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迎来伟大资本时代 5000点只是初级阶段 - 上海证券会馆 - 中国经济网 经济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2:45:02
A 股:迎来伟大资本时代 5000点只是初级阶段
2007-08-27 07:01:12
面对这未曾经历过的大牛市,很多人患上了“指数恐慌症”,甚至担心重蹈上个世纪 80年代末期日本股市的覆辙。本期的“头条文章”将试着解释“这一切是预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还仅是泡沫晚期的昙花一现? ”,而 2 个月前就坚定地认为“4000 点也会成为底部的“民间智慧”特约嘉宾艾古先生,也将细解这轮大牛市的本质和主流板块。
其实,对于新高我们无需恐慌,一个强国的崛起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支撑。我们应该感到幸运,有生之年见证了一个强国的崛起,见证了一个伟大的资本时代的到来。
将今日之中国与 20 年前的日本相提并论可能稍显草率,没有准确地衡量出中国这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体的真实处境
A 股市场:迎来伟大的资本时代
经过 28 年的持续改革开放与快速发展,中国终于迎来了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最令人激奋的伟大时代,这就是资本时代。自 2005 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与经济高速成长等多重因素的共振与融合,催生出一轮中国股市历史上空前的大牛市。
中国股市遭遇前所未有的盛况
上证综指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从 1000 点涨至周五的 5125 点历史新高。而沪深两市总市值的膨胀速度更为猛烈 ,已从两年前的最低3 万亿元起步,到现在增长了约近7 倍。 8 月 9 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 21.14 万亿,首次超过中国 2006年 GDP 总量 , 资产证券化率超过100%,截至 8 月 24 日,沪深两市总市值已达 22.62 万亿 。如果加上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股市总市值,3个市场的总市值折合超过 5.3 万亿美元 ,远远超过全球第二的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
有关资料显示 , 截至目前 ,美国 股市 市 值 占 GDP 的 比 重 高 达130% ,日本 、韩国、印度等国约为100%, 东盟国家则大约为 70%至80%。 同时,美国资产证券化率从50%左右提高到 100%左右用了 7年的时间 ,韩国用了 4 年 ,但中国仅用了不到  2 年。在这 2 年的时间中,伴随着大型国企的上市和高成长行业龙头公司股价的突飞猛进,A 股市场上还诞生出一批“世界级”的大公司。
2007 年 1 月 4 日,工商银行市值曾短暂超过美国花旗银行, 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值银行。1 月 22 日,苏宁电器市值突破 500  亿元,超越世界第二大家电连锁巨头 Circuitcity。7 月 23 日,工行市值再超花旗,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值银行, 并一直保持至今。 8  月 17 日,万科 A 又以 2022亿元的总市值 ,超过了美国 PulteHomes 等四大房地产公司之和。
但与此同时,股市面临的一大挑战则是市盈率的逐级走高。沪深两市平均静态市盈率已经从2005年 6 月的 17 倍提高到目前的 55倍,  远远高出成熟股市 20 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 8 月 20 日,个人获准直接投资港股的消息,更是将投资者的眼光吸引到平均市盈率不足 20 倍的香港市场。
市场发展迅速似乎远远超出人们的接受程度。面对这前所未有的盛况和诸多从未遇到过的现象,这一切是预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 还仅是泡沫晚期的昙花一现?《红周刊》记者带着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疑问走访了数位专业人士。
资金充沛周期远未结束
针对短期内中国股市总市值的膨胀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的张小劲教授告诉记者,沪深两市总市值今后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今年以来,红筹股回归 A 股上市已实质性启动,此外还在争取一批境内骨干企业上市,上市规模将越来越大,这是沪深股市做大的基础。
也有资深分析人士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牛市的性质首先是整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资金流动性的过剩。同时,诸如西部开发、中部改革 、东北改造,农业现代化、各大产业升级换代、教育、医疗制度改革等,做这些事情都需要巨额资金,也就是需要巨大的流动性。股市也因此成为国有企业利用巨大流动性走向市场的转换器。这也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崛起的重要支撑因素。
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海涛从市值与储蓄比例角度,向《红周刊》 记者测算了 A 股泡沫的最大值。他表示,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历史巧合告诉我们,泡沫顶峰时期的总市值几乎接近该国全部金融系统存款和贷款额。我国目前居民储蓄余额达到 17.1 万亿,全部金融系统存款达到  34.5 万亿。未来随着总市值扩张和金融系统储蓄上升,初步判断,总市值在泡沫期的 3-5 年内的最大值是 40 万亿。 这意味着在 3-5  年的时间内, 距离本周 22万多亿的总市值和 7 万亿的流通市值,还有约 1 倍左右的上涨空间。
王海涛还从人口结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和资本市场周期,他发现 2010 年将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间拐点。他进一步解释到,一方面,中国人口红利可能结束于 2010年,因为抚养率将从 2010 年开始回升。另一方面,中国资金充沛周期可能结束于 2010 年,因为储蓄人口比例 (30- 50 岁的中年人比例) 将从2010 年开始下降。当资金充沛周期结束时,资本市场估值水平提升的周期才可能结束。
“产生几个世界第一又如何! ”
尽管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但是,面对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产生工商银行、万科 A 等 “世界级 ”公司这一现象,还是会有不少投资者为此感到担忧。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日本,当时世界前四大银行均被日本银行包揽,一个东京都的地价甚至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资产泡沫可谓是遮天蔽日,而随后而来的大萧条也尤为惨烈。
对此,记者采访了银河证券金融业分析师张曦。他认为,无论是从经济规模还是金融市场看,中国和日本都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 ,1989年,日本股市的市值占全球股市总值的 41%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目前的股市市值仅占全球市值的5%左右。 其次,日本股市 1989 年的顶部是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的长达近 30 年牛市的顶部,其累计上涨幅度和时间都远大于目前的 A股。同时,两国的资产价格也有很大差异。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生产的商品成本普遍低于国际同类产品,这和当年的日本是不同的。举一个例子,1989 年 , 在日本东京买一个旅行箱的钱,可以去英国玩一趟并把同样的旅行箱买回来还有余钱。还有一个现象,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期下其它国家的大公司,而目前的中国更多的是资产被其他国家所收购。此外,中国的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0 倍,这意味着中国会比当年的日本建造出更大规模的经济实体。
因此,张曦认为,将今日之中国与 20 年前的日本相提并论可能稍显草率,没有准确地衡量出中国这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体的真实处境。 “中国有着世界 1/5 的人口,且作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产生几个世界第一又如何! ”他笑称到。
具体到工行这样的公司对比时,张曦表示,工行无愧于国内最具竞争实力的商业银行,虽然其在盈利水平上与花旗银行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只需假以时日,这一差距就会得到弥补,而且工行的盈利成长能力强于花旗银行已成事实。
如果说工行市值超花旗银行有其合理之处,那么远超美国四大地产公司市值之和,而营收只及其几十分之一的万科估值高处胜寒乎?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张小劲教授看来,从市值来比较两个公司意义并不大。 他认为, 万科与Pulte Homes 有着不同的 运 营 模式 ,其公司主营收入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 Pulte Homes 主要负责房屋的设计和承揽,而期间的买地、建造、销售、管理则由很多家开发商共同完成。这与国内的一家开发商独揽工程有很大的区别。
同时,张教授还认为,中美两国目前的房地产行业所处的大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一个处于上升周期,一个处于下降周期。而景气周期的不一致, 难免市场对其估值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说,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公司有着不同的特点,用别国的模式套用在中国的公司上难免有其不恰当之处。那么,作为同一家上市公司的 A/H 差价的不断拉大又说明了什么?
A 股与 H 股可能继续走牛
针对个人获准直接投资境外的消息以及 A 股和 H 股差价问题,国泰君安证券资深研究员梁静博士认为,就对资本市场影响而言,新政策可能会分流  A 股的一部分资金 ,同时 , 在 A+H 接轨的大趋势之下,A股的估值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不过,整体而言,该消息对 A 股的负面影响应该不大。
首先,国家在这方面政策的放开将是逐步的, 不可能一下子放得很开。其次,从横向比较,比如中国石化 A 股 15 元的市盈率确实明显高于其  H 股 8 港元的市盈率,但投资市场不仅要考虑其基本面情况,更要注重行情层面。从纵向比较看,自 2001 年以来 , 中国石化的 H 股升幅比 A 股还大,这里还有个获利程度的问题。实际上,这几年恒生国企指数的累积升幅也大于上证指数。最后,还要考虑区域性的不同,比如目前 A 股每日一、两千亿的成交额与港股几百亿的成交额相比说明,两个市场在资金流动性层面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两者即使有差价,但由于并无便捷的套利机制,因此比较的意义并不大。
他认为, 未来更可能的发展态势是 A 股与 H 股继续延续走牛征途,而且 A 股对 H 股的带动作用更大。这是由于在牛市中,一般都是的追随高的,和低价股追随高价股是一样的道理。
采访过程中,这些专家观点给记者比较深的感受是:A 股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在资本时代的康庄大道上。对这种高速成长的股市,不但要有一个与成熟股市完全不同的衡量标准,而且中国股市自身的成长也在不断地创造着大幅降低市盈率的内在动力。就沪深两市的现实状况来说,动态市盈率不过 35  倍左右,对于处在全世界发展最快之一的股市来说,或许并不算过高。
·大势研判·
我们笃信,4000 点之后的机会,会比 4000 点以前更多、更狠,当前仍处于大牛市的初期阶段
当前仍处于大牛市的初期阶段
在今年第 7 期 《红周刊》“头条文章 ”中 ,我发表了 《结构性背离环境下的大牛市 》一文,指出 : “什么叫结构性背离 ? 简单地说,就是大量个股的关键性的中线主升行情大买点,会正好发生在指数出现典型的头部特征的时候。 指数的头部特征,是绝无疑问的 ,而大量个股的难以置信的大买点机会,也是斩钉截铁的,呈现出和指数走势根本背离的特征。
实践证明 ,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并且,即使在目前指数 5000 点的位置上 ,也仍然是适用的,因为我们说过 ,这种现象今后 “将会长期存在 ”。这是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章,我建议投资者不妨精读重读。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尽管指数大涨创新高,但大量股票徘徊不前 , 致使不少投资者仍处套牢地 ,而且市场越涨心情越郁闷,压力越大 。 我认为,只要认清这个现象背后的道理,您就完全没有必要受这种背离特征的影响,而是轻松守候属于自己的机会,迎来属于自己的主升时机。
之所以敢于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认清了此轮前所未有的大牛市的本质所在。 我们笃信,4000 点之后的机会, 会比 4000 点以前更多、更狠,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点到为止。
为什么是大牛市
我们判断 ,5000 点的市场仍然处于大牛市的初期阶段。
上证综指从 1000 点涨到 5000点,已经 5 倍了 ,为什么还说是大牛市的初期阶段呢?这是一个需要仔细思索、彻底弄清楚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看到世界惊讶的目光,我们才发现自己创造了奇迹。
但是 ,十多年来,中国股市的增长却十分缓慢。 早在 1992、1993年,上证综指就到过 1500 点 ,10 年之后的 2003 年  , 上证综指仍然还是 1500 点 , 并在随后加速下跌 ,2005 年甚至跌破 1000 点 。为什么中国股市表现和中国经济奇迹竟会那么不相符呢?这是因为证券市场上大量接连不断的丑闻,令投资者几乎对中国股市彻底丧失信心。很少有人敢真正相信中国股市能进入前所未有的超级大牛市周期。
股市为什么会不涨,几十年经济建设的成果到哪去了?被藏起来了 。 股市涨还是不涨,取决于经济建设的成果由谁掌管,又由谁分享;既然无法分一杯羹,看管人就会有意无意往里吐痰,这就造成了过去与经济高速增长不相符的长期熊市。因此可以说,前 15 年的证券市场的震荡盘整,正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在不断争议中进行的现实,市场始终对未来充满疑虑。
当前的市场走势预示着未来的政策走向,将会解决经济建设成果看管与分享的角色矛盾。而几十年高速发展的经济成果一旦回归,那么证券市场将会涨成什么程度呢?姑且不说未来中国经济有延续高速发展势头的可能,我们只能说,4000 点以下,仅仅是恢复性上涨。
总之,只要中国创造了了不起的经济奇迹 ,中国股市怎么涨都不过分。我们只要把它过去为什么不涨的道理基本弄清楚了,就可以对未来走势充分乐观。
绩优绩差将同是行情的主流
既然还是大牛市的初期阶段,那么哪些板块是行情真正的主流呢?
很多投资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蓝筹绩优股。但这也是相当片面的看法 ,建议投资者不妨再好好研究我提出的 “结构性背离 ”思路,就知道蓝筹抗跌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二者背离是技术面的需要,并不代表蓝筹股优于题材股。
当然,基于前述牛市预期的理由,蓝筹绩优股依然会是行情的主流,因为牛市的基础本来就是以经济高速增长为背景的。绩优股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蓝筹股,一般是具有控制垄断性资源优势的大型企业(包括软资源和硬资源);另一种是高速成长的绩优中小企业,一般是民营企业。
同样基于前述理由,绩差重组题材股也会是行情的主流,因为牛市的基础同时还在于利益的挪移。过去的绩差,许多是因为挪移形成移回去而改变的。这也是整体上市资产注入概念会如此红红火火的原因 。而这种认识最终会形成共识,造成大量绩差公司千方百计进行重组挪移,这是潮流,这是趋势。
如能认清两种主流的不同特点,投资者就不会为市场一时的涨跌而心猿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