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辇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6:17:53
起辇谷编辑词条发表评论(0)
山谷名。为元太祖及其后代葬地。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黄河西北阿尔泰山之阴。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汗国和元朝的历代皇帝都被秘密地埋葬在蒙古高原的起辇谷之地。早自春秋战国以来,鄂尔多斯地区特别是靠近黄河的阿尔巴斯山区是我国西北诸族与历朝兵家交争的古战场。自石嘴山渡口向北至杭锦旗境,沿阿尔巴斯山至今留有秦长城遗址,这是最早的一个见证。
•起辇谷——地理位置  •起辇谷——历史典故 •起辇谷——考古研究
起辇谷——地理位置编辑本段回目录
起辇谷
起辇谷位于今鄂托克旗与阿拉善交界处附近。而鄂托克旗西北部靠近黄河边有一座山叫其额勒山(今称千里山),还有一条峡谷叫其额勒沟。其额勒系蒙古语,汉意为龙潭虎穴。起辇谷就是其额勒的谐音,后演变为千里。所以史称起辇谷就是今千里沟。今千里沟口西北几公里处有一处台地叫包特根西力,依山傍水,是个风水宝地。包特根西力,汉意为驼羔梁,是丧葬成吉思汗后所杀骆驼子之处。包特根西力东北10公里处有宝拉陶勒亥,即成吉思汗坠马鞭的地方。宝拉陶勒亥东侧有霍洛图山。霍洛图即祭祀成吉思汗的长陵。所以千里沟一带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的宝地。
这个神秘的起辇谷,在元代并没有留下准确的位置。当时,蒙元皇帝的葬地是不让人们知道的。例如,元世祖忽必烈逝世后,其棺从大都(今北京)运往漠北草原,棺木“由建德门出,次近郊北苑。有顷,祖奠毕,百官长号而退”(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13)。其后,护送棺木回草原的,均为蒙古臣僚勋戚,外人不能靠近。
起辇谷——历史典故编辑本段回目录
关于起辇谷葬地的选择,根据波斯史学家拉施特的记载,成吉思汗生前就已经定了自己的墓地:“有一次成吉思汗出去打猎,有个地方长着一颗孤树,他在树下下了马,在那里心情喜悦,他遂说道:‘这个地方做我的墓地倒挺合适!在这里做上个记号吧!’举哀时,当时听他说过这话的人,重复了他所说的话,诸王和异密(官员)们遂按照他的命令选定了那个地方”。根据拉施特的记录,这个地方在“不儿罕合勒敦山”,由兀良罕一个千户守护。这里树木茂密,被称为“大禁地”(也客·忽鲁黑)。以上记载,见于《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是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起辇谷——考古研究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史记》、《汉书》中所谓:匈奴冒顿单于与东胡王争欧脱外弃地的战役,就是先在今鄂尔多斯境内发起的。欧脱即蒙古语之“鄂托克”的谐音,当时的含意为高原。鄂托克地区,其地势高亢,扼黄河东下之冲而注入北,故以其地之形胜而当时称为“欧脱”。清代张穆撰写的《蒙古游牧记》中记载:鄂托克旗“西北至阿尔布坦山,旧名省嵬山,二百二十里接赛田诺颜部界”。他又引证《寰宇通志》的记载说:“山逾黄河,因省嵬城而名。黄河东有省嵬口为防御要地,其下有城,西夏所筑也”。学者们已考证“阿尔布坦山”就是阿尔巴斯山。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重兵压境,首先攻战了战略要塞阿尔巴斯山。传说成吉思汗走到宝拉陶勒亥时,被这里的山水景色所陶醉,迷恋之际手中的马鞭坠地,侍从随即拾捡,当即被成吉思汗阻止。他坐在马背上,沉思了许久,无限赞美说:“梅花幼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孵之乡,衰亡之朝复兴之地,白发吾翁安息之乡。我看这个地方很美,死后就埋藏在这里吧”。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夏的时候,病逝于甘肃军营中。遗体由诸王诺颜按照成吉思汗遗嘱,千里迢迢运到这一带安葬。今阿尔巴斯苏木境内的千里沟及千里沟周围10公里之内的宝拉陶勒亥,包特根西力、霍洛图、阿拉坦图山、昌呼格沟等地名,都与成吉思汗丧葬和陵寝有关的史书记载相吻合。
《元史》记载:“太祖二十二年围西夏,闰五月避暑于六盘山,六月西夏降,八月崩于萨里川哈喇图行宫,葬起辇谷”。明代叶子奇所著《草木子》中记载元代蒙古族帝王送终之礼时说:“元诸帝陵皆在起辇谷,其国制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骑蹂之,使平,杀骆驼子于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知葬所矣。”张穆所著《蒙古游牧记》引证《蒙古源流》中的成吉思汗逝世后“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立白屋八间在阿拉坦山阴哈岱山阳之大谔特克地方”一段之后断定说:“即史称起辇谷其地在今赛因诺颜左翼右旗与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之交无疑也。”所谓“谔特克”就是鄂托克,这是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俗称即今鄂托克旗。《蒙古游牧记》还说:“阿拉坦山即此右翼中旗西北之阿尔布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