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恢复高考三十年 如何破解“而立之惑”?(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1:38:48
中国恢复高考三十年 如何破解“而立之惑”?(图)
文章提供 于 2007-6-11 14:37:41
文章作者: 季实    阅读时出现乱码?解决办法
[新闻热评 首页 ] [加入博客 ] [回 顶顶华闻 主页 ]
1977年,“文革”十年后中国高校首次恢复招生考试,至今次高考,已满三十年。高考可谓是中国目前最平等的竞争舞台,但却饱受国内外舆论抨击;没有人能够明确回答,在中国的现实下,除了这样的高考,我们能用什么办法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那么,我们该怎样帮助挣扎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孩子们脱离应试教育的苦海?高考制度又当如何破解“而立之惑”?这里汇选了一些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
一考能否定终生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1、万千学子负笈赶考 高考“一卷试天下”已打破
6月7日,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高考拉开帷幕。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30个年头,全国报名考生突破1000万人,计划招生567万人,均创历史新高。据瞭解,由于部分考试科目设置不同,全国大部分省市区8日结束高考,上海9日结束,江苏、广东10日结束。(北京CCTV网)
据悉,中国自2003年起开始在高考中尝试分省命题。分省命题是国家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决定的,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不同地区的教育特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全国使用一张试卷的考试风险。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可以说,中国高考正在逐渐打破‘一卷试天下’的局面,体现着中国教育评价体系在多元化发展中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努力。”(上海东方网)
中国的高考制度自诞生至今,一直伴随着争议。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高校单独招生,出现过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锺书、吴晗等文史方面特优生的佳话。从1952年起,全国统一高考成为大学招生考试的主要形式。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项考试被赋予知识改变命运的重大意义。近年来由于高考生基本为独生子女,这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更是“牵一发而动千钧”。(北京中新网)
2、高考向以残酷闻名 考生承受激烈竞争压力
说到中国的高考,很多外国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残酷”,因为这样激烈的竞争他们过去没见过。韩国庆熙大学中国工商管理科主任教授姜栽植深有感触地说:“我在中国看过高考,简直就像一场‘战争’。”美联社6月7日挑了个极端负面的例子,描绘中国考生在高考前承受的巨大压力,标题触目惊心:《自杀:中国学生的压力标志》。
而据美国教育部官员介绍,美国没有统一的高考,仅有一项全国统一的水平测试SAT,这项考试在上中学时就可以参加,而且一年可以考7次,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成绩寄送大学。在美国的SAT考场上,看不到像中国那样硝烟弥漫的紧张气氛。一位定居美国休士顿的华裔母亲称,她的女儿参加SAT考试时,怎么报名,怎么准备,甚至她哪天参加了考试,“我这个做母亲的根本就不知道”!(北京《环球时报》)
3、高校扩招利弊纷争 高考已难改变考生命运
据教育部统计,在恢复高考的30年间,中国大中专学校总共录取了3600万人,为中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众多中国年轻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北京新华网)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数量。2006年,高校录取率已经从1977年的4.7%提高到56.85%,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高校扩招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相比恢复高考之初,如今中国适龄青年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巨大的高考竞争压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舒缓。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却随着高校扩招日益凸显,他们也逐渐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340万人,2006年增至413万,200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0万左右。2005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达120万。(河南中原新闻网)
通过读书改变个人命运仍然是当前中国农村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大学扩招之后,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道路似乎宽广了许多。但是,许多农村的孩子合全家之力,历尽磨难,在他们终于大学毕业之际,却不得不面临最致命的就业的失败。这会进一步助长“读书无用论”,许多农村孩子将选择不进学校,直接进入劳动市场。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无异是一大打击。
高考火爆似“高烤” 全民运动“走火入魔”
1、高考经济愈加火爆 民众血汗钱盲目打水漂
一年一度的高考,催生了一波热似一波的“高考经济”。高考自6月7日开始,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高考经济”最红火的时候,各种千奇百怪的“创意”也层出不穷。从考前购买高考资料、吸氧,到考中住宾馆、吃套餐,再到考后的谢师宴、出门旅游,总之五花八门,让人应接不暇。(北京《中国经济时报》)
然而,这仅是高考“经济链”的微小一段。一位高三教师说,自学生上高三起,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就开始为辅导材料、上补习班、营养补品、保健品等林林总总的“备考专案”源源不断地投资。粗略估算,除学生日常餐饮开支外,一个高三学生一年少则要花费万元左右,多则要耗资四五万元。(北京人民网)
望子成龙无可厚非,适当地给备考的孩子增加营养和心理辅导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此煞费周章地供子高考,则太过劳民伤财。更重要的是,高考“经济链”火爆运转下,受害最深的是考生本人。奢华的高考环境和无处不在的细微呵护,不但不会把他们塑造成真正的有用之才,反而会蚕食他们的独立意志和抗挫折能力,导致他们形成奢靡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湖南红网)

高考承载着无数中国家庭的希望。
2、全民跟风高考热潮 大大增加考生心理压力
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伴随参考、录取人数增长的,是社会关注热情的高涨。如今,高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全民高考”。还没进入6 月时,国内各个媒体就迫不及待地开设了“高考”或者“关注高考”的栏目,每天刊发大量长篇累牍的关于高考的文章,从注意事项到经验之谈,从预测到警告,无所不包;电视台更是把这当成了热点中的热点,每天的“天气预报”变成了“高考天气预报”,各地政府部门推出多条措施为高考保驾护航。这些措施涵盖交通、考试环境、食品卫生,等等。(北京中新网)
对于已经经过十余载寒窗苦读的考生们来说,高考当然是一个人生历程的重要转捩点,社会理应给予一定的关注,让他们在这一转折过程中转得轻松顺畅。但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像这样每年在社会上掀起一场“全民高考”的风暴和热潮,而且激烈程度有增无减,问题在于,如此关注高考和热炒高考,这对社会、对考生究竟有没有负面效应?(湖南红网)
3、高考扰民年甚一年 占用消耗大量社会资源
高考的到来,使社会诸多环节都进入“战时状态”:在北京,民警进考场协查作弊,着制服在校园里巡视;在山西,省直各单位在高考期间除紧急公务外,其他公车一律停用,领导干部上下班要带头乘公交或以步代车;在成都,飞机起飞后拐弯,尽量避开成都中心城区上空飞行……其他诸如交通管制、全城禁噪,也在各地纷纷上演,公安、交通、医疗等部门也不得不动用大量精力,为高考“保驾护航”。(深圳新闻网)
有人质疑:如此兴师动众,将原本很正常的一个考试活动放大成了“全民考试”,让很多人的生活、工作轨迹被迫改变,甚至以牺牲他人权益为代价来维护高考,有必要吗?当一年一度的高考被放大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运动时,是不是该认真反思一下大家究竟为什么对高考如此顶礼膜拜,如此奉若神灵,如此充满敬畏,如此张皇失措?(四川在线网)
高考存废引激辩 应试教育弊端渐显
1、应试教育高分低能 分数至上扭曲学生心态
今年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范谊提交《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引发了新一轮“废除高考”的热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就此表态称:高考必须改革,但不能取消。(北京中新网)
高考不改,应试教育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英国工程院院士、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宋永华说,中国发展需要多种人才,现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却都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培养的都是应付考试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曾在北京教过英语的美国人克里斯也说,在中国的学校里,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记住”,学生要记住单词、公式,老师要记住模范教学法……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很多学生的才气早在他们走入高考考场之前就被抹杀得一干二净了。(北京中国网)
高考制度对人格成长也有负面影响,韩国庆熙大学中国工商管理科主任教授姜栽植教授认为,分数第一,容易造成人性的扭曲。中国的年轻一代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和“社会只讲高学历”的氛围,助长了学生“以我为中心”和“分数至上”的心理,容易自私自利,成为“有头脑,但无感情”的人。曾在武汉当过英语老师的美国人杰夫说得更重,他认为高考的压力使学生们“灵魂上的伤口非常深”,结果是中国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中国学生,其中包括很小的孩子,都有一种要“成为人上人”的想法,而这种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使他们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才,因为现在绝大多数跨国组织都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中国学生恰恰缺乏这一点。(北京《环球时报》)
2、高考公平还须改进 以考为本待成以人为本
30年来,高考制度以“分数论英雄”凸现了其难以比拟的公平性,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最不坏的制度”。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现行高考制度“见分不见人”,公平的确重要,但高考改革的方向应该从“以考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熊丙奇表示,衡量一个教育制度的好坏,应看学生的教育选择许可权大小。所谓教育选择许可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考试选择权,二是学生的学校选择权,“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北京中新网)
熊丙奇分析,学生考试选择权包括考试的品种、考试的有效范围、考生的能力范围。从考试的品种看,我国高考考试品种单一,且是集中一次考试;从考试有效范围看,有效期不到两个月;从考生的能力范围看,无论你是成绩突出,准备进重点大学,还是成绩一般,希望考一般本科,还是成绩不如人意,选择高职高专,大家考的是同一张试卷。
所谓学生的学校选择权,就是学生自主选择、申请学校的权利。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在“先分数优先(划分录取批次)、再志愿优先(根据填报的第一、二、三、四学校等级志愿按志愿先后顺序录取)、再分数优先(同一学校志愿中按分数高低顺序录取)”的集中分批等第录取制度中,没有自主选择学校的权利,虽然在一张志愿表上可能有近20所学校100多个专业可以选择,但是往往可能因为“第一志愿”填报失误而面目全非。
熊丙奇说,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在于在高考考试不变的情况下,做到尊重学生的学校选择权,让每个学生能同时被多所学校录取,尤其是同一层次学校录取,学生能根据自己对不同录取学校、专业的评价作出取舍。虽然少数高校在这一方面已不同程度作了尝试性探索,但推广是个难题。(香港《文汇报》)
3、自主招生尚难推行 高考制度不能轻言取消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是反对废除统一高考的学者之一。他指出,高考制度不但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欢迎浏览ddhw.cn的功能,而这些都是高考利弊多元的复杂性的表现。在支援高考的声音中,绝大多数都考虑到这样一个因素:高考至少在形式上是一个体现公平的刚性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尽管“唯分取人”的机制未必合理,但出身贫寒的学子要的是一个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公正管道,所谓“素质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谈。(北京人民网)
正是因为高考所具有的社会流动功能,围绕这项招生制度的改革举步维艰。今年,复旦、上海交大进行自主招生,大多数人乐观其成,但也不乏质疑之声。有人担心,没有了类似高考的程式公平的招生制度,怎样保证录取过程没有人为因素掺杂其中?怎样确保招生的公平、公正、公开?(北京国际在线网)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雷颐撰文指出,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大学自主招生制度,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也是大学自主招生。但是,实行这种制度的前提是大学应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政府不得随意干预。而这一前提条件,是目前的中国大学所不具备的。(北京《人民日报》)
三十年屡经周折 高考改革小步快走
1、考生发挥空间渐大 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中的诗句。今年,北京市的高考语文试卷,要求考生围绕这句古诗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体裁不限。北京交通大学附中语文教师郑忠东认为,“这个题目与最近几年的命题风格一脉相承,话题具有很高的开放性,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回首三十年高考路,高考制度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作为教育改革的晴雨表,高考试题最直观地反映了这种变革的脉络。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首次恢复,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上海市以《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为题,湖北省则是《学雷锋的故事》。显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虽已过去,但高考作文依然没有摆脱泛政治化倾向。(北京中新网)
步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政治味浓厚的作文题目退出历史舞台,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这一阶段,高考作文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方面,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此期间,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年的给《光明日报》写封反映环境污染的信,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都是跟环境相关;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关注的是个人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的多元化。这一时期,高考作文试图为学生树立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来应对日趋多元化的社会,同时考察学生对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的思辨力。从1991年的“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到1998年的《我所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无不关注考生的品格素养。
进入二十一世纪,参加高考的考生是“八零后”一代,他们张扬个性,为人、行文都有突破传统思维的独到见解。高考作文命题也相应变化。从 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到2006年的《老鹰和乌鸦》,都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写作者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鼓励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上海东方网)
2、高考改革不断进行 改革方案大都利弊同生
事实上,高考从恢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浙江在线网)
上世纪八十年代,教育部对高考做的主要改革是从试卷和教材入手,引进了美国的试卷模式,以取代原来相对粗糙的出题方式。这一时期,整个国家的主题是体制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随之启动,二百多所高校试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分开。
八十年代末期,大学生出现了“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区别,高考渐渐演变成了“双轨制”,一条腿走在计划的老路上,另一条腿开始迈向市场。这种状况持续到1996年,“双轨”并为“一轨”。并轨后,免费的午餐没有了,所有的学生都成了“自费生”,学费从此只涨不跌,成了家长心中的隐痛。
世纪之交,高考的变革开始加速。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从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变得相对轻松,但随之到来是,大学生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保障,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北京人民网)
在中国教育这根长长的“链条”上,高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节点”。过去三十年,每一个改革方案的推出,大都利弊同生。这项改革,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引证。(北京中新网)
3、考试改革实效显着 招生制度改革还须跟上
高考制度改革一般包括两方面:高考考试改革、高考招生改革。翻开高考30年的改革篇章,“考试改革”尤为浓墨重彩,实效显着:1977年,高考考试分文理科;1994年,为缓解应试教育压力,高考科目从7科减到5科。(广州金羊网)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试行“3+1”考试。1999年,广东省经教育部批准试行“3+X”科目组考试,引起不小反响。“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欢迎浏览ddhw.cn“X”是指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自由选组或综合,此方案后被逐步推广至全国。直到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改革,推出“3+文/理科基础+X”、“3+3+基础会考”、“3+X+1(基本能力考试)”、“3+小综合”的改革,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察。一系列改革下来,一些具有特长的学生通过选择进行分类考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尊重。接着,又有了在部分地区实施的春秋两季招生考试方案,这一新的招考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打破了全国统一进行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北京光明网)
高考“招生改革”也进行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大“动作”有两个:一是2003年开始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实施5%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中学推荐占很大比例,现此方案已推广到53所高校;二是2006年开始的复旦、上海交大通过“考试+面试”进行小规模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天津北方网)
同济大学分管教学招生工作的副校长李国强认为,“高考毕竟只是一次考试,一次考试之所以被人奉为神台,关键在于‘以高考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 的高考招生制度——高考分数即命运。要改变高考‘独木桥’现状,必须着重在‘招生制度改革’上下功夫。而不绕出高考考试改革的小圈,整个高考招生制度‘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不变,高考制度改革将很难有大作为。”(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