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愚:减法生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0:29:45
要做就做畅销书
[ 2007-01-31 02:47:17 am | 作者:东方愚 ]
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现在卖的如火如荼。俞雷老兄是在去北京出差的飞机上读完的,雪频半夜里也是读的不亦乐乎。每本畅销书的产生都是某个历史时期人们的心态和社会的生态的集中表现,吴的这本书,与《大败局》一样,没让人失望。
也有人对吴的书颇有微词,说他对传媒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娴熟自如,臭的炒几炒也会有香味。这显然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了。其娴熟自如的前提是,自身获得高度的认可。现在大家看到了吴晓波的惬意,却想像不起他搜集资料与伏案笔耕时的艰辛。
三年前吴确定要做中国企业三十年这个选题后,就迅速成立了一个比较紧密的班子,并请了两个助理,一个是媒体资深记者,还有一个是在上海学历史的研究生。前者对市场及游戏规则相对熟悉些,后者因为地处上海,而上海图书馆的资料在国内是比较多的。加上这位女孩子中英文都很好,详尽的资料就可遇也可求了。吴晓波每两周与他的班子碰头开一次会来讨论选题,边想边调整边写,两三年后,《激荡三十年》出炉。
现在经常有人会说,写本书吧。感觉写本书就像撒泡尿一样容易。当然不是不可能,自费出上一两万搞两千本自己自慰一下可以,除此之外还有何用呢。要做就做畅销书,其含义是,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去年11月底我回青岛的时候,前往拜访我曾经任教过的一所院校的陈校长,他是沈宏飞父亲的朋友。他讲起印象中的沈宏飞,总是吃饭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查阅大量资料,伏案到很晚...这些或许都是我们未曾想过的,我们看到的,是在电视上津津乐道的美食家沈胖子,是用“大熊猫看小电影”等诙谐词语作书名的大作家...
今年下半年,广州两位朋友要开始编著一本书,我是策划人之一。谨以上文所列的人与事,鞭策与激励自己,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做些实事,少些浮躁与抱怨。
媒体、信息与市场
[ 2007-01-13 02:59:39 am | 作者:东方愚 ]
(1)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郑永年昨天在联合早报上发文《中国的媒体开放与政治变革》时称,信息往往是政治、社会、经济权力的重要资源,媒体的改革也因此是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他提到,中国媒体近来有开放(尤其是对外开放)的迹象。新的条例一开始就有西方媒体进行了采访实践,很快在海外造成了很好的效果。
而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说,中国媒体在09年要开放。无论是虚是实,我们期待着这变化,哪怕是些许。因为那毕竟能增进大众福祉。
(2)北京单向街世纪坛店昨天下午搞了个沙龙,叫企业史创作研讨沙龙,其实是吴晓波新书《激荡三十年》的一次推介活动。我看网易还搞了专题,嘉宾有王斌、岳川博、李慰饴、金错刀、陆新之、沈威风、萧三郎等。其中一些发言挺不错。不过我觉得,中国企业史的写作虽然突破原来的那种陈旧的范式,但仍不能说已经脱俗了。而他们这帮人,主要依赖物之一,仍离不开郑永年笔下的资源、信息。无论是媒介推广,还是渠道方面,都能捷足先登。
看到吴晓波在介绍陆新之的时候,说“旁边就是他的太太”。刚才在网上跟陆大哥打趣道:你还携家属前往啊。他很“冤枉”地说:她也是发言嘉宾啊。原来,唯一的女嘉宾、《淘宝网:倒立者赢》的著者沈威风,就是陆嫂子。原来还真是不知呢。
(3)昨天上海证券报刊出了我年前写的向松祚《不要玩弄汇率》一书的书评。沈飞昊老师改的题目很性感,《咳!汇率那档子事》。这也是那时,我迷恋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想法,想用通俗手法把专业问题搞轻松了。现在觉得仍有不少欠缺,对汇率,仍有不少疑惑。
晚上无意翻看《思想的历险》上大前研一的访谈,才知道他也是支持固定汇率的。他说:德国和日本是仅有的两个汇率实现浮动制后反而走强的国家;其它国家,包括巴西、墨西哥、韩国等,在汇率实现浮动制后却疲软...只要财政状况允许,中国就不要实现浮动汇率......
陈凯歌和董桥
[ 2006-08-11 01:57:11 am | 作者:东方愚 ]
晚上下班回来,打开电视,电影频道正在放陈凯歌的一个老电影《和你在一起》。这部片子我已看过好多次了,还买了DVD收藏,但今天还是又把它看完了。看到最后,又是两眼泪。
朋友听说我竟然看电影会流泪,觉得不可思议;持这样观点的人抑或大有人在。我不禁想起来去年12月31日晚上我跟女友去看《千里走单骑》,她看着看着就落泪了,我一开始觉得没什么,最终还是没能抑制住,抹了一把泪;抹的时候特别迅速,生怕被人看见了;没想到,令我惊诧的一幕出现了:我一转身,发现后排的许多爷们儿手里都拿着纸巾,呈抑郁状。
刚跟P君聊天,我们都觉得,最平淡、最简约的生活最美。仔细想想,我现在的生活状态真的挺好。上午不上班,自己支配,可是出去游玩,可以读书写字,下午上班,找找选题,跟记者沟通,傍晚编稿、期间或给本报写个经评;晚上回来,看电视、听音乐、看书......
他说他最近写的文章挺差,这显然是谦虚。不过他有个习惯,就是常读古文观止及史书节选等书。所谓读史明智,也大抵在于此。古文言简意赅,古人简约质朴,两者之间是有相关性的。
我珍惜现在的生活状态。晚上顺手翻读董桥的《文字是肉做的》一书,《古道西风鞭瘦马》连读两遍。他开篇就写道“离开新闻工作岗位匆匆一年,我惦念的不是新闻事业的崇高理想,不是传播媒体的社会责任...我惦念的是不会炒楼、不会钻营、不会献媚、不会忘本的传媒中人,不是只会玩上市游戏不懂得笔墨规矩的文化侏儒...我只想听到平平实实、真真诚诚的新闻工作者的声音...”
董先生的这一文章是来悼念一位传媒同行的。他在文中说:“眼见得路迢迢,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风鞭瘦马。不要辜负了这些勇敢纯真的心灵。”
链接:董桥《古道西风鞭瘦马》
悼念杨小凯教授逝世两周年
[ 2006-07-05 02:53:08 am | 作者:东方愚 ]
杨小凯是我最敬仰的经济学家。可惜他英年早逝,2004年7月7日就乘鹤西去,年仅55岁。杨小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裔教授之一。杨小凯的“超边际经济学”的研究使他不仅成为华人经济学家中的佼佼者,也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
悼念杨小凯教授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务实与严谨令内地的经济学家汗颜。即使是先生西去后的这两年时间里,内地经济学界仍是一片乌烟瘴气,口水多于行动。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是一个“经济学娱乐化”的年代。
本想静下来写一篇悼念先生去世两周年的文章的,但因为南下的事,没抽出工夫来,甚是遗憾。遂拿出来两年前先生刚西去时,我在《读书时报》上的悼念文章。旧文新读,悼先生,勉自己。
链接:杨小凯作品:这里

杨小凯:行走在真与爱的荆途上
文/张华
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际,告别了它流恋不舍的星空;一位大师就此仙逝于异国它乡,留下他未竟的事业和对祖国改革与发展的万般挂念。没有人会忘记这位预言自己的理论框架将替代现代主流经济学框架的经济学家,更没有人会忘记这位早年曾饱受中国体制折磨后来虽身居海外却时刻关注并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轨的思想家。他就是世人公认的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却英年早逝的华裔教授——杨小凯。
学术成就
...
阅读全文...
胡适•高尔斯•钟伟
[ 2006-05-10 00:00:12 am | 作者:东方愚 ]
1、胡适对领袖风格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下午的时候翻读董桥《旧情解构》一书,看到这么一段:胡适之一九三五年曾经在《独立评论》撰文劝告当时的蒋委员长不要干涉他职权以外的事。他说,当时政府各部门都有蒋先生积极干涉的痕迹,“那其实并不是‘独裁’,而是‘打杂’;这不是‘日理万机’,只是‘侵官’。”胡先生有一句话说的实在好:“最高领袖的任务是自居于无知,而以众人之所知为知;自处于无能,而以众人之所能为能;自安于无为,而以众人之所为为为。凡察察以为明,琐琐以为能,都并不是做最高领袖之道”;他到了台湾还劝蒋公注意”无知、无能、无为“的六字诀。
2、FT中文网是我现在每早必读的报纸之一,相信其文章风格许多朋友都甚钟爱。还记得总编安德鲁•高尔斯在《金融时报》(FT)美国版五周年纪念刊上的话:“...我们的英国根基给予我们牛斗犬的品质:坚定,值得信赖与从不害怕拥有足够支持理由的战斗。对于《金融时报》而言,比起显而易见的观点,我们更愿意陈述不受欢迎的观点。当我们偶尔变得不那么受尊重和不可预测时,我们为此而高兴...”“...人们需要评论...在报业不发达的市场上,新闻就已经足够了。而在报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上,你就需要优秀、尖锐、强有力、发人深省的评论...我们涵盖了从左到右的所有政治观点...我们的社论在表达保守思想的同时,在同一版面上的专栏里很可能就持完全相反的态度。我们承载了大量不同的观点,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读者都是思想成熟的人,他们能够对这些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我觉得FT的这种作法非常值得国内媒体学习,改一改以严肃社论压倒一切的“大爷式作风”,从另一角度来看,现代传媒的互动性越来必需、紧凑。
3、北师大年轻教授、博士咖啡成员钟伟老师的许多文章我都曾拜读过,其财经分析特别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功力与观点在国内首屈一指。今晚读其《无权者的权力》一书中的几篇文章,《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怀念》《能不能不牺牲一代人》等,越发感觉钟老师细腻的触觉。前一篇文章搜集了许多朋友对一个孩子的悼念辞,后一篇文章以《激情燃烧的岁月》为线索阐民众人民权利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当然众所周知,钟老师更生产过诸如《成为美人也许比博士学位的经济效益更好》风格的脍炙人口的经济随笔与小品文。其实我一直认为,做财经研究与评论的人,其情感大都是非常细腻的,而非人们认为的“理性经济人”的刻板化身。正是因为人们不可能总是理性的,所以他们常以理性为假设,而就在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中,他们在心中有了一个精准的度量衡。搜狐的何大哥在博客上征求大家对“什么是好的财经评论”的看法,于是我认为好的财经评论的形式,应当是轻松活泼的财经随笔型的。
末了,公布一则”准旅游信息“--今天《Shanghai Daily》的头版是上海的‘大眼睛’建筑,即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大楼正面外形像一只双眼皮的“大眼睛”,很有艺术美感;据悉,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眼睛”建筑。左上图片即为大楼的外观。
链接:董桥《旧情解构》FT中文网钟伟作品上海“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