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校教学内容设计的几个问题 赵理文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9:16:59
关于党校教学内容设计的几个问题   赵理文(2008-08-25 19:31:00)
标签:教育  分类:教研参考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基础性环节,直接关系到其他教学环节的开展,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整体效果的好坏。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做好。
一、党校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
我认为进行党校教学设计至少有三个主要依据:
1、弄清党校的性质、功能和定位,依据党的中心任务和形势任务需要设计教学内容
关于党校教育的性质、功能和定位,《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是这样规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将党校定位为“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即:“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明确指出“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党中央的这些规定概括起来主要说明了两个意思:党校姓党,又是学校。党校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和必须遵循这一规定来进行。
既然党校姓党,党校的教学就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来进行。党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阐明党和国家当前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这就要求党校教学必须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这是党校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党校的职责所在。
既然党校姓党,党校的教学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课。作为党培训轮训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用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的干部,这就决定了“党校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课”,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和武装这个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干部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才能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换句话说,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
既然党校姓党,党校的教学就必须把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把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作为重要课程。党校历来重视学员的党性修养,并把它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必修课。党性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增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将“党性修养”作为教学新布局的重要方面。把党性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是党校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党校教育的重要落脚点。
既然党校是学校,党校的教学就必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党校教育的特殊规律。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讲,班次的设置、内容的安排、教学的组织、教法的选择、教材的建设等应该从学校的特点出发,遵循教学规律,讲究科学性。比如,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是党校的基本职责,但是如何“贯彻”、如何“服务”必须符合学校的特点,即主要是从理论上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使他们懂得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2、着眼于全面提高学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素质,依据10号文件确定的党校教学布局设计教学内容
十五大后,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和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为党校确定了“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要求党校“以全面培养领导干部政治家素质为目标”,紧紧围绕学习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开设主要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等内容的教育课程。这个新布局符合党校教育的基本定位和学员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素质的基本需求,是非常科学的。在依据新布局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党校全部教学必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校教育的主课,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学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为它离现实最近,与我们正在做的事关系最密切,现实指导性最强。这就需要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其二,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要把新布局的四个方面孤立起来,而应做到“四个贯通”。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各个“基本”之间要贯通,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原理之间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其次是“理论基础”与“世界眼光”的贯通,不仅要客观地介绍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律、军事、思潮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动向,而且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再次是“理论基础”、“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的贯通。最后是“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与“党性修养”的贯通。“四个贯通”的实质,就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国内外重大战略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党性修养。
其三,为满足学员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的需要,还应该根据不同班次的不同特点,以多种形式开设有关专题研究课程和知识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民族学、宗教学等。
3、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规律,依据不同班次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分类别、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规律,分清班次的类别,对培训类和轮训类班次的教学内容作出不同的安排。因为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班次,教学目标不同,任务要求也不同。培训类班次具有任职培训性质,应根据任职需要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的系统培训。轮训(进修)类班次具有在岗进修性质,主要任务是充实提高和研讨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同时,在同一类别的班次还要注意其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班次的教学内容作出不同的安排。比如,同样是培训班,由于省部级后备干部、地厅级后备干部和县处级后备干部在“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和“知识掌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不完全相同,其教学内容安排也应有所不同。
二、党校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党校教学之所以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也是由党校学员的特点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本身来看,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作为实践的产物,它来自实践,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够真正学懂弄通;作为实践的指南,它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党校学员的特点来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他们到党校主要是想通过有关理论的学习,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便研究和解决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党校在教学中必须把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学员结合实际学习理论,并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研究问题。根据我的认识和体会,在教学设计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整体安排要反映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党校的基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员,自然应以讲理论为主。但讲理论是为了分析研究现实问题,不能太“学理化”。这就决定了在党校教学全局中,理论讲授和现实解剖都应占一定分量。必要时,在学习理论过程中还可安排一些实践环节,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
(2)课堂讲授题目的设计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在一定时期应重点讲什么,怎么讲,是有选择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讲课题目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找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所讲题目既要体现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又要与实际密切有关;看起来很实际的题目,背后要有相关理论支撑;既要给教师阐发理论的余地,又要给学员反思实际的空间。
(3)教学研讨的设计要有利于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教学研讨是党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提高研讨效果,讨论题一定要联系实际。可以引导大家联系实际进一步消化理论,但不要诱导学员去钻理论本身的“牛角尖”,重在研究现实问题。
2、理论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党校教育必须要把能力培养特别是执政能力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有的同志以为,现在既然强调能力培养,就用不着讲或少讲理论,主张用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取代理论教学。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所谓能力,就是做事的本领。它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实践中培养,一个是由知识(理论)转化。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和转化,没有知识或不以知识为基础和载体,就不可能形成相应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是如此。因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显然,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干部的领导能力,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研究执政规律,不懂得领导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必备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对党校来说,培养学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把理论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安排各班次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该班次的性质、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该层次干部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然后根据培养这些能力的需要,安排相应课程,并要求教师把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要采用一些有利于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新方法,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等等。
3、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领导干部到党校来学习,首先是一种组织行为,党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优先考虑组织上的这种需求,根据党对各层次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把特定领导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高的能力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而不能把主要的着眼点放在少数人的个别需求和兴趣爱好上。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但是,学员情况千差万别,其知识储备、生活背景等也不相同,因而需求多种多样,对此我们也应尽可能予以满足。这不仅因为他们有这方面需要,还因为欠缺相关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必备理论的学习,不利于组织需求的实现。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目前中央党校的做法是:通过开设必修课来满足组织需求,通过开设选修课来满足个人需求。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选修课的分量,以更好地满足学员的不同学习需求。
4、应该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党校教育要完成自己肩负的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必须依据“应该”(即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素质)来设计和安排课程,不能因人设课,教师能讲什么就安排什么。在“应该”和“可能”之间,必须把“应该”放在第一位。如果缺乏相应教师,可以从校外聘请;如果现有师资不完全适应教学需要,就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素质。
但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办什么事都应从实际出发,应该考虑现有师资队伍的状况,尽可能把“应该”与“可能”结合得好一点。从现有教学能力出发,也是从实际出发。在“应该”安排的课程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可根据现有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以实现既定教学目的为原则。
文章来源: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