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的科学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21:01
中国农历的科学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的农历,在安排和使用上有着明确的科学依据:       1、以严格的朔望月定月。农历的一个月正是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合力的周期,长度为29.530588天。它实质上发映了以月亮为主的引潮力在一个月和半个月内对大气、海洋、地壳振动等周期变化的影响。       2、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一年,每隔15º等分,确定二十四节气。又反映了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对地球各地气候、农事活动的影响。       3、每隔19年安排7个闰月,以使农历年和阳历年保持一致。而朔望月和年的公倍数恰好是19年,235个朔望月与19年的天数两者仅差0.08天。这又反映了日月引潮力和太阳辐射在长周期上对地球的共同影响。       4、以60年为轮回周期。而四颗巨行星地心会聚引起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变化的周期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振幅最大的长周期均为60年。 

    可见,中国农历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利用自然和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很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