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经熊:一个法学家的精神肖像(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1:17:54

吴经熊:一个法学家的精神肖像(3)

百年孤影 追寻近世的真相与正义

收藏本书 字号 -+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吴氏四岁的时候,小娘去世;十岁,父亲去世;十五岁的时候,抚养他成人的大娘去世--至此,他的长一辈亲人全部离开了喧嚷的尘世。虽然说不上幼年失怙,然这亦是人生十分凄惨的遭遇。亲人的早逝,恐怕会给他的记忆遗下抹不消的阴影。但是依照吴氏的记载,小娘死后,人们为她整理遗容,他却被母亲脚上那双鲜艳的红鞋子所迷住,问:“妈妈是参加婚宴吗?”而父亲病故的那天,在吴氏的回忆,是“我一生还没见过这么明媚的一天”,父亲的面容因真正超凡的微笑而熠熠发光,携带着神妙的平安呼出最后一口气。其后,还到处传言亡灵坐在宁波的城隍庙,飞升为市神。

  这是何其温暖和欢欣的往日书写。在吴经熊的幼年生活当中,连死亡之相都可以焕发得如此美轮美奂,本来是累累积压的云雾,却有清明的阳光穿过,他的整个世界霎时被照亮。这则让人想起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罗贝托·贝尼尼导演)里面的那个小男孩,他拥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因而他在纳粹集中营的悲剧生涯,可以演变成一部拉长了情节的喜剧。父亲告诉他,纳粹党的抓捕与杀戮,只是一个过家家游戏。最终,父亲的被枪杀构成了黑色游戏的高潮。我们可以质问该剧本的精神底色,可毋庸置疑,生活其间的孩子之心理,不至沦为极端仇恨的病态,而是健康如西西里的蔚蓝天空。吴经熊的回忆所折射的光辉,他的田园牧歌式的烂漫童年,完全可以媲美于《美丽人生》。

  可养母的死,却让他体味到痛失亲情的刻骨铭心。15岁的吴氏已经接近成年,拥有独立的理性与情感意识。他晓得,这最后一位母亲的离去,将使他从此陷入孤苦无依的精神孤儿之状态(我们会看到,他此后的信仰历程,正呈现为对“母亲”的寻求)。更因为,养母是为他而死:那年他染上伤寒,发高烧,养母足足护理了他20天,等他清醒过来,她的身体却垮了,大睁眼睛,说不出半句话,她还能认出自己亲手抚育的孩子,默默流泪,就这样拖延了10天,养母去世。“这是我见过的最凄惨的情景。说她为了救我脱离死亡而牺牲了性命,毫不为过。我从未体验如此大的悲伤。她死后好几个月,我都几乎发了疯……”

  吴经熊对养母的追忆,还包含着复杂的感恩之心。在小娘死时,父亲考虑到她为吴家生了三个孩子,想追认为正妻,这下大娘可受不了,她跑到附近的一个尼姑庵,以示抗议,按照儒家传统的家法(吴氏称为“普洛克卢斯礼仪规矩”),她的做法无可非议,而父亲只得屈服,亲自去尼姑庵将她接回来:

  我提到这段插曲,是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日后的法学思想有一些无意识的影响。尽管我是一位律师,却总是偏爱平等胜于严法,精神胜于文字,仁慈胜于正义。没有人比我更欣赏罗马人的格言了:“最高的正义也是最大的不义。”这也解释了我何以偏爱霍姆斯、威格莫尔、卡多佐和庞德的社会学的、人道主义的法理学,而反感19世纪的机械论的法理学。更重要的是,这个经验使我不喜欢儒家的礼仪主义,而全心同情基督对法利塞人主义的斗争。首次读到圣保罗的话,“文字令人死,精神却叫人活”时,我就知道自己注定了要成为基督徒。这种体验就跟一见钟情、堕入情网一样。

  两年后,吴经熊与一位李姓女子结了婚。这是标准的旧式婚姻。与他的许多同时代人(如鲁迅、胡适、陈独秀……)一样,在吴氏六岁的时候,父母便帮他相亲订婚。结婚之前,他从没见过女方,更不知她大字不识。这为以后的婚姻危机(1930年前后,吴经熊在上海做律师而成为暴发户,滋生了喜新厌旧之心理)埋下了祸根。好在险情尚未决堤,吴氏便浪子回头,他的家庭依然圆满。对比鲁迅抛弃朱安而结合许广平,胡适纵然与江冬秀白头偕老,可在某些胡学家看来,他的爱情并不算幸福,而且还不时闹过红杏出墙的绯闻,更不必说陈独秀的四次婚变--就此而言,大抵可以说,吴氏是一个好丈夫。而李氏绝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在他们的小儿子吴树德的回忆录里,母亲的光芒熠熠闪现:

  作为妻子,母亲奉献了一切,但却难能充任父亲的副手。然而,如其职责之要求,身为一位受过良好教养、知情懂礼的女性,她自然懂得何时应当、何时不当作声。一句话,她知道如何保持家中安宁,恬静而周全地做到了这一点,为自己的爱人从事学术工作提供了合适的氛围。当父亲这位智识者全身心沉浸于捕捉道家经典的妙谛之时,妈妈作为女主人,则不声不响、里里外外地做着似乎毫无回报的家务。情形好像是,稍予体察,竟或不假人力,她自己就发见了“无为”这一道家关于成就事业,即便是浩繁志业的著名理念。如果日常家务确曾让她烦忧,她却在我们面前将这些感情遮掩得严严实实。

  我们还需要说两句吴经熊在童年所受的教育。据他回顾,他所读的第一本书是《二十四孝》,其后陆续读到《诗经》、《论语》、《孟子》。他印象当中的孔子,是诚实、爱知、充满快乐精神。当他读到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时候,深受鼓舞,在书页上端的空白处写道:“吾十有二而志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