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古刹半夜被强拆(南方都市报 2007-7-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1:21:34
襄樊古刹半夜被强拆
2007-07-10 09:48:4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网友发帖曝光,襄樊市区唯一的明代建筑汉圣庵15分钟内被推平
传承千年、纪念襄阳太守关羽的汉圣庵终于被彻底拆除了。1985年,前殿被拆了。1998年,大雄宝殿被拆了。2007年7月6日午夜,仅余的汉圣庵中殿也被拆了。最后被拆除的中殿是襄樊市唯一的明代建筑。
曾经有多方人士参与保护汉圣庵的行动,现在只剩下网上流传的帖子。
护庵的居士被绳索捆住
汉圣庵被拆除的消息在网上最早见于一位襄樊网友的博客,后来被转贴到很多论坛,其中称:一群十七八岁的强盗,乘守护庵内的老居士熟睡之机,将两位六七十岁的老居士用绳索捆至庵内院中,中殿被推土机推毁,南寮房亦被推毁,就连庵门前的石头狮子也没有放过。
“我是在第二天早上知道这个事情的,那里的居士给我打了电话,说拆了。”博主告诉本报记者。
接到电话后这位网友很快就去了现场。居士告诉他,拆房是在半夜11点45分左右,推土机开过来,把院墙推开,整个拆除工作只花了15分钟。“那几个老太太哭啊喊啊,听说拆房子的那些小伙子也被感动得流了眼泪。”
7月7日,大批群众聚集在汉圣庵废墟前。这位网友称,文物局的人来了,想把倒在地上的建筑碎片拿走。但守在那里的居士们阻止了,因为他们要留下证据,并且他们也不知道文物局会怎样处置那些东西。襄城区政府的人也来调查。
“区政府的人说,我们对你们也很同情,但这不关我们的事,要怨只能怨房地产公司的老板。”这位网友介绍,汉圣庵被区行管局卖给一家房地产公司,因为汉圣庵的地理位置好,房产公司要拆除这个破旧的庵来进行商业开发。
记者致电襄城区政府,值班人员称这件事是市里下的决定。
去年就曾昼夜守护
汉圣庵源于东汉末期,曾是关羽的襄阳太守府衙,因此得名。建筑坐西朝东,后面为清代府衙(现为军分区),前面是襄阳王府。庵前正对面有一条路名为“汉圣庵路”,1955年改名“运动路”。汉圣庵的建筑为典型的明代建筑。汉圣庵还曾供奉过张自忠等抗日阵亡将领的牌位。
2006年5月,汉圣庵就曾传出要被拆除的消息。有市民向当地媒体反映,有开发商派人放话来说,将用推土机将襄城南街军分区南侧汉圣庵拆除。居民们闻讯,昼夜守护在现场。
襄城区政协常委、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杜汉华说,汉圣庵虽没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被列入襄樊市文物名录,其文物价值不容低估。襄阳城内文物古迹已很少了,如果将汉圣庵拆除,其损失无法挽回。
当时,襄樊市文物局、襄樊市文物管理处也派员实地勘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物部门未对该建筑文物价值作出评估之前,不允许拆除。鄂文物综[2006]75号文件指出:“汉圣庵是重要历史文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毁。”
今年7月1日国际关公文化研讨会在襄樊召开,很多与会者参观了汉圣庵,还在讨论如何保护修缮这座文物建筑。
本报记者 丰鸿平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jjz/200707100074.asp
七.七凌晨(湖北)汉圣庵被不明身份者强拆
[ 文章来源:中国记忆网 | 文章作者:龚理 杜汉华 | 发布时间:2007-07-09|浏览: 34人次 ]
谁在挑战党的“科学发展”正确路线和政府的公信力?!
襄樊不断出现破坏文物的事件,最著名是2001年拆掉汉城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报道没有点出拆除汉城墙的主谋和拍板人,竟让一位文化局党委书记当了垫背的。结果拍板人能相互报庇,真相未能大白于天下,直到窝案发作,主官市委书记贪腐坐牢,破坏文物案此前早已经不了了之,数百亿元换不来的千年古街和众多商贸会馆等也一并被拆。破坏文物因而成了传统,一拨一拨往下传。现在,襄樊又出现了纪念关公的宁国寺、汉圣庵数月内先后被毁事件。宁国寺2007年3月被烧毁,起火前大殿的雕梁画栋和碑刻已被偷走!汉圣庵的产权早已归还为佛教活动场所!2007年7月6日夜12点以后被不明身份的人捆绑多名守庙群众开推土机推倒。守庙的群众称他们是“土匪”?!他们会是“土匪”吗?襄樊繁华的闹市区能出现一批“土匪”?!真该查个清楚!否则,襄樊由过去小偷出名,旅客不敢经过的“贼城”,现在又该出个新的大名了,谁还再敢来襄樊!
汉圣庵是襄樊唯一尚存的关帝庙,作为关羽一生战绩辉煌高潮的襄樊,汉圣庵已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关公文化崇敬者的关注,他们已呼吁保护,拟捐巨资修复,并把襄阳南街、汉江、襄樊古城变成叫响海内外的旅游景观。襄樊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当面向国家胡主席访问外国时接见并合影过的关公后裔、海外侨领关英才先生保证不会拆除汉圣庵。拆除汉圣庵在此之后两天,是对法律和政府公信力的挑战!保护文物,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符合襄樊人民的最大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反其道而行之,是在伤害襄樊人民的利益,是在挑战党的正确路线?拆庙在一个夜间12点,捆绑住守庙人,然后推倒!谁干的,不明身份?这样的行为,显然是见不得阳光的!是谁在向法律和政府的公信力挑战?是谁在向党的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路线挑战?我们期待襄樊方面给我们一个真相的告白!
七旬老人龚理写于汉圣庵被拆之后。
清点宁国寺、汉圣庵,能找到被毁前后的文章照片!
强烈要求惩办拆毁汉圣庵的凶手!!
2007年7月6日深夜11:45分来了40多个强盗,用推土机推开了千年汉圣庵南院墙,强行将庵内4位70余岁的老人押至院内按住四肢,不顾老人的死命挣扎与痛声哭诉,在大约15分钟左右推平了千年古刹汉圣庵。
7月7日,汉圣庵前陆续聚集了千余名群众和人大政协社会文物保护志愿者以及闻讯赶来的居士们,众人齐声哭诉,痛斥深夜强拆千年文物的凶手,强烈要求还其公道!
汉圣庵始于汉朝,是关公生前作战指挥之地,后一直祭祀关公至今,1984年作为宗教财产给予落实政策,1997年因故被襄城区行管局代管、区行管局于2002年非法将汉圣庵三亩余地仅以75万元低价卖给开发商昌盛公司,此后当地区民和居士赶来守护宗教文物,但昌盛公司多次驱打居民和居士,屡次发生武力冲突,对此省内外媒体以及互联网站大量报道汉圣庵事件,为保汉圣庵,省文物厅于去年7月14日下发:鄂文物综[2006]75号文件,文件指出:“汉圣庵是重要历史文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毁。”因此市委、区政府多次协调此事,指明任何人都不能动汉圣庵的一草一木,但是这群强盗却于深夜平推了汉圣庵,罪行令人发指,以至激起群愤!
强烈要求政府严惩凶手,修复文物,使古城襄阳名符其实,请求在三日内给予答复,否则群众将冒死进北京上访,请求公道。
襄樊市民众泣血呼吁:强烈要求惩办拆毁汉圣庵的凶手!
汉圣庵位于襄阳城南街,与襄阳王府隔街相望,其建筑系我市市区唯一的早期明代建筑,有宋元遗风。该建筑源于东汉末期,系汉圣人关羽之襄阳太守府衙,汉圣庵因此而得名,关公逝后,殿内即设关公像,配殿亦槊刘备和张飞之像。宋时,襄阳王被镣,王母于汉圣庵出家为尼。辛亥革命前,庵内设中国同盟会襄阳分会,刘公等革命领袖在此活动。一九四四年,庵内设忠烈祠,供奉辛亥革命领袖之一的襄阳人刘公和抗日领袖张自忠将军,以及众抗日阵亡将领。解决后雷炳,张文伯等襄阳名士提出新政府必须重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汉圣庵。五十年代初期,新政府计划将该处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可惜自此,行动上未见任何保护措施,任其千年文化在风雨中摧残。至六十年代,大雄宝殿内佛像及关羽槊像皆尚存,八十年汉圣庵还居住着二位老尼。再后就是造像荡然无存,南边殿堂拆毁,改为幼儿园,八十年代初期,汉圣庵淹没于居内,市文物区多次找寻汉圣庵未果,于一九八四年出的市名胜古迹地图中,仅将庵前的汉圣庵井列为文物古迹。至一九八五年扩建南街,前殿亦被拆除,一九九七年城区合并,襄城区宗教局被撤消,汉圣庵作为宗教财产被襄城区行管局代管,一九九八年区行管局无故拆除了大雄宝殿。
2002年区行管局非法将三亩余地的宗教财产汉圣庵仅以七十五万元卖给房地产开发商昌盛公司,此后当地居民和众居士赶来守护佛教文物汉圣庵,但昌盛公司多次驱打居民和居士,屡次发生武力冲突,对此省内外媒体以及互联网站大量报道汉圣庵事件,为保汉圣庵,省文物厅于2006年7月14日下发:鄂文物综[2006]75号文件,文件指出:“汉圣庵是重要历史文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毁。”
2007年7月1日国际关公文化研讨会在襄樊召开,会后世界各地专家代表们参观了汉圣庵后指出:“我们看到汉圣庵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汉圣庵不仅是中国的重要文物,而且是全世界的重要文代遗产。”对此专家们又开了一个关于汉圣庵保护的会议,代表们纷纷签名,联名投文给北京和湖北有关部门,强烈要求抢救性的保护汉圣庵。
在此期间,有世界关氏总会的总长,新加坡的关老先生为关公的第七十二代孙,表示为了保护汉圣庵,愿意独资将半条南街作为一个三国文化景观来投资开发,之后还可投资与关公有关的邓城遗址。可惜,自专家们离开后就发生野蛮的强盗深夜毁庵的恶劣行径。事后,部分专家及关公先生得知汉圣庵被毁后非常痛心,凄然落泪,并强烈要求惩办凶手,恢复古建。
汉圣庵的主体建筑为伽蓝殿(即刚被强拆的殿堂),主要供奉关公。民国时期改为忠烈祠,伽蓝殿两旁有两座相对应的双层阁楼,类似旧时寺庙中的钟鼓楼,但此处不同的是阁楼上没设钟鼓,北面的后土堂为土地庙,南边的抱本堂为明藩王府的家祠。
汉圣庵座西朝东,后面为清代府衙(现为军分区),前面是襄阳王府。庵前正对面有一条路名为“汉圣庵路”,一九五五年改名“运动路”。现存的建筑为典型的明代建筑。其中典型的有古础,为元代的八面开光技法;殿内为木梁结构,中间两列为架梁机构,两边为穿梁结构;墙砖为明代城墙砖及相似,残有的石雕“福山寿海”与明王府绿景壁相同;所有梁上都有明代风格的精美彩绘。以上诸多特征皆为明代所有。
汉圣庵的宗教特色与南岳衡山相似,即为佛道合一的特色,左面为佛家所有,右边为道家所有,与衡山不同的是,衡山是男众道场,住比丘与道士;而汉圣庵则为女众道场,仅住比丘尼与道姑,其中此处比丘居出家方式殊同一格,则是出家不下发,带发修行,为全国所罕见。
综上所述,汉圣庵不仅为物质文化遗产,而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却被逐渐野蛮推毁,实为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的野蛮恶劣行径。
襄樊是一座有着近三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这里的每寸土地都有无数名人名迹,每个城市的发展都有着自已的特色。襄樊如果只顾着盖钢筋水泥式的高楼,是比不上广州、上海等发达城市的,襄樊该以古襄阳文化,古三国文化发展,所谓古文化搭台,新经济唱戏,才谓古城的出路呀!
我市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十分稀有,除樊城寥寥几座的清代会馆之外,明代宫殿式房屋建筑在襄阳城仅一处汉圣庵,也是襄樊硕果仅存的纪念关公的历史遗存,仅仅为了开发商的几十万元人民币而毁了如此重要的祖先根脉,确实错之大矣!
特此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此事,保古襄阳文化保护汉圣庵!严惩凶手,恢复汉圣庵古建,恢复关公文化。
襄樊市民众泣血呼吁
二OO七年七月七日
http://www.memoryofchina.org/wenbaodongtai/2007/070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