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创新思维方法:王者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6:02:08
第1节:亲眼所见的就事实吗?
亲眼所见的就事实吗?
在联邦德国召开的一次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外冲进两个人来,后面的一个人手里拿着枪,在会场里拼杀追赶。只听叭的一声枪响,那两个人就在会场上消失了。这桩突如其来的事件前后仅有20秒种。事情过后,会议主席立即请全体与会者写出目击后的记忆。在上交的40篇目击记录中,只有一篇在主要事实上的错误少于20%;有14篇存在20%到40%的错误;有25篇出现了40%以上的错误。更为严重的是,还有不少细节纯属人为的臆造。
目击者都是善于观察的科学家,并且也都与这桩事件无个人牵连。敏锐的观察和无偏见竟出现回忆差错。动物病理学家贝费里奇道出了这其中的奥秘:观察不仅经常错过似乎易见的事,而且他们常常臆造出虚假的现象,虚假观察可能由人们的错觉造成。
此时此刻,看和听发生了扰动,客观的真实性被心灵加工了,事实经过观察而烫上了主观的烙印,这就为偏见埋下了种子。
正如,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说的:事物在解释中并不局限于原来的意义,因为它总是由解释者的历史环境乃至全部客观的历史进程共同决定的。
第2节:亲眼所见的就事实吗?
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证明:大脑视物有成见,人可能只看到部分事物。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进入人类视野的东西并不一定全都会被看到,大脑对于人看到的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可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即它只让我们看到部分事物。
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一些志愿者进行实验,让他们观看计算机屏幕上的一幅图。这幅图背景为黑色,上面有许多位置不断变动的蓝色小点,靠近中央部分则有三个静止不动的、尺寸稍大的黄色斑点。
参与实验者被要求注视着运动的蓝点,一段时间后,几乎所有人都说,黄色斑点逐渐变暗消失了。
科学家认为,大脑是从零散杂乱的视觉输入信号中选择信息来组织成图象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有时侯会剔除某些信息。
第3节:偏见是一种无意识的倾向
偏见是一种无意识的倾向
偏见有时并非主观故意,而是一种无意识倾向,就像激烈争吵时,人的身体总是向对方倾斜,在表示骄慢时,头部会不自觉地侧仰,人的欲望和情绪也会导致些微的心理偏移,以迎合某种期待。
下面这则实验更有定量的效果:
被测试的人两手各拿着一个球。这两个球一个大,一个小,但重量完全相等。如果问测试的人:哪一个重?哪一个轻?被测者通常会说大的那个轻,小的那个球重。明明一样重,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这就是心理期待导出的偏差。因为在被测者头脑中,大和重联系在一起,小和轻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常识早就建立了相应的惯性链接,正因为如此,当他去拿大球时,他已经做了某种心理准备,或称心理期待,即大的球重一些,所以就会以较大的力量去托住大球,但却意外地发现大球的重量不附合自己的心理期待,当他以较小的力气去托小球时,却正好相反。小球的重量竟超过了自己的估计。
于是,在重量和视觉的强烈反差中,他会修正自己由于心理期待失误所导致的结论,从而纠枉过正地做出另一个错误判断。而全部原因就在于人的思考和行为总是受制于某种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或多或少会干扰我们的判断,使看似真实的判断蒙上些微心理错觉。
第4节:纽约到处都是骗子?
纽约到处都是骗子?
点状黑暗思维在心理学上也可称为类化倾向,即将一个点类化为一个面,生活中,一次小小的失败,有人会说,我不行,我完了。偶而受了一次骗,我们会感慨: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你看那些小贩、那些推销员、那些医生、那些警察、那些干部,他们都在想方设法地算计你,敲诈你。其实,情况并非像你所认为的那样糟糕。
罗伯特·福尔姆在《我们得回到幼儿园》一书中分析了这一偏见:一位名叫史蒂文·布利尔的男子就证实了这一点。他专门在纽约通过和各式各样的出租车司机打交道,以此来进行实验。布利尔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英语水平极其有限的富裕的外国人的模样。他在纽约坐了几十辆出租车,想要看看究竟会有多少司机来欺骗他。
最后的结果是,在37个司机中只有一个司机骗了他。其他所有的人都直接把他载到目的地并正确地计费了。有好几次,因为他要去的地方只隔了一个街区或者两个街区,司机都善意地拒绝载他,有的甚至专门钻出他们的车子,用手指点给他看距离目的地已经是多么近了。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有几位司机在车上竞警告他纽约到处都是骗子,因而他这个不太会说英语的外国人应该多加小心。
第5节:纽约到处都是骗子?
纽约到处都是骗子是一种归纳,但却是不完全归纳,甚至是以偏概全的归纳,可大家偏偏就信,因为它附合人们心理上的类化倾向。
类化是人们判断事物的捷径,或者说,人们对某种新现象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类化的。台湾杨保罗曾举例讲道:李先生到美国访问,在星期三上午十点钟路过一个公园,看到一名白人男子悠闲地坐在长椅上晒太阳,他会想:美国人真是既有钱又有闲,你看他多自在。走了不久,又看到一名黑人男子也悠闲地坐在另一张长椅子上晒太阳,李先生不禁感叹:看来美国还是两极分化,黑人的失业问题一定非常严重吧。
其实,对于坐在公园长椅上的白人及黑人,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资料研判他们是在做什么但旁观者却会根据自己心中的类化倾向对他们的情况作超出事实的解释。
对我们不认识的人,我们常常会根据他们的种族、性别、阶级、职业、衣着来分类,而将类的属性加在他们身上。譬如我们心中经常会响起这样的声音:噢,她是女秘书……,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将我们并没有深度了解的某个人类化了,偏见的形式就那么简单。
毫无疑问,我们确实是生活的目击者,但这并不够,我们还必须对目击后的判断保持一份警惕,很可能在我们认定为事实的判断中包含了我们并不知觉的偏见,正如下面这些判断,可能我们都耳熟能详:
无商不奸
无官不贪
男人没一个好的
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
第6节:我们正在惯性思维中走向灭亡
我们正在惯性思维中走向灭亡
惯性不仅可能在瞬间形成,更可能在大尺度时空中形成,不但会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更会在群体中形成和延续,就像漂移中的各大陆板块,虽然在常规经验中你看不出它的移动,但这种移动却是缓慢而坚定的。
正如一个实验所描述的:
将五只猴子放在一个大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惩罚所有的猴子,直到没一个猴子再敢动手,试验的下一步是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新来者不知这里的规矩,动手去拿香蕉,结果竟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四只猴子,于是四只猴子便代替人执行惩罚的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试验人员继续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罚的猴子逐个换出来,当最后笼子里所有的猴都是新猴子时,仍然没有一个猴子敢去碰香蕉。
第7节:我们正在惯性思维中走向灭亡
猴子天生爱吃香蕉,可是偶然出现一个不许拿香蕉的制度后,这一违背猴子天性的制度居然自我强化成为第二天性。最初,猴子们不让群体中的任何一只猴子去拿香蕉是合理的,为的是免遭连坐的惩罚,但当人与高压水枪都退出惩罚机制后,惩罚已转化为一种内部机制,并顽强地毫无理由地延续着,一代又一代。许多制度、规则、伦理、习惯就是这样产生和沿袭的。
群体的惯性一旦形成,由于其惩奖机制的强制性,有时会比个体的惯性思维具有更惨烈的社会危害性。正如缠足,无论从审美、快感、健康等任何角度而言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却能被一个巨大的群体连续几个世纪地沿袭着,除非重大变故和外力的影响,这种历史惯性是很难制止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修正成本概念,即群体的惯性一经启动,便会逐渐形成各种历史附加,从而导致一个更大的利益系统的建立,共生共振的结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变革的成本大大提高,甚至导致灾难性的不可逆转。下面这则颇具黑色幽默性质的故事,便是一例。
第8节:我们正在惯性思维中走向灭亡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标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被颠坏。为什么?因为这些路的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所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
第9节:我们正在惯性思维中走向灭亡
更为惊人的是,当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的雄姿时,你留意看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名为thiokol的公司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胖一点,这样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不可以,为什么?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是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时间和惯性会使人精神麻木,即使是最应该淘汰的行为也会当作正常的做法自行传承下去,没有谁感到奇怪。
第10节:专家的话就一定真确吗?
专家的话就一定真确吗?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每个人在自己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为了弥补自己的无知,以应不时之需,人们不得不求助于各个领域内的专家,而对专家的意见,人们唯有点头称是,照单全收。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按照专家的意见办事,总能得到预想中的成功。如果不慎违反了专家的意见,总要招致或大或小的失败。在发生争执时,如果有一方引证某位专家的话为自己辩护,那么另一方很快就会认输。于是,久而久之,专家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思维屏障,阻碍了人们思维的发展。
1936年5月25日,在柏林奥运会上,美国天才运动员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百米短跑世界纪录之后,这一纪录保持了30年。以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权威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不可能在10秒以内跑完百米。这种说法在田径场上流行了30年,所有人也都相信这是真的。同样是来自美国的短跑运动员吉·海因斯也相信专家的这一说法,但是他想争取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海因斯完成了一次突破。他撞线后,转过身子看着运动场上的计时牌,指示灯打出了9.95秒的字样,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百米赛道上突破了10秒大关。海因斯看着计时牌,摊开双手说了一句: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欧文斯与海因斯之间的30年内,其实也有许多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有可能打破10秒的纪录,但是由于权威思维的影响,他们没有想过可以超越人体极限,创造更辉煌的成绩。在海因斯之后,又有无数优秀的运动员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刷新这个纪录,直到现在,百米短跑的成绩已经提高到9.76秒。
第11节:粗俗的方法往往最有效
粗俗的方法往往最有效
假设在一间地面是水泥做成的空屋子内,水泥地面上垂直地埋放着一尺左右长的一段底端封闭的钢管。钢管的内径略大于一只乒乓球的外径,恰好有一只乒乓球落在钢管的底部。现在,你拥有下列工具:
50米长的晒衣绳;
一把木柄铁锤;
一把凿子;
一把钢制锉刀;
一只金属晒衣架;
一只电灯泡
请你把乒乓球从钢管中取出,但不准弄坏地面、钢管和乒乓球。在五分钟内,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解决办法。
在一次比赛中,第一队想到的解决方法是:用锉刀把金属衣架锉断,然后把断开的两端磨平,做成一把大镊子,用这把大镊子把乒乓球夹了出来。第二队的解决方法是:用锉刀把铁锤的木柄锉成木屑,用这些碎木屑慢慢填进钢管,使乒乓球一点点地浮上来。
其实,这两队的解决方法都是比较新颖独特的,但都不是最简便的,不是最有创造力的。更简单的方法是往钢管里小便,无需任何工具就能使乒乓球浮上来。你是否想到了这个方法呢?如果没有想到,原因何在?这就涉及到了文化禁忌的问题,在我们的文化中,是鼓励在厕所里小便而不是在其他的场合。假若你想到了,你敢不敢向你的队友提出呢?是不是怕一说出来会引起哄堂大笑而不敢提出?又或者是不好意思提出这么粗俗的做法?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这种来自文化方面的禁忌会限制人们的思路,从无形中排除了许多本可以想出来的好办法。
第12节:莫扎特别出心裁的难倒了老师
莫扎特别出心裁的难倒了老师
莫扎特年轻的时候,曾经拜音乐之父,奥地利著名音乐家海顿为老师。
有一天,年轻好胜的莫扎特竟与老师打赌说,他能够谱一首别人根本无法弹奏的乐曲来。海顿不以为然,只是一笑了之。莫扎特见老师不相信,马上拿起笔来写了一首乐曲。然后,他把这个乐谱送到了老师手里。
海顿接过了乐谱,看了看,也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就走到钢琴边弹了起来,可是弹了几下就停下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海顿吃惊地问道:这一段乐曲,到了这里的时候要求两只手必须要分到钢琴的两端,怎么突然之间有了一个要在中间弹奏的音符呢?这种超乎常理的演奏方法,我看是无法弹出的。
老师,那就请让我试一试吧。
莫扎特坐在钢琴前面,认真地弹奏起来。当弹到这首乐曲中超乎常理的那个音符时,只见他的两只手在琴键的两端演奏的同时,突然一低脑袋,用鼻子向当中的琴键一触,这首乐曲的演奏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没有老师教过莫扎特这一招,也没有任何教科书上有这样的乐谱,莫扎特的创新行为,打破了传统的权威思维枷锁,开创出了钢琴演奏的新天地。莫扎特的举动违反了传统的钢琴演奏规律,但如果没有这种打破旧思维障碍的精神,莫扎特也不可能取得日后辉煌的成就。
第13节:00年前的一桩悬案
00年前的一桩悬案
大颅榄是一种名贵树种。树高几十米,木质坚硬,木纹美丽,树冠绰约多姿。既是很好看的绿化树种,又是很好的建筑用材。但是,这种树却十分稀少,世界之大,只有非洲才有;非洲也不是到处都有,只有岛国毛里求斯才有。毛里求斯也不多了,数来数去,全国一共只有13棵。更令人担忧的是:这13棵树已到了垂暮之年,有了300多岁的高龄。一旦这13棵树灭绝了,地球上就再也没有这种树了。
这种树为什么这样稀少呢?为什么不多种一些呢?奇怪的是,它的种子无论怎样小心栽种,也不会发芽;它的枝条无论怎样扦插,也不会生根。这种树像是患上了不育症。用不了多久,这种树就会一棵接一棵地死去,直到最后完全消失。
第14节:00年前的一桩悬案
它的命运引起了生态学家的担忧,纷纷研究它不育的原因。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来到毛里求斯,决心找出它不育的原因。他想,生殖是生物的天性,它的不育,可能是由于生态的变化使原来的生殖条件丧失了。但是,又是什么事物的改变造成它的不育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只渡渡鸟的遗骸,在它的身体里找到了大颅榄的种子,这说明,它是吃树的果实的。渡渡鸟是一种早已灭绝了的鸟,最后几只渡渡鸟是1681年死去的,离当时正好是300年。这与树的年龄也正好一样。他认为,这不是偶然的巧合。他推测,这13棵树很可能是最后几只渡渡鸟繁殖的,而渡渡鸟的灭绝造成了树的不育。
坦普尔的推测毕竟是假设,是不是正确,还需要验证。渡渡鸟没有了,怎么样验证呢?他用与这种鸟相似的吐授鸡来试验,让吐授鸡吃下大颅榄的果实。几天后,鸡屎中拉出了果实,坦普尔把它们播种在土地里。一些日子后,种子发芽,长出了绿色。原来,渡渡鸟与大颅榄有共生作用。鸟以树的果实为生,鸟又为树的果实催生。树的种子被坚硬的果壳包裹着,无法吸收水分,无法生出幼芽。经过鸟的消化以后,硬壳被磨薄就容易发芽了。而自从鸟灭绝以后,树失去了催生婆,就不再生育后代了。
第15节:00年前的一桩悬案
从表面看,这神奇的联系似乎是一个反例,因为它没有证明联系的普遍可能性,而是得出了某种唯一的解。然而,如果我们把思路发散出去,不禁可以问:渡渡鸟怎么会灭绝的?这背后一定联系着一个更大的无穷无尽的系统;300年之后可以让吐授鸡做实验,说明还有更多可能的联系存在着;既然已经找到原因,解决方案必然又是一个开放的无限的系统工程。
事物的无限联系和无穷可能性就像国际象棋,仅仅32个棋子,但其各种可能的组合已经大大超越了天文数字。信息论之父香农曾对之进行过估算,结果是,10的120次方,这个数字大得无可比喻,自从大爆炸到现在的时间用微秒计算,也还没有这么多微秒。在我们肉眼所见的宇宙中也没有这么多原子。所以,复杂学的重要创建者荷兰德才会从根本上将国际象棋称之为:开放的系统,它的可能性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
这样,我们就看到,创造性思维所面对的首先是一个具有广泛联系和无限可能性的世界,其联系的方式和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远为复杂。在这复杂背后,存在着更大的超越指数倍的可能性。正如仅仅7个音符,能组合出一切最美妙的音乐,0-9一共10个阿拉伯数字,可以组合成近乎无限的天文数字一样,就那么几十个基本粒子,竟然能够组合成从sars病毒到拿破仑到猪笼草到河外星系等一切物质形态。于是我们看到,26个英文字母组合成了从莎士比亚戏剧到联合国宣言一切可能的文化样式,犹如一小堆黑白围棋子还在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永无止境、不可重复的残杀。
第16节:放炸弹的人是如何落网的?
放炸弹的人是如何落网的?
1940年11月16日,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一个窗沿上发现一颗土炸弹,并附有署名f.p的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后来,这种威胁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猖狂。1955年竟然放上了52颗炸弹,并炸响了32颗。对此报界连篇报道,并惊呼此行动的恶劣,要求警方给予侦破。
纽约市警方在16年中煞费苦心,但所获甚微。所幸还保留几张字迹清秀的威胁信,字母都是大写。其中,f.p写到:我正为自己的病怨恨爱迪生公司,要使它后悔自己的卑鄙罪行。为此,不惜将炸弹放进剧院和公司的大楼,等等。警方请来了犯罪心理学家布鲁塞尔博士。博士依据心理学常识,应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层层递进,寻找因果联系,在警方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因果推理:
制造和放置炸弹的大都是男人。
他怀疑爱迪生公司害他生病,属于偏执狂病人。这种病人一过35岁病情就加速加重。所以1940年是他刚过35岁,现在(1956年)他应是50出头。
第17节:放炸弹的人是如何落网的?
偏执狂总是归罪他人。因此,爱迪生公司可能曾对他处理不当,使他难以接受。
字迹清秀表明他受过中等教育。
约85%的偏执狂有运动型体型,所以,f.p可能胖瘦适度,体格匀称。
字迹清秀、纸条干净表明他工作认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模范职工。
他用卑鄙罪行一词过于认真,爱迪生公司也用全称,不像美国人所为。故他可能在外国人居住区。
他在爱迪生公司之外也乱放炸弹,显然有f.p自己也不知道的理由存在,这表明他有心理创伤……形成了反权威情绪,乱放炸弹就是在反抗社会权威。
他常年持续不断乱放炸弹,证明他一直独身,没有人用友谊和爱情来愈合其心理创伤。
他虽无友谊,却重体面,一定是一个衣冠楚楚的人。
为了制造炸弹,他宁愿独居而不住公寓,以便隐藏和不妨碍邻居。
地中海各国用绳索勒杀别人,北欧诸国者用匕首,斯拉夫国家恐怖分子爱用炸弹。所以,他可能是斯拉夫后裔。
斯拉夫人多信天主教,他必然定时上教堂。
第18节:放炸弹的人是如何落网的?
他的恐吓信多发自纽约和韦斯特切斯特。在这两个地区中,斯拉夫人最集中的居住区是布里奇波特,他很可能住在那里。
持续多年强调自己有病,必是慢性病。但癌症不能活16年,恐怕是肺病或心脏病,肺病现在已易治愈,所以他是心脏病患者。
根据这种因果发散的分析,博士最后得出结论:警方抓他时,他一定会穿着当时最流行的双排扣上衣,并将纽扣扣得整整齐齐。而且,建议警方将上述15个可能性公诸报端。f.p重视读报,又不肯承认自己的弱点。他一定会做出反应以表现他的高明,从而自己提供线索。果不其然,1956年圣诞节前夕,各报刊载这15个可能性后,f.p从韦斯特切斯特又寄信给警方:报纸拜读,我非笨蛋,决不会上当自首,你们不如将爱迪生公司送上法庭为好。
依循有关线索,警方立即查询了爱迪生公司人事档案,发现在三十年代的档案中,有一个电机保养工乔治o梅斯特基因公烧伤,曾上书公司诉说染上肺结核,要求领取终身残废津贴。但被公司拒绝。数月后离职。此人为波兰裔,当时(1956年)为56岁,家住布里奇波特,父母双亡,与其姐同住一独院。他身高1.75米,体重74公斤。平时对人彬彬有礼。1957年1月22日,警方去他家调查,发现了制造炸弹的工作间,于是逮捕了他。当时他果然身着双排扣西服,而且整整齐齐地扣着扣子。
也许,最终的破案有偶然性,但是,善于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因果联系的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同样存在着某种必然。
第19节:翘翘板的启示
翘翘板的启示
原型启发法的实质,就是让你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创造的原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没有长期、有目标的思考,任你身边出现再多原型,你也不可能认识到。
为了加深理解,你不妨听一听翘翘板与听诊器的故事。
在200多年以前,医学的发展尚处于较低的水平,那时候就连现在医生们诊病的最基本工具--听诊器都没有。当时,医生们在诊断心肺疾病时,都只能通过用双手摇动病人的身体,再将耳朵贴在病人胸口倾听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诊断某些疾病还能起一定的作用,但如果病人是心脏病,这样一折腾,病情就会加重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更糟的是,如果有时遇上年轻姑娘来看病,医生会觉得很难堪,不好意思使用此法。
当时,法国有一位名叫拉埃内克的医生,也遇到了这类难题。那一次,是一个长得很胖的妇女被家人送来看病,从外部可见症状看很像心脏病,但用手摇动其身体再将耳朵贴在她胸口倾听,却根本听不到她心脏跳动的情况。眼下这位病人的病情还很严重,该怎么办呢?拉埃内克为此伤透了脑筋。
第20节:翘翘板的启示
之后有一天,他到公园里散步,看到一群孩子在做跷跷板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很愉快,他也就兴致勃勃地看着。只见一个孩子把耳朵贴在跷跷板上倾听,另一个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轻轻敲打着。忽然,听的那个孩子大叫:听见了!听见了!于是,孩子们都高兴地喊叫起来。拉埃内克走上前去,学着孩子们的姿势,跪下一条腿,把耳朵贴在木板上,果然一阵清脆的敲打声传入他的耳中。这声音引起了拉埃内克极大的兴趣。他想:为什么几米长的木头能把声音如此清晰地传过来呢?整日苦于听不见的拉埃内克突然受到启发:我是否可以把这个道理应用到诊病中呢?
随后,拉埃内克进行了多次实验,制作了一根细长木管,木管的两端各有一个喇叭形的听筒,将一端听筒贴在病人的胸部,另一端听筒贴在医生的耳朵上,这也就是当时所谓的胸部检查器,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听诊器诞生了。
如果说翘翘板的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那么听诊器的发明则对人类医术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而孩子们的翘翘板游戏正是听诊器的原型。
第21节:联想思维是所罗门大帝的宝藏
联想思维是所罗门大帝的宝藏
联想思维好比所罗门大帝的宝藏,而联想思维的训练就是挖掘这个宝藏所进行的考古过程。我们要先确立这个宝藏的所在,有一个好的起点,然后要依靠知识和技能设想挖掘这个宝藏要遇到的困难,也许我们会遇到机关陷阱,也许我们会看到海市蜃楼,也许会有守殿的骑士阻碍我们的行程。当然我们的训练与考古相比具有绝对的安全性,可是训练的过程却可以向考古一样充满奇趣。随着联想思维的拓展,你会为自己的想法而惊奇!这个过程不会是枯燥的体育锻炼,也不会是抓破头皮的数学计算,可是需要你绞尽脑汁去想你从来未曾想过、以及你觉得根本不可能的问题,一切奇怪的意念也好、惊世骇俗的想法也罢,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法国格洛阿是位天才数学家,有一天,他去找朋友鲁柏,来到迪?罗威艾街的一幢四层楼的公寓,走进二楼九室,不禁停住了。看门的女人这样告诉他,鲁柏先生在两星期以前就死了,是被人用刀子刺死的。鲁柏先生父母刚寄来的钱也被偷去了,犯人还没有抓到。
第22节:联想思维是所罗门大帝的宝藏
这女人抽了抽鼻子继续说:鲁柏是我的同乡,我每次做馅饼,总要给他尝尝,他死的时候,两手还紧紧握着没吃完的半块饼。警察也感到迷惑,一个腹部受了重伤都快要死的人,为什么要抓住那小块饼呢?
格洛阿问:有没有犯人的线索?
看门的回答:请说得轻一点,犯人肯定住在这幢公寓里。出事前后,我都在值班室里,没见有人进这公寓。可是这公寓有60个房间,上百人……
格洛阿发动脑细胞,帮助寻找杀害他朋友的凶手。默默地过了几分钟后,格洛阿问:三楼有几个房间?看门的女人答:1号到15号。然后格洛阿让看门的女人带她去看,走到三楼的走廊尽头的时候,这位数学家问道:这房间住的是谁?看门女人说:是个叫朱塞尔的人,是个浪荡子,爱赌钱,好喝酒,他昨天已经搬走了。
糟糕!这个家伙就是杀人犯!格洛阿下了断语。后来朱塞尔落入了法网,这事确实是他干的。
大家来猜猜看,格洛阿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其实他的思路是这样的:被害人手里紧握着的馅饼是一种暗示,馅饼英语叫pie,而谐音在希腊语就是π。大家知道它代表圆周率,即3.14,这块馅饼所暗示的就是凶手住在三楼14号房间。鲁柏先生也喜欢数学,这就是他临死时极力想留下的有关凶手的线索。
第23节:逆性思维中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
逆性思维中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
逆向思维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具有适用性,从本质上讲,它是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性和矛盾的互相转化规律在人类思维中的表现,当常态思维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将思路反转,有时会意外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1999年3月1日《新民晚报》赫然登出一则标题为灵机一动,省下亿元--超大型船将倒航进出宝山港池的消息。介绍了上海港一位高级领航员利用逆向思维提出了超大型船舶不用掉头而是倒进港的金点子。文章说,随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进行集装箱装卸的主要港区张华浜码头和军工路码头能力已经饱和。而宝山港池却因掉头区和部分航道太窄的限制,重载超大型船舶卡在港池外面,面临吃不饱的窘境,集装箱吞吐量日益萎缩。为此,上海召开了多次专家会议,大都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难度极高、花费巨大。当时以特邀身份参加会议的上海港引航站站长、高级引航员杨锡坤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大胆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设想:用倒航的办法将超大型集装箱船引入宝山港池,这就一举解决了超大型船体掉头难的问题,这一方案不仅可以免去原扩建港口工程费用上亿元,而且能大大缩短船公司的运期。
第24节:逆性思维中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闻此金点子欣喜万分,当即委托设计单位按倒航方案重新规划。1998年12月28日,在宝山港区超大型船舶进出港池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会上,专家组认为,倒航可行性研究立题具有创新精神,设想大胆新颖,具有在全国各港口推广的价值。
逆向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它不同于一般的形式逻辑思维,他要求人们跳出单向的线性推导路径,在逻辑推理的尽头突然折反,思路急转直下。
第25节:逆向思维是一种生存智慧
逆向思维是一种生存智慧
逆向思维作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处处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
某次,欧洲男子篮球赛的半决赛在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两队之间进行。
这场旗鼓相当的比赛异常激烈。离比赛结束时间还差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领先两分,而且还是保队底线开球。看来保加利亚队已是稳操胜券。可奇怪的是,保队的教练忧心忡忡,倒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教练挺开心。为什么呢?原来,保加利亚其他场次小分不如捷克队,这场比赛净胜捷克斯洛伐克队5分才能出线。而要在8秒的时间内打进3分真是太难了。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果断地要了暂停,面授机宜后,比赛继续进行,只见两位保加利亚队员从底线开球后,开始将球带往中场,这时,5名捷克队员全都退回到自己的半场进行防守。突然,带球的保加利亚队员一个大转身,纵身一跳,将球投中自己的蓝筐。裁判的哨音也几乎同时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双方战平。根据比赛规则,必须加赛5分钟。
最后5分钟,保加利亚队士气高昂,全力相拚,终于不多不少地以5分的优势赢了这场比赛,拿走了决赛权。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保加利亚教练的高明。
保队教练在这关键时刻出的奇招,完全超出了捷克队、裁判以及现场观众的想象,甚至超出了比赛规则的正导向,它用相反的思路打破了人们正常的逻辑方向。经验被逆向思维所超越。
逆向思维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改变常态的思维轨迹,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研究和处理问题,以求产生新的思想。
第26节:逆向思维,收获的不仅仅是财富
逆向思维,收获的不仅仅是财富
手岛佑郎是一个先后在以色列和美国钻研犹太商法达30余年的博士。一次,他做了题目为《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的演讲。演讲中,他一一例举了犹太商法的32种智慧。这时,一个迟到的听众递上一张纸条,问到底什么是犹太商法。
手岛佑郎毫不思索,大声说道:我在解释之前,先向你提三个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如果有两个犹太人掉进了一个大烟囱,其中一个身上满是烟灰,而另一个却很干净,那么他们谁会去洗澡?
听众一笑:当然是那个身上脏的人!
手岛佑郎也是一笑:错!那个被弄脏的人看到身上干净的人,认为自己一定也是干净的,而干净的人看到脏人,认为自己可能和他一样脏,所以是干净的人要去洗澡。
第二个问题:他们后来又掉进了那个大烟囱,情况和上次一样,哪一个会去澡堂?
听众皱了皱眉:这还用说吗,是那个干净的人!
手岛佑郎还是一笑:又错了!干净的人上一次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脏人则明白了干净的人为什么要去洗澡,所以这次脏人去了。
第三个问题:他们再一次掉进大烟囱,去洗澡的是哪一个?
听众这次谨慎多了,支吾到:这?是那个脏人。不,是那个干净的人!
手岛佑郎大笑:你还是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一起掉进同一个烟囱,结果一个干净、一个脏的事情吗?
第27节:逆向思维,收获的不仅仅是财富
犹太人从商的英名如此享誉世界,不可不说其反复逆向的换位智慧已经臻至进境。
方位逆向,交换的可能只是物理的位置,获得的却是不可逆的、宝贵的时间。
人与人在思维上的方位逆向,在生活中更能体现出达观机智的精神以及幽默的效果。
有一家人决定搬进城里,于是去找房子。全家三口,两个夫妻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跑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好不容易看到一张公寓出租的广告。他们赶紧跑去。房子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夫妻俩前去敲门询问。这时温和的房东出来,对三位客人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
丈夫鼓起勇气问到:这房屋出租吗?
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
夫妻俩听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默默半晌,走开了。
那5岁的孩子,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看在眼里。那可爱的心灵在想: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忽然,他跑了回去,那红叶般的小手又去敲房东的门。
这是,丈夫和妻子已走出5米来远,都回头望着。
第28节:逆向思维,收获的不仅仅是财富
门开了,房东又出来了。只见孩子精神抖擞地说:……
房东听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住。
你知道这可爱的孩子说了什么吗?
孩子说:爷爷,这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只带着两个大人。
同一个意思同一群人,但是两个带着孩子的大人和一个带着两个大人的孩子这样简单的逆向表述,竟然在简单的语序换位中应合了不合理的要求。这个聪慧的孩子巧用方位逆向为自己带来了幸福。
第29节:思维偏移,突破性发现的好方法
思维偏移,突破性发现的好方法
思维阻滞现象常常是因为思考过于专注在某一特定焦点和既定的轨迹上,那么,要想获得突破性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思维偏移,即从主流方向稍作偏移,以寻找新的出路。
一个非常有启发的故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筑业大发展,导致泥瓦工人一时供不应求,每天工资涨到15美元。一个叫麦克的人看到许多征泥瓦工的广告,但他却不去应征,而是去报社登了一条你也能成为泥瓦工的广告,打算培训泥瓦工。他租了一间门面,请了师傅,教材是1500块砖和少量砾石。那些想每天挣15美元的工人蜂拥而至,使麦克很快获得了3000美元的纯利,相当于他自己去当泥瓦工200天的收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迈进了管理者阶层。
当所有的思考都涌向某一方向时,最聪明的头脑是:清醒地反思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因为挣钱更需要的是独特的智慧而不是简单的随大流。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村里号召一起开山,大家都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有一个小伙子却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都是奇形怪状的。3年后,小伙子成了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上级规定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村民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曾卖过石头的那个小伙子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商客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子的筐。5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子的人。
这是一个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地方先富起来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靠什么?除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时代的机遇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赶了早、赶了巧,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20多年来,中国大地上一部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高度浓缩地重演了人类两千年荜路褴褛以启山林的创业史,同时也印证了发展、致富的共同规律--创新。
第30节:换轨思维,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境界
换轨思维,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境界
换一种说法,就是另辟蹊径。从思维方式上分析,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偏离主流轨道,寻找新的突破口。
换轨思维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又是一种境界,具有普遍的文化价值。
下面这道国外课堂上的例题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言,结论可能不一样: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某人驾车在乡村公路上驶过,这时,他看见有3个人正在路边焦急地等着搭便车:一个是患了重病的老太太,一个是救过自己命的医生,一个是自己心仪已久的漂亮女郎,而此车只能搭载一人,问,第一个应该搭载谁?
有趣的是,在国外学习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对于这道题目,往往很难下结论。因为在他们面前,第一反应是文化性的,即在国内多年先人后己教育下的结论--无私,然后才是两难的伦理选择:先救病人还是先救医生?至于漂亮女郎,表面上只能放到最后选择,因为这符合我们的伦理秩序。
然而,有些国外学生竟然做出了这种巧妙的回答: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送老太太去医院,自己则陪漂亮女郎一起在风雨中前行。
第31节:换轨思维,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境界
这则故事从表面看,是一个能否脱出思维陷阱的智慧问题,但往深里想,则是一个文化背景的问题,不同的文化和伦理轨道决定了不同的思维路径。
因此,实际上应当在包括文化、宗教、艺术、伦理等一切领域导入换轨思维。在这一点上,美国影片《垂直极限》让我们陷入思考。
在登山中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根登山绳将几个登山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登山绳固定在山岩上的一端,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堪重负开始松动,这时登山者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牺牲最下面的一个登山者而保存大多数,或者全体同归于尽。不言而喻,如果位于最下面的一个登山者主动割断绳索,他的选择是崇高的,他以自己的牺牲保存了他的同伴;但如果这根绳索是由别人割断的,我们如何对他作出道德判断呢?
《垂》片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在一根格格作响的登山绳上依次索着女儿、儿子和父亲。虽然割断绳索的命令是父亲作出的,虽然儿子在割断绳索前犹豫良久,但绳子毕竟是他割断的。他内疚一生,从此不再登山。而他的妹妹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表达这种内疚:继承父亲未尽的事业,以求与父亲心灵的亲近与负疚感的减轻。当然,影片后来又让妹妹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即多数人冒险救少数人。这就又引出了伦理困惑:什么是崇高?什么是正当?什么情况下符合利益最大化?
毫无疑问,这类问题一定要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上才有分析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关键还是轨道,什么样的时空背景,就有什么样的伦理轨道,思维永远不能钉死在某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