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3:23:10
传统服务业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分析 2008-09-24 13:49:21
  从劳动密集到资源和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和知识密集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具有工业化过程中结构演变的一般规            律性,又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表现在服务业上,即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仍要继续保持,同时又要发挥后发优势,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            升级,大力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也就是说,既要加快发展资金技术密            集型现代服务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并优化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素            质,改善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传统服务业应立足于比较优势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7%,发达国            家超过80%。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服务业比重超过70%,服务业就业比例达            到70%~80%。美国82%的就业人员从事服务业,预计到2010年美国经济            构成中只有10%是制造业,其余全部是服务业。[1]服务业既带来了更多的就业            机会,也带来了GDP的稳健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总额            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GDP的4            1%,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也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            我国商品流通、餐饮、修理、零售行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4            0%左右。传统服务业以生活性消费服务为主,是直接性的、针对人的、面对面的消            费服务。传统服务业具有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二者            同时进行、难以物化储存而必须由服务人员直接提供、以及就业容量大等特点。作为            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有13亿多人口,且处于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对生活性服务            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巨大的潜在服务市场。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服务业            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要将分别提高3个和4            个百分点。这有利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时候,要优先考虑本国的优势产业和            优势项目,以扬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资源禀赋看,我国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            源。传统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服务网络,对服务对象和服务市场比较熟悉,            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劳动            力成本低,这些年工资虽然有较大的增长,但仍然只相当欧美国家同等职位的1/1            0到1/7。由于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人员比率虽低但总数并不少,            所以我国在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旅游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中保持一定优            势。当前传统服务业在我国服务业中仍占很大比重,是服务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具            有比较优势。              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应依托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立足于比较优势形成竞争            优势。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            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            竞争优势的行业,并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的附加值。适应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            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            围绕便民服务,重点发展社区卫生、家政服务、社区保安、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            理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等。同时,要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            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只有着眼全            球资源和全球市场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跨国配置,才能真正克服禀赋缺            陷、资本缺口、技术(知识)缺口以及内需不振等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政策体制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市场            开放。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好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            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服务业转移过来,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多、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形成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既体现在            国际贸易上,也体现在国内区域互补上。现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贸易公司把贸            易信息、品牌、金融、产品研发等业务留在本城市,而将生产、工艺、包装、保管、            运输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内地转移,就是为了发挥各区域间的优势。这有利于区位优            势互补,既发挥了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也发挥了内地的比较优势,从而提升整个服            务业竞争力。              现代服务业应利用好后发优势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服务业内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以生产性服务业和专业性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大量涌现并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主要是指那些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            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现代服务业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表征的,            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为生产服务,如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产品的设计、生产的信            息化服务、金融和保险、产品的物流、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法律咨            询、企业账户的会计和审计、产品的广告与推广、产品的国际贸易等等。生产性服务            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必要的中间投入,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越来越代表着经            济的现代化程度。除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之外,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中为满足个人提高生活质量和拓展能力需要的部            分,如教育服务产品、现代媒体产品、文化艺术产品、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产品的生            产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由于它们的生产和供给都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            模式,服务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并较多地采用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合作,因此            也将它们归为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囊括了商业、通讯、运输、教育、环保、金融、            保险、证券、信息、法律、会计、健康、保健、旅游、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等。近年            来随着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远程教育、网上银行、网上商场等新型服务不断            涌现。服务业中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            资本含量、高度专业性、高附加值等明显特征。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智力密集型部门,            处在价值链的高端,其辐射能量强。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服务业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并            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转变。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经济服务化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趋势,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服务业就越发达。            现代服务业代表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其比重大小决定了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和服务业的水平。由于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服务的固有属性,如面对面服务、            个别性服务、即时性服务等,使数字化的服务产品也可存储、可远距离传送,从而具            有可交易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起步晚,相对落后。尤其在现代物流、            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势单力薄。由于现代服            务业不发达,我国的交易成本比国外高10%~20%。在国际贸易中,我国是服务            贸易逆差国。与此相反,发达国家则长期保持着服务贸易顺差。当然,这也正是我国            现代服务业发挥后发优势的操作空间。我国现代服务业市场容量大,发展潜力可观,            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服务业的突破            性发展。              我国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生产性服务尤其偏低,仅占28%左右[2],而            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且我国服务质量和效益不高、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水            平低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必然会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协作的发展,产生对信息、物流、            技术、金融等服务的巨大需求,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空            间。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创造了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市场巨            大是我国的重要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后发优势,            缩短或跨越某些技术发展阶段,通过引进现代技术和资金,高起点地发展现代服务业,            并优化传统服务业的素质。要用高新技术装备服务业,提高其科技含量。巨大的市场            潜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是发挥            后发优势有效途径。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是,打破体制惯性和思维定势,牢固树立创            新意识,将自主创新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直接利用高新科技            成果来发展自己,利用速度效应、结构效应、开放效应和制度效应,尤其是作为最大            发展中国家的“大国效应”,以实现跨跃式发展。              服务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几个要点              我国服务业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相对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技            术密集型行业少。大力发展服务业,应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劳动密集            型服务业与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方面            的比较优势,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信息技            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将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转化为市            场竞争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一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重视标准化建设。标准是服务业的基因,它意味着市场,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标准为王,一流的公司创立标准。标准也是顾客与服务商之间的纽            带,制订标准的目的之一就是尽量使顾客需求与服务商相互协调。对于相对难以储存            的服务来说,标准尤其重要,因为标准化经营可提升企业的信誉,赢得顾客的信任。            标准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支撑,它直接反映着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自            主创新能力。以标准为基础的服务和相关体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相同的质量。            对其它企业,标准意味着技术壁垒和产业壁垒;在产业链上,标准是利益分配的工具,            对横向竞争者,则意味着产品差异化难度增大。因此,标准化是企业降低营销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支持服务业营销的标准,首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已成            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和产品质量仲裁的准则,许多国家千方百计地在国际标            准化活动中争取主动权、发言权,并竭力在国际标准中反映本国的要求,体现本国利            益。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由技术战略转移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转向知识产权立            国。标准成了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实施标准化战略,主要有标准化产品、            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形象、标准化运作与标准化管理等,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准则的            认证检测机构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行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            000环保标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认证体系,等等。由技术专利化到专利标准化,            再到标准许可化,是服务业标准运作的基本模式。              二是以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有机结合形成后发优势。技术进步是服务业发展的            根本推动力,发挥后发优势的前提是高起点的技术创新。现代服务业不仅是技术广泛            运用的部门,而且也是自身创新的重要部门。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渗透使现代服务业和            传统服务业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服务业是            新技术最主要的推广者,特别是从事技术服务和支持的服务业;服务业促进了多项技            术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例如运输和仓储业就直接融合了运输工具、仓储管理和信息技            术多个领域。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改造传统服务业提供支撑,还可以引领新的服            务需求,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由于缺乏高新技术和自主产权,我国服务业处            在价值链的低端,直接影响了劳动生产率。服务业要大发展,应重视依靠科技第一生            产力的推动作用。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才能            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大力发展共性技术和领域关键技术,建立现代服            务业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体系,鼓励技术集成,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            撑与引领作用;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与模式,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标准规范体系,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建立健            全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体制和激励机制,鼓励服务业企业作为主体,            面向市场,建立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以加快技术            进步,提高服务业效率和竞争力。              三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优化比较优势的结构。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            含量高,服务业的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不断交流和沟通上,服            务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服务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对所需人才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服务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其成败决定于            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用人的机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注            重应用型服务人才的开发,建立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立了专业人才能力开            发和客观评价的体系,引导培训教育工作。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            开发体系为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大量            普通劳动力上,而人才相对不足,缺乏熟悉现代服务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人才,            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优化服务业结构,首先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全面提高            劳动者的素质,优化比较优势的结构。今后人才的培养重点要转向现代服务业,要努            力提高金融、保险、法律、信息服务等高层次人才的比重,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            型人才。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正规院校专业培养,积极培养            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作为人            才开发的核心和基础,本身就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由普通劳动力大国向人才大国的转变,以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质            的飞跃,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四以信息化优化服务业整体素质。信息技术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提高资源利用            效益的重要手段。现代服务业基于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广泛运用,是以信息化为基础            的新型产业。信息服务业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            服务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提高其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传统服务业结            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素质。在我国服务业中,物流、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            仍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用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优化这些产业的素质,继续保留            和延续传统服务业的成分和内容,而使其服务方式更先进,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质            量更高,从整体上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无论是发展传统服务业还是现代服务            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以信息化促进服务业的现代化,是我国服务业结构优化、            高效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我国服务业可以发挥后发            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时期,要在大力发展以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            服务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发挥信息化对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加快以信息化            改造传统服务业的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            重和水平。              五是以财税政策促进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财税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利用财税政策的宏观导向作用,可以增加服务业的总量,提升高端服务产业的比重,            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其竞争力。因此,在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            税政策中,既要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较优势,又要鼓励现代服务业发挥后发            优势。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目标,以及宽税基、低税负、            严征管的基本改革思路,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大增值税的课税范围,逐步覆盖绝大多            数服务性行业,减轻因营业税就全部营业额计税所可能造成的弊端;在企业所得税与            个人所得税的衔接配合上,尽可能地免除服务性行业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减轻纳税            人负担,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现代服务业创新予以            税收政策扶持,使其成为竞争力提升的亮点。运用政府采购和财政贴息信贷等手段,            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引导            中小服务企业灵活采用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与创牌并行等方式,使自身的劳动力            成本、营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与知名品牌有机结合,借知名品牌扩大自身的规模            和实力;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龙头服务企业,对品牌创立、            管理与延伸进行战略规划,由传统的接单经营转向品牌经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六是以市场手段将服务业竞争优势变为竞争力。要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变现为            竞争优势,最终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没有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潜在优势就不能变成            实际竞争力。加快市场化步伐,既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服务业发            展的根本动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打破垄断、扩大            开放、引入竞争为核心,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市场壁垒,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市场竞            争,加快技术转移,培养多元化的竞争主体。促进服务业在国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同            时,走向国际市场,使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学习            国际先进的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国外服务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的            示范效应,将对国内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技术、管理水平产生带动作用和促进效应。            通过主动接受国际服务业转移,高起点地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实            现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扩大会计、法律、            咨询机构等中介行业的国际合作,扩大服务门类,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参与经济全            球化的持久竞争力在于创新,并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离开了创新,已有的比较优势将            很快失去,更不用说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了。              总之,我国无论生活性服务业还是生产性服务都有潜在的份额巨大的市场需求。            而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通过自主创            新与技术引进有机结合,以及信息化的带动作用、财税政策的导向扶持作用、人力资            源优化的促进作用、市场机制的变现作用,将服务业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