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活佛的开智心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06:20

——信仰是内心的明灯,他是照亮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惟有信仰贯穿人类发展历史中;也刻画在人生年轮里;引导人们从生到死,从茫然到快乐。信仰成就人格。

——真正的信仰会给迷途中的人正确的指引,会让有梦想的人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中有支撑。有了信仰就等于有了希望,头上三尺有希望,但你不跳起来就永远也抓不到。

——态度就是心态,他决定了人生是否快乐幸福。心态是努力中的洒脱,认真中的平常心,积极中的舍得。

——佛说,舍得,重在舍而不在得,舍比得更重要,有舍才有得。生活中的许多事是强求不来的。能把世事看透,学会真正的舍与得,放下舍不得,绝对是需要勇气和睿智。学会了舍得,尤其学会给予,就会感到更多的乐趣和美好;学会了舍,自然就会看懂以前让人迷惑的事情;学会舍,学会放下,看到什么是实在什么是幻想,自然会增长智慧。能够舍得的同时就意味着放下了去多困忧和烦恼。

——宗派本无所谓有无,所有的有无,都在人心。宗派本身没有矛盾,矛盾在人心。

——人生于世,若能两心相交,已是万分难得。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解脱的。这时候,除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依靠、排解、安慰、理解。人心隔成的墙是最难摧毁的,友谊是不可求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修得。

——不执着,就是保持宁静心态,不拘泥、不钻牛角尖。不因收获而自满,不因名誉、地位、物质损失而丧气。在宠辱不惊前提下积极享受过程的美丽,以随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做人、做事。

——放下就是不束缚、不计较、不执着,以心静的境界认清事物,寻求生活更大空间,更高人生境界。

——心平常,自非凡。用平常心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善良的人。

——交友是一种因缘,虽然众生本质都是洁净的,却会因为不同的因缘而变质,产生不同的因果福报。

——贪,可以,但不能贪得无厌。适当的贪可以成为世人前进的动力,但贪得无厌就一定会把人送进自掘的坟墓。

——心大,不如心中世界大。生在世俗,烦恼是不可能不找上门的。“心大”的人不是没烦恼,忘掉烦恼不等于没有。心中有世界的人也不是没有烦恼,但他们懂得快乐。这是一种境界,需要持之以恒的修炼。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人们往往太执着于对山那边风景的憧憬,而不知道欣赏身边的风景。学会欣赏,我们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因为,我们总比那些将果实摘在手里再近距离欣赏的人,看到更多、更美。

——人活着的目的,就是明天比今天好。这个“好”,是比今天更快乐、更充实。在这个奋斗过程中,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快乐和收获中度过,在完成我们的心愿和理想,哪怕只有一点点。只要自己有长进,能为别人和社会做出更有价值的事情,对一个人而言,这难道不是成功吗?

——对“成功”得追求,是每个人生活的心灵之源。但多少人为“成功”苦行般生活,将一个很美的愿望和理想,变成与生活本真相抵触得不好心态:急躁、贪心、嫉妒、冒险和不听取别人意见......在这样的心态下,还谈得上“成功”吗?还谈得上成功的喜悦、快乐吗?

——时尚生活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能满足人们对个性价值的追求,能让每一个人释放自己的情绪、展现自我。我们承认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人生活品质的提升,承认有质量的生活对人的内心有积极的影响。但过于痴迷,形成浪费、奢侈、嫉妒、争执、怨恨,就不是追求生活品质了,就是佛家说的“求不得”苦。这种苦,不是”时尚”引起的,而是一个人对“时尚”的态度引起的。

——人的年轻,不仅在脸面,更在于人的精、气、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给自己的身心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气场,在这样的气场中才能培养出一个个清新靓丽、青春无敌的俊男靓女,一个充满朝气的美好人生。

——所谓“世事无绝对”,就是要求每个人用这种心态和观念去生活、去思考。这种观念和态度,表现在谦虚、谨慎、认识自我、尊重不同意见等,而不是刚愎、骄傲自大的态度。明白“世事无绝对”的道理,我们做人、做事就会胸怀广

大,不以单一逻辑看事物,明白世界多元化,不片面理解问题。能容纳更多矛盾、困惑,能用平和的心去接受社会和人生变化。

——安排命运、主宰祸福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业力能将各人身心活动的善恶行为所应得的代价,很公平的分配给各人自己享受。古人云“祸福无门,为人自招”。

——人生只有三天,昨天已成过去,明天还在暮色里,惟一能抓住的,只有今天。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很难再有,但人们面对机会时往往是犹豫甚至害怕。

——人内心的想法往往是可怕的,一切贪嗔痴造成了心理负担,造成了生活逆境。这种逆境又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加重了心理负担,最终被焦虑、恐慌的恶魔左右。人要加强自我修养,让自己的心平静,客观面对社会上的所有变化,以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

——在紧张的生活之余,不妨想想我们的生活意义到底在哪儿?不妨把我们习惯了的匆忙脚步放轻松、放从容一些,这样,我们的日子也会过得更轻松、更从容。

——人与人之间存在误会是一件可怕的事,用一颗绝决冷漠的心来对待误会,恐怕就更可怕。有了误会,要学着”换位思考“,可以用语言解释的,就用语言解释,不能用语言解释的,就用行动来解释。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活来活去也躲不过一个“情”字,亲情、爱情、友情、恩情,说白了,内里核儿就是爱。爱的本质是博爱,而不是自私。当你明白爱的真谛,学会爱的博大,你会发现人性的善良,世界的美好。

——善良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善良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开朗快活。善良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你内心充满善意,那你看到的人和事也会是善意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小善小恶会成为日后那些大善大恶的基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些看起来好像吃了点亏的事,其实未必都是吃亏的事。当你在善与恶之间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时,这举动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人生如戏,不能NG。人一降生,就如同导演喊了“开拍”,接下来你做的每件事,都将呈现在你自己人生的舞台上,无论好坏,你都要自己面对,不能重来。人应该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上,只有找好自己的位置,才能把握好这个位置上的角色的心理和应做的事。人贵自知,能正确评价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和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

——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松弛,平衡永远是最理想的。如果我们凡事内心绷得太紧,凡事非要用是非对错来替一切言行“验明正身”,这恰恰是大烦恼,放不下“我”,舍不下“我”,自然烦恼多多。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半途而废只会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悔恨,持之以恒才有助你到达成功彼岸。

——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慈”就是让别人快乐,“悲”就是去除别人的烦恼。

——要提升自己,首先要学会弯腰,要学会放弃地位、面子等虚幻的东西,要明白:世界上并不是每扇门都是宽大的为你敞开的,顺利时,我们昂首走过大门,迎接我们的是鲜花和掌声;但是更多时候,我们要走的,就是小门。如果不经过这些小门,那么,你就会被挡在院墙外,里面的风景就会看不到。凡要成就大事业的人,首先要修炼人格,学会弯下腰,虚心、谦虚、宠辱不惊,不因一时风光丧失自我,也不因一时委屈而自暴自弃。

——现今社会,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能成就事业的,要靠合作,靠智慧的集中和工作环节的配合,所有配合好的拍档,都有一个很重要特征:懂得尊重对方,而不是一意孤行。

——要利用好自己的银行,这不仅是利用好时间,也要做好每天的事情,要分清重点,搞清楚次序。

——习惯的本质是一个人的内心生长的石头,自己不搬,谁会去搬?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自己却不知道;以为自己没有而四处寻找,找到最后才发现,要找的就在自己身边或在自己内心里。

——生命的一切不是宿命的,事在人为,不由任何外在因缘或事态所主宰,只有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要学会把健康幸福的希望从依赖他人转到自身努力上来,只有学会爱惜自己,才会爱惜别人。

——盛怒之下,勿与人语,也勿许人。

——每个人都是一颗宝石,只不过自己浑然不知,只随外界人云亦云,紧盯着别人的石头空羡慕,对自己的宝石置若罔闻。长此以往,自身的宝石就会因为失去自我而慢慢迷失,最终由宝石变为石头。人应该对自己有个准确定位,既不要过于自负又不要妄自菲薄,要正视自己的优缺点,这样才能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幸与不幸,只在一念之间。真正的幸福需要用心去感受,需要自己去争取,需要精心呵护、悉心照顾。这样才能在生活中享受幸福每个瞬间。人生在世不容易,唯愿每人可以用幸福装点此生,无憾无悔!

——信仰要靠实践,人格要靠在行动中完善、升华,试着用你的善良、友善、平等的心,去关爱他人,也关爱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身边是微笑、是阳光......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摘自臧传转世尊者《盛葛仁波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