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析中国改革开放:不容忽视动力减弱的客观存在//两个30周年总书记总理同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6:50
港媒析中国改革开放:不容忽视动力减弱的客观存在 // 两个30周年总书记总理同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2010年08月23日 14:10:16  来源: 中新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香港《大公报》23日刊发署名邓清波的评论文章《在更高起点上改革开放》,文章说,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变化,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要防止改革开放动力的减弱,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取得新的更高成就,加快驰向胜利的彼岸。
文章摘编如下: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深圳考察工作并听取广东省和深圳市工作汇报。温家宝强调,经济特区3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变化,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温家宝充分论述了中国依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理由。按理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明显提升,成就显而易见,因此改革开放更加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现在还要再三强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性,还要提醒人们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些容易导致改革开放动力减弱的原因客观存在,不容忽视。比如:
搜索更多中国的发展 港媒 的新闻
两个30周年总书记总理同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组织机构是怎样调整的
本网特稿 邓小平论改革开放
中央三代领导核心与深圳特区改革开放
两个30周年总书记总理同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2010年08月23日 10:36:06  来源:新华时政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近日温家宝总理到深圳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也强调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总书记总理在两个30周年之际,同声强调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既是中央意志的重大宣示,也是思想和行动的全国“总动员”,表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将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胡锦涛: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正在并将进一步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充分显现出来。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详细
这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的人民日报(资料图片)
中共高调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传递改革开放新信号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他明确了全党全国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四个一定要坚持”。严书翰分析说:“这实际上是指出了,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要在不断创新和解放思想中推进。”
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
深入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贡献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深圳市委书记:特区始终承担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责任
温家宝深圳考察: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大型展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22日在深圳开幕
胡锦涛支持深圳改革发展纪实
2010年08月23日 14:29:42  来源: 瞭望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从“经济特区”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志着深圳将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先行先试、取得新的突破,力争在全国率先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自从到中央工作后,胡锦涛同志曾经三次亲临深圳视察指导工作,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见。”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研究员张贺福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回顾说,第一次是1994年11月,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第二次是1999年6月底,受中央委托、专程赴港出席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揭幕仪式时在深圳停留;第三次是2003年4月,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也是我国抗击“非典”最严峻的时刻。
他介绍说,胡锦涛同志对深圳的改革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包括深圳在内的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试验区”作用和“排头兵”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走在前面,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
1994年,初临特区
1994年11月9日至1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先后到汕头、潮州、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并专门听取了汕头、深圳、珠海三个经济特区的工作汇报。
谈到这次考察,张贺福介绍说,胡锦涛同志在考察期间发表的讲话,立意高远,既对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充分肯定,对经济特区是个重要鼓励,也对经济特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作了精辟阐述;既对经济特区如何增创发展的新优势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对经济特区的各级党组织和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一篇内容全面、指导意义很强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