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47:09

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博物馆光线十分暗淡,又不能用三角架,特别是玉器特难拍,拍摄效果实在欠佳。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时期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共展出文物181件(组)。元明清部分是展出文物的重点.本展览朋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其中出土于北京地区的玉器,为研究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清 青玉镂空雕花耳牡丹花熏
香熏中清代宫廷和官员家中广泛使用的净化空气的陈设品。该器器盖和器身镂雕牡丹纹,玲珑剔透,刀法娴熟,工艺精湛。牡丹为花王,象征富贵吉祥。

  

清 青白牧童戏牛摆件

 清 白玉仿痕都斯坦菊瓣碗
此玉碗壁薄不足1毫米,重45克,饰两层纹饰,外壁琢卷草纹和五瓣花,腹部琢外凸内凹的细瓣番莲纹,整器轻薄剔透如蛋壳,纹饰繁密柔美,琢刻技艺高超,抛光技术堪称一绝,是清代宫廷造办处仿痕都斯薄胎玉器中代表作。 明 白玉双喜压头簪 元 羊脂玉凌霄花嵌饰  元 碧玉狮子 元 羊脂玉凌霄花嵌饰
海淀区索家坟清黑舍里氏墓出土
玉嵌饰正面透雕凌霄花,上下各有相互穿通的小孔,可嵌镶。器物造型粗犷凝重,雕、琢、碾、光皆精细,是北京地区迄今出土的唯一一件凌霄花形嵌件。现代 白玉东方巨龙花熏 商 松石管饰. 西周 玛瑙绿松石玉串项链 宋 白玉莲瓣形发冠
冠为古代男子束发之物,唐代盛行。此发冠面雕琢重叠的莲花瓣,互相对称,正面下部琢有一圆孔,与冠冕背圆孔相对,后配白玉圆簪贯通其中。整个器物线条圆润,琢磨精细。
  清 青白玉花卉纹圈形盒 清  青白玉番莲纹活环四足盖壶
玉壶嘴、盖、把上均为番莲花纹,尤以盖上平雕三层番莲花纹最为精美。镂空的花形流中有一孔与壶揣相通,透雕花叶纹壶把悬番莲纹活环,卷曲的花叶为足。整个造型端庄凝重,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的佳作。
 明 青白玉龙纹带板 清 青玉太狮少狮纹带扣清 翠板指
北京海淀恩济庄李莲英墓出土
此板指颜色翠绿,透明度极佳。板指主人李莲英直隶河间人,深得慈禧宠信,由梳头房太监,赐二品顶戴,在宫中五十余年,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慈禧死后出宫,其墓占地二十八亩,随葬品均为奇珍异宝。 清 翠板指 明 青玉螭纹佩 明  青玉龙纹佩 明 白玉火焰纹梵文饰 元 青白玉花鸟纹嵌 清 青玉镂空鱼穿荷花饰 清 玉紫檀雕松鹿三镶如意
玉如意身上分别刻有“百福”、“云蝠”、“海水”图案,及“御制”隶书填金文字:“养以万方乐无量,德因必得寿维贞”以及“臣于敏中敬书”字样,其中“臣于敏中”为朱文,“敬书”为白文。(于敏中清代大臣以文章为乾隆皇帝所重) 明 碧玉卧牛 明 白玉土沁童子
明(1368-1644)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清 白玉童子牧牛 清乾隆 青玉饕餮双耳 新石器时期 玉猪龙
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4千年前)
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玉猪龙整体呈“C”形,口微张,兽首肥大,双耳竖立,吻部前突,鼻尖以阴刻线饰多道皱纹,背部对穿双孔。在出土和传世的此类器物中,绝大部分已发表的同形器高均在15厘米以下。该器对研究和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具有重要价值。 宋 青白玉兽形砚滴
蝮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习性好水。雕件中蝮口衔小匜、上有孔,腹部中空贮水后可流入匜中,背上有盖,上浮雕螭纹,通体碾琢卷毛,关世部位饰以云纹,器形厚重朴拙。 清乾隆 青玉饕餮纹贯耳壶  明 白玉螭虎纹龙首带钩扣 清 青玉雕松鹿小山子  清 白玉童子诗文佩
玉佩一面琢刻人物,周围为花边形细框,刻画细腻。一面无边框,琢刻诗文,内容为:“青云连直上,指日近龙光。”佩上方有小孔,可系佩。 清 青白玉佛手
此件作品镂雕佛手、枝叶,单阴刻线显示叶脉。“福寿”是清代常见的吉祥玉作题材。 清乾隆  白玉三羊
北京海淀圆明园出土
此作品为一只嘴衔灵芝的回首羊,山羊身上分别浮雕两只小山羊,神态自然,是清代常见的“三阳开泰”吉祥作品。
  明  青玉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