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处显身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25:48
http://tp.chinamil.com.cn/news/2010-07/29/content_4269754.htm危难之处显身手——云南省怒江军分区“7.26”特大泥石流事故救援掠影中国军网 顾红光、赵灿军、杨金浩 发布时间:2010-07-29 12:35:52
 
 
官兵克服激流前往灾区。
 

    泥石流突然夜间突袭民工住地

    今年怒江的气候尤其反常,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更是如此。在云南到处干旱的情况下,贡山县却在2月份开始提前进入雨季,三月份就已经发生了两起泥石流掩埋民房和公路上汽车的惨剧。进入夏季,几乎天天下雨,步入云端的高黎贡山早就被雨水饱和。一条名叫米谷河的怒江支流,发源于中缅边境线的高黎贡山山脊,沿着陡峭的山谷在山间蜿蜒盘旋直冲怒江。也正是3000余米的高差,形成巨大的势能,成为小水电的优势,一个小型电站正在边境附近紧张施工。7月26日凌晨,劳累了一天的22名民工早就进入梦乡。3时许,突然间,惊天怪啸响彻山间,地动山摇,一股强大的泥石流卷裹着大量巨大的石头、树木、泥沙从民工们在山腰上临时搭建的窝棚上方冲天而下,瞬间,3个窝棚消失在茫茫雨夜之中。11名侥幸逃生但人人受伤的民工赶紧清点人数,发现包括4名缅甸籍人员在内的11人不见踪影……

 
边防连官兵正在向灾害发生地紧急开进。
 

    紧急出动

    5时许,急促的电话铃声在贡山武装部值班室响起。原来是幸存的民工在高山上找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向政府报警求助,县政府值班室打来电话要求武装部紧急出动。灾情就是命令!部长李勇在向军分区报告的同时,也在命令普拉低乡民兵应急分队迅速集中人员。早晨6时,怒江军分区作战室内,从睡梦中接到报告的分区首长和机关人员已经集中,庄宏华司令员通报了灾情,下达了立即启动《边境突发灾情联动预案》的命令。

    天刚刚擦亮,普拉底乡30人的民兵应急队伍冒着大雨出发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新上任才三个月的武装部长李勇。没想到,由于本来就只有三分之一长度的能够通行车辆的简易道路已被摧毁,后半程的人马驿道也多出被毁,他们此行花费了整整四个小时。

    与此同时,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罗富强带领机关人员登上车辆,踏上与受命赶往灾区的边防三连官兵会合的途中……

 
 
 

    决策:“完全按照罗副司令意见办!”

    米谷河畔一处较高的平地处,怒江州救援指挥组已经建立,州县相关领导们正在紧急商议救援方案。由于情况不明,道路艰险遥远,洪水还在咆哮,大家一时拿不出更好的救援意见,现场争议不断。不时在地图上写写画画的军分区罗副司令员提高嗓门,有条不紊地发言了。他首先总结归纳了事故原因和救援行动面临“气候复杂、地形复杂、水系复杂、道路复杂、掩埋点情况复杂”的五个特点,提出了“必须科学组织,确保救援行动安全;必须科学实施,确保救援效益”的两个要求,而后提出了“合理用兵,以定点挖掘为主,沿河搜寻为辅”的基本搜救方法,明确了“根据气候选择作业时间、根据水情选择行进路线”的安全措施,建议将作业按照“基本指挥组、现场指挥组、定点挖掘搜救队、沿河搜寻队、作业保障组、饮食保障组、医疗保障组、通信保障组”进行编组分工。短短十分钟一席话,立即赢得全场充分肯定。州委副书记、救援行动指挥长李世明现场拍板表示:“我不想再说什么,罗副司令的意见无可挑剔,一环紧扣一环,完全按照罗副司令意见办!”

 

    艰难而又艰险的开进

 
分区首长徒步带队前往灾区。
 

    中缅边境突发泥石流的咪谷河狭谷是怒江大狭谷的支狭谷,咪谷河是怒江的一条支流,从3960米高海拔狂泻而下,河水的勇猛可将2吨以上的巨石冲入怒江。狭谷沿线山高坡陡,坡度均在60度以上,部分地段悬崖峭壁,坡度超度80度。援救部队正是要沿着这样的河谷上山,在无道路可寻,到处都是瀑布急流的环境下,即要保证及时到达泥石流现场,又要确保部队开进自身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带队的贡山县人武部部长李勇同志,指挥定点搜救队20余名官兵,适当拉大距离,注意加强听观察,边开路边前进,冒着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的威胁,跋山涉水3小时,行程约18公里,及时到达了泥石流现场,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历尽艰辛转运伤员

    早上11时许,李勇部长带领的民兵应急分队终于赶到泥石流现场。受伤又受惊的民工们卷曲在大树下,痛苦地呻吟着,见到官兵到来,仿佛遇到救星,嚎嚎大哭不止。李部长立即安排部分民兵简单救治伤员,部分现场展开搜救,无奈,凶猛的泥石流早已将现地窝棚摧毁和掩埋。李部长当机立断,组织民兵运送伤员下山接受紧急治疗。没有单价,他们只能利用树枝、藤蔓制作了几副简易担架和拐杖,在反复确定现场已无生还的工人后,架起受伤的11名工人迅速往山下的医疗救助点赶。救援经验丰富的李部长心里清楚,山上的雨说来就来,新的山洪和泥石流也随时会发生,必须尽快赶回山下的公路边,才能确保伤员和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速度就是生命,必须与山洪赛跑。不料,上山时经过的路,回来的途中,许多又已被新的滚石和树木阻断,再大的困难也必须用不怕苦不怕险的战斗意志和精神去克服。经过2个多小时艰难跋涉,终于将受伤的11名工人,从泥石流现场安全转移到了医疗救助点。

    科学组织搜寻遗体

    定点挖掘队的官兵们,经过3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泥石流掩埋人员的现地。眼前,是乱石稀泥夹杂着直径不一的树木。没有大型机械,甚至连小型工具都缺乏,如何迅速将显然已经遇难的人员遗体搜寻出来,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但是,困难压不倒智慧的官兵们,大家不仅利用手里工具传统开挖,还献计献策,利用科学原理提高效益;把倒塌的树木做成杠杆,利用“杠杆原理”撬开巨大的石头,利用附近电站工地的水泵,做成高压水枪冲刷泥沙等等,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益。经10余小时不停奋战,开挖土石方200余立方米,终于在一块约3吨重的巨石下发现了两名受难人员尸体,当年青的战士们推开巨石,眼前看到的是已经被压的不成人形、泡白变皱的尸体,有一名刚满19岁的战士,现场就开始呕吐,被眼前的景象吓得脸色发白。此时,部长李勇一声令下:“连队、指导员、排长、班长跟我上”,两具尸体迅速被妥善处理,部队进一步展开搜救行动。同时,沿河道搜索的30余名官兵,从泥石流现场沿咪谷河全面搜索至该河入怒江口,共计10余公里,搜索到尸体1具,在咪谷河入怒江口处发现头颅1个。

    27日17时20分,泥石流现场掩埋点全部清理完毕,咪谷河道也完成了全面的搜索,未发现新的失踪人员。经州县两级联合救援指挥部判定,未发现的8名失踪人员均已被冲入怒江,已无法进行搜救,现场救援工作结束,转入沿怒江观察和受难人员家属安抚工作,救援部队可撤回。20时40分,参加救援的怒江军分区官兵、贡山县民兵应急分队,均已安全返回驻地,无一人员伤亡,救援行动圆满完成。

    受到高度赞誉

    怒江军分区官兵紧急救援的行动,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高度赞誉。该县县长李坤珍激动地说:“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看到子弟兵的身影;当我们看到你们熟悉的身影,心里马上感到有了依靠。真的,谢谢你们,解放军亲人!”州委李副书记动情地说:“你们不仅成为救援的主力,还是出谋划策的军师。这次救援,没有你们,不知何时才能完成。”

 

 
 
官兵们奋力作业搜寻失踪人员。
 
 
官兵们全力以赴搜寻失踪人员。
 
 
官兵们在滑坡现场搜寻失踪人员。
 
 
官兵们搜寻失踪人员
 
 
官兵们正在失踪人员掩埋点搜寻
 
 
官兵与民兵协力搜救被埋人员
 
 
官兵在向灾民了解情况。
 
 
官兵正在滑坡处搜寻被掩埋人员
 
 
 
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罗富强带队前往救援途中。
 
 
军分区首长身先士卒。
 
 
搜救人员在失踪人员被掩埋点展开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