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9:35:33
  谈谈我对中庸思想的一点体会  前言:“中庸思想”是中华民族高远而深邃的智慧之一。它即是“造端乎夫妇”的,普通人都能了解一些,并可以去实行它,其更是博大而深奥的,“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⑴就是圣人也不可能彻底去理解和把握它。作为普通人,我们仍然有必要去了解中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即使它不容易理解,只要我们相信“道不远人”,用心去揣摩它,挖掘它,多少还是能受到些启迪的,对我们当代人而言还是相当有益的。  一、中庸思想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产生于先秦时代,由孔子及其门下弟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学派,更是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其带有浓郁的封建礼教色彩和一些不容忽视的封建性糟粕。但其所倡导的仁爱、民本、德政、贵和等思想精华,直至现代化的今天,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而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被孔子视为极其高远的至道“中庸之道”,为此,他曾感慨道:“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⑵然而,关于儒家的中庸思想,人们却存在着许多的误解,要么认为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折衷主义;要么视其为圆滑世故的处世原则;要么把它神秘化,认为其遥不可及,难以实践的;要么将其丑陋化,认为那就是封建社会残余的糟粕,必须予以坚决否定。其实不然,这些通通只是片面的看法,中庸思想内涵丰富,内容深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人生观、道德观和哲学观,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宋代朱熹在《中庸章句》里头就指出:“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毛主席在谈及中庸思想时,也认为它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⑶所以,我们有必要用比较客观而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中庸,分析和理解中庸,做到“善读之”,才能“有得”,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有所裨益,并且终身受用,“有不能尽者。”  二、中庸思想丰富的内涵。  一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庸”二字当作何解?朱熹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并引程颢的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⑷结合二者,可以这样理解:“中”是与偏颇、极端相对而言的,是指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不可偏执一端。荀子说:“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虑其可害也,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⑸同样也指出了必须辨证地看待一件事物的好坏,不可单凭一时好恶,不可偏执一端。否则做起事来必然会陷入困境,遭受失败,招致耻辱。孔子曰:“过犹不及。”⑹“过”和“不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孔夫子为何将其二者等同起来?其实他恰恰是看到了自然界里“月圆则亏,物极必反。”的规律,认识到事物一直朝一个极端发展则必然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孔子强调“中”,强调适度原则。具体到生活的细节中去,都要力求做到适度、合理。这一点甚至体现在他的审美标准上,比如孔子就曾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来赞美《关雎》。还有一个“庸”字,“庸”者,平常也,不易也。“中”的道理是朴素而平常的,并且普遍存在于世界的。也可以把“庸”理解为“用”,⑺那么“中庸”就是“用中”了,也就是孔子盛赞舜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在这里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方法论,就是在平常的行动中去实践它,做到“不偏不倚”,辨证客观地把握事物的两面性,再坚持“无过不及”,以适度合理的原则来处理问题。  二“中”有原则,无过不及。  “中庸”讲“不偏不倚”,有人据此提出质疑,“不偏不倚”不就是一种折中主义吗?没有主见,没有原则地迎合他人的意见,在那里“和稀泥”,失去基本的是非观念。事实并非如此,“中庸”讲的“不偏不倚”是指我们在主观上不要存在偏袒,强调客观理性。“中庸”更加不是没有原则地“和稀泥”,也不是没有主见地左右逢迎。儒家是十分强调原则性的,孔子在《论语》中就多次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⑻能够容许他人有不同意见,并能和意见不同的人融洽相处,也是中庸思想的一个体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还没有表现出来时内心的原始状态叫“中”,表现出来时又能恰倒好处,让别人欣然接受,就叫做“和”。但“和”的前提是有“不同”,“周”的前提是“不比”。孔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⑼为和睦而和睦,而不用“礼”来制约,也是行不通的。这里的“礼”我们今天大可把它当作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比如我们当代人所提倡的基本伦理道德,离开这些去追求所谓的和谐是根本不可能的。对于那些“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原”,孔子指责他们是“德之贼也。”⑽所以,在儒家的观念中是十分鄙视那些表面上一团和气、八面玲珑,实则言行不一,是非不分的所谓“好好先生”的,又怎么会提倡这样做呢?“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⑾“中”要中得有原则,没偏见而有主见;“和”要和得有所坚持、不同流俗。这样的人在孔子心目中才算得上真正刚强的人。  三执中知权,因时制宜。  中庸思想既讲原则,又是强调灵活变通的。孟子认为执中无权,犹执一端⑿,不懂权衡利弊,不知轻重缓急,而一味恪守所谓的“中”,径直地走中间路线,这样也是偏执一端,是与中庸之道相背离的。为“中庸”而“中庸”,本身就已经违背了中庸。一味死板地去恪守,而不懂得与时俱进,不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做出一些变通,这本身就是在走极端。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即便是真理,它也是要有条件的,脱离了条件的真理随时都可能走向谬误。所以中庸本身就包含这层意思,中庸也是讲究灵活性的。这主要体现在一个“权”字,何谓权?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⒀”在那个礼法森严的时代,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放弃对礼法的恪守,就是“权”,就是要因时、因地而制宜。否则,那就是迂腐,就是麻木,就是愚蠢。当然,一味讲“权”一味变通也不行,那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是违背中庸的。如果心中无所坚守,总是想着变通,而不去踏实地实践,不把想法落实在行动中,则其内心必定浮躁不安,变得反复无常,这样做起事情也是难以成功的。所以执中必须知“权”,要懂得变通,知“权”也要守中,不会轻易放弃心中所坚守的信念。说道底,还是复归于中庸之道,在“中”和“权”的抉择中也不要偏执一端。  四必慎其独,修身以诚。  中庸之道,不仅提出了以“不偏不倚”的心态看待事物,适度合理地处理问题,还特别强调时时处处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认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⒁”立身处世,“道”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所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必慎其独也。”即使在幽暗无人的地方,也要十分谨慎,不让不正当的欲望在暗处滋长而做出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来。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慎独”思想。当然,这是根本区别于禁欲思想的,并非要否定人的正常欲望。在修养方面,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而不是像虚伪的小人那样“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⒂要做到“慎独”,则必须先有“诚”的态度,才能端正心态,再以一种中正平和的心态来修炼自我,那么,要做到“慎其独”就不难了。所以,中庸思想十分注重“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⒃”离开“诚”,一切都难以存在,更何况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呢?所以人更加需要“诚”。这点对我们当代人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不诚,容易浮躁造作,学不到真正实用的东西;交际不诚,谁愿和你做知心朋友?工作不诚,又何谈成就事业?离开“诚”,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可以这么说,有“诚”才能有“成”,诚是立身之本。“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⒄”中庸指出“诚”的根本意义所在。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既是一种辨证全面看待事物的认识论,又是一种强调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以适度原则来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提倡以诚修身,慎独自律的道德标准。  三、中庸思想与当代社会  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我们都必须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去挖掘其思想精华,摒弃其不良的思想糟粕。看待中庸,也须如此,虽然其有着一定的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一方面,中庸思想认识到矛盾的同一性,即是看到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一点上是比较科学的。另一方面,其又不能更深层次地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而是采取一种调和矛盾的手段去防止其朝恶劣的方向发展。这就忽视了矛盾的另一个重要性质,也就是它的斗争性,无法认识到矛盾斗争性对事物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中庸思想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它更多时候总是在强调不能“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动性与创造力,那事物就很难向更高层次去发展。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必须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庸思想在当代社会还是有着许多借鉴意义的。比如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如何处理各国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这就需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去看待异于本民族的文化,做到中庸所提倡的和而不同,才能尽量减少冲突,增进理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产生矛盾,表现为诸如收入分配、就业、住房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片面,而该以中庸所提倡的:用一种客观的视角,平和的心态,考虑周全的方法来处理,否则,很容易激化矛盾,造成更为不良的后果。除此以外,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地开发造成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人类想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借鉴中庸思想所提倡的适度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为子孙万代考虑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才能缓和人地矛盾,更好地发展经济。对于个人而言,还要坚持以诚修身,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才能让人与人相处得更加和谐。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着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亶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3.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4.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好色的中庸之道  理论奠基人:孔子  子曰:“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动源在社会伦理,好色的动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孔子不偏不倚,无意于偏废某一端。叫孔子感伤的是人们肆无忌惮的发泄着肉欲,而不注重礼义教化,打破了本该有的灵肉平衡。孔子还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讲的是理性认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只有讲二者完美的中和成“乐”,才能达到乐在其中,陶然忘物的境界。发乎情,合乎礼,才不至于亵渎了那份真爱。  结论:过犹不及,不及更不及!恰好合适便是奇绝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