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火了 谁让爱情与生活失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5:23
  《蜗居》乍一看觉得很真实,大众敏感的房子问题被编导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仔细一琢磨,这部剧是在很巧妙地耍花活。
  《蜗居》火了,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它拿房子说事说得好。而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原来房子也仅仅只是编剧剖析现实的一个切入口而已,《蜗居》之所以好看,还因为它是真实展现人性和现实社会的一部电视剧,有很多地方真实得让人不敢面对,看了心酸。说白了,《蜗居》太写实,赤裸裸、血淋淋,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就像电视剧中所描述的那样,人都变得很物质,唯一的信仰就是money。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普遍缺乏责任心,于是原有的道德观被背弃,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私利而活,为所欲为。古话说得好:钱乃身外之物。够用就好,活着关键还是要开心……

  《蜗居》乍一看觉得很真实,大众敏感的房子问题被编导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仔细一琢磨,这部剧是在很巧妙地耍花活。

  剧中,妹妹海藻与小贝、宋思明的爱、恨、情、仇是主线,姐姐海萍为房子而苦恼、奋斗的故事为辅。该剧非常审时度势地截取了大众敏感的房子话题为全剧的主要线索,并以此为噱头,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演绎。果然,房子问题快刀斩乱麻地击中了观众的心。不是说房子情结不真实,房子确实是很多现代人的心病,多少白领为房子而奔波,当房奴确实像大山压背一样难受。但是,让一切欲望的矛盾都淹没在房子之中,也是一种矫情。生活是多层面的,不是说有了房子,海萍们从此就再不会像泼妇一样折磨丈夫,海藻们也不会再抛弃小贝,沦为宋思明们的情妇,因为房子包容不了整个社会。宋思明倒是有房子,且不止一套,但他并没有遏制贪婪的欲望。

  看这部戏的时候,我们对门的大妈说了一句话,很值得玩味:“人啊,没有知足的时候,有了房子想别墅,有了媳妇想二奶,海萍、海藻一辈子都得闹腾。”话糙理不糙,真正让这姐俩失衡的是她们不甘于平淡,不甘于寂寞的躁动内心。比房子比车,比来比去,就比到丈夫没本事上,所以,她天天给丈夫念紧箍咒,逼着丈夫去赚钱。岂不知,个人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旧的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会跳出来。可编导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个本质话题,让房子成了所有罪恶的爆发点和挡箭牌。

  贪官、二奶的风花雪月变身为梁祝式的真爱情也是这部剧的新创意。宋思明活到42岁,终于有了一次轰轰烈烈的真爱,那个纯洁的女孩海藻成了他心目中的女神。既像宝哥哥情归林妹妹,又如梁山伯死恋祝英台,一举一动都频频爆出了爱情的火花,撩拨得人浮想联翩:原来,包二奶的过程也这么美好,照此,《水浒》里的高衙内看上林冲的娘子也没什么不可以,爱情这事多少朝代都搞不清楚,难道真的在《蜗居》里出了答案:一切掠夺式的欺男霸女,都来源于“真爱”。 原载《北京青年报》

  控诉!房子逼出“小三”

  《蜗居》用灰色基调描写了房奴的尴尬,再次触及到了都市众生相,而房子成为“原罪”。关于海藻当“小三”,很多网友也认为是房子逼的。有网友说买房这么辛苦,干吗不租房?汉字里,“家”字是宝盖头,有房才有家,房子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代表的是一份安全感,是租房无法带来的安全感。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奋斗一生就是为了房子,太多人用三辈积累的财富换取几十平方米的安居之所。《蜗居》拍出了房奴的辛酸,才让这么多房奴观众心有戚戚焉。

  为了房子,我们到底能牺牲些什么?可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以一年不买新衣,但若为了几十平方米牺牲生活、牺牲爱情、牺牲最根本的价值观,房子还能称之为家吗?

  海萍、海藻的生活告诉我们,房子能带来安全感,但那冰冷的建筑物却绝对不能带来幸福感。为了房子在奋斗的人,金钱上,你可以是房奴;但精神上,我们拒绝当房奴。

  原载四川新闻网

  像一枚刺,刺向我们内心

  虽然,房子不是一个筐,可以把什么问题都往里面装,但谁也无法否认,当今很多问题,都会在房子问题之中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由房子而引来的贪官的腐化、人性的扭曲、道德的失衡、价值观念的错乱,或家庭关系、爱情伦理的考验,在动荡的房价面前,都在走马灯一样亮相。

  于是,这部剧所折射的并不是很多观众所关心的宋思明和海藻是否真爱、海萍对海藻悲惨的结局是否负有责任诸如此类婆婆妈妈的问题,而是房子对于一代人情感价值系统的摧毁。海萍和海藻姐妹之间原本那样清纯而美好的亲情,以及她们和父母的亲情,不都是在房子问题面前而节节败退,最后无法收拾,以牺牲了海藻的一个子宫为代价的吗?

  因此,《蜗居》不是爱情剧、反贪剧,也不是家庭伦理剧。它用巧妙的手法昭示着房价在扭曲现实,扭曲情感乃至人性。真的是物质决定精神,生存压迫心灵,房子压得不止一代人心里喘不过气来。

  《蜗居》不是承载问题的一个筐,而是刺向当下社会和我们内心的一枚刺。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拥有不回避现实生活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