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住人口达1972万 25年收入才买得起一套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30:20
截止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人口总量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70%是流动人口。同时,北京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由于北京人口的快速膨胀,新增交通供给、南水北调水量可能被新增人口抵消或吞噬。

  这是今天北京多家媒体有关北京市政协通过《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的报道。

  该建议案涉及的调研显示,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726万人。2006年起的4年内,北京人口年均增长54.3万人,70%是流动人口。调研组预测,按这种态势增长,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预计将达2500万人,远远超出城市总体规划中“2020年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分析北京人口急剧膨胀的原因,调研组认为,除了中国内地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等因素外,北京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也有责任。

  急剧膨胀的人口必然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调研显示,目前北京市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以水资源为例,全市年均可利用水资源仅26亿立方米,实际年均用水约36亿立方米。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生活用水已占用水总量的44%,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近几年,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公共交通日益发达。调研显示,由于北京每增加1人,日交通出行量就要增加2.64次,新增交通供给能力很快被人口增量所抵消。目前,六环路以内地区日出行总量已达3500多万人次。

  教育方面,调研指出,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其中超过三分之二在公办中小学就读,这使得一些区县教育支出的一半用于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另外,在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也存在治安隐患问题。据悉,北京市流动人口涉案数由2001年的35314件增加到2008年的56098件,占全市案件的比重由71.4%上升到89.5%。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北京市政协建议尽快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并建议北京市府向国务院申请对首都人口规模调控的特殊管理政策。同时,还建议多部门联动形成“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对全市人口的实时动态监测及预测预警机制。

  今天上午,北京工业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建设蓝皮书指出,北京目前的房价与收入比为25:1,也就是说,一般家庭25年的收入才能购买一套住房。专家认为,六成自住型住房需求者应该被纳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社会建设蓝皮书》指出,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户均可支配收入64285元。其中20%的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110元,户均可支配收入为12.2万余元。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0681元,户均可支配收入2.7万余元。

  2009年,北京商品房价全年涨幅高达73.5%。2008年北京住房市场出售商品住宅平均每套面积110.7平方米,按照2009年11月17810元/平方米的均价计算,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住房需要160万元,相当于一般家庭25年的可支配收入。北京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为25:1。

  根据2008年的5000户抽样调查,北京城镇居民的住房私有率是80.9%。其中居住房改私房的占50.2%,居住商品房的仅占28.6%,居住原有私房的占2.1%。

  专家认为,北京的住房政策应该把60%的自住型住房需求者纳入保障政策体系。其中20%可以享受“两限房”政策;20%的人可以租赁公租房或购买经济适用房;另20%可以享受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政策。从政府规划看,2010年,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面积增加到50%,这意味着北京住房供给将发生结构性变化