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60年:国家利益不能搞成兄弟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3:43:54
',1)">
访谈提要:
新中国外交政策“一边倒”是必然选择
新中国是一个革命国家,共产党是一个革命党,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它要选择未来政策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会有革命性思维
通过朝鲜战争,斯大林完成对中共的考察
苏联总结原因和南斯拉夫闹翻原因,明确认为南斯拉夫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带有很强的农民色彩。40年代苏联就发现中国有一个问题,即中共基本上农民化了
朝鲜战争改变了整个新中国外交形象
虽然抗美援朝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大家去捐这个捐那个,可很多人心里是打鼓的,美国那么发达,武器太强大了。和美国打成平手,亚洲各国马上对中国另眼相看
即使不爆发朝鲜战争,美国也会干涉解放台湾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整个进攻台湾的可能性就没有了。从今天能够看到的历史材料来看,美国人是会干涉的。不能说因为朝鲜战争,统一就实现不了了。
中苏结盟对中国的利益非常大,得远远大于失
中国要导弹、要原子弹技术包括要其他的工业设备、先进技术,苏联很多的东西自己还没有搞起来,设备刚刚弄好,中国要,没办法,统统运到中国去。
中苏破裂就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是兄弟
中国提要求看起来很合理,因为我是弱国,苏联你是强国,那么多先进的东西干嘛不给我,大家还是兄弟。
很多人不习惯新时代的外交,怀念毛泽东时代
邓小平时代放弃了外交把很多意识形态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模式,然后把外交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国家实现对外政策的工具,所有外交政策都是为了国家利益。
出品:李玉霄 监制:赵国臣 制片:郭法德 统筹:vingie 本期编导:丁森兴 郑晓燕 本期后期:吴林涛 本期摄影:李珉(腾讯新闻荣誉出品版权所有)
杨奎松简介: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
主持人:《历史学家眼中的60年》今年我们请到了北京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杨奎松先生,由他主讲中国60年对外政策和对外形象的变化。
新中国外交政策“一边倒”是必然选择
我第一个问题,在新中国在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当时民主党派人士向毛泽东建言,新中国可以不可以采取对苏美两强不偏不倚的外交政策避免“一边倒”,这个观点受到毛泽东否决。为什么毛泽东否定了这个观点?
杨奎松:“一边倒”政策是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界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很多人都在想中国当年有没有做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
必须要注意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意识形态的政党,她对新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和苏联一样的,决定了新政权不可能轻易做出某一种选择。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新中国是一个革命国家,共产党是一个革命党,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它要选择未来政策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有革命性思维。掌握政权之前是革命的,掌握政权后马上就变得不那么革命了,这是不可能的。
按照中共的基本意识形态,中国革命是两步走的过程,第一步所谓民族民主革命;第二步是所谓社会主义革命;在1949年的时候,实际上中国刚刚成就了民族民主革命。毛泽东提到的“反帝、反封建”。既然要“反帝”,不可能轻易就和所谓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和。革命的这种惯性一直在起作用。
1949年中共宣布建国了,实际上和国民党战争还在继续,而且国民党把相当一部分的力量放到台湾。要解放台湾,必须要渡过台湾海峡。而在1949年,又因为金门的失利,导致后来想进攻台湾都存在非常大的风险。这必须有苏联援助,或者让美国不干预。苏联援助是可能的,美国不干预是很难的。
整个解放战争,特别是到1948年后,苏联以及毛泽东、中共一直最担心的就是美国干涉,因为国民党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长期的关系,虽然美国和国民党之间有一些矛盾、有一些摩擦和问题,但是美国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国民党政权的承认,中共很难相信美国,寄希望于美国,这是国内政治斗争的大背景。
更大的背景是1947年后,美苏冷战,世界已经划分成两个大的对立阵营。任何一个共产党的政权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或者你站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或者站在美国一边,非此即彼,没有其他的选择。
主持人:可以说在南斯拉夫特殊一些,他是一个小国。
杨奎松:对,在中共建立政权之前,有一个很重大的政治事件就是东欧在共产党国家出现分裂,南斯拉夫和苏联闹翻了,南斯拉夫和美国、英国有来往,苏联就把南斯拉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把他踢出社会主义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