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说”//休闲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03:07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

  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

  二分说  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 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

  三遍说  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四多说  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

  五到说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现代文豪鲁迅再加上“脑到”。五到俱全,乃读书良方!  

六字说  法国哲学家卢梭把读书归纳为“六字”:储存、比较、批判。

七录说  明代文学家张溥之书房命名为“七录斋”。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再抄,再默读。反复七次,永志不忘。

  八面说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自称读书“八面受敌”。一本书分作几次读,每一次探究一个方面,方方面面掌握了,自己写文章就能多角度联想,挥笔自如。  

  九审说  现代文学史家陈中凡研读古书“审谛九事”:别真伪,识途径,明诂训,辨章句,考故实,通条理,知家法,察史实,知流别。  

十目说  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

各家之说,均有其存在与借鉴的道理,可供我们读书人在读书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应用,不可拘泥,只可贯穿其意而实施自己的率性读书,方可读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休闲读书

  休闲,在我们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时髦了,甚至流行起来。看看满世界的休闲装,听听黄金周的旅游盛况,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休闲就是玩。此时,如果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休闲,一定会被人耻笑“不入流”,是穷酸的知识人说出的迂话。

        读书苦,世人皆知,“三更睡、五更起”,读到困倦时还得“头悬梁、锥刺股”。但读书也有乐处,虽算不上休闲,但也有苦尽甘来,这是真正读书的人才会体会到的其中奥妙。读书按层次与境界来分,可分为生存读书和性情读书。读书之苦是由于为生存而读书带来的种种压力。学生为升学而拼尽全力,社会上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教辅材料铺天盖地,告诉学生如何面试、应试,如何考出好成绩,考个好前程,云云。当然学生要苦读,不苦读,怎能达到目的。苦读了,并且如愿以偿,这时,读书者就会乐在其中,其乐融融,感到耕耘的收获,十分惬意。多数人为生存而读书都感到一种压力,想想不读或是读不好这些书将造成的严重后果,心情不免沉重起来。关乎生存,任谁也不敢等“闲”视之。

        另一种是性情读书。它是一种轻松、自在的“休闲”,它与专业并不直接相关,就比如一个物理学家去读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科普读物。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这和休闲没有两样,最贴近休闲之本意。——人倚木为休,说明人与自然的和谐;“闲”通“娴”,表示思想的宁静、平和。休闲表达的是自我内心的一种体验,因而它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唯有不变的目的——悠闲地休息,可谓直奔主题。打开书,恍如“打开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天宇明净、云絮轻飘,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吸吮着新鲜的空气,翕张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深度。读到境遇之外,宠辱之外,人则心旷神怡,无羁无绊,回归了本性,回归了自然。

        性情读书沾了点“形而上”的超然,生存读书则完全是“形而下”的实用。但要体会性情读书之休闲,却须得从生存读书开始。一个人文化知识的积淀,都是从苦读书、死读书、读有字书、读无字书开始的。有压力才有动力,生存必须奋斗,从为生存而读到休闲自得而读,是读书的必然过程,这也可算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但读书真正读到“弥漫开放,精骛八极”、“纵横裕如,略无阻碍”之制高点也不容易,平常人能读出点“欣欣然”、“戚戚焉”就已是入了境界,也算得是收获颇丰的成功者。

        “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生存读书也罢,性情读书也好,如果我们都能认识读书之重要,养成读书之习惯,领会读书之乐趣,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该是不折不扣的学习型社会了。

休闲,不仅仅是穿几件休闲装,搞几次游山玩水,而休闲的更高境界在于懂得休闲。把休闲与人生哲理融合,会产生质的飞跃。比如我们读书,从读书中增知、明理、怡情,进而将读书视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把我们的生活变成名副其实的休闲生活也未尝不可。如果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能够做到这一点,那真是“善莫大焉”。

读书是一种最佳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把休闲娱乐当成主要休闲消费方式。然而,由于社会消费条件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很对人视吃喝玩乐为消费时尚,更有甚者出现抽、赌、嫖等不健康消费行为,严重影响着社会风尚的建立,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人知识的匮乏,往往会影响着对人生的态度,如果有着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人生的境界就会得到升华。因此,选择读书,不仅是增长学识,而且能改变人生过程,改变人生目标。选择读书,是一种最佳的休闲内容和休闲方式。当安心度假无从去处时,你可以选择一个书吧、一个茶吧,或者仰躺在沙发上,手捧书本,静心阅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游览;当你一人独处,深感寂寞无聊时,随手拈来一本诗集,享受着诗韵的浪漫,其乐融融,惬意无比,把一切世间烦恼抛到九霄云外。此时的读书已变成了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任由心情飞舞的休闲娱乐。

读书能够平和心态,丰富思想,修身养性。读一本好书,强于百剂良药,这可能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处于顺境的人,读书可以丰富情感,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处于逆境的人,读书可以淡泊名利,修养性情,平衡心态,达到宠辱不惊,从而平和地度过困苦时期,去迎接明朗的天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说明博览群书对文人墨客的及其重要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并不擅长笔墨的人来说,多读书,读好书,读名著,是增长知识,提高文笔的最佳手段。多年来,通过阅读,获益匪浅,在书的海洋中寻找快乐,在阅读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把读书当成一种休闲,把读书融入到生活中去,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一些人把休闲娱乐、朋友应酬、网络游戏、搓麻将等当成了一天忙到晚的“头等大事”,每到饭局,海阔天空、长谈阔论,这些人热衷于推杯换盏、迎来送往。酒店穿梭跑,一顿饭几个场子喝个饱。还有一部分人把“工作太忙”、“个人应酬太多”没时间读书学习当成理由,如果真想读点书,关键是看你思想上重不重视,想不想去读。要知道,一个人的兴趣空间是有一定排他性的,如果不用高雅兴趣去占领,低级趣味便会乘虚而入。窃以为,在读书学习问题上,只有终身没有终点,只有毕生没有毕业。唯有以书为伴,养成读书的爱好、兴趣和习惯,才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涵养品性,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远离低级趣味,让自己活得更充实,干得更出色。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让读书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力戒浮躁、静下心来,才能读得进书、学有所获。“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要像鲁迅先生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推掉一切不必要的休闲娱乐、各种朋友聚会,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只有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学习在人生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功利型学习,一种是休闲型学习。为求升学、就业、晋职、加薪而学习属功利型学习。它是在需求的拉动下带有压力的学习,有目的的获取知识,其成功将会改变人的现状甚至一生的命运。快乐型学习是指人们可以依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汲取知识,读书也好,上网也好,总之是通过博览群书、广泛的摄取来弥补自己专业知识或社会知识的不足,延伸、发扬自己的优长,同时从学习中找到或体察到高尚的生活情趣带来的快乐。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至少给当今世界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前所未有发展和竞争,二是前所未有的、大量的、自主的休闲时间。以前由于休闲时间少,一般人都有自己想读而读不了的书,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想去而去不了的地方,想发展而平时发展不了的能力。现在休闲时间充裕,人们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愿望,都可能在休闲中逐步去实现。而休闲时间的利用,绝大多数人首选是读书,读书休闲即是积极的、有益的、有效的、自由的,又是主动的、相对的、真实的、经济的。

        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名家都推崇休闲读书。我国古人讲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善于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并且使之源远流长。据《闲燕常谈》一书中载:“欧阳文忠公谓谢希深曰:‘吾平生做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盖唯此可以属思耳!’”宋人钱惟演“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览小词”。马克思的渊博知识除了在大英博物馆25年的阅读钻研之外,在家的休息方法除了踱步思索问题外,就是躺在沙发上读小说,常常面前放着两三本小说,轮流地阅读。梁启超曾将书籍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另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鲁迅也把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看不可的书籍”,必须慢咽细嚼,费神费力;另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他喜欢利用《四库全书总目》来休闲。培根也说过:“阅读可以消谴”,“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人们常说的闲书是相对于专业书和教科书而言的,它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红楼梦》对俞平伯来说是专业书,对杨振宁而言可能就是闲书。

        与其它休闲活动相比,“读书休闲”身价几何?早在1999年全国青联等机构公布的一项关于当代青年业余爱好的调查结果中,当代青年的四大业余爱好分别是“读书、旅游、与朋友聚会和健身”,“读书”名列榜首,占到90%。据2001IMI市场信息研究所的调查, 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广州等7个大城市的每个城市中,“读书”均排在城市居民最常做的10项活动的第一位。

        人们最喜欢读的是什么书? 为什么读书? 近年深圳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最受深圳人青睐的图书并非经济、科技或生活等类的图书, 而是久经考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 54.17 % 的人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为了工作需要而读书的仅仅占15.02 % 为了消闲解闷而读书的仅为9.89 % ”。光顾图书馆,是人们休闲读书的最好去处,如果你在双休日去深圳图书馆,在中文图书阅览室里你肯定找不到座位,很多人都在书架间的地毯上席地而坐专注的读书,反映出人们对休闲读书的认可和喜爱。

        快乐学习是社会的安定剂,当人们在休闲学习中拥有知识和财富、享受健康的时候,自然会国泰民安,兴旺发达,每个人的生命也因抓住了流逝的光阴而变得更加充实。更充裕 的休闲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为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