢。所幸位置正对着孙中山手檀树,靠近主墓道,所以也在瞻仰必经线路之列。

黄花岗公园内的潘达微墓与闲聊的老人。这座朴素的墓所散发出的亲和气息,正好对应了评价的精神气质。  张丹萍 摄
当然,这样描述基于我们的一些想法,是市井的想法,是官场的想法,也和我们的历史观有关系,潘生前不求闻达,何至于死后算计墓地的位置。作为烈士陵园精神上的忠诚守卫者,安葬在自己的故友之侧,与他们共对皓月清风,他应该无憾。
踪迹
潘达微广州活动地图

花地孤儿院:今黄大仙祠
位于芳村花地。据传,黄大仙祠始建于1856—1858年,是一座宽敞、轩昂的三进古建筑。辛亥革命后,潘达微与广东警察厅厅长陈景华曾在该祠办过广东妇女教育院,后增设花地孤儿院。1952年改为儿童教养院。“文化大革命”后,改建为广州包装制品厂。复建后的黄大仙祠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
时事画报社:今十八甫
1905年9月26日,潘达微受孙中山之托,与高剑父等在在荔湾十八甫69号创办中国第一份面向下层平民,批评时政的报纸——《时事画报》。当年的十八甫一带是岭南新闻文化中心,辛亥革命前后,先后有140多种报刊在这里创办或迁来此地,比如《中西星期报》、《广州共和报》等。为方便群众阅读,1908年,十八甫新街(后迁长寿路)还开设了群众阅书报处。1906年,《时事画报》迁住香港,辛亥革命后迁回广州荔湾十八甫8号。现旧址已不复存。
宝光照相馆:今新民路口
1926年6月,潘在广州惠爱中(今新民路口)开设宝光照相馆分店(总店在香港)。当时的惠爱大街(今天的中山路)是广州的一条主要干道,潘的照相馆运用艺术手法开展人像摄影,一时风头甚劲,连鲁迅都来光顾。后改为一新理发店。现旧址已不复存。
群学书社;今南武中学
1901年春,潘达微与黄晦闻等人在河南龙溪首约成立“群学书社”,后转迁于海幢寺的园照堂,加以修葺,易名为“南武公学会”,潘达微与高剑父曾在此任教。后改名南武中学。
文化命运
在广东近现代文化史上,被遗忘的不止潘达微
研究者的寂寞
没有圈子,没有对手,《魂系黄花》一书的作者黄大德花了十八年时间研究潘达微,几乎无法把自己的研究置于一个学术体系之中。作为作家协会的一员,他的本职工作是文学,但他却要研究潘达微,所以被视为不务正业的另类。
黄大德本来是文艺刊物的编辑,因工作关系接触了广东美术史的课题。但当他一踏入史料的门槛,便发现父亲在二十年代曾作为潘达微的代言人与高剑父的弟子方人定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艺术论争。而当他从源头追寻潘达微这个人物时,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便决定把潘作为单独的个案来研究。黄的外祖父邓尔雅、叔公黄少梅、父亲黄般若都是画坛名家,这本给他的研究带来方便,但长辈与潘的关系,又令他的研究处在一个微妙而敏感的处境之中。为了“避嫌”,他意识到必须以第一手资料还原历史,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并走访了包括老共产党员潭天度在内的大批历史见证人。黄认为潘达微是个多栖的奇才,而且在多个领域中都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所以,除了辛亥革命史外,他还必须对潘所涉猎过的每一个学科的历史(新闻、美术、摄影、教育等)都要加以研究。
黄大德坦言,《魂系黄花》一书只是用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勾勒出历史对潘达微记忆的轮廓与概貌,研究还有待深入。而专家们认为,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来说,资料的搜集整理阶段恰好是最艰苦的。黄这十多年来在粤港两地的图书馆和大学奔波,几乎翻遍了所能找到的民国期间广东的出版物,对于个人来说,耗资巨大还是其次,经受寂寞才是最大的考验。
阻止历史记住一个人的方法很简单。比如,只有一个人在研究潘达微,但他付不起借资料的费用,他的工作就可能停止,于是,他研究的人就被忘了。有时候历史就这么脆弱,幸好黄大德坚持下来了。
文化记忆的现实意义
天河区政协文史办的谢汝本是较早介入潘达微研究和提出保护其故居的人之一,谢认为,天河区已经开始考虑充分利用这样的人文资源,增加历史的沉淀。比如棠东村,除了有潘达微这样的历史名人,毛主席也曾视察,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
华南师大教授何楚熊认为,不是每一个历史人物的研究都关系到国计民生,但建设文化大省的底子要想够厚,要通过长期的积累。《羊城晚报》的莫丹涛认为,文化的积淀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2001年,当由黄大德策划的《纪念潘达微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暨广东早期漫画史料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后,有人撰文认为这是多年来的美术展览中最有震撼力和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的一个展览,重现了二十世纪初广东历史、文化艺术的辉煌。广东漫画协会的会长江沛扬老先生则称自己的漫画创作,最早就是受潘达微的影响——文化的传承关系其实是看得见的。
还有多少个“潘达微”
何楚熊教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肯定地说:“很多“。她认为,被遗忘的不止潘达微,比如,北京中国文学馆内对于解放前的广东作家只涉及欧阳山、黄谷柳和秦牧三个人,在文学史中,只有杨义编的《中国小说史》中有华南作家群的提法。抗战期间广东的诗人很活跃,但文学史上却很少提及。
何教授认为,在学术界,似乎有对广东历史研究不足的情况。一直以来,北方的学者对广东的艺术、文学较少涉及,存在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是资料不足,没有办法开展研究。在这一点上,广东学者有责任,把资料整理好。潘达微研究的意义在于,这项研究涉及了民国初期广州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羊城晚报的莫丹涛是《魂系黄花》的第一个读者,他对中国近现代史非常感兴趣。莫认为,潘达微之所以被历史忘记,和他本身淡泊名利有关系,也和广东历史的研究现状有关系,没有人愿意做故纸堆里的工作,最简单的,比如发现了一件文物,可能有人去保护起来,但对于人文资源,包括一大批处于游离状态的文化名人,反而没有人做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他觉得在正史之外,应该有一部人文史。
爱人与敌人
爱人
陈伟庄(?一1944)  早年随丈夫脱离大家庭,在河南龙导尾另组小家,一直默默支持并参与丈夫的革命工作。最有传奇性的是,在黄花岗起义前夕,潘与战友在河南造炸药,陈扮作新娘归宁,乘机偷运炸药进城。抗战期间从香港逃亡内地,后死于贵州。

潘达微与夫人陈伟庄,曾经的世家公子与少奶后来变成“革命夫妻”。
朋友
史坚如(1879—1900)  番禺人。1898年人广州格致书院,翌年在香港加入兴中会,赴日本谒见孙中山。1900年10月惠州三洲田起义爆发,史欲暗杀两广总督德寿配合起义,未遂被捕,在天字码头就义(墓在黄花岗内,中山大学内有纪念亭)。潘达微与史坚如是童年时的密友,并一起参加兴中会。史氏殉难后,潘达微“散其家财以追随中山先生”。
陈景华(1866—1913)  香山南屏乡人。早年任同盟会泰国分会书记、《湄南日报》总编辑。辛亥革命后出任广东警察厅厅长,任内整顿警吏,镇压盗匪,革除陋习,实施新政,却因此得“酷吏”之名。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密令杀害。潘达微与陈景华在香港结为挚友,1912年二人一起在广州花地创办广东省女子教养院。陈被杀害后,潘达微逃亡香港,该院被迫解散。陈的死给潘达微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陈树人(883-1948)  同盟会员、政治家、画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早年赴日本习画,与高剑父等同为岭南画报创始人。历任广东省政务厅厅长、广东省代省长、国民政府秘书长等职。抗战胜利后退出政界,致力于绘画,作品甚丰,有《陈树人画集》、诗集等。与潘达微为至死不渝的朋友,一起任《时事画报》主笔。
何剑士(1877—1915)  南海人,近代著名漫画大家。1905年与潘达微、高剑父等创办《时事画报》。以泼辣尖锐的漫画大胆揭露时政,与潘达微是艺术上的知己。1915年病故,潘达微为主写下深情的纪念文章《霜花余影记》。
桑培基(1875—1947)  广州人,革命名医,光华医学校创始人。与潘达微在河南创办赞育医社,以西法为产妇接生,常赞助《时事画报》。
论敌
高剑父(1879-1951)  同盟会员,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与高奇峰、陈树人并称岭南三杰。高与潘早年为朋友,一起办报,教学,后从朋友转化为论敌。据考证,事情起源于两大事件:一.高从日本回国后,因将照搬日本画的作品公开展览而遭传统派之攻击;二是高在任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校长时镇压学生运动,潘认为其“人格低下,不可共语”,与之绝交。1926年,以潘为代表的“国画研究会”与以高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发动了一场关于国画方向问题的论战,成为近代美术史上一桩公案。

潘达微(前排右一)和高剑父(右二),曾经的朋友,后来绝交。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丹萍
来源: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