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民俗风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08:03
您的位置:游云轩生活情怀华夏情怀江西宁都民俗风情

宁 都 县 民 俗 风 情
1、岁时节令http://yps4026.myanyp.cn/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有吃“汤圆”、闹花灯、舞龙灯、样古史、禳神、打甑盖等习俗。
花朝节:农历二月十五日。取百花盛开之意而得名。这天,农村家家用糯谷爆禾泡,以示丰登大熟之意。妇女围坐食擂茶,女孩子要在这天穿耳环孔。择此日结婚的多,取花好月圆、良辰美景为吉庆。晚上烧花灯(头年结婚的新妇,由娘家和内亲送来观音送子灯和麒麟灯,要在这天晚上烧去麒麟灯,而观音送子灯则待新妇生子后的次年花朝节晚上烧去)。
清明节:古以寒食后第二天(一说第三天)为清明节,今以日历所定节气日为准。家家户户都进行扫墓祭祖。旧时,以族或房支办酒筵,男丁参加宴会,名为祭祖食“清酒”。女人头戴扁柏或桃、柳枝。谷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立夏节:这天,腊味、盐蛋、米粉肉是不能少的,故有“腊杂节”之俗称。还有吃糯米糖、烹狗、燉鸡、吃补品的习惯,俗称“补夏”。  (游云轩http://yps4026.myanyp.cn/欢迎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五月节”,又称“端阳”、“重午”。食粽子、麦糍(又叫煎鱼),喝雄黄酒,家家门窗上挂着葛藤捆卷的菖蒲、艾枝。县城有龙舟竞赛,各龙舟队在节前要向辖区内逐家发送糖、肉包子、粽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鬼节”、“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农历七月十二日,备办茶酒香烛供奉祖宗,名叫“接太公太婆回堂”。节日,将纸钱、金银锭装于大纸包内,纸包写明某祖受用、某寄字样,并祭以鸭血,入夜整包焚烧,俗称“烧包”。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最尚月饼,民俗多以饼相赠。夜晚,中老年盛行赏月,青少年有摸青(窃少许蔬菜瓜果),妇女们有“接月光”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九”。有登高、饮茱萸菊花酒。至今吃油炸芋包、薯包的习俗仍旧盛行。
以上俗称“四时八节”。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也有少数乡村二十四日过小年的。从前,节前之夜送灶群,自节日起不吃粥,不吃霉豆腐,妇女不入娘家,更不能在娘家住宿。
大年:即除夕,俗称“大年晡”。这天,贴门神、春联,点香烛,要备三荤三素酒茶鸡汤,敬祖先,俗称“上汤”。爆竹声中全家聚餐,名叫“食汤”、“食团圆饭”,家长给未婚嫁的儿孙发压岁钱。晚上,“点岁火”、“贴岁纸”(用红纸卷一张纸钱贴在房门、仓门、六畜门上)。要食压岁饭,坐通宵,名叫“守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俗称“大初一”。黎明前,鸣爆开大门,选择“大利方向”走第一步,名叫“出行”。有的村,全村男人聚集在一起喝果子酒,名叫“食发始酒”。早晨,各家吃油炸糯糍。在县城,早晨由长辈率儿孙到就近的寺庙祭拜神主。早饭后,各人互相串门道贺拜年。这天,多数人吃素。从初二起到上元节,家家互相设宴请客,名叫“请新年饭”。http://yps4026.myanyp.cn/
农历正月初七日,客家人习惯吃羹汤。这天早餐,要吃用米、豆、花生、番薯、芋头、大蒜、生姜等共煮的羹汤。谷说:“吃了七种羹,汝仔赖子做零星。”意思是从这天起,大家要开始新的一年工作劳动了。
立春:旧时,要贴春联,点香烛敬神,俗说“迎春接福”。立春时刻鸣爆迎春。
春社:立春后第五年戊日,时在春分前后。祭祀土地神(俗称社分、福主)。http://yps4026.myanyp.cn/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老官菩萨生日,民俗多集会唱戏。
2、婚丧寿庆;
[婚嫁]  (游云轩http://yps4026.myanyp.cn/欢迎您!)
婚嫁程序:旧俗“三茶六礼成亲”。“三茶”,即三次送礼。宁都客家人对结婚、做屋等馈赠礼品中要有一项茶叶,故俗称“送茶”。“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订婚”。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俗称“报日子”、“定茶”。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一般称为迎新。民间俗称男方叫“归亲”,女方叫“行嫁”、“归门”。今谓“结婚”。
婚嫁礼仪:过去时兴“花轿”,男方发轿到女家将新娘抬回。上轿之前,女方一家要号啕大哭,俗称“哭嫁”。说是不哭会使外氏穷。新娘进门后,拜堂,饮交杯酒,用新草席铺地为道,踏在席上走进洞房。迎娶时,男方要出多种财礼给岳父母的“辞神礼”、给侍娘的“插花冖”、首士的“开剪礼”、厨师的“开杓礼”,以及小孩凑热闹的“开门礼”等等。请客送礼的习俗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拜堂时,长辈要送拜礼,名叫“贽敬”,俗称“拜见”。
招亲:旧时,男到女家招亲,俗称“招郎”。
改嫁:旧时,寡妇改嫁,非常艰难,俗有“嫁次老公出道世”的谚语。约定再醮日期,必须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家,偷偷溜出村庄(绝不能经过“后龙山”)。到了半路换鞋上轿。改嫁的寡妇人称“夜桥婆”。
[丧葬]
老人逝世,俗说“归家”、“过身”、“过背”、“老掉”。入殓,俗说“入棺”、“收殓”。安葬,俗说“过山”、“出葬”。办丧事,俗说“做白喜事”或做“丧事”。入殓、出殡、安葬(俗称“落事”)都要请堪舆(俗称“地理先生”)择“吉日、吉时”和安葬的“风水宝地”。
入殓:事前孝子孝孙(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在县城,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加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富人死后,棺材要停入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穷人死后,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
出殡:满堂皆白,事前要祭奠,俗称“烧香”,先儿孙后亲朋按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祭奠后,儿孙及儿媳孙媳等要跪在棺材前一餐饭,俗称“食材(财)饭”。食材饭时,要请一至二位“命好福好”的人主持斟酒盛饭,酒斟二巡,饭盛二次量少。随意食菜,每碗吃一点。主持人要说些吉利话。出殡时,孝子孝孙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绳,持孝杖棍。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负责丢引路纸。接着是持旌旗的、抱灵牌的、乐队、祭轴、花圈、送葬的亲朋、灵柩、子孙。行至村外交通道口处(城市、集镇走出街口)“谢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谢孝后,孝子才孙扶柩至坟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即参加筑坟。坟筑好后,有喝彩、撒粮米习俗。
出殡的当天晚上请道士念经一至七天,超度亡灵,俗说“做归山灯”。第二天,孝女、孝妇等穿孝服,首次上坟,俗说“拦山神”、“扌罗两朝”。  (游云轩http://yps4026.myanyp.cn/欢迎您!)
办丧事:对内亲要派专人报丧。亲朋好友要先送礼,再参加吊祭、送葬、吃饭。丧饭两餐(正餐),一荤一素,入殓时食素,俗说“归棺饭”、“斋饭”;出殡时食荤,俗说“出葬饭”。
旧时安葬后,有的孝子还会昼夜在灵堂或坟前守护一段时间,俗说“守孝”。
[庆寿]
古时多为高龄庆寿,俗说:“三十有人晓,四十有人知,五十杀个鸡,六十杀只猪子满天飞。”
*以前,庆寿之风很盛。小孩出生“做洗裹酒”。去道贺,俗说“目肖生”。生男孩的要吃红蛋,要“打满碗”(弄好一碗米粉或面条,上盖三块红猪肉,外带两个红蛋,馈赠街坊邻居或全村每家一碗)。弥月之喜,俗说“做满月酒”。周岁生辰,俗说“担盐”、“做过周酒”。尔后,每隔十年都要“做生日”。一般要女儿提头为父母做寿。有礼有寿饼、寿烛、布料、三牲等,朋友则送钱或纪念品。寿筵两餐,头天晚上一餐,俗说“暖寿酒”,正日,俗说“拜寿酒”。除富户或或权贵者外,一般不举行拜寿仪式。
3、生产俗习;
播种:指水稻播种,俗称“禾子落泥”、“(焱攴,方言yan,即撒、播之意)”。
莳秧:又叫“莳田”、“插秧”。俗称“栽禾”、“栽插”。过去宁都客家人栽早禾很隆重,要在祖宗堂上杀鸡或宰鸭,要备办三牲、米酒、香烛到社坛(社公庙)、谷雨祠、祖宗堂上供奉。
教牛:对青壮年牛进行训练,使他学会耖耙犁田,俗称“教牛”。要选择晴和的“吉日”在疏松的旱田或沙滩上操练,接连几天,直到牛听使唤为止。
榨油:榨油的作坊,俗称“油寮”、“油榨下”。油寮要“安老官神位”,点长明灯,朝敬夜拜: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要杀鸡敬老官,俗称“做神福”。
商贸:1、各行各业都供奉“老官”。四月初八老官菩萨生日,各行各业都要赞助演庙会戏。2、宁都有商家很重视店牌,采用积极向上吉祥如意的字词组织起来,如:瑞兴隆、兴昌祥、鸿昌隆、馀庆堂、文宝斋、聚隆、时鲜楼、梅江楼等。宁都不挂“标旗”、“红灯”之类的商招。但有挂实物、挂图画、挂一个字的习俗。宁都人尚古朴,很少有叫卖习俗。
4、杂俗
舞茶篮灯:又名“搬灯子”、“搬茶灯”。灯,用竹篾、彩纸制成一对大花篮若干小花篮,非常美观。小花篮装置在一根小木棍上,能左右旋转。表演时,一男挑一对大花篮,若干女的手托小花篮,相互配合表演,还有文武场乐队配合,载歌载舞,生动活泼。表演此灯,无常规定俗,初期多于丰收喜庆与新佳节在禾坪、晒场举行,近代才搬上舞台;一般在本村搬自乐,逐渐走出村门,到邻村邻乡表演。
舞瑞狮:属民间武术表演。旧时,三至五人为一队,带着狮脑走村串户,俗说:“瑞狮参拜,祛祸免灾”、“瑞狮相迎,平安吉庆”。
舞旱船、舞蚌壳:这是从北方传入的习俗,俗称“舞渔婆船 ”。逢年节喜庆日城乡有此娱乐。
烧挂花:用彩纸与焰硝制成各种单项花型,串联起来,悬挂在树杆上,燃烧时,从底层烧至顶端,即现花型,故称“烧挂花”。清光绪二年(1876年),今东山坝镇坝底村李寿辉从九江学回此艺,沿袭至孙李上财。制作花型种类颇多,如:万花筒、孔明灯、悟空学艺、凤落人间、金盘银盏、冲天炮、火老鼠、雪花盖地等。由于挂花价格较高,多在庙会时由群众酬愿出钱才能看到烧挂花。
搬马灯:多称“搬竹马灯”,以区别用于照明的“马灯”。灯,用竹篾、彩布(多用染好的各色夏布)扎成马头、马尾,装置在人的腰部,像是骑马。与北方人娱乐的“跑驴”相同,习俗各异。每年的年初二至元宵节,城乡普遍有搬马灯的习俗。因为有“骏马驰骋”的舞姿表演与“洗马拆牌”的武术表演,还有“神马进村,平安吉庆”的禳神含义,故千百年来深受群众的欢迎。今刘坑、竹笮、会同、石上、东山财主、洛口、长胜、田埠、湛田等乡镇的一些村庄仍保留了古老的“马灯胜会”群众性的灯会组织。灯会每到一村,家家都以鞭爆迎送。每进一家,先在厅内转一圈,即由喝彩师朗诵祝词,俗称“喝彩”。祝词多为“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等吉利话。例如:
手端承盘撒米粮,神马进村大吉昌;
田里五谷大丰登,生意兴隆财源广;
百般手艺都兴发,举子科考登金榜;
听我弟子口祝赞,人财两旺福满堂。
各户走完后,即在广场或大厅、祠堂进行表演。开始,锣鼓铿锵,唢呐高奏,黑鬃烈马(俗称“马王”)率领三马绕场数周,以固定表演区,即进行喝彩。祝词举例:http://yps4026.myanyp.cn/
恭请神马下天堂,尽心尽意保地方;
一保国泰民安康,二保门畜大兴旺,
三保五谷齐丰登,四保买卖财源广;
听我弟子口祝赞,村村兴隆万年昌。
喝彩完毕,在鞭爆与锣鼓声中,马童(俗称“洗马师”)翻筋斗上,用模拟的动作进行表演:手持马鞭牵马上,拴马,喂马,洗钯,上马鞍,训马。这一套表演,俗称“洗马”。“走边”的结束身段引来四马灯奔腾起舞,进行各种组合表演。此即俗称“搬马灯”。接着为拳术、棍棒、杂艺表演。最后为全武行,俗称“拆牌”。其中有单枪破盾,四枪破四盾,大刀破盾等。项目繁多,视各马灯会掌握的套路各显身手。
正月十六日下午,还要举行欢送神马返回天庭的仪式。由头手(总管)率领四马灯扮演者用鼓乐送至河边,点燃香烛,叩拜上苍,把事先用纸做好的四色小神马点火焚烧,边烧边喝彩。祝词举例:
灯会弟子喜洋洋,欢送神马返天堂,
来有定向归有路,看好方向莫乱闯。
黑马归东方,红马归南方,
黄马归西方,绿马归北方。
他年新春佳节时,再请神马下凡乡。
听我弟子口祝赞,全村家家永安康。
喝彩完毕,烧完纸马,鸣放鞭爆,把纸马灰撒下河里让水流去。立即停锣息鼓,竹马灯从腰间解下提着回家。
关于宁都的竹马灯,相传于明末从苏州传入,原有36种表演身段,今仅存8种。1953年春,县文化馆派文艺干部邓文钦与李贤琼将刘坑马灯会的《洗马拆牌》加工整理,改名《洗马舞》与《盾牌舞》,被赞选拔参加当年赣南地区与江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均获节目奖。
装古史:又称“装故事”。因扮装的内容为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而得名。用木制衙轿式的小轿,只造底座与框架,使用时以彩绸、纸花、金银首饰装点得绚丽别致,内坐儿童装扮成故事人物。旧时,县城、田头、长胜、大布、小源、东山坝等地在新年或庙会时有此习俗。尤以田头最盛行,那里已约定俗成,规定每年正月十二日和十五日举行“古史”游展,俗称“样古史”;额定24台,每时增加一台“船古史”(即“旱船”),其中有5台马古史。每台“古史”四人抬,四人保护,互相换班(马古史与船古史例外),并配一堂西皮锣鼓。*队伍前后各配3把三眼铳,三铳齐响,俗称“打九子炮”。“古史”经过的商店和村庄鞭爆响个不停。方园百里都有人前去参观。这一盛举,耗资颇多(群众乐助建有基金会,还有各行业临时赞助),有数百人无偿地自动参与活动。相传延续近200年,“文革”迄今已中断。
舞龙灯:俗称“搬龙灯”。城乡普遍流行。
游扛灯:东山坝大布村每年正月有游灯习俗,当地人称“过灯”。因有一种特大的花灯要二人抬着走,还要二人扶着保护,故俗称“扛灯”。又因此灯用特技制作,能利用火力冲动各种微型戏剧人物表演动作,还能冲动各种飞禽走兽飞翔奔跑,故又名“走马灯”。这是一种极其美观的举世罕见的大型花灯,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重视,曾于1997年2月派记者到该村采访该村制灯能手李三秀。该村的游灯习俗:凡头年生了儿子、娶了媳妇的人家各要出一盏“扛灯”,非添丁户则要每户出一盏三头连一体的“兔子灯”,俗称“灶脑灯”;每年都是定时、定点、定路线、定灯序、定接送灯、定吃喝。即四村(四房)分别出灯,各自按序*,从年初十至十三夜晚,由前门村开始,依次为和里、柞树、塘角等村;先从出灯村游起,游遍四村,谁也不能乱走一步;游灯的队列以二盏扇面灯领先,接着为龙类(配西皮锣鼓一堂)、兔子灯(先到排前)、扛类(拈阄为序,盏灯配西皮锣鼓一堂);每家出灯与回灯,都要鸣鞭爆;游灯前后一、二天,各添丁户要大办筵席,俗称“做喜欢酒,不收礼物”。解放后,革除了筵席,以糯糍、果子酒取代。相传明万历初年,该村一位姓罗的商人,到扬州贸易,一见此灯,即被迷住,决心弃商学艺。可是当地习俗艺不外传,那商人装作哑巴,甘当奴仆,辛勤服侍师傅三年才学回制作“扛灯”的技艺。今大布村也是传子不传女,艺不出村。目前仅有七八人会制作此灯。1999年正月十四日小源村出现8盏“扛灯”、近百盏“关刀灯”游村。
游担灯:石上村每年元宵节有闹花灯的习俗。因为是挑着一担一担的灯游街、游村、游庙,故当地人称为“担灯”。相传明朝万历初年,该村一位姓李的财主,因夫人陈氏得梦而建汉帝庙,庙成果然生下一子,取名汉灵。汉灵一生乐善好施,曾独资兴建一座大木桥,架通了梅江东西两岸。时值元宵节,大桥落成,汉灵的夫人生下第五个儿子,正逢三朝汤饼之喜,汉灵非常高兴,一边大办喜宴,一边请七扎匠赶制六盏花类。以每子一盏,共五盏,因取“好事逢双、再添新丁”之意,故以门盏合成一担。当晚,汉灵亲自挑着一担灯,敲锣打鼓去游庙、游街、游村。从此石上村便形成了群众性的“游担灯”习俗。并约定俗成,担灯人必须是德高望重者。清末起,先担灯到各自祠堂内鸣爆,然后绕村的外围一周。绕村走完,进行游庙、游街。再分散活动,各自到亲友家“游灯传福”,预祝来年都能添丁担灯。建国后,为了使游灯更有秩序地进行,于1956年起,每年正月十四日上午由有关干部召集添丁户拈阄,安排好游灯时“担灯”的先后次序。每年元宵节下午4时半响第一铳,“担灯”到各自祠堂内鸣爆;5时半响第二铳,齐到村口凉亭遗址集合,以龙灯导行,“担灯”按阄序随行,以马灯4盏押队,路线照旧不变。约下午7时半结束,历时3小时,行程5公里。“文革”期间,“担灯”中断。改革开放后,此俗仍盛行。1999年游灯出现了添西灯23担,“人口灯”5担。倒毁数十年的汉帝庙已于1997年在原址重建,据说这是第三次重建。
打甑盖:全县大多数乡村在元宵节夜有“打甑盖”的习俗。“甑盖队”一般由一个村的群众自愿组成,其成员有一痊手提甑盖的“喝彩师”、一位手提竹篮鸣放鞭爆的总管人、五位吹鼓乐师。元宵节夜晚,甑盖队敲锣打鼓,走村串户去到头年娶了新媳妇的人家道贺。每到一家,先在大门口鸣爆,即由喝彩师高唱赞歌。一手拿着甑盖,一手拿一扎红筷子,每唱一句赞歌,用筷子在甑盖上敲打一下,故俗称“打甑盖”。打完后,主人以美酒佳肴接待,并以红包相赠(钱数无定额)。出大门时,主人还以鞭爆欢送。
划龙船:宁都县城、长胜、洛口等处很早就有划龙船的习俗。
长胜镇窑下村,地处琴江中游,有200多年划龙船的习俗。因河床上升,水浅多沙滩,已中断70多年无法划龙船。
洛口村,地处梅江上游,流经洛口地段,当地人称“西江河”。古时,河面宽,河床深,大帆船可以从赣州逆水而上经县城直达洛口。数百年前,村边河段是深潭,水流湍急。那时无法架桥,全靠两条龙船*值摆渡,端午节,刚下过暴雨,水急浪高,一条龙船划至深潭中间,突然一个巨大的漩涡,把龙船卷翻,船上18条好汉全部遇难洛口划龙船的习俗从此中断。剩下一条龙船,专供摆渡。若干年后,泥沙淤积,深潭变浅滩,架起了大木桥,龙船久置无用而腐烂。后来在端午节游神时,出现一只小木龙、一只小纸船与朱公菩萨一起游村。原来村民们对龙船深情依恋,对小木龙视为神灵受到全会人的崇拜,游神时抬出来,表示同以前划龙船一样挨户逐邪。那个纸船是纪念为龙舟竞渡遇难的18位好汉而特制的。游神结束,纸船同朱公菩萨、小木龙一起抬到西江河边,经道士打醮后,用火将纸船焚化,俗称“化舟”。此俗实际含义是一年一度祭奠为龙舟竞渡而遇难的亡灵。
县城的龙舟竞渡至今犹盛行,四门六街共有14条龙船,以龙脑的形状与颜色各异而分别命名。清末起,每一门若有两条龙船,比赛时只参加一条。俗以立夏日洗龙脑,晚上抬龙脑游街。自后,各庙纷纷张贴“上水”通告。接着,抬龙脑到其管辖区挨户“驱邪”,并散发龙船包子给住户。与此同时,开始“上花”。即有些群众向庙里许了愿,此时抬出搭配好的“老八器菜”18碗,每碗菜上放一朵鲜石榴花(或其它鲜花),俗称“上花”。此菜既作供神,又作犒劳划龙船的18位好汉。有时,每人能得到好多菜。如果竞渡失败,则会被孩子们嗤之为“食馊菜”。龙船第一次上水,划到南门塔下龙神庙,水手们要入庙焚香、燃烛、镣鸡、鸣爆祭龙神。古历四月下旬每天午饭后,龙船划到小东门文笔垛(俗称“人不躲”)地段游弋练习,各找对手预赛。传说某年五月五日金钱龙划到石牛石马董尚书墓下(一说南门塔下),忽然被大浪卷入石岩里,16位水手遇难,仅打鼓的和拗招(掌舵)的泅出来。因此,忌于五月五日竞渡,提前在初一至初三日正式比赛。正式比赛时,城里人扶老携幼,摩肩接踵,万人空巷。乡村来参观的络绎不绝。每当龙船接近终点,观众高呼“快呀!快呀!”船上的鼓声与岸上的喊声相呼应,非常热烈。
建国后,划龙船列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项目,龙舟竞渡纳入县府统一领导,由县体委统一组织安排,一年一度的活动开展得列加井井有条,划船技艺不断提高,已进入全省前茅,划出了县门,划出了省界,划到了上海。曾组织2个龙舟代表队参加1998年5月在上犹县举行的江西省首届赣良杯龙舟竞赛,在仅举办的500米与600米2项竞赛中,我县2个代表队获双项第一名与第二名;同年,又组织一个龙舟代表队,代表江西省参加10月在上海市青浦县举行的全国第九届屈原杯龙舟竞赛,获第八名。荣获“江西省龙舟活动先进单位”。
游火龙:在洛口乡南岭村每年中秋节夜晚有“游火龙”的习俗。用长约3丈的巨长毛竹,从竹尾往下扎着层层竹片,竹片上扎着火把,火把是事先用植物油浸泡过,燃点后形似火龙,故又称“竹篙火龙”。当地人把传统的中秋节改称“火龙节”。形式独特,热闹异常,远近亲朋都邀请观赏。其来由,相传清光绪初期,有一年农历八月,南岭村瘟疫流行,人畜大量死亡,人们万般无奈,只好祈求天神保佑。八月十五日夜晚,突然,天空出现两条火龙与瘟神激烈地搏斗,战至黎明,终将瘟神击败逃遁,火龙则溶于东方绚丽多彩的朝霞之中。此后,瘟疫在南岭竟奇迹般地消失了。村民认为这两条火龙是两兄弟,一条名火龙,一条铭火虎,统称为火龙神,视为驱邪佑民的福主,在村里立庙雕像祀奉。并在每年举行纪念活动:(一)游火虎:从八月初一夜晚起,卢氏七个房派各以7名儿童组成小分队,每人手持1个半园虎头形竹编道具,上插数十根点燃的线香,分别到本房各家漫游;(二)演戏:从八月初九日起演戏,开演之前,先“打八仙”,然后敲锣打鼓将火龙、火虎、东岳、汉帝七太子诸神像请到剧场对面的供桌上,以表示菩萨与民同乐。初九至十二日每天演二场,十三日至十五日,每天演三场;(三)游火龙:中秋节晚饭后,每条火龙上绑扎20根据特制浸透油汁的媒子,每班7条火龙,140根媒子。七班火龙队共49条火龙,980根媒子,有序来到火龙神庙前大坪里,以拈阄为序,依次点燃火龙。每根火龙由1—2名青年后生高高举起,直插云天。霎时,天空照得亮如白昼,风吹火苗,犹如49条火龙在与妖邪搏斗,仿佛再现100多年前的神话情景。队伍绕村按常规路线*。近十几年来,因村内安装电灯,受电线的阻拦,再元法在村内*,只能在村旁边举行。49条火龙集中在《卢氏大宗祠》坪院,祭拜祖宗,再分开7队,分别游到各房祠堂前,将火龙斜靠在祠堂墙上,让其自然熄灭为止。历经大约3个小时,游火龙完毕后,开始演戏,直演到次日凌晨。散场后,人们抬着神像,排着队伍,遂将诸神安放回原处。至此,历时半个月的游龙活动宣告结束。
整个活动经费旧时由各房祖产支付,1950年之后则由群众捐资筹集。
5、修谱http://yps4026.myanyp.cn/
长久以来,客家人有编纂谱牒的习俗。民间称为“修谱”。
谱牒,旧称家乘、家谱。它是以记载一姓或族、一房世系为中心内容的表册文书。蕴藏着丰富的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地名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及地方史资料。是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
客家人对家谱视为“传家之宝”。宁都最早修谱始于唐武则天时代(整姓谱),宋代已有许多客家姓氏开始修谱,至明清两代,修谱之风甚盛,尤其是清代修谱达到顶峰,至今逾万人的20多个姓氏基本上都在宋代有了家谱。县内各氏族平均50多年为一届修谱期。宁都130多个客家姓过去姓姓有谱。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原因,尤以文化大革命的动难,收缴、焚毁了许多家谱。但在八十年代地名普查中,县地名办想方设法查到保存于民间的宗谱、通谱、族谱、房谱、祭谱等计有1053部,其数量之多在全赣南地区乃至全省也属首位。这是宁都颇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一提的是,《桴源赖氏初修族谱》是宁都最早的家谱,为唐长安二年(702年)所修。墓碑和族谱均记载其始祖赖忠诚是迄今有文字依据迁入宁都的最早汉人,西晋永嘉年间,自颍川徙居桴源(今肖田乡美佳山村委会桴源村)。裔孙赖靖,号雪溪,十二岁能文,习业五经,注重教育,唐嗣圣间,守令荐于朝,雪溪固辞不就,潜心编篡宗谱,成为宁都客家修谱的首创者。
境内所存家谱一般为八开、六开,也有四开本,版式基本上都是竖排,多采用木刻活字排版,有的是石印版。大都用本地土纸(毛边纸、玉扣纸)印刷。唯有四十年代《陈氏三八太祖位下联修宗谱》是铅字排版,白报纸印刷。
古代家谱内容大同小异,记述族姓来源、世系、迁徙、婚姻、名人、经济状况、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是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族谱的特色之一是谱序,它是极有价值的纲领性内容。用极具概括的文字,论述修谱意义、修谱历史、本族源流。大都由本族名流官宦或请著名学者、政界要人撰写。经查阅宁都各姓族谱,发现作序的文坛巨匠和历史名人有欧阳修、朱熹、苏轼、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解缙、吴澄、赵孟兆页、董越、陈勉、魏禧、邱维屏等。有的家谱连续几届都请名人写序,比如《璜溪中坝清河廖氏族谱》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谱序,分别由欧阳修、朱熹、文天祥、陈勉撰写。
族谱的特色之二是字派。即制订字辈、派名、派行。是民间一种独白的传统取名方法,其功能是同族人走启蒙天下,都能区别长幼世序辈份的大小。每届修新谱时,老谱中的字派必印载谱内,若老字汽船接近末尾,则又要续增新字派,体现绵延不断,长衍吉祥。
族谱的特色之三是立有家规。这是家谱中必不可少的,而名称有族规、族约、家范、家训、祖训、族戒等不同称谓。其内容大都相同。将遵守国纪、团结宗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崇师长、重教兴学、和睦乡邻、见义勇为、勤劳节俭、严戒赌淫等为人处事、传统礼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形成条文,刊印谱中,以此来约束、教育、激励族人。这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和家都文化的集中体现。
宁都客家姓氏族谱,曾为研究社会历史问题起来重要作用。比如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孙讠利,是赣、闽、粤及海内外客家孙氏的始祖,其传代世次、源流轨迹就是依据《宁都富春孙氏伯房族谱》,再考证《孙讠利墓》得到证实的。又台宁都古代县治雪竹坪(今梅江镇)开始建村的年代为南朝元嘉间(424—453年),是以《宁都松阳赖氏族谱》为线索,再查勘《赖仲方墓》获得的,与《宁都直隶州志》“词庙志”相吻合,证实雪竹坪得名的历史有1500多年,比设县治的时间早500多年。
6、傩舞
古老的傩戏,是三千多年前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各地有“傩顾戏”、“傩堂戏”、“师公戏”、“师道戏”、“孟戏”等不同称谓。因演出时要戴面具,故又名“师公脸壳戏”。傩戏最大特点就是戴面壳,据说原有108年面壳,现在只保留了34个。
7、采茶戏
宁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它剧种之所长,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现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三角班是在茶歌、灯歌、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由一个人演唱演变到结合民间歌舞,表现生活故事,称单台歌舞。如《十转来》、《十匹柳》、《十盏灯》、《明灯歌》、《等郎歌》等。后发展到有简单情节,一旦一丑的对子戏,如《补背褡》、《卖杂货》、《攀笋》、《扇子花鼓》、《卖油》等。进而根据两茶女一茶童的歌舞表演演变成二旦一丑的三小戏(“三小”亦指小旦、小生、小丑三个行当),如《接姨姐》、《接姐姐》、《打茶蔸》、《长工碓米》等。三小戏在宁都客家采茶戏106个传统剧目中占三分之二。清道光初期(1821—1830),号称大班的东河戏、宜黄戏、祁剧流行,观众对三角班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三角班开始演出《落马桥》、《青龙山》、《山伯访友》、《山伯送友》等艺术难度较大的剧目,处于大型剧种与小型剧种,大班与三角班之间的状态,观众称为半班。半班移植、改编、创作演出大型正剧、悲剧及宫廷戏、公案戏、神话戏等剧目30余本(包括7种连台戏)。
清光绪中期(约1891年前后),有些祁剧艺人与半班艺人能独立演出高腔和弹腔剧目,祁剧原有剧目与半班剧目并存于半班舞台,故称半整杂。
*10年前后,半整杂解体,再现“七紧八松九逍遥”的半班,在山区演出,直到解放前夕。http://yps4026.myanyp.cn/
建国后,成立了专业剧团,不仅挖掘、整理、加工优秀传统剧目,还创作了《一条心》、《送草鞋》、《新邻居》和改编的《銮刀记》等一批新剧目,宁都客家采茶戏不但行当齐全,曲调优美,而且表演程式丰富,已是“能歌能舞,能今能古,能大能小,能文能武”的正规戏曲大班,成为全国独具风格的剧种。
宁都客家采茶戏由于来自民间,语言朴实生动,表演形象逼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上,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入门庭和生产劳动等。生、旦均画清脸,彩旦加画“蜘蛛”,小丑鼻上画白色蝙蝠或晴蜓。
宁都客家采茶戏曲调共100余个。小戏以戏名为调名,男女同曲异腔。半班后,发展了导板、散板、诉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调”,以宫调式为主,主奏乐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乐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调导板、原板、反川调、快川调、川调哭板等板式。“青龙山调”,分上调和下调两种,徵调式,勾筒(二胡)定弦为5—2,有原板、诉板、哭板和散板等。“毛洪记调”,为宫调式,主奏乐器定弦为1—5,有原板、诉板等形式。还有民歌小调,主奏乐器定为6—3,曲调较轻松活泼,幽默诙谐。
8、扛灯http://yps4026.myanyp.cn/
大型花灯:用竹篾做成五层骨架,以彩纸錾刻、剪贴各种微型图纹,在二、三、四、五层各有门楼,额书戏名,下边按戏名装置各种微型戏剧人物,并用头发系着头、手、脚,利用火力冲动,手舞足蹈,栩栩如生。还饰有绘画、灯谜、联语、诗词等。每层置有灯火,底层用一钵茶麦夫火,专供热气无明火;第二层用四个饭碗各盛茶油浸透的米,点灯芯火;第三层点四盏蜡烛火;第四层除点四碗看得见的灯芯火外,还有中心圆筒内点燃三碗看不见的灯芯火;第五层点燃一钵灯芯火。游灯时,顶端固定在横木杠上,木杠两端紧扎在长的竖木棍(竹杠)顶端,两人举着木棍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