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中国GDP跃升世界第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39:40
近期,国外尤其是西方媒体热炒“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诸如“一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诞生、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债权国、已是发达国家、超日赶美”,种种热捧论调,不一而足。
国人应如何对待热捧论调?如何对国情保持清醒的认识?让我们谨记小平同志“韬光养晦”的教诲,踏踏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实现国强民富,这才是一个成熟大国国民应有的心态。
GDP总量不能与国际责任画等号

裴长洪(左)接受记者采访。赵树宴摄
近来有西方国家根据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指标,提出中国应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GDP第二”是否表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了?中国是否有能力和实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详细

怎样看待中国GDP跃升世界第二
首先,这是一件好事、来之不易,是全中国人民努力了几十年,等了几百年的大好事,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这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
但是,我们不要过度宣扬这件事情,或者过分地高兴,因为这对中国来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从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人均GDP来说,中国目前比发达国家差得还很远。
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就像温总理最近在深圳讲的那样,要改革开放,不开放不改革死路一条,30年前是这样,20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改革开放才有活路,不改革开放,早晚是要挨打的。>>>详细

中国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多远——以日本为例
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基础今非昔比,随着“滚雪球”效应,总量超越日本是必然趋势,“但我们不仅要算总账,还要把数字拆开掰碎算细账。”
——从人均看,即使GDP总量相当,中国的人均数字也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
——从实际财富看,日本的海外资产并未列入GDP,而中国的海外投资刚刚起步,更能反映真实国力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并不一定超越日本;
——从经济构成看,在日本GDP中,个人消费占近六成,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
——从贸易结构看,日本近六成出口产品为高附加值商品,经济多为“绿色GDP”;而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
在经济学家看来,中日之间的差距远不止此:日元早已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尚未实现国际化;日本城市化率25年前已近8成,中国的城市化率尚不到一半。>>>详细
拆解“世界第二”     资料图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防城港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如果我们把GDP和贸易数据也来一个“拆解”,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世界产业价值链的最底端。我们收获了令全世界艳羡的GDP和出口数据,但像苹果、东芝这样的世界性大企业,却收获了更为丰厚的利润。
究其原因,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差异,造成的所处世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不同,这使得苹果和东芝能够“吃肉”,而我们只能“喝汤”。从深层挖掘,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有不合理因素需要改革,但是我们也需要反省的是,苹果和东芝拥有核心的技术、设计和品牌,而我们在整个价值链创造过程中只是提供了廉价、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替代性的劳动力。>>>详细
经济大国未必是经济强国     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也不是一回事。中国经济虽然在“量”上突飞猛进,但在“质”上还存在差距,大量的“中国制造”尚处于国际产业链底端。再拿中国和日本比较,在产业竞争力方面,日本主要是靠高技术、高附加值,而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因此对于“GDP世界第二”,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飘飘然忘乎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努力还任重道远。>>>详细

资料图片:繁忙的工厂
“全球重心”是否正向中国转移?话语权仍十分有限
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与成为“全球重心”是两码事,并不能简单划等号。
专家表示,中国尚不具备成为“全球重心”的条件和能力,因为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由美欧主导,中国话语权十分有限,另外,中国人均GDP仍居中低行列,经济社会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详细

警惕“中国责任论”中的“红白脸”
金融危机发生后,某些西方国家的政要、媒体经常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有“独秀”或“救世”之说,也有“责任”之论……林林总总,用词翻新。不过,不难发现,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强调所谓的中国“责任”。
冷静观察当前热炒的“中国责任论”风潮,人们可看到一红一白“两张脸”: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动辄将一些不符实际的高帽加诸中国,仿佛中国真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唱白脸者将国际金融危机归咎于全球失衡,又将失衡主要归到中国头上,由此要求中国“转变政策”,承担更多责任。>>>详细

中国正不经意间走向大国是是非非的风口浪尖。
不宜过度延伸“世界第二”的含义
西方热衷炒作“总量第二”,过度延伸其含义,干扰对中国经济地位的客观评价,其背后的政治用意不言自明:兜售“中国责任论”。这就是,以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为由,迫使中国担负超出自身能力的更多责任和义务,要求中国在贸易投资、气候变化、能源开发等诸多领域作出更多让步。
与此同时,西方一些政治势力通过炒作“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试图把中国从发展中国家阵营中剥离出来,在压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同时,离间其他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不过,明眼人会看出其中的“奥秘”,也会对此保持警觉。>>>详细
多想想被美国搞垮的日本

从美国当年对付日本经济崛起的经历中,可以对美国应对其他国家兴起的战略思维略窥一二。
从表面来看,上世纪90年代前后“日本威胁论”在美国的兴起,是起因于人们所熟知的美日贸易摩擦,以及日对美的巨额贸易顺差和日本国内市场的相对封闭。然而,《下一次美日战争》的两位作者却告诉人们:美日摩擦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担心日本将会利用其强大经济实力取得对西太平洋事务的控制主导权。日本经济崛起后,如果以此为突破口,扩大在亚洲的政治地盘,重新在军事上武装自己,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其全球战略部署和作为霸权国家的地位便会受到挑战,这是美国不能够容忍的。>>>详细
 

中国警惕“世界第二”高帽
美媒称中国二季度GDP超过日本成世界第二
联合国和俄专家称应理性看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中国“世界第二”只具象征意义
西方戴在中国头上的七大高帽
美媒:“中国责任论”何止是温柔一刀
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 中国如何应对
评论:西方某些势力"不负责任"炮制"中国责任论"欺骗世界
世界权力重心"东移"是个伪命题
专家:拿日本当镜子 更理性地发展
商务部谈“GDP超日”: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冷静看待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