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 香港的未来:晴天,有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04:07
这些日子里,10实际上是少年(new teen)——聪颖而困惑。你以为你知道你是谁,但你并不真的知道。你想独立,但你仍然需要成人的监督。你有正义感,但发现在现实的世界里妥协是必要的。十是一个整齐的数字,但却是一个混乱的生活阶段。
这就是香港。1997年7月1日午夜,在璀璨而心酸的典礼上,香港,从一个古老帝国的最后一枚宝石变成一个新的全球力量的组成部分。香港人看着他们的城市从英国移交到中国,百感交集:为新的开始而喜悦;为送别英国感到悲伤;为回归祖国感到自豪;为未来感到忧虑。如今,从多数标准来看,香港棒极了,但它的外表掩盖了集体忧虑。随着这片土地纪念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头一个十年,它面临一套联锁的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它过去与未来的挑战:我是谁?我想变成什么样子?我可不可以完全成为我想成为的样子?我会得到允许吗?
无论好坏,香港的未来与中国的未来相连。一个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社会之一,有疯狂的创业精神,在精神上强烈独立。另一个则是一个这样的国家:在好的方面,它让封闭已久的民族开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以地球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但它仍然是独裁执政,有点无法无天,腐败严重。尽管差距很大,当两者互相借鉴、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互相胁迫。任何一方都需要另一方来促进繁荣,然而任何一方也把对方看作是潜在的危害。北京担心特别行政区的恼人想法,如民主,会影响大陆。那些在香港的人担心中国限制他们的自由,担心污染和疾病会波及到自己的城市。这种复杂关系的潜台词是另一堆恼人的问题。香港之于中国(大陆)是一个模范抑或是威胁?是香港改变中国抑或中国改变香港?香港应该变得更中国抑或应该变得更国际化?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和翻译学教授张隆溪(Zhang Longxi)认为,香港人在文化上无疑是中国人,但由于他们的历史,他们会首先认为自己是香港中国人,跟大陆中国人有区别,这是香港的强处,也是弱点。
香港的重要性不仅是因为它是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器,把中国制造能力的原始力量传递到一个分配消费品的世界体系。这个城市的重要还在于它是一个独特的试验,很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在中国之内创造一个自由的国际化城市。
人们常常以为这个城市的运气接近尾声;《时代》的姐妹杂志《财富》曾不荣誉地、错误地预测香港回归中国会给它带来死亡。
然而香港甚至比前往更有生命力。在回归前夕,股市指数(香港健康的关键晴雨表)维持在当时的历史纪录一万五千二百点;如今它徘徊在两万一千点大关附近。房价(在许多方面,这是衡量这片土地的成功的最好指标)在回归后下降,在非典后再次下降,但如今再次上升到极高的水平。香港前布政司钟逸杰(Sir David Akers-Jones)在退休后仍然留在香港,他表示:“1997年事情并没有停顿,事情在继续,这就是不同寻常的事。生活在继续。”
但当然不是原来的样子。过去十年,中国和它的特别行政区都没有停步。从前,香港的当务之急是追逐财富,而且这个地方仍然痴迷于金钱。然而,随着它变得越来越富裕,它已经意识到生活中除了赚钱还有更多东西。一场公民社会(civil-society)运动已经开始,涉足从污浊的空气到保存老建筑到帮助穷人等方方面面。这个变化是喜人的,常常是鼓舞人心的,但它并不能帮香港解决真正的挑战:如何界定它与中国的关系,这是一个饱含矛盾情绪的问题——钦佩与反感,忠诚与猜疑,爱与恐惧。
香港还必须考虑它的经济前途。作为一个兴旺的中国的一部分,这几乎保证它可以永远繁荣。但大陆是一个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中国的新港口吸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贸易,而且它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吸走了就业,过去是制造业,如今是服务业。随着中国继续放宽投资规则,更便利经商,越来越多的公司可能会选择直接在大陆运作。
香港是一个搏动的生命体,由世界上最富有创业精神的人们组成。这永远不会改变。身份危机与否,香港明白它的运气就是在这样一个幸运的时期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在这个时期,大陆变得更自由更开放,给予它混血的、有点外国风味的孩子更多的机会(这个孩子可能做梦都没有想过的机会)。经济学家奥瑞尔(David O‘Rear)表示,“我看不出香港人有什么悲观的理由。我们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我们不隶属于中国的规则。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吗?”真的,你才十岁,整个世界就摆在你面前。(作者 Zoher Abdoolcar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