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现像决不是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3:29:53
按照我的看法,奢侈,应该是中国深藏几千年于骨子里的东西,且看一则史料:
汉昭帝元始之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日照则叶低荫根,若葵之卫足也,名曰低光荷。实如玄珠,可以饰珮。花叶杂萎,芬芳之气彻十余里。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人肌理。宫人贵之,每游宴出入,皆含咀,或剪以为衣,或折以蔽日,相为戏。《楚辞》谓折芰荷以为衣,意在斯也。又有倒生菱。茎如乱丝,一花十叶,根浮水上,实沉泥里,没如紫色,谓之紫泥菱。食之令人不老。时命水戏,游宴永日。工人进一巨槽,帝曰:“栝楫松舟,嫌其重朴,况乎此槽,岂可得而乘也。”乃命文梓为舟,木兰为枻。刻飞鸾翔鷁,饰其船首。随风轻荡,毕景忘归,乃至通夜。使宫人为歌,歌曰:“商秋素景泛洪波,谁云好手折芰荷。凉凉凄凄揭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为多。”帝大悦,起游商台于池上。及乎末岁,谏者多。遂省游荡奢侈,堙毁台池,鸾舟荷芰,随时废灭。今台址无遗,池亦平焉。(出《拾遗录》)
这则关于奢侈的故事,始出《拾遗录》,《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三十六载,归“奢侈”编。帝王之中国,没有人权啊、民主啊,所有国土之上的物件全部属于帝王所有,这其中自然包括黎民百姓,你看秦始皇,修长城、造阿房宫,全部从全国各地选拔劳力,无偿的服务于帝王。于是有百姓大声疾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语出《史记·陈涉世家》),秦王之天下瞬间崩塌于黎民百姓的怒吼中。特别作为统治阶级,历来奢侈为祸国殃民的导火索,历史上就有了奢侈成性的殷纣王、有了隋汤帝杨广……受百代唾骂,万夫所指。
奢侈,历来是被始终自捧“勤俭节约”为美德的中华民族搬到现实中屡屡重演,或许这个社会越是提倡什么,肯定歇菜,反而越缺少什么。这恰是“奢侈”成风的反面见证。不信然,你看:距首都北京不过150公里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连续3年共耗费政府投资1亿多元大兴土木,建造起具有人工湖和“海市蜃楼”配套景观的“政府新办公区”。(7月1日新华网)
按照规划,“政府上山”这一巨大工程建成之日,滦平县4大班子和60多个局级单位将全部入驻“新区”。如今,十几栋大大小小的楼宇倚山而建,错落拱卫着最高处县4大班子3栋通道相连、5组台阶高高托起的办公大楼。新办公区通往县城的跨河大桥,也正在紧张施工,投资浩大。这片位于县城北山坡上的豪华办公区,看起来像是一片旅游度假村或别墅区,与旧县城城区形成强烈反差。
据说,这个被称为“政府上山”的工程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老实说,这种政府豪华办公楼之风,刮了很久了,就这个级别的贫困县建豪华办公楼,新闻媒体也不是第一次报道了,它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看多了自然麻木,麻木不代表我没有看法,恰恰这种“奢侈”风,在现代文明社会的政府部门屡屡上演,实在社会进步之大耻辱。
我疑惑的是,一个贫困县的政府,对于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没球本事,而搞奢华的政府办公楼,搞庞大的面子工程,足可以用这两个成语概括——“呕心沥血,不遗余力。”这算是当代为民雇用的政府官员所为吗?这算是当代执政为民的政府所为吗?显然不是。这种拿着纳税人的钱,没有征得民众同意,就大肆广建楼舍的政府“奢侈”风,应该是当代社会贫穷的根源之一。因为这种并没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府自私自利陋行,剥削了黎民百姓之应得到的社会福利等。
然而这种政府奢侈风,并不仅仅体现在政府豪华办公楼上,你看那政府采购专拣名牌价格高的,你看那政府慰问的物资抵不上干部的山吃海喝一顿饭钱,你看那河曲县政协召开会议与会者每人发四包中华烟总价值达六万余元,你看那政府的公车浪费更是数目惊人……作为被政府屡次严禁的奢侈风,并未得到根本上的好转,有些更是“逆流而上”,什么原因啊?最起码在看我来,某些政府部门屡次大搞奢侈风,究其原因:政府部门的某个拍板者、决定者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太小太小,大不了来个党内警告,行政处分也无非通报了事,这种挠痒痒似的警告处分,就像蚂蚁咬一下,无关痛痒罢了。
然而,鲁迅先生说:“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那么,奢侈的终底原因是什么呢?或许我们真能琢磨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来呢?
其实更早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姑且放在这里,大家琢磨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