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新三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4:04:04

体验新三峡

 

三峡一个古蜀文明的发源地。在长江三峡,夔门、白帝城、神女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些由地名组成的字符,都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永不凋谢的元素。几千年来,人类在时间的刻痕中,写在三峡地区的历史和文明,已经融入了中华文明大家庭。如今,千古奔流的川江已经实现了河湖巨变,高峡出平湖,山峡大坝的奇功壮举昭世着新山峡时代的到来。

带着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和对人与自然的思考,五月的初夏我们一家把休假的目的地选在了今非昔比的新三峡。

深厚的文化带来绚烂的诗情

一番舟车劳顿,我们在万州码头稍作停留。当游轮的汽笛划破夜幕,我们愉快的三峡之旅在拍岸的江水与姣洁的月色中开启。

灯火阑珊中我们参观了依山取势、面江背山的张飞庙。昔日张飞庙因三峡大坝的建成已沉没在江底,而今的张飞庙实为依照原迹,一砖一瓦复制而来。但其珍藏的大量汉唐以来的诗文碑刻书画及其他文物,还有庙内为纪念诗人杜甫客居而建的文武合庙等等,依旧保留着人们对昔日先贤的无限追思。

伴着江水清柔的摇荡,我们在游轮上安睡一夜无梦。清晨在导游小姐的敲门声中醒来,船已经奉阳进入了以雄奇秀丽著称的瞿塘峡。大三峡的美丽面纱对于我们才真正被揭开。由于山峡大坝蓄水的原因,昔日的雄关漫道、奇峰险峻而今也变得温情了许多。沿岸醒目的“175红线”精确地提醒着人们三峡水库蓄水完成后的最后位置。江水如今缓缓东流,水位的抬升让峰峦离我们更近了,雄奇之风虽稍有逊色,可又多了几分亲近之美。伫立船舷,看碧水环山,山重水复,仿佛置身于诗林画境之中。

三峡的山水是天地之精华,三峡的诗歌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据悉,历代呤咏三峡的诗作超过了四千首,是足以让人惊叹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都曾在此不惜笔墨,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也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无论是诗篇还是古迹,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也是对三峡地理概貌最早的记录。

秀美的山水引出动人的传说

游轮带着我们的一路畅想,进入了以秀美幽深而闻名的巫峡。这里是三峡美景中最轻柔的语丝。巫峡的美比起瞿塘峡和西陵峡来说,秀美的山峦充满了人们无尽的遐想,而灵动的江水在浅呤低唱中讲诉着一个个动人的传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山的云雨迷离,让人心驰神往,那都是因为巫山巫峡是和神女峰联系在一起的。巫峡两岸的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其中最俏丽的当数神女峰。神女峰象一位身披轻纱,侧身东望的少女,千古以来人们为她编织了无数美丽的传说。对神女峰有史记载的传说,一是古代诗人宋玉在《神女赋》中虚构了一个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一是传说中的神女瑶姬,是西天王母的女儿,她帮助大禹治理水患。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爱上了长江,在巫峡定居下来,她站在巫山顶上,为樵夫驱魔除怪。日子久了瑶姬便化为一座山峰,她随行的侍女一起化成了巫山十二峰。神女峰成为人们精神的指南针,让每一位游客痴迷于爱的江河。

另一个起源于民间的传说里神女是一个俊俏的山妹子,情人出江远行,她就天天等到驾船而归,盼呀盼呀,久而久之便化为一尊美丽石像。舒婷在这里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在一起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上痛哭一晚。”这是真正美丽的梦,是写给神女峰最美丽的忧伤。很多人都能背诵这些诗句,很多人在旅游出发前都揣着这样的诗句上路。来到长江三峡过巫山下,看一眼神女峰,疗治心头的忧伤和爱情的失落。望一眼神女峰,人们心头的爱情也就自信许多。

当船继续前行进入大宁河小三峡。我们换乘雕花游船、泛舟观景。小三峡曾是当地新开发的漂流峡谷。而今因三峡水库蓄水,激流险滩全部消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面延伸到小小三峡。大宁河波平湖宽,行船湖上,感觉到水在亲近自己。新的龙门峡遮天蔽日,蔚为壮观。船行巴雾峡,山高谷深、重峦叠嶂,别有情状。滴翠峡两岸翠竹繁茂、古木森森。林间岩石时有瀑布泻下,飞珠溅玉。人在峡中,沾染水之灵气。大宁河沿岸峭壁多有悬棺遗址。而今水位的抬升,举目翘望有些悬棺已近在咫尺,千古之迷至今仍未破解。

走近小小三峡这里的水,明净清甜、清澈如镜。山影、树影、云影、人影都叠在碧水之中,如人间仙境。弄舟小小三峡,你会怀疑自己身处江南水乡。只是这水不是江南的水,这乡不是江南的乡。这水比江南的水清澈百倍,这乡比江南的乡古朴千年。

在大昌古镇上岸,饥肠辘辘的我们有幸品尝到了当地的烤鱼鲜虾。虽都是小摊烹制,但鲜香味浓着实让人唇齿留香。

 

惊世的奇观彰显人类的壮举

游轮载我们进入三峡的最后一程西陵峡。这里据说是在三峡蓄水后景观变化最少的地方。移民搬迁造就的秭归新县城成为此处新的亮点。我们在屈原祠瞻仰一代文豪的浩然正气;在九畹溪感受原滋原味的龙舟竞渡,擂鼓齐鸣。不知不觉中愉快的旅程只剩下了最后一站,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岛,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仅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我们车行坝前,严格的安检措施使大坝的重要性得以充分地体现。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185米,正常蓄水位为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左、右两岸共配有26台发电机,年均发电量849亿度。位于坝顶的坛子岭是供游人参观、游览三峡大坝的永久性观景平台。模型室里陈列了三峡大坝的全景。其中分为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三大部分组成。导游向我们讲述了三峡大坝的无数个世界之最,如防洪、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工程规模、供水灌溉等等都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所无法比拟的。

在坛子岭上陈列了三块具有特殊意义的石头,这三块奇形怪状的巨石见证了三峡建设者的智慧和勇气。

翻卷着棱角,形体怪异的江底奇石是三峡建设者抽干了三峡江心发现的一块花岗岩石。都说滴水穿石,它就是最有利的物证。在水的柔情和岁月的坚持下,三峡最坚硬的花岗岩也被水流冲击切割的如同圆润而光滑的肌肤。那些怪异的孔洞不就是长江的眼睛?仿佛是在向我们诉说着曾经遭遇的一次次风浪。而石头上留下来的一些或深或浅的孔洞,据说是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也许它还依稀记得那个钻探者的治水梦想。

发挥着镇水“勇士”威力的截流四面体代表了三峡建设者们的超然智慧。从质地上看,这块截流四面体是人工浇筑的巨大混凝土块,但它在激流中的稳定性却是最好的。当把它抛下截流龙口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作为镇水的标志,截流四面体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象征人类在治水的历史上实现的惊人跨越。

三峡大坝坝址基础岩石的形成年代是震旦纪花岗岩,地质条件十分优越,非常适合建三峡大坝。然而,也许有人不知道,最终选定现在的坝址所在地,是无数中外水利专家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反复勘察研究才确定下来的,仅钻探工作一项,就超过了20万米。这块岩芯就是当年钻探时从中堡岛取出的岩芯之一。当年的地质勘察结果表明:整个三峡地区都是在沉积岩环境中形成的,三峡的大部分河段都是岩溶特别发育的石灰岩地质,基础不好。只有三峡坝址10公里范围内地层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属火成岩,强度高,适合做高坝。

奇怪的是,就在与三峡坝址只有38公里之隔的葛洲坝坝址,其地质情况与三峡坝址绝然不同。其地质形成年代要比三峡坝址晚约上亿年。因此曾有一位外国水利专家参观三峡工程坝址后,不停地赞叹:这是上帝赐予中国人的坝址。而这块坝址基石也成为了三峡工程70多年设想和论证的历史见证。

如果说昨天的三峡是自然山水赐于国人直抒胸臆、感怀怅然的精神家园,那么今天的山峡更象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见证。如今的新三峡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新的心态去审美、去体验。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你无法想象历史性的江河巨变,美妙绝伦的奇山秀水,带给我们的无数惊叹和身心的享受。如同形色匆匆的过客,就要和美丽的新三峡告别,在如此真切的感受了三峡山水的美丽与神奇之后,我们由衷地感谢新三峡带给我们的这一次难忘而美妙的旅行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