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保生存 从奋进中求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7:24

在困境中保生存  从奋进中求发展

五菱公司柳州机械厂2002上半年生产经营统计分析

五菱公司柳州机械厂  高景富

 

今年上半年,我厂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相当严峻,一是产品价格在去年降价的基础上,再降11%,使我们不得不将挖潜降耗的弦张得更紧;二是国家从七月份开始明令禁止生产配装化油器型发动机的汽车,使我们直接面对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生产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挑战;三是国家关于10月1 日后未经安全碰撞试验的汽车不能上市销售的决定,把我们直接逼到了对发动机产品质量、性能和各种相关技术的要求快速跟进和稳定提高的决战之中。在如此困难重重中,我们能否渡过难关,保持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全厂员工们在努力奋斗的同时,都深情地关注着发展态势,期待着艰辛努力的成果。

现在,经统计数据说明,我们虽然过得很艰难,但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我们虽然胜得很艰难,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信心和实力。

一、        生产经营完成情况分析

附表一:2002年上半年生产经营完成情况统计表

指      标

单位

本年

计划

上半年

完成

去年同期完成

完成年计划%

同比

增长%

一、工业总产值

(90价)

万元

125000

71648.4

56233.4

57.32

27.14

二、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81000

45455.9

42974.7

56.12

5.77

三、利税总额

万元

2300

1703.2

4251.0

74.05

-59.93

    其中:利润

万元

50

204.4

546.3

408.8

-62.58

四、工业增加值

万元

14500

8151.0

8544.1

56.21

-4.60

五、发动机产量合计

125000

71029

57525

56.82

23.48

六、发动机销量合计

125000

69473

58656

55.58

18.44

(一)、工业总产值(90价)与发动机产量的增幅对比分析:

工业总产值比发动机生产总量高出了3.66个百分点,这是由于产品结构在产量上的变化造成的,从下表中可以看出,电喷型发动机几个品种的产量增幅相当大,增长总额达7363.65万元,这是拉动总产值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单位产品的价格比看,电喷型发动机要比化油器型发动机平均高1000多元/台,附加值较高,单是以增长的9359台计算,就要比化油器型的发动机高出1200多万元,因此,高附加值产品产量的增加是拉动总产值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附表二:2002年上半年各类电喷型发动机产量对比统计表

指 标 名 称

本期

产量

同期

产量

增长

台量

增长

百分比

单位售价(元)

增长总额

(万元)

LJ462QE1

2998

53

2945

5556.60

6054.86

1783.16

LJ462QE3

805

5

800

16000.00

5970.79

477.66

LJ465QE1(S)

1700

656

1044

59880.00

7813.82

815.76

LJ465QE3

2999

5

2994

159.15

7728.89

2314.03

LJ491QE1

1581

5

1576

31520.00

12519.30

1973.04

合计

10083

724

9359

129.28

 

7363.65

(二)、产品销售收入与发动机产量的增幅对比分析:

发动机产量比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幅高17.71个百分比,这是由于产品价格今年再降11%造成的,上半年因降价因素,使产品销售收入减少了4235万元;由于产品产销率只有89.21%。较上年同期的100.73%减少11.52个百分点,使销售收入相对减少5137.92万元,并影响增幅下跌12.79个百分点。如在这两项影响因素中扣除产品结构调整中的数量及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产品销售收入与发动机产量的增幅则基本同步。

(三)、工业增加值与产品销售收入的对比分析:

工业增加值与产品销售收入同以现价计算,单从价格因素上讲,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即在没有干扰因素的前提下,增幅应该同步。但从指标内涵的构成看,工业增加值要受成本因素的影响,因为该指标所体现的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增幅降低的原因在“一、产品销售收入与发动机的增幅对比分析”中已有说明,而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既与产品产量的增幅不同步,与销售收入的增幅也不同步,主要是受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拉动的影响。本期由于制造费用增加3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3%;管理费用增加9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2%,加上其他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了工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4.6%,呈负增长态势。

(四)、利润完成情况分析:

利润体现的是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本期的利润完成的比预期的要好。虽然指标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为-62.58%,呈负增长态势,但从相对的角度分析,从一定意义上看,应理解为增势。因为在制定年度计划时,已预测到了困难的程度而采取了低调的指标,只作了实现50万利润的打算。其实,实际困难要比预测的大,不但因产品价格降价导致了4235万元的亏损潜在因素,而且还有制造和管理两项费用共增长1220万元的亏损潜在因素,这两项因素严重地牵制了利润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期利润完成了204.4万元,虽然比去年同期的546.3万元减少了62.58%,但与全年的预测目标值50万元相比,应该说成绩是巨大的,如扣除产品降价和折旧、大修、物料消耗费用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利润还是呈一定的增长态势的。

二、生产经营效果综合分析

对生产经营效果的分析,试采用“财务比率”这一“公共财务语言”,这是一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指标,通过不同的会计报表的不同项目,可以计算出许多不同的财务比率。现以常见并广泛应用的几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1、流动比率。这是用来衡量和判断短期债务偿还能力、资产流动性及信用状况的最为常见的一个基本财务比率。目前国内外对此比率公认的通行标准是2: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45560.24/60559.19=0.7523

从流动比率看,流动资产显然小于流动负债,呈倒比态势,这说明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不足,财务状况也不是太好。

2、速动比率。这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可单独地、更为直接地说明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财务比率。国内外一致认为该比率保持在1:1的水平最为恰当。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5560.24-9734。21)/60559.19=0.59

从速动比率看,速动资产也显然小于流动负债,证明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不足,财务状况不是太好。

3、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用来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慢的财务比率。该比率越高越好。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45455.94/17346.21=2.62

从应收账款周转率看,虽不是很高,但也足以说明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期、回收速度、收账费用和变现能力尚不错。

4、存货周转率。这是用来反映企业存货的质量状况和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一般而言,该比率高一些较好。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38877.7/9713.39=4.002

从存货周转率看,比率较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但也应注意,该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过快则说明企业资金紧张,易造成存货不足而导致生产准备时间增长的缺陷。存货周转率的快慢,不仅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好坏,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资金利用效率及盈利能力的高低。

5、资产负债率。这是用来从债务比重上说明债权人所得到的债权安全保障制度的财务比率。该比率以保持在0.5—0.6较为恰当。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60559.19/70331.33=0.8611=86.11%

从资产负债率看,该比率较标准值稍高了些,说明负债重了些。如果该比率大于1,则表明企业资不抵债,处于濒临破产边缘,这是应该引为注意的

6、已获利息倍数。这是用来反映企业所赚取收益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以及债权人在企业投资的安全程度的财务比率。该比率无论如何不能低于1。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991.51/787.1=1.26

从已获利息倍数看,该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目前还可以,但由于该指标超出1的比值不是很大,应引以为戒,一但低于1,将无法保障按期支付利息,必然危及长期债务的偿还。

7、销售利润率。该比率经常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获利能力,并通常与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结合起来,共同说明说明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及对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

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净额

=6138.58/45455.94=0.1350=13.5%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产品销售收入净额

=254.46/45455.94=0.0056=0.56%

净利润率=净利润/产品销售收入净额

=204.41/45455.94=0.0045=0.45%

从以上三个财务比率看,都低于全国标准值,说明本期获利能力差,主要原因已在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提到,即受产品价格降价的影响。而以上三个指标间没有保持同步发展水平,销售利润率比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要高出许多,这主要是受成本费用增加的影响,即本期的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7.21%,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276.53%。

四、下半年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

根据目前形势判断,下半年的生产经营形势难有大的好转,除了原有的困难外,产品价格被继续降价3%是一个直接面临的更大难题,改制后,还要承受剥离单位的债务的沉重负担,而企业改制的深入而采取的剥离、精简措施将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多少会因思想情绪的产生而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的思考,积极的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1、认真地分析上半年生产经营运营的实际状况,积极采集市场信息并加以客观分析,密切掌握上汽车五菱公司的动态情况,为后续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

2、继续稳妥地在提高电喷型发动机质量和相关的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做好拓展市场和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服务及用户满意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全力做好新产品的后续开发、试制、鉴定。

3、加强和完善财务运行机制,特别强调资金项目的计划性、严肃性,特别是对挖潜降耗的相关措施,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不予遵守或破坏,特别时期必须有特别手段配合。

4、对企业改制工作,要在采取政策性、行政性措施的同时,必须配合思想政治和亲情相处的手段,做好剥离、分流、妥善安置的工作,从而达到既能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又能形成职工队伍稳定和社区安定的局面,确保工厂稳步、健康的持续发展。

 

                                      200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