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异论(书)(物质本源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3:22:05
第二章                  物质本源
射线生两物 两物霸宇宙 宇宙创万象 万象育精灵 精灵探本源 本源显峥嵘
一.           光
无静止质量的光是射线的一种——即所谓人眼能感知的一段波长范围内的那种射线。当这段射线——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里时,角膜和晶状体会将这段射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时,进入眼中的这段射线——光线将引发一些微小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会转变成电信号,对大脑产生刺激,于是我们便感知到了光的存在。和光有所不同的是,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以及X射线、伽马射线等等的波长都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而有些动物能感知射线的波长范围要比我们人类大一点。
复合色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如左图。红色到紫色,相对于波长由7,700—3,900埃(?)的区域(一埃等于10-10米),这就是为人眼所能感觉的可见光部分。红端之外波长在0.77微米(一微米等于10-6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射线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感知,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到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以上可见光的光谱只是射线光谱中的很小一部分。还有红外线外波长更长的无线电波,紫端之外比紫外光波长更短的超声波、X射线、伽马射线等,这些也都是不能为人的肉眼所觉察,而能用仪器记录到。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把光看作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射线波,也可以把光看成是一个粒子,光量子或简称光子。
过去光速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铂制米尺原器,即定义为“米”的标准器具,来标定光速等于299,792,458米/秒,此数值与当时米的定义和秒的定义相一致。后来,随着实验精度的不断提高,光速的数值有所改变,反而用光速来标定“米”,“米”被定义为1/299,792,458秒内光所通过的路程。光速用“c”来表示约等于30万千米/秒。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光是人类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至少90%以上是通过眼睛得到的…… 。
当一束光投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等现象。 光线在均匀同等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普通光:一般情况下,光由许多光子组成,在荧光(普通的太阳光、灯光、烛光等)中,光子与光子之间,毫无关联,即波长不一样、相位不一样,偏振方向不一样、传播方向不一样,就象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光子部队,各光子都是散兵游勇,不能做到行动一致。
激光:对激光光束来说,所有光子都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的频率(或波长)一致、相位一致、偏振方向一致、传播方向一致。激光就好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事情都能用激光来做,而不能用阳光、灯光、烛光来做的主要原因。
光线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位于法线两边,且光路可逆行。
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会产生折射。如果射入的介质密度大于原本光线所在介质密度,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但入射角为0时,则无论如何,折射角也为零,不产生折射。
又光线折射在同种,但不均匀的介质中也会产生,理论上说从一个方向射入时不产生折射,但因为分不清界线,且一般分有好几个层次,又都不是平面,故无论如何看都会产生折射。如从在岸上看平静的湖水底部为第一种折射,看见海市蜃楼就属于第二种折射。凸透镜、凹透镜这两种常见镜片所产生效果就是第一种折射。
光线还有色散性质,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v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
如上图左边,中间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又被叫做单色光,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上图右边是不同颜料复合成的结果,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图中间成黑色而非白色。
复色光可分解为单色光,如左图,我们可用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开来,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
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的,称它为单色光。反过来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介质的折射率是随光波频率或波长不同而出现变化的一种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科技界认为光的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得到能量,然后跃迁到更高能量的轨道上,但在这个轨道上电子不稳定,又要跃迁回来,跃迁回来时释放出的就是一个光子。也就是以光的形式向外发出的能量,跃迁的能级不同,释放出来的能量也不同,光子的波长就不同了,光的颜色也就不一样了。
但光到底是什么?光波正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吗?还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必须研究的问题。当今物理学界对光的认知,已经又达到了一个瓶颈,即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冲突,光的本质是基本微粒还是如声音一样的波(若是波又需要不需要传播介质等等)。
二.射线
射线——光速运动的无静止质量的物质
有不同名称叫法的无静止质量的物质: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以及光子、能量子、胶子等等,笔者统统简约说成为射线(即:这些物质无静止质量,只不过是携有能量,在真空中以约30万千米/秒运动的,能以各种不同频率、波长的形式出现在宇宙中,表演各种物理事件的东西。)
射线天生携有能量,射线天性爱用波包紧紧抱住微粒子,由如母性的天性,舔犊情深之情节。射线独立运动速度是光速,射线抱住微粒子后的运动速度可从零到近光速,视微粒子的静止质量大小而定,射线抱住微粒子后想提高运动速度,只有用提高射线的能量,即:提高射线的频率;增加射线的数量来实现。
有静止质量的物质是无静止质量的物质——射线、能量的聚集体和储存器。
无静止质量的物质——射线、能量是借用有静止质量的物质这个舞台来表演着各种物理事件。
运动射线频率,理论上可从近零到近无限,波长从近无限到近零。
携有能量的运动射线,产生出的能量对周围产生的温度可从零K(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到近无穷K。
携有能量的运动射线,产生出的能量对周围产生的压力,能量密度也可以从近无穷大到零。
能量由热的形式传递时,遵从热力学第二定律 ,也即熵增的过程,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可能作相反的传递。
能量由场的形式传递时,遵从电磁场,引力场的规律。
任何运动射线都具有能量,从而使这一物理特性决定了运动射线的易变性。
由于电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会产生光子,并在跃迁时的径向运动中,被扭曲成螺旋线,它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像是一段带有偏振性的正弦曲线,在运动方向上的正面投影近似一个圆。光线是由这种光子组成的螺旋波,作螺旋运动,这就使得一些光线如激光等具有了极好的定向作用,同时也就体现出了光与现今科技界认可的电磁波的运动方式在某些性质上是不同的。
光子是射线,是有能量的。一个光子能量的多少与波长相关, 波长越短, 能量越高。当一个光子被分子吸收时,就有一个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内轨道跃迁到外轨道,具有电子跃迁的分子就从基态变成了激发态。
射线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更具有运动质量,按照质能方程,E=MC2=HV,求出M=HV/C2。射线由于无法静止,所以它没有静止质量,M就是射线的运动质量。对可见光而言,单个光子携带的能量约为4×10-19焦耳。
科技界说:真空中射线相对于光源来说总是以常数C的速度飞离开光源。静止光源与运动光源的发光机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由于光源的运动,在光源的运动方向上的光线就会产生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的解释即为物体辐射波长时,因为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波源的运动与光波运动一起朝前,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即蓝移;当波源的运动与光波运动反方向,向后时,也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即红移。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光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笔者异论“黑洞”不能反射光线这一点,说明了“黑洞”虽然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它对不受万有引力作用,同时又不受万有斥力作用的无静止质量物质光子、射线来说是一点也没用的,光线撞上黑洞,不能反射是因为撞击进入“黑洞”的光子、射线马上就被“黑洞”吸收,压缩,存储起来了。
根据科技界说光线在大恒星附近会发生弯曲的现象,一是因为光波本身就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光现象本质就是一种电磁现象,所以,光线在恒星附近由于受磁场引力作用而发生弯曲现象是很自然的。再有笔者异论认为大恒星附近因为充满大量微粒子,经过的光线射到微粒子上出现了反射,而微粒子有静止质量和有微电磁性质可以接受万有引力吸引和电磁场吸引,于是造成了我们看到光线发生偏向大恒星有弯曲的现象。如果光线真也有万有引力的话,光线在大恒星附近不会仅仅发生弯曲的现象,还会有在靠近大恒星表面处的光线环绕着大恒星旋转的光亮带出现。又光线如果有万有引力作用的话,一束光线正向朝大质量恒星运动,会受到大质量恒星的万有引力作用,速度会越来越快或光速不变增高频率。大质量恒星发出一束光线的运动,也会受到大质量恒星的万有引力作用,使光速受到影响,过一段距离后才会稳定,科技界应会有测到大质量恒星旁光波、光频率变动现象。
光线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万有引力作用,受不受万有引力吸引?笔者设想一种方法或者可供科技界在测试水平更高时能尝试一下,在地球上,垂直于地平面打一个千米以上的洞,垂直放二根千米以上的透明管子,二头封住抽真空,在一根管子上端设计有发光装置,下端设计有接受光速,光频率装置,这些装置可以很灵敏地检测出光速,光频的变化。而另一根管子正好相反,下端设计有发光装置,上端设计有接受光速,光频率装置,这些装置同样可以很灵敏地检测出光速,光频的变化。然后试验检测一束已精确知道其性质的光线从上向下发射,查看有没有光速变快,频率增高现象,从下向上发射,有没有光速变慢,频率变小现象。由于光速实在太快,10-5s内可走完几千米,科技界还不定能有相应的高灵敏检测仪器。该实验或可由抽真空改用充填科技界已能找到的可使光速大大减慢的一些物质如现代科学家用高密度中子气将光速减慢到了每秒几十米,某种惰性气体中可使光速减为17米/秒,等等。因为地球面上的重力可以精确测量出来,假如光粒子可以有万有引力作用,从上向下,光子在重力作用下速度会变快或频率会增大,从下向上,光子在重力作用下速度会变慢或频率会变小,如果反复测试,得频率都不变,很可说明万有引力对无静止质量的射线、光子是无作用的。反之也可证明光子的运动质量也受万有引力作用。如果看到彩虹现象,那光子受万有引力作用是铁定的。如检测中发现光子的速度有变化,那么光速是常数也将被推翻了,对物理界将是一件要改写许多物理理论的大事件了,当然看到彩虹现象,测到光速会变化,对射线、光子有万有引力作用都是铁定的了。笔者的异论是建筑在光速不变,射线、光子不受万有引力作用基础上的。出现光速不是常数,射线、光子受万有引力作用,许多内容很难异论下去。
三.反物质
科技界说:反质子、反中子和反电子如果像质子、中子、电子那样结合起来就可形成了反原子,反分子,反物质团块。即:一切由反原子构成的物质就是反物质。当你照镜子时,镜中的那个你,如果真的存在,并出现在你面前,会怎么样呢?科学家们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把镜中那个你叫做“反你”。科学家想象很远的地方有个和我们的世界很像的世界,它将是一个由反恒星、反房子、反食物等所有的反物质构成的反世界。反物质正是一般物质的对立面,而一般物质就是构成我们宇宙的主要部分。反物质就是构成“反你”宇宙的主要部分。
又现今科学界通过无数实验得到一个共同观点:任何基本粒子都在自然界中有相应的反粒子存在。
电子和反电子有许多相同性质,但电荷相反。质子与反质子也有许多相同性质,但电荷相反。中子与反中子也有许多性质相同,都没有电荷。粒子实验一次又一次证实:粒子与反粒子不仅电荷相反,其他一切可以相反的性质也都相反。这里涉及到一个重子数的概念。
现在人们把重子数B当作描述粒子性质的一种。正、反重子不仅有相反的电荷,而且也有相反的重子数B。令任一个重子都具有重子数B=+1,则任一个反重子都具有B=-1。介子、轻子和规范子等非重子不具有重子数,即它们有B=0。重子数的守恒规律可表述为:任何粒子反应都不会改变系统的总重子数B。这表述,既反映了不涉及反粒子时的重子个数不变,也容许了反粒子与粒子的成对产生和湮灭。这样就容易理解中子和反中子的区别了,它们具有相反的重子数B,因此反中子能与核子相碰导致湮灭,而中子与中子则不能。
质子与中子被统称为核子。科技界从 “核子”现象的研究发现,质子得到电子能转化为中子,中子失去电子也能转化为质子,但在转化前后,系统的总核子数是不变的。50年代起的粒子实验就表明了,还有很多种比核子重的粒子,它们与核子也属同一类。这类粒子于是就被改称为了重子,质子仅是其最轻的代表。一般的规律是:当粒子通过相互作用而发生转化,系统中的重子个数是不会改变的。
由于重子数B的守恒性,两个质子相碰是不会产生一个包含三个重子系统的,那么反核子应当怎么产生呢?科技界用实验表明,反核子总是在碰撞中与核子成对地产生的。
例如:物质粒子(P)碰撞 p+p → N+N+N+N'+若干 π介子
其中N代表质子或中子,N'代表反质子或反中子。反核子一旦产生,它常常很快与周围的某个核子再相碰而成对地湮灭。
例如 :  N+N' → 若干π介子
反粒子在众多的正物质环境中总是与正粒子相结合而湮没为光子,而不是组成反物质原子、分子。科技界只能在实验条件下短暂地制得稀少的反粒子,而没获得过反物质原子、分子及其它物体。
此外,科技界还类似地发现了轻子数的守恒性。中微子虽不带电,也不具有重子数,但它与反中微子具有相反的轻子数。按轻子数的守恒性,中微子与反中微子的物理行为也是很不一样的。实验还表明,介子数和规范粒子数是不具有守恒性的。电荷只是粒子的一种属性,另外还有用重子数和轻子数等物理量来刻画的其他属性。正、反粒子在这些属性上也都是相反的。现今科技界得出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有其各自的反粒子。
一系列科学成果使人们日渐接近反物质世界。然而问题并不那么简单。首先,在地球上很难发现反物质。因为粒子与反粒子碰到一起,马上湮灭,变成射线。所以在地球上,反物质一旦碰上其它物质就会被兼并掉。其次,制造反物质相当困难,而且耗费巨大,需要如SSC(超导超级对撞机)或LHC(大型强子对撞机)之类的高科技仪器。并且即使制造出反物质粒子,也难以保存,因为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由正物质构成,没有盛放反物质粒子的容器。
我们周围的宏观物质主要由重子数为正的质子和中子所组成,被称为正物质。于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也应相应地叫反物质。从粒子物理的角度讲,正粒子和反粒子的性质几乎完全对称,那么为什么自然界有大量的正物质,而几乎没有反物质呢?这正是一个艰难的问题回答。
科技界说:按照有反物质理论去推论,在宇宙的某个地方,一定存在着反物质世界。如果反物质世界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只有不与正物质世界会合才能存在。可正物质与反物质究竟是怎样回事?反物质世界在宇宙的何方?有反物质宇宙存在吗?这都是难解之迷。
科技界用钋产生的α粒子轰击铝片,激发射出了中子和正电子,生成放射性磷(约里奥居里夫妇实验)。该实验从正物质里打出了反粒子——正电子。
该实验似乎证明了正、反粒子,两种类性的粒子是可以共存的。好像正物质里同时有能承容正、反粒子的介场,能使正、反粒子同时存在同一个小小的空间里。进一步更多的科学实验也都反复用正物质粒子打出了反物质粒子,反复出现了两种类性的粒子是可以共存的,至少可以共存于正物质中,因为正物质中打出了反粒子。
而笔者异论认为,这些实验中,其实不是正物质中打出了反粒子,而是包裹正物质粒子的无静止质量的高能量射线束在撞击中激发出了正、反粒子。应该是无静止质量的射线携有正、反二种性质的物质,并有把正、反二种性质的物质团捏在一起,使其成为中性粒子。对撞的两个无静止质量的射线加起来还是个无静止质量。
射线可以作为能量一起储藏进正物质里,并且不改变正物质的性能,只提高正物质的能量,运动质量;射线也可以作为能量一起储藏进反物质里而不改变反物质的性能,只提高反物质的能量,运动质量。
笔者异论上面实验表观上是具有聚集了一定高能量的正物质,在撞击中出了正、反不同性质的物质,实质上是高能量射线束在撞击中被拆开来,转变为正、反不同性质的物质,成对出现。说白了是具有高能量射线束在上面所说的正物质里面捣鬼。
正物质粒子与反物质粒子碰到一起,马上湮灭,变成射线。在地球上,反物质粒子可以碰上的所有物质都是正物质,于是马上就被兼并掉了。其次,又制造反物质相当困难,而且耗费巨大,需要如SSC(超导超级对撞机)或LHC(大型强子对撞机)之类的高科技仪器。并且即使制造出反物质来,也难以保存,如上已说到地球上万物都由正物质构成,无盛放反物质之容器。
对上面所说,笔者异论有几点想法,第一,正物质粒子与反物质粒子肯定有一个到一定的距离时,会快速相互吸拉过来结合为一体的一个科技界还不能解释的短程作用力理论,还不清楚这个距离是多少。笔者暂定在这个短程作用力中,正物质粒子发出的是正力,反物质粒子发出的是反力,估计距离应在原子,分子尺寸的数量级上。超过了这个距离,笔者认为正物质粒子与反物质粒子是可以和平相处的,各管各的。第二,对正物质粒子与反物质粒子都可以想办法使其接受电磁场作用,只不过方向反了一反。
根据以上二点,笔者异论科技界可以想一个动态保存反物质粒子的办法,造一个环型空芯管,抽成真空,外加可控磁场,将要导入的反物质粒子电离,使其处于离子态,然后将离子态反物质粒子导入环型空芯管里,使正电子或反物质粒子离子始终悬浮于电磁场中,处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被保存起来,需要使用时再导引出来。当然在这之前还得先造一个粒子减速器,正好与粒子加速器原理相反的设备,能把高速运动的正、负微粒子离子速度减慢下来。当然一旦反物质粒子离子可以很容易被保存的话,也是一件极危险的超级弹,非今天的氢弹,中子弹可比的。
一千克的反物质超级弹爆炸足可以叫人类毁掉一方文明,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mc2,计算二公斤物质将产生:E=mc2=2×(3×108)2=1.8×1017焦耳的能量。而丢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约是13000吨的梯恩梯 (TNT )烈性炸藥的当量,即大概為5.46 x 1013焦耳的能量。
一千克的反物质与一千克的正物质反应生成射线,产生的能量是丢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的1.8×1017焦耳/5.46×1013焦耳=3296.7倍,即是约3300个丢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威力,威力实在太大了。那时人类面临的考验必将需要更进一个层次。
梯恩梯 (TNT)当量,科学计算有:
一千吨TNT当量=4.2×1012焦耳
=56克235U的全部能量
=55克239Pu的全部能量
=19克2H的全部能量
=0.023克反物质的全部能量
装一千吨TNT当量的反物质,如用超导,磁控,真空,环型空芯管装,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手饰镯头大小,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里,实在可怕。
四.本源
下面笔者有一种解释:无静止质量的射线、光子是由两种物质,像下图的太极图中两条游鱼一样绞缠组成,外面包裹着能量,并快速旋转着,以波的形式,光的速度旋进。一种物质是正物质元,质量是正的,本人定为正元,具有三种力的性能。一、具有正力:短程作用力,只与反力起作用;二、具有电荷力:可以是正电荷(夸壳),负电荷(电子)或不带电 荷(中微子),带电荷的满足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是点电荷间的电场力(N),k是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是两点电荷的电量(C),r是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运动电荷会产生磁场;三、具有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公式即为F=Gm1m2/r2 ,这里: F是两个粒子间的万有引力,m1 、m2是两个粒子的质量,r 是两个粒子间的距离,G是万有引力常数=6.67×10-11N•m2/kg2,并且它的万有引力只对正物质有作用,而对反物质和射线、能量无效。鱼眼定为正元里的引荷,引荷即是上面万有引力的一种基元,有与生俱来的引力,引荷之间引力存在叠加作用,并且引荷之间必须只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越靠近,相互之间吸引力越大,越远,相互之间吸引力越弱。套用科技界的一些理论,在量子力学中,引荷可被定义为一个自旋为2,质量为零的玻色子。引荷在自身周围空间会产生球型的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衰减的引力场,这个引力场要比电磁场弱得多。一个电子所产生的电磁场要比一个引荷所产生的引力场,大约强上四百亿亿亿亿亿倍(4×1042)。然而,引力场似乎又是挺强大的,每一次我们从高处跌落下来时,都会痛苦地体验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地球太大了的缘故。地球的每一个小块中的每个正元的引荷都对引力场有所贡献,结果,总的引力场就变得很可观了。
另一种物质是反物质,质量是负的,本人定为反元,也具有三种力的性能。一、具有反力:短程作用力,只与正力起作用;二、具有电荷力:可以是负电荷(反夸壳),正电荷(正电子)或不带电荷(反中微子),带电荷的也满足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是点电荷间的电场力(N),k是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是两点电荷的电量(C),r是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运动电荷也会产生磁场;三、具有万有斥力:万有斥力公式与万有引力公式形式上是一样的,只要引进一个负号就行了,公式为F=-Gm1m2/r2 并且它的万有斥力只对反物质有作用,而对正物质和射线、能量无效。鱼眼定为反元里的斥荷,斥荷即是上面万有斥力的一种基元,有与生俱来的斥力,斥荷之间只存在相互排斥的作用。越靠近,相互之间的排斥力越大,越远,相互之间排斥力越弱。同样套用科技界的一些理论,在量子力学中,斥荷也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自旋为2,质量为零的玻色子。斥荷在自身周围空间也会产生球型的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衰减的斥力场,这个斥力场的绝对值要比电磁场弱得多。一个电子所产生的电磁场要比一个斥荷所产生的斥力场的绝对值大约强四百亿亿亿亿亿倍(4×1042)。然而,斥力场又似乎是很厉害的,它可使每一个反元变成的反物质粒子,只可以以小单位微粒子组合,组合后各自为政,无法成群地聚集到一起,太空中只准由反元变成的反物质粒子小单位微粒子们孤独的乱窜乱撞,而不容许反物质粒子小单位微粒子们相互勾结到一起,组成一团紧密的反物质组合体团块,那怕是小小的氦粒子都不成,斥力场的近距斥力将会无情的告知你违规了,快快分开。
笔者异论遨游在浩瀚宇宙中的反物质微粒子们均衡地布满了整个宇宙,一直充当着暗物质的角色,直到碰到正元变成的正物质才会急不可待的与正物质紧紧拥抱在一起,结合生成携带极大能量的射线,终止自己在太空中孤独的遨游。
正元、反元相碰撞,结合生成射线何以能放出极大能量?
笔者异论是正、反物质相撞变成射线放出能量是一回事,而且仅仅靠其发出的能量还是很有限的。更有一点事件是:正、反物质相撞后,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的射线束们,没有了对象可被其包裹,于是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射线束们也只好自动宣布解散,一蓬高频率,高能量的射线束紧随着正元、反元相碰后所变成的射线,一起显现为射线能量,一下子声势壮大了许许多多。
而由正物质粒子、反物质粒子紧紧拥抱在一起而结合生成的射线(即:回归本源)可以窜进太空继续遨游,也可以住进由正元、反元变成的正物质中,反物质中。
从现今科技界穷尽一切智力,想尽一切办法,还无法找到反氦粒子。从太空可观察范围之内绝对没有反物质天体,都充分说明了笔者对反粒子的异论论述的有理性。反物质粒子一般在大型星系团外围暗晕中有较多出现机会,较多碰撞机会,大型星系团内部的螺旋星系,椭圆星系等天体因为大量反物质粒子已经被大型星系团外围星系们挡掉了许多,所以很少有反物质粒子撞进来。大型星系团内部的星系中的中部恒星,行星要接受到反物质粒子的概率就更低了,所以地球表面很少能接受到反物质粒子。
笔者异论宇宙中的正、反物质应是平衡的,一样多的,从射线里一起出来,又一起躲进射线里。射线裹协着正、反物质表演着各种物理事件,又能够单独的遨游在浩瀚宇宙中。
笔者异论弥散在浩瀚宇宙空旷的黑暗空间中的反物质粒子密度,要大大高于正物质粒子,每立方米应有几十粒到近百粒,比只有几粒的正物质粒子要多得多了。原因是正物质粒子受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影响,能聚团成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星云等等天体。而反物质粒子在万有斥力作用下聚不成团,又不会受到万有引力影响,所以只好以孤独的形式游移,漂浮在空旷的太空里,均衡地分布在浩瀚宇宙空旷的黑暗空间中。默默地义务传递着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星云等等天体们发出的各类信息。
笔者异论射线里的正元、反元的质量就像数学中的正、负数一样,符号相反,大小相同。以致射线、光子、能量子等,也就都像大小一样的正数、负数相加——正元、反元相加,得到的代数和等于零,最后静止质量等于零。射线变成了无静止质量的物质,而只有运动质量。
同样正元、反元相碰结合是在正力和反力的作用下,才高高兴兴拥抱在一起生成射线,回归零的。那时具有万有引力的引荷和具有万有斥力的斥荷在射线里也正好抵消了万有引力,万有斥力。(为何能抵消,笔者还没找到最佳理由,可能引荷和斥荷在极短的距离上时会有突变。笔者很想引进万有引力(万有斥力)的突变,但总觉得少了点东西,深不下去。下面简要异论一下不成熟的突变,科技界测得核子的半径约为0.8×10-15m。当二个微粒子之间的距离近到原子核尺寸范围里时,即:10-14~10-15米,万有引力(万有斥力)会以极快速度上升,吸引力(排斥力)数值会接近为强核力,其强度比库仑力大几个数量级。借用科技界的一系列理论,大体上二个微粒子之间距离,到了核子间的10-14 米距离,开始出现万有引力(万有斥力)突变,也即万有引力(万有斥力)上升起步了,当接近到5×10-15~4×10-15 米以下距离时,万有引力(万有斥力)急剧上升,在1.5×10-15~0.8×10-15 米距离之间表现为最强相互吸引力(排斥力),随后当两个微粒子之间的距离稍过了0.3×10-15m时,万有引力(万有斥力)又马上消失了,反而表现为什么力也没有了,安安静静的等待反元(正元)的相见、拥抱、归本源。
根据许许多多物质的性质都会有突变,如酸碱滴定时在溶液里,酚酞指示剂起初一点都不起色,但当酸碱快平衡时,极小的一滴液体,就会使溶液颜色突然变红,许许多多的指示剂都会有这类本领。又钢的耐腐蚀性随钢中的铬含量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某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极不易生锈,从不耐腐蚀到耐腐蚀,成为不锈钢材料。还有许许多多物质的结晶相变等等。都充分说明物质突变性质应有相似性,万有引力(万有斥力)的突变也大可提一提。一但万有引力(万有斥力)真可有突变原理,那物理界里许许多多难题就可能会有很好的解答了。原子中核粒子间的强核力现象,夸壳之间抵抗电磁力的束搏力问题,都可以很好解释了。万有引力(万有斥力)有了到某一最小距离时停住,一下子又可以免除了黑洞会收缩到无穷小的奇点尴尬理论。万有斥力有突变理论,对反物质无法捏成团解释,也就更能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了。正元、反元会自动抵消,或者是被正力、反力强性团捏束搏住,强迫其一起抵消掉,或者是正力、反力本身就是引荷和斥荷在极短的距离上时突变产生的……。如果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不能抵消掉,射线会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许多现象在笔者的异论里将很难解释,以后有机会笔者还会更深的异论引力。)异论岔远了,该打住了。接上面射线里正好抵消万有引力,万有斥力,于是射线成了既无万有引力,也无万有斥力,既不参与万有引力的被吸引,也不参与万有斥力的被排斥。
笔者异论携有高能量的,处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运动射线在猛烈对撞后,才能把正元、反元撞分开了,如果不是对撞,而是其它侧碰,那将是请不出正元、反元来的,只会进一步提高射线束的能量。撞出来的正元、反元各自裹上了等量的能量,稍外在直径约10-21~10-18米处(根据正元、反元粒子的大小决定),又马上被边上其它的一群吸去了些能量的射线束们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住,无法冲出去。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笔者暂时认为射线束中极大多数射线应是以类似驻波形式存在,即一些频率和振幅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后形成的波,能量以动能和位能的形式交换储存而不传播出去。上述两列波叠加后,波形并不向前推进,驻波的平均能流密度等于零,能量只能在波节与波腹间来回运行。总之射线束中大量射线以形成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为主,能量不显露,不外流。
套用宇宙中很多现象会有相似性,射线束用光速编织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犹如组成生命体的基因DNA那样会自动编织,组合,非到有很强大的能量、外力来扰动,不会改变其性质。射线束中只有极少数的射线在某些情况下有时会以行波的方式传播,因为在行波中能量随波的传播而不断向前传递,有了传递能量,就可以在常态时带动正元、反元和射线束用光速编织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一起运动起来了,也就满足了微粒子的运动所需。
笔者异论其实一切有静止质量的物质本身的属性是不会运动的,基本粒子一直处在高速运动中,是因为任何微小的基本微粒子统统都被不同频率的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了,并在射线束的推动下出现了运动行为。射线束天性有用光速织成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着微粒子们的特征,机制如上所述。真盼有机会和条件能进一步深入研究,查证其为什么会这样,但表象由如母系社会中婴儿一诞生,马上会有一群人不离不弃的围绕着婴儿转一样,深深的体现出舔犊情深,甘愿为婴儿做一切,好像婴儿身上有股极好闻的甜香味一样。微粒子们身裹的能量吸引了射线束们自动组合、编织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绕微粒子们。
科技界说高能物理最大的特点是:Δ/mc2约≥1,其中Δ表示体系的结合能, mc2为结合体系的静止能量。另外科技界又通过精确的检测,有普遍认可的理论,例如:对于原子结合成分子,Δ约4eV,原子的静止能量mc2约1GeV,其比值约在Δ/mc2≈10-9;对于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原子,Δ约10eV,电子的静能mc2约0.5MeV,其比值约在Δ/mc2≈10-5;对于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Δ约1MeV,核子的静止能量mc2约1GeV,其比值约在Δ/mc2≈10-3;而在高能物理范畴里,其比值将Δ/mc2≥1,也既是出现了结合能将大于物质微粒子的静止能量。对于这些比值一级一级大上去现象,笔者异论是:最后明显出现了大粒子围绕小粒子旋转现象。物质的表象,宏观上小物质团块依附着大物质团块,围绕着大物质团块旋转,当物质逐步,逐步的缩小到小物质粒子上去,……,一旦进到了微观粒子上后,将变得大粒子束(射线束)包裹小粒子(正元、反元)并围绕着小粒子旋转,小粒子在大粒子束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里,不管受同性电荷斥力作用,还是其它作用,撞来撞去就是撞不出来。
绕旋角速度从宏观大物质团块到微观小粒子是越来越快,而线速度且有可能是从光速到光速。
用笔者异论的高能射线大粒子束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围绕裸夸壳、裸电子、裸中微子、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旋转,将可以研究出许多理论去证明其合理性。
射线束依能量的大小,即频率的大小所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各不相同,包裹中微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所需能量最少,球直径也最小约在10-21m以下,其次是电子的射线束能量要比中微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所需能量高许多,球直径约在10-19m,再是夸壳粒子所需能量更高,球直径约在10-18m稍大一点。
进一步还可以发现射线束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能够一级一级大上去,还会有能包裹三个夸壳粒子加电子的质子、中子档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约在10-16m;能包裹氦粒子核档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约在10-15m;能包裹原子核档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约在10-15~10-14m之间。
科技界已发现一个现象,任何物质体彼此相互之间距离与物质体之比一定很大,恒星间的距离就远比恒星大得多;星系间的距离就比星系的尺度大得多;星系团间的距离就远比星系团的尺度大得多;宇宙中物质的分布是局部的高度集中和彼此之间广阔的空旷空间间隔开。从原子结构到星系结构都应是如此,射线束和微粒子的关系也应如此。射线束用光速编织的每一档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应有被包裹粒子直径的百千倍左右,体积将大亿倍左右,被包裹的粒子都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自由活动。算下来裸中微子直径约为10-23米,(计算方法下面会讲)包裹裸中微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直径约为10-21米,波长应在10-22 米以内的最细射线;裸电子直径约为10-21米,包裹裸电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直径约为10-19米,波长应在10-20 米左右的中等粗细射线;,裸夸壳直径约为10-20包裹裸夸壳粒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直径约为10-18米,波长应在10-19 米以内的粗射线。
笔者异论射线束用光速编织的每一档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能量即频率是不同的,从而也造成被包裹在里面的粒子或在外面的同等性质粒子进出时有困难,有区别,有一些基本要求。包裹夸壳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射线束能量最高;其次是包裹质子、中子的;再是包裹氦粒子核的;包裹原子核的;包裹电子的;包裹中微子的。又由于包裹中微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粒子很小10-21m以下,并且可以变形,所以它能从任何球型网状壳层的网眼中穿来穿去或粘藏于网状壳层里,不会受到任何阻挡,除非正好撞在其它粒子身上。其次是包裹电子的波包云团,当接受到更多能量时也可以穿进穿出一些网眼孔。而到了包裹质子、中子以上粒子的波包云团想穿进穿出比它大一大档次的网眼孔就会越来越难了。
射线束用光速编织的每一档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当受到能量,受到同档次频率射线的加入,会使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变大,变的疏松、网眼孔胀大,更易于碎裂,解体。收到同档次频率的射线越多该现象越厉害。反之适量的减少能量,减少同档次频率射线数量反而能更致密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在里面的粒子更不易逃逸出来或者外面的粒子窜入进去。
不同的粒子藏在各档不同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里,并受到这一档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的推动,被迫的进行着高速度的不停顿运动。
笔者异论三个夸壳粒子和电子在各自的自身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推动下不停运动,同时又不停地在质子、中子档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里高速旋转运动着,过程中不断的有射线在相互交换能量。包裹质子、中子档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致密的网又牢牢的圈住了三个夸壳粒子加电子的组合,抵抗着夸壳之间的斥力,不给其胀破波包云团网。
笔者异论几个同档次射线束编织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处在一起时会自动减少该档次频率的射线。好比一个小孩需要三个成人服侍,五个小孩就不一定需要十五个成人去服侍,可以减少几个成人,服侍五个小孩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借用人力。这样减少出来的该档次频率的射线即为结合能,也即是射线的运动质量。
撞出的正元、反元要吸取边上其它射线的一些能量,于是也就制約了其它射线的显身,当有足够多的能量时才会有大量射线可以同时撞出正元、反元。
撞出来的正元、反元于是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正物质粒子与反物质粒子。目前就是利用最先进的磁偏转法测量荷质比或其它最先进的仪器去检测质子、电子等微小粒子的静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暂也无法给出质量是正,是负。而由反元生成的负质量反物质在检测中又完全会与由正元生成的正质量物质提供出一个差不多一样大小的数值。因为正、反中微子;电子、正电子;正、反夸克粒子的质量是由其裸正、反中微子;裸电子、正电子;裸正、反夸克粒子的质量加上各自的射线束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的运动质量之和,射线束的运动质量本无所谓是正,是负,但现已自然而然归进了正质量里作计算了,而裸粒子的质量是有正与负的,并且数值不是很大。(如果那一天科技界测出了反物质的运动质量稍稍小于同时出世的正物质运动质量,那就乌拉啦!笔者从科技界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中有点感知,好像从重轻子的正、反u子,正、反T子,胖夸壳里会有苗头。一旦当科技界有更精确的测量、求证这些物质粒子的运动质量时,才可能会有机会去证伪、证实。)
科技界有电子对效应一说,说当γ射线从原子核旁边经过时,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下γ射线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这种过程称为电子对效应,有能量守恒,即入射γ射线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正、负电子对的静止能量(1.02MeV)外,其余就作为它们的动能。又γ射线射在近原子核处,被原子核束缚最紧处的内层电子上,能量会全部被电子吸收去,电子被打出来成为一颗光电子,即为光电效应。再又γ射线射在原子核外层,被原子核束缚的较松处的电子上,会发生非弹性碰撞,能量会部分被电子吸收去,成为康普顿散射。从上笔者发现电子对效应完全是γ射线撞击上了原子核外层的用射线束编织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上的射线,两条射线相撞产生了正、负电子对,说明了原子核外层的用射线束编织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上的射线能量与撞击上来的γ射线能量是处在同一个档次上的。而γ射线打在被原子核束缚最紧处的内层电子上,推动电子飞出来成为光电子,完全可看成是包裹电子外层的用射线束编织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上的射线能量,无能力对等γ射线,无法相撞产生正、负电子对,所以只好被γ射线裹挟着,推动着飞离出原子来,成为光电子,由如一股快速运动的水流冲上了前面的一个木球,裹挟了木球一起向前运动。而康普顿散射只好说成是高能量的γ射线,传递了点能量给包裹电子的用射线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上的射线束,造成了电子偏离原位。电子在低能级轨道吸收光子跃到高能级轨道,或者电子在高能级轨道发出光子退回到低能级轨道现象也应是包裹电子的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射线束吸收、放出光子射线的一种现象。
具有不同频率的射线携有不同的能量,携有能量的射线之间可以相互传递能量,根据携有能量的多少射线会用改变频率的大小来自动调节。由于射线携有频率不同,因而撞出来的正物质粒子和反物质粒子也会有所区别,尽管射线的频率有无穷多个,而笔者异论认为射线中所含正元、反元粒子品种不会很多,就那么几个。套用一生二,二生三和笔者的认知能力,暂时认为只有三种,即:孕有正元、反元能生成不带电荷量的正、反中微子粒子的射线;孕有正元、反元能生成带一个电荷量的电子、正电子粒子的射线;孕有正元、反元能生成带2/3电荷量的正、反夸壳粒子的射线。诞生各种粒子需要消耗不同的能量,中微子粒子所需最少,电子粒子所需居中,夸壳粒子所需最多。正、反粒子一旦出生,马上有许多边上也被吸去些能量的射线们会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着,推拥着正、反粒子一起闯荡世界。宇宙就是由那么几个基元起步的,最后创造了可以千变万化的正粒子世界和均衡充满浩瀚宇宙空间的反粒子世界,创造了星云、星系、恒星、生命。
笔者异论依照能量、频率从低到高跑出的是小不点正、反中微子,不带电荷;电子、正电子(现今科技界也有人说电子可一分为三,带正、负三分之一电荷的电子,但笔者暂还不考虑写入)带一个电荷量;正、反夸克,带2/3电荷量。其它一些夸壳,各种介子、轻子、重子等等都是由小不点正、反中微子;电子、正电子;正、反夸克在诞生前携能量不同造成,或携同等能量的成束射线群成束聚积成晶体状同步诞生,来不及马上分离开来,只好出来后再次重新组合、分化所造成。各类运动射线(如左图),就像用弹簧做成的箭,一圈圈的螺距就像频率,根据得到能量的多少,能像压紧,放松弹簧一样改变着射线频率,能量大时,弹簧压的紧,螺距变小,像证了射线频率变高,粒子性质也越强;能量小时,弹簧松开,螺距变大,像证了射线频率变低,粒子性质越弱,波动性质越强。极细的弹簧箭好比孕有正元、反元,是能生成正、反中微子粒子的射线;较粗点的弹簧箭好比孕有正元、反元,是能生成电子、正电子粒子的射线;最粗的弹簧箭好比孕有正元、反元,是能生成正、反夸壳粒子的射线。射线可以单支发射冲向目标,也可以几支或成捆的,千万支旋吸拧在一起成束,射击前进,轰击目标。
生成小不点正、反中微子的射线细箭总是喜欢依附在碰撞后会生成电子、正电子;正、反夸克的射线粗箭中,被粗箭们裹胁着一起前进,而且由于撞出时所需吸收能量最低,所以撞出率也最高。不同频率的射线就像一支支不一样的箭。
笔者异论同样频率时:能生成正、反夸壳粒子的最粗弹簧箭射线的能量要远高于生成电子、正电子粒子的较粗弹簧箭射线的能量,而生成电子、正电子粒子的较粗弹簧箭射线的能量又要远远、远远高于能生成正、反中微子粒子的最细弹簧箭射线的能量。
套用科技界的一些理论,笔者异论孕有正元、反元的粗弹簧箭,在诞生正、反夸壳粒子时,总喜欢同时三个正夸壳,三个反夸壳组成两组,各组三个夸壳一起喝着能量奶,拥抱着,被能量海(胶子——即:其他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裹着闪亮登场,过程中还都至少夹着一个异性电子粒子小兄弟和一帮子小不点中微子一起出来,成为极稳定的正、反质子。一个电子粒子小兄弟粘藏在三个夸壳大哥里游转,悠哉游哉,不显山,不露水,谁也没想到去捉住它。有时三个夸壳大哥多夹了一个异性电子粒子小兄弟,就成了中子粒子,当有两个同性电子粒子小兄弟时,活动范围一下子减少了一半,在磕磕碰碰争吵中,悠哉游哉的游转大受妨碍,于是一个电子粒子小兄弟在不超过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就被另一个电子粒子小兄弟排挤了出来。只有当质子、中子拥抱组成核子时,中子中多余的电子有了到质子中去串门的机会,在来来去去中,才能有了更长时间的稳定。核子越大也即质子越多,这时中子里的电子有了到质子中去串门的机会也越多,于是中子数也可比质子数慢慢地多起来。
当夸壳们喝到了更多能量奶,被更多能量海(胶子——即:其他射线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裹着,推攘着一起出来时,会夹带着更多的同性电子粒子小兄弟,和一大帮子小不点中微子,这时会有胖夸壳出现,有时也会有很多个夸壳一起拥抱着登场。由于能量海中能量被吸去过多,事件中的能量海消耗很大,无法长时间满足这些胖夸壳和夸壳群的需要,于是这些胖夸壳和夸壳群都在很短的瞬间解体,直到成为几个稳定的质子,电子,一帮子小不点中微子和几个相对稳定的中子时才打住。
五.异论电子、中微子、轻子等关系
笔者异论电子、正电子是由携有一定能量、处在某一个频率范围内的运动射线,当有了一定条件,即运动射线能量大于电子静能0.51 MeV/c2的两倍多时,在对撞中消耗了大量能量后,把正元、反元请了出来,产生了电子、正电子对。电子(即负电子)块头小重量轻(比 μ介子轻205倍),属于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 套用科技界大量的经典理论轻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其无法被分解为更小的粒子。它带有1/2自旋,被叫为一种费米子(按照费米—狄拉克统计)。电子所带电荷为e=1.6 × 1-19库仑,质量为9.10 × 10-31 kg (0.51 MeV/c2)。通常被表示为e-。 电子的反粒子即是正电子,它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自旋和等量的正电荷,还有与裸电子微粒子相同的负质量。
原子中每一个电子除了沿着它的轨道围绕原子核运动以外,还要绕着它自己的轴自转(自旋),就像地球除了绕太阳作轨道运动外,还要绕着南北极轴自转那样。两个电子在同一个轨道上围绕原子核运动时,自旋的方向不同,一个朝左,一个朝右。目前科技界对电子自旋的研究表明,电子围绕自己的轴旋转的速度永远是相同的,并且,电子自旋轴的方向必定永远与轨道平面相垂直。这样,电子就只能够有两个不同的自旋方向,我们可以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来代表它们,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大气中,电子的活动范围比它自己的直径大几十万倍。就像一粒芝麻大小的飞虫在大型足球场的立体范围里活动一样。
科技界解得,电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区别有几大特征:
(1)质量很小=9.109×10-31kg 或0.51 MeV/c2;
(2)电子带负电荷,正电子带正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3)运动空间范围小(直径约10-10m原子范围) ;
(4)运动速度快(10-6m/s)。
科技界认为电子的运动特征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它没有确定的轨道。
科技界介绍电子属于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只参与弱力、电磁力和引力、斥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轻子共有六种(三对)粒子,包括前面说的电子、正电子外,还有电子、正电子中微子;正、反μ子;正、反μ子中微子;正、反τ子;正、反τ子中微子。电子、正电子中微子不带电,自旋为1/2,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七万分之一,不确定),以接近光速运动;正、反μ子,其质量比电子重207倍(105.6 MeV/c2(c光速)),可看成超重版的电子,它的半衰期为2.2微秒,瞬间衰变为一电子、一反电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正、反τ子其质量为1784.1兆电子伏特(MeV),质量1782MeV/c2,比电子重3600倍,接近质子的1.8倍的。自旋1/2,电荷数为-1,平均寿命3.5×10-12s,不参与强相互作用;正、反μ子中微子;正、反τ子中微子有些像电子、正电子中微子的性质。科技界至今还不能非常确定地知道,几种中微子是同一种实物粒子的不同表现,还是不同性质的几种物质粒子,或者是同一种粒子组成的差别相当微小的具有不同质量的粒子。中微子只参与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具有最强的穿透力。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在100亿个中微子中只有一个会与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中微子的检测非常困难。科技界对中微子有大量谜团尚未解开。首先它的质量尚未直接测到,电子的七万分之一,电子的百万分之一都不是认可值;其次,它的反粒子是它自己还是另外一种粒子也定不下来;第三,中微子振荡还有两个参数未测到;第四,它有没有磁矩;等等。
既然科技界至今不能非常确定地给中微子下正确定义。笔者异论暂时认准为是一样的,统一为正、反中微子。电子、正电子、正、反μ子和正、反τ子都是带电的,所有的中微子都不带电。
正、反μ子,正、反τ子,它们除了质量大外,其它性质完全像电子;正、反μ子和正、反τ粒子都能在粒子加速器中用运动射线对撞通过几步衰变,成对的制造出来或从宇宙线中产生,但它们很快衰变,转化成电子、正电子加一些中微子。
笔者异论认为μ子,其运动质量比电子重207倍(105.6 MeV/c2)其实是一个高速运动电子被更多的一帮射线束们裹胁了,增加了运动质量,衰变过程中一支或几支极细的弹簧箭射线偷吃了能量生成一对或几对小不点正、反中微子。
重轻子τ的出现是在4GeV能量以上时的正、负电子对,在对撞中击出的,即:e+ + e-→τ++τ-,经过极短瞬间3.5×10-12s,τ子衰变为→电子(或μ子)+几个中微子;τ子→反μ子(或正电子)+几个中微子。笔者异论这样解释:电子、正电子被携有极高能量的射线束推动时,在撞击瞬间,即瞬间运动中,电子、正电子先回归本源,释放能量。进而使极高能量的射线束能量更进一步提高并紧密集束结晶成密集的“晶状束”,同步又有另外能生成电子、正电子粒子的具有极高能量的成束射线束群对撞,于是出现了τ++τ-现世表象,后又瞬间转变为电子、正电子,或μ子、反μ子,几个中微子。μ子、反μ子又瞬间解体,过程中使边上被吸去些能量的不同档次的射线束们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各自紧密的裹着电子、正电子和几个中微子后,才各管各。(根据宇宙相似性,犹如有机线型大分子物质链可局部区域结晶一样)过程被解释为τ子的出现又衰变,结果还是正、负电子对,过程中多了极细的弹簧箭射线偷吃了能量,生成了几对小不点正、反中微子。如异论有理,当有更高能量给予电子、正电子时将会撞击出更厉害的什么轻子来。
六.异论质子、中子、夸壳、胶子,介子等关系
电子静止质量 me= 9.109534×10-31kg ~9.11×10-31kg  0.511 MeV
质子静止质量 mp =1.6726485×10-27 kg ~1.673×10-27 kg 938.26 MeV
中子静止质量 mn =1.6749543×10-27 kg  ~1.675×10-27 kg 939.55 MeV
用2u+d=1.673×10-27 kg   或=938.26 MeV
u+2d=1.675×10-27 kg   或=939.55 MeV
u——上夸壳;d——下夸壳。
用简单方法就可以解得:
上夸壳质量mu=0.557×10-27 kg   或=312.321 MeV
下夸壳质量md=0.559×10-27 kg   或= 313.613 MeV
电子质量me=0.001×10-27kg     或=0.511 MeV
简单计算总有质子静止质量加上电子静止质量小于中子静止质量,差一个多点电子静止质量。上夸壳静止质量加上电子静止质量小于下夸壳静止质量,也是差一个多点电子静止质量。差值到那里去了?笔者异论认为其实科技界所说的夸壳、电子、质子、中子等静止质量不是正真的静止质量,里面含有了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在夸壳、电子、质子、中子中的运动质量和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电子后在质子、中子中的运动质量。这些运动质量加上裸夸壳粒子、裸电子微粒子的正实静止质量后才是我们科技界所检测到的质子、中子等的静止质量。对于静止质量检测,笔者异论认为以科技界现有水平完全可以非常、非常精确的测一下同一个物质体在低温和高温时的质量。通过查看一下吸收了能量后的物质是否有静止质量的变化,变化的规律如何。不知从那里能看到这些数据。
科技界能非常精确的测出衰变、裂变、聚变过程中,质量会出现亏损,这是指小核粒子结合成大一级原子核后,或大原子核衰变、裂变成小核粒子过程中的质量前后有所变化。科技界说这是因为小核粒子结合成大一级原子核时要放出结合能。大原子核衰变、裂变成小核粒子过程中也要放出结合能。对于一个原子核而言,它的质量不是它所含的中子和质子质量的简单加和。总质量减少的那部分质量被转化成能量放出来,以降低原子核类似势能的东西。
笔者异论认为衰变、裂变、聚变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裸质子、裸中子、裸电子、裸中微子物质转变成为能量,改变了物质性质。而是在裸质子、裸中子、裸电子、裸中微子和各自的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共同参与下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物质性质。原子核由小到大过程中,在聚集体中所需要维持原子核常态运动时的有运动质量的射线束波包云团所需射线数量出现了变化。从氢元素核子到铁元素核子,一般是有运动质量的射线束波包云团所需射线数量,按比例减少了,物质体越来越致密;从铁元素核子到更重原子元素核子、放射性原子元素核子一般是有运动质量的射线束波包云团所需射线数量按比例增加了,物质体越来越疏松。当有了一定条件时物质发生衰变、裂变、聚变,一些多余的有运动质量的射线束波包云团在衰变中以平静的形式使射线能量溜出来,或在裂变、聚变中以激烈的爆炸形式让射线能量冲出来,形成能量波。过程中有时会有少量或大量的小不点中微子一起跟着逃出来。
我们把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之差叫做核的质量亏损,根据笔者的异论也即是一些多余的有运动质量的射线束从波包云团里释放出去了。如果可以知道核的质量亏损,就可以根据质能方程,计算出原子核的结合能。
例如:氦核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1个质子的质量mp=1.007277u,1个中子的质量mn=1.008665u。这四个核子的质量为4.031884u,氦核的质量为4.001509u。
u表示原子质量单位,1u=1.660566×10-27kg=931.5 MeV
由上述数值,可以求出氦核的质量亏损
Δm=4.031884-4.001509=0.030375u。
在原子核物理学中,核子与核的质量通常都是用原子质量单位表示,而核的结合能通常用兆电子伏表示。按质能方程可以求出氦核的结合能为0.030375×931.5=28.3 MeV。
质子+中子= H-2可以释放出2.22 (MeV)结合能,
即:氘(H-2)结合能是2.22(Mev)
于是一个铀-235发生以下裂变:
U-235+n-1=Kr-89+Ba-144+3n   可以释放出215 (MeV)。
一个氘(H-2)加一个氚(H-3)发生以下聚变:
H-2+H-3=He-4+n   可以释放出23.9 (MeV) 结合能
释放出23.9 (MeV) 结合能是用质量亏损方法计算得
28.3-2.2×2=23.9 (Mev)。
核反应按其本质来说是质的变化,它和一般化学反应有所不同。化学反应只是原子或离子的重新排列组合,而原子核不变。因此,在化学反应里,一种原子不能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反应且是原子核间粒子的转移,致使一种原子转化为它种原子,原子发生了质变。核反应的能量效应要比化学反应的大得多。核反应能常以兆电子伏计量,而化学反应能一般只有几个电子伏,要接近106倍。
下面来看一下科技界是怎么样介绍胶子的,胶子是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强相互作用具有渐近自由的性质,即胶子、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并不是随着它们的距离增大而减弱,而是相反;当它们相距很近而处于核子内部时,相互作用很弱,可近似地看成是自由的,从而能够说明夸克、胶子的禁闭性质。胶子共有8种 ,静质量为零,电荷为零,自旋为1,能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点,也就是说同一种胶子或不同种胶子可以绞和在一起,是玻色子能够具有相同的特性,具有色荷。带电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光子而实现的;与此类比,具有色荷的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胶子而实现的,胶子具有色荷,胶子之间也有强相互作用,胶子本身可放出或吸收胶子。实验上还未发现自由状态的胶子,轻子对强子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异常现象以及三重喷流结构都显示了胶子的存在,胶子是维持原子核穏定的重要物质。
笔者异论认为胶子就是包裹着裸夸壳的一束频率极高的,像被压密实的最粗弹簧箭射线束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当一束被压密实的射线,频率增高到某一值时,性质会变,于是就有了科技界介绍胶子的各类性能。胶子射线束能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强力束搏包裹住裸夸壳粒子,使裸夸壳粒子只能处在胶子射线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的一个小范围里与其一起运动,常态下的裸夸壳只能撞击在网状壳层上,极对没有,也不会逃出这个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因为裸夸壳粒子本身应是不会运动的,其运动是被胶子射线束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带动的,编织成的动态网眼孔直径要比裸夸壳粒子直径小,带动运动时,裸夸壳与胶子射线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一直发生着激烈的弹性碰撞。
如下图:三个裸夸壳粒子各自在运动的胶子射线束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里,如没有电子时的情况是三个裸夸壳粒子在带同等2/3正电荷的斥力下,撞上了各自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的顶部,成最大正三角形,这时随同胶子射线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一起运动,会使网变形,撞击部位鼓出去,粘滞胶子射线束的运动,并有使胶子射线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分开的趋势和大有破网而出趋势;当有了一个电子时,三个裸夸壳粒子在电子负电荷的吸引下,穿游中,就可以很随意地处在胶子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里的各个位置,跟随着胶子射线束一起运动,一点也不影响胶子射线束用光速编织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去与其它胶子射线束交换包裹裸夸壳粒子的权力,所以质子是很稳定的,没有外界能量的强制加入是不易衰变的;有了二个电子时,三个裸夸壳粒子被电子的负电荷都吸聚到了一个很小的三角区内,妨碍了跟随着胶子射线束的一起运动,不易持久稳定,所以十五分钟后就会有一个电子被挤出来。
质子粒子中有三个上夸壳各带2/3正电荷,都又处于质子层的直径约有10-16米的射线能量波包云汤里,夸壳粒子球体积直径约有10-18米与质子相比直径相差近百倍,体积相差近百万倍,尽管上夸壳们有很空旷的空间可供其游荡,但由于同性相斥,各自仍是会分的很开,当有了一个带1个负电荷的电子也在胶子射线束能量波包云汤里穿游时,粒子内部马上热闹了起来,电子与上夸壳比,重量极轻,但带一个负电荷,又被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着,直径接近10-18米,体积比夸壳小几百倍,电子比任一个上夸壳电荷量多了1/3,异性相吸,当它与一个上夸壳拥抱,彼此交换着能量时,这个夸壳就成了下夸壳,有多余的1/3负电荷电量,还能够去钩拉其它夸壳,而这时其他两个夸壳合起来的4/3正电荷量呢,又正荒废着有力无处使,于是把正与上夸壳拥抱的电子抢了过去,因为电子质量远远比上夸壳小,于是电子被拉了出来,飞向另两个上夸壳。过程中只能先碰上两个上夸壳中的某一个,拥抱其变成下夸壳,而不能同时为两个夸壳拥有。丢了电子的下夸壳又变回成了上夸壳,这时包裹三个夸壳和一个电子的质子层胶子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紧紧地束搏着三个夸壳和一个电子,不给它们有分得太开,或逃离机会。射线束能量在云汤里也起着推波助澜的角色,翻翻滚滚。于是又回到了前面,二个上夸壳又去挣抢电子,反反复复的进行着,电子带动了夸壳、胶子射线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一起热热闹闹的舞起来了。电子在这个质子层的胶子射线束能量波包云汤里以极快的速度旋转穿行着,把三个上夸壳粘的牢牢的,哄的开开心心,乐不思蜀,1031年也不想分开。
夸壳的自旋1/2,尽管科技界说没有任何两个费米子能有同样的量子态,它们没有相同的特性,也不能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点,但是笔者认为处于胶子射线束能量波包云汤里的夸壳们是可以相处的,(如下图)各自的射线束能量波包快速的旋走方式是能够紧紧圈住夸壳粒子的,因为胶子射线束能量波包云汤里的夸壳们没有电子围绕着原子核那样有一个轨道可以供其绕旋。所以可以不严格的遵守泡里不相容原理。但当组成质子后,质子在电子的游串旋转下自旋1/2仍然要严格的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如左图旋转方法也是挺可以的)
又一个电子粒子闯进核里来了,质子成了中子粒子。两个同性电子粒子小兄弟处在同一个活动范围里,体系中有了五个微粒子,当五个微粒子在电荷平衡时,就很容易在较短时间里挤到一个小范围里来,又加没有严格的轨道让其遵守,转游中大受相互之间的干扰,于是在磕磕碰碰中,没有了悠哉游哉的生活,(如左图)两个电子中的一位电子粒子小兄弟在不超过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就被另一位电子粒子小兄弟排挤了出来。只有当质子、中子拥抱组成核子时,中子中的电子粒子有了从相互接触面闯到质子中去串门的机会,在来来去去中,才有了更长时间的稳定。核子越大也即质子越多,这时中子中电子有了到质子中去串门的机会也越多,于是中子数也可比质子数慢慢多起来。
科技界在实验中测出中子在衰变成质子和电子(β衰变)时,能量会出现亏损。实际情况是质子相对质量1.007275u(u为原子质量单位)加电子相对质量0.001u,小于中子相对质量1.008665u,出现质量减少,物理学上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鼻祖尼尔斯·玻尔认为,β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失效。而泡利预言了这个窃走能量的“小偷”就是中微子。能量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中子作为一种大质量的中性粒子在衰变过程中变成了质子、电子和一种小质量的中性粒子,正是这种小质量粒子将能量带走了。现今科技界公论大多数粒子物理和核物理事件过程中都伴随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反应堆发电(核裂变)、太阳发光(核聚变)、天然放射性(β衰变)、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等等。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0个。
笔者异论认为中微子可以躲藏在质子、中子等其它一切粒子里面,常态时稳定的串游在这些粒子里,但当一些粒子发生衰变,裂变,聚变等变化时,中微子就跑出来了,但是中微子的相对质量比电子小10-5倍。上面的计算中,加上中微子还是不够两边等式平衡的,应该还有一些多余的有运动质量的射线跑了出来,才合理。
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子既显示粒子性又显示波动性。其实原因是这些粒子从一诞生出来就都被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挟持了。运动时光子本身就是射线,无静止质量,所以速度最快并且是常量,而其它粒子因为都有静止质量,射线束波包裹挟它们运动时就得依其静止质量的大小而来放慢运动速度。静止质量小些,速度快些,静止质量大些速度慢些。中微子静止质量极小,它的运动速度可近光速,其次为电子,质子,中子……。当把能量(即射线)强加给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又可立马提高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速度,就像一个人推辆公交车和一群人推辆公交车一样,人多力量大,公交车就被推的快了。强加给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等能量(即射线),就有点像增加推公交车的人数。
又强加给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等能量(即射线),其速度最高也超不过光速。科技界已证实了这一事实,科技界在做粒子加速试验中,粒子在高速运动时表现出了奇异现象,电子,质子开初在不变的电力推动下,起初加快速度很快,在接近光速时越来越慢,越来越慢,基本快处在匀速运动中了,随便怎样也加速不到光速,而这时电力仍在输入,好像输入的能量对电子,质子,没有作用了。势能概念在这里遭遇了可怕的挑战,势能概念告诉我们质子、电子获得动能,一定要等于它所失去的势能,这是肯定的。否则能量守恒定律就绝对失败了。科技界测量电子,质子的动能(通过其产生的进入固体目标的热量)发现那里还是遵守着能量守恒定律,能看到所希望看到的大小值,势能确实转化成了等量的动能。速度不长,动能从何而来?惯性质量是随速度增大而大的,惯性质量是科技界为了描述电场中的粒子加速度而引进的不变量,现在根本不再是常量了,它随粒子速度趋近光速而增大,又看不到有什么极限。问题在那儿?
笔者异论认为其实是势能藏进了射线束能量波包云汤里了,势能增高了射线频率,提高了物质粒子的运动质量。(如上图):还是以弹簧箭来比喻射线。粒子藏在弹簧箭射线束里,由于弹簧箭射线束裹胁了有静止质量的粒子,速度不得不慢下来,一条弹簧箭射线推动粒子时,速度较慢,多条弹簧箭射线推动粒子时,速度可以加快,弹簧箭射线越多,速度越快,速度虽然越来越快,但粒子毕竟还是在靠弹簧箭射线推动,其速度是绝对不会超过射线的运动速度——即光速的。推动粒子的弹簧箭射线可以越来越多,但多余的能量(还是见上图),只能用来压缩前面的弹簧箭螺距,增加弹性势能一样,去提高射线频率,使这一整个的运动集束团越来越大,能量越来越高,理论上应该可以近无限,关键是看你的加速器有多厉害,但速度是有上限的,即光速。
又射线运动具有波粒二相性,射线能够表现出经典波的折射、干涉、衍射等性质。而任何有静止质量的微粒子在运动中,本是没有波动特征的,但是微粒子被射线波包,裹挟住一起运动时,就显示出了波动特征,表现出了具有经典波的折射、干涉、衍射等性质。所以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子在运动中也都显示出了波动特征。于是微粒子的波动性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同时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子在运动中又都保持了自己的粒子特性。所以科技界中精英们研究出来的,经典的波、粒二相性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其实这一切都是运动射线的表演事件显现。
上面论述中常提到波包,驻波,泡利不相容原理,自旋数。下面就用科技界的一些理论先简述一下波包,再简述驻波,自旋数。
波包:举一个例子:取一根均匀而又较长的橡皮绳,让它的一端固定在墙上或别的什么东西上,另一端握在手中,拉直。起初,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后来,握绳的手突然抖动了一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并重新静止下来。此后就会看到绳上有一个隆起的形状在移动,这个隆起的部分就叫做“波包”。 即在特定条件下,叠加后的波有可能是局域性的,犹如被某种曲面包裹住那样。这种局域性的波就叫做“波包”。波包是波的一个特殊的品种,用以描述波包状态的代数函数仍然叫做“波函数”。
在物理学里,一个波包是一群平面波在空间的一个小区域内的叠和。这些平面波都有不同的波数、波长、相位、波幅,都分别地建设性干涉于空间的一个小区域。依据不同的演化方程,在传播的时候,波包的包络线可能会保持不变没有色散,或者包络线会改变有色散。
驻波:频率和振幅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后形成的波。行波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波形不断向前推进;如果上述两列波叠加后波形并不向前推进,就被称为了驻波。例如,如左图所示,一根弦线的一端与音叉一臂相连,另一端经支点O并跨过滑轮后与一重物相连。 音叉振动后在弦线上产生一自左向右传 播 的行波,传到支点 O 后发生反射,弦线中产生一自右向左传播的反射波,当弦长接近1/2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波叠加后弦线上各点的位移为(设音叉振动规律为u=Acosωt) u(x,t)=2Asin(x)sin( ωt )=A(x)sin(ωt),弦线上每个固定的点均作简谐运动,但不同点的振幅不同,由x值决定。振幅为零的点称为波节,振幅最大处称为波腹。波节两侧的振动相位相反。相邻两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都是半个波长。在行波中能量随波的传播而不断向前传递,其平均能流密度不为零;但驻波的平均能流密度等于零,能量只能在波节与波腹间来回运行。
由於节点静止不动,所以波形没有传播。能量以动能和位能的形式交换储存,即能量不会传播出去。
自旋数:物质粒子在自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形态,科技界定有0、1、2、1/2、3/2、5/2…。一般解释:
自旋0,表示不管怎么旋转,任何时间看任何位置都是球型。
自旋1,表示旋转了360º度一圈,从同一个位置看出去,能看到粒子形状复原到初位。
自旋2,表示旋转了180º度半圈,从同一个位置看出去,能看到粒子形状复原到初位。
自旋1/2,表示旋转了720º度二圈,从同一个位置看出去,能看到粒子形状复原到初位。
……。
科技界说费米子是像电子一样的粒子,有半整数自旋(如1/2,3/2,5/2等);而玻色子是像射线、光子一样的粒子,无静止质量,有整数自旋(如0,1,2等)。
这种自旋差异使费米子和玻色子有完全不同的特性。没有任何两个费米子能有同样的量子态,它们没有相同的特性,也不能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点;而玻色子却能够具有相同的特性,能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点。
接下来再说介子。科技界定义:介子是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基本粒子的总称。它们都不能稳定存在,但能用来轰击原子核,引起核反应。介子包括π介子,η介子和κ介子。π介子有三种,π+和π-质量为电子的273.3倍,139.6 MeV/c2电荷相反,互为正、反粒子,而π°是中性的,质量为电子的264.3倍,135.0 MeV/c2,其反粒子就是它自身。荷电K介子K+和K-互为正、反粒子,质量为493.8 MeV/c2;中性K介子互为正、反粒子,质量为497.8 MeV/c2。中性K介子在运动时有两种组合态。π、K、n介子的自旋都是零,有时称为标介子。介子的自旋量子数为零。介子和重子都归属于强子。
在各种介子中,π介子是最轻,最重要的一种介子. 关于自由空间中π介子的结构与性质、核介质内π介子的性质、π-核子相互作用与π-核相互作用等问题,始终受到相当多的关注。
现今科技界发现的所有介子:π介子、K介子、ρ介子、ω介子、η介子等,都有一个正夸壳,一个反夸壳组成,夸壳的品种可以各不相同,但说白了也仅仅是能量多少的关系。根据这些介子的超短寿命,可以说这些夸壳都是刚要露头又缩回去了,变为射线、光子,成为无静止质量的物质。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也没什么能量丢失,变化。
用笔者的解说,包裹微粒子的射线束得到了些许能量,活跃了,活络了,于是射线间也有了对撞机会,相撞中产生出了准正,反夸克。当然得到了些许能量的射线束也能更易于用来轰击原子核,引起核反应。但是,这些射线束得到的能量又不是很丰富,足够的多,多到可以拿出大量的能量供射线束去编织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去包裹住准正、反夸克们让其现世,于是这些还没出世的准正,反夸克由于得不到射线束用光速编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的包裹,只好又夭折了,缩了回去,成为射线。如果对事件反应的记时器,灵敏度差劲点的话,也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科技界在物理实验事件中,正、反两种物质相碰马上湮灭产生若干π介子,而π介子又很快衰变而成为射线、光子。过程:N+N' → 若干 π介子→射线、光子,成为无静止质量的物质。从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正、反两种物质相碰,最终产物是射线,有静止质量物质变为了无静止质量物质。根据笔者异论是正元、反元的回归本源。并且回归无需任何外力和任何附加条件,正、反两种物质相近到原子,分子级别时的距离,在正力与反力这两个短程力作用下,马上就碰面归一,回归本源。
以上这些正物质粒子和反物质粒子,完全继承了正元、反元的一切性质。
笔者很欣赏下面一些论点稍作一些变化,传供大家欣赏。事实上,物质的原始形态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就象计算机运用二进制排列组合编制程序一样。如果这样想来,我们就可以不受许多现象的影响,只寻找物质本质性的东西。基本粒子在宇宙世界千变万化的表象下,共同遵守着一种微粒子物质相互转化的程序,或者称微粒子转化的规律。就象一条执行一种电脑程序的生产流水线。这条微粒子生产流水线的生产初级原料是射线,生产出来的物质是正、反夸克,电子、正电子,正、反中微子。以正、反夸克,电子、正电子,正、反中微子加射线为下一步生产的生产原料,又可以生产出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产品。但这条流水线最终生产出的产品就是稳定的物质微粒子——正、反质子,正、反中子,电子、正电子,正、反中微子,原子,分子。过程中的能源是引力、斥力、电磁力——固有的;强核力、弱核力——也即是各种射线束用光速织成的球型网状壳层波包云团包裹各种微粒子后在相互碰撞过程中,能量的交换表象。射线,正、反中微子会一直参与到下一级的生产过程。其中反物质,除单原子反氢原子是其最高级外,没有更高的组合原子,更遑论分子团微粒了。正、反质子,正、反中子,电子、正电子,正、反中微子,原子,分子,射线,光子以外的所有微粒子产品——如重轻子、介子、胖夸壳、夸壳群…,都是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所以它们都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最终转化或产出的还是正、反质子,正、反中子,电子、正电子,正、反中微子,原子,分子,射线,光子。
我们在各种加速器中发现的新微粒子也都是上述流水线上,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加速器的加速粒子能量越高,过程中的半成品也越丰富,随着科技界制造加速器的水平提高,被加速的微粒子能量也越高,出现的粒子也越来越奇异。
这条生产流水线还能将生产过程中多余的原料:射线吐出来。
稳定核微粒子、原子、分子等是宇宙物质的常态,各种不稳定的微粒子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态。在不同能量级的加速器中产生了很多使人眼花缭乱的半成品(各种不稳定微粒子),我们绝不能被这些表象所迷惑,实际上只是射线,正、反质子,正、反中子,电子、正电子,正、反中微子在不同能量环境中执行不同的程序,就象用不同的力摇晃“万花筒”,看到了千变万化的花样图(相当于整个还在不断增长中的微粒子大家族),但实际上“万花筒”只是由几张彩色纸片组成(相当于射线,正、反质子,正、反中子,电子、正电子,正、反中微子等一些稳定粒子)。
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时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是正确的。宇宙的本质是质朴的,宇宙应有许多相似性,球型,绕行轨道,镜象,突变,……等等,从宏观到微观都遵行。越近本源应该越简单,生物体比有机物复杂,有机物比无机物复杂,无机物比原子结构复杂,原子结构比原子核复杂,原子核比核子复杂。核子应有最简模式。
同时根据宇宙有相似性,规律性,得:星系围绕着星系团中心旋转;恒星等围绕着星系中心黑洞旋转;行星等围绕着恒星旋转;小卫星围绕着行星旋转;……旋转,旋转;分子、原子由电子云团围绕着旋转;原子核、核内粒子、基本粒子表层该由不同频率,不同能级的射线束粒子围绕着旋转了。
旋转,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起先极大围绕空旋转,接着小围绕大旋转,再接着转,转……,转到最后变成大围绕小旋转。
推断物质的复杂程度规律是:各种生命体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且远比细胞复杂,而且生命体品种也比细胞品种多,生命体由高级生命体的生化活力维持;各种细胞由不同种类的有机大分子组成,并且细胞远比有机大分子复杂,而且细胞品种也比有机大分子多,细胞体也是由有生命体的生化活力维持;各种有机大分子由许多有机小分子,有机基团组成,并且有机大分子远比有机小分子,有机基团复杂,而且有机大分子品种也比有机小分子,有机基团品种多,有机大分子由有机小分子,有机基团上各种官能团通过链式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缩合聚合,交联聚合等等变成大分子,然后靠范德华力即分子间力团捏在一起;有机小分子、有机基团又由各种分子、小游离基、小自由基分子组成,并且比分子、小游离基、小自由基分子复杂,而且品种也较多,一般由分子的离子键、共介键等化学力结合;无机分子由近百种原子组成,并且分子远比原子品种多样,复杂,分子由电子云团围绕分子的化学力牢牢结合在一起;原子由几个基本粒子组成,品种要比基本粒子多的多,原子靠电磁力,弱力结合;基本粒子品种应最少,靠强力结合在一起。
力的强度是强力大于电磁力二百倍左右;电磁力大大大于弱力;弱力大于电子云团围绕分子的化学力;电子云团围绕分子的化学力大于范德华力即分子间力。生命体的生化活力又是属于另一种的高级力,人类还不能完全搞清楚它是靠什么机制来自动完善,自动调节,可变化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