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的李克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14:08

在河南、辽宁两个省情迥然不同、执政难度颇高的大省历练过的李克强,一如外界对他的期待,以52岁的年龄,晋身为政治局常委。在媒体看来,李克强有些“神秘”,内敛低调是记者对他的共同感受。不过,普通人的兴趣和情感,也体现在这位年纪最轻的政治局常委身上。

 

嗜书如命、惜时如金、习语如痴,是李克强鲜为人知的地方。

 

李克强酷爱读书,在学生时代就表露无遗。李克强属老三届,是北京大学法律系77级的学生。在当时的文科学生中,李克强发言较多,且见解尖锐深刻,这得益于他的大量阅读。

 

大学期间,李克强在自己的专业方面也有独到见地。他曾经提交一篇论文,试图以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解释法学学科问题,获得著名法学家龚祥瑞的关注和好评。在跨学科小组的讨论中,他也常常妙语连珠,灵感如涌泉。

 

据说,李克强在河南和辽宁任职期间,几乎每次回到北京,都不忘抽空逛一下书店。他的阅读范围也相当广泛,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文化都有涉及。对外国书籍的研读也是他的兴趣所在。

 

熟悉李克强的人说,李克强的时间观念极强,他的时间总是以分钟来计。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乘车、什么时候作息,他都严格遵守。

 

时间观念,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写照。时间,在李克强的眼中,也许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时间不能耗费在无用的等待中,李克强把时间留给了思索和实干。

 

 李克强的英文程度相当不错。在河南工作的时候,一次会见外宾,英语翻译因为特殊原因迟到了,会见照常进行,李克强同外宾问答自如。这次会见取得了未曾料想的好效果。

 

一些出访活动中,李克强也会用英文同外宾进行交流。有人曾经说过,能够熟悉一种母语之外的语言,才能真正理解外国人的思维。而让外国人读懂你的思维,借助他们的语言不失为一种最佳方式。

 

据说,此前已经身为正部级高官的李克强还会像学生一样,带著“随身听”苦学外语。这著实让人难以想像。担任大学英语教授的夫人还会及时给他以专业指点,纠正他的发音。繁忙的李克强和夫人、女儿团聚,有时会进行英语对话,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即使如此,李克强同志仍然十分谦虚,在十七大期间,有记者曾问起李克强,当北大学生会主席和现在领导辽宁省有何不同。他说,在北大期间,如果说是工作的话,不如说是学习,因为当时主要任务是学习。现在是省委书记,主要任务是工作,当然,工作当中也要学习。不学习就有局限性,没有创新性。作为个人来说,生有涯,学无涯。作为个人来说,对工作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但辽宁取得的成绩靠的是中央的正确领导,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兄弟省市的支持。

 

也难怪十七大之后群众们都说,“要选就选李克强这样的干部进中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李克强那种朴实的求学之风就值得当今许多党员干部学习。更是对那些整天上班打牌,下班进卡拉ok厅这样的干部很好地启示,就像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日前在省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所说,成就伟大事业,必须艰苦奋斗。不学习、不研究、没干劲,一天到晚都想坐好车、跑好路,下基层晚上总想着喝茶玩牌卡拉OK,能干成事吗?

 

我记得毛泽东说过,革命学习是胜利的一大法宝,他老人家曾经也调侃过刘少奇,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刘少奇喽,可以足见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学习是治国治党的思想源泉和动力。

 

我想李克强同志直接进中央说明了除了他对党的真情,对人民的真情之外,和他的朴实的言行及真诚求学之风赢得了百姓们的认可和欢迎也有很大关系(朱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