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5 23:01:36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日食之咎 此人所致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您想保存该页面,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166.111.106.5/xi-suo/lsx/Student/qinghuashiyuan/qinghuashiyuan_01.pdf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刊名题字系聚梁启超字而成)
第 1 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活动委员会
2007年3月 · 北京 清华园
(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
何兆武 李学勤 刘桂生 钱 逊 张岂之
蔡乐苏 陈争平 方朝晖 葛兆光 李伯重
廖名春 刘北成 龙登高 彭 林 秦 晖
王宪明 王晓毅 张国刚 张绪山 仲伟民
王 铭
陈颖飞 蒋爱花 李 硕 刘晓亮
刘 超 张德良 张景平
牛敬飞 谭红艳 王水涣 张胜波
曲 直 王 铭
发刊词 / 王 铭 ................................................................................1
【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 任会斌 ........................3
金文"严在上,异在下"浅析 / 张德良 .......................................24
《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考释 / 吴国源 .......................29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 陈颖飞 ..................................................40
试论周幽王国变的原因及影响 / 李 硕 ........................................54
【社会史与经济史研究】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佛教在"二十四孝"形
成过程中的作用个案 / 王 铭 ........................................................66
唐代的宗族救助——以墓志资料为中心 / 蒋爱花 .......................84
笔记小说与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
相关研究成果的一次回顾 / 张天虹 ..............................................92
【观念史与口述史研究】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 曹建敦 ..........................................98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 魏万磊 .....................................113
追寻一个县城的大食堂记忆 / 李 硕 ..........................................131
【书 评】
思想史编史理论与实践的几例对比思考——以余英时《朱熹
的历史世界》(绪说部分)为参照 / 吴国源 ..............................136
一幅由商业化推动农业发展的图景——勃兰特《商业化与农
业发展:1870—1937年的中国中东部地区》一书介评
/ 仲亚东 ................................................................................147
【动 态】
史苑纵横论 清芬蕴意深——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论坛
通讯 / 王水涣 ................................................................................157
【附 录】
清华大学历史系大事记(2003.10-2006.12)................................160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发表论文目录(部分)..................................167
本期作者简介及文章索引.................................................................177
《清华史苑》征稿函.........................................................................178
编后记 ..............................................................................................179
| 王 铭
在清华二校门附近的一个小坡下,有一块简朴的石碑,正面书"海
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背面是陈寅恪先生所撰的碑文.这是当年清华
师生为王国维先生所立的纪念碑.观堂先生在八十年前匆匆自沉于颐
和园昆明湖,却给他身后的一代代清华学人留下了无尽的笔墨宝藏,
惠泽至今.
陈寅恪先生曾在《王观堂先生挽诗》里说:"吾侪所学关天意,并
世相知妒道真."先辈们的迂痴和孤傲,正是这个名叫清华的园子里最
直透人心的精神基石.清冷的石碑并非沉默如吝,你看,碑铭字里行
间讲述的正是隽永的学问之气,人生之道.在最阴冷的严冬里,它迎
风伫立,不惧霜雪.它阅尽园中百色,透露着坚韧与率真,昭示着救
赎与解放.
在漫长而又喧嚣的岁月中,清华的史学传统惜曾中断,这恐怕是
石碑所见证的最大悲哀了.如今拨云见日,清华史学正以其行健不息
之品格争鸣于学术之林,以其浑厚包容之胸怀培育着我辈后生.
冬去春来,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在满坡绿茵前亦显得葱郁非凡.闲
时卷上一本小书,安坐于先生身旁,凝神遐思,度过一个阳光煦暖的
午后,这是我辈小子最惬意不过的读书生活了.我们新生的《清华史
苑》,也正像这个明亮而温和的春天守在碑旁的一片小小绿茵一样,在
甘泉露水的滋润下欢快成长.
《清华史苑》(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是清华大学历史系
学生创办的学术类内部刊物,旨在为历史系师生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
也为历史系学生走出校园,与兄弟院校历史专业同学交流提供必要的
-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媒介.在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治学理念指导下,在全系老师们的勉
励和支持下,我们将努力用汗水和智慧,描绘清华校园中属于年轻,
活跃,灵动那一面的史学风格,让清华史学和国学的优良传统在我们
年轻一辈的身上贻香弥久,清醇芬芳.
寥寥数语,我辈诸君共勉之.
2007年3月于清华园
| 任会斌
据胡厚宣先生《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①一文:清华大
学现藏有甲骨1694片,数量当算丰富,且在此批资料中,存有目前现
存甲骨中除去发掘品唯一可知是具有一单独出土单位的一坑甲骨,这
在数以万计的非发掘品甲骨资料中,独一无二,尤为可贵.此坑甲骨
于抗战期间出土于安阳小屯某单位,其间屡经流散,后主要归于清华,
在清华大学现藏甲骨中,含此坑甲骨688片(未拼合前),占所藏甲骨
近二分之一.
内容主要涉及历组和无名组的这一部分甲骨资料,时间跨度大,
内容丰富,随着《小屯南地甲骨》②,《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③等
的正式出版,小屯南地地层关系,遗迹分布等已为我们所了解,同坑
所出的此批甲骨之重要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本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
上,对这批资料的出土,流传,缀合,著录等情况作一初步系统梳理,
分析,以期对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有益的信息和帮助.
一,出土及流传
胡厚宣先生于其所著《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序中曾言道:"曾闻
① 胡厚宣:《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史学月刊》1984年第5期.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小屯南地甲骨》上,下册(中华书局,1980,
1983).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3 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考古
学集刊》第9集(科学出版社,1995).
-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一九四零年前后,安阳出土甲骨一大坑,……"①即为此批甲骨,但关
于其具体的出土情形,时地,已无可考.
甲骨出土后,最主要一批应是为当时上海古玩商叶叔重所购,同
在《宁沪》序中,胡先生也言及:"曾闻一九四零年前后,安阳出土甲
骨一大坑,为上海禹贡古玩行叶叔重购去,片大字多,盛两网篮."②两
网篮,可见其数量之丰,此应是这批甲骨的最主要部分.
抗战胜利后,胡厚宣先生率先进行了战时盗掘出土甲骨文的调查
和整理工作,"立即从后方赶来北京,天津调查和搜集.1946 年秋随
齐鲁大学由成都复员返回济南,途经上海南京等地时,又多方搜集甲
骨."③其中所做工作就包括此坑甲骨.在《宁沪》序中,胡先生谈及
"抗日战兴,时逾八载,一九四五,倭寇投降,今自成都遄赴京津寻
访沦陷期间甲骨出土情形,并购得实物及拓本万片以上.……嗣自北
京重返成都.翌岁,东来上海,探叶氏于昭通路,时当傍晚叶先生取
出‘古物一箱‘……","开箱视之,固在北京所闻两网篮之甲骨,一
时怡快,匪可言宣,商谈良久,以厚值留之.并悉此批甲骨,间有分
散,亦均设法一一罗而致之,时代多属于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四王,大
约出于小屯村中.摒弃疑伪,得六七百片于是编之为卷一."此部分甲
骨即为此坑甲骨之主要内容.
另外,关于此坑其余甲骨的流散,胡先生序后所附述例六,七两
条,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两条线索:
六,一九四五年,余在北京时,曾向曾毅公先生借印拓本两
张,谓原骨亦系上海叶叔重氏所售,以其当与余向叶氏所购同为
一批,故录为卷一之一一八及一一九.书成后获读李亚农同志殷
契摭佚续编,知两骨实为孔德研究所购去,今归上海市文物管理
委员会.两片李书既已著录,以理本应删除.但以书已编讫,亦
遂仍之.
七,一卷一一零及一一一,乃一骨之正反两面,为牛胛骨中
最大最全文字最多之一版.原骨刘晦之先生善斋所藏,以其时代
与此相同,疑或亦同坑所出,特征得刘先生同意,编入书中.于
①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序》,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来熏阁
书店,1951).
②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序》,《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
③ 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3.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5-
此并向刘先生致谢.①
由上,编号为118,119两骨在胡先生购买之前已为孔德研究所购
去,拓本从曾毅公先生处所得,尽管收入《宁沪》,胡先生却是未见实
物.
而刘晦之先生所藏之编号为110,111卜骨仅是疑为此坑所出,后
收入《合集》,编号33747,现藏于北图,郭若愚先生于其编著《殷契
拾掇二编》刘体智藏部分②也收入此骨,但刘先生得此甲骨之具体情形,
尚无明确线索可查.
关于胡先生购此批甲骨的经过,陈梦家先生在为《殷契拾掇》③所
作序中也有述及:"抗战期间我们在昆明听说安阳小屯村中出了一批相
当完整的卜骨,归于叶叔重先生.一九四八年夏,我来沪向叶先生问
起,他说他原盼望这批材料能归到公家,无奈他已先让给胡厚宣先生
了."④
清华大学所藏的这一坑甲骨,主要就是胡先生所购部分,就这批
甲骨如何最终归于清华大学,同在《殷契拾掇》序中,陈梦家先生介
绍到:"遂由他(叶叔重)邀集潘光旦,胡厚宣先生和我一同商谈,将
这整批甲骨让归清华大学;除由清华大学付款一半外,又由友人刘仁
政,孙冰如和叶叔重先生各捐赠一部分."⑤
不过,叶叔重处的此坑甲骨并非全部为胡先生所购,可以确定的
是,尚有一部分被郭若愚先生收藏.
郭若愚先生所著《殷契拾掇初编》⑥379~453 页为其自藏部分甲
骨,就此批材料,郭先生介绍道:"三,智龛自藏:一九四八年二月里
我找到了一批甲骨,连同没有字的,总数是一千片,后来因为出让者
又出让给了北京的友人,因此,我就有机会交换到较好大八十片,经
过拼合,就是七十二片了."⑦这七十二片,系这一坑所出无疑,北京
的友人,自是指胡厚宣先生了.陈梦家先生在《拾掇》序中也说道:
①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述例》,《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
② 陈梦家:《殷契拾掇二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页
154.
③ 郭若愚:《殷契拾掇》.
④ 陈梦家:《殷契拾掇初编·序》,郭若愚《殷契拾掇》,页5.
⑤ 陈梦家:《殷契拾掇初编·序》,郭若愚《殷契拾掇》,页5.
⑥ 郭若愚:《殷契拾掇》,页3.
⑦ 郭若愚:《殷契拾掇一编·自序》,《殷契拾掇》,页9.
-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拾掇》智厂自藏的甲骨拓本,也是上述这一坑分散出来的."①
就获得的经过,郭先生在《殷契拾掇二编》序也有述及:"这里来
说明一下这些材料的来源……""一九四七年的夏天,我在上海博物院
路上看到一家专销‘洋庄‘的古玩铺,柜子里陈列着一匣甲骨,标着
说明,说共有甲骨一千片,寄售出让.我看到陈列着几片甲骨‘样子‘,
都是殷王廪辛,武乙三朝的东西.是新出土的珍贵的资料",在后面所
附的就此处文字的注释一,郭先生进一步说明:"后来这批材料,又陈
列在江西路一家‘洋庄‘古玩铺里,一部分我收藏下来(《殷契拾掇》
智龛自藏)一部分后来归清华大学,其他如严一萍氏,美国林黛琳夫
人等都收到一部分."②
郭先生所提入归清华大学的甲骨,就是上面胡厚宣先生从叶叔重
处购的那一批,虽然郭先生此处叙述较为清楚,不过在时间上和上面
胡厚宣先生所言却有所不小出入.按胡厚宣《宁沪》序,胡先生是于
1946 年从叶叔重处购得此批甲骨,这样在 1947 年夏天,此批甲骨就
已不在叶叔重处,郭先生也便不会在叶先生处见得此批甲骨.
就此问题,笔者详细察验了《拾掇》"智龛自藏"部分甲骨,若按
郭先生所述,与胡先生所购甲骨应为此坑甲骨的不同部分.不过经过
观察,在"智龛自藏"部分中,大量骨版是与《宁沪》卷一重合的.
郭先生在《拾掇二编自序》中亦明确了这一点③,在其介绍将所收录拓
本与印行摹本比较的过程中言道:《拾掇》418既《宁沪》卷一·347;
《拾掇》448既《宁沪》卷一·349;《拾掇》442④既《宁沪》卷一·213;
《拾掇》443既《宁沪》卷一·7;《拾掇》387既《宁沪》卷一·184.
且郭先生在整理"拓本完整,摹本并未缀合"的部分中,共拼合有此
坑甲骨二十版,分别为《拾掇》385,386,388,395,400,401,403,
404,407,408,412,414,415,416,427,428,431,439,445,
449,450,其均与《宁沪》所收甲骨相对应,而陈梦家先生也提到"《宁
沪》7+36=《拾掇》443"⑤,这样,加之上郭先生自己所述,共有 25
例之多.
① 陈梦家:《殷契拾掇初编·序》,郭若愚《殷契拾掇》,页5.
② 郭若愚:《殷契拾掇二编·自序》,《殷契拾掇》,页109.
③ 郭若愚:《殷契拾掇二编·自序》,《殷契拾掇》,页109-112.
④ 442为王秀仁藏,但应为此坑出,"第393,442两片是王秀仁藏物".见郭若愚:
《殷契拾掇初编·自序》,《殷契拾掇》,页9.
⑤ 陈梦家:《殷契拾掇初编·序》,郭若愚《殷契拾掇》,页5.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7-
包括郭先生所拼合 21 例,《合集》共收录《拾掇》智龛自藏部分
甲骨64版,其具体编号,拼合,现藏及与《宁沪》对应号,可详见附
表(一).而郭先生自藏部分共收录甲骨 74 版,除去王秀仁藏 393,
442两片,余72版.还有《拾掇》379~383,453明显是宾组卜辞,
可确定不是此坑所出,这样就余有66版.由附表可知《合集》所收其
中64版,且均可与《宁沪》卷一对应.由此看来,郭先生所言"交换
到"的七十二片卜骨极有可能是从胡厚宣处从其所购甲骨中换得,而
非得之于叶叔重处.故郭,胡两人都有见到这72版甲骨,且均收入自
己著作中,另 6 版宾组卜骨,可能是误混入其中所致.若如此,两者
时间恰好吻合,并无冲突.因而事实极有可能是胡先生1946年购得这
部分甲骨,在47年夏,郭先生由其手中换得72片.
除此还有一问题,就是从原骨拓藏处看,这64版甲骨中清华藏有
21版,北图藏42 版,北师大藏1版(见附表一).这样看来,郭若愚
先生似并未全部留下这些卜骨,郭先生在《拾掇》二编自序中也说到:
"一天,我把这事和鼎堂先生谈起了,他亦感到十分怅惘,他说唯一
的办法便是能得到这些材料的拓片.这时使我深深感到收集拓本工作
的重要,而且是一件急不容待的事.此后我在两年内承公私藏家的协
助,收到了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院,上海市立博物馆,胡厚宣氏等甲骨
墨本辑印了《殷契拾掇》一卷."①由此,也可以大致推断有胡厚宣先生
处所得 72 版甲骨,可能尚有一部分为"墨本",并非全为实物,这便
可解释为何尚有21版留于清华,不过个中真实原委,尚需进一步探究.
郭若愚先生言及"……其他如严一萍氏,美国林黛琳夫人等都收
到一部分"②.就林黛琳夫人处甲骨,郭先生在《殷契拾掇三编图版说
明》中介绍:"美国琳黛林夫人设古玩肆与上海外滩之明街.1948 年
我在陶瓷专家仇炎之先生处,她得知我研究甲骨,即以其所藏之牛胛
骨一片供我毡拓,厚谊可感.她并告诉我,此骨乃叶叔重所赠,故此
骨可以与《宁沪》卷一第9和第11两片缀合.可知此骨亦是抗战期间
安阳小屯所出一坑之物."③此骨录入《殷契拾掇三编》,编号 183·骨.
时间应在1946年胡先生购买此批卜骨之前,不过,目前可知仅此一例,
是否还有其余,则还未有资料可证实.
关于严一萍先生所有,因郭先生言道"胡先生藏甲骨有一万多片,
① 郭若愚:《殷契拾掇二编·自序》,《殷契拾掇》,页109.
② 郭若愚:《殷契拾掇》,页276.
③ 郭若愚:《殷契拾掇》,页224.
-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这里是最精粹的十片.现在其中四片闻已归严一萍氏收藏."①可知是
从胡厚宣处得到,"这里"是指《拾掇一》胡厚宣藏部分,共有十片,
而在注释中,郭先生言:"据严氏的女儿说.惟未见实物,不能指出是
哪几片."②究竟是哪四片,经笔者对照,这十片卜骨均收入《合集》,
详见文后附表(二).而严一萍先生所收藏甲骨当是收于1956年出版
的《殷墟文字外编》中①,在《合集》所收十片卜骨中,由附表(二)
可知,见于《外编》的恰好有四片,分别是掇一454,掇一456,掇一
462,掇一463,分别见于《殷墟文字外编》462(正)463(反),460,
464,461.因此,严一萍先生所得四片当是这四片无疑.不过掇一454
和另外一片掇一458见于《宁沪》卷二而非卷一,也就不是此坑所出,
当时胡先生手中有甲骨"万片以上",所赠甲骨并不一定均属这一坑中
之物,自然可以理解.因而可以推断,严一萍先生所得四片中,为此
坑中卜骨的是掇一456,462和463三片.
由上,可将此坑甲骨的大致出土后流传情况列表如下:
① 郭若愚:《殷契拾掇初编·自序》,《殷契拾掇》,页9.
② 郭若愚:《殷契拾掇初编·自序》,《殷契拾掇》,页10.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9-
二,研究之回顾
就此坑甲骨的整理工作,贡献最大的自是首推胡厚宣先生.《甲骨
学一百年》②中介绍到:战后"在甲骨的个人著录出版中,胡厚宣在这
一时段用力最勤,出版著录甲骨最多.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胡厚宣立
即从大后方的的成都北上北京,天津收集沦陷时期出土或流散于社会
上的甲骨文.后又赴南京,上海收集.他先后收集到甲骨文拓片,摹
本上万片,并编著为《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按胡先生自己说明"本
书为战后新获甲骨集之二,其所录甲骨,系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在
宁沪两地所得,故名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③"本书全部,包括摹本
拓本与释文.兹应甲骨学研究之急需,先将摹本,付印出版,拓本释
文及考证索引容续行编印."④《宁沪》三卷之卷一所录摹本 688 片,
均系此坑所出.
《宁沪》卷一中,胡先生不仅将此坑甲骨材料首先公诸于世,且
在编排体例上首创"先分期再分类"的编排方法.《宁沪》卷一《述例》
的三,四,五条:
三,甲骨摹本,以时代为序.一曰盘庚小辛小乙武丁时期;
二曰祖庚祖甲时期;三曰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四曰帝乙帝辛
时期.
四,甲骨断代,自王国维王襄明义士发其端,董作宾开其例,
时代先后,略可究明.惟精密辨别,尚待究讨.如董氏分为五期,
其三期四期,即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物,虽有少数可以分为两期,
或可以确知其当属于某一王者,但绝大多数,往往类似混同,不
易分辨,故近姑列为一期.改正订补,俟之将来.
五,每期甲骨,再分以类别,按其性质,序为气象,农产,
祭祀,田猎,征伐,行止,灾祸,杂项等料.⑤
《甲骨学一百年》中就此评价道:"由《宁沪》中的八类到《南北》
① 董作宾主编:《殷墟文字外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56).
②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页73.
③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序》,《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
④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序》,《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
⑤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序》,《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
-1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①中的24类,是对甲骨文内容全面研究的结果……甲骨文著录书的编
排,虽有王襄,郭沫若等人的先例,但先分期再分类著录甲骨,胡厚
宣是第一人."②
除体例,胡先生就内容,形制,文例等等也对此坑甲骨做了初步
研究,在其序言中胡先生言道:"举其特点,……一卷一九七片与双剑
誃殷契骈枝三编附图一为同文,一卷五九七片与殷契摭佚续编二零一
片为同文,俱为一事多卜之例……一卷二一七片二一九片二五零片五
七九片,二卷五六片为毛笔濡朱所书.""由一卷一一九片言‘高且河‘,
知河为祖先之名,由三九七片言‘鹿其南 其北 ‘
知为田猎之一法.由一四八片伐之作,知殷代代伐祭之人恒为
羌,……由一卷四二片五三七片言‘吉用‘,二四零片五三六片言‘大
吉用‘,二七八片言‘大吉用‘,二四六片五八零片言‘不用‘,五八
一片言‘不用‘可证用为行用,殷人之占,因大吉而施行…… "等
等.
后对此批甲骨给予关注并有相关研究的当以郭若愚先生为代表.
《殷契拾掇初编》在编排上均"由我自己手拓(孔德研究所两片取自
旧拓本),按了获得的先后顺序编排起来的,每一宗都经过分期分类,
每一片都注明甲(龟腹甲),背甲(龟背甲)或骨(牛胛骨),说明骨
版的‘正‘或‘反‘,文字是书写或涂朱,可以拼合的都拼合起来."
当给后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便利.
郭先生在后来一直未间断对这批甲骨的关注和研究,在《殷契拾
掇二编·自序》中,他介绍道:"上海解放以来,旧书坊印行了好些甲
骨材料的摹本,我随便把手头的拓本和印行的摹本比较了一下,发现
的情况是:
"一,拓本原有文字,而摹本夺去的:
《拾掇》418‘甲午贞告画其步于且丁‘摹本脱‘于且丁‘三字.
《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以下简称《宁沪》——卷一·347(注释
2:此片与上部一片是我代为拼合的,我曾据摹本原稿代为拼合若干片,
即《宁沪》卷一·89,105,115,160,197,290,308,347,409等
各片.此事摹本序文中并未说明,大概是遗忘了.)
① 胡厚宣:《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来熏阁书店,1951).
②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页73.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11-
《拾掇》448‘己巳卜王步宦‘ 摹本作‘‘,脱去七字.
(《宁沪》卷一·349)
……本编159 左下方卜辞五条‘己巳卜雨允雨 己巳卜庚雨 己
巳卜辛雨 己巳卜壬雨 己巳卜癸雨‘摹本脱去‘己巳卜庚雨‘卜辞
一条.(《宁沪》卷一·110)
……
二,拓本完整,而摹本失去一部分的:
《拾掇》442 摹本失去左上辞残‘戊……‘一部.(《宁沪》卷
一·213)
……
三,拓本完整,摹本失去一部,而文字又脱去的:
《拾掇》443 ‘甲寅卜晵 不雨‘摹本脱去‘卜‘字,上部失去
‘不雨‘一部.(《宁沪》卷一·7)
四,摹本描摹错讹的:
《拾掇》184 ‘卜其且乙,南庚,象家‘ 摹本‘象甲‘讹作
‘王‘.(《宁沪》卷一·184)(注释3:摹本与拓片字形上稍有出入
的甚多,唯此条错误最严重.)不过,经观察,此处,《拾掇》184应
为《宁沪》之误.《拾掇》184为一上海市立博物馆藏龟甲,与《宁沪》
卷一·184显非一版,且《宁沪》卷一·184对应《拾掇》387,两者
为一版甲骨,现藏于北图,故此说明.
五,拓本完整,摹本并未缀合,分散为若干片的:……."①
此部分郭先生经过整理,共拼合有甲骨二十一版,分别将《拾掇》
编号和《宁沪》对应编号一一列出,除去四版稍有遗漏之外,另外十
六版均与《合集》一致,按郭先生言:"以上仅是就我手头的拓本比较
了一下,大部分摹本我无法校勘了,……"不过,读者确实可以就此
"接触到真正的材料".
与郭先生同时,陈梦家先生也对此材料作了一定的工作,在其为
《殷契拾掇》②所作序中介绍到:"我曾以拓本请曾毅公拼合了二十多
块,后来和他并罗福颐,马汉麟先生据实物校核,则拓本可合的于原
物未必相合,原物在地下久以裂折的可藉拓本之合而重合.后来我自
己又拼合了一些,此次郭先生又面告我一些可拼合的片子,希望将来
① 郭若愚:《殷契拾掇二编·序言》,《殷契拾掇》,页109-112.
② 郭若愚:《殷契拾掇》.
-1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拓本付印时,可以比较完整.
《拾掇》智厂自藏的甲骨拓本,也是上述这一坑分散出来的.我
曾据《宁沪》卷一《拾掇》(智厂部分)和清华拓本(约四百多片)相
对,直到这一坑所出的大部分在清华,七十多片在智厂处,尚有一小
部分不知何在.清华所藏与智厂所藏的可缀合的至少有下列各片……
《宁沪》347+《拾掇》418
《宁沪》268+《拾掇》422
《宁沪》512+《拾掇》444反
《宁沪》442+《拾掇》397
《宁沪》409+《拾掇》451
除此以外《宁沪》7+36=《拾掇》443,此片今在清华.《宁沪》卷
一第9和第11两片是一骨的两端,都在清华,缺中间一段曾在上海看
到拓本,据说已经出洋去了."①
此后,虽有部分专家学者的工作也涉及到这一部分资料,但真正
对这批甲骨做集中进一步整理的还是《甲骨文合集》的编纂.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是一部集 80 年
代前殷墟甲骨文研究之大成的著作"②,《合集》从 1978 年始至 1982
年,全部13巨册出齐,其资料来源是"分藏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44
个私人藏家和95个机关单位的9万多片,台湾和香港的3万多片以及
日,美,英,加拿大,韩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片,总计15万
片以上甲骨材料的拓本,照片,摹本或著录片"③,从中选出41956片
著录.《合集》还"在前人已经做过的基础上尽量继续加以拼合", " 总
计拼合不下两千余版".这自然包括对此坑甲骨的整理,《合集》收《宁
沪》卷一甲骨575片,并将郭若愚,刘体智等所藏此坑甲骨悉数收录,
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拼合甲骨达106版.
其后,对此批甲骨有直接研究的是台湾的蔡哲茂先生,在其《甲
骨缀合续集》和《甲骨缀合集》④两部著作中,从缀和角度对《合集》
所涉及甲骨作了一系统整理,研究.在对以往缀合作考证,纠误的情
况下,又作了大量新的缀合研究,并提供详细释文和出处.
① 陈梦家:《殷契拾掇初编·序》,郭若愚《殷契拾掇》,页5.
②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页79.
③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
④ 蔡哲茂:《甲骨缀合续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蔡哲茂:《甲骨缀合集》
(台北:乐学书局,1999).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13-
除此,仍有李学勤等诸多先生的工作涉及到这批资料,对这坑甲
骨进行了各个方面和角度的研究.但至今主要保存在清华的这批甲骨
材料的全面的构成情况,包括其时间跨度,所含信息,诸如所涉及祭
祀,战争,方国,世系等,尚需进一步的梳理,而且伴随小屯南地发
掘工作的基本完成以及发掘报告的正式出版,为之提供了一批科学的
可与其他甲骨及地层,遗迹,遗物等比较研究的资料,可以说关于这
一坑甲骨,尚有大量工作可做.
三,著录及缀合
此坑甲骨的最大部分当是收录于胡厚宣先生编著的《战后宁沪新
获甲骨集》卷一中.
《宁沪》卷一共收录有甲骨摹本688片,需注意的是 "甲骨拓本,
有两片为一骨之正反面者."①则正,反均单独编号,故此数量包含有
正反片,并非实际甲骨片数,且未经拼合.
《宁沪》卷一所录甲骨含有正反片者共计有十七版,分别是:1·15,
1·16,1·17 ;1·33,1·34;1·46,1·47;1·57,1·58;1·55,
1·56;1·79,1·80;1·97,1·98;1·110,1·111;1·172,1·173;
1·221,1·222;1·235,1·236;1·309,1·310;1·385,1·568;
1·403,1·659;1·427,1·428;1·481,1·482;1·492,1·493,
1·624.
《甲骨文合集》共整理收录《宁沪》卷一甲骨 575 片,其中含拼
对101版,共计 429版甲骨,其编号及所含甲骨分别为:
1:1 404,1 629,1 656,1 659(正),1 403+(反),合集号
20385(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将之描述为"《拾掇》449 摹本分
为4片(《宁沪》卷一·659,403,404,629)",未见656).
2:1 511,1 542,合集号26891.
3:1 509,1 514,合集号26892.
4:1 294,1 487,合集号26980.
5:1 166,1 241,合集号27113.
6:1 195,1 604,1 617,27350合集号27350."(郭若愚先生在
《拾掇二》中将之描述为"《拾掇》386摹本分为3片(《宁沪》卷一·195,
604,617)").
① 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序》,《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
-1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7:1 202,1 203,合集号27386.
8:1 140,1 206,合集号27417.
9:1 213,1 268,合集号27615.
10:1 114,+合集27658,合集号27656①.
11:1 650,1 655,合集号27787.
12:1 441,1 442,合集号28086.
13:1 16(正)+1 15(反),1 17(反),合集号28099正,反.
14:1 115,1 252,1 275,1 342,合集号 28180(郭若愚先生
在《拾掇二》中将之描述为"《拾掇》385 摹本分为 3 片(《宁沪》卷
一·115,275,342)",未收入272).
15:1 126,1 642,1 669,合集号28254.
16:1 122,1 614,合集号28268.
17:1 385+(正)1 568+(反),1 567(正),合集号:28337正,
反.
18:1 351,1 548,合集号:28456.
19:1 372,1 538,合集号:28497.
20:1 102,1 350,合集号:28521.
21:1 541,1 607,合集号:28805.
22:1 400,1 539,合集号:28864.
23:1 103,1 376,合集号:28902(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04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103,376)").
24:1 411,1 412,合集号:28905(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03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411,412)").
25:1 4,1 43,1 569,1 574,1 612,合集号:29134.
26:1 418,1 545,合集号:29145.
27:1 357,1 352,1360,1 379,1 536,1 556,1 609,1 657,
1 686,合集号:29239(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将其描述为"《拾
掇》401 摹本分为 8 片(《宁沪》卷一·352,357,360,379,536,
609,657,686)",但未见656).
28:1 364,1 317,合集号:29330.
29:1 384,1 478,合集号:29351.
30:1 279,1 277,1 276,合集号:29474.
31:1 259,1 270,合集号:29593.
① 编号为99号的1·114是与合集27658拼合,而非与《宁沪》所含甲骨拼合.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15-
32:1 338,1 610,合集号:29755.
33:1 32,1 62,合集号:29872.
34:1 22,1 64,1 66,1 71,1 72,1 75,1 540,合集号:30050
(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将之描述为"《拾掇》395摹本分为6片
(《宁沪》卷一·64,66,71,72,75,540)",但未见22和75).
35:1 65,1 615,合集号:30060.
36:1 21,1 68,合集号:30166.
37:1 3,1 52,1 77,合集号:30214.
38:1 516,1 517,合集号:30386.
39:1 73,1 315,合集号:30693.
40:1 167,1 648,合集号:30957(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00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167,648)").
41:1 199,1 234,合集号:31009.
42:1 390,1 537,合集号:31143.
43:1 580,1 189,合集号:31711.
44:1 543,1 560,合集号:31720.
45:1 554,1 667,合集号:31740.
46:1 232,1 288,合集号:32052(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12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232,288)").
47:1 290,1 337,合集号:32202(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388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290,337)").
48:1 663,1 631,合集号:32317.
49:1 143,1 665,合集号:32340.
50:1 150,1 248,合集号:32375.
51:1 157,1 249,1 322,合集号:32394.
52:1 169,1 645,合集号:32436.
53:1 162,1 258,合集号:32446.
54:1 160,1 190,1 223,1 282,1 334,合集号:32453.
55:1 47+(正)1 46+(反),1 57(正)1 58(反),合集号:
32461正:反.
56:1 176,1 304,合集号:32498(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16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176,304)").
57:1 9,1 11,1 13,合集号:32501.
58:1 139,1 305,合集号:32538.
-1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59:1 88,1 480,合集号:32625.
60:1 78,1 93,合集号:32695.
61:1 410,1 439,1 503,合集号:32836.
62:1 497,1 499,1 618,合集号:32849(《拾掇》已拼合).
63:1 165,1 307,1 432,1 576,合集号:32935(郭若愚先生
在《拾掇二》中将之描述为"《拾掇》415 摹本分为 4 片(《宁沪》卷
一·165,307,432,576)").
64:1 496,1 505,1 672,合集号:32967.(郭若愚先生在《拾
掇二》中将之描述为"《拾掇》431摹本分为3片(《宁沪》卷一·496,
505,672)").
65:1 497,1 499,1 618,合集号:32849(郭若愚先生在《拾
掇二》中将之描述为"《拾掇》428摹本分为3片(《宁沪》卷一·497,
499,618)").
66:1 429,1 433,合集号:33020(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之描述为"《拾掇》450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429,433)").
67:1 428+(反)1 427+(正),1 443(反),合集号:33025正:
反.
68:1 142,1 244,1 431,合集号:33043.
69:1 424,1 440,合集号:33120.
70:1 35,1 76,合集号:33291.
71:1 393,1 394,合集号:33362.
72:1 399,1 666,合集号:33404(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45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399,666)").
73:1 105,1 187,1 354,1 475,1 571,1 587,1 639,1 674,
合集号:33430.
74:1 242,1 147,1 149,1 606,合集号:33697.
75:1 38,1 622,1 646,合集号:33795.
76:1 29,1 39,合集号:33796.
77:1 53,1 24,合集号:33861.
78:1 83,1 85,1 616,合集号:33930.
79:1 7,1 36,合集号:33977(《拾掇》已拼合,另陈梦家先生
也注意到此片,在《拾掇·序》中,陈言道"除此以外《宁沪》7+36=
《拾掇》443"①).
① 陈梦家:《殷契拾掇初编·序》,郭若愚《殷契拾掇》,页6.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17-
80:1 631,1 663,合集号:34087.
81:1 37,1 90,合集号:34199.
82:1 238,1 599,合集号:34256(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08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238,599)").
83:1 138,1 271,合集号:34277.
84:1 158,1 215,合集号:34289(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07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158,215)").
85:1 263,1 265,1 266,合集号:34443.
86:1 306,1 619,合集号:34537(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
将其描述为"《拾掇》414摹本分为2片(《宁沪》卷一·306,619)").
87:1 298,1 299,1 664,合集号:34548(郭若愚先生在《拾
掇二》中将其描述为"《拾掇》427摹本分为3片(《宁沪》卷一·298,
299,664)").
88:1 318,1 264,合集号:34645.
89:1 281,1 339,合集号:34665.
90:1 593,1 594,合集号:34712.
91:1 309 +(正)1 310(反),1·436,合集号:34716正:反.
92:1 471,1 472,合集号:34724.
93:1 456,1 458,合集号:34738.
94:1 448,1 460,合集号:34758.
95:1 447,1 452,合集号:34775.
96:1 55(正)1 56(反),1 470(正),合集号:34865正:反
(郭若愚先生在《拾掇二》中将其描述为"《拾掇》439摹本分为3片
(《宁沪》卷一·55,56,470)").
97:1 454,1 459,合集号:35057.
98:1 451,1 465,合集号:35058.
99:1 406,1 581,合集号:35162.
100:1 532,1 634,合集号:35180.
101:1 302,1 531,1 620,合集号:35188.
由上面可知,在《拾掇》中,已由郭若愚先生完全拼合或不完全
拼合的有二十一例,对应《合集》号分别是:28180,27350,32202,
30050,30957,29239,28905,28902,34289,34256,32052,34537,
32935,32498,34548,32849,32967,34865,33404,20385,33020.
其中,28180,30050,29239,20385为不完全拼合,其余均与《合集》
-1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一致.
陈梦家先生在《殷契拾掇初编·序》中言到他曾将清华所藏与智
厂所藏甲骨进行缀合,有以下五例:
《宁沪》347+《拾掇》418
《宁沪》268+《拾掇》422
《宁沪》512+《拾掇》444反
《宁沪》442+《拾掇》397
《宁沪》409+《拾掇》451"①
需要说明的是在《合集》中《宁沪》1 268与《宁沪》1 213拼合,
对应合集号 27615.《宁沪》1 442 与《宁沪》1 441 拼合,对应合集
号28086.而《宁沪》1 213与《拾掇》422,《宁沪》1 441与《拾掇》
397经观察,为同一版甲骨②.
蔡哲茂先生在《甲骨缀合续集》和《甲骨缀合集》两部著作中,
重新缀合此批甲骨三十四例,纠正以往缀合甲骨七例,见附表(四),
(五)③.
上即此坑出土甲骨的大致著录和缀合情况,各涉及著作目录以及
相关片数整理可见文末附表(三).
附表(一):《拾掇一》"智龛自藏甲骨"与《宁沪》,《合集》对应表
合集号
《宁沪》号(含拼合号,非
《宁沪》注出)
对应《拾掇》

原骨拓藏 备注
20385
正,反
1·659(正)1·403(反)
+1·404+1·629+1·656
掇一449正,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26982 1·293 掇一391 北图
27017 1·291 掇一392 北图
27207 1·184 掇一387 北图
27350 1·195+1·604+1·617 掇一386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27367 1·191 掇一419 北图
27462 1·200 掇一389 北图
27615 1·213+1·268 掇一422 清华
① 陈梦家:《殷契拾掇初编·序》,郭若愚《殷契拾掇》,页6.
② 两版甲骨分别见郭若愚《殷契拾掇》页56,页66智龛自藏部分.
③ 《甲骨缀合续集》较《甲骨缀合集》增加了《甲骨文合集补编的对照》,故此
处以《续集》为准整理.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19-
27736 1·498 掇一436 北图
27964 1·398 掇一447 北图
28086 1·441+1·422 掇一397 北图
28180 1·115+1·272+1·275+1·342掇一385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28243 1·123 掇一384 北图
28300 1·386 掇一405 北图
28317 1·391 掇一402 北图
28391 1·388 掇一406 北图
28902 1·103+1·376 掇一404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28905 1·411+1·412 掇一403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29239
1 352+1 357+1360+1
379+1 536+1 556+1 609+1
657+1 686
掇一401 北图
郭若愚已
拼合
29793 1 69 掇一394 北图
30050
1 22+1 64+1 66+1 71+1
72+1 75+1 540
掇一395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0306 1 127 掇一438 北图
30328 1 198 掇一390 北图
30957 1 167+1·648 掇一400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0974 1 308 掇一396 北图
31984 1 135 掇一410 北图
32052 1 232+1 288 掇一412 北图
郭若愚已
拼合
32202 1 290+1 337 掇一388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2295 1 116 掇一421 北图
32305 1 161 掇一417 北图
32498 1 176+1 304 掇一416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2615 1 197 掇一420 北图
32767 1 214 掇一423 北图
32770 1 495+合集32901+屯南134掇一432 北图
32849 1 497+1 499+1 618 掇一428 北图
郭若愚已
拼合
328561 347(正) 掇一418正,清华
-2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正,反 反(不全)
32935 1 165+1 307+1 432+1 576掇一415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2967 1 496+1 505+1 672 掇一431 北图
郭若愚已
拼合
33020 1 429+1 433 掇一450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3045 1 422 掇一437 北图
33047 1 421 掇一425 北图
33105 1 519 掇一452 北图
33166 1 595 掇一435 北图
33223 1 377 掇一446 北图
33399 1 409
掇一 451(不
全)
清华
33404 1 399+1 666 掇一445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3977 1 7+1 36 掇一443 清华
34104 1 153 掇一413 北图
34109 1 155 掇一424 北图
34158 1 349(不全) 掇一448 北图
34198 1 89(不全) 掇一411 清华
34 212 1 136 掇一409 北图
34256 1 238+1 599 掇一408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4289 1 158+1 215 掇一407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34343 1 597+ 掇一430, 北图
34447 1 335 掇一434 北图
34526 1 96 掇一426 北图
34537 1 306+1 619 掇一414 北图
郭若愚已
拼合
34548 1 298+1 299+1 664 掇一427 北图
郭若愚已
拼合
34632 1 312 掇一433 北图
34712 1 593+1 594 掇一429 清华
34717 1 435 掇一441 北图
34724 宁1 471+1 472 掇一398 北师大
34865
正,反
1 55+(正)1 56+(反)+1
470
掇一439 清华
郭若愚已
拼合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21-
附表(二):《拾掇一》"胡厚宣藏"甲骨与《宁沪》,《合集》对应表
合集号 《宁沪》号 《拾掇》号 现藏 备注
10406 2·24 2·25 掇一454 故宫
见《外编》462(正)
463(反)
27180 1·194 掇一457 清华
30374 1 319 掇一459 清华
30447 1 141 掇一455 清华
30827 2 110 掇一458 清华
32302 1 159 掇一461 清华
32308 1 18 掇一462 清华 见《外编》460
32454 1 163 掇一456 清华 见《外编》464
32625 1 88+1 480 掇一463 清华 见《外编》461
33530 1 373 掇一460 清华
附表(三):清华藏小屯所出一坑甲骨缀合收录情况汇总表
著作 收录 缀合 纠正
《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骨集》
688
(含17正反片)
21版
《殷契拾掇》(郭若愚) 72版
《殷契拾掇》(陈梦家) 5版
《甲骨文合集》 429版 100版
《甲骨缀合集》(续集) 34版 7版
附表(四): 《甲骨文缀合续集》就清华藏小屯所出一坑甲骨缀合汇
总表
合集 合补 组号 旧著录号码 组合号码
400
28654+合补 8983(宁
1·383)
462
30560+宁 1·274(攈
2240)
20170 6918 (198)宁1 473 屯南412
27656 9518 (209)宁1 114 27658
27736 10394 宁1 498,掇1 43627740
27740 10394 宁1 500 27736
28035 8982 (10) 宁1 508 26879-26880-26885
28497 宁1 372+宁1 53828905
28905 宁1 411+宁1 41228497
-2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30560 (462)宁1 251 攈2240(宁1·274)
30958 9627 (172)宁1 313 31009
31009 9627 (172)宁1 234+宁1 19930958
32131 宁1 188 33737
32166 宁1 94 34095
32305 (286)宁1 161,掇1 41734368
32375 10432 (215)
宁1 248——宁1
150
34401
32436 宁1 169+宁1 645屯南4276,屯南4287
32454
宁1 163,掇1
456,
京3973,外464
32593
32501
9566,
10659
宁1 11+宁1 13 宁1 9,合补10626
32615 10463甲 (316)掇1 420,宁1 19734060
32767 10471 宁1 214,掇1 42332731
32770 10480 (57) 宁1 495,掇1 43232901,屯南134,32773
32773 (57) 宁1 494 32770,32901,屯南134
32869 宁1 502 宁1 676
33021 宁1 423 屯南4103
33291
部分
(544)
宁1 35,存补
6 259 1
32762部分
33358 宁1 598 宁1 662
33434 宁1 355 33344
33737 宁1 626 32131
33795 (504)
宁1 38+宁1 622
+宁646
中历博136
34344 宁1 211 33434
34368 (286)宁1 177 32305
34498 10661 宁1 301 34499
34665 10299 (424)宁1 281+宁1 33934660
附表(五):《甲骨文缀合续集》就清华藏小屯所出一坑甲骨《合集》
误缀情况整理号码表
合集号 旧著录号 组合号 更正缀合号 备注
30214
宁1 3+宁1 52+1
577+宁1 2
(宁1 3+宁1
577+宁1 2);1 52
折痕不密合.
32453 宁1 160+宁1 折痕不合"又"
清华大学藏安阳小屯所出一坑甲骨概述 -23-
190+1 223+宁 1
282+宁1 334
与"一牢"辞例不
合.
32695 宁1 78+宁1 93
折痕不密合,干支
差太远.
33291
宁 1 35+宁 1 76+
历拓6356
三片皆不可缀,酉
字字体不同,折痕
不密合,见本书
554组.
33430
宁 1 105+宁 1
187+1 354+宁 1
475 宁 1 571+宁 1
587+1 639+宁 1
674
折痕不密合,遥缀
亦可疑,见白玉峥
《简论甲骨文合
集》.
33861 宁1 24+1 53 折痕不密合.
34724 宁1 471+1 472
见攈 2367 折痕不
合,丙申与己亥之
间应有丁酉戊戌.
| 张德良
本文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将"严在上"之"严"释为
"多言"是不恰当的.选取《秦公簋》和《兴钟》中两句语境相同,
表达相似的程序语辞分析,发现"其严"是"祖考"或"文人"的同
位语,故"严"当理解为"英灵"讲,"异"训为"敬",重申了郭沫
若等人的意见.
关键词:"严在上,异在下";《秦公簋》;《兴钟》
金文中常有所谓"严在上,异在下",出现于铭文的末尾,属于祈
祝辞一类.自郭沫若起,至今学者多有研究,意见纷纭,对此有再研
究的必要.为便于分析计,拟列相关铭文如下.
通观与"严在上,异在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铭辞,可以将其简
单分为二类:

《虢叔旅钟》(厉王):"皇考严在上,异在下,,
降旅多福";
《晋侯稣钟》(厉王):"用邵各前文人,前文人其严在上,廙
廙在下,,降余多福";
《逨盘》(宣王):"前文人严在上,廙在下,,
逨降鲁多福".
金文"严在上,异在下"浅析 -25-

《狄钟》(西周晚期):"侃先王,先王其严在帝左右,狄
丕恭,,降余多福无疆";
《士父钟》(西周晚期):"(皇考)其严在上,,
降余鲁多福,唯康佑纯鲁";
《钟(一)》(西周中期偏晚):"弋皇祖考高对尔烈,严在
上,,融绥厚多福,广启身";
《钟》(厉王):"先王其严在上,,降余多福";
《井人钟》(西周晚期):"前文人其严在上,,
降余厚多福无疆";
《梁其钟》(西周晚期):"皇考其严在上,,降
余大鲁福无……"
《叔向父禹簋》(厉王):"(皇考)其严在上,降余多福繁厘,
广启禹身";
《番生簋》(西周晚期):"丕显皇祖考穆穆克慎厥德,严在上,
广启厥孙于下".
对此较早进行研究的是郭沫若先生,他在《周彝中之传统思想考》
一文中认为"死后其灵不灭曰曰严",而且人君,人臣死后都可以配天
帝;又引《释名·释言语》"严,俨也,俨然人惮之",严父,就是神
其父①.徐中舒从之②.此可谓"神灵说",这个见解对后来治中国思想
史,哲学史的学者影响很大.容庚先生在《金文编》中则把金文中"严"
字与传世典籍相联系,他指出,"《诗·六月》‘有严有翼‘,传,威严
也.孽乳为俨.《荀子·正论》‘今子宋子严然而好说‘,注读为俨."③
自容氏指出此点后,后多有从其说.高田忠周转引朱骏声的意见,"《荀
子·正论》‘今子宋子严然而好说‘,注读为俨,非是,假借为俨.《书·无
① 郭沫若:《金文从考》,《郭沫若全集》(科学出版社,2002),考古编第五卷,
页30,31.
② 徐中舒:《金文嘏辞》,《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
1936年3月.
③ 容庚:《金文编》(第四版)(中华书局,1985),页76,77.
-2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逸》‘严恭寅畏‘,马本正作俨"①,这是讲严的用法,意见仍然和容庚
一致.王人聪在一篇专门探讨金文"严在上"的文章中提出了反对意
见,他认为,将"严"字训为灵魂,在训诂上没有证据;他同意容庚
关于"严在上"之"严"即《诗经·六月》"有严有翼"之"严",但
不取容氏训为"威"之说,而采《玉篇》的意见训为"敬","翼"也
是敬,"有严有翼"就是恭恭敬敬的意思."周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死后
都成为神,称之为文神或皇神祖考","严在上"反映了周人对祖先神
的崇拜②,这显然又渊源于郭沫若的意见.
王冠英先生认为"严在上"之"严",就是裘锡圭先生所认为
"譀"的初文,"多言"的意思,"严在上"就是多言在上③.我想这
可能有望文生义之嫌.裘先生将甲骨文中从品从似山(实从人,乃人
之讹)的字与《说文》中的"岩"字比较,认为甲骨文中的字有多言
的意思,进而联系金文"严"的不同写法,认为"严"的本义不是《说
文》所谓的"教命急",引《史记·日者列传》"夫卜者多言夸严以
得人情"和《原本玉篇零卷·言部》"譀"字下引《东观汉记》"虽
夸譀犹令人耳热",认为"‘夸严‘就是‘夸譀‘.这个‘严‘字用
的就是本义"④. 我认为此论恐得其实.但这恰恰不能证明铭文中"严
在上"之"严"为多言祈福之意.譀,《说文·言部》:"诞也."徐
锴《系传》:"诞,大言也."这合于《史记》,《东观汉记》的文意.
裘先生所引《书·召诰》"畏于民碞",俞樾《群经平议》认为其义
同于《诗·将仲子》"畏人之多言".上述文献一认为说大话,一认
为旁生的议论,闲言碎语,皆为贬义,王先生以此来解释子孙向先祖
祈福的铭文,恐有南辕北辙之虞.
周晓陆先生认为,"严"指父辈,"严在上,翼在下",指圣祖考
的神灵在天上翼护着下界世间的子孙们⑤.观铭文除作"严在上"外,
也作"先王其严在上",或者"前文人其严在上",先王,前文人均包
① 高田忠周,转引自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页
718.
② 王人聪:《西周金文"严在上"解——并述周人的祖先神观念》,《考古》1998
年第1期,页73.
③ 王冠英:《再说金文套语"严在上,异在下"》,《中国历史文物》2003 年第 2
期.
④ 裘锡圭:《说"岩""严"》,《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页101.
⑤ 周晓陆:《徕鼎读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页
110.
金文"严在上,异在下"浅析 -27-
括父辈在内的先祖,更何况皇祖考,前文人与"严"连言,若"严"
作父辈讲,语义重复,显属不辞.
从文意来看,"严"作为动词显然不妥.再从语法来讲,把"严"
看成动词也是不当.前面所言,把"严"作为动词来讲很重要的理由
是认为"其"为表示意志的虚词,祈请先祖在上帝左右,为子孙降福.
实际上这一点恰恰不是古人的原意.在古人看来,由于皇祖考能够"克
慎厥德","农臣先王",所以德能配皇天百神,死后被称为前文人,或
者直接称为"神",故能在"帝左右".这在古人看来,是一种"事实",
在他们的信仰中根本不成为问题,因此不必再为先人祈请而多此一举.
此处的"其"作为虚词,起着结构助词的作用,以取消句子间的独立
性,相当于"之".《经传释词》卷五:"其,犹之也……其与之同义,
故其可训之,之亦可训为其",《尚书·康诰》"朕其弟,小子封"是其
例也①.王氏所言甚是,所以在有的铭文中直接省去"其",如《虢叔
旅钟》作"皇考严在上",故"前文人其严在上",即"前文人严在上".
《叔夷钟》"有严成唐,赫赫在帝所"意思与此相同."在帝所"即"在
上","在帝左右";"赫赫",威严也.《诗经·大雅·常武》"赫赫业业,
有严天子",高亨注:"赫赫,威严貌","业业,举止有威仪貌.有,
发语词.严,威严."②"赫赫在帝所"即"严在上"."前文人其严在
上",就是说有文德的祖先威严地在上帝周围.
关于"异在下",王冠英先生引裘锡圭先生的观点,即在卜辞,
金文中,"异"与式,翼可通,遂认为"异在下"即"式在下",式
就是"作法,施法".对于这点,潘玉坤先生在其文章中表示于训诂
上无据.潘氏认为"异"可读为"翼",训为"美","异在下"就
是休美在下③.周晓陆先生亦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趩",又作廙,
翼等,翼护的意思.上述的错误都在于把"异"当作动词来理解.李
学勤师在授课中曾指出,《晋侯稣编钟》作"异异在下",即异字下有
重文符号.这点对解决此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异在这里只能把
它看作副词,作为一种状态来修饰"在下",因此"异在下",或"异
异在下",表示在世间的子孙对祖先和上帝百神尊敬有加,异当训为敬.
① 王引之:《经传释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页52上栏.
②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页466,467.
③ 潘玉坤:《金文"严在上,异在下"与"敬乃夙夜"试解》,《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3年第5期.
-2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陈初生在《金文常用字典》中就直接将"异"训为"敬"①.在金文中,
又可以表达为"异异",如《梁其钟》云"丕显皇祖考穆穆异异,克慎
厥德,农臣先王".经典则写为"翼翼".《诗经·大雅·大明》:"维此
文王,小心翼翼."郑笺:"小心翼翼,恭敬貌."②所以,"异在下"即
是恭敬在下的意思.
从上面的考察来看,金文中所谓的"严在上,异在下",即(前文
人)威严在上,(顺孙)恭敬在下的意思.容庚先生引用《诗经》毛传
的训诂是合乎金文语义的.
① 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修订本)(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页287.
②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页507.
""
| 吴国源
本文结合近来各家关于上博简(五)"竞建内之"篇的讨论,从历
史语言,天文学史两方面证明该篇第 1 号简"日既"特指日全食这一
天文现象;进一步发掘文献指出:"日既"与同简中的"星变"在表述
上有内在联系,合指古代天象灾异;最后证明简文"日既"记载与《春
秋》日食纪事一致,皆为关于鲁僖公十五年夜食的记录,并结合《谷
梁传》庄公十八年关于夜食的论述,进一步证实简文夜食记载的可能
性以及简文对话内容的历史语境:"王者朝日"的救日仪式.依此,提
出该篇第1号简的正确释读.
关键词:"日既";日食;《上博(五)·竞建内之》
《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句值得高度重视.结合各家讨
论,我们想进一步谈谈《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句三个方面
的问题:(1)"日既"句的特定意义及其在历史语言,天文学史两个
方面的证据;(2)"日既"与后文"星变"的联系与互证;(3)由"日
既"句的天文学现象看《上博(五)·竞建内之》所述内容的历史时间
问题,以及1号简释读的相关问题(由时间问题来理解简文性质).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先列出1号简原释文:
……王逐.隰朋与鲍叔牙从.日既,公问二大夫:"日之食
也曷为 "鲍叔牙答曰:"星变."子曰:"为齐【简1】
-3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对于该简的"日既"句,各家的讨论如下.
1.原释文作者陈佩芬先生:
《左传·隐公元年》"既而悔之",杜预注:"既,事毕."①
按:此处解释句意不明,没有指出"日既"句的特定意义,而且
所引例句的"既"为时间副词,依此将"日既"之"既"解释为"事
毕",有误.鲁家亮先生对此已提出相似意见,可从.
2. 季旭升先生:
日食尽为既,见《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注.下文云:"日
之食也."可见"日既"与"日食"有关,当即日食尽.②
按:此说见《汉书·五行志·下之下》颜师古引孟康注.不过,
另外一条材料值得注意,《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颜师古引孟康
注:"昼食为既,夜食为尽"同引孟康之语,而"尽""既"所指有
别.因此,季旭升先生引孟康"日食尽"训"日既",证据犹弱,容
易造成对"日既"理解的不明确.可据《春秋公羊传》卷四桓公三年: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既者何 尽也."《左传·桓
公三年》杜预注:"既,尽也.……食有上下者,行有高下,日光轮存
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皆既者,正相当,而相奄间疏也."
另见杨伯峻注:"既,尽也.日全食也."本文后面的讨论将会看到,
如果对"日既"这种日食现象理解不明确,会影响对全篇史实的理解.
因为属于一般日食还是属于日全食,指日食发生的当时还是日食的结
束,会导致推算史实时间的重大差异,从而影响对简文全篇史实真实
性的判断以及简文性质(指简文属于故事还是历史记录)的理解.
3.鲁家亮先生:
"既"有尽的意思,在古代可以指日全食等天文现象.如《春
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杨伯峻注:"既,
① 陈佩芬:《竞建内之》,《上海博物馆楚竹书五》.
② 季旭升:《上博五刍议(上)》,见武汉大学"简帛网",2006年2月18日.
《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考释 -31-
尽也.日全食也."又王充《论衡·说日》:"其合相当如袭辟者,
日既是也."因此,简文中的"日既"是指日全食,也就是指下文
中公问二大夫时所说的"日之食"一事.①
按:鲁家亮先生对 1 号简"日既"的解释非常准确,尤其是提供
了一条明确有力的语言证据,"日既"本身就是日全食的直接表述!
我们再来看看王充《论衡·说日》中这段完整精彩的表述:
蚀之皆有时,非时为变,及其为变,气自然也.日时晦朔,
月复为之乎 夫日当实满,以亏为变,必谓有蚀之者.山崩地动,
蚀者谁也 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
形也.日月合相袭,月在上,日在下者,不能掩日;日在上,月
在日下,障于日,月光掩日光,故谓之食也.障于月也,若阴云
蔽日月不见矣.其端合者,相食是也;其合相当如袭辟者,日既
是也.
由以上各家讨论,笔者进一步总结两点:
(1)从文献语言角度看,《春秋》记载了三次日全食现象,分别
是:
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宣公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襄公二十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可见,"既"在与日食相关的记载中是有特定用法与意义的.《左
传·桓公三年》杜预注(见前引)更为明确指出此点.王充《论衡·说
日》为简文的"日既"提供了直接的语言证据.因此,《上博(五)·竞
建内之》"日既"句无论在语言用法上还是在特定意义上,当指日全
食无疑.笔者再补充两条重要材料加强文献语言的确凿性.《续汉书·五
行志六》(元初)"六年十二月戊午朔,日有蚀之,几尽,地如昏状"
下刘昭注引《春秋纬》曰:"日蚀既,君行无常,……"《春秋谷梁传
注疏》卷三杨士勋疏:"其日食或尽或不尽者,历家之说,以为交正在
朔,则日食既,前后望月不食."可见,"日有食之,既","日既","日
① 鲁家亮:《读上博楚竹书(五)札记二则》,见"简帛网",2006年2月18日.
-3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蚀既"或"日食既",皆属古代对日全食现象的标准表述,不应该有其
他的歧义.
(2)来自天文学史研究的力证.《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史卷》
指出:"《春秋》日食记录凡注明‘既‘者,其食分均在 9 分以上,
凡注明‘鼓用牲于社‘者,其食分皆为 8 分有余,这些表明其所注明
的‘既‘和‘鼓用牲于社‘是有明确的天文学意义,而且还有必须安
排救日仪式的一种社会约定."①这从天文学的角度提供了"日既"作
为特定术语的科学依据,同时还为讨论全篇简文提供了更多线索,比
如发生日全食,必须安排有救日仪式,这有助于理解后面简文所谈论
的祖先祭事与劝诫等内容.
至于这次日全食时间是否与简文史实一致,我们放在本文第三个
问题中讨论.

下面进一步讨论"日既"与"星变"在古代天文记录上的联系,
以及它们在文献语言上的互证.
首先来看各家关于"星变"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1.陈剑先生将原释文改读作:鲍叔牙答曰:"星弁子曰:为齐."
将"变"隶定为"弁",将星占的天文现象"星变"改读为天文现象
的星占者"星弁子",以此解决简文中"子曰"的释读困难,并认为
星弁子之语未尽②.
2.陈伟先生坚持原释读"星变",并认为星变是指星辰的异象,
一般不包括日食,比如《史记·天官书》云:"日变修德,月变省刑,
星变结和."他推测简文之所以将"日既"与"星变"联系起来,有
两种可能:"一是这里的星泛指所有天体,因而也包括日食在内.二
是在日食同时,有星变发生.《后汉书·五行志》引《春秋纬》曰:
‘日之将蚀,则斗第二星变色,微赤不明,七日而蚀.‘"③
按:陈先生推测的第二种可能性及其引证甚好,可从.不过引证
① 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史卷》(科学出版社,2003),页142.
② 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见"简帛网",
2006年2月18日.
③ 陈伟:《〈竞建内之〉〈鲍叔牙与隰朋之谏〉零识》,见"简帛网",2006 年 2
月22日.
《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考释 -33-
表述有误,应为"《续汉书·五行六》梁刘昭注引《春秋纬》曰……".
此处引证问题参见刘昭《后汉书注补志序》.
3.林志鹏先生的看法与陈剑先生一样,将星占的天文现象"星
变"改读为天文现象的星占者,不过将"变""弁"改释为"使",故
人名由"星弁子"改为"星使子"①.
4. 唐洪志先生同意陈伟先生的意见,并进一步引证《汉书》,《后
汉书》说明典籍中"日食"常和"变"字连言②,比如:
《汉书·杨敞传》:"会有日食变,驺马猥佐成上书告恽:
‘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致.‘"
《后汉书·梁冀传》:"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
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鲁哀祸大,天不降谴."李
贤注:"《春秋感精符》曰:‘鲁哀公时,政弥乱绝,不日食.
政乱之类,当致日食之变,而不应者,谴之何益,告之不悟,故
哀公之篇绝无日食之异.‘"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
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为至谴."
按:此证不仅说明"至于辩日食"【简6】之"辩"读为"变",
属于使动用法,即"至于使日食变",而且与 1 号简的内容及其知识
背景可以互证.
与"星变"讨论紧密相连的,就是对原释文"鲍叔牙答曰:‘星
变.‘子曰:‘为齐【简1】兵【简2】‘"的讨论,各家观点如下:
1.鲁家亮将原释文改读作:鲍叔牙答曰:"星变.子曰:‘为齐
【简1】……与【简2】.‘"认为2号简原释文首字"兵"应作"与",
但和1号简"为齐"似乎不能连读,因此1,2简之间存在缺简的可能
比较大③.
2.陈伟先生将原释文改读作:鲍叔牙答曰:"星变,灾曰为齐."
"子","灾"可通假,认为"鲍叔牙的这段话应至此了结.其所云
① 林志鹏:《上博楚竹书〈竞建内之〉重编新解》,见"简帛网",2006年2月
25日.
② 唐洪志:《上博(五)札记(两则)》,见"简帛网",2006年3月7日.
③ 鲁家亮:《读上博楚竹书(五)札记二则》,见"简帛网",2006年2月18日.
-3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或许是引述某种星占书."①
3.林志鹏先生将原释文改读作:鲍叔牙答曰:"星使子曰〔3〕:
为齐【简1】与(举)."同意原简序将简1,简2连读,不过他认为:
"‘与‘读为举,举可训为动,兴起.‘为齐举‘乃承上而言,谓桓
公应为齐国举善迁过."②
4.刘信芳先生将原释文改读作:鲍叔牙答曰:"星变,子(兹)
曰:为齐与 "将"子"读为"兹(或此)",认为鲍叔牙答语"星
变"是解释日食的原因,"子(兹)曰:为齐与"是推测天象与人事
的联系.他同意鲁家亮先生将"兵"改释"与",不过"与"可读为
"欤",1,2号简可以据此连读③.
综合上述各家讨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1号简原释文"鲍叔牙答曰:‘星变.‘子曰:‘为齐【简
1】‘"的句读确有问题,尤其是"子曰"句语义突兀难懂,在同一简
内无法读通,因此将"子曰为齐"归入鲍叔牙所引用语,已经成为共
识.除此之外,该释文其它问题,各家释读皆难有确凿的证据.大致
有三种类型的见解:一是否定"星变"之说,该读为星占家之名,如
"星使子"或"星弁子".此说证据不足.二是肯定"星变"之说,运
用通假改读"子"为"灾"或"兹(此)"."灾曰"之说推测此处为
星占之书的引述,"兹(此)曰"之说则强调此处为经师解经习语.两
说可备参考,但音训所据仅为间接材料,缺乏与简文内容相关的直接
证据.三是维持原释文基本句读,仅将"子曰为齐"归入鲍叔牙所引
用语.此说较为慎重,但由于未能提供详实依据加以解释,故文意依
旧难通.这三种类型的见解绝大多数同意1,2号简连缀释读,这又涉
及2号简首字的隶定问题,限于篇幅和主题,本文不在这里讨论.
笔者认为,相对来说,综合古代天文,星占,分野等知识背景及
其相关文献语言特征来释读较好,这样既能疏通 1 号简文意,也可与
全篇历史语境相融.对此,笔者再稍加论述,详细论证见本文第三部
分(注:文中所举之例虽然多为战国以后之史料,但天文星占,分野
之说在春秋战国之盛已是不争的事实,与史源学之则例并不相违).
① 陈伟:《〈竞建内之〉〈鲍叔牙与隰朋之谏〉零识》,见"简帛网",2006 年 2
月22日.
② 林志鹏:《上博楚竹书〈竞建内之〉重编新解》,见"简帛网",2006年2月
25日.
③ 刘信芳:《上博藏五试解七则》,见"简帛网",2006年3月1日.
《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考释 -35-
《史记·天官书》:"长庚,如一匹布着天."张守节正义:"此星
见,兵起."此为预示灾变之星象,与简文"星变……为齐【简1】,
【简2】兵"表述近似;"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
国."此为预示德福之星象.
《续汉书·天文中》:"牵牛主吴,越,房,心为宋",与简文"星
变……为齐"表述近似,皆有春秋战国以来分野说的背景.
《开元占经》卷九:甘氏曰:"日出至早食时蚀,为齐;食时至昺
中食,为楚;昺中至日中蚀,为周;日中至日昳蚀,为秦;日昳至日
晡蚀,为魏;晡时至日夕蚀,为燕;日夕至日入蚀,为代.皆为不出
三年,当之者国有丧."卷十:河图曰:"日蚀尽者,王位也;不尽者,
大臣位也.近期三月,远期三年."此为日食星占,其中表述结构"某
天象,为某国"与简文表述结构相符.
由以上关于古代日食星占的语言表述结构归纳分析可知,简文所
记有关日食的对话内容是符合历史语言习惯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日食既"或"日既"发生,按古代星占术,常常意味着君王有祸事
或有失德之行,必须举行救日仪式或整顿政事以辟灾祸,大臣们一般
借此劝诫君王政事,如《管子·四时》:"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
则修刑,彗星见则修和,风与日争明则修生,此四者圣王所以免于天
地之诛也."这与《上博(五)·竞建内之》全篇叙述内容相似.同时,
这对理解全篇叙述结构和简文排列有着一定参照作用.综合语言表述
方式,知识背景,叙述内容等方面,在陈伟先生对 1 号简阐释的基础
上,笔者连缀1,2号简释读为:鲍叔牙答曰:"星变,子曰:‘为齐
【简1】,兵【简2】‘"
(2)笔者认为,"日既"与"星变"的联系与互证,对拼联全篇
简文有重要的语义坐标作用."为齐【简1】,与(兵)【简2】"和"星
变"联系起来,语义贯通,而且符合习惯表述.我们注意到,古人描
述日食现象时,常常与星宿结合起来,以标定日食所发生的天空观测
位置,同时藉以比附人间祸事.这种记法在《春秋》经传还没有出现,
但在《汉书》,《后汉书》"五行志"里比比皆是,尤其是从《后汉书》
这种记法成为通例,比如: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鲁昭公)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为时
-3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宿在毕,晋国象也.晋厉公诛四大夫,失众心,以弑死.
高帝三年十月甲戌晦,日有食之,在斗二十度,燕地也.后
二年,燕王臧荼反,诛,立卢绾为燕王,后又反,败.
(高帝三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虚三度,齐地也.
后二年,齐王韩信徙为楚王,明年废为列侯,后又反,诛.
(高后)七年正月己丑晦,日有食之,既,在营室九度,为
宫室中.时高后恶之,曰:"此为我也!"明年应.
《续汉书·五行志六》: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
二十二年五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柳七度,京都宿也.
明帝永平三年八月壬申晦,日有蚀之,在氐二度.氐为宿宫.
是时明帝作北宫.八年十月壬寅晦,日有蚀之,既,在斗十一度.
斗,吴也.广陵于天文属吴.后二年,广陵王荆坐谋反自杀.
永兴二年九月丁卯朔,日有蚀之,在角五度.角,郑宿也.
十一月,泰山盗贼群起,劫杀长吏.泰山于天文属郑.
(3)以上所论存在一个问题:这些例证要么属于战国以后的语言
文献,要么是否属于战国文献还有待商榷,所以我们提出这些古代关
于天文现象的文献表述,也只能是提供某种相似性的比较.因此,本
文第一,二部分由语言文献本身来论述,只能大致认为1号简与2号
简可以相联缀,表述了这样的事件:日全食发生时所处的星宿正好位
于齐国,预示着齐国有兵灾.简文这样描述是符合战国时期一般的天
文知识与信仰.而本文第三部分从历史时间的考证则给我们的这些初
步看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根据.

《上博(五)·竞建内之》叙述了齐桓公与两位大臣隰朋与鲍叔牙
的对话,其中谈到竖刁与易牙为相之事.按《史记·齐太公世家》记
载:
四十一年,……是岁,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问曰:
"群臣谁可相者 "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
《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考释 -37-
何 "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
何 "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如
何 "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
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齐桓公四十一年当为鲁僖公十五年,即公元前645年,按《史记》
管仲,隰朋皆卒于该年,那么《上博(五)·竞建内之》所述桓公与隰
朋与鲍叔牙对话之事,只有可能是同年管仲去世不久而隰朋尚在的数
月之内.按《史记》记载,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竖刁和易牙为
相,也当在同年管仲去世不久而隰朋尚在的数月之间,这与《上博
(五)·竞建内之》所记吻合.依此,简文所述"日既"之事也只能是
同年发生.考诸史实:
《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经:"夏,五月,日有食之."
传:"不书朔与日,官失之也."
《春秋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夜食."
注:庄公十八年传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是以知之.
而简文所记正与此相符,可见同年确有日食发生,简文记载属实.
《春秋》此条日食记载已被现代学者证实①.但此次日食为夜食,
发生于公元前645年5月3日晨3时半,关立言先生对此提出:"令
人不解的是,这次日食既发生于晨 3 时半,中国全境均无从得见,周
人何以得知 他们难道能事先测定 这恐怕不大可能.他们或许是壬
子后第二日即癸丑日晨根据日,月距离去向测定的吧."②古人能否对
日食事先推定测算如此精确,我们尚难确知,但《谷梁传》记录这次
日食为夜食甚确,至少可以说明,依关立言先生所言,古人事后推定
曾发生日食的观测计算能力是不能小视的.关立言先生推测古人事后
补记这条记录是在癸丑日晨根据日,月距离去向测定,是合乎古人天
文算数知识背景的.这一点对我们理解1号简提供了非同小可的线索.
清晨日升月落之际,星象依旧可见,此时依据日,月,星的天空位置
变化,来推算当日凌晨日食之发生,可能性极大.但这种日食发生时
间及其所处星宿位置,必须由专职天象之官方可推定,不是一般人能
① 参见关立言:《春秋日食三十七事考》,《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② 关立言:《春秋日食三十七事考》,《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3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知道的.这种专职天象之官与《周礼·春官》保章氏职相应:
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
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岛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
祥.
注:星谓五星.辰,日月所会.五星有赢缩圜角,日有薄食
晕珥,月有盈亏朓侧匿之变.七者右行列舍,天下祸福变移所在
皆见焉.
疏:上冯相氏掌日月星辰不变依常度者,此官掌日月星辰变
动,与常不同,以见吉凶之事.
我们完全可以想到,当天象官通过观测推算后,将此事报告国君时,
这就不难理解 1 号简的内容了:齐桓公清晨知道有"日既"发生【日
既】,出去行救日之事【公□坴,隰朋与鲍叔牙从】,他问两位大臣
隰朋与鲍叔牙【公问二大夫】:"(夜间)为什么会有日食发生 【日
之食也曷为】"鲍叔牙回答【鲍叔牙答曰】:"(由现在)星辰变化
(位置可知)【星变】.天象官说【子曰】日食时所处星宿位置在齐
【为齐】,(预示)有兵灾【兵】."《谷梁传》庄公十八年关于夜
食的论述给我们这里的推想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传:不言日,不言
朔,夜食也.何以知其夜食也 曰,王者朝日.
注:王制曰:天子玄冕而朝日于东门之外,故日始出而有亏
伤之处,是以知其夜食也.何休曰:"《春秋》不言月食日者,以
其无形,故阙疑.其夜食何缘书乎 "郑君释之曰:"一日一夜合
为一日.今朔日日始出,其食亏伤之处未复,故知此自以夜食.
夜食则亦属前月之晦,故谷梁子不以为疑."
疏:……此鲁事而辄言天子朝日者,言王者朝日,所以显诸
侯朝朔也.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服玄冕,其诸侯则《玉藻》云
"皮弁以听朔于大庙",与天子礼异.其礼虽异,皆早早行事,而
昨夜有亏伤之处尚存,故知夜食也.徐邈云:"夜食则星无光."
张靖《策废疾》云:"立八尺之木,不见其影."
由此看出,简文所记日食与《谷梁传》所记日食是一致的,皆为
《上博(五)·竞建内之》"日既"考释 -39-
夜食,而且《谷梁传》还为我们提供了古人推测出刚刚发生夜食之后
要采取的礼仪背景——"王者朝日",一种救日仪式,有助于我们理解
简文的对话语境.当然,关于古人推测夜食如何可能,学界尚有争议,
笔者倾向于陈遵妫先生的意见,他说到:"我认为春秋时代,天文知识
已经相当丰富,人们所掌握的关于日食的知识,已经相当成熟.《春秋》
日食纪事可能先根据纯经验的周期而试作预测,然后再加上实际看到
的现象,给以检验.比方说,《春秋》日食纪事,有的发生在夜晚,有
的虽有日食而中国看不见,这都说明了大概是根据推算而来的."①上
引关先生的看法也大体如此.
那么,此次日食是否为简文所记的"日既"(日全食)呢 我们
尚无证据,但这对我们理解 1 号简没有太大影响.正如《谷梁传》注
疏所言,夜食对于古人而言,只能靠丰富的观测经验和天象知识在特
定时刻来反推,古人能准确推定测算夜食之发生已属不易,何况夜晚
发生的"日既"(日全食)呢 笔者认为,由于此次日食是靠当日清
晨天象的反推,它是否属于日全食,这已经并不影响对简文真实性的
质疑了.当然,如果此次日食是昼食,那么历史记录的是否日全食的
问题就会真正值得我们去质疑史实问题了.
最后补充一点.原释文简1首字补入"王",似不妥,此据简文语
境和本文上面的讨论补为"公",李学勤先生认为:"可补为‘公□坴‘,
是说齐桓公的行事,故隰朋,鲍叔牙随从."②此说可从,如前文可知
为行救日之事.
有了上述比较可靠的考证,我们对 1 号简后面内容的理解也就迎
刃而解:
公□坴,隰朋与鲍叔牙从.日既,公问二大夫:"日之食也
曷为 "鲍叔牙答曰:"星变.子曰:‘为齐【简1】,兵.【简
2】‘"
①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三册,页870.
② 李学勤:《试释楚简〈鲍叔牙与隰朋之谏〉》,《文物》2006年第9期.

| 陈颖飞*
姜原诞后稷的神话,是研究周族和周文化起源的地点与族属等重
要问题的一个关键,然而历来争议纷纭.鉴于《史记·周本纪》是研
究周代历史的重要史料,本文试图通过将《周本纪》"姜原"与有关姜
原的其他先秦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追溯司马迁写作此部分的源本,进
一步清理姜原诞后稷神话的种种问题.本文的结论是:《周本纪》"姜
原"的主体由《诗经·生民》和《帝系篇》嫁接而成,而《诗经·生
① 本文的"溯源"是指考辨文献的来源,即讨论司马迁取材于哪些文献并如何取
舍而写成《周本纪》"姜原"的.《史记》的取材问题,自司马迁本人开始,到
近代的一些著名学者,多有综合性评述,但具体到《周本纪》的"姜原"部分,
并无专门而详尽的讨论.从《史记》全书来讲,《史记》的取材范围有"不足"
和"极博"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不足"之说,与《汉书·司马迁传》赞语
"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
其后事,迄于天汉"有关,王鸣盛便说:"据班氏述迁所采书只此五,六种.
盖百家淆杂,皆弃不取,此所以为有识"(《蛾术篇·司马迁所援据之书》).此
外,郑樵也说因为"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
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博不足也"(《通志·总序》).但是,司马迁在自序中
就有"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的说法,可见他"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近代很多史学家接受太史公本
人的说法,如顾颉刚的《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和辨伪》,方壮猷的《中国史学
概要》等,而金德建更著《司马迁所见书考》,考辨了大量司马迁见过的书.
我们倾向后一观点,司马迁当时看到的书极多,有很多书已经亡佚,甚至连书
名也不知道,同时,《汉书》所提到的《左传》等五书也是取材中重要的一部
分.《史记》取材问题的评议可参见,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编:《历代名家
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页176-195.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41-
民》和《帝系篇》各自代表的神话系统是相互矛盾的,后世对姜原诞
后稷的神话的各个环节多有争论,主要是因为在先秦文献中有两个不
同的记载,即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神话系统,《周本纪》将两者嫁接,未
能解决矛盾.近代以来,考古学,民俗学等新方法引入与姜原相关的
邰地,后稷的族属等问题,讨论激烈,但是迄今为止,这些材料还不
足以定论,周族与周文化起源的地望和族属等问题尚未解决.
关键词:姜原;《周本纪》;《诗经·生民》;《帝系篇》;姜原诞后
稷;神话系统

关于姜原①,《周本纪》的记载可分为五方面:第一,姜原的两个
身份:有邰氏的女儿,后稷的母亲;第二,姜原的第三个身份:帝喾
元妃;第三,姜原如何诞下后稷:"见巨人迹"而孕;第四,生下后稷
之后,姜原如何处理:弃后稷于隘巷,山林,冰上;第五,如何给后
稷命名:"因名曰弃".这五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在传世的先
秦文献中找到依据或辅证,分别见于《诗经》②,《帝系篇》③,《楚辞》,
① "姜原"的名字来源,近代学者有所讨论.王国维认为"姜原"的名字是周人
对其始妣的追称,指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此周之通制也.上古女无称
姓者,有之惟一姜嫄.姜嫄者,周之妣,而其名出于周人之口者也".田昌五
则认为"姜原当是一个姜姓氏族部落居住之原,……在这个原上居住的姜姓氏
族部落的女子统称姜原".尹盛平引用了这两人的观点,认为"第一代后稷弃
之母不可能留下姓名,其族人早期居住在宝鸡市区一带,后来发展到周原地区,
本为羌人,当是周代得姓为姜,所以周人最称其始祖母时,当是指其姜姓族人
的居地称之为姜原".参见: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中华书局,
1984);田昌五《对周灭商前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估计》,《华夏文明》第二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尹盛平《西周史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页 31."姜原"是否原名,难以考辨,本文不述,但是周人乃至此后的所有文
献都以"姜原"或"姜嫄"这一名字称这位周人的始妣.
② 全祖望,陈乔枞,金德建等人都认为《史记》用的是鲁诗说,金德建有《〈史
记〉所引〈诗经〉是〈鲁诗〉说》一文考证此问题.参见:金德建《司马迁所
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页44.
③ 《世本》和《大戴礼记》都有《帝系篇》,内容相同,仅个别用字有差别,如
《世本》用"生"字,《大戴礼记》用"产"字,本文的"姜原"部分也如此.
由于内容完全相同,《世本》和《大戴礼记》的《帝系篇》可看作是同一个文
-4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国语·鲁语》,列表如下.
本,为便于行文,下文仅称篇名,不特标出书名(表内除外).
周本纪 诗经 帝系篇 楚辞 鲁语
周后稷,名
弃.其母有
邰氏女,曰
姜原.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
姜嫄.……载生
载育,时维后
稷.……即有邰
家室.
《閟宫》:閟宫
有恤,实实枚
枚.赫赫姜
嫄,……是生后
稷.
姜原为帝喾
元妃.
《世本·帝系
篇》:"帝喾卜
其四妃之子,
皆有天下.上
妃有邰氏之
女,曰姜嫄,
而生后稷"
《大戴礼
记·帝系》:
"帝喾卜其
四妃之子,而
皆有天下.上
妃有邰氏之
女也,曰姜
原,氏产后
稷"
《天问》:稷
维元子,帝何
竺之 ①
姜原出野,
见巨人迹,
心忻然说,
欲践之,践
之而身动如
孕者.
履帝武敏②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43-
居期而生
子,以为不
祥,弃之隘
巷,马牛过
者皆辟不
践;徙置之
林中,适会
山林多人,
迁之;而弃
渠中冰上,
飞鸟以其翼
覆荐之.
诞寘之隘巷,牛
羊腓字之.诞寘
之平林,会伐平
林;诞寘之寒
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
呱矣.
投之冰上,鸟
何燠之
姜原以为
神,遂收养
长之.初欲
弃之,因名
曰弃.
夏之兴也,周
弃继之,故祀
以为稷.
上表展示了《周本纪》"姜原"的文本来源.
司马迁作《周本纪》"姜原",最重要的来源是《诗经·生民》.这
有三个原因:1,传世文献中,《诗经·生民》是最早记载姜原其人的;
2,所载姜原生后稷的内容较为详细;3,《诗经》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
地位.故而,《周本纪》"姜原"的第一,三,四这三个方面都与《生
民》相近或相同,尤其是第四个方面:后稷诞生后,姜原将其置于隘
巷,山林,冰上这段的描写,内容完全一致,词句多有雷同.可确定,
司马迁直接用《生民》的材料,改写了这方面内容,方法是通过变更
或增减字词,将西周的古文(《生民》)改写为汉代的现代文(《周本纪》),
如"牛羊腓字之"改为"马牛过者皆辟不践","鸟覆翼之"改为"飞
鸟以其翼覆荐之"等等.这种改写,既是古今字词变化的原故,也是
由于诗歌和散文文体的不同③.
① 《楚辞补注》:"元,大也.帝,谓天帝也.竺,厚也.言后稷之母姜嫄,出见
大人之迹,怪而履之,遂有娠而生后稷.后稷生而仁贤,天帝独何以厚之乎
竺,一作笃.一云帝何竺,鸟何燠,并无‘之‘字."[宋]洪兴祖撰,白化文
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2).
② 鲁诗曰:"武,迹也;敏,姆也."《尔雅·释训》取鲁诗说,训"敏,拇也".
参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页877.
③ 后世文献对前世文献的改写多出于这两种原因,《周本纪》中,此类情况很多,
-4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关于第二个方面,即姜原"为帝喾元妃",很可能出自《帝系篇》,
只不过《世本》和《大戴礼记》的《帝系》都写作"上妃".另外,《楚
辞·天问》虽未提及后稷母亲的身份,可是讲"稷维元子",《周本纪》
中的"元妃"与《天问》中的"元子",可能有所联系①.而《帝系》
的"上妃"便可理解为《周本纪》中的"元妃".
在《周本纪》"姜原"五方面内容中,还有一个方面,先秦文献的
根据似乎并不直接,那就是后稷的名字"弃"的来源.上文提到,《周
本纪》"姜原"主要内容本自《诗经·生民》,但是《生民》中没有提
到后稷的名字叫"弃".那么,先秦文献中有没有叫"弃"的人呢 有,
《左传·襄公二六年》记载了一个:
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共姬之妾取以入,
名之曰弃.长而美.
《左传》里这位名"弃"的,因生下来和常人不同,"赤而毛",便被
弃,并因之名.顾颉刚,杨宽等人以这条材料,以及《毛传》所说的
"欲以显其灵"为证据,认为,"弃"这个名字是"战国时人不明此段
神话意义之后,拘牵《生民》篇文字而创立者耳."他们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左传》中这条记载可能是后稷名字弃的来源;第二,《毛传》
已经指出"置之隘巷",平林,寒冰是为了"以显其灵",而不是因为
想要丢弃他,既然不是为了弃之,当然也就不能因名曰弃了.
"战国时人不明此段神话意义之后,拘牵《生民》篇文字而创立
者耳"的说法恐难成立.因为《国语·鲁语》中展禽论制祀时已经提
到了"周弃":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这条材料中,"弃"是周人始祖,而且"祀以为稷",当是后稷无疑.
此条见于《鲁语》,鲁是周公封地,作为周人后裔的鲁人,追诉自己始
祖的名字,准确性应该很高.当然,《鲁语》的这条材料未必一定是《周
不再专门指出.
① 也许司马迁参考了《天问》,毕竟他对《楚辞》极熟,在《屈原传》中有大段
引用这只是一种推测.从训诂上说,"元"训作"大","元子"是长子,可
能并不都是"元妃"之子.但是,由元子可能会联想到是元妃之子.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45-
本纪》中的源本,可能司马迁还见到了其他现已失传的这类记载,但
这条材料至少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辅证,证明后稷名"弃",并非是战
国人"创立".
以上是从先秦传世文献中寻找《周本纪》"姜原"的文本来源,出
土文献中也有相关材料,仅一条,见于《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二)》
的《子羔》篇"后稷之母"节:
后稷之母,有邰氏之女也;游于玄咎之内,冬见芺,攼而荐
之,乃见人武,履以祈祷,曰:帝之武,尚使是后稷之母也.
这节内容和《周本纪》,《生民》相同的有两点:第一,"后稷之母"是
"有邰氏之女";第二,"后稷之母"是因为踩了"帝"的脚印而生的,
《生民》为"履帝武敏",《周本纪》写作"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
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然而,《子羔》篇"后稷之母"的这节材料里,还有一个内容,《周
本纪》和《生民》里没有:
芺攼游于玄咎之内,冬见,而荐之……
传世文献中关于姜原游某地而生后稷的材料,见于《太平御览》引《春
秋纬·元命包》曰:
姜原游閟宫,其地扶桑,履大人迹而生后稷.①
这里的"閟宫"是否就是简文中的"玄咎",暂搁置不论②,但反映出
先秦时期对姜原生后稷已有多种不同记载.

前文已讨论,《周本纪》"姜原"主要本自《诗经·生民》和《帝
① 安居香山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页593.
② 据此,张富海《上博简〈子羔〉篇"后稷之母"节考释》一文认为,"简文之
‘玄咎‘和‘閟宫‘相关恐怕可能性更大一些".参见"简帛网",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zhangfuhai01.htm.
-4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系篇》的相关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在改写源本内容时,除了
取之还有舍之,舍之的部分便造成差异.由于《帝系篇》只有一条材
料,而且这条材料与《生民》相关,所以,和源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诗经·生民》上.《周本纪》和《诗经·生民》的差异有二:一是姜
原生后稷的背景,二是姜原的配偶问题.
《周本纪》虽然取了《诗经·生民》中姜原是后稷的母亲,践"巨
人迹"而孕,弃后稷于隘巷,山林,冰上这三方面的说法,但是却舍
弃了一个内容:姜原生后稷的背景,即姜原在什么情况下践"巨人迹"
而孕的.据《生民》所载,姜原是在"克禋克祀"时"履帝武敏"的,
而且因为"不康禋祀"才"居然生子"的.也就是说,姜原去参加一
次祭祀活动,上帝接受了这个祭祀,才使她踩在上帝脚印的大拇指上
受孕,之后生下后稷.然而,在《周本纪》中,并没有"禋祀"之说,
而只是简称"出野"二字,为何出野,并没有提.不过,关于这点,
目前只有上文提到的三条材料:1,《生民》:"禋祀",2,上博简:"游
玄咎",3,《春秋纬·元命包》:"游閟宫".尽管这三条材料有差别,
但可能都与祭祀相关①.
《周本纪》还有一点与《生民》不同:《生民》并没有记载姜原的
配偶.既然《生民》没有记载,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无夫而孕,二
是有夫却没有记载.前者是今文三家诗的观点,后者是毛传的看法②.
毛传曰:"后稷之母,配高辛氏帝".高辛氏就是帝喾,换言之,毛传
和《帝系篇》的看法一致,可能是据《帝系篇》的说法来解释《生民》
此诗.若就《生民》的原文而言,无论是第一种可能无夫而孕,还是
第二种可能有夫未载,和《帝系篇》都是矛盾的.前一种,无夫而孕,
与《帝系篇》所载"帝喾""上妃"相左,矛盾显而易见.后一种需稍
加辨析.《帝系篇》曰: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
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简狄,而生契;次妃陈锋氏之女曰
庆都,生帝尧;次妃娵訾氏之女曰常仪,生挚.
① "玄咎"可能就是"閟宫".《诗经·鲁颂》有《閟宫》篇,毛传认为閟宫是姜
嫄的庙,又引孟仲子曰:"是禖宫也".无论閟宫是禖宫还是姜嫄的庙,或者
两者都是,都表明这是祭祀的一个场所.
② 参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页 877;李泰棻:《西周史征》(民国十六年线
装本),卷一,页三.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47-
上段文字中,除了姜原是帝喾的上妃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帝喾四
个妃子的儿子"皆有天下".这四人是如何有天下的呢 据《史记·五
帝本纪》,挚继承了帝喾的位子,"不善,崩";作为弟弟的尧,继了挚
的位子.剩下两位,契和后稷,分别是商人和周人的始祖,这与《礼
记·祭法》相合: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
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
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①
从《帝系篇》和《祭法》的材料看,这是同一个神话传说系统,在这
个系统里,周人和商人是同源的.不仅如此,如果上溯到黄帝,陶唐,
虞舜,夏,商,周都是同源的.这种夏商周一系相承的一元论为《史
记》所采用,影响深远,乃至数千年来深入人心.
但是,《生民》的神话系统不仅不是夏商周一元论的,甚至不是商
周同源的.《生民》传说是周公作,这一点已经无考,但是一定是周人
歌颂先祖的作品.可是,不仅是《生民》这篇,甚至周人自己所记载
的追述先祖的其他传世文献,也没有将商人和周人看作一族.当然,
周人也并没有说自己和夏人同族,但是或者是为了建立政治统治的合
法性等原因,周人尊夏,常把自己看作是夏人的继承者②.换言之,《帝
① 这一段话还见于《国语·鲁语》展禽论制祀中,但略有不同.《鲁语》曰:"故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与《祭
法》所载有两点不同.一是有虞氏,《祭法》:郊喾而宗尧,《鲁语》:郊尧而宗
舜;韦昭解释这种不同是因为"舜在时则宗尧,舜崩而子孙宗舜,故郊尧也."
另一不同是商人之谛,《祭法》谛喾,《鲁语》谛舜,韦昭认为是《鲁语》将喾
字误为舜字.见《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鲁语上》,页 169.笔者
以为,可能不是错字,周人认为商人是谛舜的,那么,商人和周人并非同源.
② 先秦文献中周人和夏人之间的关系,多有涉及,可归为三类:1,称是夏禹的
继承者,如《诗经·閟宫》:"(后稷)奄有下土,缵禹之绪";《逸周书·商誓
解》:"昔在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迹".2,周人自称为"时夏",
"区夏","有夏",如《诗经·时迈》:"我求懿德,厕于时夏";《诗经·思文》:
"思文后稷……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尚书·康诰》:"丕显考文王……
有肇造我区夏";《尚书·君奭》:"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3,周人与夏人相同
的居邑,如《左传·定公四年》:"(唐叔)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4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系篇》的商周同源论,与周人自身的看法不合,和《生民》也是矛盾
的.
再退一步说,如果姜原的丈夫是如此赫赫的帝喾,为什么《生民》
不记载,甚至整个《诗经》都没有帝喾的记载
我们分析,《生民》是周人本族对于始祖诞生的神话体系,而《帝
系篇》则是夏商周三族一源说建构的神话体系,这两个先秦的神话体
系是矛盾的,可能有不同的来源.然而,《周本纪》兼采两说,将两个
原本矛盾的说法嫁接起来了.
这样的嫁接,并没有解决天然的矛盾,后世文献对这一问题聚讼
不止,争论的焦点依旧是姜原是否有夫,后稷是否有父.一方支持《生
民》的说法,认为姜原无夫,后稷无父,是履巨人迹而生,《淮南子·泰
族训》,《郑笺》,《诗经·生民》疏引《河图》,《列子·天瑞篇》,《春
秋繁露·三代改制篇》,《公羊传·宣三年》何注等等持此说.另一方
继承《大戴礼记》和《毛传》的说法,认为姜原是帝喾的元妃,后稷
是帝喾之子,马融,王肃更发展了这一看法,认为后稷是帝喾的遗腹
子①.当然,像《周本纪》那样两者嫁接并存的说法也在《汉书》等文
献中得以承继.
姜原生后稷问题的种种争论,归根到底是因为先秦时已存在两个
神话体系,以《诗经》与《帝系篇》分别为代表,《史记》将两个体系
嫁接在一起,就有了三种观点,而后世文献各宗其一,争论不休.

以上的文本溯源,考辨的是《周本纪》已谈到的问题.除此之外,
关于姜原,还有一个问题是《周本纪》没涉及到,即姜原在周人祭祀
活动中的地位.有两条先秦材料具体谈这一点,一条见于《诗经·鲁
颂》之《閟宫》篇:
閟宫有恤,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
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
关于周人尊夏并以夏人继承者自居这一问题,可参看:李民《周人何以尊夏 》,
《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页322-335;曹书杰:《后
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博士论文,2003,中国期刊网电子版),页68-72.
① 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吉验第九》,页85.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49-
从这条材料看,周人的后人鲁人在"閟宫"祭祀先祖先王时,首先要
祭祀姜原.
那么,姜原在周人祭祀活动的地位如何呢 《周礼·春官宗伯
下·大司乐掌成均》:
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
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
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
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
《大武》,以享先祖.
据毛传"先妣"指姜原."先祖"当指后稷.在这条史料里,姜原的位
置列于天神,地示,四望,山川之后,后稷之前;祭祀所用乐器也是
依次低于天神,地示,四望,山川,而高于后稷.
这两条先秦史料说明,周人祭祀姜原时有特定的仪式,而且整个
祭祀活动的规格非常高,甚至高过后稷,仅次于天神,地示,四望,
山川.姜原在周族中的地位可见.
此条材料没有写入《周本纪》,未必是司马迁没读到,有可能因为
写作的需要,《周本纪》"姜原"以记述的语气写成,但周人祭祀姜原
属于追述性的问题,难以放置在文中.

近百年来,新兴学科不断出现,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
学,神话学等等学科从西方传入中国,带来了新的方法和契机,三代
族源的研究成为最集中讨论的一个问题,周代的族源和先周文化的起
源问题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热点问题.由于姜原是周人的先妣,与周族
和周文化起源密切相关,有关姜原的研究和争论也随之热烈.这些研
究以传世文献为线索,但又不囿于传统的考据法,而是引入了考古学,
人类学,民俗学和神话学等多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姜原进行了新的
研究.这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1,姜原诞后稷神话的细节与含义;2,
邰地所在;3,姜原与周人的族属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
前两个问题是解决后面一个问题的重要因素.
-5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姜原诞后稷神话问题,说法众多.前文已经论述,这归根于先秦
已经有两个不同的姜原诞后稷神话系统,到汉初时,司马迁将这两体
系嫁接,此后,历代学者各宗其是,甚至更行交叉与演绎,于是纷纭
不已.近代以后,学者多根据社会阶段论,认为后稷只知母而不知父
是母系社会的反映.
邰在哪里这个问题,在近代以来,主要有陕西说,晋西南说,山
东说等说法,比姜原诞后稷的讨论更加激烈.陕西说是传统文献的主
流观点,重要的一些文献,如《汉书》,《史记》三家注,《水经注》等
都认为,邰即斄,即今天的陕西武功县①.然而,三十年代初,钱穆作
《周初地理考》,认为"后稷之封邰,公刘之处豳,皆在晋地"②,就
此正式提出晋西说,此说一出,便引发了长期的激烈讨论,至今仍不
断有学者支持并加以补充,堪称目前学术界的强势观点③.至于山东说,
① 持此说的学者有丁山,齐思和,石璋如,徐锡台,张光直,金景芳,詹子庆,
尹盛平,刘起釪,胡谦益,杜正胜,田继周,宋镇豪等.见:丁山《由三代都
邑论其民族文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本,页87-130;齐思和《西
周地理考》,《燕京学报》第30期(1946),页63-106;石璋如《周都遗迹与
彩陶遗存》,《大陆杂志特刊》第1辑下册(1952),页357-380;徐锡台《早
周文化的特点及其渊源的探索》,《文物》1979年第10期,页50-59;张光直
《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页 86;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
海人民出版社,1983),页103;詹子庆《先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页122;尹盛平《先周文化的初步研究》,《文物》1984年第7期;尹盛平《先
周文化与周族的起源》,《华夏文明》第 2 辑(1990);刘起釪《周姬羌与氐羌
的渊源关系》,《华夏文明》第2辑,又载《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胡谦益《浅谈先周文化的分布和先周文化的周都》,《华夏文明》第 2
辑;杜正胜《先周历史的新认识》,《古代社会与国家》(台:允晨文化实业股
份有限公司,1992),页280;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页 276;宋镇豪《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页48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页28.以上参见曹书杰:
《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页45-46.
② 钱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学报》第10期(1931).
③ 持此说的有吕思勉,陈梦家,谭戒甫,邹衡,李仲立,许倬云,王玉哲,李民,
刘起釪,晁福林,王克林,江林昌等人.参见: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2),页115;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页292
-293;谭戒甫《先周族与周族的迁徙及其社会发展》,《文史》第六辑(1979);
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页 342;
李仲立《试论先周文化的渊源》,《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许倬云《西周史》
(三联书店,2001),页 35,45-50;王玉哲《先周最早来源于山西》,《中华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51-
则是近年来由山东籍的学者提出并支持的①,他们不仅认为邰在山东,
甚至认为夏商周都起源于山东②.以上三说虽各有文献,考古,民俗学
上的依据,但是尚无直接而确实的材料证明邰地所在.
关于姜原的族属,大都认为与羌人有关.章炳麟《检论·序种姓》
说:"羌者,姜嫄也."傅斯年《姜原》一文认为姜羌是一词二形,
姜人就是羌人,并说:"姬周当是姜嫄姓的一个支族,或者是更大之
族之两支."③
至于周人的族属是一大难题.说法众多,主要有:1,帝喾的后裔
说;2,戎狄说;3,羌人说;4,夏人支系说等等.以上四说都与姜原
有关.第一种,帝喾的后裔说,主要依据《帝系篇》的姜原诞神话传
文史论丛》1982年第3期;李民《释"尚书"周人尊夏说》,《中国史研究》1982
年第2期,《尚书与古史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页84-98;刘起釪《由
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华夏文明》第1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页 99-109;
王克林《周族,周文化的起源及有关问题》,《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
社,1998),页241;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页
304-308.以上引自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页48-49.
① 景以恩,杨朝明等持此说.景以恩:《齐鲁炎姜族探源》,《管子学刊》1998 年
第4期;景以恩:《先周族源于东方考》,《青海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创刊号;
杨朝明:《先周文化渊源研究管见》,《人文杂志》2001年第4期.
② 景以恩不仅认为周族源于山东,而且认为从黄帝以来的各部族及夏商周都源自
山东,温玉春也论证黄帝时期各部族及夏代起源于山东的文章.景以恩的此类
文章有:《商族源于齐东新探》,《学术月刊》1996年第10期;《重建原始华夏
一元文化系统》,《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跨越疑古思潮重建黄帝世
系》,《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管子学刊》1997
年第3期;《太阳神崇拜与华夏族的起源》,《学术月刊》1998年第7期;《华夏
血缘族团源于东方新探》,《复旦学报》1999年第1期;《齐地炎黄虞夏史迹钩
沉》,《管子学刊》1999年第4期;《夏商周祖同源考》,《齐鲁学刊》2000年第
1期;《〈天问〉中所见地名,人名皆在东方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
第1期;温玉春:《黄帝氏族起于山东考》,《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今山东考》,《管子学刊》1997年第
4期;《黄帝之后封于铸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5期;《夏氏族起
于山东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夏氏族迁至河南的考古学
证明》,《文物春秋》2002年第6期.
③ 章炳麟:《检论》,《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傅斯年:《姜
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1分(1930年5月).参见:童书业《春
秋史》(中华书局,2006).
-5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说系统和《国语·鲁语》"禘喾"的记载①.第二种,戎狄说,徐仲舒
根据《左传》和《国语·晋语》所载晋与白狄的关系证"周人出于白
狄"②,而又有学者补说,氐羌的"氐"和白狄的"狄"相通③.第三
种,羌人说,主要依据是羌与姜嫄的文字学关系,又因为炎帝姜姓,
居姜水流域,支持此说的说者常将羌——姜——周联系起来④.第四种,
夏人支系说,也就是夏周同源说,在文献中,周人常自称夏人,居邑
也多有与夏人相关⑤.这四种说法都是以文献和文字为立论的根据,各
持己见,难有定论.
余 论
综而言之,《周本纪》"姜原"记载的是姜原诞后稷的神话,主体
由《生民》和《帝系篇》嫁接而成,有些具体细节,如诞生的背景,
因何命名为弃,不知所本,但有可印证的文献.后世对姜原诞后稷的
神话的各个环节多有争论,主要是因为先秦本身就有两个姜原诞后稷
的神话系统,故而在先秦文献中有不同记载.此外,先秦文献中还有
一个问题是《周本纪》没有记载的,周人为祭祀姜原,"立姜原之庙,
奏先妣之乐",地位之高甚至超过其子后稷⑥.
从《周本纪》姜原部分看,司马迁改写源本,主要采取了三种方
法:1,直接抄录,有的个别字用今字;2,用其语义,颇有部分字词
相同;3,归纳语义,个别字词相同.
司马迁时期,很多问题已经辨析不清,先秦文献中的记载不一,
① 例如徐旭生就认为:"只有周人禘喾见于《国语·鲁语上》,周氏族从帝喾的氏
族派分出来,大致可靠."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
1985),页92.
② 徐仲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页117.
③ 王克林:《姬周戎狄说》,《人文杂志》1984年第3期.
④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64),页90-91;顾颉刚:《中
国古史述略》,《顾颉刚文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页483;任乃
强:《羌族源流探索》,《民族研究通讯》1980年第1期;刘起釪:《姬姜与氐羌
的渊源关系》,《续古史辨》,页169-171.
⑤ 方述鑫:《姬周族出于土方考》,《西周史论文集》(上)(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页 345-359;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页
279.
⑥ 杨宽据此认为周人是始祖有二,姜原为其中之一,另一个是她儿子后稷.
《周本纪》姜原溯源考 -53-
对这一情况,司马迁往往将不同来源的两个本子嫁接起来,从而两说
并存.这也就是他本人在《史记》中所说的"疑者传疑"①.这种方法,
乍看起来相互矛盾,甚至使原本就有争议的问题更加争议不清,但细
辨之后,便能体会太史公的用心良苦.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文献已经
无法考辨清楚,仅取一说,舍去他说,只能使问题不能更全面展示,
而"疑者传疑"至少能两说并存,或能令读者体查到这种矛盾.
姜原涉及周族与周文化起源这一重要问题,数千年来,争议纷纭,
原因是先秦文献中记载不一,有两个创生神话体系.《周本纪》处理此
问题,也仅能将两个体系嫁接起来.
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等新的学科和方法的引入,周族族属与周
文化起源问题引起了激烈而长期的讨论,在注重考古发现的同时,一
些民俗遗迹也得以重视.然而,这些材料尚不足以平息争论,祠,庙,
墓等民俗材料并不能确立其始源地,毕竟后人迁徙后也能在新居址再
建这些以纪念先祖;而更重要的是,目前考古发掘的先周文化,上限
仅到了商代二里岗上层,距离姜原和后稷时期尚有数百年②,邰地所在
依旧不能确证,周人族属也不能定论.基于目前的材料,周族与周文
化的源头问题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
只能寄希望于新材料的发现.③
① 《史记·三代世表》,《史记会注考证》(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页340.
② 对先周时期的遗迹进行考古学调查始于 1933 年,而近三十年来的考古发掘,
是研究先周文化的大收获时期.1976-1977年,大规模发掘周原,为认识先周
文化创造了基本条件.1979年,邹衡在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论先
周文化》一文,第一次提出先周文化的命名等问题.之后的二十几年,先后发
掘了长武碾子坡,武功郑家坡,扶风刘家墓地,凤翔西村墓地,彬县断泾,扶
风北吕墓地,扶风壹家堡遗址,纸坊头遗址,武功岸底遗址,礼泉朱马嘴遗址,
孙家遗址,长安沣西H18等重要的先周文化遗址和墓葬,但是正如《中国考古
学·两周卷》所指出的,"目前考古学上所能追溯的,……只是相当于商代二
里岗上层".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页28.
③ 尹盛平在《西周史征》中指出:"后稷氏族的时代相当于夏代,其文化遗存虽
然还没有找到,但是已经有了重要线索:千阳望鲁台遗址出土的联裆鬲"等"与
郑家坡类型早商文化较为一致",而早于后者,并因此说"解决郑家坡类型早
商文化的渊源,从而揭开先周族,也就是后稷氏族起源之谜,应该说是有希望
的."引自:尹盛平《西周史征》,页31.尽管有这样的线索,但是周族起源问
题,至今尚无足够的考古证据.
| 李 硕
周幽王宠爱褒姒,引起战乱,造成西周终结,《国语·郑语》和《史
记·周本纪》是直接记载此事的文献.两周之际的这场大变局,未必
是一场简单的后宫争宠引发的动乱,而很有可能是西周王朝的世卿,
诸侯长期矛盾斗争的结果.本文从传世文献出发,尝试对这个问题进
行一些梳理猜测.
"褒姒乱国":西周之变的传统叙述
关于周幽王末年国变,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自《国语·郑语》①,大
意是说周幽王八年时,郑桓公(幽王的叔叔)为王朝司徒,因为看到
王室多故,便向史伯询问自保之计.史伯分析了幽王宠爱褒姒,重用
奸佞虢石父,疏远申后和太子宜臼,必将引起申国,鄫国和西戎的不
满和战乱,并建议他寄孥,贿于虢,郐,伺机反客为主而取之.三年
后史伯的话果然应验.《史记》的《周本纪》和《郑世家》都沿用了
《郑语》,其中宫女遇龙漦生褒姒,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情节,因为被
化入演义小说,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今天我们如果剔除其神话传说因
素,结合《诗经》,《左传》等文献,能寻找出一些有联系的史实因素,
从而对两周之际的政治局势做一些粗线条的描述.
① 韦昭注《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卷十六《郑语》,下册,页
507-525.
试论周幽王国变的原因及影响 -55-
幽王,褒姒一方政治力量
周幽王和得到他宠爱的褒姒,代表了当时得势的一派政治势力.
褒是东方古国,姒姓."国名+姓"是当时各国公族之女的习惯称呼,
特别是在其嫁往的夫家.就像申国是申后的母国一样,褒国也是褒姒
的母国.但作为得到幽王宠幸的后妃,和褒姒利益相联的不仅有其母
国.《诗经·小雅》中的《十月之交》一诗从反对派的立场批评了褒姒
势力①.诗中先列举了日食,地震等天象灾异,然后开始批评作者认定
的一个奸臣集团: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
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 彻我墙屋,田
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
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②
诗中列举的奸佞有:皇父(任职为卿士),番(司徒),家伯(宰),仲
允(膳夫),棸子(内史),蹶(趣马),楀(师氏),再加上"艳妻"
和"亶侯",一共九个人.如果我们确定此诗作于幽王时,"艳妻"就
应如毛公所说为褒姒,这个"九人帮"就是褒姒一党的代表.
在《诗经·大雅》的《云汉》里,描写了当时的一场大旱灾.毛
公,郑玄都认为这是宣王时候的事情,里面也提到了几个不负责任的
王朝官僚:
旱既大甚,散无友纪.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
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昂昊天,云如何里 ③
① 《诗经》中有很多诗是抒发对朝政的忧患之情的,背后可能有王朝政治斗争背
景.但诗序所系时间大多不可靠,我们难以讨论.《十月之交》一首,毛公传
认为是"大夫刺幽王也",郑玄则认为是刺厉王.诗中提到刚发生的一次日食,
经天文学推算,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是周幽王三年的作品.
② 见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页445.
③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页561.
-5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这里没有说名字,只提到了官职:庶正,冢宰,趣马,师氏,膳夫.
其中趣马和膳夫在《十月之交》中提到过,另外的庶正,冢宰,师氏
等也不排除有同官异称的因素,所以《云汉》和《十月之交》攻击的
可能是同一个集团.《云汉》作于宣王时,《十月之交》作于幽王时,
怎么能批评同一群人 其实幽王在位只有十一年时间,而其父宣王在
位四十六年.王朝卿士,诸侯间的矛盾,很可能在宣王统治的中后期
就开始酝酿了,而且幽王也很可能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娶了褒姒,这些
矛盾在宣王末年就开始积累了.
两首诗中都提到了一个"趣马"的官职,按《十月之交》中说,
这位趣马的名字叫"蹶".在《诗经·大雅》的《韩奕》①中,就重点
说到了这位"蹶".毛,郑都认为《韩奕》是宣王时候的诗,写的是一
位韩侯到王室朝见,宣王隆重地对他进行了锡命,然后韩侯又迎娶了
一位"蹶父之子"韩姞:
……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韩侯
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韩侯取妻,汾王之
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蹶父孔武,靡国不到.
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韩姞燕誉.溥彼韩城,燕师所完.
从诗中描写的典礼之隆重来看,这位韩侯入觐,成婚都是当时很显赫
的大事."汾王",郑玄认为就是流亡在外而死的周厉王.这位新娘是
厉王的外孙女或外甥女②.韩国的始封祖是周武王之子,周人同姓不婚,
从新娘称"韩姞",可见这位"蹶父"是姞姓,"韩"指新娘的夫家.
如诗句所说,蹶父是王朝卿士,住在京师,经常到列国公干,顺便选
中了韩侯这个好女婿.韩侯趁进京朝觐的机会,到蹶父家迎娶了新娘:
"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①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页570.
② 王国维撰,黄永年校点:《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页 95:"(宣王)四年,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但《今本竹书纪年》的可
信性很有问题.如果厉王流死才四年,这个话题还很敏感,称扬新娘和厉王的
渊源未必合适.可能是因为《韩奕》中提到新娘是"汾王之甥",而《纪年》
作者觉得厉王的外甥女结婚,不应该距离厉王之死太远,就安排在了四年.但
当时"甥"不一定只指外甥,外甥女,外孙,外孙女也可以称"甥".此条《纪
年》中的人物宣王,蹶父,韩侯全来自《韩奕》,可能是后人根据《韩奕》伪
作.
试论周幽王国变的原因及影响 -57-
政治婚姻不仅需要隆重的仪式典礼,还要有现实的支持,所以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即燕国的军队去为韩国修筑城墙.郑玄和孔
颖达认为"燕"是"安"的意思,朱熹则认为是召公所封的北燕国.
俞正燮《癸巳类稿》认为此燕为姞姓的南燕,故国在今河南省北部:
……则蹶父本燕枝庶,春秋时南燕止称燕也……《诗》言韩
姞"汾王之甥,蹶父之子",则蹶父姞姓,为厉王婿,以燕公族入
为卿士.《诗》言"韩侯迎之,于蹶之里",知蹶父不在燕,久
居周,已有族里,如鲁之樊,蒋,祭在周圻内……(燕师)为韩
筑城,如晋人城杞,亦戚好赴役,燕韩同事也.①
俞正燮的说法已为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当时,姞姓卿士还有一位"尹
氏".《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都人士》,表达了对这位尹氏和她的女
儿的崇敬爱慕之情: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
心苑结.②
郑玄认为:"吉读为姞.尹氏,姞氏,周室婚姻之旧姓也."这里把"吉"
解为"姞"很顺畅,但郑玄和孔颖达没区分姓和氏的不同,认为"谓
之尹吉"是分别赞美尹氏,姞氏两个人.这样解释就错了."尹"是氏,
"姞"是姓,"尹吉"指是尹氏家那位姞姓女子.从《韩奕》,《都人士》
可见西周晚期姞姓卿士在王朝的势力之大.【附记一】
褒姒一方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虢国.《国语》中史伯谈到幽王
的昏乱时说:"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西周有
东,西两个虢国,《左传·僖五年》③中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
他们的始封祖都是王季之子,一个封在今宝鸡为西虢,西周灭亡后东
迁今三门峡;一个是东虢,在荥阳东北,幽王之乱发生后被郑桓公的
儿子武公所灭.我们不知道这个虢石父出自东虢还是西虢,但两个虢
国同出一源,应该都是支持幽王,褒姒的.
① 于石等校点:《俞正燮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5),"韩奕燕师议"条,页
60-62.
②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页493.
③ 本文引用《左传》皆见《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
-5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春秋时周敬王四年(516BC),王子朝和周敬王争夺王位失败,逃
亡楚国,派使者遍告诸侯.《左传·昭二十六年》全文记载了这个"伪"
诰书①,其中追溯幽王之乱时说:"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
用愆其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孔颖达疏引
《汲冢书纪年》云:
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
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
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嫡,故称携王.
可见虢国是褒姒一党的忠实力量,始终站在平王的对立面.但孔颖达
所引汲冢书似乎有些错误,比如当时晋国国君是文侯而非文公.另外,
携王也未必能在位二十一年,因为王子朝诰书原文是先替携王,再迁
东都洛阳,并没有两王长期对峙.【附记二】
东虢国为郑所灭,至今考古发掘未见其遗址,器物.西虢迁三门
峡后的遗址已经发掘,从传世和出土器物看,该虢国与己姓的苏国关
系密切,两国几乎世代联姻②,所以在幽王之乱中,苏可能也是站在虢
一方的.
《郑语》中史伯还列举过两个妘姓的国家——郐和鄢,它们后来
也和虢一样被郑国灭掉了,所以郐和鄢大概也是褒姒,幽王一系的.
关于鄢的史料很少,但能找到一些关于郐国的.我们已经提到了《十
月之交》中的那位"皇父卿士".《诗经·大雅》的《常武》写道: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③
毛,郑认为这首诗作于宣王时期.关于其中的大师(太师)皇父,李
① 时距周王室东迁仅二百五十年左右,子朝本身是王子,又是"奉周之典籍以奔
楚",所以这个诰书可信程度是非常高的.
② 可参见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3),3·48·1,5·36·3,
3·36·1;李学勤先生:《东周与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页
65.
③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页576.
试论周幽王国变的原因及影响 -59-
学勤先生曾推测:
……与周妘器同出一窖的,有函交仲簋及会妘鼎,交仲可能
是周妘的弟兄,会妘之名则说明函氏与妘姓郐国有一定关系,两
者都是周妘母族的器物……函皇父又作仲皇父,其行次为仲,而
据《诗·常武》皇父曾任太师,所以柞钟等铭中的仲太师可能即
指函皇父.①
函皇父与妘姓郐国关系密切,也显示了《十月之交》中的"九人帮"
与郐国的密切关系,他们都是褒姒一党.所以当矛盾升级,战争爆发
时,妘姓的郐,鄢都被郑武公灭掉了②——郑国和晋国都是太子宜臼一
方的(详见下节).
可见,从宣王晚期到幽王之世,以褒姒为代表,形成了一个受幽
王重用的卿士,诸侯集团,其中有皇父,蹶父,膳夫,虢石父等王朝
卿士,也有姞姓的南燕,妘姓的郐,鄢,己姓的苏,姬姓的韩等诸侯
国;这当中自然也应该有褒姒的母国褒国.
申后,宜臼(平王)阵营
和褒姒一方对立的,首先应当是宜臼的母舅申国.申是姜姓国,
周宣王的夫人就娶自申国,周幽王,郑桓公就是宣王的申后所生.宣
王时期,申国很受重视,被改封到汉水流域的谢,成为周人稳定南方
的主力.《诗经·大雅》的《崧高》篇就记载了申侯改封时的盛况,诗
中甫与申并称,因为他们是关系密切的姜姓国家.
大概是申国的势力太大,不好控制,幽王对这个舅国逐渐警惕,
从而开始重用上节提到的诸国,卿士,直至宠爱褒姒,要立褒姒所生
的伯服为太子.对此最不满的自然是申国.《国语·郑语》史伯云:"申,
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幽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
周不守矣";《史记·周本纪》云:"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
① 李学勤:《青铜器与周原遗址》,尹盛平主编:《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北
京:文物出版社,1992),页134.
②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桓公为周司徒,王室将乱,故谋于史伯而寄
帑与贿于虢,会之间.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灭虢."(北京:中华书局,
1962),页1557.又见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页102.
-6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王".《国语》的韦昭注云:"申,姜姓,幽王前后太子宜臼之舅也.
缯,姒姓,申之与国也.西戎亦党於申."
有点奇怪的是,缯国是姒姓,和褒姒所出的褒国同姓,不知为何
加入了申国阵营.孔颖达引的汲冢书为"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
于申",就不提缯国而换成了鲁和许.许和申一样是姜姓国,戎人也有
姜姓之戎(参见《左传》襄公十四年,僖公三十三年),他们能团结到
一起是有渊源的.
和宣,幽王室较早产生裂痕的还有晋国.《国语·晋语》载:"昔
隰叔子违周难,奔于晋."韦昭注云:"隰叔,杜伯之子,宣王杀杜伯,
隰叔避害适晋."①《今本竹书纪年》将其事系于宣王四十三年②.晋国
敢于接纳王室的刑臣之后,和宣,幽王室的矛盾似乎已公开化.杜伯
的儿子隰叔在晋国繁衍多代,就是后来著名的士(范)氏.
幽王之变发生时,晋国为申后一方做了很大贡献.褒姒一方的重
要羽翼韩国,就是被
晋灭掉的③.晋文侯
灭韩国,杀携王,都
为平王立了大功.传
世青铜器有"晋姜
鼎",器主为晋文侯
夫人"晋姜".铭文
称颂晋姜"鲁覃京
师",就是美名扬于
京师【附记三】.这
话来形容一位诸侯
夫人很有些夸张,但
联系晋文侯的作为,
平王对晋姜的礼遇
就容易理解了④. 晋姜鼎铭文
① 韦昭注《国语》,第十四卷,下册,页458.
②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页98.
③ 见《国语·郑语》韦昭注,页523.韦昭所引三君云晋灭韩在幽王时,但韦昭
本人认为在平王时.孔颖达《韩奕》疏在讨论韩国灭亡时间时说:"盖晋文侯
辅平王为方伯之时灭之也."《今本竹书纪年》将其事系在周平王十四年.
④ "晋姜鼎"图及释文见吕大临《考古图》(北京:中华书局,1987),卷一,页
试论周幽王国变的原因及影响 -61-
在幽王之乱没有爆发以前,郑国的立场是很不明朗的.《郑语》中
说郑桓公把人员,财物寄存在虢,郐等国,则当时虢,郐应该和郑国
关系不错;而且申,西戎攻入镐京时郑桓公被杀,史书没说是被哪派
所杀,则郑国(关键是郑桓公)的立场颇难判断.但郑桓公死后,其
子郑武公是坚决站在平王宜臼一方的.他连续灭掉了东虢,郐和鄢,
在东方重新立足,同时也消灭了褒姒伯服一方的忠实力量.所以,直
到四五十年以后,周桓公还对周桓王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左传》隐六年).郑武公的夫人也是娶自申国的申姜①——可见东迁
之初,宜臼系的成员还在有意识地通过婚姻保持密切关系.
平王东迁到《春秋》之初的四十余年间,史料比较缺乏,难以了
解更多详情.但可以推测的是,平王借助晋,郑等国在东方重新立足;
褒姒伯服一系不是被灭亡,就是被逐出权力中心;申,许等姜姓国则
维持了和王室传统的密切关系.《诗经·王风》有一首《扬之水》②,
毛传认为是"刺平王",诗中依次提到戍申,戍甫(吕),戍许,可能
就是东迁之初,王室和诸姜亲密关系的反映.郑玄等认为戍申,甫,
许是防备楚国,其实平王时楚尚未能威胁中原列国,王师戍三国,可
能还是幽王之乱的善后工作.
幽王之乱在春秋时期的余波
幽王和褒姒之乱最终以宜臼一方的胜利告终,对历史影响是很巨
大的.
首先是镐京残破,王室东迁,从此周王权威日降,诸侯势力逐渐
坐大,这是比较宏观的影响.具体到对列国关系的影响,主要有:
不仅东虢亡于郑武公,西虢东迁后,很长时间内也处境尴尬.周
平王在位51年,他死后,桓王即位,一度想重用虢公,受到了郑武公
之子庄公的激烈反对(见《左传》隐三年).晋国自文侯之后,曲沃一
系和绛一系进行了长达六七十年的内战,无暇顾及王室纷争,但曲沃
一系夺嫡不久,晋献公就灭掉了虢国③.
8.《考古图》云此鼎"得于韩城",根据《史记·韩世家》的正义及索隐注,
韩城正是故韩国所封之地.晋姜的母国不详,也有可能是申国所出.
① 《左传》隐元年:"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②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页331.
③ 桓王之后的王室似乎曾数次有意撮合晋,虢.鲁桓公八年"王命虢仲立晋哀侯
-6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和其它盟友相比,虢的"归化"王室还算比较成功,它的老亲家
——苏国就没这么幸运了.《左传》隐十一年(周桓王八年)载:
王取邬,刘,蔿,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
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颓,怀.①
可见到周桓王时,苏国还背着"历史问题"的包袱.不过苏的土地不
是王室掌握中的,桓王实际上是给郑国开了张空头支票,郑国没能力
消化掉这片土地.到晋文公为王室平定王子带之乱,周襄王就又拿苏
的这块土地送了一次人情.《左传》僖二十五年:
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与之阳樊,温,原,欑茅
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从此苏国的土地逐渐落入晋人手中.和苏的下场相似,当年为韩筑城
的南燕国在春秋时也处境尴尬.从《春秋》和《左传》可见,春秋早
期,南燕国已经几乎沦为了卫国的附庸,而且在历次动乱中,几乎都
是站在王室,郑国对立面的:
《左传》隐五年: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
以燕师伐郑.
《春秋》桓十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
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左传》桓十八年: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
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
由此可见一个有趣的现象:春秋早期,南燕国依附于卫国,卫国几乎
处处和郑国作对,对周王室也多有不礼.所以卫国很可能也和褒姒一
系有联系.但史料缺乏,难以深究.
之弟缗于晋";庄公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庄公十八年"虢
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珏,马三匹",但虢还是很快成了
晋献公扩张的牺牲品.
① 苏忿生是苏国在周武王时的始封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苏国这些田中有"向",
而《诗经·十月之交》中有"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试论周幽王国变的原因及影响 -63-
平王东迁大约一百年以后,周王室又发生了惠王和王子颓的争斗.
这时王子颓的重要支持者苏和燕,都是当年褒姒一派的余党(以下引
文都来自《左传》):
庄十九年: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子颓有宠……蒍国,
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秋,五大夫奉子颓
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
冬,立子颓.
庄二十年:春,郑伯和王室,不克.执燕仲父.夏,郑伯遂
以王归,王处于栎.秋,王及郑伯入于邬.遂入成周,取其宝器
而还.
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郑伯闻之,见虢叔,曰:
"寡人闻之,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今王子颓歌舞不倦,乐祸也.
夫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奸王之位,祸孰大焉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盍纳王乎 "虢公曰:"寡人之愿也."
庄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夏,同伐王城.郑伯将王自圉
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
所谓"五大夫"是不堪惠王侵夺才作乱的.但苏,南燕和卫国为什么
追随王子颓呢 大概在他们看来,这次把宝押在王子颓身上,一旦成
功,就能改变王室东迁以来他们长期被排斥被冷落的地位.虢国开始
并未介入,但郑厉公(庄公之子)对这件事情最敏感,马上拉着虢叔
去平乱.
虢国为什么没像卫,燕,苏一样倒向王子颓一方 大概是因为虢
君在桓王以来就比较受重用.另外,这次王室叛乱的五大夫之一的詹
父,在二十多年前和虢君仲有过一段公案.《左传》桓十年:"虢仲谮
其大夫詹父於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虢仲可
能是虢叔的哥哥,因为和詹父的官司没有打赢,只好出奔.虢叔大概
对詹父也不会有什么好感.这可能是虢国没有倒向叛乱者的一个原因.
郑厉公的一席话,也很有逼虢叔表态的意思,因为虢的倒向,这时可
能具有决定意义.
郑虢联手打败了王子颓,使得苏,南燕一派翻身的希望彻底破灭.
自从鲁闵公时狄人灭邢,卫后,南燕国就不再见于史书了①,很可能已
① 《左传》宣三年载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但属于追书,不是鲁宣公时事.
-6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经灭国.卫国有大夫孔氏为姞姓(见《左传》哀十一年),可能和已经
消失的南燕国有一定渊源.
狄人灭卫的十年后,苏也被狄所灭.《春秋》僖十年载:"狄灭温,
温子奔卫."同年《左传》载:"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
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温就
是苏.苏君最后所奔的还是卫国.
幽王之乱对春秋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姒,姞,妘,己等姓的势力
彻底衰败.这几姓的青铜器,现在所见的多是西周时器,春秋时期的
就很少了【附记四】①.春秋时期的列国婚姻中,姬姓之外,多见的是
姜,嬴,妫,芈等姓.
《左传》宣三年,郑国的石癸说:"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
其实他表达的是西周姞姓辉煌时期的一种说法.在《春秋》经传中,
除了南燕国以外,姞姓大夫只有宋国的雍氏,卫国的孔氏,远没有宣,
幽王时期的盛况了.
结 尾
至此,我们已经对幽王时期两派王朝卿士和诸侯的斗争及其影响
作了一个大体的描述.对照《国语》,《史记》的记叙可以看到,文献
对这场动乱的正面记载是很不全面的,而且加入了浓厚的神话叙述和
道德判断色彩.胜利一方的记载总会给对手作一些丑化,这好理解,
但为什么双方阵营的详细组成,斗争的过程都记载很少呢 这可能因
为虽然申,郑,晋,周平王等是胜利一方,但动乱毕竟导致镐京沦亡,
西周东迁,这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光彩的结局,所以对春秋时的诸侯
卿大夫来说,当年那场斗争是一个大家都比较忌讳的话题,最后只有
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妖魔化"的褒姒了事.
另外,幽王时期的派系斗争也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很大程度上应
该是周厉王时期所谓"国人暴动"斗争的延续,可惜史料缺乏,目前
难以有详细了解.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韩巍,目
前正在做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世系排比工作,如果顺利完成,可以展现
一个从西周后半期王朝卿士斗争的基本脉络,宣,幽王之际的斗争来
历也会容易理解.我们期待这项工作能早日完成.在本文酝酿和写作
① 详细统计可参见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附录:女性称谓与金文摘要汇编",页271-380.
试论周幽王国变的原因及影响 -65-
过程中,作者也经常和韩巍讨论辩难.韩巍同学针对文中叙述的不同
意见,也作为"附记"载于文后:
附记一:郑玄《毛诗谱·小大雅谱》孔颖达疏引皇甫谧《帝王世
纪》亦云幽王时"尹氏及祭公导王为非",可作补证.
附记二:携王和平王的长期对峙是可能的.北大考古系冯峰博
士就认为虢季子白盘为携王十二年之器.
附记三:此处京师未必是指周王都.
附记四:但姞姓尹氏仍在东周王朝长期任职.
| 王 铭
"二十四孝"是中国儒家孝道伦理的一个重要宣传工具,其中王
祥"卧冰求鲤"的孝行故事广为流传.但是不管是正史还是诸家《孝
子传》,中国传统历史文献中对王祥事迹的记载都并非"卧冰",而只
是"剖冰"."卧冰"的传说另外来源于《搜神记》,只不过后来被嫁接
到了王祥身上.这一嫁接的工作主要就是由佛教完成的.敦煌文献中
有不少证据证明,正是佛经的变文俗讲活动促使王祥的"卧冰"事迹
最终定型,并使之纳入了"二十四孝"体系,被后来的儒家孝道伦理
所吸收.从王祥"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这一历史叙述的演变,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佛教对于儒家伦理的反哺作用.
关键词:二十四孝;卧冰求鲤;王祥;佛教;变文
"二十四孝"是中国儒家孝道伦理的重要表现方式,但事实上在
历史上首倡"二十四孝"的却可能是在中国本土化了的佛教.佛教在
编纂和宣传推广"二十四孝",吸收,融合并且发展儒家伦理规范这一
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卧冰
求鲤"此一孝行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演变,从个案角度来对佛教在"二
十四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王祥是魏晋之际的人物,是琅琊王氏发迹阶段的重要人物.王祥
留给后世关于他的最著名的事迹,是他事奉后母的至孝之行.《晋书·王
祥传》载: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67-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
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
跃出,持之而归.……其笃孝纯至如此.①
此处我们看到了王祥在天寒冰冻之时为其后母解衣剖冰以求鲤鱼的事
迹②.这样的孝行颇为世人所称道,号为至孝,所以《晋书·王祥传》
"史臣曰"赞叹:"孝为德本,王祥所以当仁."③
但当我们详细阅读上引的王祥求鲤的记载时,我们会发现一个问
题,那就是《晋书》所载其实是王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并没有后世
"二十四孝"广为流传的"卧冰"以求鲤的情节.是"剖冰"还是"卧
冰",两者虽只是一字之差,然而其所反映出的孝行的程度判若天渊.
在天寒冰冻之时为求鱼而"剖冰",这说明了孝子行为的可贵,而一旦
变成了"卧冰",那么孝行就直接升级为一种超越常理的大无畏自我牺
牲精神,以此孝行事亲,人孰不感其德 所以,王祥的孝行事迹的传
述,存在着一个从"剖冰求鱼"到"卧冰求鱼"的历史演变过程.已
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④,但目前对此细致深入的探讨还不多,本文
将尝试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一个思路.
①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三三《王祥传》,页987.
② 史籍提及的王祥孝母事迹主要有四:剖冰求鲤鱼,后母思食黄雀,风雨中守柰
树,后母夜袭,只是其中的"剖冰"一事常被误记为"卧冰",这就是本文所
要考察的主要问题.当然,《晋书》关于王祥"剖冰"的记载可能已是一种讹
传.《初学记》卷七引南齐臧荣绪《晋书》:"(王祥)后母朱氏思生鱼,于时河
水冰坚,祥朝朝冒厉风于涯伺鱼.一朝忽冰开小穴,有双鲤跳出."《太平御览》
卷六八《地部》三三《冰》同.杨勇认为此说更贴近事实.参见杨勇校笺:《世
说新语校笺》(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第一册,页15,[校笺]六.
但这与本文所讨论的主旨关系不大,笔者姑不作考辨.
③ 《晋书》卷三三《王祥传》"史臣曰",页1009.
④ 清代学者对王祥"卧冰"的故事已有疑惑,见[清]焦循《易余龠录》卷二○.
今人的初步探讨主要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卷上之上《德行第一》,页16;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
局,1979),卷十一,页 134-135.历来研究"二十四孝"的学者也对此问题
偶有提及.
-6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一,"卧冰"事迹的史籍来源
那么,王祥的孝行是如何在历史叙述中从"剖冰"被改造为"卧
冰"的呢 其事迹中的"卧冰"之举从何而来 考之正史,《三国志·魏
书·吕虔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语》曰:"祥字休征.性至孝,后母
苛虐,每欲危害祥,祥色养无怠.盛寒之月,后母曰:‘吾思食生鱼.‘
祥脱衣,将剖冰求之.(有)少〔顷〕,坚冰解,下有鱼跃出,因奉以
供,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①裴松之是南朝宋人,时间上离王祥大
约一百年,这是正史中最早的关于王祥求鱼的记载.此段王祥求鱼的
事迹与后来《晋书》所记大抵相同.在东晋干宝( -336)所撰的《搜
神记》中,也有关于王祥求鲤的记载,这当是唐初修纂《晋书》的素
材资源.《搜神记》载:
王祥……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
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②
对比《搜神记》和《晋书》关于王祥求鲤这一孝行的记载,可见两者
完全相同,足见《晋书》此处袭自《搜神记》.《晋书》好怪力乱神之
言,收罗《搜神记》的传说入史不无可能.《搜神记》中关于王祥求鱼
的记载,是后世所有流传的此一记叙的直接来源.
其实《搜神记》所载求鲤的事迹并不光只有王祥,同时还有王延
和楚僚.《搜神记》卷十一记载:
王延,性至孝.继母卜氏,尝盛冬思生鱼,敕延求而不获,
杖之流血.延寻汾叩凌而哭,忽有一鱼,长五尺,跃出冰上,延
取以进母.
楚僚,早失母,事后母至孝,……时十二月冰冻,僚乃仰天
叹泣,脱衣上冰,卧之.有一童子,决僚卧处,冰忽自开,一双
鲤鱼跃出.……此与王祥,王延事同.③
① 《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十八《魏书》十八《吕虔传》裴注引,
页541.
② [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卷十一,汪绍楹校注,页134.
③ 《搜神记》卷十一,页135.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69-
与王祥"剖冰求鲤"事迹相近的是,《搜神记》同时载王延"叩凌",
而楚僚则是"脱衣上冰,卧之".可见,卧冰的事迹实际上是来源于楚
僚求鱼,王祥并未有卧冰之举.而后世文献中时有记载王祥"叩冰"
(或"扣冰")的,其实也正是来源于《搜神记》所载的王延事迹.至
于"卧冰"的主人公楚僚,汪绍楹先生在《搜神记》"楚僚"条下有详
细校注:
按本事见《东观汉记》十一作"樊儵",勾道兴本《搜神记》
演绎此事,作"樊寮"."儵"字已讹,"樊"字尚不误.至《稗海》
本《搜神记》(卷五)乃误为"楚僚".本文条句,大致采自《稗
海》本,观其亦作"楚僚"可见.应删正.①
汪先生之说甚是.关于勾道兴本《搜神记》所载樊寮求鱼的描写,下
文还将详细讨论.不管如何,我们可以知道,"卧冰"求鱼的事迹,就
文献记载上来说,最早是楚僚(樊儵)的传说事迹,与王祥并无关涉.
只是后世将"卧冰"的主人公换成了王祥而已.
由南朝刘义庆撰,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也记载了王祥的求鲤
事迹,仍然只是剖冰而不是卧冰.《世说新语·德行》记载: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晋阳秋》曰:"……母患,
方盛寒水冻,母欲生鱼,祥解衣将剖冰求之,会有处冰小解,鱼
出."……其诚至如此.)②
括号中为南朝梁刘孝标所作的注,其中引用《晋阳秋》以王祥事迹为
"剖冰".余嘉锡先生在注释此条时,对后世"卧冰"之说提出了疑议.
余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王祥此条材料下说:
《后山谈丛》二曰:"世传王祥卧冰求鱼以养母.至今沂水岁
寒冰厚,独祥卧处,阙而不合."焦循《易余龠录》二十曰:"《晋
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水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按解衣者,将用力击开冰冻,冬月衣厚,不便用力也.非必裸至
① 《搜神记》卷十一"楚僚"条汪注,页135.
②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卷上之上《德行第一》"王祥事后母"条,页4.
-7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于赤体,俗传为卧冰,无此事也."
嘉锡案:《初学记》三引师觉《孝子传》曰:"王祥少有德行,
失母,后母憎而谮之,祥孝弥谨.盛寒河冰,网罟不施,母欲得
生鱼.祥解褐扣冰求之.忽冰少开,有双鲤出游,祥垂纶获之而
归.人谓之至孝所致也."其叙事极为明皙,可见祥未尝卧冰.《记
纂渊海》二引《孝子传》曰:"王祥事继母至孝,母疾思食鱼,时
冬月,冰坚不可得.祥解衣卧冰上,少时冰开,双鲤跃出."此所
引《孝子传》,不知何家;卧冰之说,盖始于此.则其传讹,亦已
久矣.①
可见《晋书》引干宝《搜神记》作"剖冰",《初学记》引师觉授《孝
子传》作"扣冰",都不见后来记载王祥"卧冰"的痕迹.余先生这里
很敏锐地指出了后世所传王祥"卧冰"乃是讹传,当是.不过,我们
仍要进一步追究的是,到底这一王祥"卧冰"的讹传是如何产生并被
传播的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搜神记》所记有王祥,王延和楚僚三人
的求鱼事迹,大致相仿,只不过有卧冰之举的是楚僚(樊儵)而非王
祥.如此看来,当是后人为了更加彰显王祥的孝行,而把楚僚(樊儵)
的卧冰事迹移花接木搬到了王祥身上,于是王祥变成了"卧冰求鲤",
而楚僚(樊儵)的名字则渐渐从民间的口耳相传中退隐不彰.那么,
我们需要考究的是,这一"卧冰"事迹的嫁接过程是在何时发生的
二,"王祥卧冰"故事定型的时间区段
上文余嘉锡先生笺疏所案,有唐代类书《初学记》所引师觉(授)
《孝子传》关于王祥的记载②.师觉授是南朝宋人.《孝子传》版本众
多,成书于六朝时期的有十余种,但诸家《孝子传》多已亡佚,其内
容由于《艺文类聚》,《初学记》,《北堂书钞》,《法苑珠林》,《太平御
览》等唐宋类书的收录而部分保存下来③.在目前所保存的诸家《孝子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上之上《德行第一》"王祥"条笺疏,页16.
② 该《孝子传》当为《隋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所称的师觉授《孝
子传》八卷.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卷三三《经籍》二,页976;
《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卷五八《艺文》二,页1480.《初学记》
引称"师觉授"为"师觉",乃是省称.
③ 据传西汉时刘向即有《孝子传》,《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孝子传》有王韶
之,萧广济,郑缉之,师觉授,宋躬等诸家辑录者,《新唐书·艺文志》还补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71-
传》中,未见有王祥"卧冰"的记载,都是记录王祥"剖冰"或其他
孝行事迹①.例如,唐初武德年间所修类书《艺文类聚》卷九引孙盛《杂
语》作王祥"剖冰"②,同书卷二○罗列前代孝子事迹,但未记王祥,
却抄录了南朝宋谢灵运的《孝感赋》,其中有"孟积雪而抽笋,王斲冰
以鲙鲜"的句子③."孟"即指后世"二十四孝"中"泣竹笋生"的孟
宗,"王"应指王祥,后世常以孟宗泣竹,王祥卧冰并举.谢灵运只是
以王祥"斲冰"(亦即"剖冰")入赋,可见那时还未有王祥"卧冰"
之说.《初学记》是唐玄宗时官修的类书,在"叩冰"一条下收录有师
觉授《孝子传》关于王祥扣冰求鱼的记载④,《白孔六帖》卷二五所载
王祥孝感事迹亦为"剖冰而双鲤跃出"⑤,可见直到盛唐时代,人们所
接受的王祥事迹还只是"剖冰"或者"叩(扣)冰",而尚未有王祥"卧
冰"的记载⑥.
上引文中余先生提到的《记纂渊海》,系南宋潘自牧编,明代王嘉
宾补遗,其所引《孝子传》记载王祥"卧冰"⑦,到底是哪家《孝子传》,
充列出了虞盘佐,徐广,梁武帝等家.见《隋书》卷三三《经籍》二,页976;
《新唐书》卷五八《艺文》二,页1480.清人茆泮林所编《古孝子传》道光十
四年刻本,辑有十种《孝子传》古逸书本.关于六朝时期所流行的《孝子传》
的情况,可参见郑阿财:《敦煌孝道文学研究》,《二十四孝探源》(台北:石门
图书公司,1982),页467;赵超:《关于伯奇的古代孝子图画》,《考古与文物》
2004 年第 3 期,页 68;邹清泉:《北魏孝子画像研究》(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硕士论文,2006年5月),页42-45,92-96.
① [唐]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卷三《冬》"叩冰"条注引
师觉《孝子传》,页60;[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卷二六《时序部》一一《冬》上引师觉《孝子传》,页125;卷八六三《饮食部》
二一《炙》引佚名《孝子传》;卷九二二《羽族部》九《黄雀》引萧广泽(当
为"济"之误)《孝子传》;卷九七○《果部》七《柰》引萧广济《孝子传》.
②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卷九《水部》下
《冰》引,页179.
③ 《艺文类聚》卷二十《人部》四《孝》,页374.
④ 《初学记》卷三《冬》"叩冰"条注引师觉《孝子传》,页60.
⑤ [唐]白居易,[宋]孔传:《白孔六帖》卷二五《孝感》正文并注.
⑥ "剖冰"与"叩冰"的不同说法都从《搜神记》而来,一是出自王祥,一是出
自王延,由于两者描述比较接近,因此已经在史册中造成混淆.但相比起"卧
冰",则"剖冰"和"叩冰"在性质上并无太大差异,因此,下文在叙述时将
"剖冰"与"叩冰"当作同一类描述,以便与"卧冰"的叙述进行对比.
⑦ [宋]潘自牧编,[明]王嘉宾补遗:《记纂渊海》卷二《节序部·立冬》引《孝
子传》.该书王祥"卧冰"的记载另见于卷一一《郡县部·江南西路·抚州》"卧
-7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余先生也"不知何家",难以考索,我们无法据以找到王祥"卧冰"一
说在《孝子传》中的准确来源.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只能猜测,大概
是因为南宋时王祥"卧冰"之说已经盛行,《记纂渊海》在抄引《孝子
传》时误将"剖冰"记为"卧冰"①.
这里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余先生所引的《后山谈丛》为北宋
时人陈师道(1053-1102)的著作,当时已经是"世传王祥卧冰求鱼
以养母",陈师道更认为"至今沂水岁寒冰厚,独祥卧处,阙而不合"
②,显然是认为"卧冰"之说确凿可信,并举王祥卧处的阙口至今不合
为证.此事是否陈师道所亲见,尚可存疑,但陈师道及北宋时世人都
深信王祥是"卧冰求鱼",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
国(976-984)年间的大型全国性区域志《太平寰宇记》,即明确记载
了这一有名的"王祥池",位于"(望江)县西南二十里,即(王祥)
卧冰取鱼处也"③.这足以证明,最晚到北宋初年,王祥"卧冰求鱼"
的故事就已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应是"王祥卧冰"故事在社会上
定型流传的时间下限④.
利用考古文物资料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到目前为止,魏晋南北朝
时期以孝道为题材的墓葬壁画中还没有发现描写王祥的故事⑤,而唐代
冰池"条;卷一七《沂州》"玉泉,王祥河"条引《纪胜》.
① 一个例证是《记纂渊海》卷二《冰》即引《晋书·王祥传》作"剖冰".
②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卷二"王祥卧冰
处"条,页16.
③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五《淮南道》三《舒州》"王祥池"条.后来
的地理著作如《方舆胜览》,《行水金鉴》等多有记载,宣称为"王祥卧冰池"
的也不止一处.但《太平寰宇记》卷九二《江南东道》四《常州》"孝感渎"
条所记王祥事迹又作"剖冰",可见北宋初年已存在着两种不同传说的矛盾,
详见下文.
④ 另有两条材料亦可作为旁证.成书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的《太平广记》中
描写唐人李义"少亡其父,养其母甚孝,虽泣笋卧冰,未之过也."见[宋]李昉
等编:《太平广记》卷四三八《畜兽》五《犬》下《李义》.北宋诗人梅尧臣(1002
-1060)有一首描写孝子哀悼其母的诗云:"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 "见[宋]
梅尧臣:《宛陵集》卷一六,《胡夫人挽歌》;又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
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卷二五三《梅尧臣》二二,页3055.
⑤ 甚至在注重"以孝治国"的北魏时期,墓葬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孝子形象,但
却仍然没有王祥的踪迹,见邹清泉:《北魏孝子画像研究》,页92-96.另参见
姚义斌:《六朝画像砖研究》(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博士论文,2004年5月),
页 86-88;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页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73-
尚很少发现有关孝子的图画①,这与宋代以后墓葬中的"二十四孝"图
画大都有"王祥卧冰"形成了鲜明对照②.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王祥"剖
冰"被改编为"卧冰"以前,其孝行影响力远不如后世那么大.而在
北宋时期"王祥卧冰"的事迹就已经确立,并已作为著名的孝行故事
而进入墓室图画之中.下图(图1)是山西壶关南村发现的北宋哲宗
元佑二年(1087)的墓室砖雕,画面上"一男子赤身裸体而卧",很明
显刻的是"王祥卧冰"的故事③.甘肃境内发现的一批宋金时期的墓葬
中也同样有"王祥卧冰"的图画,而且所绘场景十分生动,冰下绘有
两条鲤鱼正活蹦乱跳(图2)④.足见到了宋代之后,"王祥卧冰"的
故事已经深入人心,因此这一故事也就经常出现在表现孝道思想的墓
葬壁画中了.
80-81,页104;臧丽娜:《论南北朝墓室画像砖与画像石的艺术思想》,《山东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页59.
① 太原,西安等地唐墓壁画中发现较多"树下老人"的屏风画,图样相对固定,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汉魏以来流行的孝子故事画在唐代的变体.但在这些可能
的孝子形象中,尚未找到与王祥有关的故事.可参见齐东方:《隋唐考古》(北
京:文物出版社,2002),页108;赵超:《"树下老人"与唐代的屏风式墓中壁
画》,《文物》2003年第2期;赵超:《关于伯奇的古代孝子图画》,《考古与文
物》2004 年第 3 期,页 70;华阳:《山西地区唐墓初探》(长春:吉林大学硕
士论文,2004年4月),页17-18.
② 宋代以后部分墓葬砖雕和壁画中绘有"王祥卧冰"故事的情况,可参见赵超:
《山西壶关南村宋代砖雕墓砖雕题材试析》,《文物》1998 年第 5 期,页 43;
牛加明:《宋代墓室壁画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6月),
页 32-38;魏文斌等:《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③ 王进先,王永根:《山西壶关南村宋代砖雕墓》,《文物》1997年第2期,页52,
54;江玉祥:《宋代墓葬出土的二十四孝图像补释》,《四川文物》2001 年第 4
期,页26,29.
④ 魏文斌,师彦灵,唐晓军:《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7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图1 山西壶关南村宋代砖雕墓第21号砖雕
图2 甘肃宋金墓葬"二十四孝"图画
三,敦煌变文中所见王祥事迹
以上我们大致划定了王祥事迹从"剖冰"到"卧冰"的历史叙事
转变所发生的年代区间,大约是在盛唐之后,宋初以前.这个区间是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75-
否还可以进一步缩小 我们能否对这一历史叙事转变作出更清晰细致
的描述 就笔者所见的有限材料来看,前人研究未能涉及此一问题,
而这一问题事实上相当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
我们在敦煌文书中可以发现解释这一问题的线索.《敦煌变文集》
卷八收录有勾道兴的《搜神记》和《孝子传》(拟题)两卷残本.敦煌
本《搜神记》首题"句(勾)道兴撰",其中详细记载了樊寮卧冰求鲤
的故事,兹略引如下:
昔有樊寮至孝,内亲早亡,继事后母.……寮乃脱衣覆冰之
上,不得鱼,遂赤体卧冰之上.天知至孝,当寮背下,感出鲤鱼
一双.①
敦煌写本《孝子传》(拟题)与史籍所载诸家《孝子传》的关系不
甚明了.其标题原缺,乃校录者据故事内容拟题②.敦煌本《孝子传》
记载了王祥的孝母事迹,但其中并没有提及求鱼一事③.这两种文献一
般认为并不是变文,而只是"包含着变文的原始材料"④,可见两者与
其他敦煌变文在性质上划界分明⑤.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知道勾道兴是
何人,也因为其写本后有残缺而无法判断其成书或抄录年代,但从书
中"田昆仑"等故事的笔法看,是相当口语化的,与变文产生的时间
应相差无几⑥.敦煌本《孝子传》也是一种摘抄加工本,它是根据5个
写卷整理而成的.据《敦煌变文集》该作品校录者王庆菽先生校记,
敦煌所出共有5个卷子,其中三卷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即伯
① 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编:《敦煌变文集》(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57),卷八,勾道兴《搜神记》,页 865.此"樊寮"及世传
干宝《搜神记》"楚僚",都当为"樊儵"之误,辨已见上文汪绍楹先生校注中.
② 《敦煌变文集》卷八,敦煌本《孝子传》(拟题),校记[一],页 910.对于将
该文献篇名拟为《孝子传》,郭在贻先生认为这是校录者的误题,本部分的小
标题应为"孝友".参见郭在贻:《郭在贻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
二卷《敦煌变文集校议》,页511.
③ 《敦煌变文集》卷八,敦煌本《孝子传》,页907.
④ 《敦煌变文集》"叙例",页 1;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台北:文津出版
社,1994),"叙例",页1.
⑤ 伏俊琏:《关于变文体裁的一点探索》,收入伏俊琏《敦煌文学文献丛稿》(北
京:中华书局,2004),页54.
⑥ 薛克翘:《变文六议》,《中华佛学学报》(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第12期(1999),
页69-78.
-7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2621,伯3536,伯3680,两卷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即斯5776,
斯389①.至于其成书年代,至早不过唐明皇世,因书中有开元二十三
年(735年)以后事②.这一点与上文所述《初学记》所引王祥扣冰事
迹一样,应该可以说明直到盛唐之际,"卧冰"的事迹还没有被确定地
转接到王祥身上.王祥"卧冰"之说定型,当在这两种敦煌写本的时
代之后.
敦煌文献中还有几处关于"卧冰"这一孝行的记载,是目前文献
中所见王祥"卧冰"事迹的最早文本叙述.拟题为《父母恩重经讲经
文(二)》的北8672号(河字12号)文书云:"夕阳出入兢兢,此者
是其孝子.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养莫交亏."③由于该变文后面有
缺失,我们无法得知其末是否有记录年代.巴黎伯2418号文书拟题与
之相同的《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末页有"天成二年(927)八月
七日一觉书"④的文字,表明这一变文写于后唐明宗时.河字12号变
文虽不能确定其具体年代,但一般认为应该是属于唐五代的文献.如
上文所述,其中"泣竹"与"卧冰"并举,显然指的是后来"二十四
孝"中的孟宗和王祥.
伯2193号文书变文《目连缘起》则记:"孟宗泣竹,冬日笋生.
王祥卧冰,寒溪鱼跃."⑤这显然更清楚地说明了"泣竹"与"卧冰"
并举,只能指的是孟宗和王祥.该篇变文末页有"界道真本记"五个
字,"界道真"应当指的是三界寺的僧人道真.道真是敦煌地区的著名
僧人,俗姓张,出家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三界寺(斯3147),十九
岁修习《佛名经》(北京图书馆柰字88号).后唐长兴五年(934)为
比丘,编《三界寺藏内经论目录》(敦煌研究院345号).后汉乾佑元
年(948)为三界寺观音院主,重修敦煌莫高窟南大像北一所古窟.三
年,为沙州释门僧政.后周显德三年(956)始授徒施戒(斯347).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任沙州都僧录(斯4915),卒于任.他的作品
在敦煌遗书中保存下来的,有书启文2篇,修功德序1篇,题壁记1
① 《敦煌变文集》卷八,敦煌本《孝子传》(拟题),校记[一],页 910.参见曲
金良:《敦煌写本〈孝子传〉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1998年第2期,页
156-164.
② 薛克翘:《变文六议》,《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页69-78.
③ 《敦煌变文集》卷五,《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二)》,页699.
④ 《敦煌变文集》卷五,《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页694.
⑤ 《敦煌变文集》卷六,《目连缘起》,页712.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77-
篇,诗6首.末题"界道真本记"的伯2193号《目连缘起》则当是其
进行讲唱活动时所用的底本.这就很清楚地说明,王祥"卧冰"之说
在五代宋初时已被融入佛经变文中,在社会民众中广泛宣讲.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追溯到现今最早提到"二十四孝"的文献即
敦煌佛教变文《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该变文中所宣扬的王祥
事迹显然已经被定型为"卧冰":
万代史书歌舜主,千年人口赞王祥.……泣竹笋生名最重,
卧冰鱼跃义难量.①
"千年人口赞王祥"一句,显然是把王祥计入押座文标题所称的"二
十四孝".后世不同版本系统的"二十四孝"所罗列的孝子有所不同,
但无一例外都包括王祥②,在此时已经奠定了王祥孝行的独特地位.但
此句对王祥的具体孝行并没有说明,只是很空泛地褒扬王祥至孝.那
么,我们应该可以断定,后面的"卧冰鱼跃义难量"一句,无疑应作
王祥事迹来看.因此,在圆鉴大师云辩的卒年即后周广顺元年(951)
前后③,王祥从"剖冰"到"卧冰"的传说演变即已宣告完成,"王祥
卧冰"的事迹即已得到确立,并被纳入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框架之
中.敦煌所发现云辩的诗文除《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外,还
有《右街僧录圆鉴大师云辩进十慈悲偈》等④.可见云辩是五代后唐至
后周活跃于洛阳,开封一带的著名俗讲僧,《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少
师佯狂》和《佛祖统纪》卷四十二《法运通塞志》,卷五十二《国朝典
故》记载了他的事迹,他还在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皇帝诞辰曾应
① 《敦煌变文集》卷七,《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页 835.该变文凡存三
卷,原卷斯7,另有甲卷伯3361,乙卷斯3728.对该押座文的分析,可参见赵
超:《"二十四孝"在何时形成(上)》,《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1期,页
53-54.
② 参见大泽显浩:《明代出版文化中的"二十四孝":论孝子形象的建立与发展》,
《明代研究通讯》(台北:中国明代研究学会),第5期(2002年12月),页
11-34,http://www.sinica.edu.tw/~wujs/Osawaspeech.htm.
③ 据《敦煌变文集》校记,斯4472有左街僧录云辩"与缘人遗书",知云辩卒于
广顺元年(951).参见《敦煌变文集》卷七,《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
校记[二],页839.
④ 徐俊认为"右街僧录"当为"左街僧录"之误,参见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
卷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页606按语.该《十慈悲偈》见《敦煌诗
集残卷辑考》,页612-614.
-7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邀赴内殿讲论,直到后晋时都如此.敦煌所发现的云辩的诗文当是从
内地抄写,带到沙州去的①.因此,云辩讲的《二十四孝》的变文,其
意义也就超出了敦煌一地,而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情况②.由此
亦可知敦煌变文对"王祥卧冰"故事叙述应当是从中原传入,并且与
佛教徒的俗讲有直接关系,其故事定型应当在晚唐时期,到五代宋初
即已广泛流行.
结合前述敦煌本《搜神记》和《孝子传》的情况分析,王祥"卧
冰"之说很可能就是佛经变文根据这两种写本改编融合而成的,其被
改造定型的年代应该约在盛唐之后,五代之前.从《父母恩重经讲经
文(二)》的情况来看,晚唐五代时的佛经变文中关于王祥"卧冰"的
叙述显然定型应有一段时间,社会普通民众都已明白"卧冰"指的是
孝子王祥的孝行.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佛经变文对王祥事迹从"剖冰"
到"卧冰"的改造和宣扬,应当发生在晚唐前后.
四,王祥卧冰的后世叙述
虽然晚唐五代时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就已经定型并在社会上
广泛传播,但我们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敦煌变文《故圆鉴大师二十
四孝押座文》出现以后不久,即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成书的《太
平御览》中,仍未把王祥"剖冰"改编为"卧冰"③.《太平御览》是
奉旨编修的百科式类书,其收罗的素材与加工当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
影响.这应该可以认为是官方意识形态的反应不如社会普通民众那么
灵敏,而且受所引史籍材料的制约.从官方的角度来看,正史和各类
其他史籍中对王祥的记载,都只是"剖冰"而不是"卧冰".因而,当
时可能已经在社会底层普遍流行的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在有限
的时间内还没有得到朝廷正统意识形态的认可④.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
六年(1013)成书的官修类书《册府元龟》中,所引录的孝子王祥事
① 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页605-607,608按语.
② 张国刚:《中古佛教戒律与家庭伦理》,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
京:三联书店,2004),页67.
③ 《太平御览》卷二六《时序部》一一《冬》上引师觉《孝子传》作"扣冰",
页125;卷四一一《人事部》五二《孝感》,卷九三六《鳞介部》八《鲤鱼》俱
引《晋书》作"剖冰",页1895,4159.
④ 宋代曾预修《太平御览》的吴淑(947-1002)所撰《事类赋》中同样记王祥
事迹为"剖冰",见《事类赋》卷二九《鳞介部·鱼》"应王祥之剖冰"条并注.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79-
迹就改为"卧冰"了①.
南宋前后一段时期内,在很多文人诗文作品中已普遍将"卧冰"
作为借喻孝子的著名典故运用了②.但同时在一些类书中所引王祥事迹
的文本叙述却主要是"剖冰".例如,在南宋末陈元靓编的《岁时广记》
卷四有"扣冰鱼"条:
《孝子传》:"王祥少有德行,事后母至孝.盛寒冰冻,网罟
不施,母欲得生鱼.祥解褐扣冰求之.忽冰开,有双鲤跃出,祥
获以奉母.时人谓之至孝所致."黄民本后章云:"卧冰泣竹慰母
心."③
此处所引的《孝子传》亦以王祥事迹为"扣冰",与《初学记》所引《孝
子传》同,当是《隋书·经籍志》或《新唐书·艺文志》所载诸家《孝
子传》之一.后面又附引了一句诗:"卧冰泣竹慰母心",可见王祥"卧
冰求鱼"之说已与孟宗"泣竹生笋"相提并论,都被视为事母至孝的
典型.《岁时广记》将两种异说胪列于此,可见关于王祥是否是"卧冰"
求鱼这一问题,在史籍记载与世俗传言两者之间已构成显然的矛盾,
而时人宁愿取"卧冰"之说,并对此孝行津津乐道.宋元时代"剖冰",
"卧冰"两说往往同时并举,比如《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卧冰跃鲤"
条,《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天寒卧冰"条,《氏族大全》"卧冰得
鲤"条下,其所引王祥孝子事迹亦俱为"剖冰"④;相反,南宋末郑思
①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卷七五七《孝
感》.但《册府》所引来源不详.
② 检《四库全书》电子版,有[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四○,《题曾良臣思堂》;
[宋]许纶:《涉斋集》卷二,《次韵题吴无过所藏张无垢难老堂诗轴》;[宋]楼
钥:《攻愧集》卷三六,《父赠大中大夫善应太子少师》;[宋]崔敦礼:《宫教集》
卷一,《苦寒赋》;[宋]喻良能:《香山集》,《吉老手刃凶人为母报仇诗以纪之》;
[宋]袁甫:《蒙斋集》卷一八,《承务郎致仕洪君墓志铭》;[宋]李刘:《四六标
准》卷四○《贺冬》,《贺王提举与权》;[宋]刘克庄:《后村集》卷一四,《杂
咏一百首·王祥》;[宋]徐元杰:《楳野集》卷一二《诗》,《又用韵答何上舍》;
[宋]陈著:《本堂集》卷九三《青词》,《代族侄孙兴六荐母水陆疏》;[宋]方逢
辰:《蛟峰文集》卷六《杂体》,《鸡雏吟》;[宋]魏齐贤,叶棻编:《五百家播
芳大全文粹》卷九九《祭文·考妣》,严仲仁《过房子祭所生母文》等.
③ [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卷四《冬》"扣冰鱼"条.
④ [宋]祝穆编:《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五《人伦部·后母》"卧冰跃鲤"条;[宋]
谢维新编:《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二五《亲属门·继母》"天寒卧冰"条;
-8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肖则为其《王祥剖冰图》配诗:"母病杯羮意未谐,解衣竟欲卧冰开."
①足见文人口耳相传之间,王祥事迹或为"剖冰",或为"卧冰",这些
都表现了史籍记载与世俗传言之间的叙述竞争.这种竞争关系大约到
了元代以后儒家"二十四孝"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孝道伦理之时才有
所缓和.
从敦煌变文《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的情况来看,晚唐五
代佛教的俗讲活动对社会文化影响很大,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从
此深入人心.佛教徒为宣传佛经的需要,广采历代孝子事迹,取"二
十四"之数,形成了"二十四孝"的初步框架.后世儒家的伦理教育
通俗教材的"二十四孝"故事和《二十四孝图》,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般认为,《二十四孝》故事图画在宋代就已经流传,编辑成
书则是在元代②.现存"二十四孝"直接的蓝本,应该是元末人郭居敬
编纂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随着"二十四孝"的观念逐渐被儒家孝
道伦理所接受,王祥卧冰的事迹终于从底层走向了上层,并得到进一
步宣传.后来成型的"二十四孝"故事中记载:
晋王祥……母欲食生鱼.时值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
自裂,双鲤跃出,持归供母.③
并有诗赞云: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④
五,王祥故事改造背后的佛教观念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王祥孝行事迹从"剖冰求鲤"
到"卧冰鱼跃"的演变过程中,晚唐时期的佛教俗讲活动发挥了决定
[元]佚名编:《氏族大全》卷八《王》"卧冰得鲤"条.另李刘《四六标准》卷
四○《贺冬》,《贺王提举与权》一文正文作"卧冰",注文所引亦作"剖冰".
① [宋]郑思肖:《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王祥剖冰图》;[宋]陈思编,[元]陈
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一《图诗》,郑思肖《王祥剖冰图》.
② 张国刚:《中古佛教戒律与家庭伦理》,《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页67,64.
③ 《二十四孝原本》,[清]吕晋昭合辑:《前后孝行录》(道光甲辰(1844)京江
柳书谏堂重刊本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页18.
④ 《二十四孝原本》,《前后孝行录》,页18.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81-
性作用,使得底层社会民众在五代宋初时候已经广泛接受了王祥"卧
冰"之说.正是佛教的这一大力推动,王祥"卧冰求鲤"的事迹被确
定纳入了"二十四孝",并在后来得到儒家孝道伦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
承认和发展.因此这一个个案,首先体现了作为域外文化的佛教在融
入中国传统文化时所采取的本土化策略;同时,还可以反映出佛教在
"二十四孝"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反映出佛教对于中国传统
儒家伦理的反哺作用.事实上,在王祥这一个案中,正是佛教充分挖
掘了中国固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卧冰"事迹悄悄地转接到王祥的
事迹中,使王祥的孝子形象更为突出,更为难能可贵.
这里还存在一个佛教借用中国本土文化因素时的选择性问题,即
为什么佛教要在塑造王祥这一孝子形象时选择"卧冰"的叙述,而不
是各类史籍一直沿用的"剖冰" 这除了为蓄意突出王祥至孝感天的
目的以外,还跟佛教自身的几点观念有关①:
首先这与佛教的不杀生观念有一定关系.佛教孝道观念认为,"而
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②,所以佛教若行孝道,就要遵
守不杀生的戒条③.如果是"剖冰",那么就等于隐含了一个使用锐器
的预设,不管王祥是否没来得及真正实行剖冰的举动(诸家史籍均作
"将剖冰"),也不管冰化后鲤鱼是自己跳出来的还是被王祥捉到的
("双鲤跃出"),使用锐器剖冰以求鱼的欲图多少暗示了孝子为孝而准
备杀生的可能性.以"卧冰"替代"剖冰",则杀意顿消,又加上冰化
"鱼跃",这就变成了双鲤被王祥的至孝之行所感动而主动牺牲,以成
全孝子的孝行.可见佛教在构造"二十四孝"的伦理教诲的同时,也
不动声色地将其不杀生观念贯彻了进去.
其次是佛教对于现世身体的自我牺牲观念.佛教虽然号召人民群
众不杀生,提倡对芸芸众生的博爱,但这似乎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在六
道轮回的宿缘和彼岸极乐的世界中得到拯救和超脱.为了这种拯救和
超脱,牺牲此岸世界中的暂时的自我就是值得的,甚至于在一定意义
上现世的肉身的消灭还是必需的.严冬时脱衣卧冰这一举动就带着强
烈的自我牺牲的隐喻,同佛教故事里的乾陀尸利国王太子投身饿虎,
毗尸王舍身救鸽,须阇提割肉供父母等等这一类事迹的精神相仿.佛
① 对于本文有关佛教思想观念的不成熟的讨论,清华历史系何冰老师多有批评指
正,在此深表感激.
② 《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十四,《梵网经》.
③ 耿敬:《佛教忠孝观的儒家化演变》,《东方论坛》1997年第3期,页1.
-8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教的孝道观也同样带着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
经》中,说到孝子该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时,认为孝子无论如何为父
母而粉身碎骨,自我牺牲,都无法报答父母之恩①.而按照传统儒家的
孝道观念来说,恰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才是"孝之
始也"②,所以应该要"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
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孝矣"③,认为孝子对自我身体的爱护正是为了
不让"父母忧"④,这是尊重和敬爱父母的首要体现.也就是说,儒家
孝道所强调主张的是孝子对父母的精神关怀⑤,而不主张身体上的自我
牺牲.显然,卧冰以求鱼的行为并不符合儒家这一"孝之始也"的标
准,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认为"割股卧冰,伤生有禁"⑥,并规定"凡
人子卧冰刲股者,不在旌表例"⑦,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一考虑.但
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卧冰求鲤"的故事还是顺利进入了体现儒家孝道
的"二十四孝",最终成为世俗伦理的重要内容,这里的原因很大程度
上应归结于佛教对此举的极力宣扬和大力推崇,使之日益深入人心,
成为民间社会所坚持维护和标榜的孝行⑧.佛教的变文俗讲以"润物细
无声"的方式悄悄改造了儒家原来的孝道思想,使"王祥卧冰"的故
事及其包含着的佛教观念成功融入了当时及后世民众的"一般知识,
思想与信仰"之中⑨.后世的儒家孝道伦理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佛
教的极大影响而不自觉,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
①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云:"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
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见《大
正新修大藏经》卷十六.
② 《孝经·开宗明义章》.
③ 《礼记·祭义》.
④ 《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⑤ 罗新慧:《曾子与〈孝经〉——儒家孝道理论的历史变迁》,《史学月刊》1996
年第5期,页7.
⑥ 《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二九六《孝义》一《序言》,页7576;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卷三洪武二十七年九月注.
⑦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卷八宣德元年五月注.
⑧ 民众感情和官方伦理("情"与"理")往往多有参差,互相渗透.郎净关于孝
子董永的故事叙述重心从"葬父"逐渐转向"遇仙"的专题研究就很好地说明
了这一问题.见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5).
⑨ 关于"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提法,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导论",页13.
从"剖冰求鲤"到"卧冰鱼跃" -83-
响时尤其注意.
佛经变文的王祥"卧冰"的叙述改造自中国本土的孝道思想资源,
它能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并在后世最终被儒家孝道伦理所接受,这
从接受者的角度即当时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眼光来看,当然主要是源
于儒家的重孝观念①.佛教是出于夸张的手法来讲述王祥的孝行,但在
普通民众看来这却是至孝,是"义难量"的行为,值得"千年人口赞".
这也正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传统儒家重孝观念对当时社会民众的广泛影
响.后世所流传的强烈体现儒家伦理特点的"二十四孝"对此直接接
收继承,并未嫌其夸大,反而认为卧冰对于王祥这样的孝子来说是理
所当然的举动,不如此反不足以体现其至孝.由此我们可见儒佛两种
思想在中古时期互相融摄,互相激荡,共同作用生成了后世中国文化
中的某些重要因素.
① "二十四孝"中颇多此类今天看来过于夸张的孝子故事,宣扬孝子的行为感天
动地,乃至出现神迹相助,比如大舜孝感动天,董永卖身葬父,郭巨为母埋儿,
孟宗泣竹生笋等.毫无疑问,在这些孝感故事中,中国传统儒家的孝道伦理思
想被发挥到了极致.
| 蒋爱花
在现代社会里,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
社会的柱石之一,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那些因各种原因无
力维持自身生计的弱势群体可以获得必要的生活保障.但这一问题并
非仅仅只存在于现代社会里,古代社会同样须面对此问题,同样存在
着一个需他人提供生活保障的特殊群体,包括因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的
父母,劳动能力较弱的寡妇,尚无劳动能力的孤儿,以及那些奔走于
仕途却未能获得一官半职的士子们(它们的境遇类似于今天的失业
者).在中国古代从宋代开始出现的义庄,族田制度在这一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但制度本身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自有其源流与发展过程,
唐代人处理此问题的某些原则与方法无疑就是宋代的义庄与族田的源
流所在.从墓志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宗族救助的范围还相当狭窄,但是
救助的内容却丰富多彩.
宗族救助的方式
那些无力维持自身生计的弱势群体,得到的抚恤和帮助主要来自
宗族①.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生活孤苦的寡妇,尚无劳动能力的孤
儿,以及那些奔走于仕途却未能获得一官半职之前的士子们,或多或
① 宗族和家族的含义历来是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家庭"或"family"一
词的释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指不同,本文所言宗族是指五服以内的亲属.
唐代的宗族救助——以墓志资料为中心 -85-
少地得到了宗族的帮助.
宗族内部互助的传统在中国古代起源很早,东汉崔寔《四民月令》
云:"三月……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振赡匮乏,务施九
族,自亲者始.""九月……存问九族,故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
彻重,以救其寒.""十月,五谷既登,家储蓄积,乃顺时令,敕丧纪,
同宗有贫寠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宗人,共兴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
正心平敛,毋或逾越,务光自竭,以率不随."①可见,前文反映的是
在宗族长的领导下,宗族内有财力者对贫乏的宗人进行救济.那么唐
代的宗族救助如何呢 这可以从唐代墓志中可以窥见一斑.
尤其是唐后期的墓志较前期包含了更多的生活方面的内容,如言
"全忘笔砚之功,奉命纪述,无所辞让,但直书其事"②,"述平生无
饰词,流连伤怀"③.因此唐代后期墓志保存了大量的唐人生活史料.
本文试从救助的对象,救助方式,救助者和被救助者之间的关系,产
生的效果等方面分析唐代的宗族救助,从这个角度可以透视出唐代个
体家庭的生活实态.
先看这样一方墓志:朔方节度掌书记,殿中侍御史昌黎韩(弇)
君夫人京兆韦氏墓志铭:
贞元三年,吐蕃乞盟,诏朔方节度使即塞上与之盟,……其
年五月,吐蕃不肯盟,殿中君于是遇害,时年三十有五,夫人时
年始十有七矣.有女子一人,其生七月而孤.夫人之母前不幸矣,
夫人以其女归于其父;居数年,其父又不幸.夫人泣血食贫,养
其子有道,自慎于嫌,节行愈高,虽烈丈夫之志不如也.犹有董
氏伯姐继衣食仁之焉.不数年,董氏姐又不幸,夫人于是天下无
所归也.殿中君从父弟愈孝友慈祥,贞元十六年,以其女子归于
陇西李翱,夫人从其女子依于李氏焉.④
我们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宗族救助的信息.其一,出嫁女归养
于本家.韦氏在大她18岁的丈夫身亡之后,抚育孤女,"归于其父".
①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中华书局,1958).
②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大中079,页2309.
③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049,页2285.
④ 《唐代墓志汇编》贞元121,页1925-1926.
-8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其二,伯姐帮恤.韦氏"其父又不幸",得到了伯姐及姐夫董氏"继衣
食"等经济救助.其三,从子婿居.在"董氏姐又不幸"后,韦氏的
处境是"天下无所归托也",丈夫的从父弟韩愈做主,将韦氏的女儿许
配给李翱,于是韦氏又"依于李氏焉".笔者将阅读所及墓志中的有关
宗族救助的内容粗略梳理,可见在救助形式上有如下四种:
一,继子过继
如唐□□□□□□□□□□州司马□□□冯府君墓志铭并序,"乳
弟之子澈,十起恩深,自幼及长,□□在公,乃衰杖,桐亦请继焉"①.
再如,唐故温州刺史清河崔府君墓志铭并序,"府君(崔绍)于湖南府
君为堂犹子也,湖南府君以无子,遂命府君为之后"②.在传统社会里,
男性子孙是赡养父母的主要力量,所谓"养儿为防老"是延续了几千
年的传统.这在唐代情况也是如此,对于那些没有亲生子女的家庭,
把堂犹子过继给伯叔父,无疑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经济上的救济,甚至同居共食
如,大唐故苏州常熟县令孝子太原郭府君墓志铭并序,"公(郭思
谟)之二昆,长曰思诲,易州司马;次曰思训,大理司直,不永介福,
俱已先世,遗孤凡十有三人,或在髫龀,或居襁褓,公抚之育之,出
入腹子,子渐乎义方,女嫔于他族,人不知其诸父.盖孝悌之至也"③.
这是伯父抚养侄子(女)视如己出的典型事例.
再如,"公以相门之孙,郡守之子,家业丰厚,足自赡给,而宗族
弟兄,远近咸至,同居共食,无所间异,不十数岁,荡然靡余,忻忻
然若有所得而不恨也"④.
再如,唐故中散大夫秘书监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
骑常侍东平吕府君墓志铭并序,"□行悉以俸钱,惟恐不至于吁俗……
自公(吕让)志学,以至于宦达,未尝语利,济穷恤孤,虽日散百金
无悔"⑤.
再如,唐故监察御史河南登封县令吴兴沈公墓志,"昔我骨肉同居,
① 《唐代墓志汇编》开成036,页2194.
② 《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19,页2486.
③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36,页1251.
④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085,页2157.
⑤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107,页2333-2334.
唐代的宗族救助——以墓志资料为中心 -87-
少长满座,或去都邑,或在蛮荆,逢岁灾荒,米物翔贵.……再活群
小,重我全家"①.
再如,唐故大理评事赐绯鱼袋范阳卢府君墓志,"兼领诸孤待府君
为命者凡六十人"②.
再如,大唐故殿中侍御史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君昆弟六人,
先君而殁者四人,……故四门之寡妻孤孩与荥泽之妻子,衣食百须,
皆由君出"③.
三,抚养孤幼
河南府密县丞河东薛(迅)府君墓志铭并序,"公在官之时,俸禄
尽分诸族;满秩之后,抚育孤幼数房,咸得物情,无失轻重.及公启手
之日,家无余财,唯棺周于身,敛缠时服,见者增痛,实谓贤哉!"④
唐范阳卢夫人墓志铭,李璋之夫人卢氏"至于抚育诸孤,未尝以
兼味而自充,务存均养之义"⑤.
唐故彬县尉赵郡李君墓志铭并序,李烨临终前遗戒二子:"必以余
赀厚于孀嫂及孤女,尔辈无伦之."⑥
唐故宣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知盐铁嘉兴监事张府君墓志铭并
序,"君(张中立)抚视孤侄过于己子,君之操出于先贤"⑦.
唐故京兆杜氏夫人墓志铭并序,杜絪"夫有乳子,非己之出,夫
人能爱育之,以及行走,妇德母仪,亲党推美焉"⑧.
我们知道墓志是出于纪念死者的目的,墓志中不可避免地充满了
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所以有许多将收养的孩子或别出子视若己出的
事例.唐故洪州武宁县令于君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志衡(夫
人之子)姐两人,夫人以保育之到,慈旨之恩,甚于己子,而皆早孀,
多养膝下"⑨.
唐故州刺史充清夷军营田等使,朝散大夫,检校司封郎中,摄御
①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084,页2313.
② 《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46,页2052.
③ 《唐代墓志汇编》元和065,页1993-1994.
④ 《唐代墓志汇编》贞元105,页1913.
⑤ 《唐代墓志汇编》咸通014,页2388-2389.
⑥ 《唐代墓志汇编》咸通016,页2390-2391.
⑦ 《唐代墓志汇编》乾符031,页2494.
⑧ 《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21,页2226.
⑨ 《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23,页2227.
-8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史中丞,上柱国,彭城刘君墓志铭并序,"公孝友纯至,荣□绅佩,姑
姐妹之孀独者十余人,甥弟侄之藐孤者百数辈,供亿惠养,罔不温足;
五服之内,人无闲言"①.
四,红白喜事的救助
1,婚礼救助.
如,大唐故明州刺史,御史中丞韦公夫人太原温氏之墓铭,"夫人
以在身衣物嫁其孤遗甥侄诸女者七八人"②.
再如,大唐张公故夫人史氏墓志铭,"夫人史氏,……又公女弟属
适他氏,搜索衣玩,钱足行具,如是均施,外内荣润"③.
2,帮助归葬
如,唐衡州此时束府君故夫人太原郡君王氏墓志铭并序,"及伯父
之薨衡州也,陟□无子储之斗粟,旅榇何依,夫人(王承法)涕泪澜
干,容质荒毁,左提右挈,还归故□(可补‘里‘)"④.
再如,唐宗正少卿李公墓铭,"公(李济)自筮仕至于登朝,曾无
兼月之粮,尽入俸而足也.伯姐晋国太夫人哀伤生疾,撤虚正寝,安
公柩焉,送往存生,情礼皆备,岂不道高人伦,义激风俗"⑤.
救助者和被救助者的关系
一,叔侄等隔代人之间的救助
唐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秦公夫人平昌孟氏墓志,"(父)不幸
早世,宗党之掬,育于季父刑部尚书武都郡王涉.……年未及笄,来
归吾族"⑥,可见孟氏从小鞠养于叔父之手.
而前举例子,温氏"以在身衣物嫁其孤遗甥侄诸女者七八人"⑦与
此种情况类似.
①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文德001,
页1151-1152.
② 《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48,页2245-2246.
③ 《唐代墓志汇编》大中005,页2255.
④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502,页1501.
⑤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宝历004,页872.
⑥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元019,页792.
⑦ 《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48,页2245-2246.
唐代的宗族救助——以墓志资料为中心 -89-
唐故河阳节度押衙,泽州高平镇遏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
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上柱国元公墓志并序,"恻念孤孀之意,闾
里所称,犹子虽孤勿孤,人难效仿"①.
二,邻里或乡里救助
唐故朝议郎,使持节,明州诸军事守明州刺史,上柱国,赐绯鱼
袋韦府君墓志铭并序,"君既敛之日,家无余财,三族之内均衣食故
也"②.
三,同辈人之间的救助
殿中侍御史陇西李府君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并序,卢氏"既笄之
后,归于李氏.……殿中府君先夫人五年而殁.夫人自京护丧归葬于
洛,抚孤主奠,形毁而妇道日彰;丧服既除,训子承家,心瘁而母仪
逾重.是以九族称贤,一门取则.不幸寝疾,以元和十二年终于妹婿
巩县丞李伯华之官舍,享年三十有五"③.可以看出,卢氏在夫亡后,
生活很贫苦,得到了妹妹一家人的资助.
四,寄养于外族
唐故王屋山上清大洞三景女道士柳尊师真宫志铭,"尊师生三岁而
失怙恃,见育于祖母.祖母殁,祭养于外族"④.
唐故潭州湘潭县尉崔府君墓志,"有一子名季则,未冠而卒;一女
适弘农杨巽,巽卒,孀独无子,依于季父"⑤.这是出嫁女归本家并从
叔父居的例子.
由于士大夫家庭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消费单位而存在的,庞大的家
庭人口只能加重其家庭负担.但也有人主张自立,不接受宗族救助的
情况:唐故郑县丞邢府君夫人陇西县太君墓志铭并序,"郑县府君早世,
家贫莫有庇赖,不能去华,寄假佛宇,衣食无所自而霈若有余.诸昆
有请揭诸甥就官者.夫人曰:有家有室,非浪言也,决不从请.其不
①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咸通079,页1095.
② 《唐代墓志汇编》会昌008,页2216-2217.
③ 《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00,页2018-2019.
④ 《唐代墓志汇编》开成045,页2201.
⑤ 《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49,页2054-2055.
-9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徇迩而图远者也如是"①.一些士大夫家庭结构比较脆弱,一些意外的
变故,如政治风云的波及而导致的家庭中官员的被贬,以及家庭中官
员的正常或非正常死亡,都会严重影响家庭的经济来源,足以使这一
家庭陷于危机中.如唐故太原府参军事苗(蕃)君墓志铭,"年卌有二,
元和二年六月辛巳,暴病卒.……男三人,其季生君卒之三月,……
女五人.君同生昆弟姊凡三人,皆先死.四室之孤男女廿人,皆幼,
遗资无□金,无田无宫以为归,无亲族朋友以为依也."在这种景况下,
撰志人当然会发出感叹"天将以是安施耶!"②
因此,来自宗族或亲族的帮助对陷于困境的家庭成员继续生活下
去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是,士大夫把需要
救助的宗族成员纳入自己的家庭.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家庭是主要的
生产,生活单位,也是提供生活保障的的主要单位.那些无法维持生
活者往往是作为自己的家庭成员或通过投亲靠友的方式加入某个家
庭,成为其成员,从而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当时的主要保障方
式.
所谓"求禄本为养亲","干禄期养,至孝也".很多士人出仕的目
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赡养父母,所以事事都要首先替父母考虑,如担任
过襄阳县令的郑逞有机会到朝廷上任职的时候,却"公以太夫人在堂,
乐土关外,务于就养,不顾荣班,以次恳辞,请为邑宰".这位郑县令
为了更好的赡养母亲,放弃了"登仙班"的机会.从墓志资料中我们
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官员是把父母接到任所来赡养的,如果有几个儿
子同时任官,往往还会出现轮流赡养的情况,如有一位卢家老夫人,
"开元八年,从征明宰浚仪,其明年又随若虚述职覃怀".夫人是继室,
"征明"是前妻之子,"若虚"是亲生子,两人同样担起了赡养老母亲
的责任.
不仅前妻之子会赡养继母,而且并未随母亲改嫁的前夫子也不会
忘记自己的母亲的责任,如刘氏本来嫁给南阳张闰,生一子张勍,"未
几,府君先世","父兄悯其稚,遂夺厥志,再行乐安孙公讳伯达,有
子曰毅.不幸良人复早亡而居,待养者久之".后来,前夫子张勍举学
究一科及第后,马上到洛阳来看望母亲,"俱孙孤不能慰安于晨昏,乃
拜迎以归,□其就养".当年刘氏改嫁时张勍并未跟随刘氏,但他并未
因此放弃自己赡养母亲的责任.有的儿子为了更好的赡养父母,甚至
①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和018,页892.
② 《唐代墓志汇编》元和021,页1964.
唐代的宗族救助——以墓志资料为中心 -91-
辞官归养,而提倡孝道的统治者对此行为也加以鼓励,如有一位嫁入
崔家的杜氏夫人,其"子谔之又辞荣归养,有敕特赐全禄及防阁品子
等以旌慈孝之至"①.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是由儿子赡养,但女
儿也同样具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在一篇墓志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
"天后召文献夫人曰:‘年老抱疾,几女在旁‘ 对曰:‘妾有男及妇,
殊胜于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时人认为女儿是有责任侍候"年老抱
疾"的父母的.
显而易见,唐代宗族救助的特点:
一,几乎没有固定形式的宗族组织,更多的是士大夫的个人救助
行为,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组织化的色彩十分淡薄.与宋代义庄族
田等宗族救助相比,家族内部组织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无疑又增强了
家族内部经济互助的能力.宋代以后新的宗族制度建立了族学,族产
与族田,也力图从制度上保证大家族之外贫困小家庭的生存问题,使
宗族内部成员救助行为日益规范化.
二,在宗族救助的内容上,表现出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没有固定
的宗族的共有经济来源.唐代宗族救助更多地体现在宗族成员之间的
互助上,是一些有财力的士大夫的个人行为.
三,宗族救助的观念上,本宗和外族的观念不是很强,如前面所
举女儿归本家,出嫁女照顾孤老父母等,这与后代"嫁出去的女儿泼
出去的水"等观念有很大差异.
至于为何出现唐代特色的宗族救助 毫无疑问,与中古转型时期
家族形态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隋朝统一以后,命令"大功以下,兼
令析籍",目的是要消解世家大族的势力,传统世家大族制度在隋唐中
央集权的打击下逐渐走向解体.在宋代"敬宗收族"新的宗族制度建
立以前,宗族中或家族里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家庭之间仍然保持着某种
经济上的密切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符合传统儒家的伦理精神,
也符合社会整合与调节的需要.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唐宋社会
变革的时代特征②.
①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59,页1266.
② 张国刚:《试论中古时代的复合型家庭结构》,中国历代农民家庭规模及家庭经
济研讨会(山东烟台,2003)提交论文.
| 张天虹
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收于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
中提出了能否使用新材料研求问题是判断一位学者是否"预流"的一
个重要标准.不过,在实际上,陈先生的经典之作所用的材料基本上
未超出众人的阅读范围,所以他不仅注重新材料的使用和发掘,更注
重传统史料的发掘,还注意将各种材料纳入史学的范围.其中,笔记
小说就是陈先生倍加重视的一种史料.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的代
表作《元白诗笺证稿》,同时也是以笔记小说证史的经典之作,这使得
史学界重新审视笔记小说及其史学价值.
唐代是笔记小说取得重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古社会经济发
展和变化的重要时段.笔记小说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唐代社会经济
变化的历史信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在关注出土文书和石
刻碑志的同时,也逐渐开始重视对笔记小说中史料的发掘,整理,以
及对笔记小说本身的研究.对唐代小说的文本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重
要成就,《隋唐五代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丛书)
的第十六章对20世纪的隋唐五代小说的文学研究成果做了一个全面
的回顾和展望.但与文学史领域的研究相比,史学领域相应的研究广
度和深度尚嫌不足.
据笔者粗略统计,1980年至2005年,国内以隋唐五代笔记小说
为主要史料或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论著近30部,论文300余篇.而其
中从笔记小说入手对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多少都有涉及,或是
较为系统的论述,或是只言片语却也精辟的背景分析.中古社会经济
的变化和发展(或姑且称之为"唐宋变革")是当前中古史研究的一个
笔记小说与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93-
热点问题,若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必然需要继续拓展思维和史料范
围,笔记小说的价值尤为凸现.因此,非常有必要将1980年代以来从
笔记小说入手分析唐代社会经济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梳理.
要说明一点,近年来大部分学者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应用笔记小说
作为材料,本文要加以总结和梳理的是专门以笔记小说的角度入手(或
者说以其为核心材料)的研究成果.
程国赋以文学-文化研究作为立足点与出发点,但在其对唐五代
小说文化内涵的阐释之时也以笔记小说入手,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状况.
这集中体现于他的著作《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述》(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中的第六章"唐五代小说创作与商品经济".作者于本章中首先
对巨商,善于经营的商人,正派商人,胡商等各种商人在小说中的记
载都进行了分析研究.此外,还分析了商业观念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以
及城市化进程与小说创作风格的通俗化等问题.作者充分吸收了近年
来史学界和文学界的研究成果,但有些论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背景发
掘不够深刻.由于笔记小说基本是以记人记事为主,数字材料非常罕
见,因此二十多年来以笔记小说研究唐代社会经济史的成果中,最主
要的还是对商人群体以及城市社会的考察.
一,商人群体
商人群体是笔记小说中的描写较多的人群,学者们关注较多的有
如下一些问题:其一,小说中人物的工商业者身份认定问题.戚玉成
的《荒诞中的真实人生——读唐传奇〈李彰武传〉》(《徐州教育学院学
报(哲社版)》1987年第1期)一文认为,从小说中提到"废业即农"
来看,王氏一定是城市小工商经营者(市民阶层).其二,商人与其他
人群的关系.罗立群的《论唐代武侠小说》(《临沂师专学报(社科版)》
1987年第4期)一文通过对唐代武侠小说的细致分析,认为唐代商业
经济发展,使得侠与商在物质利益上相互依存,这是唐代侠风盛行的
一个原因.惜未见再有学者对二者经济上交往做更为深入的分析.
其三,特定的商人群体.胡商是《太平广记》等笔记小说中经常
能见到的人物,学者们对胡商的研究成果也是颇为丰富的①.韩瑜的《从
唐小说中的胡商看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① 如薛平拴的《论唐代的胡商》(《唐都学刊》1994年第4期),因其不是专以笔
记小说为角度,故不赘.
-9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第2期)将唐代胡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主要依据笔记小说的材料,
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来华胡商的地理分布,胡商与唐代城市商业机制,
胡商与"飞钱",胡商的经营内容,胡商的命运,以及胡商给唐代社会
经济带来的影响,该文对以往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补充.葛承雍的《崔
莺莺与唐蒲州粟特移民踪迹》(《中国历史与文物》2002年第5期)继
续陈寅恪先生"以小说证史"的思路补充新证,提出蒲州乾和葡萄酒
的"乾和"二字是突厥语"盛酒皮囊"的译音,证明蒲州有胡人酿葡
萄酒业的存在,文中还提出唐初蒲州地区就有酒家胡,相邻的绛州王
绩写有题壁酒家胡诗以为证明.此文发表后,宁强一发表了《崔莺莺:
妓女 外国人 》(《光明日报》2003年6月25日B2版)对葛氏的研
究提出了质疑.但笔记小说中唐代胡商的经济活动反映出的唐代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信息,这一点当不容置疑.
笔记小说中的典型商人的记载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宁欣的《论
唐代长安另类商人与市场发育——以〈窦乂传〉为中心》(《西北师范
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①从窦乂入市与政治世家,经营内容,经
营方式与市场发育几个方面解读《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三《窦乂传》,
从而探讨围绕城市生活服务展开经营领域所谓"另类"商人,并指出
这些"另类"商人是研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必须关注的群
体.
二,城市经济与社会
唐代的笔记小说大多数是以都市为创作背景的,据程国赋统计,
《唐人小说》所收的68篇唐人小说就多以长安为故事发生地点(《唐
五代小说的文化阐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页208).据宁欣在
《笔记小说的演变与唐宋社会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一文中的统计,"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3)一书,唐宋都城部分注中所引史书177次,其
中笔记小说类106次".此外,赵振祥的《论唐代商业经济对文学的影
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也注意到了这
个现象,因此笔记小说是研究唐代都市的社会经济变化的重要资料.
已经有很多学者专门从笔记小说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妹尾达彦的《唐
代后期的长安与传奇小说——以〈李娃传〉的分析为中心》(《日本中
① 我初写此文之时,该文尚未刊出.故我有幸先睹业师待刊之稿,在此致谢.
笔记小说与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95-
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页509-
553),通过对传奇小说《李娃传》的分析,具体揭示长安城市结构的
变化,同时发掘了当时长安的庶民文化.作者对《李娃传》的情节的
爬梳则具体验证了唐代后半期长安地区地域分化的真实情况.另外,
妹尾达彦还根据该故事中天门街竞歌等情节,指出《李娃传》的故事
原型就是在唐代以后大众艺术的普及与渗透中形成的.宁欣的《由唐
入宋都市人口结构及外来,流动人口变化浅论——从〈北里志〉和〈东
京梦华录〉谈起》(《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一文从《北里志》
和《东京梦华录》所描述的唐长安和北宋东京娼妓业及其变化谈起,
探讨了流动人口与唐宋城市面貌变化的关系.作者是利用小说中的资
料具体分析一个特定的人群,这是运用笔记小说,并从经济-社会史
角度来研究唐宋都城的较有价值的一篇文章.而法国学者雷威安在《唐
人"小说"》(《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唐传奇资料
证明当时已有职业的说书人.这些都说明笔记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
的有关中古时代城市中一些特殊群体的资料,这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深
入挖掘中古时代都城的人口流动以及不同群体在城市中的经济活动与
社会活动.
唐代笔记小说中的奴婢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王轶冰的《从唐
传奇看唐代的私属奴婢》(《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3期)一文鉴于唐代众多优秀的小说家把目光纷纷对准了奴婢的
情况,从唐传奇中撷取其丰富的资料来探讨盛唐时期私属奴婢的来源,
役使,地位等.此外,赵振祥(见前引文),邱绍雄,(法国)雷威安
(见前引文)等学者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也都有所涉及.
此外,还有学者利用笔记小说研究了颇有现代色彩的问题.郭绍
林的《唐代的著作权现象》(《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一文通过列
举唐人笔记小说中的有关材料,说明唐人已经意识到著作权的问题,
并开始保护自己作品的领有权和改编权.
结 语
经济史是以历史上的经济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从理论上来讲,经
济史学跨处历史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之间,标准的经济史研究本应该
借鉴很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数量分析必不可少.而中国经济史研究,
尤其是宋代以前的经济史研究难点正在于此.因为无论是正史的《食
-9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货志》还是笔记小说当中,数字材料都比较少,即使有也是比较模糊
甚至是错误的记载.因此,从小说中钩稽出的材料一般还比较零散,
直接用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史"的研究有困难.从已有的研究成
果来看,大部分研究还是集中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现象描述以及各种经
济关系在小说中的反映这两个方面,而对传统的经济制度等的研究,
笔记小说的信息又需要经过慎密排查,想从中发现问题往往需要一些
曲折.这就决定了将其作为主体研究对象时既需要细致入微又需要放
入当时背景之下全面分析,同时还应注意视角的转换.
因此,放眼今后的唐代经济史研究,不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利用笔记小说材料的同时,必需借助社会史的角度.就唐研究的
实际情况而言,采取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思路似乎比较合适,因此本
文将题目定为"社会经济史研究".唐代笔记小说中记载了很多社会文
化活动,这种社会文化活动往往是经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如《李
娃传》中记载天门街竞歌一事,该故事实际上侧面反映了在唐代后期
长安城里街东与街西的商家进行经济实力较量的史实.《南部新书》中
记载了唐长安的多处戏场([宋]钱易:《南部新书》戊,中华书局,2002,
页67),戏场聚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在这里颇有可能存在经济交流,
至少是为经济活动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这有点类似于今日的"文化搭
台,经济唱戏".社会风俗文化活动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经济的动机,反
映出当时的经济生活.简言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视角完全可以从社
会制度,文化习俗上给经济史甚至经济学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吴承明
先生曾经多次强调研究经济史要与社会史相结合,他的《中国经济史
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中就表述过
这样的想法,原因之一恐怕也在于此吧.
笔记小说大都以都市为背景,是研究唐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市的
社会和经济问题的重要材料.尽管已有很多学者对唐代的都市进行了
比较系统的研究,但笔者觉得从经济-社会史的角度,仍有深入的可
能.尤其是可以从笔记小说中继续发掘都市边缘人群如牙人等的社会
经济活动,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利用笔记小说,还需要扩展自己的思维.王家范先生指出,"强调
史学必须凭证据说话没错,但殊不知史料本身是不会说话的.只有当
史家把考察的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历
史活动的制约关系之后,平日从眼皮底下滑过的生态史料,才会于此
时跳出,使我们眼前一亮,顿悟到它们对史学诠释的‘意义‘"(《中国
笔记小说与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97-
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页6),实际上是指出了思
维与材料间的互动关系,即有很多问题不因为我们研究而存在.它早
就存在了,只是有时需要我们把思维和视域扩展,才能发现它们.比
如前面提到的郭绍林的《唐代的著作权现象》一文,想必作者意识到
了著作权涉及到巨大经济利益之后,重新来读笔记小说,从而发现了
唐代经济史上的"著作权"问题.
回顾这20多年来的研究,文学领域的学者对唐代笔记小说研究投
入了远比史学领域更多的关注,但文学史关注的内容以及研究的视角,
与史学研究尤其是经济史研究实在难以相提并论.笔者整理的相当一
部分文章虽然来自文学研究者,但我的最终目的在于整理有利于史学
研究的信息.应该说笔记小说中包含的大量历史信息,尤其是有关唐
宋社会经济变化的信息,在这方面,笔记小说仍有充分发掘的广阔空
间,只要我们本着"小心求证"的态度,并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和视域,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为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开拓出更广阔的
天地.
| 曹建敦
王静安先生《殷周制度论》云:"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
殷,周之际."从文化的统绪考察,周人的文化脉络属于殷商的一系①.
在经过殷周之际的变革之后,周人更多的认识到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
合理依据,而"礼则成了社会认同的象征性规则"以确立社会的秩序②,
在政治上更多的渗入了理性的一面.
周人的政治理性在于吸取多国灭亡的教训,其中之一是认识到"滥
祀"对于国家的危害.面对庞大的殷王朝倾覆于一旦的残酷现实,周
人深刻意识到仰赖鬼神以及频繁的祭祀难以挽救一个国家的覆亡,这
促使他们进行理性反思.《逸周书·史记篇》以生动的事例指出:"昔
者玄都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鬼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
外,玄都以亡",反映了周人对滥祀亡国的理性认识.
武王克商之初,天下未定,多沿用殷商旧制.出土金文以及传世
文献记载表明这一点③.东征之后,平东夷以及三监,武庚之乱,国内
局势缓和,周公乃"制礼作乐"④,殷鉴不远,周人对殷人的祭祀以及
神灵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周人对殷人祭祀传统予以多
① 张光直:《殷周关系的再检讨》,《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
页138-164.
② 参看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页34.
③ 王晖:《周代殷周二礼并用论》,《文史》2000年2期(总51辑),页1-3.此
外,西周早期的铜器记祭祀名称有许多与卜辞相同,中期以后,不再出现,可
参看刘雨:《西周金文中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4期,页495-521.
④ 参看《左传·文公十八年》,《礼记·明堂位》,《史记·周本纪》,《尚书大传》
等记载.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99-
方面的改造,由此形成西周的命祀制度.关于西周的命祀制度,文献
有相关记载.《左传·僖公三十一年》云:
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
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 相之不享于此久矣,
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
杜注:"诸侯受命,各有常祀."依据宁武子之言,命祀制度实肇始于
成王时期,周公乃命祀制度的主要制订者.
《国语·鲁语上》记载:"文仲以鬯,圭与玉如齐告籴,曰:"天
灾流行,戾于弊邑,饥馑荐降,民羸几卒,大惧殄周公,太公之命祀,
职贡业事之不共而获戾."①韦注:"贾,唐二君云‘周公为太宰,太
公为太师,皆掌诸侯之国所当祀也.‘"臧文仲以"乏命祀"作为告
籴的原因之一,说明周初确实建立有命祀制度,并为各国共同认可.
《左传·僖公五年》:"而修虞祀,归其职贡于王."杜注:"虞
所命祀也."此是指虞国奉周王之命对境内山川之神举行祭祀.
《左传·哀公六年》记载楚昭王云:"三代命祀,祭不越望."②
此三代命祀包括有周代.
以上记载表明,西周王朝功定之后曾有一场礼乐制度方面的变革③,
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④,祭祀制度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内容涉
及宗庙礼制⑤,神灵等秩,诸侯祭祀的神灵范围①等方面.殷周之间祭
① 徐元诰:《国语集解》,第149页.
② 楚人的祭祀,近来出土的《楚公逆钟》,说明当时"以人头祭祀"的野蛮礼仍
然被遵循,参李学勤《试论楚公逆编钟》,《文物》1995年第2期.黄锡全,于
炳文:《山西晋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钟铭文初释》,《考古》1995年第2期,页170
-178.
③ 《剑桥先秦史》认为,西周中期曾经有一场"Ritual revolution",改革了殷商
时期的祭祀制度,但是只是作为观点予以提出,主要根据是青铜礼器以及墓葬等
变化.至于祭祀制度,该书仅提及礼器的形制,装饰的改变,论之较为简略.参
看MICHAEL LOWEWE, EDWARD L. SHAUGHNESSY: 1999, The Cambridge
hisr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to 221 .B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414—450.
④ 《左传·成公十三年》.
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6),卷10,页451
-480;[美]夏含夷:《从西周礼制改革看〈诗经·周颂〉的演变》,《河北师院
学报》1996年3期,页26-33;彭林:《论迁庙礼》,页87-89.
-10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礼的变革,体现在祭品方面,主要是针对殷人祭品使用数量较大,以
及"事无巨细"皆求于神灵意旨的"鬼策是从"(《逸周书·史记》篇)
现象,周人以简化祭品形式,俭约祭品,深化仪式内涵等为内容进行
了改革.
一,俭约与昭俭
(一)质:重内心诚敬,"俭约主义"成为周人祭品理念的主旋律
殷商祭祀用牲数量和规模,于考古发现和甲骨卜辞得到充分体现.
殷墟王陵区祭祀坑中发现大量马牲,人牲,可见当时祭祀用牲的规模
与宗教祭祀的狂热情绪.根据卜辞所记载,牺牲的规模,常多达几十
上百.卜辞云:
贞:御于父乙,三牛,三十伐,三十. 《合集》886
甲寅卜,贞:三卜用,血三羊,伐二十,鬯三十,牢三十,
三多于妣庚. 《合集》22231
兄丁延三百牢. 《合集》22274
贞:肇丁用百羊,百犬,百豚.十月. 《合集》15521
用牲量动辄以百计(《合集》102),人牲或羌的使用,数量竟达
30人(《合集》32047),数量之多,令人瞠目.据卜辞记载,使用的
祭牲来源包括殷王室的刍养,这些牛有部分用作祭坛之用;另外一部
分牺牲来源"乃为诸侯纳贡,或天子征求而得",其中贡献牺牲尤其
以人牲(如羌),牛为大宗②.商王向同姓贵族以及侯伯,方国如此规
模索取,频繁无度,势必会造成生产资源的消耗,激化社会矛盾③.
而用酒更是反映殷人祭祀重视祭品的殷盛.卜辞中,对先祖,妣
考之祭,动辄竟达百鬯以盛祭(《合集》301,301,13523正).殷人
① 周人翦商,同姓受内祀,外姓受外祀,《墨子·明鬼下》:"昔者,武王之攻殷
诛纣也,使诸侯分其祭曰:‘使亲者受内祀,疏者受外祀.‘"《左传·僖公
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
诸夏."则东方诸族主其远祖与河川之祀.此盖为周初命祀之反映.
②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页321-341.
③ 彭林:《论迁庙礼》,页87-89.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101-
尚酒,于殷人随葬中重酒器觚爵组合可得而见①.殷人的酗酒怠政,以
致成为周世之鉴.大盂鼎铭文云:"我闻殷述令,唯殷边侯甸雩殷正有
辟,率肄(肆)于酒,故丧师."(《集成》5册2837)《书·酒诰》:
泆诞惟厥纵淫 于非彝,用燕丧威仪,民罔不尽伤心.惟荒腆
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
灭,无罹.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
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
周人对于酒与政之关系认识更加深刻.酗酒过度则丧失威仪,而下无
以取法,治民不可得;若失德败政,则腥臊升闻于天,祭祀则神灵不
歆享.因此,周人从殷人酗酒亡国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以德保守"常
彝",不能酗酒怠政:"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
之流生祸也",因此"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
而不得醉焉."(《礼记·乐记》)周人注重酒礼,此"先王之所以备酒
祸也."②饮酒中"德将无醉"(《书·酒诰》).因此,《诗经》中燕饮诗,
所歌颂的是谦恭揖让,从容守礼之"令仪",以及宾主之间和谐融洽的
气氛,即诗所云"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周人祭祀用酒,"能谨其威
仪"(朱熹《诗集注》),"不吴不敖"③,"威仪反反";宗庙祭祀之献,
亦重视令德威仪.《左传·昭公五年》:"圣者务行礼……爵盈而不饮."
《仪礼》中祭祀等盛酒之器,下有禁以承之.禁的作用,在于以戒贪
饮而失礼.《仪礼·士冠礼》:"尊于房户之间,两甒,有禁."郑注:
"禁,承尊之器也.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祭祀之中,饮酒者稳
重而不失德.周人酒用于祭祀行礼,为神享用,注重嗅酒气."至敬不
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也."(《礼记·郊特
牲》)这是飨礼和祭礼中用郁鬯(一种香酒)敬献宾客,实际只是嗅嗅
而已.这种敬献方式或许是效法以酒敬神的结果,后来渐渐改为啐或
哜,"饮至齿不入口曰哜".(《书·顾命》郑玄注)这种象征性的饮酒
是但行其礼而不取其味,只是节文仪式而已.周人祭祀之中的酒乃属
① 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页 153-189.根据考古
发现,西周穆王时期,随葬铜礼器以鼎簋为核心的"重食组合"取代以觚爵为
核心的"重酒的组合".这与周人对"酒"的认识似可相互发明.
② 《礼记·乐记》.
③ 《诗·周颂·丝衣》.
-10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于"酳",属于使神灵"安食",而不是重在饮酒为乐.以上所谓酒礼,
酒德正是周人"聪听祖考之彝训","罔敢湎于酒"于周礼之反映.
殷鉴不远,周人在祭品方面,缩小祭牲的范围,减少祭祀用牲的
规模;酒食之类,重视"德",减少用酒的数量,形成了具有周礼特色
的祭品制度,呈现"俭约主义"的尚俭风习.俭乃周德之表,《国语·楚
语上》:"明恭俭以导之孝."《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
共也.侈,恶之大也."《礼记·表记》:"子曰:恭近礼,俭近仁,……
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
在数量上,周人用牲数量明显少.郊祀天地,用特牲;宗庙祭祀,
最高规格也不过是太牢而已,节约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左传·哀公
七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①周
礼膳食以及祭祀用牢,不过十二牢.
在形式上缩减祭品数量和范围,规范用牲制度之时,周人还深化
祭品的人文意蕴,赋予其理性化,人文化的理念.出于对殷商祭祀的
一种"反动",周人崇尚祭品的节俭,赋予祭品"俭约","昭俭"的特
质,突出祭祀者的"诚敬"这一周人观念中极其重要的范畴.周人的
观念中,如果祭祀者备德,具备忠信与内心的虔敬,即使是微薄的祭
品,也可奉献于神灵而获得赐福.《诗·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
毛传:"公侯夫人执蘩菜以助祭,神飨德与信,不求备焉,沼沚溪
涧之草,犹可以荐."《诗·召南·采萍》云:
于以采萍 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 维筐及筥.
① 《穆天子传》卷六:"乃陈腥俎十二,乾豆九十,鼎敦壶尊四十."俎用数目
亦不过十二,所谓"天之大数".此书形成年代较晚,姑且附于注后,以作参
考.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103-
于以湘之 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 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 有齐季女.
毛传:"苹藻,薄物也.涧潦,至质也.筐筥锜釜,陋器也.少女,微
主也.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於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诗·大
雅·泂酌》云: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小序》谓此诗"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亲有德,飨有道也."郑笺
云:
流潦,水之薄者也,远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於
此小器,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齐絜之诚,以荐
之故也.《春秋传》曰:"人不易物,惟德繄物."
即使乃此薄陋之物,因设祭者是乐易之君子,能有道德,为民之父母,
上天爱其诚信,皇天故歆飨之.
又《易·中孚》卦辞云:"豚鱼吉."王弼注:"鱼者,虫之隐
者.豚者,兽之微贱者也."王引之《经义述闻》云:"豚鱼,士庶人
之礼也","豚鱼乃礼之薄者,然苟有中信(中孚)之德,则人感其
诚而神降其福"①.《萃》六二,《升》九二皆云:"孚,乃利用禴",
即言人具备内心诚信,即可以微薄之祭品(菜等)禴祭祖先.《易·既
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王弼注:"牛,祭之
盛者也.禴,祭之薄者也.……祭祀之盛,莫盛修德."东邻与西邻所
指,《礼记·坊记》郑玄注:"东邻,谓纣国中也;西邻,谓文王国中
也."修德而祭,不因祭品的丰盛而失德获致神灵的福佑.
《左传·隐公三年》借君子之口,对周人的这种重内心诚敬以及
①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1,《清经解》7册,页8976.
-10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忠信之德的心态做了具体的论述:"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
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这是周人祭祀"尚俭"的心态表露,也是周人祭品理念"重德"的恰
当表述.
周人祭品的"俭约主义"与强调祭祀主体的"修德","忠信","诚
敬"是一个统一整体,而后者更是周人祭祀的根本主旨所在.礼主敬,
《左传·僖公十一年》云:"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
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敬,德之聚也",德于内,行礼则仪皆中节.
"礼乐,德之则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周人将祭品之特性与
祭祀主体的"德"紧密联系起来,赋予祭品以人文理念,强调其馨香
特性及其所体现出的周"德".
西周铜器《伯巸簋》铭文①云(采取宽式隶定)云:"巸肇作朕文
考甲公宝彝,其日夙夕用厥馨香于厥百神."簋是盛放黍稷之器,
铭文突出祭品黍稷的馨香特性.祭品的馨香,洁净,以及粢盛的丰备
是祭祀神灵必备条件,如此鬼神方能歆享.因此,《诗经》中的周族祭
祀诗反复强调祭品的芳香,如《诗·小雅·楚茨》称祭祖是"苾芬孝
祀",《诗·大雅·生民》云"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诗·大雅·凫
翳》反复咏叹酒之甘美与佳肴之馨,"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尔酒既
多,尔肴既嘉","尔酒既湑,尔肴伊脯","旨酒欣欣.燔炙芬芬",来
表达对神灵的奉献之诚.《诗经》中,祭品或者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鲜
蔬菜,如春韭,新鲜的白蒿,水草等,它们洁净而馨香;或者是肥硕
的牺牲,洁净而健壮,这些在周人的祭祀观念中,其实正是祭祀主体
诚敬之情的表达.
而另一方面,馨香之臭正是馨香之德."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伪《孔传》:"所谓芬芳,非黍稷之气,乃明德之馨.厉之以德."祭
祀奉献神灵,德之馨香方乃根本,若无德之人,虽有祭品之馨香,亦
难以获得福佑.《书·吕刑》:"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
针对殷鉴,谆谆教诲,正是体现周人礼,政之理念.
(二) 文:周人重"威仪","礼文"
礼有礼仪和礼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彰显.内在的诚敬,不仅
要求践礼者内心具有这种情感,还需体现在具体的动作仪容,揖让周
① 铭文介绍见陈全方,陈馨:《新见商周青铜器瑰宝》,《收藏》2006年4期,页
90-93.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105-
旋等外在的礼仪上.在强调内心情感"质诚"之另一面,周人更注重
仪式的礼文,以深化礼制的内在精神和含义.
周人在仪式和品物上,关注仪式以及仪式所体现的内心的敬诚,
礼之享以多仪文为敬.《书·洛诰》:"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
伪《孔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
亦识其有违上者.奉上之道多威仪,威仪不及礼物,惟曰不奉上."《孟
子·告子下》引《书》此句,云"为其不成享也."指应重礼之威仪①.
在祭仪上,周人更多关注仪式中祭祀者的仪节,礼容等所体现的
对神灵的外在的虔诚供奉,以及流露的诚敬之心.如诸侯之士祭祖,
有"视牲","视杀"等仪节.牺牲的放置,宰割等皆力求牺牲合乎礼
制,目的在于体现祭祀主体的诚敬事神.《仪礼·特牲馈食礼》云祭日
前夕主人,以及子姓兄弟,宾等检视牺牲可否用于祭祀,文云:牲在
其西,北首,东足.郑注:"其西,棜西也.东足者,尚右也."豕首
向北,统于庙.因周人尚右,将祭,故豕寝左(豕左面卧下),而豕足
朝向东.经文云:"宗人视牲告充,雍正作豕,宗人举兽尾告备."郑
注:"充犹肥也","北面以策动作豕,视生气".依据郑注,祭祀牺牲,
应当充肥,如果生气不和,则是有疾病,不堪祭祀.祭日早晨,主人
视杀,经文云:"夙兴,主人服如初,立于门外东方,南面,视侧杀."
乃恭敬之举.
天子祭祀,有亲自射牲之举②,《国语·楚语下》云:"禘郊之事,
天子必自射其牲."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其牲,刲羊,击豕".
如此这般,所以体现恭敬之情.
周代尚文,祭品之名多有别称,《礼记·曲礼下》云: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鬛",豚曰"腯
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
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槀鱼曰"商祭",鲜鱼曰
"脡祭".
祭牲具有神圣性的特质,牲号的使用,在于别人神之用.牲之美号,
于祝辞之用,足见周人尚文之一斑.
① 焦循:《孟子正义》卷24,页827-828.
② 《周礼·司弓矢》云:"凡祭祀,共射牲之弓矢."注云:"射牲,示亲杀也.
杀牲非尊者所亲,唯射为可."
-10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此外,在简化用牲法的同时,周人深化牺牲牲体的礼制含义与人
文蕴涵.周代祭礼,仪节繁缛而各有深意,以祭祀用牲来说明,不同
用牲方式以及不同仪节各有意蕴.具体讨论,笔者另有专文,此不赘.
二, 忠信之德,以民为本
《左传·僖公十九年》记司马子鱼对宋襄公用人的的批判."夏,
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所谓次睢之社,即睢
水之社.子鱼对此事大为批评:"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
而况敢用人乎 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
子鱼提出了祭祀的目的在于为人,为人的福祉而祭祀,而非是为虚幻
的神灵.民,乃是神之主,用人祭祀,神灵不会歆享,则遑论得福.
相同之例如《左传·昭公十年》记:
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献俘,始用人于亳社.臧武仲
在齐,闻之,曰:"周公其不飨鲁祭乎.周公飨义,鲁无义.《诗》
曰:"德音孔昭,视民不佻".佻之谓甚矣,而壹用之,将谁福
哉."
《左传·昭公十一年》记载,冬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大子于
冈山.申无宇曰:"不祥,五牲不相为用,况用诸侯乎 王必悔之."
以上记载,对祭祀用人牲的批评依据有二.首先是六牲不相互为用的
礼规,杜预注为"六畜不相为用,谓若祭马先,不用马".杨伯峻先
生认为"用马之祭,不用牛,羊,鸡,犬代之耳."①竹添光鸿谓:"盖
祭祀用牲自有定例,古者用牛祭祀,今不可更用羊也."②春秋时期祭
祀用牲仍然恪守礼制规范,"小事不用大牲"即反映祭牲的合乎礼制.
其次,用人牲被作为违反周礼道义原则而被凸显.司马子鱼提出祭祀
的目的在于为人,今用人作为牺牲,神灵则不会歆享.臧武仲更是提
出了祭祀行为中,神灵"飨义",纵是牺牲的外在形态合乎礼制的标
准,但是祭祀主体却毫无德义可言,神灵也不赐福.这种观念既"包
含着人道主义,也反映了当时人的地位相对于神的上升,人是神所依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页381.
② 竹添光鸿:《左传会笺》,页424.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107-
靠的主体,任何人都不能当作神的牺牲"①.它是西周以来祭祀观念的
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思想②.
祭品合乎礼制要求,必须"中度",是西周以来的祭品理念.《左
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墨子·尚同》云:"其事鬼
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犠牲不敢不腯肥,圭璧币帛不敢不中度
量,春秋祭祀不敢失时几."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礼制,它具有别尊卑
等社会性功能.西周以来,人神之间的宗教性情感更多的从属于社会
意义上功能.然而,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司马子鱼还是臧武仲并未仅仅
局限于"六牲不相为用"等用牲礼制,而是深刻阐发了祭祀行为蕴涵
的"义":祭牲本身作为奉献给神灵的品物,它"合礼"与否体现的是
祭祀主体拥有的"德义"和"德行".在这里,祭品特性与祭祀主体的
德性之间发生了关联.作为一种宗教性的行为,祭品的使用被赋予了
人文的意义,而以祭品神圣性特质为基础,将周礼的价值观念巧妙的
注入对祭品的特性礼制要求上③,姑可称此为"道德化"或"人文化"
的移植④.
在祭品的特性方面和祭祀主体的联系是"忠信"这一春秋时期重
要之德目⑤.《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随国的季梁谈忠信事神云: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
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 "
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
①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学思想》,页119.
② 刘家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背
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页 355-
368.
③ 德国学者卡西尔认为,在不断的发展中,祭祀文化产生了另一种转变,即形式
化,内在化.参看[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页248.
④ 对一般民众,祭品等要求具有吉凶之意义,而在礼家看来,祭品合乎礼制要求,
是体现祭祀主体的"德"性,这反映了祭祀的宗教性向人的道德和社会意义的
转变.
⑤ 陈来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祭祀是保持,传承信仰的载体和方式,而在祭祀
中,人与神建立的伦理关系,神对人的福佑不再无关于祭品,而决定于其道德
和行为.参看《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页126-127.
-10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
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
禋亲其九族,以致其 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
何谓忠信 《说文·心部》:"忠,敬也."忠之含义在于内心的敬.季
梁对于忠的诠释,将人的情感外化为国君对民的行为,民在这个道德
范畴中出于核心地位;信,《说文·言部》:"诚也."战国文字从人从
心,也是强调内心之情.信是祭祷之时,祝史不虚称君美,亦是对于
君的要求.虞国君认为,祭祀之时,牺牲肥硕,黍稷丰备,此即为信
于神.季梁则否定了这种外在的对鬼神的"信",认为忠信是体现在国
君对民的态度和国家的治理."夫民,神之主也",在民神关系上,民
优先于神,"民和"而后有虔诚的祭祀,鬼神则歆享降福.从宗教学意
义上看,祭品的"中度",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一种宗教性
的行为,它体现了祭祀主体对于神灵的敬畏和虔诚信仰之情,强化了
人对于神的依赖和驯服①;第二,从人神关系的角度,祭牲的形态合乎
要求,神灵能够歆享,它体现了人神之间交换关系的成立.在季梁看
来,牺牲和黍稷的"中度"不惟具有宗教意义上的功能,祭品的特性
乃是国家治理"民力","民和","嘉德"的体现.而神歆享的是祭品
所体现的"德","民和",所谓"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民不易物,
惟德繄物."②祭品的特性和人君的"国政"以及"德行"是互为彰显
的关系.民和而后神乃悦,故"圣王先成其民而后致力於神".春秋时
期,某些贵族对于外在的礼文和礼的根本精神的区分已经较为明晰.
《左传·昭公五年》记载昭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
晋侯以为知礼.女叔齐曰:"是仪也,非礼也."此乃揖让,周旋之
礼,而"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③其核心在于德
和民.而外在的礼器,礼仪是为礼的本质精神服务.《礼记·仲尼燕居》
曰:"礼以纪政,国之常也."祭礼,其核心亦是如此,安民的意义大
于礼的外在仪式."礼以体政,政以正民."(《左传·桓公二年》)季梁
深刻意识到祭礼之外在牺牲,粢盛,乃是礼之文,其根本乃是在于民.
这种观念也体现在《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鲁庄公和曹刿之间的
①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页342.
② 《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引《周书》之言.
③ 《左传·昭公五年》.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109-
对话中: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
之属也."
庄公的认识和虞国君如出一辙,"牺牲玉帛"合乎礼制,是对于神灵
的"信".可是在曹刿看来,此为小信,神灵不会赐福.忠的观念,
曹刿和季梁"上思利民,忠也"的认识一致,乃以政事而言.可见春
秋时期,"忠"的范畴是君对民,属于人事范围.在民与神之间,曹
刿认为民更具有优先地位,得到民心乃是可以一战的凭藉.
《国语·楚语下》中观射父阐述祭祀用牲原则,可以表明周人尤
其是春秋时期,人们对于祭祭品的认识:
对曰:"郊禘不过茧栗,蒸尝不过把握."王曰:"何其小也 "
对曰:"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是以先王之
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
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
入畡数以奉之,明德以昭之,和声以听之,以告遍至,则无不受
休.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敬不可
久,民力不堪,故齐肃以承之."①
观射父对于祭品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祭祀所指有二:其一,解决民神之间的关系,所谓礼所以
节鬼神,祭之意,"人神之际也".祭品有差等,则神之等秩有尊卑
大小;二是藉人神之间交接来处理人事,所以节"人事",以达到民
神之间的互动.观射父深刻认识到祭祀牲品承载的礼制意义,它不仅
具有神圣的奉献给神灵的功能,而且承载对于现实礼制秩序以及人神
之间秩序的规范意义②.祭品使用的礼制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① 徐元诰:《国语集解》,页516-518.
②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其中"上下"不仅包括社会秩序层级中尊卑贵贱的群体不
同,应该还是人神之间的"上下"关系.卜辞,金文中"上下"表达以天,先
祖神灵为"上"以及人间的"下"的观念较为常见.从这个意义上说,祭牲的
功能之一在于别"人神",赋予神灵的神圣和礼制上优越地位.
-11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以及人神之间的和谐,"上下有序则民不慢".
第二,在观射父看来,神灵对于祭品的态度,在于"备物",并
不在于牺牲形体的博硕肥大,这点和西周以来的祭祀用牲理念有同有
异.所谓备物,韦昭注"体具而精絜者",即牺牲的特行符合神灵的
嗜求.上面我们提及春秋时期人们奉献牺牲,主要强调牺牲的肥美博
大,说明这段时期,传统的观念仍然相信牺牲的形态符合礼制,以及
满足神灵的嗜好即可以得到福佑.其次,诚敬之心是祭祀的关键,有
斋敬之心,祭品只是人神之媒介,神灵所享乃是祭品"备物"体现的
敬诚之心,"心纯一而絜也."
观射父所提出的"不求丰大"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祭祀需要消
耗大量物力,财力,直接导致民力不堪承受,"敬不可久,民力不堪,
故齐肃以承之".肃,韦昭注:"肃,疾也".祭祀经历时间之短,
是为节省民力,落实点在于民.
综上所述,周人祭品理念经历了"人文化的过程",人文意义以及
周人的道德价值观念被注入祭品的特性,它肇始于西周时期,春秋时
期层层转进.祭品的人文化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从祭祀牺牲的数量,
形态等要求合乎礼制"中度",转向对祭祀主体内在的心灵的"诚",
"敬""德行",祭品的礼制特性和内在的诚敬互为彰显,相得益彰;
第二,在整个祭礼系统中,祭品的特性成为国君为政的体现,是民事
和谐的具体表征,在民神关系上,民处于首要地位,神灵歆享的乃是
祭品所体现的民和政平.
三,质文之和
陈来先生指出,春秋时期,人们对礼的关注,已从"形式性"到
"合理性",由于宗法-政治秩序的破坏,西周以来的礼文化发生了一
种由"仪"到"义"的转变①.这种看法大致不错.春秋晚期以降,儒
家对礼的认识,指向人的性情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内转趋向②.儒
家对于外在礼文,礼器的论述,亦着重于内心德性的显现.
实际祭祀中,祭品使用有不同的崇尚,或以质,或以文;或以少,
或以多;或以大,或以小;周人牺牲的肥瘠,小大,毛色,牝牡等使
①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页
213—214.
② 相关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文与质:周代祭品观念研究 -111-
用崇尚,已见上所述.不同的礼文崇尚,皆不离礼之本.《礼记·礼器》
云: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
此以多为贵也.
有以少为贵者:天子无介,祭天特牲.……此以少为贵也.
天为神灵至尊,至尊之体,而用一头小牛犊,这是以少为贵.礼之所
本皆来自于内心.《礼器》云:
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万物,大理物
博,如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 故君子乐其发也.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
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 是故君子慎其
独也.
《礼器》的作者从礼之外在的形名度数出发,认为礼显现之文皆
出自"心".郑玄谓:"外心,用心於外,其德在表也."心之外发,内
心之德性体现与于外,故此"发扬其德,普遍万物"(孔疏),礼文之
牲乃德性之外发,故而以多为贵.郑玄注内心为"用心於内,其德在
内."即德性在内心.因天地之德,生产庶物,垂象以为人效法,无物
可以称天地之德,则宜少外物而多内心.此"贵诚之义也".
儒家认为,行礼贵在具备内在之德,为礼重在"称",惟有德之君
子克能施行.所谓"称",自外而言,是遵循礼制规定,而礼制是遵天
地之道而制作;自内而言,礼文是德性之外发.所以,祭品(包括用
牲)要符合"天道",依据"地理",合于人心,《礼记·礼器》云:
礼也者,合於天时,设於地财,顺於鬼神,合於人心,理万
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
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以鱼
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
礼之根本,在于"忠信"之德,而忠信之本需要"义理"之文来
文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所谓"义理",
-11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就是取法于天时以"合于天时",符合地理之产,顺于鬼神,于人心相
合谐.因此,祭品的奉献,非合天时,非其地之产,非合于人心,鬼
神则不歆享.祭品之或多或少,皆称"德"而呈现不同之"文"(义理),
《礼器》云:"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
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蚤,不乐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肥大,荐
不美多品.‘"君子,指"大夫以上"贵族,为有德之人,所谓"德厚
者流光,德薄者流卑"①.而一般匹士,德薄,用牲僭越其等,是为"攘".
祭祀之目的,在于自尽其心,心存感念,而不是出于世俗意义上的"祈
福"目的.故此要"合时"——不违时;不因嘉事而特别设祭;祭牲
合乎"度数"而不是纯以肥大为尚,品庶应合乎其宜,不应以多为美.
祭品献于神灵,外内皆协服,物皆归于"仁",鬼神则歆享仁德,"物
不怀仁,鬼神飨德"②.仁德之物体现,在于合于礼的精神"本"——
忠信之德.
何谓"合于人心" 《礼器》云:"‘礼不同,不丰,不杀.‘此之
谓也.盖言称也."其义是强调礼贵得中.《礼记·坊记》:"君子不以
菲废礼,不以美没礼."即使祭品的菲薄,君子也不会因之而废礼,反
之,也不会因为祭品的丰盛和和美而超越礼制的规定.以上所言,乃
是礼之"称".礼之贵,在于质文之和.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
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质乃礼之本.
因此,忠信之德,内在德性就是礼之本.
综上所述,儒家主张,外在的祭品"礼不同,不丰,不杀."在于
内心之德性.外在之物,皆归于"仁",为内心德性的显现.
①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之语.君子涵义的转变,参看余英时:《儒家君子的
理想》,《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页271-294.本
文认为,先秦时期,君子涵义指贵族阶层,而在传统思想中,贵族有位之人乃
威仪秩秩,有德之人,尊卑之位与德之厚薄乃是一体,而君子特指道德人格之
人,乃春秋以后"德""位"疏离之后的转变.
② 《礼记·礼器》.
| 魏万磊
把时间和空间作为历史研究的变量而不是固定的框架是一种有益
的尝试,而政治性建筑集"物质结构","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
建筑"于一身,成为探讨政治,历史,艺术关系的最佳切入点.时间
和空间构成了特定建筑的坐标,同时也构成了一对不可忽视的矛盾.
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政治性建筑中的表达十分明显,这种矛盾决定了
建筑给人的感受.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构成了中国政治合法性体系的论
证,显示了历史记忆的塑造与政治言说体系的构建内在的一致性和矛
盾性.
关键词:合法性体系;天安门建筑群;历史记忆;时空矛盾
哈里斯说过:"建筑是如何体现其本质的呢 它必须把那些人们容
易想当然或忽略的自然成分彰显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其本质."①认为
建筑是一种象征艺术的观点并不鲜见,尤其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公共建
筑,既是一种"物质结构",又是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同时还表现
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在这里,"文化表象"与"物质结构"可以
直接,甚至"随意"地对应起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以进一步推论:生产力与上
层建筑之间的决定关系要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显然,对于政治性建
本文的思路得益于和业师萧延中先生饭间的一次聊天,本文的修改得益于业师
刘北成先生和清华大学中文系孟悦老师的指点,在此一并致谢.
① [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
版社,2001),页115.
-11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筑来讲,它集艺术和政治于一身,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这样就表现
为一种艺术的自我决定,或许也可以称为"艺术的自治(autonomy of
art)".这其中也蕴含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只是随着背景的变化
而思考的侧重点不同罢了.本雅明显然更倾向于思考极权主义背景下
政治与艺术新的构成和关系,为了对抗"为艺术而艺术"的法西斯化
倾向,本雅明提出了"政治化艺术"(Politisierung der Kunst)的
主张①.本文无意透过对政治性建筑的解读发展马克思和本雅明的观
点,而是希图用政治性建筑作为一个政治性话语表达的载体,来阐明
历史记忆的塑造与政治言说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在中国,最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建筑莫过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
建国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整修扩建,占地44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
现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
场北端;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
中央;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和壮丽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广
场的东西两侧遥遥相对;毛主席纪念堂和彩绘一新的正阳门城楼,矗
立在广场南部."②不仅如此,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已经为多数人所公认,"天安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象征,已经
充分地被肯定,并位于国徽之中心,政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③进一
步来讲,"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象征.故宫,正阳
门与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交相辉映,显示
着伟大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④类似的说法是:"人民喜爱和景仰
天安门广场,因为她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因为她寄喻着新
中国的灿烂前程."⑤诸如此类的言说不胜枚举,颇有"信口开河"的
意味.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潜意识中的习惯性思维不是随机的断想,
① Walter Benjamin,"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Zweite Fassung" in: Gesammelte Schriften,
1,2,hrgg. Rolf Tiedemann und Hermann Schweppenhaeuser, Frankfurt/ M:
Suhrkamp Verlag, 1974,转引自王晓珏:《政治,艺术与艺术的政治化——阅
读1930年代的本雅明》,李陀,陈燕谷:《视界》第10辑(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3),页508.
② 《旅行家》杂志编辑部:《北京十大名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页1.
③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页18.
④ 张敬淦:《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北京:中国书店,2001),页57.
⑤ 《旅行家》杂志编辑部:《北京十大名胜》,页1-2.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15-
而是经常性思考过后深思熟虑的展现.详加分析,我们从中至少体味
到三点内容:天安门广场是作为一个建筑群而存在的体系;天安门已
经成为我们国家和政治生活的象征;这一组建筑群承载着时间的一维
性和永恒性.问题是,在这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所谓"自明之理"
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一套论说逻辑,这套逻辑是怎样建构起来的 如
果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不变的固定结构,在其中安插一些历史事件,
未免会凝固和僵化历史,而忽视了时间和空间之间可能蕴藏着的矛盾
与冲突.我们也试图通过建筑的政治解读,把时间和空间作为历史研
究中的变量,进一步探讨时间与空间内在的矛盾对于合法性体系的建
构所产生的影响.
一,加法与减法:
权力关系的变化及政治象征的静态诠释
一种物质性东西的出现和消失,总是在反映着人类思维观念的变
化,至少反映着某种人为的取向.在建筑身上,这种"都市意象"表
现为政权更迭中必要的拆和建.
由辽金时期的兴国寺到元大都的丽正门,再到"靖难之役"后明
代的大明门,清帝御封"大清门",民国时的中华门,再到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天安门①,从名称的变化我们也能体会到"正名"背后的权力变
化.我们再来看天安门广场原来有而后来没有的东西:1,棋盘街:明
代蒋一葵《长安客话》中记叙棋盘街:"大明门前棋盘天街,乃向离之
象也,府部对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
毂击,竟日喧嚣,此亦见国门丰裕之景."清时也有诗云:棋盘街阔静
无尘,百货初收百戏陈.向夜月明真似海,参差宫殿涌金银②.后来随
着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和规划而被占用.2,东西千步廊:大清门内红墙
以里东西两侧往北建的联檐通脊,黄瓦红柱,红窗金饰,汉白玉阶的
长廊,东西各144间.后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战火③.3,长安左门(东
门)和长安右门(西门):前者为殿试后的金殿传胪必经之道,又称"龙
① 汤用彬,彭一卣,陈声聪:《旧都文物略》,钟少华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
版社,1986),页1-5.
② 汤用彬,彭一卣,陈声聪:《旧都文物略》,页7.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页10.
-11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门";后者为"秋审"和"朝审"的场所,又称"虎门".东掌生,西
掌死的说法之一便源于此①.之所以要拆除,在于"军旗过三座门不得
不低头,解放军同志特别生气.游行群众眼巴巴盼着到天安门看看毛
主席,但游行队伍有时直到下午还过不了三座门,看不着毛主席."②4,
五府六部:广场东部主要是礼,户,吏,宗人府,兵,工以及鸿胪寺,
钦天监,太医院等管钱,官,王公事务的(后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战
火),广场西部主要是刑,都察院,大理寺,銮仪卫,太常寺等军事司
法机关,东掌生,西掌死的另一种说法源于此③.1913 年北洋政府开
辟了天安门前东西大道,神武门与景山之间也允许市民通行,其后,
又拆除了中华门内东西千步廊及天安门前东西三座门两侧的宫墙,代
之以砖墙,初步形成一个小广场.1923 年决定陆续拆除皇城城墙④.
1949年3月24日到6月30日,天安门广场大清理.1952年8月,拆
掉了东西三座门.1955年拆除了广场中部的东西红墙,扩展了广场南
部,铺设了水泥路面⑤.原有遗迹的消失,大致归为三类,一类由于帝
国主义劫掠中的人为破坏;一类是出于功能需要,产生于民众的要求;
另一类则是新政府为了证明自身的"革命性"而故意实施的破坏.总
的趋向是打破封建帝王给人的震慑,突破深宫大院的神秘感.
旧建筑中也保留了许多,其中有许多政治符号,诠释着中国社会
的等级结构和政治变迁.例如,金水桥正中间的叫"御路桥",柱头上
雕刻蟠龙,两旁是"王公桥",再左右是"品级桥",这中间的五座统
称外金水桥,供1-3品官员,其余两座供4品以下官吏使用,都雕刻
荷花图案⑥.华表过去叫华表木或恒表,即是标的意思,除了指示道路,
还有诽谤木即刻写意见的作用,议论是非指责过失,以便补差时政,
泄导民情⑦.华表承露盘上的犼,一个望君出一个望君归,都在提示皇
上积极统治⑧.天安门城楼上东西五间,南北九间的格局叙述着"九五
之尊"的荣耀⑨,它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金凤颁诏",毛奇龄的《天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0-11.
② 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教学思想讨论文集(一)》,1965年1月,页165.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2-14.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7-18.
⑤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2.
⑥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69.
⑦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71.
⑧ 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教学思想讨论文集(一)》,页32.
⑨ 五是河图与洛图交叠时的中心点,九是0-10中最大的奇数,这些都蕴含了易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17-
安门颁诏》诗云:"双阙平明烟雾开,九重颁诏出层台.幡悬木凤衔书
舞,仗立金鸡下赦来.彩椟横时天宇阔,黄封展定圣心裁.策灾本是
贤良事,何处还寻杜谷才."①1912 年 2 月 12 日,天安门城楼最后一
次"金凤颁诏",在养心殿举行的最后一次朝仪上,隆裕太后以宣统皇
帝的名义颁布退位诏书②.而正阳门之名则取自"圣主当阳,日至中天,
万国瞻仰"的意思③.任何一个政权的建立都要一个"道统",组成"我
为什么要统治,你为什么要被统治"的合法性论说的历史基础,阐明
自己的革命是"替天行道"还是"替人行道".在这一点上,旧建筑的
保留是一种"露天博物馆",展示的是前朝历史,在继承其神圣性的基
础上要竭力显示出旧政权的"无道".
再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新增的东西,这是新政权的话语表达,我们
把它看成是"政统"所代表的合法性.为了迎接1949年10月1日的
开国大典,北京市政府组织了万人义务劳动,清理天安门广场,并扩
建了观礼台,修整了玉带河,广泛植树绿化④.1949年9月30日下午
6 时,毛泽东,朱德等开完政治协商会议以后,第一项政治表达就是
参加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碑奠基典礼仪式,毛泽东在仪式上还喊出
了合乎《步兵操典》要求的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和"向
前——看"⑤.这也许提示了我们毛泽东本人不仅是儒雅风流的文学家,
纵横捭阖的政治家,而且还是戎马倥偬,印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军事统帅.接下来是周恩来对纪念碑意义的阐释:"我们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
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则宣读了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
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
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们永垂不朽!⑥这似乎证明了,先烈们的死从他们所捍卫的生存方式中
经的智慧.
① 汤用彬,彭一卣,陈声聪:《旧都文物略》,页7.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32.
③ 《旅行家》杂志编辑部:《北京十大名胜》,页19-20.
④ 张敬淦:《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页60.
⑤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18.
⑥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19.
-11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获得了永恒的意义,这些殉道者和英雄们证实了他们的自我牺牲,即
使不一定有神的奖赏,人也能够无私,人性也能高贵,而这一切都源
自他们为之去死的东西值得一死,而这就是所谓的现代性的最佳证明:
人性不再被迷信及长久以来奴役它的枷锁所负累.英雄们彻底觉悟了,
忠实地践行了自己的信念,英雄们当含笑九泉.
这是世界上现有的最大的纪念碑,全高37.94米,比天安门高4.42
米,纪念碑须弥座为林徽因的作品,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以红星,
松柏和旗帜组成的"光辉永照"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
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周围,刻以牡丹,荷花,菊花组成的 8 个大花
圈,象征"高贵","纯洁","坚忍"①.碑座上 10 块大理石浮雕,除
了北面两侧两小块为装饰浮雕外,其余镌刻了鸦片战争,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
江等画面.这里的关键词是:运动,起义,战争,是一套典型的革命
话语体系,组成的是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以后,农民战
争,资产阶级革命都相继失败,而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以后,中
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
得了自由和幸福.看到浮雕让人产生的联想是"仿佛看到了无数人民
英雄在敌人的炮火和屠刀下倒下去了,又有千千万万后继者站出来,
为了自由和子孙万代的幸福而继续战斗"②.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联想,
在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纵向建筑与绵延平铺的故宫横向建筑形成了
鲜明对比,这是极端容易诱发革命情怀的,"水平建筑不仅意味着宽大
舒适,无边无际,充满了未知的机遇,同时也暗示了屈服,睡眠和休
息,死亡和崩溃,而纵向建筑则代表了进攻性."③而纵向建筑所表达
的自信,果断"同人类自豪,骄傲的情感之间有明显的联系."④1958
年 5 月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时,广场南端的中华门被拆除,封闭的格
局被完全打破,视野的开阔让人们更深刻地嗅到自由民主的味道,而
自由民主是由革命换来的,只有"革命"才会有自由,民主甚至"幸
福".
1958年8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举行,为庆祝建
国10周年,设想在北京建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后改为大会堂)在内
① 《北京风物志》(北京:北京旅游出版社,1984),"中国风物志丛书",页35.
② 张敬淦:《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页61.
③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页176.
④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页178.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19-
的几项重大建筑工程,要求在1959年国庆时投入使用.1958年9月5
日,万里召开市政府会议,要求了十大公共建筑①.其中最有代表性,
规模最大要求最高的建筑是大会堂,占地15公顷,总建筑面积17万
多平方米,比明清两代经营了数百年的皇宫总建筑面积还大②.这充分
显示了人民在新的政治条件下积极性发挥得更强.1959年9月9日,
毛主席定名为人民大会堂③.同年建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
位于广场东侧,在博物馆大厅正面的大理石墙面上,有全世界无产阶
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浮雕头像.两侧
壁是《世界人民大团结》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壁画,用我国传统
的彩绘画法,巧妙地描绘出我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亲密友爱,歌舞欢
娱的景象④.正如天安门城楼上的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
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暗示了中国人民的世界眼光,即使革命也不例
外.后来在文革中我们要把北京建设成"世界革命中心"的提法是我
们思想观念中固有的东西——用世界主义的观念表现民族主义的想法
——一种世界民族主义的情怀.中国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和保管中
国古代,近代历史文物,举办陈列展览,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辩证唯
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对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宣
传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文化,艺术,科学事业的成就"⑤.博物馆向人
民演示了人类从古猿到今天生活的历史进程,而今天美好生活的取得
是由近代革命完成的,这就完成了一个自然过渡,"中国革命博物馆是
收藏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现代革命历史文物,研究和宣传中国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向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革
命传统教育的国家博物馆."⑥中国历史博物馆从1912年的北京国子监
历史博物馆筹建处到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到1933年北平历史博物
馆到1959年迁入现在的馆址,2003年两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⑦.
尽管文革期间二者也有过合并,但是合过则分——历史发展到今天,
我们才把革命吸纳到国家建设的正常轨道,这也许就是建筑内在的暗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76.
② 张敬淦:《北京规划建设五十年》,页62.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94.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08.
⑤ 《旅行家》杂志编辑部:《北京十大名胜》,页16.
⑥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11.
⑦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09.
-12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喻.
在毛泽东给大会堂命名27年后的同一天,时间未能放慢伟人离开
的步伐,由于天安门广场北部是开群众大会的地方,纪念堂只能放在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部①.而毛主席纪念堂的工地上的标语颇有意味:"毛
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
胜利!"毛主席彩像两侧是8面红旗和"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
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②言下之意,"无产阶级
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取得了粉碎四人帮的胜利,随后一切哪怕是微乎
其微的"胜利"都要归功于毛泽东的革命思想,要归功于伟大的党坚
持了这一思想,毛泽东的灵魂仍以洞察一切的眼光关注着中国其后的
发展.
随着把天安门城楼西侧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社稷坛定名为"中
山公园",把用于祭祀祖先的太庙定名为"劳动人民文化宫",资产阶
级革命的先驱者成了祈佑国家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灵牌,而人民占
据了神圣性来源的空间,自己成了自己的主人.至此,以人民英雄纪
念碑为中心,一个完整的合法性体系建构起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说
明了我们今天政权来源的途径是人民革命;它对面是传统的神圣建筑,
共同组成了"江山社稷"的隐喻,而通过"正名",它的归属已经被决
定;它的身后建筑是我们政权开国领袖安息之地;它的西侧建筑论证
着我们的政权具有程序上的合法性;它的东侧建筑则论证着我们政权
道统上的合法性和革命途径的合法性.
二,偶然与必然:
方案选择中的历史烙印和政治变迁的动态解读
我们相信历史存在某种机缘,也相信历史内部蕴含的"客观必然
性",至少是在历史潮流大势所趋中有着人们主观选择的可能性的存
在,即使是良好政府和良好政治制度的选择也是如此,这就是美国联
邦党人留给我们的经典问题:"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
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5.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54.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21-
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①问题是,基于政治上的审慎思考绝大部分
并非是在新政府建立之前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能否在"机遇和强
力"已经决定了历史的关键时刻后再来重塑一个良好政府的形象 这
一目的,在近代只有凭借"人民"的名义才能达到,在天安门广场建
筑群一个个设计方案的最后确定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建筑中留下的
"人民语录",就连知识分子的艺术表达也是在"人民"允许的范围内
进行的.
对于天安门广场的争论有一个过程,起初的争论主要围绕广场的
性质,大小和周围建筑的规模高于还是低于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展开②.1958年10月汇报确定了广场的性质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广场的规模为"百万人广场",从实际功能和表现民族气魄这一思想内
容出发,以满足政治活动;广场的宽度为500米,南北既定为880米;
而建筑布局存在品字形(大会堂在中轴线正阳门外,纪念碑左右,分
别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四字形(以纪念碑为中心,碑北,广场
之西为大会堂,广场之东为国家歌剧院,碑南,广场东西分别为中国
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二字形(以纪念碑为中心,西为大
会堂,东为博物馆,东西两侧建筑物以纪念碑为横轴线)三种方案③.
最后选择了二字形方案,其中考虑到品字形方案违背了"活人不对死
人"的传统建筑原则,而四字形方案则可能会形成封闭的感觉,违背
了"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总体方案应该以放为主④.
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几种方案,梁思成认为下有三个洞的设计
"在视觉上太缺乏安定感,缺乏‘永垂不朽‘的品质."而碑体如果采
用小块石头就会有百衲碑修修补补的感觉⑤.在最初的浮雕设计画面
上,曾出现过知名领袖人物形象,后改为表现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了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光辉思想.上有
①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7),页3.
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页510-512.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2.
④ 吴良镛,郑光中:《北京天安门广场——长安街规划追忆》,收入左川,郑光中:
《北京城市规划研究论文集(1946-199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页149.
⑤ 梁思成:《致彭真市长信——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问题》,《梁思成文集》
(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页42-45.
-12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不仅表彰了人民英雄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的
功绩,还反映了民族的传统①.梁思成最后甚至向彭真市长表达了自己
诚惶诚恐的心情:"英雄碑本身之重要和它所占地点之重要都非同小
可.我以对国家和人民无限的忠心,对英雄们无限的崇敬,不能不汗
流浃背,战战兢兢地要它千妥万帖才敢喘气放胆做去."②作为建筑家
的梁思成对中国共产党的好感是从1948年12月18日晚上产生的,当
时,一名解放军干部通过清华大学政治系主任张奚若与梁思成见面,
告诉他迫不得已要攻城时,为了避免破坏文物建筑,要梁思成在地图
上注明文物所在地点,孟子"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两句话马上涌
上了梁的心头,从那时起,他"一见倾心"③.而后来彭真用"外行可
以管内行"的逻辑,毛泽东用"中央决定,政府执行"的语气推行"人
民的意愿",面对一件件古建筑被破坏,梁思成如同割掉了身上的肉,
一次次号啕大哭④.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涂上了更加浓郁的时代色彩,同时也显示出当
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急躁情绪⑤.万里在动员报告中提出了三敢(敢想,
敢说,敢干),三严(严肃,严密,严格),三高(高质量,高艺术,
高速度)的建筑原则.周恩来则提出让青年人加入到方案设计中来,
因为他们思想解放,老框框少,且干劲十足⑥.这些都显示着"大跃进"
的影响,而调和空间可能带给人民的压力是大会堂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彭真对主要负责人说:"大会堂设计方案确定后,对艺术风格要下功夫.
搞一个建筑设计,尤其是像大会堂这样的公共建筑设计,要体现‘人
民是主人‘的设计思想,不仅使人感到大会堂庄严雄伟,还要使人们
感到大会堂平易近人."⑦周总理对于净空33米的内部设计提出了水天
一色的主张,以减轻代表的压抑感和渺小感⑧.人民过惯了苦日子,面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30.
② 梁思成:《致彭真市长信——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问题》,《梁思成文集》
(四),页45.
③ 梁思成:《我为什么这样爱我们的党 》,《人民日报》1957年7月14日第2
版.
④ 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
⑤ 赵冬日:《回忆人民大会堂设计过程》,收入《北京文史资料》(北京:北京出
版社),49辑(1994).
⑥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77.
⑦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80.
⑧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82-184.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23-
对豪华而神圣的建筑是否仍旧会战栗发抖,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人民
参政意识的培养也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要慢慢养成人民的"贵族气质",
同时也要避免马上产生"国家就是我的"的暴发户意识,这的确需要
在空间设计上有所考虑.而对于那个时代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在1959
年三月底的检查中发现了中央大厅的一根柱子有20米的中空,竟然断
掉了①.
而大会堂的谋生之道则成为中国经济之路的一个缩影,非公有制
经济成分进入了中国公有制的视野,1984年人民大会堂开始"练快餐",
1990 年四月成立"大会堂综合服务开发中心".1991 年承包北京健力
宝酒楼,1992年兴办了中外合资企业——华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和华
堂食品快餐公司②.在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的象征地带从事经济行为是
否会削弱其中的信仰成分我们不去考虑,也许这样做本身就是为了人
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大会堂各个地方厅的装饰是在许可中进行的,
地方厅的极尽豪华似乎也显示了中国政治结构中地方力量的膨胀,而
香港厅的装饰则显示了另一种"风格的规则"(the formula of a
style).
毛主席的突然离世让人们措手不及,因为"万岁,万岁,万万岁"
的呼声让人们忽略了对生物学规律的考虑,而对于这样一个伟人,如
何安放成了一个政治问题,香山,景山,井冈山,玉泉山都不行,金
沙江,大渡河,中南海,昆明湖也不满意,人们实在不能离开毛主席,
无论多高的形式也无法表达内心的哀思,前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用毛
泽东《蝶恋花 答李淑一》这首词启发设计组跳出陵墓概念,摆脱悲哀
调子.1976年10月8日中央做出建立纪念堂的决定③.把开国领袖的
遗体保存起来供全世界人民瞻仰似乎成了共产主义国家表达个人崇拜
的最好形式,而这种崇拜,来源于领袖与群众无法分割的感情.毛主
席纪念堂设计组同志就认为:毛主席的伟大身躯,江湖河海容不下,
三山五岳载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众之中,才是最合适的地方④.它
的最后位置的确定则出于以下考虑:与纪念碑接近会失去各自独立的
政治含义,将纪念堂建造在正阳门的位置上,受交通影响较大,紧靠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89.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98-200.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47.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48.
-12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正阳门则因为其 42 米的高度压倒了纪念堂①.然而,打破传统习惯,
面北朝南的设计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
场集会时,他们是"背对领袖"的,因此决定把纪念堂庭院东西两侧
向里收缩,使两侧广场面积扩大,一旦举行群众大会,就不会再背对
纪念堂,而是东西和南北都有群众环绕,形成了毛主席在人民群众中②.
而对于能力并不出色的继任者来讲,对于"你办事,我放心"这
种口授的合法性要求书面化的愿望异常强烈,华国锋把"毛主席纪念
堂"五个字练了好多遍,最后还是以挑选和拼接的结果出现③.而这一
时期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经过文革政治运动洗礼可能出现的道路以目,
噤若寒蝉的局面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凸现在纪念堂的内部装饰上微妙
的变化上.叶毓山教授在《毛主席汉白玉坐像的诞生》一文中写道,
对于纪念堂内要雕刻毛主席翘腿坐沙发的像,有同志讲"毛主席翘腿
坐在沙发上,太随便,人们来纪念堂瞻仰他,他却翘腿而坐,太不谦
逊,太自大了吧!"而作者则设想"人们进入纪念堂迎面见到的雕像,
主席在我的心中,主席就在我们面前,似乎主席在与我们谈话.把神
话了的毛主席,还他人民领袖平凡而伟大的本来面目,或许是人们的
愿望"④.这也许从四五运动中人民的情绪可以看成端倪,当中国人民
在一场场运动,一场场革命中变得人人自危时,他们已经耗尽了精力,
已经没有任何能量再去宣泄多余的情感,革命之石从山顶滚落到谷底,
动弹两下就自动停了下来,艺术家的眼光也许敏锐捕捉到了"势所必
至,理所当然"的真正内涵,正如哈里斯所言:"尽管艺术只是艺术家
的个人兴趣且不用对谁负责,艺术作品仍被认为是期望人性有所改变,
因而终获一种公共意义.从这个概念上说,艺术家是一种没有权威的
先知."⑤
有关领袖过世所产生的种种"政治表演"我们不作过多评述⑥,也
不去谈"都市意象"究竟是人民的"记忆"还是官员的记忆⑦,而单单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48-149.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51.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58-159.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59-160.
⑤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页285.
⑥ 莫言:《主席老那天(老,山东方言,去世的意思)》,世纪中国网
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 articleid=5738.
⑦ 陈丹青:《我们应该向那位大清国老兵丁学习》,世纪中国网
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 articleid=5737.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25-
看领袖与群众之间似是而非的关系,例如纪念堂建成时,有老人非要
和主席死在一起,结果还是被保安人员给架了出去①.北京建筑艺术雕
塑厂老工人顾士元担任奠基石雕刻工作,他激动地对伙伴们说:"在英
雄的天安门广场建造毛主席纪念堂,真是想人民所想啊!这里有毛主
席领导我们举行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有毛主席亲自奠基兴建的人
民英雄纪念碑;有毛主席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人民大
会堂;有陈列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创立丰功伟绩的革命历史博物
馆……"顾士元老工人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动情,竟大声哭泣道:"毛
主席啊,我们工人想念您老人家!"②
过多强调群众的力量是没有益处的,群集行为所产生的破坏性也
是不容忽视的,梁思成就曾经隐隐约约感到了这一点:"1949年10月
1 日下午,当我走上天安门的时候,往下一看,一个完全未曾想象过
的,永远不能忘记的景象忽然呈现在我眼前:一片红色的海洋!群众
的力量在我眼前具体化,形象化了.但我脑子里同时又发生了一个大
问号:这乱哄哄的四亿五千万的人群,共产党又将怎样把他们组织起
来,发挥他们的力量呢 社会主义又怎样改造法呢 "③勒旁对这个问
题有更深刻的论述:"在群众的襄助下,革命如火如荼,然而群众对于
革命的要义却是一无所知;他们忠实地追随其领袖,而从不问一问自
己到底需要什么."④"当他们碰巧理解了为什么要革命时,革命早已
结束很久了."⑤在勒旁看来,借助于暗示,催眠,感染,数量因素等
所产生的集体无意识很有可能酿成一种破坏力量⑥.
如果说纪念碑是生与死的界限,而纪念堂是安放尸体的坟墓,那
么整个天安门广场南部应该笼罩着悲哀的气氛,恰恰相反,这种反叛
传统的设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不失力量的感觉,人们通过空间的
形式克服了对时间的恐惧,死亡变得意义重大,死者在祝福生者而非
施予诅咒,而"相信肉体变活是基督教对葬礼和坟墓意义的理解"⑦.
① 蓝石,白光,苏学文:《天安门不相信眼泪》(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53.
③ 梁思成:《决不虚度我这第二个青春》,《光明日报》1959年3月10日第2版.
④ 古斯塔夫·勒旁:《革命心理学》,佟德志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页42.
⑤ 古斯塔夫·勒旁:《革命心理学》,页40.
⑥ 古斯塔夫·勒旁:《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0),页25-43.
⑦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页292.
-12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天安门广场的设计则是通过了中国特有的方式表达了西方的宗教理
念,那就是,人民自身的神圣性是另类的"道成肉身"的说法,人与
神无法分割,在革命中,人民是主宰,是神.然而,这套设计最终未
能克服另一种恐惧:对人群本身的恐惧.因为人的理性不可能战胜死
亡,空间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时间的一维性是无法阻挡的,当
时间冲破了三维空间的限制,历史就赋予了空间别样的讽刺意味.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如此尖锐,如何调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雅
明一生努力的方向:"将艺术从神晕的符咒下解脱出来,与此相对应的
尝试在于释放艺术的革命潜能,从传统的因循守旧的魔掌中拯救出那
些带有破坏力的因素,这构成了本雅明政治化艺术概念中两个相辅相
成的重要方面."①本雅明的解决方案是充分发挥"搜集者"(sammler)
让物品(dinge)转化和重生的功能,而能否把这种功能赋予我们的国
家博物馆,还是一个问题.
三,表演与事件:
政治象征中的功能分析
天安门广场"在使用功能上更具有多样性,如游行阅兵,群众集
会,节日联欢,纪念典礼,迎宾,升旗等仪式活动"②.通过特定时空
中的事件解读能够对艺术中的政治变迁做出对建筑的功能分析,以下
只是提供一些思路,并不加以细腻的分析评述.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巨幅画像也是一种政治象征.有时,领袖
气质源自于艺术家的塑造,而艺术表现方式则影射出政治的变迁.1950
年,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的辛莽应胡乔木之邀来到中南海,接受画
毛主席巨幅画像的任务③.但巨幅画像画完,挂出之后,一些群众提出
了意见:"毛主席有一只耳朵不好看,而且眼睛向上,好似‘目无群众‘."
④这一时期毛主席与群众的关系水乳交融,在政治生活中言论是自由
① 王晓珏:《政治,艺术与艺术的政治化——阅读1930年代的本雅明》,《视界》
第10辑,页39.
②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第6分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页79.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38.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39.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27-
的.1964年以后的毛泽东画像是由美术公司的王国栋画的.他绘制的
画像以毛泽东半侧面,双眼平视的照片为摹本.他注重对毛泽东眉宇
和眼神的表现,力求在描绘主席慈祥和善的同时,表现出他性格中敏
锐,机智和洞察一切的层面①.这也许同时在表达人民群众目光雪亮,
对各种阴谋都了若指掌.60年代后期,则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使毛主
席巨像愈益显示出领袖的风度和神采,能普遍地为广大群众所接受②.
1992年初,王国栋退休,葛小光接任.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邓小
平南方谈话,要求我们摆脱历史的负重感,大踏步前进,经济每过几
年要上一个新的台阶.葛小光"力求通过对毛泽东眼神的细微刻画,
表现出一代伟人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胸襟,并力图通过这双眼睛,在
领袖与人民,历史现实甚至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③.也许这个所
谓的"桥梁"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
庆典时期的献花表达着群众接近领袖时的真正感觉,那么,群众
觐见领袖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在同一本书中我发现了这样的描
述:"1954 年‘五一‘节的前几天,在北京东单第一中心小学读三年
级的王光如,做梦也没想到,幸运之神已悄悄地向她走来."④这也许
是更接近真实的伟人与凡人关系的描述.而那个时期儿童的梦想超乎
寻常的一致,革命思维下的社会导向最终也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产生了
或明或暗的影响.1952 年 10 月 1 日北师一附小的严天南给毛主席献
花,并把这段记忆当成了一生的动力,他当时的志向是当空军保卫祖
国,最后成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广州军医广州总
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小怀把1953年10月1日的献花当
成了一生前进的动力.但是他由于扁平脚放弃了当飞行员的想法,报
考了火箭及制造飞机专业,但在1962年毕业时,部队高校招收学员时,
他又考上了第四军医大学⑤.刘春延当时对于"你长大了干什么 "的
回答是"我要当解放军,当海军."他现在是解放军医学馆数据库研究
部高级工程师.王光如则回答说:"我长大后要当教师."而她现在是
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副主任,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⑥.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39.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40.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41.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51.
⑤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49-50.
⑥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51.
-12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而油画《开国大典》的命运则把政治斗争所造成的戏剧性场面表
露无遗,《开国大典》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希文创作,1954 年发生
了高饶事件,高岗被拿下来,1972年又被通知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
改画成董必武(原来被朱德挡住只露出下巴的小胡子).等1980年11
届5中全会平反,董希文已经无法再加上刘少奇,因为他已经于1973
年7月8日去世①.
升旗是政治仪式的最好表达,也是政治社会化的理想手段,首先
是国旗图案的确定.1949 年 9 月 25 日,毛泽东,周恩来召开国旗国
歌协商座谈会,拿着五星红旗图案说:"大家认为这个图案好,中国的
革命胜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民
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取得的.这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今后还要
共同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的实际."五星
红旗表现了我国人民各个阶级的大团结,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即
使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团结和革命也是必须的,代表们意见迅速趋
于一致②.其次是旗杆的空间安排和装饰的象征意义:"基座周围有56
个铜制隔离栏杆,用钢链连在一起,象征着我们国家56个民族手拉手,
紧紧团结在国旗下."③"里面一层四块草坪四季长青,象征祖国欣欣
向荣.草坪里面一层褐红色大理石石带,象征祖国江山万代红.大理
石里面一层是汉白玉基座平台,象征我们祖国纯白无暇和纯洁高尚.
基座四面开口,象征改革开放,国旗旗杆上的金黄色小圆球,20年不
变色,象征祖国光明前程同时也是炎黄子孙的象征."④再次是升旗仪
式的逐渐规范化,1949 年 10 月 2 日,由北京市供电局职工程宏年第
一次升旗,两年后胡其俊接任,干了 26 年,"那时升国旗,没有现在
这样隆重的升旗仪式,也没有这么准确的升旗时间.晴天,望着太阳
出就升旗,看着太阳落就降旗;阴雨天,天亮了升旗,天黑了降旗."
⑤1976 年升旗任务转交给北京卫戍区第二师官兵,也没有专门的升旗
仪式,一人扛旗,一人护卫,必须躲闪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由于旗杆
基座被护栏封闭,必须先跳进栏杆,然后顺梯子爬到 2 米高的旗杆基
座上,挂好后,再搬动升旗电闸.1988年全国侨联副主席,天津塘沽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16-217.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80.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05-106.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06.
⑤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99.
天安门建筑群的权力空间透视 -129-
区副区长黄其兴向政协七届全国 2 次会议建议制定《国旗法》:"国家
观念是民族凝聚力之本,国家观念淡薄了,人心散了,比经济问题更
可怕,因而需要制定一部《国旗法》,通过法律形式,加强公民的国旗
意识,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但没有形成议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
省如皋县工艺丝毯总厂副厂长李玉坤在1988年6月《关于加强爱国主
义,唤起人们的国家观念,尽快制定国旗升降办法的建议》中说:"制
作一面五星红旗的费用是十分有限的,而它在人们心目中所起的作用
是无限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国旗的存在对唤起人们的国家观
念,往往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升旗,降旗决不是一种形式,其意义
极为深远."①1982年国旗任务移交给武警部队.1983年武警总队批准
了董立敢关于仪仗队升旗的方案.2 月 1 日试行.国旗升降仪式完成
了规范化的历程②.最后是国旗给国民的感受,身染重病的升旗手陶维
革1995年4月20日面对当年升过1200多次的国旗贴在脸上长达17
分钟,同一年的10月1日清晨6时10分,他身穿旧军装,手戴白手
套,胸前挂满国旗徽章,热泪长流地向国旗敬了一个长达2分7秒的
军礼,一个劲儿地高呼"国旗万岁"③.笔者不敢亵渎这种近乎宗教徒
的虔诚,但同时也惊讶竟有人会把时间记录得如此精确.
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式也在记录着政治变迁,1949 年 10 月 1 日
朱德阅兵时士兵喊的口令是"祝总司令健康!"1954 年国防部长彭德
怀阅兵,1959年国防部长林彪阅兵,1984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阅兵,
第一次喊出了首长对于士兵的回应:"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④108岁的杨鹏翔在他著的《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一书中这样写道:
"人类有史以来,从没有一支军队的统帅首先向受检阅的官兵问好的.
中外古今的阅兵礼,照例是受检阅的官兵高呼万岁的,从恺撒到拿破
仑,从沙皇到凯瑟琳,从希特勒到墨索里尼,从华盛顿到罗斯福,从
蒋介石到蒋经国,以及许多国家的阅兵礼,万岁之声,震耳欲聋,已
经成了惯例,而惟一例外,是邓小平.他将慰问官兵的感情,掺杂在
阅兵典礼中,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创举."⑤
开放天安门城楼,无疑是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当时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01.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05.
③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16.
④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241-269.
⑤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59.
-13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国内和国际上的各大通讯社都播发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消息,
它的开端是1979年1月27日晚,人民大会堂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邓颖超的讲话:"过去的人民大会堂,人民不能来,现
在,人民大会堂的禁区已经被打破,它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将向各界
群众开放……"①1980 年,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提出:是否
可以将天安门城楼向群众开放 1884年,一封署名"华兴"的老人,
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信要求开放,感染并鼓舞了他,万
里,胡启立圈阅了此信,当时的中办主任王兆国批示:"请北京市提出
具体办法报中央审批."②这也许反映了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政治风
貌和政治走向.
朱大可在对北京"地理学父权体系"的评论中指出,北京"坐落
在家族空间道德秩序之上,它一方面由中心向外扩张,一方面却高度
内敛和自我投射,维系着水泥意识形态的强大引力,也标定了贵贱,
尊卑,远近和亲疏的人际关系.按照旧帝国空间逻辑,它只能拥有一
个不朽中心,聚集着行政管理的最高威权;它既是城市生长的起点,
也是其功能指向的终点."③而我的感觉是,要找出北京的"政治隐喻",
单纯静态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而动态解读必须找到静态的支点,这
构成了本文论说的主要逻辑.
①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198.
② 树军:《天安门广场备忘录》,页60-61.
③ 朱大可:《北京的地理隐喻和空间逻辑》,世纪中国网
http://www.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 articleid=3042.
| 李 硕
今天,四十岁以上的国人都有着对"食堂"的私人记忆.计划经
济时代,逛商店,下饭馆,住旅馆,理发,洗澡……都是国营商业系
统向人们提供的.蠡县是河北省中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在这里,
我们寻访到了那个年代最普通的食堂记忆和百姓故事.
访谈人:
康润章,1961年开始在蠡县大食堂工作,曾任大食堂经理,
党委书记,已退休.
何起跃,1964年开始在蠡县大食堂工作,八十年代至今任大
食堂经理.
张忠义,1955年开始在合营饭店工作,后在蠡县大食堂,煤
建公司工作,已退休.
刘振中,1956年招工,1962年调蠡县商业局做会计工作,已
退休.
老职工追忆四十年大食堂历程
和中国几乎所有的国营食堂一样,蠡县的大食堂也是在五十年代
公私合营时成立的.可惜那代人如今多已作古,我们难以听到关于"合
营"的故事了.据1955年参加工作的张忠义老人回忆,在公私合营后,
县城里有8家集体饭馆(食堂),到1958年的时候合并到了三家,经
过三年困难时期,并县分县后,到1961年,就只有大食堂一家了.
1961年到大食堂工作的康润章还记得,那时的食堂职工,参加公
-13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私合营的大约占一半,其他人都是后来招工来的.公私合营的老职工
都是工商联成员,每年,县工商联都要开一次会,这些职工都要去参
加.
康润章是蠡县野陈佐村人.1957年,康润章中学毕业,第二年考
取了招工.和后来不一样,那时计划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老百姓对干
部,工人,农民的身份区别不太清楚,对招工指标也不会看得太重.
招工以后填张表,就正式成为"吃商品粮"的国家职工了.
蠡县大食堂位于县城老十字街中心稍北,百货大楼,电影院,大
礼堂,照相馆,以及五金公司,医药公司,食品公司的门市部,都先
后在这一带建成开业.1958年,大食堂准备把平房扩建成二层楼,临
街的大饭厅刚开工,全国范围就开始了"并县"工作.按上级部署,
蠡县和高阳县合并,县城设在高阳,大食堂也连人带家当一股脑儿搬
到了高阳.到1961年,原来合并的县都恢复原状,蠡县大食堂重新恢
复,但计划中的二层大楼从此落空.
六十年代,县城里招工的机会很少,只有六十年代初组建商业局,
大食堂等商业单位从供销社分离了出来,组成国营商业系统,这才招
过一次工.一直在商业局做会计工作的刘振中回忆,那时,县里学生
毕业,都是先招工当工人,干得好可以等机会转干.至于复员军人转
业安置,1964年以前都很少.
就是这次招工里,18岁的何起跃来到大食堂工作.这时的大食堂
有50来个职工和干部.何起跃的哥哥是马本斋"回民支队"的抗战烈
士,招工可以照顾这种烈士家属.每当和人讲起这些,何起跃总会兴
奋地向人解释:"回民支队"的战士不都是回民,他家就是汉族.他和
刘振中都说,那时的招工没有公示,考试这类正规程序,都是通过熟
人关系进来的.刚招的工人一般都是临时工,干一天有一块钱工资,
以后慢慢等有了指标,转成正式职工,就可以拿到四十多元钱的工资.
像"旧社会"的师傅带徒弟一样,食堂的老厨师会教年轻职工手
艺,让他们练习掂大勺,上灶炒菜,这样培养新厨师.由于都是给"公
家"干,也没有藏着手艺不露的问题,当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因
为没有竞争,那时食堂饭菜的档次,质量也不高.
那时在食堂干是个很让人眼热的工作.社会上食品短缺,食堂的
人不缺吃的.在七十年代以前,本县的多数农民还吃不饱肚子,城镇
户口的干部和职工则是按定量买粮,油,一般粮食每天一斤左右,粗
细搭配.肉类更是奢侈品.在食堂工作,自然近水楼台,不用担心吃
追寻一个县城的大食堂记忆 -133-
饱,吃好的问题.何起跃还记得一位老师傅的说法,在大食堂工作就
是"哪好吃哪!"
记忆中的诱人食谱
大食堂临街的饭厅里,摆着有四十多张大方桌,一桌能坐十二个
人.就像现在吃快餐一样,那时吃饭前先要"买牌儿"付帐.何谓"买
牌儿" 饭厅西墙上挂着一溜儿小竹片做的饭牌儿,墙上写着各种主
食,菜品的价格.食客报了要点的饭菜,交钱买牌儿,自己把牌儿交
到厨房的窗口里.厨房按牌做好饭菜,放到窗口,食客自己端到桌子
上用餐.有时吃饭的人多,窗口前交牌,等菜的人挤成一堆.菜做好
了递出来,大师傅会跟着吆喝一声:"谁的烩饼! ""谁的炒菜! "
等候的食客听到了,就过去端自己那份.晚上关了门,食堂内部再根
据卖牌数量盘点对帐.
食堂从早饭做到晚饭都做.饭菜是本地的传统样式.何起跃,康
润章两人掰着手指头数起来,主食一般有馒头,大饼,果子(方言,
即油条),烩饼,焖饼,火烧等;副食炒菜的种类比现在要少得多,因
为那时蔬菜种类本来就少,炒菜大概有葱炒肉丝,炒肉片,炒杂拌,
杂烩菜等若干种.
杂烩菜是大食堂最主要的常备菜.白菜,萝卜,粉条,豆腐,豆
芽等一大锅烩出来.饭厅里一个灶台,架口大锅,热着已经做熟的杂
烩菜;旁边一个小灶小锅,里面肉汤炖着肉片儿,叫"菜头儿".一般
一毛钱一碗素杂烩菜;食客多买上一毛钱的牌儿,大师傅就会从小锅
里连肉带汤舀起一勺,淋在素烩菜上面,这叫"菜头儿".公社,大队
进城采购的社员们,到大食堂要上一碗杂烩菜,两三个馒头,就是很
解馋的一顿.那时大食堂在全县人民心中的地位,恐怕跟莫斯科餐厅
对北京人的意义差不多.
在上点档次的炒菜里,比较受欢迎的,一个是"炒杂拌儿".做法
是几瓣切开的丸子,猪肉片,肺叶,肥肠,蔬菜,粉条,一锅炒出来,
四毛钱一份.县城里裁缝等收入稍高人家,常拿搪瓷缸子到食堂买份
炒杂拌儿,端回家吃.再有一种就是"瓤豆腐",豆腐切作麻将牌大小
的块儿,入锅油炸,然后切开个口儿,抹进去点儿肉馅,滚淀粉糊再
入锅炒,装盘后浇上点汁儿.食堂做菜的特色是颜色重,酱油,酱类
放得多,看起来红通通颜色.那时人们都觉得这就是"馆子"炒菜的
-13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特色.
有想喝酒的食客,可以买份白酒,一般每瓶从一块钱到三四块钱,
也有按两卖的散酒,县办酒厂生产的.酒类属于食品公司经营,后来
专门成立了糖酒公司,大食堂的酒都是从那里批发来的.在六七十年
代,有到食堂点菜喝酒的人,但一般没有太大的酒局,因为那时人们
收入都低,也没有大办红白喜事的风气.要是哪个职工干部常到食堂
点菜喝酒,就离生活作风有问题不远了.
大食堂在街上还有熟食案子,外卖炖肉,猪头肉,杂碎,灌肠,
驴马肉,炸油条.大食堂往南二百米,县食品公司的门市部也卖肉,
生,熟都有,但生意远没有大食堂的肉案子好.何起跃的说法是,外
面的肉案子上一天到晚都在剁肉,有时光外卖一天就有一千多块钱.
食堂折射计划经济的社会生活
除了接待散客,食堂还负责公家的会议包饭.那时的公款吃喝少
得多,主要是每年固定的几次大会.比如,县文教系统每年要开一次
大会,老师们就要在食堂集体吃一次.
干部们一年要开几次会.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县城的政治生活形
成了一个重要传统,就是"三级干部大会".一般是正月初六开始,连
开三天."三级"指县,公社,村三级,从县委政府,县直各单位的干
部职工,到公社,生产大队,小队的大小干部都要参加,号称"万人
大会".当时的计划体制非常严密,全县的经济工作,特别是农业生产,
要在年初布置清楚,这是三级干部大会的一项主要内容.
开会前,农村的干部们都带着被褥,骑车或步行到县城大礼堂.
通往县城的道路上,络绎不绝的都是这些开会的干部们.开会的人多,
吃住要分在三处:大礼堂,大食堂和县中学.对大食堂来说,这种大
锅饭数量大,种类少,其实很好做.一般早晚都是大锅熬稀饭,午饭
有四,五个炒菜,主食是馒头.做会议餐的粮,油,由县粮局统一调
拨,一般既不能剩,也不能超.散会了上千人一起吃饭,饭厅,街上,
后院里都是人.好在开会的人都分了组,碗筷靠各组长分下去,打饭
也可以按组轮流进行,不至于忙不过来.到晚上,饭厅里的桌椅撤出
去,地上铺上麦秸,褥子,就又睡满开会的人了.
食堂的饭菜价格是和县物价局协调确定的,利润率控制在25%左
右.按全国的统一利润率,大约主食是20%,炒菜肉食是30%.食堂
追寻一个县城的大食堂记忆 -135-
需要的面粉和食油从县粮食局购买.七十年代以前,基本都能满足数
量要求.粮食按粗,细粮比例搭配着卖,但比给职工的细粮比例高些.
到1974年前后,有了平价粮,议价粮的区分,平价粮就不能充足供应
了,要靠议价粮补充.猪肉可以从食品公司采购,也可以在集市上买,
其他的鸡蛋,蔬菜都靠集市采购.到了县城的集日,大食堂的职工就
拉着人力车,蹬着三轮去采购.那时蔬菜种类少,季节性强,食堂买
的主要是白菜,再有些萝卜,大葱等.
关于国营食堂的服务态度,何起跃承认,因为没有竞争,完全是
官商作风.那时候虽然政治学习多,也提倡为人民服务精神,可怎么
学也没有现在私营饭店服务好.不过在康润章的记忆里,六十年代的
时候,大食堂的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职工们上下班也没有固定钟点,
只要有客人就一直开门服务.只是到了七十年代,服务态度才逐渐变
差了.
文化革命开始后,蠡县逐渐形成了对立的"造反总部"和"遵义
兵团"两大派.开始时"总部派"控制县城,处在上风.大食堂里绝
大多数干部,职工都是总部派.这时的大食堂是总部派的重要根据地,
外县来串连,支援的人员,都由大食堂招待吃喝.但遵义派得到"支
左"部队的支持,后来居上,1970年彻底夺权.此后,大食堂的总部
派大都被清算,何起跃等一部分人被赶回了老家,在生产队务农;康
润章等一部分人则进了"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回大食堂继续工作.
七十年代初是大食堂变化较大的时期.县商业系统统一招了一次
工.由于是遵义派"掌权",这次招的大都是遵义派子弟.大食堂一下
子添了几十个人,除了遵义派家属,也有几个在农村招来的有手艺的
大师傅.就在这段时间,商业系统的大食堂,理发馆,浴池,照相馆
联合成立了饮食服务公司,既归县商业局领导,又和保定地区的饮食
服务公司有垂直关系.县供销社本来在县城南北关各有一个小食堂,
这次也一并划归了大食堂.
到1978年,文革期间的政策得到纠正,回家务农的总部派职工陆
续回来上班,大食堂人数达到百余人.这时,大食堂开始选些年轻职
工,到保定地区饮食服务公司接受技能培训.饭菜陆续新添了面条,
饺子等花样,又新开了饺子馆,夜宵馆,大食堂走到了它回光返照的
鼎盛时期.
| 吴国源
一,《绪说》与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的比较
两部论著面对同一个历史对象,表现出各自极为鲜明的特点,可
以概括为"历史的思想"与"思想的历史"在编史理论,叙事方式和
研究者角色及其方法论反思等方面的截然差异.
余先生的角色意识是历史学家,他所向往的是"尽量根据最可信
的证据以重构朱熹的历史世界,使读者置身其间,仿佛若见其人在发
表种种议论,进行种种活动.由于读者既已与朱熹处于同一世界之中,
则对于他的种种议论和活动便不至于感到完全陌生."①他的研究目标
与动力是重构历史世界的图像,不同于单纯以实证考据为务的史学目
标,也不同于文学艺术直接与人生,自然对应的自由想象,更不同于
传统思想史研究所据有的社会理论前设的强化或概念范畴的严格规
定.这就形成其方法论的三个特点:(1)严格接受历史证据的内在制
约,依此作为重构历史图像的基础.也就是说,历史证据的扩展与追
踪是由史料之间暴露出的各种问题而展开的,其取舍问题不能受制于
任何预设的理论立场.(2)对史料的安排组织又受各种问题意识的制
约,但所有问题意识要以不能损害历史对象的思想及其生活特色为前
提,这是唯一的基本前提.就余先生的研究工作而言,他说到:"我虽
然带着寻找文化特色的问题进入中国史研究的领域,但在史学的实践
① 《朱熹的历史世界》自序,北京:三联书店,2004,页5.
思想史编史理论与实践的几例对比思考 -137-
中,这个大问题却只能作为研究工作的一个基本假设.……我们只要
以此为基本假设,然后根据原始史料所透显的内在脉络,去研究中国
史上任何时代的任何问题,其结果必然是直接呈现出中国史在某一方
面的特殊面貌,因而间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认识."①我
们从余先生的这段论述中,不难看到他对问题意识与史料组织之关系
问题的自觉的方法反思.(3)通过上述史料组织与问题意识之间自觉的
方法处理,就能形成针对某一个具体研究问题的历史证据,这接下来
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和诠释历史证据,也就是说,这些史料何以就
能成为历史学家解决某一问题的历史证据,或成为支持历史学家重构
历史世界的历史证据呢 余先生对此持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观点,只要
处理好上述(1)(2)环节,对历史证据的理解或诠释可以在不同研究
环节中接纳来自逻辑的,自由想象的和直观体验的解答或重构.对此,
余先生是这样说的:"史学家诚然不可能重建客观的历史世界,但理论
上的不可能并不能阻止他(她)们在实践中去作重建的尝试.这种尝
试建立在一个清醒的认识之上:历史世界的遗迹残存在传世的史料之
中,史学家通过以往行之有效和目前尚在发展中的种种研究程序,大
致可以勾画出历史世界的图像于依稀仿佛之间.同一历史世界对于背
景和时代不同的史学家必然会呈现出互异的图像,因此没有任何一个
图像可以成为最后的定本."②余先生这里更多地是为历史学家重构历
史图像的任务而辩护,显然是针对以实证考据为鹄的的史学工作来说
的,这也反映了余先生史学叙事方式的相应特色.
以上所论是尝试对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背后的研
究理论特色给予总结,依此来与陈来《朱子哲学研究》比较,则能看
清更多特点.
陈先生的角色意识是明确的哲学研究者,准确说,是"哲学史"
的研究工作(参见《朱子哲学研究》引言,页3).他将哲学史研究方
法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历史地,如实地阐明古代哲学的思想,命题和
范畴"③,其实这也是哲学史的研究目标.而要把握它们,他提出两条
途径:(1)重视哲学问题的研究.他非常强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发
展道路,认为哲学史工作者的特殊责任就是注重思想领域"怎样接受
① 《朱熹的历史世界》总序,页5.
② 《朱熹的历史世界》自序,页6.
③ 《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引言,页8.
-138-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并如何改变由先驱者提供的既有的观念材料"①.(2)思想演变的考察,
这里面除了注重思想内部相对独立的哲学问题外,陈先生在考察理学
起源时也重视"从一定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社会结构出发"②.显
然,在此问题上,他受历史的"大叙事"思路影响很深,与余英时先
生的"政治文化"具体历史语境,充满人文性"叙事"方式是不同的.
以下谈几点阅读体会.
1,材料与理解范式.同样都高度关注历史材料,余先生与陈先生
却有如此大的差异!从一个侧面看,陈先生的研究思路反映了宋代思
想研究的一个普遍倾向:注重挖掘思想者在观念创获过程中有开拓型
的思维成果.的确,阅读宋代宋代思想家的资料,可以清楚感受到他
们对世界,生活的理解与艰难的理论思辨,不仅是外因的影响与推动,
也有他们自身独处时思想内部发生的伟大战争.这种内部战争与他们
的交往活动当然有联系,但在我们已有的各种研究范式里,其实都很
难将两者真正体现出来.思想的内史与外史之分本身就是一种隔离,
而所谓内外之间张力的探讨其实在研究方法与写作方法上存在着巨大
的挑战.而余先生的研究打破了这些框架,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
域.借助对这一新鲜动力源的理解与批判,或许我们会系统检验已有
的相关研究范式及其背后的东西,有可能导引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大
道来.
2,材料与问题意识.陈先生的研究虽然引用材料同样浩繁,但似
乎缺少思想家一样的关怀,从而导致史料之间缺乏人的生活血脉.我
这里不是否认学术的纯粹性,而是这种血脉的匮乏显示了对历史的单
面思维,比如概念的抽象联系阻断了历史源流的生动理解,容易披上
客观公正的外衣而独断处理历史真实.余先生以政治文化的历史事件
来处理考寻各种史料,在这方面无疑略胜一筹,这正是传统哲学与思
想史研究所缺乏的地方.比如,我们对照陈先生后来在其博士论文中
补增的前两章"朱子与三君子""朱子与李延平",将之与余英时先生
《朱熹的历史世界》进行比较,就可明白上述所论.造成这种原因,
恐怕就在于陈先生的"历史大叙事"的理论前设,这在侯外老的思想
史著作中同样如此.相比而言,侯外老有明确的社会史观,陈先生更
多在于哲学问题与概念的历史追踪,他们所把握的都是人的生活世界
的抽象结构.而余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所把握的思想历史则
① 《朱子哲学研究》引言,页3.
② 《朱子哲学研究》引言,页3.
思想史编史理论与实践的几例对比思考 -139-
是在人的生活世界的具体结构与交往活动中发生,在这里面,所谓的
古文运动,思想家的书信家事,人情悲怀才有真正的落实处,否则它
们不过是研究者利用的无生命的工具而已.我揣测,这可能与余先生
的儒家情怀及其对文化传统的关怀有关,而侯外老他们多是以五四以
来批判者或重构者的姿态来看宋代思想.或许正因为这样,余先生的
史料追踪与扩展更有方向性,系统性和问题意识,而这种开放的动态
的问题意识正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核心所在,它远远超越了哲学问题
或单纯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3,《绪说》的局限.陈先生《朱子哲学研究》中的许多研究视角,
也是《朱熹的历史世界》很难照应到的,这同样值得注意,对此的进
一步了解可以参考刘述先等对该书的评价.陈先生提出考察朱子哲学
整体结构及其具体内容要注意两个方面:(1)"整个朱子哲学和它的重
要部分都不是一次形成的静止结构,而是有其自身提出,形成并经历
复杂演变的动态体系."(2)"组成这一学说总体的命题大都不是意义
单一的命题,朱子哲学中的哲学命题和他对许多问题的讨论在内容上
大都是具有多方向,多层次的不同含义."①由这两点看,余先生的这
本论著不是对朱熹思想的全面研究,而是有思想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
示范,是一种充满文化关怀的尝试性著作.我们当然还可以追问:余
先生的这种方法或视域能否最终完成对朱子的全面研究 或许它只适
合于余先生自己那种有明显问题意识和文化关怀的个性化研究
同样,我们对陈先生的研究可以提出一点质疑:这种哲学史研究
如果没有解决自身的哲学范畴体系与体例的前提预设反思问题,其研
究有没有历史价值 在哲学层面有没有真正的哲学价值 这种质疑本
身就来自于余英时先生的思考.具体而言,这种观念术语及其逻辑框
架有没有中国文化语境的支持 因为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
中曾质疑:传统哲学史研究偏重形而上思维,而思想的历史却是:道
统与道学从来就没有在古代思想者身上抽离!如此看来,陈先生所注
重的历史动态考察,不过是抽离了历史语境,从概念与问题体系之间
的联系进行一种借古喻今的探索,这种动态考察不过是没有人情,没
有生活,没有生命的语言演化而已
① 《朱子哲学研究》引言,页9.
-140-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二,《绪说》与漆侠先生《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总论"部分的比较
漆侠先生受陈寅恪,邓广铭二先生影响,对宋学的理解也超出了
过去狭隘的理学倾向;但也接受了按《宋元学案》的传统学派划分来
研究宋代各种思想之间互动关系的一般思路.在余英时先生的《世界》
中,则几乎不存在以《宋元学案》的地域学派划分来进行的宋代思想
研究.
余先生对宋代道学家的思想命题,政治文化内涵及其行为实践是
同情地理解,而漆侠先生则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的批判风格.两位先生
都对王安石高度重视,但视角与切入点截然不同!漆侠先生的宋代政
治史,经济史功力如此深厚,而将之运用于宋代学术史却与海外宋学
研究风格及结论迥异,显然这已经不是史料本身的实证问题了,而是
史观,方法对史料诠释的影响问题.漆先生的研究更像电影纪实或长
篇史诗,全景多点扫描,抑或近似于精密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研究.而
余先生截然不同,《绪说》全文无论组合如此众多史料,都是围绕政治
文化之"秩序重建"这一主线,精心勾勒爬梳,小心细致地对证,认
真地与历史对话理解,像是一位带有强烈人文关怀的阅史者,而其叙
事方式也就相应成为主题式而非复调式.另外,余先生与漆先生相比,
更为明显的特点是:强烈关注"思想观念之主题"如何在历史之政治
文化中融入融出,研究者主体性十分强烈,个体化色彩也十分鲜明.
漆侠先生与余英时先生都注重思想者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表现.
不过余先生多关注政治精英们在政治策略,政权合法性等方面的言论
及活动;漆先生则事关国计民生等经济,军事方面综合考虑.可见,
对"实践"一词的理解,在思想史,学术史上有多么大的差异.余先
生强调的政治文化毕竟只是政治思想与思想史内在综合理路的一部
分,过度聚焦于此,容易将人物的所有行为(无论其属于政治,哲学,
还是日常生活)化为某种主题式的"思想状态".我们应该清楚知道,
如此错综复杂的历史空间,岂是政治文化与所谓的"秩序重建"所能
涵盖的 !"如何重建"也同样不是"君道"一语所能涵盖的.相对而
言,漆先生这一代国内学者则习惯于将所有理论,概念,思维乃至斗
争这些思维现象化为某种结构式的"行动状态".这里出现了一种值得
注意的现象:余先生想走出"道统""道学"这样的传统历史叙事,其
思想史编史理论与实践的几例对比思考 -141-
实最后选择的不过是传统儒学叙事之中道德及政治意识的另一条幽
径;漆先生他们在学术上受"道统"学派性研究之影响,但其实质却
与道学精神相差甚远.我们看到,思想——思想史——思想史研究者,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何等微妙 我们这些学人就是在这样地生存
漆侠先生通过社会分层来分析南宋理学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非
常具有说服力,可惜这一思路中没能摆脱主客两分法的不良影响,从
而过于简单地处理了历史与思想的关系.总体来看,他对南宋政治与
经济之结构性分层分析得非常有力,揭示了一代士人与民众的整体社
会心理之变化,以及整体利益走向之变化.这样的历史环境使我们不
难理解,即便实现理学家们追求的"君臣有合",在许多方面也难以阻
挡这种变化力量,更何况南宋的外在边患,内部政治文化与政治利益
的内耗 从具体历史看,虽然仍有自我调整的条件与可能,但不过是
一种局部的调整而已.因此,在余先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看到,还
要充分挖掘那种社会整体的趋势力量,以及那些有关南宋思想者们对
政治,社会,国际全局等整体认识的史料.而这方面,可能是余先生
之政治文化思路难以承受的架构吧.
三, 钱穆与余英时在理解朱熹"理气"论上的差异
朱熹语:"理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
便在其中."
"理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
能酝酿凝聚生物."
对于这一段话,钱穆先生的理解是:"但也不是理在要如此,因理
无情意,无计度,并亦无力要能如此.此说渊源,实乃自庄老道家之
自然义."①钱先生认为,这种有道家色彩的理气论存在一个向儒家心
性论的过渡阶段:"……在宇宙形而上界,理是无情意,无计度,无造
作,无作用.但一落到人生形而下界,人却可以凭此理来造作,理乃
变成了有作用.……如是则又从庄老道家转向到孔孟儒家来.此一层,
当待讲到朱子之心性论,才见有发挥,有着落."②最后钱先生对朱子
理气论这样来总结:"在此,只可谓在宋代理学家思想中,实已包进了
① 《朱子学提纲》,《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页30.
② 《朱子学提纲》,《朱子新学案》,页31.
-142-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道家言,而加之以融化.周张二程皆如此,到朱子而益臻于圆通无碍.
若仅就某一部分认为理学思想即是道家思想,则仍把握不到理学思想
主要精神之所在."①钱先生从思想内在源流剖析,可谓公允,此论并
不损害儒学之本有精神.
同样对待朱熹这段语录,在《绪说》中,余先生则直接由"理"
之"三无"和"无极而太极"之辩比附理解到"虚君"政治目标,这
虽然对于揭示思想命题之政治文化内涵给人以恍然大悟,然顾此儒家
之实而不顾道家之源,无疑是以现代政治文化之儒家精神再现宋代道
统纯儒之文化风骨.而且从学术层面看,在此问题上不全面考虑思想
源流,就会损害我们理解思想家如朱子们在历史与思想层面真正的创
造所在,这正如钱穆先生上述提示的,朱子在此问题上有一个"益臻
于圆通无碍"的思想创造过程和机能,若像余先生在《绪说》中那样,
顾此儒家之实而不顾道家之源,既会弱化理解思想家的自身创造性(这
是思想史研究应该重视的),也会弱化处理思想家在思想创造与历史政
治文化语境之间如何调整的那些历史资料.余先生不经过中间过渡(即
理气→心性→政治文化),直接引申出思想概念的政治文化内涵,他这
样做可能是想矫正传统思想史研究中思想概念的过分哲学化之弊,但
从其《绪说》中的叙事效果看,未免矫枉过正.这给我们一个启示:
"思想"如何放回到"历史"之中,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而又需要不断
实践的求索过程,或许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史研究才会逐渐独立与成
熟.
四,《绪说》与《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的比较
同样是对朱熹思想的研究,余先生《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
识》这篇文章(该文见田浩编《宋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与《绪说》在研究方法和视域上迥然不同,正可弥补《绪说》
之短,反亦如此.在这里,余先生的视域更多集中在朱熹的道德与知
识的关系问题上,这其实也就是儒家思想中有关德性与智性的关系问
题.余先生对此的讨论方式与视域仍属于"思想"层面,比如认为,
围绕道德和知识这一处于朱熹哲学体系中心地位的对应关系,还有
"敬"与"学","涵养"与"致知"等其他对应概念从不同的方面表
述着它,这些其他概念被称作所谓的"思想单位"(参见余英时《朱熹
① 《朱子学提纲》,《朱子新学案》,页31.
思想史编史理论与实践的几例对比思考 -143-
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页 258,出处同上).而《绪说》如前述
则完全进入"历史"的层面,其中"思想"层面的研究方法和视域开
始弱化,并且由于选择"政治文化"这一适当的切入点,"思想"层面
的东西也开始能够真正融入"历史"中,从而,就思想史研究理论的
角度看,思想史而非哲学史的特色更为鲜明.如果说余先生在这两篇
文章中通过对朱熹的研究,分别体现两类思想史研究方法和视域,即
思想内在理路的概念分析和政治文化的历史考察,那么将它们综合起
来更能显示余先生较为完整且趋于成熟的思想史观,而借助于朱熹这
一典型的研究对象,既能全面体现余先生对思想史研究理论的探索与
实践,也寄寓着余先生在道德-知识-政治文化之间的文化价值追求!
我们在此不厌文繁,可摘录其中一二以彰明之:
它们(引者注:六艺)共同构成了一个自主的领域,不容外
来的干预,哪怕是道德的干预.它们能够产生道德的作用,它能
服务于道德的目的,但是,它们的存在并不需要以道德为理由.
显而易见,朱熹关于人类文化的观念既是多元的又是分等的.说
它是多元的,是因为道德,知识,艺术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领域;
说它是分等的,是因为"道"将它们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道德.
(页266,出处同上)
尽管他的"切己体验"包含了一种道德性的"前理解",但
是仍无理由认为这一道德因素能直接干预对文本的客观理解.更
适当地说,它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在选择和序次所要解释的文本
方面.……一旦解释者开始进入他的文本,就必须严格遵循文本
解释的方法原则,并且将所有的道德考虑转至幕后.只有在文本
研究的终点上,"道德切己"才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他必须能超
越文本,以求对存在的理解,这一理解将予其道德存在以意义.
在此,"道问学"转向了"尊德性","博"转向了"约","致
知"转向了"敬",也就是说,知识转化成了道德实践.这一转
化无疑包含着一个在理解上的"跳跃"——从智识层面到道德层
面上的"跳跃".……如果没有"涵养",一个人如何可能将真
正的道德需求和伪装的自私欲望区分开来呢 智识的进程与精神
的进程必须并行而达致交会之地,在这里,"跳跃"最终完成.
朱熹付出终生努力,以重新解释程颐所说的"涵养须用敬,进学
-144-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则在致知",我认为,其中大义即在于此.(页 269-270,出处
同上)
余先生在《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中的这些论述,既涉
及到关于思想史的解释原理的思考,也包含着在道德与知识之间的文
化价值追求.这些论述其实就是研究对象与研究者,文化传统与现代
学术在某种程度上视域融合的结果.我们注意到余先生在此文里,多
处与西方思想理论进行比较,这正体现了余先生研究视域里有关文化
传统的问题意识和中西比较的方法意识,他曾这样说到:"整体地说,
在我的思考和研究中,中国文化传统怎样在西方现代文化挑战之下重
新建立自己的现代身份(modern identity),一直是重点之一.""我
深信西方的历史与思想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统,使我更易于在比
较的观点下探索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特性."(余英时《十卷本〈文集〉
序》,《余英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这背后还有着文化
价值的自觉选择,他又这样说:"对于五四时代所接受的西方近代文化
主流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如容忍,理性,自由,平等,民主,法律,
人权等,我也抱着肯定的态度.""对于西方史的参照功能和起源于西
方但已成为普世性的现代价值,我至今仍然深信不疑."(余英时《十
卷本〈文集〉序》,《余英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在《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第四部分"解释与客观性
——朱熹新儒学的解释学",余先生就文本与作者之间固有的距离困难
问题,这样评价朱熹的工作:"他对于比较对勘经典文本所有不同解释
的必要性的强调,以及他终生在注释方面所做的工作,都充分证实了
他始终都在对付文本自主性与作者本意之间的距离所造成的困难."
(田浩编《宋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页268)其
实这不仅是朱熹的问题,就在此文中,余先生自己也在"思想"与"历
史",中西文化之间各自的问题及方法意识上,仍有着明显的难以较好
处理的"距离"问题(至少在思想史编史形式上).这一点在《绪说》
中,如前述论朱熹"理气问题",也同样有所反映.不过,相比而言,
《朱熹的历史世界》及《绪说》在思想史编史理论及其实践形式上,
对这一距离困难问题(也包括中西文化之间问题与方法的距离问题)
处理得更为圆融自觉,这与该书所选择的切入点,与该书所自觉运用
的思想史的史料方法论不无关系.这正是《朱熹的历史世界》全书独
具匠心之所在.这两篇文章的区别也表明:要同时把握"思想"与"历
思想史编史理论与实践的几例对比思考 -145-
史"这两个领域,至少在写作方法上多么难以驾驭!
五,《绪说》对思想史研究理论的几点启示
1,首先是思想史的史料方法论特色.由《绪说》来看,可以概括
为以下几个层面:
(1)史料的动态构成:史料不是现成的,并不是一分材料说一分
话,而是一分材料引出相应的问题意识,从而追索更多材料.a,史料
的追踪与深入:史料群——问题意识←以道统与道学之区分的发现为
例,这是非同一般的思想史概念研究,从使用概念的人而非概念内涵
本身展开研究工作.b,史料范围的扩大:传统史料群——视域变化←
以"辟佛"为例.
(2)具有真实历史内涵的思想概念:史料的手段.
(3)具有严密问题逻辑的历史叙述:史料的组织.
(4)史料的问题意识与历史图像:史料方法论的目标.a,由史
料追踪而显露出的思想史问题与创新点,比如颜回与孟子的比较,程
颐增字改经(洞察"为己之学"与上述难题的解决方式.《朱熹的历史
世界》,三联书店,2004,页19);士与民的关系(如何在实践中处理
"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想.页22,出处同上);"重进退之道"的政
治文化语境(页27,出处同上);"存天理"的新解释(页31,出处同
上);士与民:孟子的预设(页 29,出处同上);"理之三无"与"无
极而太极"的政治文化解释(页 31,出处同上)等等.b,历史图像
问题.
(5)在思想史的史料方法论特色上,余先生的研究实践启示我们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思想史研究中,是否有一个与历史事实不尽相
同的思想事实
2,其次是历史的考证与诠释在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上,其目标是悬
置过多的理论与概念,借助于"历史事实"与"思想事实"的探求,
回到思想史原点重构历史世界.余英时先生对《西铭》道学地位的考
证与解释就是具有典范性的研究实践.
3,对思想史性质与方法的反思:思想与历史.在前面的对比中我
们看到,虽然研究者在自己的思想史编史理论及其实践中,可以避免
追问诸如"思想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但是在研究过程里已经不自觉
地预设了某种答案,这种答案大多是靠研究的传统与经验在研究工作
-146- 《清华史苑》 (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学术集刊) 第1辑
中反复调整或证实,其有效性反过来成为进一步工作的前提.对于研
究的具体工作而言,这种类型的"答案"具有工作程序的实用性,属
于一种技术的或学科的"知识".余先生的研究则表明,还有一种关注
人的历史实践和生命意义的思想史,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领域的更大
范围和文化价值的更深层面去反思"思想""历史",去反思作为学科
的思想史,作为思想的思想史和作为历史的思想史.或许,这也是容
许思考的另一种求解方式吧.
| 仲亚东

在海外的中国学研究中,近代农村经济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领域.
二十世纪前期托尼(R.H.Tawny),卜凯(J. L. Buck)及"满铁"等人
(机构)进行了许多调查与分析;二战以后,珀金斯(Dwight H.
Perkins),马若孟(Ramon H. Myers),黄宗智(Philip C. C. Huang)等
学者对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一系列著作得以问世①.近代中国农村
的商品化是他们共认的事实,而在商品化与农村经济的关系上,他们
大多不持乐观态度.托尼早先即用"水深齐颈"来形容农民的生存状
况;珀金斯认为"如果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农业)产量能够跟得上人
① 这方面代表性著作的主要有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
(Dwight H. Perkins),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 :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Hopei and Shangtung , 1890-1949(Ramon H. Myers),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Philip C. C. Huang),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 1350-1988(Philip C. C. Huang).它们的
汉译本书名及出版社,出版时间分别为:《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经济,1890~
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1986年;《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