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而后幸福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0:48:09
心静而后幸福生
作者: 罗志田
2008-07-24 08:37:01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从容也可是幸福 铁凝:幸福是“心喜欢生”
标签
社会流动 幸福 已有评论5条
发表评论
收藏
推荐给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家庭那温暖的港湾已经少见船舶停靠,可以利用假期回家帮爸爸妈妈揉揉肩洗洗碗。想得安详就过得安详
平缓不疾的生活节奏,在今日所谓现代社会中已日渐稀缺了。以前司马迁描绘的“人民乐业”形貌,是在上者“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有“自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者。到顾炎武少时,还曾见“山野之氓,有白首不见官长,安于畎亩,不至城中者”。再到1980年代,我和朋友到北京郊外的十渡(乘火车仅五毛钱),那里的人基本未曾到过北京,也不曾想过要到北京。在一个流动不十分频繁的社会,许多人——很可能是大多数人——未必觊觎显赫的权势、巨大的财富甚至盛名。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子是有限的,他们在某一小圈子如家庭、村落、街区或者今日“单位”中的地位和声誉,都可带来相当的满足感。让一个初入学的孩子到街上去买一件小日用品,父母也就享受到一种小小的“权势”带来的闲逸,从而得到一定的满足。有“面子”和满足感本是多层次的,通常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实现。以前很多人其实不一定追求政治权势和物质利益,他们也期盼安定祥和,一种在相对物质基础上的“其乐融融”境界。就此而言,他们是任何寻求稳定的在上者最可靠的盟友。若减少对百姓生活的引导和干预,因其欲而不扰乱,使人人安于本业,“各亲其亲”,则家庭成为融化外在社会压力的温室,社会也会更趋安定。不过明末清初也已出现大家挤向城市的趋向,顾炎武颇不赞同,提出“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的建议,视之为安定团结的利器。这或者更多是一种农耕文化的眼光,不必适合于今日的社会。但在人人都看重经济发展的时代,岂不闻“不动产”这一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孟子早就主张,一般老百姓要有恒产然后有恒心。恒产即大体近于不动产。借钱谋发展而作抵押时,不动产比动产更有用。产尚重固定而持续,何以人就非要流动,而且不停地动?近年颇有些自认负言论之责的读书人,释放出不少“动百姓之心而改其行”的言论;心动然后身动,于是进一步“动百姓之身而改其行”,大家都离家出走(此用字面义),往外面寻幸福。结果是幸福越来越动态化和物质化。问题是:一旦所有的地方小吃都要在全国开连锁店,人人都想追求全国性的面子,乃成为一个士兵争当元帅的世界,固然充满了动力,但一支军队是否真需要并能容纳那么多元帅?我们如今是不是太过物化?太急功近利?记得在“黄金周”被部分取消时,就有经济学专家担心会影响GDP多少百分点。其实那百分点乃是全国相当大一部分人四出游走而拉动的,那时似少见社会学专家出来说在规定时期四出游走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负担,或战略学者出来说这样的大规模游走要耗费大量能源,这是我们本不那么充足的(不排除有类似的话而无形中被忽略了)。人人都有拉动经济的责任感,当然体现出某种集体自觉。但这非在假期完成,是不是有点违背放假的本意?难道假期的原始定义不是让人休息,而是四出游走?更重要的是,幸福真就那么物质化也外在化?我们真需要人人外出才算提高了生活的品质?人之不同于禽兽之处虽不多,却正在于不那么功利的超物质层面。不少专家都注意到现代社会使人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我们是否忘了:家庭那温暖的港湾已经很少见到船舶停靠,为什么不可以利用这时间回家帮爸爸妈妈揉揉肩洗洗碗?我自己其实也是“流动”在外谋生的一个,已经离开家乡多年。地震之前的某一天,突然想起凉拌侧(读若zéi)耳根的味道,仿佛听到了某种召唤,也若有所悟。以前中学老师教我写作文,说是想得糊涂就写得糊涂;窃以为可以套改此语:想得安详就过得安详。想要“改百姓之行”者,最好还能“静百姓之心”。我们至少可以先“静个人之心”,心静而后幸福生。(作者为历史学教授)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