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8/30 17:57:42
2010年02月21日 14:23:53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
一、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的意义
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是农村信用社在战略、人才、管理、技术、资金和品牌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保持自身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处在综合地位的、影响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是形成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依靠综合竞争力,农村信用社拥有综合竞争力才能创造更好的经营业绩。因此,综合竞争力是决定农村信用社兴衰的关键因素,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前进动力。
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竞争的挑战,发展的挑战。面对新的经济金融形势,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提高经营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业务经营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经营效率。三是有利于把员工的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服务于企业共同的事业。
二、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信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显著成绩,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有了较大的业绩,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一)对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存在思想误区。
思想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认为综合竞争力太虚,看不见摸不着,不是硬指标,也不考核,抓不抓关系不大;认为综合竞争力研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不大,要完成业务经营任务最终要靠物质力。因此对信用社如何发展始终缺少顶层设计,包括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企业文化等。
(二)名称品牌的档次较低
近年来,在深化改革中,仅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但绝大多数仍然挂牌为信用社。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一成立即挂牌为银行。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机构层次中处于较低的地位,次于银行,名称品牌档次较低。当然,出现这样的局面并非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原因,而是监管当局对农村信用社改制、升格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设置的门槛过高,对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的定位优于农村信用社。
(三)网络的科技支撑不足,产品品牌尚在起步阶段。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乘改革的东风倾力研发新产品,开办新业务,创品牌。诸如发行银行借记和贷记卡,开办个人自动转存定期存款业务、个人自助循环贷款、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等。但受资金、人力资源、科技的限制,农村信用社产品品牌的开创尚在起步阶段。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邮政储蓄银行一成立,就凭借其实力雄厚、信誉优势、网络优势、结算优势,以及资金规模优势,立即成为我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品牌含金量高,在吸揽存款、进行贷款、发放小额信贷、开展汇兑业务、结算等方面都大大优于农信社。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建设加快,但只覆盖到全省,仅与部分省市农村信用社合作,实现跨省通存通兑。资金清算主要是依托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全国31家省市级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性资金清算组织),利用自身的综合业务系统和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内的汇款、转账、个人通存通兑、支票全国通用及银行承兑汇票委托收款业务。而国有银行早些年就已形成全国大联网络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电子化金融服务。至于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国有银行早就轻车熟路。
(四)包袱仍然较重。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中享受了国家的利息保值贴补、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通过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申请、兑付,置换了部分不良资产,但农村信用社尚未消化的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包袱仍然较重,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其次,农村信用社员工队伍处在新老交替时期,老员工陆续内部退养或退休,每年都要补充一些新员工,属于内部退养的,农村信用社除承担他们的内退工资外,还要承担他们的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对于那些新员工,农村信用社要投入培训费用,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
(五)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未能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由于农村信用社电子化起步较迟,业务流程再造进展缓慢,教育培训和服务手段相对滞后,造成业务创新能力不强,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化时代的步伐。业务品种单一,拓展后劲不足,收益低,导致业务流失,常出现一些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优质客户受其它银行优越的电子化和丰富的业务品种及优惠、优良服务的影响,而流失而去。外加激励机制不足、绩效考评措施不够完善等原因,严重挫伤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员工的创新意识、
创业精神受到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约束了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的有效发挥。
三、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的途径
(一)建立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研究、管理体系
自上而下地建立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研究、管理体系,形成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到县市农村信用联社再到城区、乡镇信用社的垂直研究、管理体系。高层决策者应根据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清醒的判断,确定农村信用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确立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制定农村信用社总体战略、市场战略、竞争战略、兼并重组战略和学习战略。着力解决好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员工队伍中经营理念的彻底转变,职业操守的正确提高等问题,培养一支善于开拓创新并能找准市场发展之路的高效团队,为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协同力量。自上而下努力努力实现的战略目标是:把农村信用社打造成面向“三农”,城乡联动,双层经营,内控严密,实力雄厚,综合竞争力强的农村金融体系,把农村信用社打造成为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在战略管理上,应努力引领市场的变化。加强战略规划的研究和制定。认真分析和研究宏观、微观经济形势的发展,研究行业未来的发展,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加强战略规划的落实。围绕战略规划将农村信用社长中期发展目标有机地和短期目标及日常工作融合起来,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和人力资源有效地整合到战略目标的落实上来。
(二)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当前,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逐步建立起能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施展才能机会的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创新人才。在人力资源开发上,不仅要重视大、中专生的引进和在人才市场上进行招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内部职工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创造一个有利于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环境,使员工特别是核心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员工潜力释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达到员工与农村信用社的共同发展、实现“双赢”。要进一步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完善竞争机制和以经济增加值为综合的考评体系,将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员工的使用和收入紧密挂钩,使对农村信用社发展贡献大的员工名利双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
(三)提高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的产品竞争力,
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深刻认识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是关乎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当前,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产权制度、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五个方面的创新,以求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新的业务发展和竞争优势。
(四)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市场竞争力
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市场竞争力既来自产品竞争力,同时也来自社会影响力。产品竞争力提升依赖的是农村信用社生产力,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源于履行社会责任。农村信用社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和谐的逐利活动与社会相关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间的关系;有利于和谐与当地政府、所在社区的唇齿和谐团队,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有利于获得优质经济社会资关系;有利于源;有利于开辟与发展新的经营领域;有利于赢得客户,赢得社会公信,赢得持续竞争力;有利于赢得经济社会双重利益,赢得持续发展能力。总之,农村信用社履行社会责任是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效途径。
(五)强化信息科技应用
农村信用社竞争力要形成先进的客户需求分析能力、领先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方案设计能力、有力的信息科技支持能力和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信息化技术平台是保障,是形成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离开信息科技,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来讲,深化信息科技在客户服务、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应用,能增进技术与业务的相互融合,提升综合产品、品牌产品的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