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称美出现再冷战的冲动 虚构中国威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05:20
2010年08月17日 08:20中国新闻网 【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17条
中新网8月1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文《因应美国“再冷战”中国能否借力使力?》。评论认为,美国出现再冷战的冲动。如果被围堵的中国早就化作多元的经济与文化群体,则虚幻的“中国威胁”成代罪羔羊,实际上则是在围堵已围堵不了的全球化。这样的再冷战无非是面对风车的唐吉诃德而已。
文章摘编如下:
2010年以降,奥巴马政府进入东亚地区,以近似疯狂的各种军事作为刻意对中国挑衅,在显无制造争端必要的国际环境中,不得不引发好奇。美国一方面放弃在中欧部署飞弹防御系统,并筹谋由阿富汗脱身,却又栖身到东亚重启冷战态势,是否因应中国崛起的需要感已经超过反恐?
什么挑衅?美韩军演自然是万众瞩目的,选在黄海这样一个帝国主义屡次入侵中国的历史途径,也许是华府的历史无知(或伪装无知)。希拉里又发动南海问题的辩论,并动员东盟国家声援,则有些勉强。
更敏感的自然是盖茨在新加坡高分贝主张美国对台军售的权利,这既不是法律权利,因为违背了《八一七公报》的承诺,就只能用霸权的惯性(所谓行之有年)与偏好(所谓国家利益)来辩护。
所谓新的国际强权崛起之际必然导致冲突的大国间的悲剧,好像是自我证成的预言,促使华府回到冷战格局中找寻自我定位的答案。
全世界华人早就通过全球化打开的管道进行重组,得以在全球化领域中专擅披靡。中国的崛起是民间社会活力爆发的结果。因此,挑战美国霸权的,是如火如荼响应以美国为动力的全球化的群体,包括各地藉力使力的华人社群,当然也就包括美国华人、东南亚华人与两岸中国人。
美国出现再冷战的冲动,是在以全球化延续霸权的思想战看似效果不彰后,所出现的直觉反应。如果被围堵的中国早就化作多元的经济与文化群体,借力使力如轻烟般飘过了黄海、南海、台海,甚至印度洋与太平洋,则华府围堵的表面上就只剩下一个想象在崛起中的新霸权的面具,虚幻的“中国威胁”成为代罪羔羊,实际上华府则是在围堵已经围堵不了的全球化。这样的再冷战无非是面对风车的唐吉诃德而已。
至于世人要选择伴随唐吉诃德还是风车,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石之瑜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欢迎订阅凤凰网军事电子期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新加坡奇迹的啟示(19-7-2010)
刘仪伟代言永久免费360杀毒,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