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要有自己的产业协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8:46:04
去年说东北大豆卖不出去,苦了东北的豆农,有的人已倾家荡产经流落他乡;去年秋天陕西的菜农芹菜也出现卖不出去的事情,去年夏季雨水多,秋菜种植比较晚,本来预计菜价不会低了,结果寒流比往年晚来了近一个月,芹菜的生长势旺,是一个特大丰收,结果造成卖不出去了;最近又听说海南广东的香蕉卖不出去了,蕉农损失惨重。像这种事情现在常见,不过有时候也时来运转会发大财,例如去年山东的大蒜种植户就卖了一个好价钱,有消息说去年秋天北京农贸市场的大蒜每公斤12元。蒜农们明白这种市场情况下倒腾大蒜的贩子挣的钱更多。而价格上扬的真正原因是前年秋涝,大蒜种植面积减少了许多,市场供需情况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这就是市场无形的手。中国的农民以及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还是比较陌生。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总是鼓励农民多生产,而美国政府就想办法让农民少生产,前者往往就会出现风险,而后者往往就会有丰厚的效益,这种差别是对市场认识不足的差别。
中国的农业产业已经不是封闭的产业,入世之后世界市场都会影响中国的农业产品的销路。去年在讨论大豆卖不出去的时候,我就思考农业部和商业部批准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并没有和农民进行直接对话,中国种植大豆的农民也没有专门协会,因此豆农并没有话语权,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结果让豆农受到了极大的伤害。2002年农业部官员就放言近期就要成立农民的大豆协会了,豆农深受其害,农业部才感觉到这个协会的重要,结果一直拖到2007年元月在北京才召开了筹备工作会议。现在中国农业产品的命脉不再农民手里,多数的票子也让一些专业公司赚走了,这些公司消息灵通,有钱就赚,没钱赚就跑。无论歉收还是丰收总是有票子赚的。
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结构调整大多数都属于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政府行为一旦过度,一定适得其反,这是有教训的,这次广东徐闻县的香蕉就是证明。据《人民日报》2007年6月10日报道《蕉价跌至三分钱一斤》说:广东徐闻县“全县种植20万亩反季节香蕉,产量达50万吨。”这种香蕉卖不出去的尴尬也是空前的,因此有人称之为“官场香蕉”。
纵观国内水果市场,由于反季节香蕉的出现,各地一年四季都会有香蕉卖,这几年的价格比较稳定,但是与其它水果价格比较属于比较低,进口香蕉由于质量比较好,价格稍微高一些,这说明香蕉的生产已经饱和,产量之遥再大一点就会过剩,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发展香蕉造成的后果也是必然的结果。政府对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有时候很不负责任,卖出好价钱了,农民笑了,这是政府的政绩。反之卖不出去政府束手无策,也只好拍拍屁股完事。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提出一个:“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紧跟市场真的比埋头种植更重要”;“根据市场的要求适当调整作物品种,当地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农民疏通好水果流通渠道”;“要通过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一套保护农户利益的危机应急机制,来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信息、销售难题,逐步加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把农户的损失才能降到最低的限度”;“香蕉产业光靠产量是不行的,要向品牌要效益”等等措施。
笔者以为农民一定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要改变农民分散经营的小农意识,要让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共同认识市场,共同应对市场,共同开发新品种,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共同建立销售渠道,协商一致保持合理的产出,以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保证农民的收益。如果农民有了自己的产业协会,由他们自主确定怎么做,这样就能避免各地分散的政府行为,克服政府行为中的好大喜功和官僚主义。这是对农民负责任的一种考虑,任何认为中国农民无法组织起来的观点都是狭隘的落后的,是不相信农民的表现。
我如是说,不是让政府放手不管了,而是不能包干代替,靠拍脑袋决策一定会碰钉子。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无形的手可以承舟,也能覆舟,只有当农民自己驾驭整个市场,那么就能实现增产增收,实现致富。
中国农民有了自己的产业协会或者说叫产业联盟,也就有了自己发言的权利,也就能自己驾驭整个市场。新农村的建设是要改变过去农业发展的“老三靠”而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农业发展,如果再加上这更强劲的东风,农民增产增收也就指日可待。这就是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2007-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