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史学的困惑与感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57:45
历史学习的三个境界和四个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的学习就是记记时间、地点、人物,背背历史意义而已。这说明他们对

历史学科的认识是片面的,在历史学习的方法上也存在着严重误区。

    什么是历史?历史不仅仅指历史上客观存在着的史实,还包含着人们对这些史实的评价;

不仅仅是“是什么”的问题,还有“你认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历史由史实和史论两

部分构成。既然如此,那么历史学习就不能只是单纯的、简单的、机械的记忆一些历史知识,

还应该追求更高层次、更高境界。

    就历史学习的境界而言,存在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
    其一,初级境界: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了解历史现象、历史事实,识记一些历史

知识。

    其二,中级境界:解决“你认为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包含分析历史背景、解释历史现象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知识线索、形成历史知识专题等,

目的是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历史理论水平。所以,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境界。

    其三,高级境界:是对历史的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感悟历史变迁。这是

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可以这样说,初级境界只是历史学习的知识层次,而中级、高级境界是历史学习的能力层

次。不论高考还是新课程,对历史学习的要求更侧重能力要求,所以,对历史的学习,我们要

追求的目标应当是中级境界和高级境界。当然,初级境界是达到中级、高级境界的前提和基础



    就拿“抗美援朝”来说,应当掌握的基本史实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公开干涉朝

鲜内政并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战争从1950年10月持续到1953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彭

德怀,战争结果是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等。掌握这些史

实只能算历史学习的初级境界,仅此是不够的。那么,在“抗美援朝”这个问题上,如何达到

历史学习的中级、高级境界呢?那就必须分析“抗美援朝”发生的历史背景、探究中国是否应

该出兵朝鲜、分析中朝取胜原因,还应把同一历史时期国内发生的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

运动及国际上美国推行霸权政策、两极格局形成等问题结合起来,把历史上的中朝关系进行归

纳概括,对明朝的抗日援朝与现代的抗美援朝进行比较。这样,我们的历史学习就显得“大气

”多了,我们就能从旧的死的历史知识中感悟出许多新鲜的活跃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这才

是历史学习的较高境界!历史是死的,但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必须是活的。

    要达到历史学习的较高境界,就必须注重研究历史学习的方法。下面,笔者介绍四个行之

有效的方法:

    其一,宏观切入、微观突破法 。历史学习要大出着眼、小出着手,把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

有机地结合起来。拿中国古代史来说,对于每一个朝代的学习,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朝代

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相关章节的课题,然后具体到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

关系、科学文化等方面,并一一进行突破。如唐朝,首先要掌握它的最大特征是“封建社会的

繁荣”,然后再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学文化等方面去认识唐朝的繁荣。

    其二, 纵横归纳法 。历史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善于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从纵向、

横向角度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使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不是零乱的、杂乱无章的。如“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封建朝代都讲到,就有必要对它进行纵向归纳;还如,

1941—1942年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状况如何,就有必要对各个战场战况进行横向归纳。

    其三,中心问题研讨法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一些有争议的主干问题进行研

讨,如:弱国有无外交、洋务运动成败论、辛亥革命成败论等。还可以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研讨

,如:建国以来党在农村的政策演变过程、民族资本主义兴衰过程及原因、儒家思想兴衰过程

及原因等。这样的研讨可以培养“史才”。

    其四,史论结合法 。要在历史学习方面达到较高境界,必须在治学方法上做到论从史出,

史中有论、论中有史。首先要加强对基本历史理论的学习,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其次要善于从浩若烟海的史料中发现史实、得出史论。我们从“古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不难看出唐朝时的扬州是何等繁华;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

句中感悟出安史之乱后的萧条;从“老大嫁做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中不难发现封建时代

商人地位之低下。这样的史论结合法可以培养“史识”。
初涉史学的困惑与感悟

一、 选择历史

当初决定报考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时,从亲人到朋友,从老师到同学,劝阻的声音不绝于耳。而赞成,那怕仅仅是理解的声音寥若晨星、寥寥无几。虽然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但是这种境遇还是让我感慨良多。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标准不太符合,甚至相差太远时,他的这种行为就会受到来自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反弹力。世俗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出格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似乎也可以验证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里改革家大多都没有好下场。

但是,就自己而言,对历史的那种喜欢、痴迷却是发自内心的。沉醉于史学的海阔天空,放飞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古今中外,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诚如当初作出决定时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历史能够激发我的灵感,拓展我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我的内在潜力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是我做出选择的理由,也是我一直都在坚持的信念。虽然不够现实,也不怎么实际,但这深埋于心中的信念陪伴我走过了人生中一段艰苦的岁月。

二、 感受历史

1.历史研究与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的传播

研究历史有时确实枯躁无味,尤其是搞古代史的。一排一排的竖体版,其中夹杂着众多现已少见的古体字,常常是看着看着就不知所云。我相信许多学者都会有同感。去年(2003)年底在广东省历史学会年会上,一位中山大学的老教授(蔡鸿生)就曾感慨研究历史极其枯燥无味,需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功夫和精神。对于专业人士尚如此,更别说普通百姓了。这就引发了一个如何传播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的问题。其实,真正引发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是去年(2003)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这部剧在国内所引起的空前反响和讨论让我感到困惑不已。其实剧中所体现的那些所谓新思想和新观点,在史学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来了,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那么,为什么还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唯一的解释是我们的历史研究成果转化为普通百姓的历史常识太慢了,或者是我们的历史研究与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的传播严重脱节了。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研究者是不是都是关起门来作学问,一群人在一个小屋里争得面红耳赤,你死我活,而圈外人对此知之甚少。也不知道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否起到了传播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的作用,还是仅仅作为一种应付考试的工具。最为关键的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否能及时吸取历史研究的重大成果并将其传播,还是陈年老调;对于史学界尚有争议的问题是否列举了各家观点,还是笼统地作一种解释。有些人认为中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把多种观点都列出来会让他们难以辨别而不易于接受。但是,我认为与其给他们一种定论,不如传授他们一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而获得这种方法的最好途径就是让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和分析同一个问题。传统的历史教科书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对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有失客观与公正,也回避了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而且,随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越来越大,历史教科书更多是扮演考试工具的角色,谈何趣味启发性。

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历史研究工作者应该向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学习。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受世界经济学界倡导的“趣味经济学”的影响,国内的著名经济学家如梁小民、茅以轼等也开始尝试以简单、轻松的语言叙述代替深奥的推理公式和数据模型,从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告诉人们经济学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最终达到了传播经济学知识的目的。其实,历史研究工作者可以学习这种方法,以一种更能让普通大众接受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历史研究是同样重要的,没有前者,后者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2.中国历史研究现状之我见

应该说,就研究中国史而言,从史料的占有到对史料的解读中国的学者比国外的学者都具有客观上的优势。照此推理,在中国史的研究方面,中国学者的研究应该领先于国外学者,至少也应该是同步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很难判断中外孰优孰劣,也许这本身就没有可比性。但是,必然承认国外在中国史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优于国内。至少他们的研究相对而言更加全面、透澈,所做出的评价也较客观、公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滞后。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就曾说: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占有史料只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没有好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样不会产生好的研究成果。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的史学就体现了非常态发展。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下,史学界对当时的“五朵金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其正真成效如何。以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为例。其实,一直到现在国内外学者对何为“资本主以”尚无一个大致统一认可的定义,更别提“资本主义萌芽”为何物;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种没有统一定义作为前提条件下的讨论,可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文革期间,影射史学随文产生,史学研究受到政治因素的严重干扰。文革结束后,史学界才开始反思传统的史学研究,并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只能做为一种研究理论和方法,而不是一种研究的指导思想;史学研究不是为现实服务的,更不是为政治服务的。至于引入西方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情了。

然而,一直到现在不少史学研究工作者仍然是就史论史。研究政治制度史的对政治学不通晓,研究经济史的对经济学原理知之甚少,论述人口学的文章对人口学的理论鲜有涉及。更多的是一群人基于有限的几条史料,争来争去,近似于文字游戏。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也没有引起国内史学界的注意,即不少侨居国外的华裔史学家学问作得非常好,成果也很突出。也许这仅仅是由于他们到国外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和理论而已,如果他们在国内也可以取得同样的学术成就。但是,我认为至少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国内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这对于人心浮躁和抄袭屡屡发生的中国学术界是非常有必要的。

3.学习和研究历史有的作用

我曾不至一次被人问过,学习和研究历史有什么用?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又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答案是非常简单,但是以现代人的功利心态却是难以理解的。中国是一个史学源源流长的国家,历代史学大家对此问题都作出了解答。司马光曾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活,俾四海群生,感蒙其福"。梁启超也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在我看来,如果要解答学习和研究历史有什么作用,那主要得看历史与现实之间有什么关系。“学以致用”是中国学术的传统,史学也不例外。如果略微懂得一点中国古代史,再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就会意识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历史的影子的存在并且还在起作用。

十六大期间,温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他感到现在最紧迫的事情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今年(2003年)国家工作的重点。中国的GDP增长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7%以上,2003年更是高达9.1%,可谓举国欢庆。然而,从农民的衣食住行和农村的现状来看并没有大的改观。如果说我们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那么在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当中又有多少人达到了小康社会的生产水平。没有农民的富裕,何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富民”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在强国的道路上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这也不什么新东西,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就曾言: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再举一个例子。现在中央高呼反腐倡廉,国外的政府也同样重视国家公务员的廉洁奉公,古代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也同样注重“吏治”。其实,自从政府产生的那一天起,权力也随之产生,腐败也就伴随而来。只要有政权的存在就会有滋生腐败的土壤。为了维护自身的长治久安,当然需要廉政,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反腐倡廉的形式和性质有所不同而已。历史发展的惯性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几千年前就存在的事物在继续起作用。很多古代中国统治者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今天的中国领导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无一不是熟读史书的,治国之道首先在于明史。

三、 展望历史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以功利性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标准为主流的社会里,历史学越来越被边缘化。虽然高校连年扩招,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数也随之增多,但有相当部分只是为了混文凭或评职称,鲜有带着宗教般的虔诚去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当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无可厚非。

历史学要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出路,所要依靠的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也只能是依靠历史研究工作者的努力。首先应该让历史走向大众。诚如上文以《走向共和》为例,历史研究工作者已经不能关起门来搞学问,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历史研究工作者也不应该如此。没有群众基础的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历史研究要完全为现实服务,而是历史研究工作者可以以更加灵活的方法,以普通大众更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传播历史研究成果。而且改变以前那种企图给读者一种定论的思维模式。事实上,古今中外绝大部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不能以简单的好和坏或对与错下决论的。所要传播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以及从新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历史。掌握了这些东西,人们自然会形成自己对历史的判断和理解;同时也会引发普通大众用这些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去思考和分析更多的历史问题。这才是传播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其次,在历史研究方面努力。以古代史而言,史料可挖掘的空间已非常有限,除非有重大的考古发现;如果想以独占史料而居历史研究领先地位,在今天已不太可能。顺便提一点,近现代史研究在史料方面尚有大文章可作,因为许多史料都还没有系统整理,而且一些国家机密文件和档案还没有解密公布。在占有相同史料的情况下,如想在解读史料上下工夫,重新解释历史,尚有一定的发展余地,但也不大。与前代那些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的史学大师相比,现代的学者是难以超越的,他们对于史料的解读留给后人可发挥的空间已不大。最终的出路在于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和突破。历史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为之献出毕生的精力,其原因在于历史是永远都解释不完的。要想在最大限度上还原真实的历史,探索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须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下功夫,以新的理论和方法去重新分析和解释历史。
如何分析历史活动产生的原因

历史活动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重大历史活动的产生,常常是某种客观规律作用或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在分析革命或改革发生的原因时,就要首先考虑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
    (2)历史活动总要由历史情境来引发。这种情境可能是某种历史趋势或历史局面,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相关历史活动,或两者兼而有之。前者决定着历史活动产生的必然性,即必然性因素;后者则多属直接的、具体的原因。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当权这种大趋势,与英格兰起义造成统治危机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3)历史活动要受其主体所在阶级、集团利益的驱使,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会有不同的行动。如: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的变革,众多思想家正是由于其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利益不同,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然,同一阶级、集团的人活动也未必一致。这是因为,有的人着眼于本阶级、集团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有的人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也有的人完全着眼于个人私利。如:王安石属于地主阶级,司马光也属于地主阶级,在变法问题上却尖锐对立,就是因为,王安石考虑的是地主阶级的全局与长远利益,司马光则着眼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局部与眼前利益。所以,在分析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找到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所在。在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还需强调把情境、利益、活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历史活动的发生还要受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利益与情境,决定着其主体是否有进行某一活动的动机;而客观条件,则决定着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否能进行这一活动,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活动方式或策略。如: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客观条件)为中国革命所制定的正确路线。
    (5)历史活动的发生受其主体主观努力程度与认识、决策水平的影响。历史情境引发历史活动,必要的客观条件是历史活动发生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怎样的历史情境、怎样的客观条件,就必然有怎样的活动及与之相适应的活动策略。因为,历史情境与条件虽是客观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并不一定对它有客观的认识,有可能产生对历史情境与客观条件认识不足和估计过高两种偏向。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就是由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偏向造成的。     (6)历史活动的产生,有时还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历史因素是很久以前的一种历史结局或历史传统。它是一种潜伏性原因,有时表现为对历史活动的渗透性影响;有时与特定情境相结合对历史活动产生重大作用,甚至决定着历史活动的发展方向。如:德、日在30年代大危机时出现法西斯专政,与这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是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缺乏民主传统等历史因素是分不开的。本文对历史活动的产生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如何作答还要根据题目的实际要求,及所掌握的历史材料而定,不一定面面俱到。
四句谚语轻松概括古今历史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曾请教当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维特克,问他能否将古今的历史缩写成一本简明的小册子,教授含笑答道:“不必,”他说,“只需用四句谚语,足可概括古今的历史。”

      第一句是:当“上帝”要某人某年灭亡的时候,往往先令其人有炙人的权势。

      这句话中的“炙人的权势”指的是貌似强大不可一世的统治,即反动统治在行将灭亡之前所暴露出异常的凶残和垂死挣扎。而“上帝”则应理解为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人民;“某人”就是那些压迫人民倒行逆施的统治者、独裁者。这句话就可理解为人民受尽了压迫和剥削要起义反抗,这都是因为帝王的独裁统治以及黑暗的剥削制度。我们纵观历史,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即陈胜吴广起义就是由于天降大雨而延误了法定期限,按秦朝当时的法律延误期限者斩,致使几百农民揭杆而起,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似乎至今还萦绕耳际。不过,这逾期的事只是直接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在“逾期”背后秦朝严酷的法律和农民受帝王压迫之深,陈胜所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就是事实的写照。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王朝更迭都脱离不了这个规律——谁压迫人民,人民必将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

       第二句是:时间是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陈渣。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一件事物的好坏,只有时间最有发言权。荒度和虚无转眼间就灰飞湮灭了,然而应当留下来的总还能留下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也道出了真理。三国,多么熟悉的名词;三国,多么英雄的名词。谈起三国,就好象歌中唱的那样“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为什么我们对遥远的三国这样耳熟能详?为什么我们至今仍时常提起其中的英雄人物?而在三国以后的晋朝,我们又有多少人对它有多少认识?原因不在于《三国演义》这部名著,而在于真正的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

       第三句是:蜜蜂盗花,结果会使花更繁盛。

       正如我一个观点中所提到的,严酷的剥削制度不仅没有打倒人民群众,相反的,它极大的促使了人民运动的产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德日意的资本主义在20世纪初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便有了“盗花”的企图,开始对全世界进行惨绝人寰的杀戮和侵略。然而它们根本没意识到非但它们所谓的法西斯主义没有得逞,世界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反法西斯抗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使得帝国主义国家望风而逃。这就是矛盾激化后的大进步,世界从此向前跨近了一大步。

       第四句是:暗透了,便可望得见星光。

       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子夜》讲述的是一个民族企业家为自己的“实业王国”奔波,最后却被外国的资本操作逼得工厂倒闭的事。故事就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也就是在国民党黑暗统治时期。在这样的卖国政策下,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企业可谓前途一片漆黑。正如书中所揭露的那样,“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子夜〉是怎样写成的》)“子夜”这个书名既说明了当时的黑暗,也寄托着作者对未来的希望。最最黑暗的时候过去,最最光明的时刻就要来临了。就如书名一样,在经历了八年抗战,四年内战后,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光明,迎来了春天!历史就是这样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由光明走向黑暗,由黑暗走向光明。
        
       这四句话充分表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对以往的历史事件都抓住了规律进行概括。历史的发展就是规律的不断循环,却又不单单是循环,而是在循环中有提升。因此,这四句话是“足可以概括古今的历史”的。
 历史谜语
(1)湘云笔录(猜一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2)捷报(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3)江苏原野(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4)遥望南岳(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5)一颗白菜没有叶(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6)下笔如有神(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7)游览手册(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8)妙手回春(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9)保护幼苗(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10)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
(11)说话有份量(猜一古代名著)
(12)夕阳西下(猜一古代地名)
(13)山之南,水之北(猜一古代地名)
(14)苏州城外大平原(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15)昌黎尺牍(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16)东晋(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17)秀才当兵(猜一成语)
(18)厉害的仆人(打一古代少数民族名)
(19)只会打仗的皇帝(猜一皇帝称号)
(20)看秤(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2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22)定期上工(打一历史人物)
(2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24)游牧民族(打一历史人物)
(25)晋室东渡(猜一历史人物)
(26)兵部尚书搬家(猜一历史人物)
(l)《史记》(2)陈胜(3)吴广(4)张衡(5)刘邦(6)杜诗(7)陈胜(8)霍去病(9)卫青(10)长安(11)《论衡》(12)洛阳(13)咸阳(14)吴广(15)韩信(16)司马迁(17)投笔从戎(18)匈奴(19)光武帝(20)张衡(21)刘邦(22)班固(23)司马相如(24)司马迁(25)司马迁(26)司马迁(27)信以为真
历史谜语——人名谜
耶——重耳
试金石——鉴真
五谷丰登——粟裕
聂——重耳
唐三彩——李时珍
来信收到——达尔文
碲——王安石春来也——柳青
旭日东升——徐光启
皖——道光
内当家——居里夫人
乔迁启示——白居易
男——田汉
异香扑鼻——达芬奇
倜——周树人
妻子占理——夫差
宝玉求婚——林肯
阶——聂耳
汉朝天下——刘邦
冬花竞放——梅兰芳
东晋灭亡——司马光
喜欢奉承——戴高乐
黑孩——墨子
只有张三——李四光
蜂窝——黄巢
目不斜视——张居正
看层林尽染——顾正红
御碑——王安石
见贤思齐——张学良
囚禁张学良——关汉卿
村落——庄子
口才绝伦——陈独秀
爷爷打先锋——祖半之

放之四海——施洋
佛教代表团——僧一行
文革——左权
韬奋遗像——邹容
为祖爷代笔——孙文
农夫——田汉
妙手回春——霍去病
强盗的法则——寇准
兼听——闻一多
封山育林——卫青
天子重礼仪——王崇伦
川币——巴金
保护庄稼——卫青
胜利毋忘苦——成吉思汗
看秆——张衡
东坡踏翠——苏步青
太白惜光阴——李时珍
开封——茅盾
慢慢走来——徐向前
十八子聚会——李自成
小荷才露尖尖角——叶挺
秋菊盛开满地金——黄兴
姐妹兄弟皆烈士——戚继光
亲人火炬接力赛——戚继光
农牧副渔发展快——林则徐
隋文帝统一天下——杨靖宇
停车坐爱枫林晚——顾正红
热恋只缘她直爽——爱因斯坦
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里哀
创业艰难百战多——基辛格
27)淮阴侯中计(打一成语)

什么是历史,如何学历史?

记得第一次见到"历史"这个名词,是小学三四年级时看一本《中国历史故事》,比上历史课时间还早。当时并没有注意这书是谁写的,只是觉得很有趣,以至过了那么多年后还能记得其中的大致内容。读初中时,历史已是我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虽然那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历史的研究和教学会成为我以后的职业。从我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到现在快满20年了,但讲起什么是历史时,还是让我颇费踌躇。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历史学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或许正因为如此,我又产生了像当年看《中国历史故事》一样的兴趣。

  历史的来历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尽人皆知,谁都会用的概念。比如我们会提到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大概不会有人刨根问底:"‘历史‘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我的历史小说观

  孔子说过:"我也经常遇到历史记载中的缺漏。"可见历史记载中的缺漏由来已久,如果不是知识广博、见解高明的学者,怎么能弥补史料的遗漏与散失呢?珍贵的皮袍是由很多狐狸腋下的皮条缝合的,高楼大厦是由种种建筑材料构成的。自古以来探索历史奥秘的人,立志著述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广泛征求不同的说法,大量收集各种记载,然后才能形成独特的见解,留下千古流传的不朽论著?

  近几年来文坛出现了一股历史小说热,一时人人争说,洛阳纸贵。最早有姚雪垠的《李自成》,再有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唐浩明的《曾国藩》、《张之洞》等。其实文学和史学是两回事,写小说和写传记也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写小说就是要大胆想象虚构,因为史料记载毕竟有限,有的还自相矛盾,连历史学家都莫衷一是,要是就按少量靠得住的史料写,恐怕连起码的情节都编不起来,即使写出来也不会好看。其实,《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有多少是三国、北宋的史实?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中国古典小说(而非史书)中的精品。

  金庸曾在《书剑恩仇录》中描写乾隆皇帝实为内阁学士、浙江海宁人陈元龙之子,与雍正之女同日降生。雍正为增加与其他皇子争夺皇位的筹码,将两个婴儿互换。乾隆即帝位后,数次下江南正是为调查自己的身世。小说还虚构乾隆与以反清复明为主旨的天地会总舵主陈家洛是亲兄弟,以增加戏剧冲突。其实这种说法在清末就流传极广,但却绝非史实。最有力的证据是乾隆为雍正的第四子。另据日本东洋文库孤本《海宁渤海陈氏宗谱第五修》,陈元龙共育有二女一男,最小的儿子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比乾隆大17岁,更不要说年长的两个女儿了。可见此传说纯属无稽。即使他们真的存在这种血缘关系,也早为政治关系所隔断。此类传说不过为了满足传播者一种低级的猎奇心理,从中获得一种阿Q式的虚妄的心理满足感,似乎如此一来,大清的天下又成了汉人的了。

  为什么要了解历史?对于历史学家、历史研究人员和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但对其他人来说,自然免不了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和了解历史上?历史对我们真有用处吗?

  古为今用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重视《资治通鉴》一类的历史著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历史事实,而且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和他所总结的历史经验,可以为今天所用。当然今天我们常常讨论的"古为今用",应该远比司马光时代更广泛,不再局限于政治一方面,其他如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等都可以。

  走出"庐山"

  苏东坡有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人在山中,他的视野是有限的,而且由于所处地位和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印象也会不同。对历史也是一样的道理,保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就可以摆脱功利的羁绊、政治的束缚和视野的局限,从更广阔、深入、超脱的角度来观察和评价历史。研究历史,必须要有大眼光。从纵向看,应该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观念;从横向看,应该把小范围的历史放在大范围中考察,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

  历史的智慧

  历史的智慧,也就是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的教益。比如我们要修一座水坝,就必须了解该河段洪水的历史记录,这样才能确定水坝的各种参数。现在经常提到的建造可以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大坝,有人会想为什么不能设计成能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呢?但是设计提高一个级别,成本就要大幅度增加,所以要在成本和标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设计者凭什么来确定这些标准呢?那就要依靠历史。

  精神的陶冶

  人除了物质生活,还需要精神生活。随着当今社会越来越发达,体力劳动更多为机器所取代,相对而言,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精神生活在人一生中所占的地位就进一步提高。未来所谓的穷人,有一部分就是精神上的贫乏。历史可以把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事物集中起来,供人们欣赏、使用。要想理解中国文人的情趣,不可能完全在当代文人中找到,要了解魏晋风度就离不开《世说新语》的记载。阅读这些文字的享受,比目光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城市不知要丰富多少倍。

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

  了解历史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要求,但要全面了解历史就并非那么容易了。因为每个人了解的历史都是历史中间很小的片断,或者一个概貌。历史无法重演,即便将来真有了所谓的"时间隧道",客观上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但人所观察到的又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片断而已。

  了解历史,第一步是阅读史料。对于史料,读通文字当然非常重要。李白的名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床"字,以前一般作"睡眠之床",但是睡在床上怎么可以"举头"和"低头"呢?显然此说并不合理。其实古代床并不单指卧具,《说文解字》说床是"安身之坐者",也可以指凳椅,"胡床"即东汉自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凳子。

  了解历史并不是简单地拿本史书来看就行了,大部分历史的真相是不可能直接从史书上看到的,而需要我们透过这些文字看到历史的真相,有时还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调查。我最早读《史记》、《汉书》时,对当时的西域分为36国或48国一直心存疑虑,大多数国家只有数千人或几百人,为什么要分成那么多的国家?后来有一次我去新疆,从乌鲁木齐乘一架小飞机越过天山,飞往南疆的喀什。从飞机上往下看,新疆就像一个硕大无朋的沙盘,土黄色的荒漠中稀疏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以后坐汽车返回时,持续行驶八九个小时,才出现了一片绿洲。今天有汽车等机械运输工具尚且如此,在只有人力、畜力作为交通工具的古代,一个绿洲的人又如何去统治另一个绿洲?对当时这些国家来说,除非受到外敌入侵要寻求保护以外,否则结合成更大的政治实体或统一为一个国家都缺乏实际意义。

  司马迁曾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史学通人作为努力的方向,是今人明事晓理的捷径。
历史教学中“悟”的三种境界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死了也值得了。又有孔子十五立志之说,还有周处先是乡邻三害之一,后成为著名官员的真实故事。这些都是醒悟的例证。人醒悟后,主动追求,积极行动,认真读书,就比较能领悟了。悟得多了,深了,就能悟出许多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那就算神悟了。历史教学中,悟的境界是由低到高、层层推进的,若能把握好这三种境界,层层深入地用到历史教学中,那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笔者权作粗浅之说,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先说说醒悟。醒悟是指人的认识由模糊而清晰,由错误到正确。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人醒悟得早,有人醒悟得迟,而有的人究其一生也没能醒悟。即便是能醒悟的人,开初也是昏昏沉沉、漫无目的的,只知道疲于应付,老师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很少有自己的主见。上了中学后,这种现象更加普遍,老师一提问,同学哑口无言,故作沉思或畏惧状。这样,怎么能让学生醒悟呢?怎样使学生“他悟”或“自悟”,怎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如何使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需要我们认真去思索。并需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使学生醒悟。怎么做呢?可以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通过教师的广博知识来影响学生。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择取一些催人上进的历史史实,循循善诱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明白学习历史知识对人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帮助。如讲到安史之乱时,在点出安禄山是一个叛乱分子的同时,还可以指出他是一个语言专家,懂六个民族的语言,这就很了不起了。以此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再坏,都有其擅长的一面。再如,讲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点出他说过的一句明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样便更能了解赵匡胤的做法了。通过知识的延伸,学生明显兴趣大增。这必将感染着学生,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并促使学生产生要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这便算醒悟了。二是观察谈话法。教师上历史课时,观察一下哪些同学对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课后主动找他们谈心,并借给他们相关的书籍,他们若是真有兴趣,看完后自然又来借书。这样循环往复,不仅对其学习或考试有利,而且对其他同学也有激励作用。这种良性互动的效果,比单纯讲学习如何如何重要好得多。如该校九(一)班学生邓某,文科较好,教师经一段时间观察后,发现她对历史很感兴趣,课后便与其讨论历史知识,并借了许多书给她看,后来该生到了只喜欢历史学科的地步。(每次考试都是95分以上,她还说以后专门选学历史。)若我们教学中善于观察,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相信历史学科不会成为学生厌恶的学科,而会成为多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科目。当然,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喜欢历史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作浅显说明,以求教于同仁。

人真正的醒悟到要认真学习,要努力弄清一些历史知识后,事情就好办多了。接下来的领悟便水到渠成了。教师的诱导加上学生的积累、发现,就会领悟到许多课本上隐含的知识,有时同学之间还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然,这一方面要靠教师引导得法,要根据历史教学的规律,努力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去说,去探究。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努力应给予肯定,问题提得好的应加以赞扬,提得不明确的应加以指导。有人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有思考深度的问题,要提出就难上加难了。学生问题的不断涌现,表明他们已开始学会领悟,学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了。笔者在初一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秦末大泽乡起义中,人数只有900人,为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900人就算大规模吗?这问题当时把我吓了一跳。过后细想才想到了比较好的答案。该问题提出的学生不少,说明同学是动了脑筋想问题的。又如,学到商朝历史时,有同学问到盘庚为何把都城迁到殷,这涉及到史学研究的问题了,三言两语说不清,只好给他们说,这问题提得好,史学界都还没搞清楚,现在大家可以大胆去想,以后就有机会成为史学家了。这样,既赞扬了他们,又流了以后探索的余地。同时又表明同学们已有主动提问,主动领悟知识的能力了。初一学生尚且如此,初三的同学领悟能力就更强了。学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议会的重新召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却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而法国也召开了三级会议,为什么不以三级会议的召开作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呢?若是以战争的开始作为标志,那英国就应该以1642年内战的爆发作为标志,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需要动一番“天机”的,也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问了相关教师,总算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试想,教学中,若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不仅表明学生领悟有方,领悟有力,而且还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书教到这份上,还有什么能令教师不满意呢?

学生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后,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使他们朝神悟的方向前进。所谓神悟,指快速、敏捷的领悟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神悟,需要教师花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功夫。因为,想让学生神悟,必须教师神悟在先,教师都不具有这方面的前瞻意识,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神悟能力呢。教师应当广泛阅读书籍,了解中外历史,尤其应熟悉中国历史,一本《史记》,就够读一阵子了,何况还有许多弄不明白的知识。一套《中华上下五千年》,算是稍白话一点的了,但教历史的有几人认真去读完了呢?中外经济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科技文化史、军事史,那更是浩如烟海,如果我们不广泛涉猎这些知识,不去思考历史事件的区别与联系,又拿什么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综合、比较等等能力,又怎么能让学生形成神悟的能力呢?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首当其冲,潜心研究,苦下功夫,多读史书,多研究问题,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我曾在乐山一中听过历史教师黄老师的课,课堂上黄老师语言幽默风趣,问题讲得条理清楚,清晰透彻,使人如沐春风。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表现也出奇的好。多数学生能参与讨论,能对问题快速的作出反应,并且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我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黄老师的课能吸引住学生,二是黄老师已培养了学生的神悟能力。历史教到这种水平,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我想,要培养学生的神悟能力,教师必须自己要有神悟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这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去辛勤耕耘,去努力追求,去努力完善。

学生神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个环节中最关键的是醒悟的程度,重点在领悟的深度与广度,终点在神悟力的形成。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促使学生及早醒悟,因为事实证明,大凡有成就的人,许多都是年轻的时候就清楚将来要干什么了,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在小学醒悟,那就让他们在中学醒悟,中学不能的话,就推到大学,大学还不行的话,那就只有让他们到社会中去慢慢醒悟。假如教师能使多数学生早点醒悟的话,那将是我们教师的最大贡献。大家都知道,人睡醒了就会精神百倍,同样,人醒悟了也会力量无穷。我们做好了醒悟工作,就等于做好了一切。至于领悟与神悟,只需教师稍加点拨,略加指引,便可大功告成。我们不妨踏着醒悟—领悟—神悟的三步曲,为新世纪的教育事业奏响一曲凯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奉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文综考试解题策略和技巧(历史)(申精)

一、选择题
  选择题知选择题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1)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读懂主题材料。每组选择题之前所出现的引导材料,是这组选择题的共同情景材料,其与各试题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系,试题也都是受该主题调控的。主题对考生驾驭材料和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和限制作用。要重视对引导材料的解读,明确其时限和范围及所考查的主旨等。
  第二,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第三,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第四,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五,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六,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七,明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二、材料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通常有三个环节:读、找、答。
  1.读:解题的基础
  (1)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
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①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须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如1995年第39题,要求把继昌隆缫丝厂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逐条列出,如果不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来阅读,就会眼花缭乱,不解其大意。②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③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如:2001年春季高考3l题“阅读以下关于隋末、南宋、明末人民反抗斗争的材料”,这就提示了材料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性质和时代。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如“以下材料是淝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2.找:解题的关键
  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渎”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阅读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如1997年第46题,要求考生谈谈对西进运动的认识,虽然教材上讲“西进运动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但如果考生将设问与材料联系起来考虑,就不难发现命题者的意图是要求考生从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谈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否则,脱离材料,一味照搬课本.盲目的否定,则会离题甚远。
  (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推进。如1997年第45题“雍正帝论农工商关系”。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如1995年第39题“陈启沅的继昌隆缫丝厂”便是此类题的典型。三是1997年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1997年第44题“李昇治国方针评论”题,1998年“巴黎和会”题等。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解答过程中可避免大的失误。
  3.答:解题的落脚点
  (1)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①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却有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依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②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有时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创新能力,如1997年“西进运动”题。因此,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所引用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带有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色彩。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对史料进行辨析。
  三、问答题
  1.细心审题
  审题对问答题来说,尤其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通常情况下,审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类别和基本结构,要正确地找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
  第二,确定题型。随着高考问答题综合性增强的态势,其复合性加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答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如1995年“建国后生产关系”题,题目涉及回答的内容有:有生产关系变革的步骤、每次变革的原因和内容及结果、理论依据等三方面。考生必须综合建国以来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来回答,但有不少考生仅答出一、二次变革。对材料问答题,要明确有材料的观点,并搞清观点与试题论证的关系。针对一题多问和分值分布的规定,搞清重点与非重点,并据此确定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时间的分配。
  第四,审明材料的观点。目前来说,不少问答题是通过材料来创设答题情景的。这就需要搞清所引历史材料的观点,特别有关材料类的论证题,其观点、结论,多是需要考生论证的论点。否则就会文不及意,离题万里了。
  2.筛选要点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组织好史实,确定住观点。但是,问答题的特性,并不要求全部罗列史实。因此,必须根据题目的指向,对史实作认真的筛选,确定好要点。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移植史料。
  3.简列提纲
  高考命题的发展,是绝难碰上成题的。因此,编列好提纲,尤显重要。在明确解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列解答提纲。提纲力求简约,不必详列,自己明了即可。如2001年高考“中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题可列下列提纲:(1)方针政策:主要矛盾认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2)意义:成功探索、提供经验。短短数字,基本概括了答案要点,反映了层次关系,为提高答题效率和组织好答案奠定了基础。
  4.规范准确
  一切努力都必须落脚于答案之中,这是取分的关键。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5.问答题解答示例
  (1)高度概括的题目。这类题目跨度大、涉及史实多,突出“归纳、比较、概括”能力的考查。对此应按照题目指向和要求,可把散见于教材的史实加以筛选、提炼,运用将史实浓缩的提炼式概括法,或采用以时间顺序为纲的概括法,还可以用逻辑关系为主的概括法,进行概括时,力求语言概括精练、全面、准确。
  (2)评论性的题目。通过提出观点和提供材料,要求给予评论。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按照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的原则,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从抽象原则出发进行空洞评价。一般情况下,根据题目要求和历史要素,运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对材料式问答题,首先据题目的有效信息,从隐含的观点进行评论。
  (3)理论认识方面的题目。这方面的要求主要包含在问答题的最高层次“说明了什么”中。目前来说,多数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隐含在题目之中。可紧扣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史论结合,去论证、揭示题目的结论。
  (4)材料型问答题。材料与教材相关内容有互补的作用,所引用的材料是设问和答案的依据。这类问答题的解答,要综合运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方法与技巧。如"2000年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比较”题,必须正确理解题干中材料所揭示的信息:维新派所说的“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表明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及国家贫弱,是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原因这一观点。而对义和团的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则表明了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这些要点,都涵包在题干之中。在提炼出题干的有效信息后,再运用一般问答题的方法进行解答。
  (5)比较型问答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通过揭示历史事物间的异同关系来考查分析、比较和应用能力。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是运用正确的比较方法,根据题目的要求,批准对比的事项,揭示历史对象的相互联系和本质特征。此外,在复习中搞好专题归纳,搞好知识综合,既要关注同类知识的比较,又要注意不同知识的联系,从本质上揭示其异同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6>图表材料型问答题。这类问答题,实则是材料型问答题的特例,充当材料的是图表而不是文字。1999年的“德国版图历史变化”题、2001年文综“非洲殖民地历史变化”题都属这种类型。正确提取图表材料的有效信息是解答的关键。如“非洲”题,首先运用地理的读图方法,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正确解读地图。第一幅是西方殖民者大规模入侵前的非洲,第二幅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第三幅是独立浪潮中的非洲。三幅图实则是非洲300年殖民体系的兴衰史。在搞清图示的内涵后,再结合相关历史、政治知识进行回答。总之,正确解读图示材料并综合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这类问答题的关键。
历史复习中值得注意的十个隐形知识点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 ,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 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 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 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 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 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 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 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 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 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 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 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 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 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 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 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 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 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 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 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 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 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 、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上,一个“阿拉斯加,1867年从俄国购得”的说明就暗示了俄国 在19世纪前期曾地跨欧亚美三洲;一个“夏威夷,1898年吞并”,反证了孙中山不是在美国建立了兴中 会。在“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图上,表明了19末世纪末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这两块“干净” 的土地。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 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 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 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 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 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 习时不能忽视。
   六、年表中的隐形知识
   年表中的隐形知识隐蔽于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中,本来大事年表中的时间史实,是每一个学生非死记不可 的重点。但由于课本编排失误,造成了不应存在的隐形知识点,或是正文未讲,或是讲而未明,或是文表相左 。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清朝建于1636年,止 于1912年,年表中却是始于1644年,没有个终了年代。年表上说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统治确立,言下之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可教材正文却不这么结论,教材在讲1689年的《 权利法案》后才结论说:“经过半个世纪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表述本无可厚非 ,但在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限上却把人搞懵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60至9 0年代,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1917年3月,发生了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二月革命。191 9年3月至8月,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上述均是课本未见而年表明确的知识点。
   七、跨教本中的隐形知识
   以高九四级文科生为例,他们初中使用中外历史课本共4册,高中又使用了世界史3册。中国近现代史讲 座1册。中国古代史选修本1册,共计9本书,除近现代史讲座不考外,也还有8册教材,有些知识点就是隐 形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或隐形于同一教材中的不同章节中。如一册战国的司南放到二册宋元文化中讲;一册唐 时的华侨放到了二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中讲;中古史上的虎门销烟摆在了二册近代史的开章讲。所以,同学们在 复习中特别注意掌握跨教本的隐形知识。
   八、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技巧上,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如“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 产上使用”。一个“已经”否定春秋开始用铁的观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具体哪朝 哪代?没有讲,否定了唐时发明火药的说法。“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 时,又办了一些和民用有关的工业……作为军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 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 品的同时,还向中国输出资本”,教材用一个“同时”加“还”字,准确地表明在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 商品输出并未为资本输出所取代,否定了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的侵华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的论点。辛亥革命推 翻了清朝政府,清亡于何年?辛亥年,1912年,这两个答案都对。辛亥年、一般指1911年,所以清亡 于辛亥年决不等于亡于1911年。因为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时,还是辛亥年腊月25日。
   九、悟性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点,紧扣大纲,对教材若即若离,全凭学生对所给信息的领悟,对教材活的理解。如“1914 年,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教材的这类表述 ,你看出中日交战了吗?没有。日德之间呢?实际上打了的,打败了德国人,才能把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里的铁路和地盘占为己有。又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 西亚、缅甸等地,处于军事优势”。根据教材这段话,你能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参与过对日作战么?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19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北美进行领土扩张。那么欧洲对 拿破仑的战争对拉美独立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么?你能否肯定回答?
   十、大纲教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配给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有的知识点,大纲中有明确要求 ,而课本中只字未提。有的知识,大纲上未要求,课本上未提到,是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中讲的,不讲也行, 但讲了更完善,更有利于高考中的材料分析。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 成这一段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教材上虽然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编内,但又定1957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开始,那么这个恢复过渡叫什么社会呢?教参上补充了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算对中学生熟悉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作了个完整的交待。又如意大利的统一,课本交待的外来势力中没有说西班牙,教参补充了西西里王 国是西班牙的属地,这样也照应了世界古代史“15世纪的意大利”图上标明的那不勒斯王国是西班牙属地这 个史实了。又如雅典卫城里的奉祀雅典娜的神庙,课本未交待名字。而老师手中的教参书明白称之为帕德嫩神 庙。
初中历史新课程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一年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对历史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思考。
     一、 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定和要求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明确改革的方向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课程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在设计《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减灶记”,成语“管鲍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等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创作或制作的的动画、漫画、剧本等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完整洁的历史基础知识由三部分构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每段历史时期的知识目标,这些知识要点是衡量、确定历史基础知识的统一标准;教科书依据课标,具体设计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及其深度和广度: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历史知识的最后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郑和下西洋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讨论题“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是否愿意远航?”,这个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暂且不提,只说这个问题的指向,它明显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性,反映个体对事件的看法和意愿,基本不需要讨论得出结论。
     另一类诸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听过{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教学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地动仪;3《九章算术》:4华佗的“麻沸散”;5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老师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与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历史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听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话筒从一个小组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包罗万象。这些无不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辨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诸如,9.11事件发生后,有些学生兴高采烈;在“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崇拜希特乐等等。这个时候的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五、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能走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课标》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但是,有些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却走入了误区:即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中心。在听课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包,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课堂上热热闹闹。可是学生就象一台机器,被动地接受多媒体这台“机器”的“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并不是制作了新奇生动的课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头到尾地演绎课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难突出教学重点,浅化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成了一个单纯的首尾兼顾的机器操纵者,看不到其教学机智,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且很难在稍纵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线索及要达到的目标。其次,要合理安排。多媒体所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不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在多媒体的连续演示中被挤掉了。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学生要不停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适应,来不及对知识内容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事实上他们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再次,要调动学生。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总之,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目前为止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因此,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数量或质量,而忽视了多媒体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
     除此之外,历史课堂中出现的合作的低效、提问的泛化等问题也是老师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