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12:43


          印石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以寿山、青田、昌化和巴林"四大印石"闻名于世。尤其是福建寿山石因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为历代藏石家所珍爱。加之雕刻家的艺术再创造,更使它们独具魅力。据了解,近两年福建的寿山石在海内外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市场价格连年攀升。印石三宝"中的田黄石、芙蓉石和鸡血石。每年价格都会上涨30%左右。寿山印石品种繁多,著名的有田黄、杜陵、善伯、芙蓉、荔枝、汶洋、高山、旗降等。寿山石的品种极多,品质优良的石头多出于五花坑,坑头洞、水晶洞时而以田山昆坑、水坑、山坑最佳。田坑出产的石材系脱离石脉而独立成块,多年来一直埋于山昆沙士之中。黄颜色的称“田黄”,白颜色的称“白田”,黑颜色的称“黑田”,粉山昆红颜色的称“红田”,均是寿山石之中的极品。水坑石出产于寿山坑头洞,石头的山昆特征是结晶石,呈透明或半透明状。“鱼脑冻”、“黄冻”、“鳝草冻”、“桃花山昆冻”、“牛角冻”、“豹皮冻”等是水坑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山坑石则是寿山石山昆中最普及的,目前市场中出现的寿山石,大多是山坑石。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印,执政所持也;钮,印鼻也。古人为执政所持便于携带印信,就在玺印的上方穿孔系上印绥佩于腰,这就是最早的印钮,此时的印钮只是为了实用,没有观赏价值。据史料记载,中国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到先秦时期有了形式简略的鼻钮、台钮、覆斗钮,这是印钮艺术的雏形。汉代国泰民安,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是我国特有的印钮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印钮上造型古拙浑厚,线条生动洗练,题材丰富多彩。汉代除用印章材质区别帝王百官外,还以印钮上的不同兽形来标志各级官阶。在汉代,皇帝玉玺虎钮,皇后金玺蛇钮,诸侯王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将军金印龟钮,食禄二千石银印龟钮,千石至二百石以上铜印鼻钮。民间常用印就没有受其限制,可以依各人所好在印上方刻制各种各样的钮饰,所以,汉代印钮实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无论是篆刻艺术还是印钮艺术(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汉钮汉印)至今尚被人们推崇,并作为学印、学钮的典范。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印钮艺术没有得到继承与发展,多是简单、实用,显得粗略,谈不上什么观赏价值。此时官印由于形制大,为了便于盖印,大多搞了把手即印把子。宋元期间民间虽仍有人在私印上刻线条简洁、造型生动的人物钮、动物钮等,但远不及汉钮丰富精美。
      元末画家王冕首以花乳石作印,因花乳石质地脂润、易于受刀,为时人竞相采用,尤其是原先的印文篆刻因印材是铜、玉之类的,硬度高,每每一印都由文人与工匠合作而成。石印的出现,文人可以直接在印石上书写、刻制,印文上充满了文人的气息。因此印章上讲究起书法、章法与刀法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篆刻艺术。明末以后尤其清代篆刻艺术成为一门中国独特的艺术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皖、浙两大流派,追崇者众,篆刻艺术与书画艺术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篆刻艺术的发展必然也促进印钮艺术的发展,许多雕刻高手在易于受刀的石印上随心所欲地雕镌出精美的印钮,两者结合相得益彰,石印自此开始盛行。清康乾年间是我国印钮艺术发展的高峰期,而且无石不钮,涌现出不少雕钮高手,他们雕刻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钮饰远超过历代,流传至今。此时期印钮也受到清代帝王的钟爱,他们除了在贡品中寻求精美的印石外,甚至还招募名工雕手在宫内为宝玺制钮,许多世间罕见名石名工的印钮被帝王及其权戚所拥有,这可以从今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得到证实。
      福建福州的寿山石历史悠久,寿山石作为印材以其脂润如玉、柔而易攻、色彩斑斓、媲美宝石之特色备受各方青睐。黄宾虹于《古印概论》曾说: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最初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好事者以其可锓可刻,用以制印。寿山石用以治印后,其印钮雕刻也随之发展起来,在继承历代钮饰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石质特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寿山石印钮雕刻最初以古兽为主,逐渐发展至有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多种类型。印钮虽小,不少艺人却费尽心思,以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寿山石印钮虽始于明,但是有关的文字记载,目前所见最早的为高兆《观石录》中所云:潘子和、谢奔,砚工高手,攻石能得其理。攻石即指雕钮。相传他们制钮多不留款,故后人无法考查。清代名家杨璇、周彬也是制钮高手。杨璇钮饰集玉玺、铜印风貌,充分利用寿山石之特性,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情、趣,生动毕肖。周彬雕钮与杨璇取径不同,以华茂、清灵称著,并常以夸张手法强化形象,大胆突出。擅长取夔纹图案刻博古平钮,直处平整,拐角圆转流畅,图案之间隔有针线难人精微,堪称一绝。
      清同治、光绪年间,东门派鼻祖林谦培精于印钮与博古图案,兽头形态生动,头发均作开丝,连续不缀,细腻传神。传人林元珠雕钮遒健有神,尤精于鬓、鬃、毛、发的刻画。嗣后东门派刻钮驰名者有林元水、林友情、郑仁蛟以及现代的林寿煁、周宝庭。他们继承师法,但能入古出新,各有个性。周宝庭在兽钮雕刻上兼容东、西门派之技,创作之余并致力传统古兽印钮的发掘、整理和发展,贡献良多。
      与林谦培同期的潘玉茂承杨、周遗风,深刀精刻,对印钮的博古、薄意及开丝均有很高造诣。西门派后人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均是雕钮名家,多用圆刀半圆刀,具清雅大方、浑古朴茂之长。林文宝毕生专事印钮,被誉为钮工巨擘,他的钮饰作品题材广泛,花果、古兽、翎毛、动物无所不涉,依势肖形,俱能契古,刀法古朴,构思精妙。
      今日寿山石之高档印章除刻薄意以外,凡印必有钮,钮饰有古兽类的狮、龙、凤、螭虎、饕餮、辟邪、麒麟、用端、鳌;动物类的象、熊、龟、蝙蝠以及十二生肖等等,还有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钮、花果草虫钮,而且按印章的颜色取巧,巧色印章备受珍视,价值亦数倍于一般印章。寿山石中的田黄石、芙蓉石被誉为印石之宝,尤其被称为石帝的田黄尤为稀珍,如能切成方形并由名家刻上印钮,其价值易金数十倍。寿山石印钮在继承传统上还不断创新,当代雕刻家们以现代的审美观在印钮创作中注重形象的立体感与质感,有的还善于应用传统的商周纹饰与现代建筑力学的几何线条相结合创出新感觉作品,还有的把现代美术与前卫艺术运用到印钮艺术中,出现了朦胧、抽象、漫画形式的印钮,这些伴随着时代脉搏与传统印钮艺术相迥异的作品使印钮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山石的质地有晶莹温润的,让人联想到朝露夏雨、行云流水;联想到舒心畅怀,神游物外。质地粗糙干涩的令人想到粗壮朴实、农家恬静;想到枯枝野渡,大漠羁旅。而同一质地的寿山石具有不同的色彩,同一色彩的寿山石又存在不同的质地。这些美仑美奂的,透露出人感知的寿山石,往往会触发创作灵感。         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寿山石雕作品利用原石的色彩、质地与花鸟虫鱼的特点进行“取巧”。这是雕刻家们感悟于自然,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本领。对于石上的纹理,古今“英雄”所见略同。寿山石自身就蕴示着神妙的自然美。一方面寿山石的天然之美引导着创作,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创作,把不美或不够美的寿山石弄成美的,美得自然,美得有内涵。         理,原指玉石的纹理,又含有治玉之意,用在寿山石上有两层意思。一是利用寿山石的天然纹理,略加雕琢;二是“治”“理”,人为地制造肌理效果。有时为了点缀或衬托,也可以在“优质”的寿山石上作极小的局部肌理制作。雕刻工具的不断改进,也促进新手法的产生,使肌理更加丰富。       “相术”是根据“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算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寿夭等。”而“相石”主要是从寿山石的形状、色彩、质地、纹理来“相”,“相”的目的是要雕琢成“器”。         有一个词叫“相时而动”,有一个故事叫“伯乐相马”,有一种“相”的方法名叫“相术”。这些“相”字都有“观察”的意思。巧的是在许多有关寿山石的文字记载中,把分析、观察寿山石也称为“相石”。        古代相学认为,“富贵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 现在不妨把“骨”比作寿山原石的外形,“骨法”的“法”比作人为地改造外形,即造型的技法。而“容色”好比寿山石的色彩、质地、纹理。“容色”属于外表的,经过雕刻后的寿山石的“容色”,就表现在作品的装饰上,包括固有的色彩、质地、纹理和经过雕刻工具加工后的各种形式。        众所周知,作为体现寿山石之美的“颜色”、“质地”、“纹理”,若被人为改变,也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因此人为的雕刻,一般要在展现原石“颜色”、“质地”、“纹理”天然美的前提下,进行适当改造,即雕刻。雕刻界常强调“形式感”。这个“形式”就是结构,是外部状态,占有三维空间。之所以有“感”,是因为原石的外形被有意识地改造后,营造出不同程度的“气势”。        寿山石的“形”大致有两类:一是被炸药“轰”出来的形,棱角犀利,瘦骨嶙峋。这类寿山石,常要经历一番“整”形,直到合乎人的审美要求,要能“摆着看”,可以“抓着玩”。比拳头大的寿山石适合“摆着看”,讲究形式、张力,突出“形式感”。而“抓着玩”的是“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少些棱角,以适手为度。

      另一类形状是自己“滚”出来的形,外形多似鹅卵石,圆滑圆滑的。据地质专家说,一块独石的形成要“滚”几百年、上千年,埋在土里、水中要几万年,甚至更久。寿山石的雕刻家们很明白它的珍贵,总是小心翼翼地刻上薄薄的一层,意思意思,称“薄意”。

      对于丰富多彩的寿山石,界内有一门绝活叫“取巧”,雕刻家们把同一块石头上的不同色彩(巧色)适当地区别开来,雕出不同的物体,造成强烈的对比。

      古人造器“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玄璜礼北方”、“以白琥礼西方” 〈周礼·春官·大宗伯〉。雕刻家们也可以找出多数人对色彩“同感”的规律,来选择具有相应“感情色彩”的体裁,进形生势成。

          寿山石的养护要因石而异。

      首先,保持润泽,切忌高温 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养护的关键要注意保持润泽。不论原石还是雕品,都应该避免阳光曝晒和高温环境。新采的矿石不可长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时藏在地窖里或阴湿之处,时常洒些冷水以保润泽。

      其次,开料水磨,谨防燥裂 以水锯、湿磨为上,如须在砂轮上打磨,则应预备清水一盆,待石料磨擦发热时,及时用冷水降温。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装放 经过去皮、除污、清杂质,制成原坯后,应分出品种、档次和块度,置放在木质盘盒之中。块度大且石质粗者,只需将木盒放在阴湿处保存即可。如属高档石料,块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满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块度较大,为节省油料,也可将石坯沾油后用透明纸包裹好,放在阴湿处。

      第四,雕刻成品,除尘保洁 经过雕刻加工的寿山石雕成品,适宜陈列室内。石表被灰尘、污物沾染时,只要用细软的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寿山石硬度低,约在摩氏二至二点五度之间,切忌用金属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第五,印章摆件,适宜摩玩 寿山石印章和小摆件,最好经常用手摩挲抚玩,使石面附着一层极薄的手油,这样,久而久之,石质便会古意盎然。平时放置锦盒之中,也最好薄擦白茶油或橄榄油,让石表吸透油质,变得更加洁净莹澈。

      第六,打蜡油养,因石而异 打蜡、油养是寿山石养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寿山石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油养。不同品种的寿山石,保养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海的女儿} 选材寿山石,通过圆雕,透雕出女子站与巨形贝壳之中,珊瑚环绕,群鱼相伴。女子身材丰腴饱满,手握珍珠,昂首闭目,享受大海母亲的滋润。
    寿山田黄石雕《山居即景》,雕刻构思精妙,艺术境界高远,融诗、书、画、篆于一炉。
    两只抵牛是寿山石雕刻的,高17厘米,长34厘米,厚度为8.8厘米,重量为4.2公斤。两只牛头顶头,体态丰硕,脊背拱起,尾巴低垂,造型生动传神,又吸收了一些中国画写意笔法的精髓。更巧的是,这块寿山石的颜色为棕黄色,整块石料重量超过4公斤,没有裂纹且颜色均匀,雕刻两只抵牛,石质和颜色都再合适不过了。 对古代的庄稼人来说,牛是一笔很重要的财富,是富贵吉祥的象征。而性格倔犟的牛,同时还是勤奋、上进的精神化身。据《宸垣识略》,斗牛在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吉祥物。到了现在牛还被赋予了“牛市”,“牛气冲天”等新的含义。



    猪钮

    团龙

    神鸟

    犀牛望月

    双鹤

    薄意

    骆驼


    鳌鱼章

    辟邪

    薄意

    荷叶


    孔雀

    古象吉祥对章



    玄鸟

    双羊

    螭虎

    甪端

    楚舞翩跹对章

    虫趣对章

    螭虎博古

    狮子

    狮钮

    佛手



    二龙戏珠

    夔龙章

    鬼钮

    五龙章

    甲虫

    古羊钮

    狮子对章

    古兽章

    鸡钮

    竹节

    罗汉钮

    羲之爱鹅

    双翼立兽章

    螭虎戏钱

    羊钮

    双马钮



    汉式螭钮章

    钱龙钮

    圈螭扁章

    龙戏珠

    人物钮方章

    桃花源记微雕

    古钮方章

    三龙戏水

    弥勒佛

    异兽云珠章

    寿星童

    薄意

    东坡玩砚

    燕杏薄意章

    双龙钮

    双龙戏珠

    龙钮

    甲虫钮

    双螭钮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印,执政所持也;钮,印鼻也。古人为执政所持便于携带印信,就在玺印的上方穿孔系上印绥佩于腰,这就是最早的印钮,此时的印钮只是为了实用,没有观赏价值。据史料记载,中国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到先秦时期有了形式简略的鼻钮、台钮、覆斗钮,这是印钮艺术的雏形。汉代国泰民安,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是我国特有的印钮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印钮上造型古拙浑厚,线条生动洗练,题材丰富多彩。汉代除用印章材质区别帝王百官外,还以印钮上的不同兽形来标志各级官阶。在汉代,皇帝玉玺虎钮,皇后金玺蛇钮,诸侯王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将军金印龟钮,食禄二千石银印龟钮,千石至二百石以上铜印鼻钮。民间常用印就没有受其限制,可以依各人所好在印上方刻制各种各样的钮饰,所以,汉代印钮实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无论是篆刻艺术还是印钮艺术(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汉钮汉印)至今尚被人们推崇,并作为学印、学钮的典范。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印钮艺术没有得到继承与发展,多是简单、实用,显得粗略,谈不上什么观赏价值。此时官印由于形制大,为了便于盖印,大多搞了把手即印把子。宋元期间民间虽仍有人在私印上刻线条简洁、造型生动的人物钮、动物钮等,但远不及汉钮丰富精美。
      元末画家王冕首以花乳石作印,因花乳石质地脂润、易于受刀,为时人竞相采用,尤其是原先的印文篆刻因印材是铜、玉之类的,硬度高,每每一印都由文人与工匠合作而成。石印的出现,文人可以直接在印石上书写、刻制,印文上充满了文人的气息。因此印章上讲究起书法、章法与刀法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篆刻艺术。明末以后尤其清代篆刻艺术成为一门中国独特的艺术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皖、浙两大流派,追崇者众,篆刻艺术与书画艺术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篆刻艺术的发展必然也促进印钮艺术的发展,许多雕刻高手在易于受刀的石印上随心所欲地雕镌出精美的印钮,两者结合相得益彰,石印自此开始盛行。清康乾年间是我国印钮艺术发展的高峰期,而且无石不钮,涌现出不少雕钮高手,他们雕刻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钮饰远超过历代,流传至今。此时期印钮也受到清代帝王的钟爱,他们除了在贡品中寻求精美的印石外,甚至还招募名工雕手在宫内为宝玺制钮,许多世间罕见名石名工的印钮被帝王及其权戚所拥有,这可以从今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得到证实。
      福建福州的寿山石历史悠久,寿山石作为印材以其脂润如玉、柔而易攻、色彩斑斓、媲美宝石之特色备受各方青睐。黄宾虹于《古印概论》曾说: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最初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好事者以其可锓可刻,用以制印。寿山石用以治印后,其印钮雕刻也随之发展起来,在继承历代钮饰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石质特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寿山石印钮雕刻最初以古兽为主,逐渐发展至有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多种类型。印钮虽小,不少艺人却费尽心思,以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寿山石印钮虽始于明,但是有关的文字记载,目前所见最早的为高兆《观石录》中所云:潘子和、谢奔,砚工高手,攻石能得其理。攻石即指雕钮。相传他们制钮多不留款,故后人无法考查。清代名家杨璇、周彬也是制钮高手。杨璇钮饰集玉玺、铜印风貌,充分利用寿山石之特性,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情、趣,生动毕肖。周彬雕钮与杨璇取径不同,以华茂、清灵称著,并常以夸张手法强化形象,大胆突出。擅长取夔纹图案刻博古平钮,直处平整,拐角圆转流畅,图案之间隔有针线难人精微,堪称一绝。
      清同治、光绪年间,东门派鼻祖林谦培精于印钮与博古图案,兽头形态生动,头发均作开丝,连续不缀,细腻传神。传人林元珠雕钮遒健有神,尤精于鬓、鬃、毛、发的刻画。嗣后东门派刻钮驰名者有林元水、林友情、郑仁蛟以及现代的林寿煁、周宝庭。他们继承师法,但能入古出新,各有个性。周宝庭在兽钮雕刻上兼容东、西门派之技,创作之余并致力传统古兽印钮的发掘、整理和发展,贡献良多。
      与林谦培同期的潘玉茂承杨、周遗风,深刀精刻,对印钮的博古、薄意及开丝均有很高造诣。西门派后人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均是雕钮名家,多用圆刀半圆刀,具清雅大方、浑古朴茂之长。林文宝毕生专事印钮,被誉为钮工巨擘,他的钮饰作品题材广泛,花果、古兽、翎毛、动物无所不涉,依势肖形,俱能契古,刀法古朴,构思精妙。
      今日寿山石之高档印章除刻薄意以外,凡印必有钮,钮饰有古兽类的狮、龙、凤、螭虎、饕餮、辟邪、麒麟、用端、鳌;动物类的象、熊、龟、蝙蝠以及十二生肖等等,还有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钮、花果草虫钮,而且按印章的颜色取巧,巧色印章备受珍视,价值亦数倍于一般印章。寿山石中的田黄石、芙蓉石被誉为印石之宝,尤其被称为石帝的田黄尤为稀珍,如能切成方形并由名家刻上印钮,其价值易金数十倍。寿山石印钮在继承传统上还不断创新,当代雕刻家们以现代的审美观在印钮创作中注重形象的立体感与质感,有的还善于应用传统的商周纹饰与现代建筑力学的几何线条相结合创出新感觉作品,还有的把现代美术与前卫艺术运用到印钮艺术中,出现了朦胧、抽象、漫画形式的印钮,这些伴随着时代脉搏与传统印钮艺术相迥异的作品使印钮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猪钮

    团龙

    神鸟

    犀牛望月

    双鹤

    薄意

    骆驼


    鳌鱼章

    辟邪

    薄意

    荷叶



    孔雀

    古象吉祥对章



    玄鸟

    双羊

    螭虎

    甪端

    楚舞翩跹对章

    虫趣对章

    螭虎博古

    狮子

    狮钮

    佛手



    二龙戏珠

    夔龙章

    鬼钮

    五龙章

    甲虫

    古羊钮

    狮子对章

    古兽章

    鸡钮

    竹节

    罗汉钮

    羲之爱鹅

    双翼立兽章

    螭虎戏钱

    羊钮

    双马钮



    汉式螭钮章

    钱龙钮

    圈螭扁章

    龙戏珠

    人物钮方章

    桃花源记微雕

    古钮方章

    三龙戏水

    弥勒佛

    异兽云珠章

    寿星童

    薄意

    东坡玩砚

    燕杏薄意章

    双龙钮

    双龙戏珠

    龙钮

    甲虫钮

    双螭钮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印,执政所持也;钮,印鼻也。古人为执政所持便于携带印信,就在玺印的上方穿孔系上印绥佩于腰,这就是最早的印钮,此时的印钮只是为了实用,没有观赏价值。据史料记载,中国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到先秦时期有了形式简略的鼻钮、台钮、覆斗钮,这是印钮艺术的雏形。汉代国泰民安,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是我国特有的印钮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印钮上造型古拙浑厚,线条生动洗练,题材丰富多彩。汉代除用印章材质区别帝王百官外,还以印钮上的不同兽形来标志各级官阶。在汉代,皇帝玉玺虎钮,皇后金玺蛇钮,诸侯王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将军金印龟钮,食禄二千石银印龟钮,千石至二百石以上铜印鼻钮。民间常用印就没有受其限制,可以依各人所好在印上方刻制各种各样的钮饰,所以,汉代印钮实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无论是篆刻艺术还是印钮艺术(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汉钮汉印)至今尚被人们推崇,并作为学印、学钮的典范。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印钮艺术没有得到继承与发展,多是简单、实用,显得粗略,谈不上什么观赏价值。此时官印由于形制大,为了便于盖印,大多搞了把手即印把子。宋元期间民间虽仍有人在私印上刻线条简洁、造型生动的人物钮、动物钮等,但远不及汉钮丰富精美。
      元末画家王冕首以花乳石作印,因花乳石质地脂润、易于受刀,为时人竞相采用,尤其是原先的印文篆刻因印材是铜、玉之类的,硬度高,每每一印都由文人与工匠合作而成。石印的出现,文人可以直接在印石上书写、刻制,印文上充满了文人的气息。因此印章上讲究起书法、章法与刀法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篆刻艺术。明末以后尤其清代篆刻艺术成为一门中国独特的艺术迅速发展起来,并出现了皖、浙两大流派,追崇者众,篆刻艺术与书画艺术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篆刻艺术的发展必然也促进印钮艺术的发展,许多雕刻高手在易于受刀的石印上随心所欲地雕镌出精美的印钮,两者结合相得益彰,石印自此开始盛行。清康乾年间是我国印钮艺术发展的高峰期,而且无石不钮,涌现出不少雕钮高手,他们雕刻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钮饰远超过历代,流传至今。此时期印钮也受到清代帝王的钟爱,他们除了在贡品中寻求精美的印石外,甚至还招募名工雕手在宫内为宝玺制钮,许多世间罕见名石名工的印钮被帝王及其权戚所拥有,这可以从今日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得到证实。
      福建福州的寿山石历史悠久,寿山石作为印材以其脂润如玉、柔而易攻、色彩斑斓、媲美宝石之特色备受各方青睐。黄宾虹于《古印概论》曾说: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最初寺僧见其石有五色、晶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好事者以其可锓可刻,用以制印。寿山石用以治印后,其印钮雕刻也随之发展起来,在继承历代钮饰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石质特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寿山石印钮雕刻最初以古兽为主,逐渐发展至有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多种类型。印钮虽小,不少艺人却费尽心思,以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寿山石印钮虽始于明,但是有关的文字记载,目前所见最早的为高兆《观石录》中所云:潘子和、谢奔,砚工高手,攻石能得其理。攻石即指雕钮。相传他们制钮多不留款,故后人无法考查。清代名家杨璇、周彬也是制钮高手。杨璇钮饰集玉玺、铜印风貌,充分利用寿山石之特性,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情、趣,生动毕肖。周彬雕钮与杨璇取径不同,以华茂、清灵称著,并常以夸张手法强化形象,大胆突出。擅长取夔纹图案刻博古平钮,直处平整,拐角圆转流畅,图案之间隔有针线难人精微,堪称一绝。
      清同治、光绪年间,东门派鼻祖林谦培精于印钮与博古图案,兽头形态生动,头发均作开丝,连续不缀,细腻传神。传人林元珠雕钮遒健有神,尤精于鬓、鬃、毛、发的刻画。嗣后东门派刻钮驰名者有林元水、林友情、郑仁蛟以及现代的林寿煁、周宝庭。他们继承师法,但能入古出新,各有个性。周宝庭在兽钮雕刻上兼容东、西门派之技,创作之余并致力传统古兽印钮的发掘、整理和发展,贡献良多。
      与林谦培同期的潘玉茂承杨、周遗风,深刀精刻,对印钮的博古、薄意及开丝均有很高造诣。西门派后人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均是雕钮名家,多用圆刀半圆刀,具清雅大方、浑古朴茂之长。林文宝毕生专事印钮,被誉为钮工巨擘,他的钮饰作品题材广泛,花果、古兽、翎毛、动物无所不涉,依势肖形,俱能契古,刀法古朴,构思精妙。
      今日寿山石之高档印章除刻薄意以外,凡印必有钮,钮饰有古兽类的狮、龙、凤、螭虎、饕餮、辟邪、麒麟、用端、鳌;动物类的象、熊、龟、蝙蝠以及十二生肖等等,还有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钮、花果草虫钮,而且按印章的颜色取巧,巧色印章备受珍视,价值亦数倍于一般印章。寿山石中的田黄石、芙蓉石被誉为印石之宝,尤其被称为石帝的田黄尤为稀珍,如能切成方形并由名家刻上印钮,其价值易金数十倍。寿山石印钮在继承传统上还不断创新,当代雕刻家们以现代的审美观在印钮创作中注重形象的立体感与质感,有的还善于应用传统的商周纹饰与现代建筑力学的几何线条相结合创出新感觉作品,还有的把现代美术与前卫艺术运用到印钮艺术中,出现了朦胧、抽象、漫画形式的印钮,这些伴随着时代脉搏与传统印钮艺术相迥异的作品使印钮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猪钮

    团龙

    神鸟

    犀牛望月

    双鹤

    薄意

    骆驼


    鳌鱼章

    辟邪

    薄意

    荷叶



    孔雀

    古象吉祥对章



    玄鸟

    双羊

    螭虎

    甪端

    楚舞翩跹对章

    虫趣对章

    螭虎博古

    狮子

    狮钮

    佛手



    二龙戏珠

    夔龙章

    鬼钮

    五龙章

    甲虫

    古羊钮

    狮子对章

    古兽章

    鸡钮

    竹节

    罗汉钮

    羲之爱鹅

    双翼立兽章

    螭虎戏钱

    羊钮

    双马钮



    汉式螭钮章

    钱龙钮

    圈螭扁章

    龙戏珠

    人物钮方章

    桃花源记微雕

    古钮方章

    三龙戏水

    弥勒佛

    异兽云珠章

    寿星童

    薄意

    东坡玩砚

    燕杏薄意章

    双龙钮

    双龙戏珠

    龙钮

    甲虫钮

    双螭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