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革命-----美国霸权新战略的衰落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26:41
颜色革命-----美国霸权新战略的衰落
2007-08-03 05:39 来源: 环球视野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
“颜色革命”的衰落及其启示
钟宗畅
………………………………………………………………………………………………………
《环球视野》编者按:
《“颜色革命”的衰落及其启示》一文,意在梳理独联体几个国家防范“颜色革命”措施和经验,分析“颜色革命”运交华盖的原因。这篇文章写得是很有逻辑、很有深度,资料也很翔实,为了更好的发挥同美国推行的“颜色革命”进行斗争的启示作用,本刊编辑部想与他商量进一步修改意见。本刊认为,哈、阿、白三国,毕竟是由社会主义演变到资本主义的国家,对于这样的国家,怎样看他们的“立场坚定”、“政策策略正确”、“发展经济”、“完善立法”等问题呢?这个问题需要研究。我们从防止“颜色革命”的角度是可以这样讲的,但如若从他们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社会主义的背景看,就不好说了,何况“颜色革命”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已经彻底进行过一次了,现在的“颜色革命”,不过是资产阶级内部这一派与那一派的争权夺势罢了;从美国方面看,这种“颜色革命”,实际上是把更听美国话的人来代替不大听美国话的人而已。这样说,是不是我们抵制“颜色革命”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呢?不是的,其积极意义是有的,全世界所有受美帝国主义欺负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它的侵略、掠夺和干涉政策,其意义是很大的。从这个意义上和角度上来总结三个国家的经验宣传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我们的这个意见仅供他在修改时参考。
(一)
2003年,美国在进行全球战略调整时提出了“新中亚战略”,图谋趁俄罗斯国力衰退之际,将中亚最终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这一“新战略”是要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加大对中亚国家的渗透,直至建立亲美或更亲美的政权,从而瓦解独联体,将俄排挤出去,同时牵制中国,最终确立美在该地区的绝对主导权和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由美国操纵的“颜色革命”在这些国家应运而生。
自“颜色革命”先后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坦得手以后,美国便把矛头指向中亚其他国家以及中欧的白俄罗斯。美国国务卿赖斯曾声称,白俄罗斯政府是“中欧最后一个真正的独裁政权,到了该更迭的时候了。”近两年来,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白俄罗斯的反对派受美国的挑动和“颜色革命”的影响,不断闹事,发动“街头斗争”,甚至企图发动政变,推翻现政权。有的西方观察人士也预言,这些国家在议会选举期间会发生“颜色革命”。但是,事情并非按美国的愿望径情直遂地发展。“颜色革命”中开出的“玫瑰花”呀,“郁金香”呀,“橙色”呀(格、吉、乌三国“颜色革命”的代号)等等,经过时光冲刷都黯然失色了(这些国家发生领导集团争权夺利,经济下滑,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问题)。由于“水土”、“气候”不适(国情不适),什么“石榴花”(阿塞拜疆“颜色革命”的代号)之类的新花也不绽放了。现在哈、阿、白三国都拒绝“颜色革命”,呈现出“西风无力百花残”的凋零景象。
(二)
哈、阿、白三国在防范“颜色革命”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取得了哪些可贵经验呢?这是值得人们研究和借鉴的。
第一,国家领导人立场坚定,政策策略正确,是抵制“颜色革命”的首要条件。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贯注意强化执政地位,牢牢掌握国家的政治进程。2005年11月议会选举前后,采取了一系列坚定而又灵活的政策和策略,消除反对派的干扰:一是坚决驱散未经批准的游行示威,保持政局稳定。二是坚决粉碎反对派的政变图谋,避免政治动乱。2005年10月中旬,逮捕了与反对派领袖里应外合涉嫌参与策划和发动政变的前经济发展部部长、卫生部部长、总统办公厅管理局局长等人,粉碎了政变阴谋。三是主动出击,强调要进行公正的选举,邀请国际观察员监督整个选举过程,对选举中出现的舞弊行为,采取了合理的措施,从而防止了“颜色革命”。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近些年来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对哈国的渗透,特别是“颜色革命”的威胁,他没有束手待毙,而是在政治上为国家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波堤。他促成农业党和人民党两大亲政府党合并,壮大了亲政府的政治势力。纳扎尔巴耶夫从不讳言要强化总统集权,保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同时,对反对派采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宣称邀请所有政党、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参加“制定民主改革纲要国家委员会”,共商改革大计。
白俄罗斯为了防止“颜色革命”的发生,总统卢卡申科于2005年4月底,主持召开了关于军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现状问题会议。会上,他提出加强总统对军队的有效控制是国家和平与稳定的有力保障等五项要求。有了军队的支持和保障,卢卡申科曾公开表示,他并不担心导致一些独联体国家政权更迭的“颜色革命”会在白俄罗斯发生。
第二,建立廉洁为民的政府,与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是防范“颜色革命”的关键。
从独联体一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教训,白、哈、阿三国的执政者清醒地认识到,有效抵制“颜色革命”关键在子做到廉政为民,使政权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卢卡申科早在1993年就担任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反腐败临时委员会主席,享有“反贪斗士”之誉。1994年7月当选总统之后,他更加重视反腐败斗争,从立法、机制、监督、舆论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惩治。2005年11月24日,他发表谈话说:“我们采取一切措施,严厉地、不调和地同腐败作斗争。首先必须自己诚实和清白,我在国外没有任何账户,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没有。”据联合国的一份调查报告,在独联体国家中,白俄罗斯的反腐败情况是最好的。
纳扎尔巴耶夫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以来,始终把“人们的需求”如住宅、食品、幼儿园等作为关注的重点。在他执政的14年中,哈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是独联体中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他甚至许诺2012年把哈国带进发达国家行列。很多社会调查显示,纳扎尔巴耶夫是哈“民众最信任的政治家”。在纳扎尔巴耶夫本人看来。唯一能让他感到满足的就是体会到百姓的疾苦并努力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如果做不到这点,一个政治家的光阴就是虚度的。这样廉洁为民的政府和领导人受到民众的拥护,“颜色革命”在民众中就没有了市场。
第三,注重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福利,是防范“颜色革命”的物质基础。
哈、阿、白三国有一个共同的优势,就是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稳定,社会福利逐步提高,缺乏“颜色革命”的土壤。
哈萨克斯坦自纳扎尔巴耶夫执政以来,经济一直处于上升期。据国际金融机构统计,该国人口只占中亚5国人口的1/4,但经济收入是5国总收入的2/3;自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己连续5年超过9%,人均GDP最近10年来从770美元增加到3300美元。国家还制定了庞大的提高社会福利的计划,从2005年7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奖学金数额,每年派3000名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深造;从2006年1月起,国家将拨发资金补贴一周岁以下儿童,并为低收入家庭18岁以下的孩子提供补贴等等。
白俄罗斯2004年、2005年GDP分别增长11%、9%,是独联体中增速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还特别重视社会保障问题,坚持保留了苏联时期的免费医疗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而且扶助多子女家庭、孤儿、残疾人、老战士等弱势群体,每年用于社会保障的开支占政府预算的2/3以上。总统卢卡申科在民众中的支持率很高,在农村是99%,在城镇是84%。
阿塞拜疆在过去8年中经济总量增长了2倍,最低工资提高了3倍。2005年前三个季度GDP较去年同期增长21.8%,人均收入增长25.4%,全年经济增长率为18.7%,阿经济在独联体国家中发展最为迅速。一位政府高官说,老百姓并没有在这次选举中预定什么“颜色革命”,因为他们知道“颜色革命”只会带来动荡,不会带来幸福的生活。
第四,完善立法,坚决打击颠覆、破坏活动,是杜绝“颜色革命”的重要手段。
白、哈、阿三国都重视通过法律手段防范“颜色革命”的发生。白俄罗斯2005年以来,议会根据新形势,先后通过了《政党法》、《社会团体法》和《刑法》的修改和补充,制定了《反极端主义法》。《国家新闻法》也在制定中。新的《政党法》和《社会团体法》规定,任何政党和社会团体一律不许接受外国的资金和物资援助。《反极端主义法》规定“破坏国家安全,企图以暴力改变国家宪制”也是恐怖活动。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引起了反对派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认为是“破坏人权”。白俄罗斯政府坚决拒绝这些指责,加强了对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哈萨克斯坦注意通过法律手段来防范外来干预。2005年7月,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一项法律修正案,要求外国公民对资助哈政党以及帮助某些候选人竞选活动负责。一旦有违法行为,外国人将在接受经济处罚后被驱逐出境。接受外国资金的政党将在交纳巨额罚款后被取缔。该法案还规定,哈报纸、电视台的负责人禁止由外国人担任。所有入境的传教士必须在司法部门登记、行政部门备案。
阿塞拜疆也制定、修订和实施了强化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的防止“颜色革命”的法律和法令。
第五,对外实行睦邻友好,大国平衡的战略和策略,旨在消除发生“颜色革命”的外部条件。
阿塞拜疆是实行这种外交战略策略,因而避免了“颜色革命”的典型。阿石油资源丰富,扼守里海能源外运的战略支点,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阿一方面积极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一方面又同俄罗斯保持着传统的良好外交关系。2005年11月,举行议会选举,反对派集会声称选举有舞弊行为。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观察团宣布“承认阿此次大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美国鉴于阿国家稳定是它获取石油利益的第一要务,因此对此次选举采取了相对客观的态度,一再申明选举比已往“有进步”。美国的表态和俄罗斯的支持,无疑使反对派借机发动“颜色革命”失去了外援。
(三)
哈、阿、白三国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向人们说明和提示了什么呢?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颜色革命”并不可怕,只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是能够加以防止和抵御的。
当“颜色革命”先后在格、乌、吉三国得手以后,独联体国家几乎谈选举色变,都害怕国内外反对势力通过议会和总统选举颠覆国家政权。但是,曾几何时,哈、阿、白三国的经验和事实,打破了这种担心。根本原因在于“颜色革命”并不是真正的革命。马克思曾经说过: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而“颜色革命”只不过是在美国操纵和支持下,由国内反对派组织和发动的,通过街头游行、示威、集会,颠覆政权的一种政变。它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勿宁说是逆历史进步潮流而动的一股逆流,因而也是不得人心的。这种所谓“革命”,可以暂时得逞,但也可以预料是短命的,甚至会胎死腹中。如阿塞拜疆2005年11月,反对派指责政府当局在选举中有舞弊行为,企图组织50万人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殊不知到会人数只有5千多人。国内外的观察团体除个别外都肯定了这次选举的合法性。见此情景,反对派领袖只有声嘶力竭地呼叫“布什总统快来帮助阿塞拜疆的民主吧!”这场预定的“颜色革命”盛宴,就这样结束了。当然,“颜色革命”在这三个国家的失败,其政府的作为也是极为关键的。
第二,“颜色革命”可能还会再度兴风作浪,人们仍须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哈、阿、白三国的“颜色革命”虽然受到扼制,但美国决不会善罢甘休,还会卷土重来。这是由它的帝国主义本性所决定的。美国由国际垄断资本利益所驱动,无限对外扩张,妄图通过新殖民手段,建立全球霸权帝国。有的人不理解,既然独联体国家已经由社会主义性质变成了资本主义性质,为什么美国还要千方百计地颠覆其政权?须知,在美国亟欲建立世界霸权帝国的今天,它是不允许任何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的,必须把这种发展纳入美国利益的轨道,必须使这些国家的政权臣服于美国,成为其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国,为其实现全球霸权帝国服务。现在美国扩张手段的特点,一是武力征服(如对伊拉克的侵略占领)一是和平渗透。两种手段有时兼用,有时交替使用。从当前情况看,美国更愿意使用后一种手段。因为其成本大大低于前一种手段,获利则大大高于前一种手段,而且阻力小,容易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且看美国发动侵略伊拉克的战争,至今已花了 2000多亿美元,死了2178人,得罪了不少盟国,仍未完全达到目的。反之,在乌克兰“颜色革命”前后只投入2亿美元左右,不费一枪一弹,不死一兵一卒,就大见成效,且得到盟国一致赞同。既然投入少,收益大,美国何乐而不为?由此看来,出于美国独霸世界的需要,美国导演的“颜色革命”还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也不排除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这是帝国主义本质的暴露和行为逻辑的必然。毛泽东同志早在56年以前就明确指出:“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教导,对美帝国主义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是毛泽东同志那句话说的好,“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吧!”
(《环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