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干部群众五十多年造林不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1:29:36

    新华网山西频道太原8月22日讯(新华社记者 晏国政) 初秋的右玉,云淡风轻。站在老县城右卫古城城墙上望去,成片的杨树林随风掀起层层绿浪,满目跃动的苍翠。

    就是眼前这个叫做“黄沙洼”的地方,曾给右玉人民带来痛苦和无奈。右玉县史志办主任胡永祯说:“这黄沙洼是右玉的风口,解放初期满是流动沙丘,风起时县城黄沙漫天。”如今的黄沙洼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只是右玉县干部群众半个多世纪苦战奋斗改造生态面貌的缩影。

    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右玉干部群众50多年造林不懈,这个县的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0.3%提高到了目前的50%,昔日风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已成草青树绿的“塞上绿洲”。

    右玉曾经的民谣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属晋西北高寒干旱区,每年无霜期仅有104天。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之战争和人为破坏,到解放初期,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森林覆盖率为0.3%,沙化面积达2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4%。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冰雹霜冻等灾害频繁发生。

    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解放初期右玉生态恶化的情形:“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当时那个‘唏惶’(当地土语,有凄凉、无奈的意思)啊!”72岁的右卫镇草沟堡村村民李有孩回忆说,“庄稼种下去什么也不长,风大的时候把埋在地里的种子都刮走了。”

    胡永祯说:“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最困难时他们只能靠国家救济粮生活。”

    “不改变就没有活路!”这是当时右玉干部群众的共识。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和县长江永济,顶着风沙,带着军用水壶、地图,徒步20天,在全县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和走访。面对着百废待举、满目疮痍的右玉,他们提出:“右玉要想富,必须风沙住;要使风沙住,就得多栽树”。

    右玉县开始了50多年的植树造林历程,植树造林的接力棒从此在右玉干部群众手中传了一代又一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任县委书记的常禄爱树成痴。人们说他是“惜树如命,爱树如子”。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精力投在林业上。常禄出门下乡随身带着三件东西:修理树枝用的剪子、量树用的卷尺和用来观察树木生长、管护情况的望远镜。常禄任职8年里,当时仅有9万多人口、2万多劳动力的右玉县,平均每年植树十几万亩。现任县委书记赵向东说,建国以来,右玉的县委书记换了十七任,但“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在这场特殊的绿化“接力赛”中,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特点,但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咬定绿化不放松,誓让黄土变绿洲”。

    右玉人说:每个右玉人身上都有说不完的植树故事

    要在贫瘠、干旱、沙化严重的右玉土地上改变生态谈何容易。赵向东说:“右玉人民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适宜栽种的树种少、树苗奇缺、人力少以及成活难。”

    “为了生存和发展,再难也要把树栽活!”这是右玉人发自内心的共鸣之声!位于右玉县城东北部的黄沙洼,在1956年时,已经形成了40里长、8里宽的流动沙丘,雨下来瞬息就渗得没影。但就在这一年,右玉县1000多名干部群众在这里摆开了阵势,选择它作为植树会战的主战场。

    李有孩这样描述当时的栽树情形:“没有树苗,就从小老杨(当地树种,学名小叶杨)上剪树枝做插条;地力薄(贫瘠),就把坑往深里挖;山上没水,就从沟谷里挑;浇一次不行,就浇上十次、几十次;栽一次活不了,就多栽上几次;栽树歇工时,大家烤上玉米棒棒和山药蛋蛋解饿,填饱肚子接着干。”

    然而,艰辛的努力仍顶不住风沙的肆虐,第一次栽的大片树木很快又被风沙掩埋。面对此情此景,大家并没有放弃,新任县委书记庞汉杰带头搞调研,寻求新的造林模式。8年中经过三次反复栽种,到1964年,树栽成了,黄沙洼得到成功治理。这就是八年三战黄沙洼的壮举!如今,当年栽种的杨树已长大成林,黄沙洼的林地成为右玉县城的绿色屏障。

    随后五十多年的植树过程中,右玉县的党政机关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赵向东说:“每年春秋两季,各级领导干部都会主动带头义务植树,而且要挑最难的地方栽。”

    在右玉的机关大院采访,记者发现,这里的干部比其他地方的干部多了一件随身器物--一把磨得锃光闪亮的铁锹,它们的作用很单一,就是植树。右玉县委机关干部冀全喜说:“每年义务植树,我们一干就是一个多星期,虽然风吹裂了脸、手上磨出了茧子,我们没有任何怨言,相反却成了习惯。”

    领导率先垂范,干部带头苦干,焕发了右玉广大群众高涨的植树热情。胡永祯说:“每个右玉人身上都有一部植树史。” 55岁的王占峰是右玉人植树的典型代表。1983年,他放弃了城里一家旅店经理职位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了右玉县牛心乡,在坡陡沟深、乱石林立、黄沙遍地的石炮沟开始植树。

    面对家人和亲戚朋友的不理解和阻挠,王占峰独自一人扎进了荒山沟。他在山坡上盖起了房子,搬来了锅碗瓢盆,安下了家。每年雪封了下山,来年雪化了再次进山,村里人称他“野人”。

    王占峰这一呆就是20多年。20多年里他手上磨出厚厚的茧子,手掌、手指被树液染成了黑绿色,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却使石炮沟的绿化面积由最初的150亩扩展到了如今的1200多亩。

    王占峰说:“这些年来我从未后悔过,现在看见满山的林草,我特有成就感,这就是财富。”

    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懈造林,右玉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昔日“不毛之地”如今已成“塞上绿洲”。截至目前,全县有林面积达到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治理沙化面积200万亩,占当地沙化总面积的88.9%;沙尘暴天数比解放初减少了50%,风速降低了30%,近五年平均降雨量比历史平均值的410毫米高出45毫米。

    五十多年奋斗形成右玉精神:穷而不卑、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奋斗不止

    除了生态财富,五十多年植树的奋斗史还给右玉的干部群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右玉县长陈小洪说:“半个多世纪艰苦植树的奋斗当中,形成了右玉精神。干部群众将其总结为16个字——穷而不卑、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奋斗不止!”

    陈小洪说,这种精神已拓展到右玉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举例说,右玉开会从来没人迟到,包括成百上千人参加的大会;2003年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群众义务投工,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383公里水泥路;在县城建设中,自来水沟和人工湖的开挖,也全部由机关干部义务投工完成……。

    生活环境好了,“右玉精神”有了,右玉的十万干部群众又有了新的期盼。已是多届县人大代表的王占峰说:“右玉应该考虑怎样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了。”

    群众的呼声牵动着党委政府的心。陈小洪说:“近几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传承右玉精神,走科学发展道路,尽全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04年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提出了建设三大基地的战略举措,即后起的新型煤电能源基地、绿色生态畜牧基地和特色生态旅游基地。

    “这些举措全部都是绿色的、环保的、生态的和有益于农民增收的”,陈小洪说。

    右玉县近几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6年,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右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 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00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0元,同比增长7.7%。特别是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了1.0588亿元,同比增长29%。

    50余年不懈造林,右玉人民正憧憬着收获。正在石炮沟内搞养殖园区、生态旅游的王占峰说:“树栽的差不多了,该到收成的时候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