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雨 江 南 - 高密教育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09:45:55

风 雨 江 南

                    王海燕
    窗外零语被淋淋沥沥滴透,是雨中撑了伞久不肯离去的邻人在谛听感受着向晚不期而至的雨,还有无邪的孩子在诵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恬稚童音融进雨丝酥软潜入记忆彼端,江南小镇的石阶雨巷青瓦灰墙,便在黑白的镜头里缓缓闪过了。
    那些树已经开始滴翠。她们是克鲁埃画笔下的圣女,缱绻舒展仪态万千,接受着雨的沐浴洗礼。柳是属于唐人宋人的,是和在或明丽或凄婉的诗词韵律里的,是属于江南的。“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飞瀑般的垂袅笼进雾霭薄烟,便成了诗人词人最清丽飘逸的写照。“三千宠爱于一身”,柳是卉木中的佼佼者。无论和美抑或凄美,都让人都无法抗拒与无限惜爱。
    那些飞檐的琉璃也闪起来。曾经俯视了花朝月夜悲欢离合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历史烟云。它们是最经得住岁月与风雨考验的。亭亭耸立清幽含射,引领人登上了“手可摘星辰”“恐惊天上人”的绝妙境地。永恒之美,从历史的深处来又将走到未来的世界去。
    雨丝中还有弥望田田的荷。风流叶动,仿佛有采莲女子与小童在银铃般的笑声里乘坐小舟“浮萍一道开”。白如圣莲、粉若桃花的淡淡一抹,于碧盘上高洁中羞涩绽开来。“荷侧泻清露”“ 莲影对分红”印象中的荷总是伴着露与月,有静柔之美。
    青石路,黑白居。青石铺垫的崎岖小路最适合漫步拾趣拾遗;巷侧依旧是古色古香,黑白瓦房。进出自若的该是世代户主,隐约中袅袅走出,若非服饰会疑是肉体与灵魂穿越了时空。古老的窗子由下往上用木棍儿撑起露出半遮半露神秘的秀脸。厚重木门或紧闭或微掩或四开。“庭院深深深几许”。在细雨轻烟的笼罩里,轻扯历史纱帐气息仿佛若隐若现,深幽之处即是轻盈可触的笑颜。挂在门口随风飘摇自行漂染的蓝色碎花土布,还有那些梅墨竹骨油纸小伞,等待着碧玉淑女的撷选;那些纯手工的古传和儿童戏耍的小玩意儿,流连了多少南来北往的游客。高到膝的厚重门槛,面上已露原木底色。这,曾经娉婷进出了谁家羞花闭月的小姐,又藏匿过哪家的纨绔少年?雾里看花,似触非触。江南,留下了几多文人墨客的惆怅,有朦胧之美。
    竹园青翠冰肌仙骨,“难得糊涂”了郑燮的潇洒笔墨。“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无论环境如何改变竹的坚贞品质如故。竹四季常青一尘不染清新高雅虚心劲节。“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正如故园主人的凛然正气刚正不阿屹立在萧萧的雨里,那挥挥洒洒放眼无边的绿就葳蕤在人的心头挥之不去了。江南,有绿意之美。
    而那宛若水上威尼斯的古镇,河道如织石桥纵横更有别样的水乡景致。著名文学家茅盾就诞生在这高墙深巷里。水乡的风情民情依旧在老屋里延续,世世代代。人在岸上走满眼都是渺渺的水的影子。雨丝簌簌落到河上,淡淡涟漪。光影中恍若已化作了一叶轻舟随历史荡流。一边“漂游”一边遐想一边寻觅,不知何朝何夕这里曾经走过了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的清影。江南,有神圣之美。
    “风景旧曾谙”的江南,淡烟疏雨中满眼尽是浓浓诗意。是水墨描画了江南还是江南挥洒了水墨?黑白交织,随性泼染,造就了这诗情画意的一笔!
    雨,丝丝柔柔洒尽离情乡愁,是情感的呢喃倾诉与最美信物。感谢这江南的雨。
    岁月与记忆一定随雨渍进水阁飞檐楼台斜柳的骨子里,渍进历史汩汩流动的血脉里了……
    风雨江南,诉不尽的江南。 
36b2b65102bc729a8c5430a5.jpg (83.57 K)
2010-8-16 15:49:24
fujun 最后编辑于 2010-08-20 09:09:34  

举报 | 引用| 回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