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螯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7:59:36
目录
  • 1 介绍
  • 2 基本习性
  • 3 外形特征
  • 4 分布范围
  • 5 生活环境
  • 6 生长繁殖
  • 展开全部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该虾原产于美国,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英文名Red swamp crayfish,俗称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价格便宜而广受人们欢迎。

克氏螯虾-介绍

     锦绣龙虾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克氏螯虾-基本习性

     龙虾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并且该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雨水季节,淡水龙虾也经常会爬上陆地活动。该虾并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摄食的最适温度为25~30℃;水温低于15℃以下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摄食明显减少;水温在8℃以下时,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淡水龙虾雄虾的寿命一般为20个月,雌虾的寿命为24个月。

淡水龙虾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间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时间不一,过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过迟则卵子过熟而老化。交配的适宜水温为22~25℃,交配季节最好不要捕捞,让其抱卵孵化,繁衍后代。淡水龙虾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产卵3~4次,一般体长7~10厘米、体重15~30克的亲虾,其怀卵量为220~270粒,而个体大小不同,其怀卵量差距很大。正常情况下,交配产卵后的抱卵虾需有1~2月的孵化过程(即胚胎发育),需消耗很大的体力,因而要加强对抱卵虾的营养和培育。抱卵虾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2~27℃,孵化时间6~10周。虾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过滤进水,然后施有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供虾苗摄食。一般虾苗培育时放养幼体密度为15~20万,如用“豆浆”法培育,则放养密度可为16~18万。[1]

克氏螯虾-外形特征

     中国龙虾龙虾的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腹部较短而粗,后部向腹面卷曲,尾扇宽短。龙虾有坚硬、分节的外骨骼。胸博具五对足其中一或多对常变形为螯,一侧的螯通常大于对侧者。眼位于可活动的眼柄上。有两对长触角。腹部形长,有多对游泳足。尾呈鳍状,用以游泳;尾部和腹部的弯曲活动可推展身体前进。

龙虾的前三对胸足具爪,第一对足上的爪极长。覆盖头部和胸博的背甲前方有明显的额剑或吻。

右螯与左螯:龙虾有两种不同的螯,一是碎,一是刺螯。如果您自己观察一只龙虾,您会发现其碎螯在右侧而刺螯在左侧。

硬壳与软壳:大西洋龙虾的成长需要换壳,新换的虾壳又薄又软。在加拿大,龙虾捕捞季节尽量错开换壳的夏季,而捕获的大多数加拿大大西洋龙虾都是硬壳龙虾。

换壳:换壳活动伴随着龙虾成长的一生。在龙虾出生的头一年,它将经历10次换壳。龙虾将继续经历大约每年一次的换壳活动直到其成熟。成熟的龙虾可能每三年只换壳一次。

龙虾长到1磅重(可以上市)需要6-8年的时间。龙虾在温水中生长更快,并可在更短的时间内长到上市规格。

肢体再生:龙虾可以丢下自己的肢体迷惑捕食者,可丢弃的肢体包括螯、腿、大小触角等。有些时候龙虾也会由于某些未知因素丢弃自己的螯。

硬壳营养:硬壳龙虾肉被认为是最美味的,并被证明是最有营养的。软壳龙虾会在换壳时失掉一部分营养并吸收大量水分。是消费者最健康的选择。

自然的颜色:龙虾的自然的颜色从蓝绿色到锈棕色有所不同,并且有蓝壳或白壳的龙虾。(除了白壳龙虾外)各种颜色的龙虾煮熟后,都将变成红色,并且不同颜色虾壳的龙虾都同样美味。
 
多颜色的内脏:龙虾肉大体上为白色。但当食用龙虾时会发现几种其他的颜色。紧挨着龙虾肉的暗红色是雌龙虾的龙虾籽。带有纹理的绿色部分是龙虾肝,很多人非常喜欢龙虾肝并认为这也是龙虾独特口味的一部分。而经常出现的白色泡沫状物质则是龙虾的脂肪及血液,这些也是可食用的。

同类相食:由于在龙虾的内脏中发现过龙虾壳,龙虾曾经被误认为是同类相食的生物。实际这些虾壳是龙虾吃下的自己换壳过程中丢弃的旧虾壳。虽然龙虾也属于食腐动物,但它更喜欢新鲜食物,包括鱼、螃蟹和海胆。

龙虾的牙齿:龙虾长有牙齿,但它的牙齿并不长在嘴里而是长在胃里。

让龙虾睡觉:简单地把龙虾倒过来让其背部朝下几分钟。一些人很喜欢在煮龙虾前这么干。

足部味蕾:除了嘴部,龙虾在脚部也有味道识别器官。

克氏螯虾-分布范围

     维氏岩龙虾龙虾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品种繁多,一般栖息于温暖海洋的近海海底或岸边。中国产的龙虾至少在8种以上。主要的有:中国龙虾,呈橄榄色,产于广东沿海一带,体形较大,产量也较大;波纹龙虾,色形均似中国龙虾,产于南海近岸区;密毛龙虾,色形均同上两种,产于海南岛和西沙群岛;锦绣龙虾,有美丽五彩花纹,最大可达4公斤-5 公斤,产于浙江舟山群岛一带,产量不大。此外,还有日本龙虾、杂色龙虾、少刺龙虾、长足龙虾等,但产量都很少。美洲螯龙虾(Homarus americanus确良))和挪威龙虾(Nephrops norvegicus)价值最高,常常以活龙虾的形式市售;可食部分为多肌肉的腹部和螯。真龙虾见于除极地外的所有海洋和较深的水域。欧洲龙虾(Homarus gammarus, 即欧洲螯龙虾)呈绿色,见于欧洲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岩石质的海底。好望角螯龙虾(Homarus capensis)见于南非周遭海域,体长可达10-13厘米,几无商业价值。

克氏螯虾-生活环境

     兰岛岩龙虾龙虾见于从拉布拉多至北卡罗来纳的水域,有时栖于浅水,但深至366米的水中数量更为丰富。体重约0.45公斤、体长约25米的龙虾在浅水中捕捞。通常用龙虾笼(一种网箱,内置死鱼为饵)捕捞。在深水中龙虾可长达约2.5米,常用拖网捕捞。特别巨大的个体可重20公斤。美洲龙虾经常活着市售。身体背侧多为浅黑绿色或棕绿色,美洲螯龙虾(Homarus americanus)腹侧黄橙色、红色或蓝色;浸入热水中后变成红色。龙虾主要生活于热带沿岸浅海的礁岩间,白昼潜伏于岩缝间或石下,夜间觅食活动,行动缓慢,多为杂食性。

克氏螯虾-生长繁殖

     雌体成熟蜕皮后交配产卵,受精卵抱于雌体腹肢间,卵粒圆形,橙色。

雌体经约5年的发育即成熟,准备产卵。夏季雄体将精子送入雌体体内,但受精要到春天方发生。每个雌体产卵3,000枚乃至更多,卵产出后附于雌体的游泳足上直至数月后幼体孵出。幼体身长约1厘米,自由游泳约12天,然后沉到水底,并停留于此。有些龙虾的寿命可达50年。狗鲨鳐鱼和鱈鱼最常捕食龙虾的幼体。成年龙虾的主要天敌是人。

克氏螯虾-食疗价值

      

营养价值

波纹龙虾龙虾体大肉多,营养丰富,其肉每百克含蛋白质18.9克,尼克酸4.3毫克,维生素E3.58毫克,2.79毫克,硒39.36微克,其他成分如磺、磷、铁等,含量也不低。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营养物质——虾青素,主要存在于虾黄和虾壳中(红色物质),含量约800PPM,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一般的烹饪、食用方法很多都把它丢失掉了。

硬壳龙虾肉属于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食品。实际上,加拿大龙虾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卡路里及胆固醇的含量要比许多大众喜爱的低脂肪食品(如猪肉、高瘦牛肉或白鸡肉等)更低。每份加拿大龙虾的卡路里含量低于100(89%的卡路里来自蛋白质),加拿大龙虾是各种美食爱好者(包括节食瘦身者)的不二选择。
 

烹制方法

民间吃龙虾,多蒸或煮熟后剥壳取肉,蘸姜醋等调味料食用。饭店、酒楼加工则复杂多了,常出肉后改刀成型入烹,菜品以广东、福建、海南多见,如“上汤焗龙虾”“油泡龙虾球”“蒜茸蒸龙虾”等等。

由于龙虾体内的分散神经系统,它浸在热水中不会感到疼痛。龙虾没有声带,也不像传言所说的那样会尖叫。在蒸煮龙虾时人们听到的声音是蒸汽从虾壳排出时的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在烹制前,最好能够去除龙虾的肠子和腮毛。

去除龙虾肠子的方法是:龙虾尾部有3片尾甲,稍微用力即可将中间一片的尾甲(连同虾肠)扯出。

去除腮毛的方法是:使用剪刀,将虾头甲片下面的腮毛全部剪除。

这样,您就可以吃到干净的龙虾了:)
 

食疗作用

龙虾肉的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因此,食用龙虾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能,对提高运动耐力也很有价值。

龙虾甲壳比其他虾壳更红。这是由于龙虾比其他虾类含有更多的铁、钙和胡萝卜素。龙虾壳和肉一样对人体健康很有利,它对多种疾病有疗效。将蟹、虾壳和栀子醅成粉末,可治疗神经痛、风湿、小儿麻痹、癫痫、胃病及妇科病等,美国还利用龙虾壳制造止血药。

据有关药用书籍记载,龙虾肉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效,可以治肾虚阳痿、神经衰弱、筋骨疼痛、皮肤瘙痒等症。
 

其他用途

龙虾体内很重要的虾青素是科学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药品。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2]

克氏螯虾-洗虾注意

     注:请勿使用“洗虾粉”对龙虾进行清洁。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局曾经发出紧急通知,禁止使用违法食品添加剂洗虾粉,洗虾粉主要被一些水产市场摊主用来给龙虾去污,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亚硫酸盐。虽然这两种成分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洗虾粉中还有很多没有分离出来的成分,使用此产品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

克氏螯虾-养殖技术

     棘刺龙虾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螯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原产北美洲,1918年从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引进到我国。小龙虾适应性广,繁殖力强,自然种群发展很快,经几十年的扩散,已形成全国性的分布。由于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广受人们欢迎。受利益驱动,人们开始超强度捕捞小龙虾,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小龙虾产量越来越低,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也不断上扬(目前起塘价已经是8.5元/500克),人工养殖前景广阔。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淡水小龙虾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喜欢营穴居生活,所以对池塘埂的破坏相当严重,这是我们在养殖前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淡水小龙虾相关养殖技术进行介绍:
 

生物学特征

小龙虾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刺蛄科。它对水质要求不高,生命力强,在水温为 10~30℃时、pH为6.5~9.0的水域内均可正常生长发育,最适pH为7.5~8.5。它生长快,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商品虾规格。小龙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  

小龙虾喜欢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湿地、湖泊和河沟内,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cm左右,深度达60cm到1.2m,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小龙虾对饵料的要求不高,属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水底的有机碎屑、水草为食,也捕食水生动物;在养殖池塘中,喜食投喂的小杂鱼和螺蚌肉,当食物供应不足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繁殖特点

小龙虾常年均可繁殖,以5~9月为高峰期。 小龙虾的繁殖比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过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产中难以见到抱卵虾。卵巢在交配后需2~5个月方最后成熟,并进行排卵受精。受精卵为紫酱色,粘附于腹部游泳肢的刚毛上,抱卵虾经常将腹部贴近洞内积水,以保持卵处于湿润状态。小龙虾的怀卵量较小,一般在 100~700粒,平均为300粒。卵的孵化时间为 14~24天。小龙虾幼体在发育期间,不需要任何外来营养供给,刚孵出的仔虾需在亲虾腹部停留10天左右,方脱离母体。若条件不适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仍能存活。当池塘灌水以后,仔虾和亲虾陆续从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时亲虾会携带幼体进入水体之中,然后释放幼体。小龙虾虽然抱卵量较少,但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小龙虾分散的繁殖习性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给集约化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选择在水源充足、地面开阔、地势略带倾斜的地方,以长方形为宜,3~5亩为好。水深0.7~1.5米,不宜过深。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4毫克/升以上,pH值7.5~8.5。池埂应有适当坡度,坡比1:2.5,便于虾栖息与觅食。小龙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通常用塑料薄膜、钙塑板或者网片,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用网片的需在上部装上盖网。

2、 放养前准备

(1) 清池 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曝晒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 施肥 虾苗下塘前10天进水50厘米,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千克,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第一次施肥后,根据水色、pH值、透明度的变化,适时追施一次肥料,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培育水色为茶褐色或淡绿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

(3) 种草 放养前在池塘四周坡底滩角及塘底种植一定数量的水草,最好选用苦草、伊乐藻,种草面积掌握在1/3左右。沿塘埂四周移植水葫芦、水花生,宽度视池塘大小不定。水草既可作为小龙虾的食物,又能为其提供栖息和蜕壳环境,减少自残,水草用毛竹围住,防止全池扩张。同时,可在塘中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作为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4) 移殖螺蛳 每亩投放300公斤左右的螺蛳,一方面可改善池塘水质,又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  

(5) 安装过滤网 进水口须安装过滤网,一般采用60~80目筛绢,防止敌害生物混入。

(6) 安装防鸟网 沿塘埂向塘中心装设稀网目网片,宽度约为4-5米,网片中心离水面约为2~3米,可用细钢丝固定,防止水禽对螯虾的侵袭。
 
3、 虾种放养

(1) 放养数量 由于目前小龙虾的苗种生产尚未达到产业化程度,故采用春季放养未达商品规格的虾种为主,亩放50~100公斤左右,规格约为150~200只/公斤。如放养大规格商品虾,则亩放50公斤。

(2) 注意事项

(A)同一池塘放养的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捕大留小。苗种要求体质健壮,附肢齐全。  

(B)冬季放养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夏季和秋季放养选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曝晒。

 (C)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

 (D)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 2~3次,让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

(E)放养鲢鳙鱼种,亩放100尾左右。这样一方面充分利用水体,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又可利用鲢、鳙鱼调节水质。

4、 饲料种类与投喂方法

(1) 饲料的种类 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体长1.5~3厘米的幼虾期,投碎细饵料(如鱼肉糜等动物性饵料,制成小颗粒);5~8厘米的中虾阶段要把饵料加工成一定规格大小(如野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及畜禽内脏等切成蚕豆粒大小)再喂;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投喂的饵料可稍粗些。总的原则是:幼虾时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中期应逐渐转向以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并搭配动物性饵料;后期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做到“两头精,中间青”。

(2) 投喂方法 饵料投喂量按体重来计算,干料投饵量大体是小虾体重7%~8%、中虾体重5%、大虾体重2%~3%,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小龙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约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投饵地点一般选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上午投料应离滩远些,傍晚投料应近些。也可在虾池四周设饵料台,以便观察虾吃食情况。  

5、 日常管理

(1) 建立巡池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饲料消耗、螯虾活动、防逃设施等情况。

(2) 调控水质 虾池水质要求保持清新。前期以肥水为主,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中后期尽可能做到勤换水和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 8~10公斤。但必须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以免影响亲虾产卵。

(3) 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 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 防逃防病 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一般螯虾病害较少,应以预防为主,最好不用药或者少用药,开展无公害养殖。

6、捕捞

捕捞主要采用地笼网捕捉,可常年捕捞,捕大留小,如果每次的捕捞量非常少时,可停止捕捞。 [3]

生物入侵

展开收起 生物入侵,一个让现代人头疼的生态难题。这些“入侵者”在原产地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种,但是到了新家之后却如鱼得水,疯狂蔓延且非常难以遏止。它们严重的干扰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导致景观被破坏、当地物种灭绝,威胁农作物和森林植被,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它们还传播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一枝黄花
紫茎泽兰
豚草
空心莲子草
水葫芦
飞机草
薇甘菊
猫爪藤
群心菜
牛膝菊
银胶菊
大米草 三裂叶豚草
假高粱
天牛
美国牛蛙
麦穗鱼
食蚊鱼
光肩星天牛
白纹伊蚊
阿根廷蚁
挪威枫
葛藤
毒麦 巴西翠龟
蔗扁蛾
麝鼠
薇甘菊
虾夷马粪海胆
湿地松粉蚧
松材线虫
强大小蠹
谷斑皮蠹
福寿螺
非洲大蜗牛
美国白蛾
福寿鱼
枯草热
空心莲子草
克氏螯虾
互花米草
彩虹吸蜜鹦鹉
稻水象甲
褐家鼠
美洲斑潜蝇
红火蚁 

收藏 分享到:          顶[2] 编辑词条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hudong.com。

附图

 上传图片更多>>
  • 克氏螯虾
注释:
[1]^合肥美食网/淡水龙虾的基本习性
[2]^龙虾的食疗价值
[3]^淡水小龙虾(克氏螯虾)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