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立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00:24

20世纪巨大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盟峰会上建议设立的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的组建方案已经在筹划当中,并有望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基本框架的组建。
繁华的纽约城一片冰封,只留下自由女神像的头部露在冰雪之外……
美国大片《后天》中的经典场景,至今仍然让全球观众心有余悸。而类似带有“毁灭性”的巨灾,在过去的几年是许多国家所遭遇的现实:2003年伊朗巴姆大地震、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南亚大地震以及美国被卡特里娜飓风袭击……
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吉隆坡出席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建议,“10+3”各国应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扶贫、文化教育、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合作。并表示,中国将建立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巨灾研究中心”),与东亚各国共同加强防御能力建设,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效率和水平。
据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介绍,“目前,巨灾研究中心的组建方案正在筹划中,希望能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基本框架的组建。”
建立亚洲灾害研究平台
“巨灾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所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马宗晋解释道,死亡万人以上、经济损失百亿以上、受灾人口千万以上的灾害可称为“巨灾”。尽管巨灾的发生频率很低,但其所造成的损失将是超乎想象的。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那场里氏8.7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波及多国的海啸提醒世人,目前人类对巨灾的防御能力还相当薄弱,而且巨灾往往会冲破国界牵连多个国家。
既然自然灾害无可避免,扩大周边国家间的合作,加强对巨灾的研究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度,提高对巨灾的防御能力,进而减轻巨灾的后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2005年1月,国家减灾委员会成立专家委员会,目的是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在减灾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理论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为国家制定和实施减灾方针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巨灾研究中心的启动已被提到正式日程,但具体操作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
据了解,巨灾研究中心的组建将围绕四大科学目标:
首先,建立亚洲地区各个与减灾有关的国际组织之间的联系,以100年为时限,搜集亚洲历史上发生的灾情状况和应对方案,这些灾情灾害史料将成为巨灾研究中心进一步对巨灾进行研究的基础。
第二,通过国际性的专业组织之间的合作,进一步筹划和建立亚洲国家关于巨灾监测的信息系统,为巨灾信息共享提供平台。
第三,研究亚洲地区巨灾发生的规律性,需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气象及海洋灾害,地震、火山及地质灾害,干旱、严重缺水、洪涝灾害,以及灾害的综合研究,探索巨灾机理、评定巨灾高风险区、制定巨灾高风险区的减灾对策与应急预案,并对灾情趋势进行定期研究。
此外,要联合亚洲各国的科学家,共同研究各国的防灾能力,推动城市和农村减灾的社会经验交流,以及促进国际间的互助。
“这是一个国际性、开放型的研究咨询机构,并不是直接参与救灾。”马宗晋认为巨灾研究中心将是各国科学地完善相应的灾害救助体系的基础。“任务很紧迫,因为没有人会预料到巨灾什么时候会到来。”
从“各自为政”到“区域合作”
比利时鲁汶大学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日前发表研究报告称,1974年至2003年间,全球共发生重大自然灾害6367次,因重大自然灾害死亡200万人,因重大自然灾害无家可归者1.8亿人。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中来自非洲和亚洲的人员比例为88%,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受灾人口占受灾总人口比例达96%。
马宗晋解释说,因为亚洲是世界上大小板块相互碰撞最为强烈的大洲,海洋和大气变动活跃,是世界上灾害发生最为频繁、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还有少数火山、林火,以及冻、热引起的灾害,殃及密集的人口而造成严重损失。加上亚洲整体上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直接决定了亚洲各国的防灾抗灾能力较低。
但是,目前,亚洲各国已有程度不同的防灾科技研究和救灾准备,与减灾相关的国际性组织也分别发挥着防灾、救灾的效能。但是对于巨灾的防御与救援,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未能发挥亚洲各国和国际性组织减轻巨灾能力的集成优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建英介绍。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巨灾发生的自然范围一般都要超出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边界;承受巨灾的社会能力,也往往不是一国自身所能。
2005年9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加强区域减灾合作”为主题的亚洲减灾大会。此次大会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1月的印度洋海啸特别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提议并承诺召开的,也是第一次亚洲区域减灾部长级会议。
会上,来自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40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和其他地区部分国家的350多名政府高级官员、专家和代表,深入地交流了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经验,并对推动区域减灾合作达成共识。
但是,建立巨灾研究中心,进行亚洲区域减灾合作,仍然面对诸多困难。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我们对巨灾一贯的态度,因为巨灾的发生频率很低,世界各国对巨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但是我们必须要做这样的工作。”陈建英表示,由于各类灾害都是互相关联的,对各类灾害的综合研究正是解决巨灾防御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