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箴言报 昂贵而顾客寥寥的大商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49:47
要更近距离地观察中国令人目眩的经济,可以到北京最新的豪华商场走一趟。从出售四美元一份的巧克力酥卷的日式餐饮店,到著名品牌的国际时装楼层,新光天地(Shin Kong Place)是消费的宫殿。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这里唯一缺失的事物就是顾客。销售人员无所事事,偶然有些年轻的访客在这个冰冷的商场转一下。多数都是浏览一下橱窗,梦想某一天可以买下降价的手袋。带着女友逛商场的汽车修理工徐韬(音译,Xu Tao)表示,“这些东西太贵了,人们买不起。”
随着投资者继续往商场撒钱,分析家认为房地产的泡沫越来越大,预测认为一些零售商可能遇到麻烦。空荡荡的商场只是经济过热的指示器之一,而且经济难以降温。
为了抑制通胀,中国央行上周提高利率,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次加息。房地产也被置于聚光灯下:6月,房地产公司被勒令不得从海外借钱。但建设的步子并没有停下来。
自从2002年起,中国在城镇建立了数百商场,每一家都试图从去年价值8000亿美元的零售业大蛋糕分一杯羹。受到大量消费者渴望花钱的承诺的吸引,外国品牌争相涌入,结果发现消费者稀缺。
月收入266美元的徐韬是一个典型。当被问及他是否愿意少存点多花点,他摇摇头。“如果我们现在享受生活,那未来怎么办?”生活成本高涨是许多人不愿意在大商场里挥霍的原因之一。美国的消费者自由地使用信用卡,但中国的工人选择存钱,他们知道脆弱的福利体系不大可能给他们保障。因此,消费只占中国经济产出的37%,大约是美国比例的一半。这样的寒酸对北京的商场开发商来讲预兆不佳。
中国总商会信息部门的王耀(音译,Wang Yao)表示,问题不在于人们买不买得起奢侈品,而在于一个像北京这样的城市需要多少大商场。“如果商场太多了,就有一些会败下阵来。”
分析家和业内人士认为,商场经营者没有经验,而中国的国有银行准备贷款给有政治背景的大项目,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清华大学的金融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问题不在于误判了消费,而是太容易借钱建这些东西。
正如美国的房贷威胁带来了不快的回忆,佩蒂斯警告说中国的房地产低迷会拖累银行。在最近几年,决策者已经警告银行给商场贷款过多,但无济于事。
与此同时,当局早就寻求刺激国内消费减轻中国对出口的依赖。但个人消费仍然远远落后于房地产和工厂的投资——国有银行的储蓄还助长了这种投资。
中国房地产的一个盲点在于把重点放在富有的精英身上,这些精英有能力购买进口的奢侈品,例如新光天地6000美元的皮草。开发商无视北京以及其他省市人数众多的、渴望改善生活的中等收入家庭。
原因与其说是出于经济,不如说是出于虚荣。仲量联行(Jones Lang LaSalle)的研究主管卡里法(Anna Kalifa)认为,每一家开发商都希望路易威登和普达拉进驻,他们不想要中档市场项目。(作者 Simon Montlake)
译文为摘译,英文原文:http://www.csmonitor.com/2007/0828/p01s01-wo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