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美景:花草图谱(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3:55
 花草图谱  

目  录

(1)1、牵牛花 2、黄花龙芽 3、掌叶铁线蕨 4、大波斯菊  5、鸡冠花  6、仙人球 7、一串红  8、秋海棠 (2)9、秋牡丹   10、千日红   11、台湾百合   12、玉帘  13、兰香草  14、蝴蝶豌豆  15、朱顶红 (3)16、含羞草    17、紫茉莉    18、菊 (4)19、野牵牛花   20、薄荷  21、醡浆草   22、针叶天蓝绣球  (5)23、水仙 (6)24、三色堇   25、金鱼草   26、黄花醡浆草   27、溪荪鸢尾   28、金盏菊 (7) 29、黄水仙   30、小金盏花   31、圣诞玫瑰    32、藏红花  (8)33、瓜叶菊     34、天竺葵   35、郁金香  36、罂粟  37、花毛茛   38、蓝花韭  39、风信子   40、非洲金盏花   41、贝母  (9)42、虾脊兰    43、耧斗花  44、金鱼草    45、铃兰 (10)46、荷兰鸢尾  47、王不留行 48、小鸢尾  49、地中海蓝钟花  50、长梗翠雀花 51、大丁草  52、七重草  53、黑种草  54、旋花  55、芍药 (11) 56、荷兰海芋 57、卷丹  58、月下美人孔雀仙人掌  59、唐菖蒲(12)60、仙人掌 61、瓶子草 62、四季海棠 63、洋地黄  64、宿根草 65、美国千日红 66、美国芙蓉 67、百合 68、美人蕉 69、黄花波斯菊 (13)70、龙葵 71、乌竹 72、大丽花 73、向日葵 74、蓖麻 75、长春花 76、透茎冷水花 77、柳叶菜 (14)78、水竹草 79、山莴苣 80、白花败浆 81、荻 82、獐牙菜 83、莎草 84、醡浆草 85、狗尾草  86、芦 87.老鹳草 (15)88、鸭舌草 89、一年蓬 90、梅花草 91、蓝猪草 92、苦苣菜 (16)93、蓼科 94、王瓜 95、苎麻 96、爵床 97、毛连菜  98、土当归 99、龙葵 100、波斯婆婆纳 101、莲 (17)102、兰花 103、牡丹 104、牡丹(果) 105、嚏根草 106、黄花石蒜 (18)107、猩猩草 108、观音兰 109、瓦韦 110、峨眉山瓦韦 111、洋地黄 112、山梗菜 113、硫华菊 114、虞美人  115、薄雪草 116、勿忘草(19)117、锦葵 118、仙客来 119、石斛 120、玉簪 121、半支莲 122、飞燕草 123、番红花 124、花菖蒲 125、苦荬菜  126、紫珠 127、毛蓼  128、三叶草(20)129、繁缕 130、佛座 131、水葫芦(凤眼莲) 132、月见草 133、凤兰 134、德国菖蒲 135、茜草叶 136、茜草花 137、茜草果 138、金边阔叶麦冬 139、紫苑 140、掌叶铁线厥  141、山莴苣(叶) 142、山莴苣(花蕾)143、山莴苣(花) 144、山莴苣(籽儿)145、虎杖 (21)146、荷兰豆瓣菜147、野葛 148、老鹳草 149、毛莲菜 150、沿阶草 151、薏苡花 152、薏苡籽儿 153、吉祥草 154、金疮小草  155、伏石蕨 (22)156、直立鸢尾 157、鱼香根 158、球序卷耳 159、黄花酢浆草 160、冠状银莲花 161、非洲金盏花 162、长籽柳叶菜(芽) 163、长籽柳叶菜(叶)164、长籽柳叶菜(花) 165、长籽柳叶菜(籽) 166、续随子(叶) 167、续随子(花)168、续随子(籽)169、头花蓼

           1.牵牛花


2.黄花龙芽

3.掌叶铁线蕨zhǎngyè tiěxiànjué.

4.大波斯菊

 5.鸡冠花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湿热,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6.仙人球

7.一串红

        原产巴西,我国各地广泛栽培。花期7—10月。


8.秋海棠

        秋海棠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花色艳丽,花形多姿,叶色妖嫩柔媚、苍翠欲滴。 秋海棠,原产我国。花期4~11月。


vv

  

9.秋牡丹


       秋牡丹又名野棉花, 原产于我国中部。花期9-11月。


10.千日红 
        别名∶百日红,千金红,百日白,千日白,千年红,吕宋菊,滚水花,沸水菊,长生花,蜻蜓红。原产热带美洲,我国长江以南普遍种植,亦有逸为半野生。


                                                                     11.台湾百合


        台湾百合花期为3月至8月,花为漏斗型,五瓣,白色的内面,外表带有紫红色,具淡淡的香味,雌雄同株,雄蕊6枚,子房圆柱型,整朵花大小约12-15cm.果实为圆柱型蒴果.在5-10月成熟。

12.玉帘


原产南美,在我国南北庭院有引种栽培。


13.兰香草

种别名∶莸、山薄荷、马蒿。国内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

14.蝴蝶豌豆(clitoria ternatea)。原产印度。


15.朱顶红
 
        别名:百枝莲、柱顶红、朱顶兰、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百枝莲、对红、对对红。原产秘鲁和巴西一带。现广泛栽培。

  16.含羞草          别 名: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如果轻触羽毛般的纤细叶子,叶子立即闭合,因之名为含羞草。花朵粉红色,花序呈球形,轻飘飘的。温柔甜美的花形营造了一份浪漫的气息。花期7-10月。

17.紫茉莉

       别名:草茉莉、胭脂花、夜晚花、地雷花、官粉花、潮来花、夜娇娇、洗澡花。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供观赏。花期6—10月。 

18.菊

        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菊花属菊科,原产于我国,中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菊花。菊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爱。历代都有赏菊活动,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菊花赛会,晚上点燃菊花灯。宋代民间花市就有“扎菊”,在一年一度的菊花会上,展览名菊、饮酒赏菊、写诗颂菊。


《赵昌寒菊》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王安石【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欧阳修 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19.野牵牛花


        相比起其它名花,牵牛并不娇艳,但它比脱俗要入世,比娇艳要淡雅。大多数人并没有仔细欣赏过这些小巧精致的小花。有的人忽略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美,这些美与生活融为一体,不易察觉,但它们又是不少的。你仔细看看那片野牵牛花,清晨吻着露水的野牵牛,晌午懒懒睡着的野牵牛,傍晚高唱着、欢笑着送走夕阳的野牵牛。每一刻都是一种美!每一朵牵牛花的寿命并不长,一天或十几个小时花朵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今时这片花儿败落了,明日那片花儿却又绽放。它们一拨儿一拨儿,一直开满了整个夏季!

        野牵牛以紫红色和纯紫色为主,它们绿色的蔓依附在小树上,或相互缠绕,或攀援墙壁,微小的力量储蓄了一年又一年,今年,它们终于开出繁密的花。

20.薄荷

        别名: 苏薄荷、水薄荷、鱼香草、人丹草、蕃荷菜等.最早期於欧洲地中海地区及西亚洲一带盛产。现时主要产地为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巴尔干半岛等,而中国大部分地方如云南、江苏、浙江、江西等都有出产。

21.酢浆草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花果期4—8月。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22.针叶天蓝绣球


        原产美国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密歇根州。华东地区有引种栽培。第一次盛花期4一5月,第二次花期8一9月,延至12月还有零星小花陆续开放。

 23.水仙

        别名:凌波仙子、玉玲珑、金盏银台、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原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一带,现已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丽,叶片青翠,花香扑鼻,清秀典雅,已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内和花园里陈设的花卉之一。

水仙花 宋·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水仙花 宋·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轰一枝。


水仙花 宋·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水仙花 元·杨载

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世间复有云梯子,献与嫦娥月里看。


水仙花四绝(其一) 明·杨慎

乘鲤琴高采掇新,蔚蓝天上少红尘。黄姑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间妒妇津。


水仙花 清·陶孚尹

泮兰沅芷若为邻,淡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不知解佩赠何人?


水仙花 清·王夫之

乱拥红云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水仙花 清·刘灏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水仙花 宋·刘克庄

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清风绝可怜。不俱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


水仙花 宋·来氏

瑶池来宴老仙家,醉倒风流萼绿华。
白玉断笄金晕顶,幻成痴绝女儿花。



水 仙 花 近代·秋瑾

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
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



  33.瓜叶菊


别名∶ 千日莲、瓜叶莲、千里光。原产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性喜冷寒,不耐高温和霜冻。好肥,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1-4月。

34.天竺葵


别名∶ 洋绣球、入腊红、石腊红、日烂红、洋葵。原产南非,是多年生的草本花卉。花色红、白、粉、紫变化很多。花期由初冬开始直至翌年夏初。



35.郁金香



        别名: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郁香。郁金香原产于中东,16世纪传入欧洲。在中东,人们总是将其与穆斯林头巾相联系。由于其花似穆斯林头巾,波斯语称之为dulband,土耳其语借了过来,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法语tulipe / 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则作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36.罂粟(yīng sù)

        别名∶罂子粟、阿芙蓉,御米,象谷,米囊,囊子,莺粟。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公元7世纪时由波斯地区传入中国。

唐 - 李贞白 - 咏罂粟子

倒排双陆子,希插碧牙筹。既似牺牛乳,又如铃马兜。鼓捶并瀑箭,直是有来由。


37.花毛茛

        别名:芹菜花、波斯毛茛、陆莲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法国、以色列等欧洲国家已广泛种植,目前世界各国均有栽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切花品种引种栽培,较适宜昆明地区冬春季促成栽培,其花色鲜艳丰富,产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

38.蓝花韭


39.风信子


        别名:洋水仙、西洋水仙、五色水仙、时样锦。风信子原产于地中海和南非,学名得自希腊神话中受太阳神阿波罗宠眷、并被其所掷铁饼误伤而死的美少年雅辛托斯(Hyacinthus)。

风信子

风信子鳞茎有夏季休眠习性,秋冬生根,早春萌发新芽,3月开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


风信子

        中国栽培风信子始于19世纪末,主要在沿海的大城市,栽培不普遍。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地植物园和公园才有少量栽培,用于花坛观赏。直到80年代以后,风信子才在全国各地有较大的发展,广泛用于春季花卉展览和盆栽销售。至今,栽培风信子已开始进入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室内点缀和摆放,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目前中国尚未能自行繁种,尚需从国外引进。

风信子

       欧洲人对风信子有一种特殊感情。司美与爱的女神维纳斯,最喜欢汇集附于风信子花瓣上的露水,使肌肤更为漂亮光滑。在英国,蓝色风信子一直是婚礼中新娘捧花或饰花不可或缺的代表新人的纯洁,祈望带来幸福 。

40.非洲金盏花


41.贝母

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贝母为名贵药材,堪称药中之宝。


42.虾脊兰

分布于除南美洲外的全球温暖地区(包括中美洲),我国约有40种,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区均产之。


43.耧斗花

原产欧洲,我国华北有野生,世界范围广泛栽培。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44.金鱼草

        别名∶龙头花、狮子花、龙口花、洋彩雀。金鱼草原产地中海一带。我国金鱼草的栽培从20世纪30 年代开始,主要用于盆花、花坛和花境,数量不多。80年代后,引进金鱼草矮生种,广泛用于盆栽和花坛布置。

45.铃兰

        别名:草玉玲、君影草、香水花、鹿铃、小芦铃、草寸香、糜子菜、扫帚糜子、芦藜花、lily of the valley(谷中百合)、lady-tears(圣母之泪)、ladder to heaven(天堂之梯)。铃兰原种分布遍及亚洲、欧洲及北美,特别是较高纬度,像我国东北林区和陕西秦岭都有野生。多生于深山幽谷及林缘草丛中。铃兰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植物,它的花可以提取高级芳香精油。

铃兰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浙江和湖南。


铃兰


铃兰有多分枝匍匐于地的根状茎。春天从根茎先端的顶芽长出2~3枚窄卵形或广披针形具弧状脉的叶片,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抱,花茎从鞘状叶内抽出。入秋结圆球形深宝石红色浆果,有毒,内有种子4~6粒。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通常用于花坛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其叶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花期一般都在初夏4~5月,果期于6月。

铃兰


        铃兰有多分枝匍匐于地的根状茎。春天从根茎先端的顶芽长出2~3枚窄卵形或广披针形具弧状脉的叶片,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抱,花茎从鞘状叶内抽出。入秋结圆球形深宝石红色浆果,有毒,内有种子4~6粒。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通常用于花坛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其叶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花期一般都在初夏4~5月,果期于6月。

铃兰

        铃兰植株矮小,高20厘米左右,地下有多分枝而平展的根状茎。春天从根茎先端的顶芽长出2~3枚卵形或窄卵形具弧状脉的叶片,基部抱有数枚鞘状叶;。具有多分枝的根茎。叶2—3枚,基生,卵圆形,具光泽。花钟状,下垂,总状花序,着花6—10朵,乳白色。

铃兰

        植株矮小,花茎从鞘状叶内抽出,着小花6~10朵,香气浓郁,是一种优良的盆栽观赏植物,通常用于花坛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浆果暗红色,有毒。

铃兰

        这种有香味的小花,在法国的婚礼上常常可以看到。送这种花给新娘,是表示祝福新人「幸福的到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形状像小钟似的小花,令人联想到换起幸福的小铃铛吧!另外,也因为铃兰的生长地域不大,又被称为「山谷百合」,给人一股「纯洁清新」的感觉。

铃兰

        如铃兰诞生的忧伤传说一样,铃兰的幸福会来得格外艰难,并且伴随着隐约的宿命的忧伤。铃兰的守候是风中星星若有若无的叹息,茫然而幽静,只有有心才能感应;铃兰的气质如同风中女子坚贞温婉的爱的信仰一般纯粹剔透,只有凝神才能浅尝。

铃兰

        如果你不能从夜风中捕捉轻如星星叹息的铃兰幽香,又如何能循香而至来到铃兰绽放的山谷?如果你不是倾心守护,怎能刚好在铃兰时光走到它身边?铃兰的守候只为最有心的人,铃兰随风轻扣的乐声只有最爱它的人才能听见。为了获得真爱,铃兰在寂寞山谷等待自己春天的到来……铃兰花只伴着五月的春风开放,她的花语是幸福再来(return of happiness)。

铃兰

        乌克兰有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姑娘,痴心等待远征的爱人,思念的泪水滴落在林间草地,变成那芳馨四溢的铃兰。也有人说那是白雪公主断了的珍珠项链洒落的珠子,还有人说那是7个小矮人的小小灯笼。还有一个传说是一个叫“琅得什”(俄文中铃兰的音)的少年,为了他的爱人“维丝娜”(俄文中春天的意思)离他而去而伤心欲绝,少年的泪水变成了白色的花朵,而少年破碎的心流出的鲜血变成了铃兰艳红的浆果。铃兰是古时候北欧神话传说中日出女神之花,是用来献给日出女神的鲜花。铃兰也是北美印地安人的圣花。浪漫的法国人还有一个专门的“铃兰节”,在五月的“铃兰节”那天法国人互赠铃兰小花,象征吉祥和好运。


 

46.荷兰鸢尾

别称 : 艾丽斯、球根鸢尾。原产于西班牙及摩洛哥的原种。花期 : 3~4月开花

47.王不留行

别名奶米、大麦牛、不母留、王母牛。花期4~5月,果期5~6月。


48.小鸢尾






49.地中海蓝钟花

50.长梗翠雀花

51.大丁草

52.七重草

53.黑种草

54.旋花

55.芍药

春日 作者:秦观 朝代:北宋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小重山 作者:章良能 朝代:南宋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白居易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



 

56.荷兰海芋

57.卷丹


58.月下美人孔雀仙人掌


59.唐菖蒲

  60.仙人掌

61.瓶子草


62.四季海棠
原产南美巴西,又名四季秋海棠、瓜子海棠、玻璃脆。

63.洋地黄

64.宿根草

65.美国千日红

360docimg_501_
360docimg_502_

360docimg_503_

360docimg_504_

66.美国芙蓉
360docimg_505_
360docimg_506_

360docimg_507_

360docimg_508_

360docimg_509_

360docimg_510_
360docimg_511_

360docimg_512_

360docimg_513_

360docimg_514_

360docimg_515_

67.百合
360docimg_516_
360docimg_517_

68.美人蕉

美人蕉的叶片也很秀逸,硕大光鲜,翠绿中显着晶莹。叶片初卷如筒,继而渐行舒展,犹如打开一幅幅绿色彩绢,花茎之上孕育着成串的苞蕾。春天开花时,犹如一串串蝴蝶,红的、黄的、橙的,在绿叶上蹁跹起舞,婀娜多姿,炫人双目。一旦进入夏季,就像被火燃起来似的,点缀着庭院。美人蕉的花颜色十分悦目,美的令人目不暇给。盛开的美人蕉猩红似火,灿烂耀眼。“芭蕉叶叶扬遥空,月萼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含情带笑,俨若美人,故名美人蕉。人们把美人喻为花,而直接用“美人”命名的花,只有美人蕉,直可见它那迷人的魅力。


360docimg_518_
360docimg_519_

晨光熹微,是美人蕉最美的一瞬,“带露红妆湿,迎风翠袖翻”,开放的花蕊中心藏有液汁一滴,称谓“甘露”,甜如蜜、甘如饴,不少人会摘下吮食之,清凉而又止渴。奇妙的是美人蕉的花的总覆盖了一层白粉,如美人晨妆,淡施粉黛,极为娇媚∶“芭蕉叶叶扬瑶空,丹参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

360docimg_520_

唐代以前,人们叫美人蕉为“红蕉”,认为是芭蕉的一种。北宋人宋祁《益都方物记略》说∶“红蕉于芭蕉盖自一种,叶小,其花鲜明可喜,蜀人语染深红者谓之蕉红。盖傲其艳丽云。”以至到清人汪灏著的《广群芳谱》这样的名卉经典都把美人蕉放到芭蕉栏目里了。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还引起后代很多争论。其实王维画的是雪中盛开的美人蕉。《格物总论》云∶“叶如扇柄,中心抽干做花,盛红者如火炬,谓之红蕉。其花开若莲,其红若丹,......花四时皆开,深红照眼,经月不谢。中心一朵,晓生甘露,其甜如蜜。”南方偶雪,雪中美人蕉开放当然有可能。宋朝朱翌的《猗觉寮杂记》就说∶“右丞不误,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红蕉方开花,知前辈不苟。”

360docimg_521_

美人蕉,又名又名莲蕉花、昙华、莲召花、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红艳蕉、兰蕉等,原产于中国南部及印度,西印度,南美一带,花色有深红、鲜黄、乳白、粉红、大红,其中以大红色最为美丽,它色如红榴,光艳照人。唐诗人徐凝的《红蕉》诗把美人蕉描绘得十分生动∶“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

360docimg_522_

美人蕉花期很长,从春天延及炎夏,甚至跃入颇带寒意的深秋,是“百日之花”。美人蕉平易近人,随地而安,把它栽到那里,就在那里生根、开花、结实,是绵延下一代的高手,所以婚嫁常用q裹索ǎ“早生倨子”吉祥物。依照佛教的说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的,昙华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360docimg_523_

“照眼花明小院幽,最宜红上美人头。无情有态缘何事,也倚新妆弄晚秋。(清·庄大中·美人蕉)”耀眼靓丽美人蕉迎风开放,更显得小院清幽。头上簪着美人蕉的美人,心头是不是也簪着如花的欣喜?或者只能弄艳晚秋,孤芳自赏?

360docimg_524_

红颜绿袖舞娉婷,碧玉人家现巧灵。多少秋风吹不歇,只缘痴梦醉酩酊。(宋·无名·美人蕉)”秋风起兮,美人蕉依然倩影袅娜,醉酒当歌,岂不知严寒就到,一切将化成凄凉?


360docimg_525_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唐·杜荀鹤·闽中秋思)”夏夜雨来,临窗小坐,美人蕉叶上沾风滴雨,传来淅淅雨声,便生出了“蕉林听雨”的情怀,其中是不是蕴含着一丝惆怅?

360docimg_526_

难怪唐诗人李绅的《红蕉花》说出了∶“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红得好象燃烧的火,烧眼更烧心,是不是也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360docimg_527_

“带雨红妆湿,迎风翠袖翻,欲知心不卷,迟暮独无言。(明·皇甫汸·题美人蕉)”花红到极处,便会凋谢;女人最灿烂时,红颜已在消融;情爱到深处,激动业将退潮,这实在是美人蕉给我们昭示的大道,我们应该从中悟出点什么。

360docimg_528_

风吹也好,雨打也罢;红艳零落也好,美人迟暮也罢,那些都是诗人的感受,是诗人心境的幻影。其实永恒的美丽是心中永存着的那一份淡淡的心情。

360docimg_529_

千百年来,美人蕉依旧安安静静地开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连绵不断,让秀色常驻人间。从春天到夏天,尤其在阳光下,酷热的天气中盛开的美人蕉,让人感受到它美丽生动的存在。

360docimg_530_

69.黄花波斯菊
360docimg_531_
360docimg_532_

360docimg_533_

360docimg_534_

360docimg_535_

360docimg_536_

360docimg_537_

360docimg_538_

360docimg_539_

360docimg_540_
 

70.龙葵 学名∶Solanum nigrum Linn.
别名:苦菜、苦葵、老鸦眼睛草、天茄子、天茄苗儿、天天茄、救儿草、后红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天泡果、七粒扣、乌疔草、野茄子、黑姑娘、乌归菜、野海椒、黑茄、地泡子、地戎草、山辣椒、山海椒、野茄菜、耳坠菜、野辣角、天茄菜、狗钮子、野辣椒、野葡萄、酸浆草、水苦菜、野伞子、飞天龙。


360docimg_541_

360docimg_542_

360docimg_543_

360docimg_544_

360docimg_545_

360docimg_546_

360docimg_547_

360docimg_548_

71.乌竹
360docimg_549_
360docimg_550_

乌竹
360docimg_551_
360docimg_552_

乌竹
360docimg_553_

360docimg_554_

72.大丽花
360docimg_555_
360docimg_556_

360docimg_557_

360docimg_558_

360docimg_559_

360docimg_560_

360docimg_561_

360docimg_562_

360docimg_563_

360docimg_564_

73.向日葵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60docimg_565_

360docimg_566_

360docimg_567_

360docimg_568_

360docimg_569_

360docimg_570_

360docimg_571_

360docimg_572_

360docimg_573_

360docimg_574_

360docimg_575_

360docimg_576_

360docimg_577_

74.蓖麻
360docimg_578_
360docimg_579_

360docimg_580_

360docimg_581_

360docimg_582_

75.长春花
别名∶ 日日春、日日新、日春花、四时春、五瓣梅、雁来红。原产地∶马达加斯加、印度,现有许多园艺栽培种。


360docimg_583_

360docimg_584_

360docimg_585_

360docimg_586_

360docimg_587_

360docimg_588_

360docimg_589_

360docimg_590_

360docimg_591_

360docimg_592_

360docimg_593_

360docimg_594_

360docimg_595_

360docimg_596_

76.透茎冷水花
分布∶产苏北云台山及苏南句容、宜兴等地,生于山谷、溪边或阴湿的石缝中;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南至华南。


360docimg_597_
360docimg_598_

360docimg_599_

360docimg_600_

360docimg_601_

77.柳叶菜

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南]

360docimg_602_
360docimg_603_

360docimg_604_

360docimg_605_

360docimg_606_

360docimg_607_

360docimg_608_
  78.水竹叶
360docimg_609_
360docimg_610_
360docimg_611_
360docimg_612_  360docimg_613_
360docimg_614_
360docimg_615_  360docimg_616_  360docimg_617_ 360docimg_618_  360docimg_619_  79.山莴苣
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

360docimg_620_
360docimg_621_ 360docimg_622_  360docimg_623_
360docimg_624_  360docimg_625_
360docimg_626_  360docimg_627_  360docimg_628_
80.白花败酱

360docimg_629_

360docimg_630_  360docimg_631_  360docimg_632_  360docimg_633_  360docimg_634_
360docimg_635_
360docimg_636_  360docimg_637_
360docimg_638_  360docimg_639_  81.荻dí
360docimg_640_

360docimg_641_  360docimg_642_  360docimg_643_  82.獐牙菜
360docimg_644_

360docimg_645_

360docimg_646_  360docimg_647_  360docimg_648_  360docimg_649_  83.莎草
360docimg_650_
360docimg_651_  360docimg_652_
360docimg_653_
360docimg_654_  360docimg_655_  360docimg_656_  

84.酢浆草
360docimg_657_
360docimg_658_

360docimg_659_  360docimg_660_  360docimg_661_  360docimg_662_

360docimg_663_

85.狗尾草
360docimg_664_
360docimg_665_

360docimg_666_

360docimg_667_

360docimg_668_

360docimg_669_

360docimg_670_

360docimg_671_

360docimg_672_

360docimg_673_

360docimg_674_

360docimg_675_

360docimg_676_

360docimg_677_

86.芦

360docimg_678_
360docimg_679_

360docimg_680_

360docimg_681_

360docimg_682_

360docimg_683_

360docimg_684_

360docimg_685_

360docimg_686_

87.老鹳草
360docimg_687_
360docimg_688_

360docimg_689_

360docimg_690_

360docimg_691_

360docimg_692_

360docimg_693_

360docimg_694_

360docimg_695_

360docimg_696_

360docimg_697_
   88.鸭舌草
360docimg_698_
360docimg_699_

360docimg_700_ 360docimg_701_  360docimg_702_
360docimg_703_  360docimg_704_  360docimg_705_
 360docimg_706_ 
 89.一年蓬
360docimg_707_
360docimg_708_ 360docimg_709_  360docimg_710_
360docimg_711_  360docimg_712_  360docimg_713_
360docimg_714_  360docimg_715_
360docimg_716_  360docimg_717_
360docimg_718_
90.梅花草
360docimg_719_
360docimg_720_
360docimg_721_  360docimg_722_  360docimg_723_  360docimg_724_
360docimg_725_
 360docimg_726_  360docimg_727_
360docimg_728_  360docimg_729_
 91.蓝猪耳
360docimg_730_
360docimg_731_  
360docimg_732_  360docimg_733_  360docimg_734_  360docimg_735_  360docimg_736_  360docimg_737_
360docimg_738_

360docimg_739_

92.苦苣菜
360docimg_740_
360docimg_741_

360docimg_742_

360docimg_743_

360docimg_744_

360docimg_745_

360docimg_746_

360docimg_747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