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才跟制度硬碰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9:16:12

    这是一个大师匮乏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才稀缺的时代。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是一个难以专心致志埋头做学问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了天才也会被制度扼杀的时代。

    虽然稀缺,天才还是有的。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可以算一个。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令人惊叹。他用文言文跟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女儿、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陈美延通信,一些国学观点让她感到“钦佩”。他对《山海经》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

    可天才往往不是全才,因为与一本线差了6分,无法上他心仪的复旦大学。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但是,与陕西省招办多次沟通后,还是拒绝投档。天才碰到制度,制度赢了。

    我们当然不能说陕西省招办的做法是错的,相反,人家做得很对。制度是生硬的,是不讲人情的,是不能破例的,即使你面对的是一个天才。制度一旦撕开一道口子,就很难堵住,就给人可乘之机,就难以保证对所有人的一律公平。但是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要求学校破格录取的行为就是错的吗?也是对的,应该的,必须的。时下,国学已不是显学,显学是包装术,是吹嘘神功,是忽悠大法,难得有一个既有天赋又肯钻研的国学小天才出现,这样的良材美质不收而教之实在可惜。而只能去山西大学念被调剂的法律专业殊为可叹,大师苗子,又少了一个!

    我们都在哀叹都在发问,当今何以无大师?!我们都在怀念都在追慕那大师云集星光璀璨的时代,不算自然学科,以国学一门而论,我们曾拥有过钱钟书、陈寅恪、冯友兰、王国维等集学术之大成的宗师巨匠,可是大师往往都是偏科型人才,钱钟书数学仅得15分,照样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放在今天,钱老要是参加高考的话,一样会被制度打败。

    著名画家陈丹青辞去了清华大学的教职,因为他看中的有画画天分的学生仅仅因为英语成绩差一分就被挡在门外,画个画,真的要先把洋文学精通了才行?这样的招生制度同样也会打败齐白石、打败徐悲鸿。

    应该说我们的教育水准也好、人均文化程度也好都比那个时代进步,但是何以大师竟然灭绝了呢?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制度没有提供适合大师们生长的土壤。我们的制度猝然和孙见坤这样的“小天才”相逢,可以寸步不让,因为不能个别破例;但是当制度成为阻挡大师产生的障碍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如何做到对特殊的天才型人物有条件、有门槛、一视同仁地让一让呢?设计出这样一个公平的、经得起监督的特殊人才选拔制度应该不难吧?

    别老让天才跟你硬碰硬,你赢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却输了。(董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