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同事的奋斗史(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8:33

一个女同事的奋斗史(上)

(2010-07-23 22:35:08)   



   

    一个女同事的奋斗史(上)

 

    当那些美丽的女子只能用如此惨烈的方式,证明他们心灵的伟大时,不能不让人怀疑:中国的男人配吗?

 

   

 

    她曾经是我的同事。在一家很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里,我是证券自营部门的经理,她是另一个部门的经理。在公司里,她和我都属于引人注目的人物。

    她的引人注目是应该的:名校企管专业硕士,就是人们常说的MBA。年轻、漂亮,而且能干。年轻不必说了。漂亮是真的:身材丰腴而挺拔,颇显活力;容貌秀美,素面朝天就得用明艳不可方物来形容。于是,到处都能收到注目礼的效果。

    她的能干,有故事为证:公司的一个项目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按政策可以拿到一笔不小的高科技低息贷款。执行中,却不知在哪个环节卡住了(中国当官的在这方面挺糙蛋的)。老板的奔驰车,拉了一车一车的礼物到处奔驰也没用。她听说后,拿上申报材料说了声“我来试试”,便叫车去了市政府。她是下午上班时去的,晚上下班前好一会儿已经凯旋。据说,她并不认识这位市长;就那么愣闯进去且大功告成:不但拿到了市长的亲笔批示,还请市长打通电话疏通了一路的关节。

    我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听说了这个故事。有点饶舌的人事部经理带我拜会各部门首脑时,夸耀似地讲了这个段子。尽管我不知道他究竟想夸耀什么。见到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并确信:这故事应该不是虚构的。她的确光彩照人,没有哪个男人会忍心拒绝这样一位女子的合理要求。扪心自问,素来自命经多见广的我,也不敢让目光在她脸上过多停留,就是明证。

    而我的引人注目则仅仅因为是刚刚从美国回来的海归操盘手。这很尴尬,使我时不时就得面对诸如“美国那么好,你干嘛要回来”之类的问题。问得多了,我不得不实话实说:“因为在那儿混不下去了。”这一来,问的人不好意思了。于是转变话题。

    她从未问过我这类问题。事实上,因为忙,我们很少有机会见面,而且就是见了面,我们也绝少聊天。

    然而,一天,她突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在我起身让座之际,她已经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她想去美国,请我帮助她。我愣了。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个春风得意的公主般的女人。而且,据说婚后夫妇感情很好。我不明白个中含义何在?

    据我的观察,中国女孩子想去美国,大致出于下列五种动机:一是追寻感情:爱人或情人在那儿;二是逃避感情:婚姻破裂或无望的婚外情;三是事业的追求:大洋彼岸吴健雄和那些或真或假的女强人们,在灵魂深处召唤着她们;四是物质的诱惑;五是经济上出事儿了,有逃的意思。不过人们一般是哪儿方便往哪儿逃;去美国并不方便,除非是早有准备。那么她是属于第三类了。

    看来,我们这座世界闻名、生机勃勃的国际化大都市已经容不下此人的身手了。

    于是,我就以与她同等的直截了当,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她:“对不起,我不能帮你。”

   “为什么?”她显然没想到。

   “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还是坏事。”

   “为什么?”她又一次扬起了眉毛。

   “在考虑这个想法之前,你应该先了解一个统计数字:男方比女方先去美国的,离婚率是百分之二十五;女方比男方先去的,正好相反——百分之七十五。特别是在……你先生的英语好吗?”

   “不好。我们以前都是学日语的。”

   “那就更不好,加倍的不好。”

   “那……”

   “真的很抱歉,我不能帮你。”

    那天,她挺沮丧,脸色灰白。我想,她可能很少碰到过这样的拒绝。我挺得意,觉得自己做了件特漂亮的事儿。

    很快,我听说她遇到麻烦了:

    新来的、据说来头很大的公司总经理不喜欢她。有人悄悄告诉我:看见她从总经理室摔门而去,衣饰不整,怒容满面。我知道,这是真的麻烦了。任何人都明白:在国营企业里,能够坐到那个位子上的,哪怕是头猪,只要来头大,你就毫无办法。就这样,有一天看看左右没人,我拿起电话,告诉她,我愿意帮她。

    接下来的事情挺顺利,办好各种手续,她悄然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

    临行前,她和她先生请我吃了顿饭。席间,除了感谢我之外,透过他们热烈的谈话,可以看出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她准备站住脚后,马上用同样的方法把先生办去;夫妻二人同心协力,不信打不开一个崭新的天地。看着他们恩爱的样子,我心里莫名其妙地有些沉重。以他和她的情形,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用一句美国人喜欢说的话,真正是:

   “That  is  long  way  to  go.”——他们有太漫长的路要走。

    而在这路途中,又有太多太多他们无法控制的变数了。我甚至不敢断定,今后,他们是不是还有机会这样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说说心里话。

    饭吃到后来,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谈起了一个唐突佳人的话题。我对她的先生说:“有一点,你倒是可以放心:在美国人眼里,你太太绝对算不上漂亮。”

    他们愣住了。

    我讲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儿:

    有一次,我和几个美国人去中餐馆吃饭。其中,一个人推荐了一家餐馆,理由是:那里有个女招待绝对漂亮。他“从未见过那么美丽的中国女孩儿,走起路来仪态万方;身材特别性感……”于是,我们去了。

    到了以后,他把那个女士指给大家看,结果,几个美国佬都是一副惊艳的表情。——全世界男人在漂亮女人面前都会有的没出息德行;而在座的中国人包括我,全部莫名其妙:这位女士即便说不上难看,也决称不上好看。简单讲就是小鼻子细眼小模小样。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后来,我一再了解,方才知道:美国人真的认为这一类与人高马大的西洋人不同的、小模小样的中国女子最美丽,最性感,最具有东方神秘气息……“像你这样,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美国人会认为长得像墨西哥人。”我指着她道。

    他们大笑。

    从她自信的神态里,我能够看出,她以为我是在开玩笑。

    那天晚上,我给她讲了很多到美国后的注意事项。

    比如,在美国,不要随便签字。美国人不认公章,只看签字。当事人的签字就意味着法律责任。曾经有个国内的大款要买房产,他的英语水平并不足以看懂英文的文件资料,就大大咧咧地签了字,付了定金。那一寸厚的文件中,有一句话,表明这个房产有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这句话是关键。有了它,文件炮制者就免去了欺诈罪的嫌疑;结果,使我们的大款稀里糊涂地丢了一大笔定金和一大笔律师费。

    比如,不要过于相信别人的好心。在美国,别人为你做的一切,通常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从他们疲倦而又惊讶的目光中,我意识到,我讲的太多了,活像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婆。

    她走了。走得轻松,潇洒。带着小两口全部积蓄换的美元,去了洛杉矶。

 

   

 

    随后,她先生时不时打个电话来,报告她的行踪与感受------

    美国美极了:天美、地美、人更美!到处都是鲜花、绿地,像个大花园!每个人都那么和蔼可亲,富有教养,乐于助人!任何一个厕所都有柔软的手纸,都有洗手香波,都有冷热水供应,都有烘手器,都有---洛杉矶的警察真可亲!她亲眼看到:一个孩子要过马路,警察拦住所有的车子后,牵着孩子的手送过马路,然后一挥手,汽车才敢启动,又威严又可爱------

    这使我油然想起当年的一段往事:有一次,国内一位大名人来美国,在洛杉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和她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洛杉矶天美、地美、人更美------”当时,兴致勃勃地围在电视机前面的我们,发出一阵粗野的哄笑。笑声中,这尊心目中的偶像成了一堆臭狗屎。

    我为她祈祷。毕竟,洛杉矶的警察,式以粗暴和种族歧视在差不多世界范围内臭名昭著的。

    后来,他兴奋的告诉我:她已经考下驾照,并且买了一辆汽车了。

    这很对。这是刚到美国的人们最初要做的几件事之一。在那儿,没有驾照和汽车,就差不多等于没有腿。几乎寸步难行。特别是洛杉矶。这里,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公路系统,又有全世界最糟糕的公共交通系统。原因是:这里的汽车拥有率已经超过了人均一部。有了驾照,再花几百美元买辆二手车,她就可以四处跑着谋生了,就和在中国你必须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个意思。

    他告诉我的这些事,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同样,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是:他们的兴奋保持不了多久。

    果然,有一天,他打电话来,紧张地告诉我:她出车祸了。不严重,只是很受刺激。原因是------因为警察。

    当时,她和一位白人妇女,同时来到一个四面都有暂停标志的十字路口。按交通法规,应该她先走,因为她在右边的路上。可是两人同时启动,结果自然撞上了。

    可恶的是,那个不知在哪儿冒出来的白人警察,不由分说就判定责任全部由她负。结结巴巴糊里糊涂地吃了一张两百多美元的大罚款单,还要赔偿对方的损失。

    弄清楚了警察的判决结果后,这些天刚刚装进脑子里的那点英语忘得一干二净,她只会用中文说:“你、你、你你不讲理------”那个警察和蔼而又严肃地问她:“什么?你说什么?May I help you?”

    我听了大笑。我给他讲了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有一位比他夫人还漂亮而有教养的女士,在一个类似的场合,对一个白人警察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你他妈的不是人。”而那个警察的反应,和眼前的这一位出奇地一致,连说的话都一模一样----- May I help you?------听我说完,他也笑了,松弛了一点。嘟囔着:“怎么会这样?”

    一天,我忙的要死,突然,电话铃响了。他大祸临头般地告诉我:“她失业了,被老板炒鱿鱼了。”

    我叹口气,放下手里的活儿,替他排解:这在美国,是常有的事情。只要你不是美元的百万富翁,要想在那儿站住脚,这势必上的一课。

    原来,她很高兴能找到这份工作。她是B-1(短期商务签证)转F-1(留学生签证)的。这种身份,在美国几乎没有可能拿到打工卡,只能打黑工。许多中餐馆老板喜欢雇这种人。因为,美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限额是每小时四块五美元,而打黑工的付两美元左右就可以了。谁也不敢告这些黑心的老板。因为,这种事一经查实,老板固然要挨罚;打黑工的则要被驱逐出美国,从此永远没有机会再合法踏进美国国境。于是,彼此心照不宣;老板赚钱你活命。谁让他是老板呢?

    她的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台湾人,不但答应雇佣她,还没有克扣她的工钱,她当然有理由高兴。本来,老板和老板娘是有分工的:老板只能招男工。碰巧,那天老板娘去发廊做头发,不在餐馆;于是,她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从第一天上班起,老板对他就总是色色的。奈何,矮胖的老板娘已然将脸拉到了与身体不成比例的状态,且目光锐利。而在她,则埋头苦干,一心想着多赚点钱,站住脚跟,好早日把老公接出来。于是,一时间倒也相安无事。

    谁也没想到,后来,老板那儿没出问题,麻烦却出在了大厨身上。

    这位大厨是从香港来的,烧的一手好菜,颇受赏识,招徕不少食客,老板则自然高看一眼。只是此大厨人物猥琐,整天嘴巴油油的,却瘦的像个人干儿。他最欢喜做的事情是:每天客人走后,大家围在一起吃饭时,便哇喇哇喇地讲他花了多少钱、睡过多少个大陆倩妹。据他说,大陆已经没有倩女了,她们已经都被香港、台湾男人包了。------“我们香港、台湾男人是她们的最爱啦!很简单嘛,我们的价钱公道啦。”

    有几次,他凑到她身边:“喂!知道不知道,你们的头牌明星xxx(一个女星的名字)就是跟我们李老板睡觉睡发的财啦。李嘉诚嘛。喂喂喂,要不要试一试?哇塞!滋味保你忘不掉呵!”恨得她几次想抽他。

    出事时,是一天中最忙的时候:客人很多,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路小跑,到操作间灶台边端菜。一双油腻腻的脏手,从后边申到她胸前揉搓起来。她挣开身子,想也没想,就把手里的托盘挥了过去,那托盘准确地击中了大厨的鼻子。一时间,鼻涕、眼泪、汤什、鼻雪的,煞是好看。

    大厨吱吱哇哇地要报警,被老板拦住了。

    按国内一部曾经走红的电视剧的说法,在美国大打出手,何其痛快淋漓!可是在美国那么多年,我从未见过有人敢真的动手打人。——原因是,911电话打通后,五分钟内,警察肯定赶到;然后,肯定要以暴力伤害罪逮捕施暴者;并从此在美国警方的计算机中,留下一个“暴力伤害他人”的不良纪录;这项纪录,将在一个不算短的时日中,足以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姑且按下不表。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再加上非法打工,她无疑会被驱逐出美国,并且,永远不许可再进入这个国家。

    这时,老板出现了,拦住了老板娘伸向电话911的按钮。其原因可能有二:其一,若警察来到,老板也会因为非法雇工而麻烦多多;其二,这位老板可能还存有一些怜花惜玉之心。就这样,当天本是发工资的日子,她一分钱没拿到。老板娘说:“你的工资不够给大厨疗伤和赔偿的。”这位老板娘感叹道:“大陆来的人怎么都这样?看起来模样蛮端正,野蛮得不得了。”

    就这样,她被赶出了这家餐馆。

    未完待续,请接着阅读

    一个女同事的奋斗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