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挫败中找到那根“情商软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0:06:59
   

  个案一

  “我是人才,却被俗人挑拣”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王飞(化名)愤愤不平地嘟囔着。他毕业于一所名声显赫的医科大学,大学期间学业卓越,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三甲医院做临床医生,出色的业务能力让他在医院内获得了口碑。半年不到,王飞已经可以独立处理疑难病症。按照科主任的说法,只要王飞就这样兢兢业业,未来的学科带头人就是他。王飞也以“一代名医”自诩,逢人便讲述自己那些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

 

  渐渐的,王飞发现,医院的同事开始疏远他,年终评先进,科主任甚至都没有给他一个提名。面对这样的“不平等待遇”,王飞非常愤怒,常常宣称“没有我的话,这个科室早垮了”云云,仿佛离开了他的诊疗,患者就没法顺利治愈一样。

 

  孰料,王飞遭遇了一次小误诊,一时之间,全院上下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在随后的全院会诊讨论中,王飞怒不可遏,不停驳斥其他专家对该病例的诊疗建议,仿佛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和伤害。最后,还是院长出面平息了这场风波。

 

  此后的几年过去了,王飞的工作变得心不在焉,处处怀疑他人瞧不起自己、和自己作对。每次岗位轮转,他都是烫手山芋,最后不得不靠抓阄来决定他的去留。“真是想不通,我这样优秀的人才,却受到这些俗人的挑挑拣拣和羞辱?”

 

  个案二

  “我的悲哀是怀才不遇”

 

  徐鹏(化名)大学期间是文学社的社长,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一笔好字更是广受青睐。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一家省级建筑设计单位。“太悲哀了!‘怀才不遇’四个字完全可以概括我的一生。”徐鹏坐在心理治疗室内,满身酒气,烟不离口。三十岁不到的他显得异常苍老,满腹牢骚地抨击着周围的每一个同事和合作单位。“看不惯”是他的口头禅,“搞不好”是他的座右铭,工作近三年,徐鹏总是这样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心理分析

 

  他们缺的不是智商,是情商

 

  两位当事人都有着不错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毕业后也顺利地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但是数年下来,不但没有在工作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工作的乐趣和激情也被消磨殆尽,对工作环境工作伙伴的无尽抱怨也导致他们心态失衡并生活得痛苦不堪。

 

  可以说,他们缺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专家建议

 

  提升情商的三点建议

 

  所谓情商,指的是自己准确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水平的能力。这些能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特别讲究技巧,这些技巧包括:

 

  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神庙中的这句箴言,或许是关于培养情商的最早最经典的一句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片面地看待自己,或者自高自傲或者自轻自怜,总觉得事事掣肘不如人意。无论自视太高还是太低,当事人都不会主动与他人沟通协调,查找问题的根源。只是一味抱怨,觉得委屈、愤怒、无奈甚至绝望。解决的办法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在工作环境中的定位,不邀功也不推诿,这样就能获得其他同事的认可。

 

  二、认识他人的长处。这句话说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因为工作的繁忙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我们往往通过很少的线索去评价一个人。这样容易带着有色眼镜来看问题,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刻板印象,很容易影响与他人的交往和对他人的认可。做个有心人,找到他人的长处,真诚地赞美这些长处,你将获得无数的赞赏和顺利的合作。

 

  三、控制你的情绪。《辛德勒的名单》中一位德国军官说过:控制是一种力量!将喜怒哀乐肆无忌惮地表露在脸上,那样只会获得“幼稚”这个评语。有些美女忍不住把撒娇也带到工作场合中,认为这是自己应有的待遇。实际上,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喜怒哀乐,除了你自己。没有人愿意承受你的不良情绪,让我们冷静一点,只在工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