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树森的十六载报业生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5 22:00:54
董树森的十六载报业生涯 燕赵都市网 http://www.yzdsb.com.cn   09-09-03 09:53

 

 

1958年在邯郸滏阳日报工作时证件照     ●小档案:董树森,河北保定人。1935年生于长春,后随家人移居天津。1946年返乡。1949年6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毕业于保定二中。后参加河北省林业干部培训班,195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邢台专署林业局工作。1956年调邢台先进报做编辑;1958年7月-1960年5月任滏阳日报编辑;1960年5月-1961年5月任邯郸日报编辑;1961年5月-1972年3月任邢台日报编辑;1972年3月至1994年去世前,供职于邢台地区粮食局。 

  从建国后邢台第一份报纸做起:

  建国后,邢台地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是邢台地委机关报《先进报》, 1956年6月3日试刊,7月1日正式出版。董树森1956年5月调到先进报,经历了该报从孕育到放飞的全过程,对其怀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1958年6月,国务院决定:邢台地区与邯郸地区合并为邯郸专区。这一年7月1日,邢台地委机关报《先进报》与邯郸地委机关报《农民报》合并为《滏阳日报》,他随之调往邯郸,在《滏阳日报》任编辑。1960年5月,邯郸专区又与邯郸市合并,《滏阳日报》与邯郸市委主办的《邯郸市报》合并为《邯郸日报》,他在邯郸日报继续做编辑。1961年4月,邯郸专区再拆分为邢台、邯郸两个地区。4月下旬周总理亲自为即将创刊的《邢台日报》题写报头——此报头沿用至今。这一年5月,他携家人返回阔别3载的邢台,在邢台日报继续做编辑工作,直到“文革”。

  自1956年5月调入邢台先进报到1972年3月离开邢台日报,在邢台报业工作的16年间,他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运动,又无一例外的以“运动员”身份,成为运动的“靶子”——而后一次运动,最终迫使他告别了曾立志为之奋斗一生的新闻事业。 

  董树森在天津开始了自己的学业。1945年因时局混乱,董家离开天津,回到了祖籍河北保定。回乡后,董家将所剩无多的钱财变换成土地。而在后来历次运动中,资本家出身的帽子始终如影随形,伴随着他。

  1958年2月,他在一份交代材料中,谈及自己犯“右倾”错误的历史根源时,写道:早在上中学时,我就为了个人的前途,怕当兵没出息,拒绝报考军事干部学校。后来,为了多念书,怕当团员开会,还想脱离团组织。……1955年反胡风运动时,我还沾染了严重的胡风思想,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在我身上也严重地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严重。在谈到阶级根源时,他写道:我生于资产阶级家庭,在5、6岁时常跟随父母进出状元府,从小过惯了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长大后,还时常幻想着“花钱如流水”,“使奴唤婢”……我是在“想当人间第一人”,想为父母争口气,想光宗耀祖等思想支配下参加工作的。在谈到思想根源时,他写道:由于我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反党思想作怪,所以长期以来,抱着一种“学习技术就有名利”,“我为人民服务,凭能力吃饭”的思想……通过这次运动,我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五七之难:因“以身试法”成了“过街老鼠” 

  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因“以身试法”成了“过街老鼠”。1958年5月被定为“右派”,开除团籍,由行政22级降到24级。在档案中,他被定为右派主要依据是这样填写的:

    1.不服从编委决议,反抗党的领导,说编委决议往外投稿必须经审查的规定是“清规戒律”“本位主义”。当储安平发出“党天下”反动言论时,董同意地说:“就是这么一回事。”董对审稿不满意,说“领导不懂改个啥,改的不像样子。” 

  2.攻击粮食政策、合作化制度及工农联盟。1956.10-1957年,连写四篇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稿件,同时在鸣放会上说“农民生活低,工人生活高”,攻击工农联盟。 1957年10月董写了一张大字报,恶毒攻击粮食政策。 

  3.提倡民主办报和按稿付酬,宣扬资产阶级记者是“无冕之王”,反对地委审大样,诬蔑本报灾情不监、疫情不监、揭发不监,诬蔑河北日报换汤不换药。 

  在他1958年2月所写的《我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一文中,对一些相关的具体内容有着详细的解说。 

  1957年春,编委会曾做出关于对外投稿的审稿制度决议,他认为这个决议是“清规戒律”,是“本位主义”,限制了对外投稿的积极性,虽经领导多次劝阻,仍连续对外投稿,并给河北电台发了两个电稿,为避人耳目使用化名。后虽经领导在会上不点名批评,但当年6月又给河北日报投了一个夏征稿。

  一次鸣放会上,大家对伙食有些意见,他便写了“为肚子鸣不平”的大字报(署名则鸣):打了吃饭钟,饭厅闹哄哄。今天吃什么,还是老章程。饼子似铅蛋,大米论碗盛。豆角洋白菜,白水加油葱。偶尔吃好菜,晚来又不中。要吃顺心饭,那算不可能。意见天天有,只当耳旁风。经常吃不饱,谁人来心疼。身上没有劲,病号天天增。工作效率低,眼黑头又蒙。建议秘书科,赶快来行动。伙食管理好,大家都高兴。改成周三刊,才能有保证。

  1956年10月22日,他写了《黑家馆的饺子为什么不香了?》、《你还记得芝麻酱烧饼吗?》两个稿件,其论点是说统购统销以前,饺子香,皮薄味美,芝麻酱烧饼也可以买得到;统购统销后,饺子不香了,芝麻酱烧饼也被“统”掉了。1957年1月15日,他到南宫采访时,把高级社比做“强扭的瓜”,写了《强扭的瓜不甜》一文。1957年6月他到临城县黎明农业社采访,写了《黎明社走马观花记》一文。在文章中,他认为“农业大丰收没本钱”,“农业技术双车顶牛”,“有些社员生产不积极”,否定了农业社的优越性。 

  24年后,中共邢台日报社委员会《关于董树森同志右派问题的复审意见》给出的结论是:这些话不属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工农联盟发表的错误言论。所说“工人能吃大米白面,农民就一点也吃不上”,替农民说话,也不是错误……上述一张大字报和四篇稿件均无错误,特别是四篇稿件,符合党的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应予彻底改正。而最终的处理结果是:撤销开除团籍处分,恢复政治名誉;恢复原行政22级;工资不补发,从七八年十月开始计发。

  十年又一劫:“中国社会党”   文革中,宁晋一位教师编造了一个所谓的“中国社会党”的反动组织,并“供出”邢台日报社负责人是这一组织的头目。后便有人揭发董也是“中国社会党”成员。从董本人一份存档材料中,可约略了解当时的一些细节。  

  1968年9月工宣队进驻邢台日报社后,专政组发动群众对他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大字报围攻。 

  到了69年1月9日逮捕黄德纯大会当晚,他便被关进报社一间长宽一丈左右、阴暗潮湿的小屋内,门窗用木板钉死,电灯日夜长明,连大小便、吃饭也不许出屋。每晚,不是军代表、专案小组找他谈话,就是组织群众对他进行批斗。批斗时,他低头弯腰被围在中间,不许抬头。四面骂声不绝,拳脚相加。有一次揪斗时被人扭打致伤,造成右臂残疾。 

  他曾要求和专政组负责人面谈,并反复申明自己确实没参加过任何反动组织。但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耍花招没好处,唯一出路就是坦白交代。再给军代表和工宣队写申诉信,回复如出一辙。军代表还加了句:“看你年纪还轻,想挽救你一下,不然也像黄德纯一样处理你。”在这种情况下,他被迫承认参加了“社会党”。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追问:同党还有谁?入党举行仪式没有?为了避免牵连更多人,他只好假说自己和田学武(当时已被揭发出来)单线联系。没举行仪式。不想两天后,却有人主动站出来说,64年8月1日晚上,在报社南边小河边,他和田学武等人一起为董举行了入“中国社会党”仪式:面向东南三鞠躬,举右手宣誓……董拒不承认,随即招致无休止的暴打辱骂,不得已认了。接着,便有人拿来纸笔,让他把“入党仪式”写成大字报。写完后,大字报被人拿走,留下一人监督他。过了一会,他听前院喊叫,像是田在读他写的大字报,便想隔门缝看看是怎么回事,却被监督的人厉声喝住:“回去!躺床上不要乱动!”此后的一次全体会上,军代表还让他当面证过田。再后来,又有人揭发他写过“告全国同胞书”,威逼之下只好听之任之,编了一份“告全国同胞书”,才算过关。

  3月初,他推翻了自己此前违心写下的所谓“口供”,不再屈服。到了4月20日,他由小黑屋被弄到报社印刷厂,在印刷厂又单独关押了6个多月,到11月份就被强迫劳改去了——至此,因“社会党”事件,他前后被关押达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

董树森和邢台日报的最后合影

  上面的这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72年初,地点是邢台日报社院内,这是董树森和邢台日报的最后“合影”。照片上的他清瘦,忧郁,一脸无奈,目光中透着茫然,全然没有了当年在滏阳日报工作时的踌躇满志。尤其是透过他脚上那双沾满泥土的旧布鞋,当时处境之窘迫可见一斑。那应该是他上干校下农村,接受劳动改造的时候。而拍摄此照片后不久,他便背着“中国社会党”的罪名,离开了邢台日报社,一去不返。 

  1979年3月6日《邢台日报》刊登了关于为“中国社会党”假案平反的决定。决定指出:邢台日报社在文革中搞的所谓“中国社会党”纯属假案,经地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批准,予以彻底平反。对因“社会党”罪名强加于干部群众身上的种种诬蔑不实之词,一律推倒,销毁假案材料,彻底消除影响。

 

  如今,斯人已逝,往事已矣。是非功过已无关紧要,但留给人们的思索是宝贵的……

  写在后面的话: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如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言,那是一段或难堪,或痛心,因而“不好说”的历史,谁愿意轻易搅动…… 

  而作为孑孑小民的他,在反右运动时,刚刚二十二岁,他同样也有自己成长与成熟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幼稚、软弱和自相矛盾之处。即使到了“文革”,他也仅仅三十多岁,怎样洞明世事?如何练达人情?他或许不会,或许不屑于学会,因而时运的坎坷,生活的艰难,过早地埋没了他横溢的才华,进而影响并改变了他此后乃至一生的命运……当然,若比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命运而言,他的不幸似乎又微不足道……

 
 90年代初于深圳、珠海

  董树森部分主要著作:

        1. 1961-1965年先后为《河北日报》、《邢台日报》撰写社论170余篇。          2. 1965年在《新闻战线》发表《面向基层,为农民服务》,后河北省委宣传部辑印出版。          3. 1990年与人合编《河北省粮食系统岗位培训业务教材》,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4. 1990年与尹树田合编《经济建设方略》一书,中国海洋出版社出版。        以上照片及所引用的数据及资料,均来自于董家私人相簿和董树森个人档案资料。关于家史,其中的部分细节源于其弟董树茂先生的电话讲述。 编辑: 刘珊珊  稿源: 燕赵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