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支阻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0:48:15
(1)单侧束支传导阻滞:
 
这是某一束支受损所引起的传导阻滞。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①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
A V1 、V2导联QRS波群呈QS或rS型、r波极小,V5、V6导联呈宽钝迟缓的R波。亦可呈rSR型,R波前无q波,如伴有心脏顺钟向转位,V5导联呈rS,但V6、V7导联常呈R型。脱导Ⅰ 、 aVL与V5导联相似呈R型。Ⅲ、aVF导联与V1导联相似。
B QRS波群时限延长<0.12 秒,V5导联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常>0.05秒。
C 部分患者可有心电轴左偏。
D 以R为主导联T波倒置或双相,其ST段下移,以S为主导联T波直立,ST段抬高。此称继发性改变。如伴有心肌损害,上述ST-T改变不明显。
E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特殊类型:a 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表现为阻滞的图型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如于心率加快时出现,心率减慢时又消失的称快频率依赖性(亦称3位相)左束支传导阻滞。反之称为慢频率依赖性(4位相)左束支传导阻滞。b 隐匿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静息时心电图正常,但当随意运动或作运动试验后心率增快即出现传导阻滞。c体位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改变体位后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②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
A 图型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相似,但畸形程度较轻。
B QRS时限<0.12秒,一般在0.10~0.12秒之间。
C 常有ST-T改变,即以R为主导联ST段下移及T波双相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ST段抬高及T波直立。
③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
A 心电轴中一重度左偏,在-30°~-90°之间
B Ⅰ、aVL 导联呈qR型,q<0.02秒,Ⅱ、Ⅲ、avF导联呈Sr型。
C RaVL>RaVR、Ⅰ,SⅢ>SⅡ。
D QRS时限正常。
E ST-T多无明显改变。
④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
A 心电图上的平均QRS电轴右偏+120°。
B Ⅰ、aVL导联QRS波群呈rS型。Ⅱ、Ⅲ、aVF导联则呈qR型,RI、aVL及QⅡ、Ⅲ、aVF<0.02秒,RⅢ>RⅡ。
C QRS时限>0.11 秒。
D 胸导联QRS一般无特殊变化。
E ST-T无特殊改变。
F 已除外其它引起心电轴右偏的情况,如右位心、肺气肿、右心室肥大、广泛前侧壁心肌梗塞等,故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
A V1、V3、R导联QRS波群呈rSR波型,少数患者呈RR型或R型。V5导联出现粗钝的S波,时限常大于0.04秒。各QRS波群后半部粗钝切迹。
B QRS时限>0.12秒,V1室壁激动时间>0.03秒。
C Ⅰ、Ⅱ、aVL、V5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V1、V3R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
D 右束支完全性阻滞,可以长期存在,也可呈间歇出现(称间歇性),有的阻滞出现与心率快慢有关,较快频率时呈现右束支阻滞称快频率依赖性右束支阻滞。亦称位相3阻滞。反之称慢频率依赖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称位相4阻滞。
⑥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
A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型特征与完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相同而程度轻,QRS波群后半部粗钝不显著。
B QRS时限<0.11秒。
C 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2)双束支传导阻滞和双侧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中任何两支同时存在传导阻滞,均可称为双束支支传导阻滞。而一侧束支和分支中任何一支传导阻滞与对侧任何一支传导阻滞同时存在则称为双侧束支传导阻滞。由于束支传导阻滞可以呈完全性、不完全性、时间上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交替性以及不同比率的心室漏搏等,可使心电图表现错综复杂及变化多端。其心电图表现:
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交替或间歇出现。
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同时存在。胸导联符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而肢导图形符合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及心电轴在-30°以上。
③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同时存在,胸导呈右束支完全性阻滞的图形,肢导符合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图形及心电轴右偏。
④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与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两分支阻滞的图形交替或间歇出现。
⑤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R-R间期延长同时存在,此表示右束支已完全传导阻滞,左束支存在传导延缓即Ⅰ度传导阻滞。
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R-R间期延长同时存在,表示左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及右束支Ⅰ度传导阻滞。
⑦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不同比率的心室漏搏同时存在,表示右束支已完全传导阻滞左束支存在Ⅱ度传导阻滞。
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不同比率的心室漏搏同时存在,表示左束支已完全传导阻滞而右束支存在Ⅱ度传导阻滞。
(3)三束支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
三束支传导阻滞(即右束支、左束支前分支及左束支后分支阻滞)可因阻滞的程度,阻滞的时间以及是否同步而出现许多图形变化,下列表现具有其中之一即可判为三束支或三分支传导阻滞。
①完全性右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图形交替间歇出现。
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图形交替间歇出现。
③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及P-R间歇延长同时存在,表示前二者完全性阻滞,后者左后分支存在Ⅰ度传导阻滞。
④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及P-R间歇期延长同时存在,表示前二者完全性阻滞,后者左前分支Ⅰ度传导阻滞。
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P-R间歇延长,前者表示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阻滞同时存在,后者表示右束支有Ⅰ度传导阻滞。
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及出现不同比率的心室漏搏同时存在,后者表示左后分支存在第Ⅱ度传导阻滞。
⑦同时存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及出现不同比率的心室漏搏,后者表示左前分支存在Ⅱ度传导阻滞。
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包含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阻滞)及不同比率的心室漏搏同时存在。后者表示右束支存在Ⅱ度阻滞。
⑨P波与QRS波群各自规律出现,QRS波群呈室性型、心率<40次/分,表示三分支已完全性传导阻滞
延伸阅读:
倍他乐克引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报告
【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726-7587(2005)01-0076-021病历摘要患者,男,68岁,因头晕在当地诊所测血压150/90mmHg,按高血压病给倍他乐克100mg,每天分2次口服。连服4天后感头晕加重,安静状态下心慌气短,急诊入院。查体:T36.5℃,P39次/min,R22次/min,BP110/70mmHg,双肺无异常,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39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不大,无移动性叩浊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39次/min,电轴左偏-72°,心电图不正常:(1)窦缓不齐;(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 >> 详细
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及心电轴的分析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少见,现将笔者多年心电图工作中遇见的5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中,男46例,女11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53岁,45岁以上者占90%。临床诊断冠心病31例,占54%;高血压性心脏病者11例,占19%;心肌梗死者5例,占9%;心肌病4例,占7%;风心病3例,占5%;心肌炎2例,占3.5%。1.2方法按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以许克诚编著的《临床心电图学教程》为诊断依据。即为窦性心律时,P-R间期≥0.12s,QRS时限≥0.12s,Ⅰ、Ⅴ5、Ⅴ6导联一般无Q波,或偶有小q波时限不超过0.02s。R波宽大、粗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